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和资金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其产业的发展受宏观经济和政策调控影响较大,合理的资本结构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行业的绩效起着关键作用,最终将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由于目前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支持、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对建筑业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大,我国建筑业上市公司面临着大量的资金缺口、管理水平和公司绩效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并且我国建筑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股权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合理。因此,研究我国建筑业企业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通过优化资本结构防范财务风险和提高公司绩效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首先阐述国内外学者对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现状;其次以2010-2013年我国A股52家建筑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建筑业企业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进行现状分析。

再次笔者选取了公司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的多个指标来构建公司绩效的量化模型,用因子分析法得出一个综合因子得分值来全面反映公司绩效。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资本结构的三个方面,即融资结构、债务结构、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量化值之间的回归结果,选择最优的拟合模型;最后,根据最优拟合模型的结果,分析回归结论。我国建筑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和法人股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流动负债比例和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根据结论提出优化我国建筑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对策和建议:1.适当降低负债水平,提高公司绩效;2.适当提高流动负债比例,优化债务结构;3.保持适度的股权集中度,优化股权结构;4.形成多元的股权结构。

公司治理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公司治理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关键词】公司治理;企业业绩;年报分析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又名公司管治,OECD在《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给出了一个有代表性的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工商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公司治理讨论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使企业的管理者在利用资本供给者提供的资产发挥资产用途的同时,承担起对资本供给者的责任。公司治理如同企业战略一样,是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者普遍忽略的两个重要方面。 为了更清楚地分析公司治理与业绩之前的关系,本文选取中国同一行业——房地产行业的15家上司公司为例,以会计业绩净资产收益率为切入点,将这15家公司分为3类,A类为净资产收益率>10%的公司,B类为净资产收益率在5%——10%之间的公司,C类为净资产收益率 1 董事会结构 从董事会结构来看,A类内部董事占董事会比例较低,独立董事占比例较高,有金融财会背景人士占董事会绝大部分,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士占到董事会67%,良好的董事会结构在三类公司中相当突出。而另外两类公司,尤其是B类,有金融财会背景人士极少,而行政人员占比例更多。 从股权结构来看,A类的股权结构分散,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不足10%,而B与C 却都在30%左右,股权分散程度相差很大。 2 分析会计绩效与市场绩效 由绩效数据可明显看出,A类的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都明显高于其他两家公司,但市盈率却比B与C类低,这是由于B和C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房地产泡沫,因此市盈率过高,不能客观反映企业状况,而A类企业由于净利润相对高,每股收益相对高,故市盈率均衡、稳定,没有虚高。总体来说,A类的绩效高于其他两家公司,B比C类略高。 3 公司治理的高低与企业业绩 3.1 董事会结构的影响 本文主要考虑了内部董事占董事比例、独立董事占董事比例、董事长是否兼任CEO、有金融财会背景人数占董事比例、硕士及以上学历占董事比例这五个因素。

资产负债率对公司绩效影响的解析

资产负债率对公司绩效影响的解析 ———基于我国专用设备制造行业经验分析 摘要:资本结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资本结构不仅与企业的税收地位、财务状况、代理成本和治理结构直接相关,而且与公司业绩及未来发展能力直接相关。本文选择目前研究相对较少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定性分析资本结构和公司业绩的现状并探析其成因,然后选择多个指标同时对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双向检验。在实证过程中,选用了每股收益作为公司业绩指标,用资产负债率作为反映资本结构的主要指标,进一步选择LN(营业收入)和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值作为分析资本结构内部因素的指标。关键词:资产负债率每股收益回归分析 一、引言 资本结构是指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的比例关系,资产负债率是资本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并决定着企业绩效。确定合理的资产负债率水平,有利于制造业的稳健经营。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表示公司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该指标是评价公司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同时也是一项衡量公司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经营活动能力的指标,也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而公司绩效我们通常用每股收益来衡量,每股收益可以有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及投资风险,是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据以评价企业盈利能

