说屏周启勋
湖北省襄阳市2019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

湖北省襄阳市2019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5分)1. (6分) (2020高一上·南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
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本无可厚非。
但是在对传统街区新意迭出的“打造”中,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问题,甚至导致传统街区面目全非、名存实亡的悲剧,令人痛心。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以及该如何保护和利用。
所以,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②传统街区的价值就在于其“传统”,在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几乎稍有名气的传统街区,其形成的过程都比较漫长,少则数十年,多则数百年,比如西安的西羊市,元朝时即已出现。
传统街区产生于人民群众的长期创造和积累,其住宅区、崇祀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等的构成,都体现着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体现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街区的灵魂即维系于此。
传统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人文信息,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统一体。
以此观之,传统街区最值得关注的地方绝不仅仅在于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更在于这些建筑所承载的生存方式、风土人情。
③因此,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必须明白它自身的社会意义,明白它是否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
把原住民大量迁走,对街区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招商,是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
因为,若没有对街区历史和现实的尊重,街区的文化特色将逐渐失去,其内涵必然会受到重创,所谓的招商引资能否产生长久效益十分令人怀疑。
十年前的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就是前车之鉴:迁走了老住户,推倒了旧房屋,建成了气派的新街道,招来80多个京城老字号以及许多国际连锁品牌店,后来却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本地居民及游客均不买账,有数十家店铺又陆续撤走。
《说屏》PPT课件7 (共34张PPT)

读一读、写一写
屏风pí ng 纳凉 帷幕wé i 缓冲 造型 伧促cāng 雅俗之分 因地制宜 倚靠yǐ 忒tuī(太)
给下面红色的字注音
纳凉 帷幕 忒 zh ā i gu ī 闺中 书斋 伧俗cāng qì shá o yuá n 缘故 休憩 韶光 销魂xiāo
nà
wé i tuī
2.为何在第三自然段引用《牡丹亭》 中一句话?
回答:补充了前面对屏的解释,使语言生动 有趣。
3.第四自然段中,倒数第四行的” 仅仅“有何用意?
回答:”仅仅“表现出作者对于生活中没有 真正体现屏风价值的运用感到不满。 4.本文最后一段,作为结尾,它有何作用?
回答:最后一段上升了高度,升华了主 题,并有了对建筑师的建议,从单一的 介绍屏风,升华到了一种社会层面,体 现了文章主旨。
林嗣环《口技》
什么是屏,谁能最快根据 文意给屏下一个定义?
屏者,障也;是用作遮挡、 阻隔的东西(挡风);艺 术点缀
【作者简介】
陈从周:
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 筑园林专家,散文家,画家。擅长文、 史,兼工诗词、绘画。著有《徐志摩 年谱》《中国建筑史图集》《中国名 园》《书边人语》《说园》《扬州园 林》《绍兴石桥》《中国民居》《园 林丛谈》等。作为散文家,出版过 《书带集》《春苔集》《帘青集》 《随宜集》等。
“抱膝看屏山”-张恨水的 《金粉世家》
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 顿悟一生得失。 后两句诗词点出了“屏”是极具文 化内涵的物品,表达了作者希望人 们更好地开发、使用屏地愿望。
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 器物能反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折 射出中华民族的智慧?
(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八年级语文说屏3

