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当中的景物描写

合集下载

描写景物的诗歌

描写景物的诗歌

一、唐代描写景物的诗歌: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宋代描写景物的诗歌: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情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三、元代描写景物的诗歌: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四、近现代代描写景物的诗歌:
沁园春·雪
近现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描写一处景物的诗歌作文

描写一处景物的诗歌作文

描写一处景物的诗歌作文
晨曦中的湖畔。

嘿,你看那湖面,跟镜子似的,太阳刚冒头,就把光洒满了整个湖面,简直美翻了!
那垂柳啊,真是飘逸得很,风一吹就跳起舞来,跟少女似的。

说到湖面,荷叶绿油油的,一片片连起来,感觉整个夏天都在这儿了。

远处那山,朦朦胧胧的,像水墨画里的风景,看得人心里都跟着飘了。

走在这湖畔的小径上,石头都磨得滑溜溜的,一看就是有很多年的历史了。

早上来这儿散步的人还不少,不过都轻轻悄悄的,生怕打破了这份宁静。

太阳一出来,啥都活了似的,连空气都好像变得新鲜了。

这景色啊,真是让人看了就忘不了,感觉时间都停下来了,只想一直待在这儿。

描写自然风光的现代诗歌五篇

描写自然风光的现代诗歌五篇

【导语】绿⾊在膨胀,触⽬不由得⼀阵舒服,在感叹⼤⾃然植物的神奇与美妙⾥,也感谢阳光的⽆私赠与。

以下是⽆忧考为你整理的关于⾃然风光的现代诗歌,希望能帮到你。

篇⼀:描写⾃然风光的现代诗歌 趵突泉⽔澈清混⽔⽽明净 净⽔⽤之混⽽浊 落珠滴⽔复始穿⽯⽽凹透 透⽯修之初⽽始 衡⼭巍巍⾼⽽凝冻⽽冰⽩之源 冰融消消⽽常态之随⽽坠流 流⽓回回异⽽争峰⽽风花之利 风狂漱漱⽽随安之常⽽寂静 落叶风转已是回根迹象 昔⽇青涩正以舞动⾦秋⽽随衬 冬眠安逸已是昨⽇忘却 今朝睡意正向复苏晨曦⽽梦缘 根叶随风已是归西消逝 ⽇眠随死已是⽣迹消停 春⾬沥沥触触幼芽⽽滋滋须根 初情窦开宛如朦⾬丝丝⽽新知 冬雪皑皑抚抚萌睡⽽磕磕⼊乡 初晨苏醒仿佛融雪哗哗⽽露珠 ⼀滴⽔的弱⼩只是⼤海⾥的茫然 ⽽在荒漠上就是⽣命之珠 ⼀棵草的幼嫩只是肥⼟上的淡然 ⽽在荒野上就是希望之源 信仰是⼀种⽆限的寄托 如果没有科学观的扶持就⽆味 ⼭⽔是⼀种能动的天然 如果没有运动观的活⼒就死寂篇⼆:描写⾃然风光的现代诗歌 静静的妳在我的视线中浮现出来 我⼼动了 ⼼动这股纯天然般的澈⽔ 我⼜不时感觉刹那间的迷失 我眺望窗边 看着妳悠扬的拂过 这般景⾊不知历经了多少昼夜 我跟⾛门外 随着你悠然的触过 这般姿⾊不知饱受了多少风霜 ⽇复⼀⽇ ⽉复⼀⽉ 妳依旧是我⼀道独特的风景 这风景可喜是由喜欢到热爱了 不是普遍成为了可悲的初恋了 因有家了 有校了 有社会了 当我审美妳那纯洁的⾃然之美 我意识到内与外的骇⼈ 骇这也许不成正⽐的变化 虚的外在只能浮现⼀时 不能历经岁⽉的磨炼 真的内在却能沉淀沧桑 能凸显岁⽉的典藏 翩翩的妳在我的视线中沉沦消失 我⼼痛了 ⼼痛这股纯天然般的激⽔ 我⽤物质弥补 妳那外在的价值 可这⽆法衡量 妳也⽆法明了 这外在美犹如花瓶 它只有审美的价值 ⽽我注重瓶⾥的⼟与⽔ 它们不中看 却是孕育与滋养⽣命的宝藏 没有⼟与⽔ 就没有绿叶 更没有花朵篇三:描写⾃然风光的现代诗歌 追着⼩兔 ⾛进⼭⾕ 追着鱼⼉ ⾛进⼤海 追着蝴蝶 追着⼩⾍ 我们⾛进⼤⾃然 让⾬⽔淋醒每⼀朵花⼉ 让⽔笔画出每⼀棵⼤树 静静的躺在草地上 看天空每⼀⽚云彩 把⾃⼰变成⼩草吧 去感受⼤地的温暖 把⾃⼰变成⼩鱼吧 去感受河⽔的清凉 只有将⾃⼰融⼊⼤⾃然 才能懂得⽣活是多么欢乐篇四:描写⾃然风光的现代诗歌 国庆节七天的假⽇, 为我们创造了出游的良机, ⾛出⾃⼰的家门吧, 离开这喧嚣的都市。