力、预测企业成长潜力、进而做出相关经济决策的重要的财务指标之一。本文将在spss 分析结果的印证下具体分析资产负债率与每股收益的相互关系。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资产负债率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又借用了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值和LN(营业收入)协同资产负债率综合分析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 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是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总股本之比,用来反映企业支付股利和资本支出的能力。一般而言,该比率越大,证明企业支付股利和资本支出的能力越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充足的现金净流入,企业才有能力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市场占有的份额,开发新产品并改变产品结构,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一般讲该指标越大越好。假如一家公司过度依赖增加应收账款的途径实现销售,导致现金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在金额上远远小于利润表“主营业务收入”,以至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远远小于“净利润”,那么,一方面报告期确认的销售利润可能包括较多的潜在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风险,另一方面也可能意味着主营产品的市场供求状况难以支撑今后业绩的可持续增长。 为了验证我国制造业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采取回归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制造业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目前为止,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制造业公司达到102 家。本文选择主营业务为专用设备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回归数据分析资本结构对行业绩效的影响。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资本结构问题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从企业经营最基本的要素资金出发,探讨改善资本结构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资本结构理论看,上市公司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手段更加符合资本结构研究对象的特点要求,并且上市公司资本形成的基础是资本市场,而非上市公司则不是,因此研究上市公司比研究非上市公司重要得多。为了消除行业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可能对本文实证分析结果造成的影响,同时使各上市公司业绩之间具有可比性,本文仅选取一个行业——交通运输仓储行业,作为研究对象。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指出:在有效的市场条件下,资本结构变动会影响企业价值,债权融资方式相对于股权融资方式而言对企业更为有利。本研究正是致力于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样本公司的资本结构是否影响公司绩效以及怎样影响公司绩效,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证券市场的成熟程度和有效性。文章采用资产负债率来反映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分别以净资产收益率和单位经济增加值指标来反映上市公司绩效。文章首先对交通运输仓储行业1999年以前上市的27 家公司的截面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发现在分析时段1999年至2003年,样本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单位经济增加值与资产负债率之间线性不相关;然后文章又对该行业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进行二次函数回归,同样也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这说明仅就1999年至2003年五年的截面数据而言,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存在最优区间;最后,文章对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该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不合理性提出了改进的设想,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建议。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一、资本结构理论概述 所谓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尤其是指长期的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本文主要从广义上讲。 围绕资本结构理论,西方国家经历了漫长的研究,最早的有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以及介于两者之中的传统折衷理论。在1958年,美国两位学者Miller 和Modigliani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权衡理论、代理理论以及啄食顺序理论。 二、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问题 (一)钢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 据了解,钢铁行业可分为三类:普钢类、金属制品类以及特钢类,本文发现普通类钢铁企业的业绩较好,这与该类企业的市场、规模、产量等等各方面因素有关,事实上普通钢类企业在钢铁行业中一直占主导位置。而金属制品企业一般以产品深加工为主,虽然产品附加值较高,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和数量较小,处于产业链下游,所以不具有代表性。而特钢类企业经营状况不好,处于行业下游。所以本文中选取了普钢类企业中的部分企业作进一步研究。 下表分别是宝钢股份、鞍钢股份以及武钢股份等八家上市公司的百分数资产结构简表:分别反映了这八家企业的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以及股东权益占总资产的比重。

这八家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是我国钢铁行业的领军企业,而且都经历了漫长的股权改革,在钢铁行业具有代表性。在这八家公司的资本结构中,流动负债和股东权益占到的比例最大,而长期负债占的比例最小。流动负债和股东权益的比重远远大于长期负债,这种情况在我国钢铁行业十分普遍,这说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负债结构和资本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负债结构不合理主要是由于短期借款偏高,此外这些上市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股权融资偏好。在对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后,本文对我国钢铁行业的资本结构有了一个较为直观地了解,意识到了科学的资本结构和公司内部治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在现金流充分的情况下,企业应该更好地发挥财务杠杆效应,合理调整负债期限结构,增加长期负债比重,这对于改善公司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有着积极作用。 (二)我国钢铁行业资本结构问题 1、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偏大 股权结构是指企业各股东的持股比例安排,我国的股权结构最早是按照所有制性质设计的,主要包括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等四类股权。通过统计我们发现目前30多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多为国有股股东,其

企业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

企业资本结构和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信息技术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以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资本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假设,然后运用2013年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企业经营绩效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从而,为信息技术企业优化资本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相应的指导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行业资本结构经营绩效 一、引言: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价值最大化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追求目标,公司经营绩效也受人们普遍关注,资本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方面,不仅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还会影响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经营绩效,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绩效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直以来,理论界对资本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关系的探讨从未间断。我国对于资本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性研究,陆正飞、辛宇(1998)分析得出,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有着显著的差异,获利能力与资本结构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李义超、蒋振声(2001)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的结论。于东智(2003)通过研究股权结构、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关系发现,资产负债率与公司绩效表现出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刘志彪等(2003)证实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其所在的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强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资本结构与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综合来说,我国的研究除了少数结论(洪锡熙和沈艺峰,2000;王娟和杨凤林2002)外,普遍认为企业经营绩效与资本结构是负相关的(陆正飞,1996;刘志彪,2003;于东智,2003;肖作平,2005)。然而,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主要是下面几个原因:首先,未将行业因素考虑在内。在不同的行业中,资本结构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可能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应该在同一行业中进行横