黄 花 梨 座 式 插 屏
红 木 嵌 大 理 石 小 插 屏
屏心是一块难 得佳石,似苍 翠叠嶂、自然 天成,朴素雅致。
楠 木 圆 景 座 屏 风
一面刻花 卉图案, 另一面刻 诗文。
红木嵌青花瓷板挂屏
挂屏四幅成堂,瓷板形式如同水墨山水, 有清新淡雅之美。
二、研读赏析:
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唐.杜牧《屏风绝句》
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本文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洋溢着浓浓的诗
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 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写作特色:
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明文。 (1)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感 到亲切,不觉枯燥无味。 (2) 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 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
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神秘的作用。
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
3.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实用性
说 “ 屏 ”
作用
艺术性
种类
(建筑材料、华丽程度)
金屏 锦屏 石屏 木屏 竹屏
喜 爱 赞 赏
大小因地制宜
注意点
讲究造型、色彩、绘画 设置与整体相称
“巧”
曲屏折度、视线远近得体
进正厅,即可见 一具四扇双面雕屏风, 上部均采用镂空雕法。 中国古典建筑讲究以 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这屏风乍一看阻隔了 视线,却因为上部的 镂空起到了“引景” 作用,院落里更多的 光景隐约可见。正如 陈从周所说“建筑之 空间,隔则深,畅则 浅。”
说“屏”
陈从周
黄花梨十扇围屏
Hale Waihona Puke 执教者:renhanma故宫太和殿内的金漆雕龙宝座与金漆雕龙屏风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15.说“屏”

5.课文引用“闲倚画屏”“抱膝看屏 山”的句子,起什么作用?
“抱膝看屏山”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 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闲倚画屏”就是闲得没事干,倚着画屏相思。
点出了“屏” 的文化内涵, 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的开发 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 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 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 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 建筑师和家具乃至使用者的注意, 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 散发着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 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装饰艺术 中重新大放异彩。让中华文化发 扬光大。
词语解释
纳凉(nà ) 帷幕(wéi )
伧俗(cānɡ ) 休憩(qì )
忒( tuī ) 韶光( sháo)
词语解释
伧俗: 粗俗、鄙浅。 纳凉: 享受凉爽。纳:享受 缓冲: 使冲突缓和。 雅俗之分: 高雅和粗俗的区别。 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 定适宜办法。
整体感知
1.什么是屏(请用原文来解释)?
4.屏有哪些作用?
分隔作用
可以挡风
艺术点缀
缓冲视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 体 感 知
5.屏有哪些种类?
按屏的建造材料,装饰的华丽程度:
金屏、银屏、锦屏、画屏、 石屏、木屏、竹屏等。
艺术上:雅俗之别。
外形上:大小之分。 说明方法:分类别
整 体 感 知
大小因地制宜
设置上注意问题
讲究造型、色彩、绘画
设置与整体相称 曲屏折度、视线远近得体
作者简介
陈从周(1918— 2000),原名郁文,晚年 别号梓翁。浙江杭州人。 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并 擅长文、史、兼工诗词、 绘画。他揉中国文史哲艺 与古建园林于一炉,出版 了第一本研究苏州园林的 专著,其《说园》五篇, 总结了中国园林的理论。
高考语文文言语句翻译课件

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鸿门宴》)
③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
2、至诚发中,感动左右
(2012山东高考)
3、(阴兴)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2012山东高考)
❖ 还要注意运用语境分析、成语联想、结构推断等 方法来推断实词的意义。
即时训练一: 翻译下面画线语句
周顗(yǐ)字伯仁,少有重名,神采秀彻。①从弟穆 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 宗附之。 ②顗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 加黜责。 (2012辽宁卷)
❖ 译文 : ①当时又在商议进攻敌国这件事,皇上拿这问萧燧,萧燧回答 说:“现在贤德的和不贤的混杂,风俗人情凉薄虚浮,兵力不强,资财 不多,应当卧薪尝胆来求取国内大治。如果自恃小的安康,萌生骄敌之 心,后果不是臣能知道的。”皇上说:“这真是忠言啊。”于是劝皇上整 肃纲纪,采纳正直的言论,亲近正人君子,疏远奸邪小人, ②身边近臣 有功劳可以赏给钱财,不能给他们权力。皇上都欣然接受。
【解析】 ①从:表示叔伯关系。陵:压倒。折:折服。陶然: 态度和悦的样子。校:动词,计较。宗:尊崇。
②纠:检举。亮:通“谅”,谅解。黜:贬斥,罢 黜。 【答案】 ① (5分)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折服 周顗,周顗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 顗。
② (5分)后来周顗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 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关注点二:虚词
一要识记理解高考考查的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
用法。
二要学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分析虚词的意义和用
法。如:
1、光武帝所幸之处
(2012山东高考)
2、帝嘉(阴)兴之让,不夺其志。 (2012山东高考)
广西桂林市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21学年)