描写景物的经典古诗文

描写景物的经典古诗文

描写景物的经典古诗文描写景物的经典古诗文31首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描写景物的经典古诗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望江南超然台作宋代: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2、《题画竹》戴熙(清)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3、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饮湖上初晴后雨宋代: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登高》杜甫(唐)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论诗十绝》戴复古(宋)草就篇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

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妥安。

7、观沧海两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春日宋代: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9、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0、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描写景色的诗歌

描写景色的诗歌

描写景色的诗歌(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描写景色的诗歌景物是风景构成的客观因素、基本素材,是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风景素材的个体,包括山、水、植物、动物、空气、光、建筑以及其他诸如雕塑碑刻、胜迹遗址等有效的风景素材。

关于描写景物诗歌赏析5篇经典诗他

关于描写景物诗歌赏析5篇经典诗他

关于描写景物诗歌赏析5篇经典诗人对自然的认知所形成的“风景”,以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人文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景观历史学、景观考古学等知识形态显现;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描写景物诗歌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山行朝代:唐朝|作者: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小池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著名诗篇。

此诗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满庭芳·碧水惊秋词牌名:满庭芳|朝代:宋朝|作者:秦观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

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

凭栏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满庭芳·碧水惊秋》是北宋文学家秦观的词作。

此词融情入景,以景语始,以景语终,在层层铺叙、描写中表达了伤离怀旧的心绪。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词牌名:江城子|朝代:宋朝|作者:苏轼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

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

诗经中的景物描写的诗

诗经中的景物描写的诗

诗经中的景物描写的诗昔日悠悠人烟稠,时光如梭逐渐流。

若能回望古人诗,诗经中处处相拖。

此乃经典文化之珍,景物描写更添光彩。

风吹草低见牛羊,穹庐丛林令人痴狂。

援笔丹青梳乱发,墨迹淋漓流长长。

幽幽古韵沁人心,只待心性似天空。

曾有同悲愁坐卧,时光流转悄无声。

梦寐不觉欲未成,沦落途中迷战争。

柳柔花娇谁不爱,一曲沉醉阳台秋。

诗人笔下景物描,山山水水皆有妙。

黄河奔腾旁边过,崑山山巅积云飘,庐江渔钓渐入眠,庭院墙边山水妙。

终岁台座皆笔狂,闲时书法寻峰峰。

迢迢黄土白云飞,高高神女坐琴台。

玉人走马沙溪路,石榴花上巧独步。

北行遇见神奇事,南方一对悠扬曲。

日月星辰谁能诉?唯有我心踏青去!山川滔滔过芦苇,悠悠江水一帆飞。

蓝天恣意风云动,铺就云海青翠色。

草木茂密花纷飞,春夏秋冬景色美。

蜓飞蝶舞映太阳,微风拂面花香溢。

黎明初破翠微风,村庄小单尚未聚。

曲径通幽马蹄迹,鸟语花香绕人游。

烟波浩渺尽张望,层林尽染千年愁。

柔柳拂面微微抖,芦花漫天恣意飞。

厚重的历史书架寄托着无数珍贵的记载,诗经中不仅仅是诗人用心灵的触角去描绘出经典的风景,更是对自然的醒悟,对人性的思考,旧时诗经,荀子曾说过,古人“彻夜不思饮食,辗辗苦心,以徜恒久之志”。