广西桂林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西桂林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西桂林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广西桂林市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①本试卷共8页,答题卡2页。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②正式开考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用黑色水性笔填写清楚填涂学号;③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做答不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
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
“微博粉丝"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
“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
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和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八年级语文上册15《说屏》

为学
——赠滕南学子
学海无涯生有涯,
习成有才处处家。
说那书山勤为径,
屏障不过脚底洼。
复习旧知:
学过 的哪 篇课 文提 到过 “屏 ”?
明确:
林嗣环《口 技》:“口技 人坐屏障中”、 “撤屏视之, 一桌,一椅, 一扇,一抚尺 而已。”。
屏风历史
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使用屏风 的记载,它起到分割空间、美化 环境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
其制作和装饰都已相当精美。
擂台比拼-第一回合
1号、默写字词注音8分+学习目 标2分(10分) 2号、难词释义6分+文学常识4分 (10分) 3号、文章的思想和内容(10分)
陈从周
作者简介
(1918—2 0 0 0 )
陈从周,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 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积极从 事保护、发掘古建筑工作。他揉中国文史 哲艺与古建园林于一炉,出版了第一本研 究苏州园林的专著,其《说园》五篇,总 结了中国园林的理论。晚年参加多处园林 设计实践,直接参与指导了上海、浙江诸 多古园的维修和设计工作。 陈从周还是一位知名的散文作家和画 家,是张大千先生的入室弟子。作为散文 作家,他出版过《书带集》《春苔集》 《帘青集》《随宜集》《世缘集》,以及 40余万字的《梓室余墨》等散文作品。
1、明确对象的特征 2、理清说明的顺序 3、分析说明的方法 4、品味说明的语言
阅 读 说 明 文 目 标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掌握说明方 法,进一步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体 会本文行文特点。 3.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 统文化。
关键是在一个“
巧
陈从周《说“屏”》原文阅读

陈从周《说屏》原文阅读“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
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②”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
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过去的院子或天井①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
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
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牡丹亭》②“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屏也有大小之分。
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
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①,绘画尚少诗意。
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
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②才是。
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 夕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 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 痛苦。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的无限向往和喜爱,放在 文章开头,吸引读者的注意。
课堂小结
总—— 第1段:引出说明对象,点出屏风特点(巧)
说 屏
介绍屏风的作用(第二段) 分(2-4) 介绍屏风的分类(第三段) 屏风在设置上应该注意的问题(第四段) 总—— 第五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 屏风的作用,点明写作意图
布置作业
观察和思考屏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续写 一篇短小的说明文。
天津市静海区 大邱庄镇大屯学校 ——周启勋
导入
撤屏视之,一桌,一椅, 一扇,一抚尺而已。 ——林嗣环《口技》
屏 风 欣 赏
说 “屏”
陈从周
整体感知 什么是屏?
屏者,障也。 (下定义)
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作诠释)
屏的特点是?
关键是一个“巧”字
研习课文 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了屏风?
1、屏风的作用(第二段) 2、屏风的分类(第三段) 3、屏风的设置(第四段)
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富有诗意”、“心生向往 之情”、“令人销魂”、 “神秘”、“微妙”、“真 够吸引人”等关键语句。
合作探究 文章应用古诗词有何作用?
开头 中间
营造诗意氛围,引起读者兴趣。
补充屏风定义,语言生动有趣,增 添情趣,留有余味。 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屏
屏有哪些作用?
分隔作用 可以挡风
艺术点缀 缓冲视线
屏的分类有哪些?
金屏、银屏、锦屏、 画屏、石屏、木屏、 竹屏等。 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分类别
屏在设置上应注意 的问题有哪些?
屏的设置,在与整体 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 作用、曲屏的折度、视 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 做到得体。
作者对屏有什么感情? 小时候: 喜爱、向往 研究后: 痴迷、赞赏 生活中: 遗憾、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