诗经中的景物描写更是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文化,让我们无数次的领悟和思考。

漫步舟车何其多,伊人江水静赏诗。

风声雨声唤回处,笑语花语如梦醒。

山峦重叠诗人居,清风明月心依偎。

笔走龙蛇红尘梦,落英飘零春满围。

山峦耸立云霞起,碧水荡漾夺人魂。

山川积翠竹篱边,岚滞云开太守船。

古渡芦苇千百径,一蓑烟雨入人心。

江山如画在目前,诗人笔下景物真。

举目应接山峦下,明月正照长江心。

泱泱河水滚滚流,洪城人烟聚酒店。

苍穹盖地云层飞,湖水荡漾情不违。

波澜壮阔包容宇,诗人笔下景物随。

流年驶过九州地,山鸟啼鸣树林丰。

春来花开暮春去,白鸟翩跹巧飘风。

思绪随风许所愿,诗意盈然真无穷。

端坐静听屋里语,墨迹纸上蓄文章。

青山绿水溶白日,四季移转难掩丽。

诗词中的景物形象

诗词中的景物形象

诗词中的景物形象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

格律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今天本店铺就与大家分享诗词中的景物形象,仅供大家参考!诗词中的景物形象11山居秋暝王维〔唐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

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2游山西村陆游〔宋代〕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3过故人庄孟浩然〔唐代〕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例4] (2009·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 后回答问题。 • 军城早秋 严武[注] •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 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 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景物形象;
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 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 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景物形象包括景象和物象两个方面:
鉴赏景物形象
• 【答案】(1)暮春 飞花 (2)思念故乡之 情。 • (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 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 之情,以乐写哀。 •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 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 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 角度3 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 鉴赏要求 •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 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 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 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 感。
绝句(杜甫)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 本诗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本诗描绘了怎样的春景)
景物形象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1)本诗描绘了一幅清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新明净的春景图 • (2)春日阳光灿烂,江 山秀丽,春风和煦,百花 • 本诗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 初绽,芳草如茵散发着芳 面? 香,燕子飞来飞去衔泥筑 • (本诗描绘了怎样的春景) 巢,鸳鸯暖暖的睡在沙滩 上。 • (3)表达了诗人暂居草 堂后安定闲适的心情以及 对初春自然界一派生机欣 欣向荣的喜悦之情
第二首写离筵寡欢场面。一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情,而 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 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之态。
(三)组合意象,探究内涵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 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的融合 与表现;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核心。
如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 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由“幽篁”、 “孤琴”、 “深林” 、“明月” 等意象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

(2009·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 题。 • 次石湖书扇韵① • 姜夔②
•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 答案 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 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 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 答题步骤 • 第一步,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 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 词语概括意象特点; • 。
关于意境的术语
• 阔大雄奇类:雄浑开阔、雄浑壮美、恢宏高远、 浩瀚辽阔、雄奇瑰丽、博大新奇; • 凄清悲凉类:深邃奇绝、冷森幽僻、萧瑟凄凉、 孤寂冷清、凄清冷落、灰暗阴冷 • 苍凉悲壮类:雄浑苍凉、苍茫凄凉、辽阔苍凉; • 空濛渺远类:空灵高远、空濛迷茫、朦胧渺远; • 清净幽远类:清净悠闲、静谧清幽、深邃幽远; • 宁静恬淡类:恬静优美、优美迷人、清新明丽;
• 答题步骤 •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 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 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 优美。 •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 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 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 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不能空洞地用一句“抒发了作 者的„„感情”了事。
•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 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 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 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 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 时。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 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景物形象
(一)诗中赏画
看画面形、色、动静、远近,欣赏诗的画面美
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 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
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 二是画面色彩;
三是动态、静态;
四是远景近景。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问题: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 这首诗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 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种景物 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 写近景。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 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 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 悦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2010·天津,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按要求作答。 • 峡口送友人 • 司空曙 •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 送蜀客 • 雍陶 •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 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 么共同的情感?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 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 用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 • 答:
鉴赏形象,基本思路是:
• 1.概括画面(意境)特点 • 2.描摹诗歌图景(优美的翻译诗句) • 3.剖析作者思想
(二)画中品诗
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 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 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 如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 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 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 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 清幽、静谧的意境。
意境与意象
意境与意象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 词句相关,就是象(诗歌中人、景、物) 与意(作家情思)的组合。 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意境是诗人的 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 的耐人寻味、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 是诗中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艺 术图景。
解析 本题考查意境形象,注意点出意象, 分析画面要注意时间、地点、总体特征。 分析本题的寓意,一定要注意注释(“击 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的提示作用。 • 答案 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 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 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 张。
• 答题步骤 •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 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 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 优美。 •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 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 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 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不能空洞地用一句“抒发了作 者的„„感情”了事。
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赠别 杜牧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第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句描 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 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 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