独立董事制度对公司业绩影响分析

独立董事制度对公司业绩影响分析 独立董事制度是对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创新,在西方国家,独立董 事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执 行监督作用方面都起到了明显作用。2001年,为了解决上市公司中严重的代理及内部人控制问题,促进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我国借鉴西方经验,决定引入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自此,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正式生根落户。至今,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有10个年头,而其是否能在上市公司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对此相关学者做了许多研究,却都没有一致的定论。正是如此,本文对此问题从家族上市公司的视角进行探讨,进一步揭开独立董事制度的面纱。 家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90%以上的民营企业都属于 家族制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发展与国内资本市场的完善密切相关,如何改善国内家族上市公司的治理现状,保护中小股 东利益,促进中国资本市场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是我国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从家族上市公司的角度考察独立董事制度对公司治理效率及业绩的影响,提出有建设的政策建议,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共分为六章,层层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剖析展开,具体如下: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引出本文主题,接着讲解文章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从整体上对文章的大概研究进行认识。第二章回顾独立家族企业与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研究综述,进一步了解以前学者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能够在整体上能好的把握研究重点。 同时介绍了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理论基础,从理论上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分析,论证了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重要意义。第三章为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作用机理分析,主要包括独立董事的发展情况及家族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机理分析。第四章和第五章为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通过选取2009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家族公司为样本,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独立董事比例,独立董事薪酬,独立董事会议到勤率为解释变量;以资产负债率,总资产自然对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为控制变量,建立多元回归 模型,,搜集整理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终得出研究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只有独立董事薪酬与公司业绩正相关,而独立董事比例与独立董事会议到勤率与公司业绩不相关,通过对此结论进行深步分析。第五章为政

高管薪酬差距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高管薪酬差距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基于中航工业上市公司年报

内容摘要 薪酬激励,就是通过调整员工的薪酬,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并最终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把中航工业集团下辖的上市公司作为例,并基于其近几年年报,对高管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最终证明在现有情况下,两者主要遵循锦标赛理论,即二者是正相关的。随后以此为依据,具体分析高管薪酬差距中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若干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对公司高管的激励程度。从而为寻找经济对策稳定市场及企业的经济决策奠定基础,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国企;高管薪酬差距;公司业绩

ABSTRACT Salary incentive, that is, by adjusting the employees' pay,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employees work on this basis to promote work efficiency, and ultimatel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the pay gap of the executive pay of the enterprise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In this paper, the listed company of China aviation industry group as an example, and based on the annual report in recent years, the executive pay gap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empirical research. It turns out that in the present case, the two main follow the championship theory, which is that the two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hen on this basis, the analysis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executive pay gap,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ccordingl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degree of incentive to executives. Therefore, we will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conomic decision to stabilize the market and the enterprises, so a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our market economy. Key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s; Executive pay gap; The company's performance

企业中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分析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企业中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分析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摘要:人是每个企业组织中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最不确定的因素,企业人际关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由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组织制度、领导行为、企业文化和员工特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员工的人际关系也呈现出不同的表征和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讲,员工人际关系的展现频率与企业的绩效有很大的关系。可见, 这一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企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究深层原因,对国企的改革及发展及其绩效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人际关系领导层之间关系中层领导与员工之间关系员工与员工之间关系企业绩效团队精神解决对策 一.人际关系 正如著名学者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能力,85%取决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句话足以给人深刻的启示。 20 世纪20 年代初,人群关系学派的兴起使西方管理者开始注意到组织内人际关系对绩效的影响。20 世纪50年代兴起的社会———技术理论,把组织中人际关系层面与企业的技术因素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所谓人际关系,就是人们依赖一定的媒介,通过个性交往而形成的思想、物质与情感交流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具体与现实的反映。简单地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等等。人是社会的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因此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人际关系对个人的生存、发展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人际关系,是体现了“企业”这个“小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现状。企业人际关系是在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中存在不同的分工与协作而产生的,因此可以说,一个和谐、良好的企业人际关系环境,将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更为顺畅,员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的归属性,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使员工创造最大限度的绩效。 一个人在企业中能否取得成功,人际关系是一项重要的决定因素。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可以为你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脉资源。 二.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其成因 大中型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着一种盘根错节的关系,它使企业人迹关系复杂化,羁绊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阻碍这企业走向市场,其消极影响不可忽视。 (一)企业中领导层之间的关系 在企业中,领导因素历来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在管理和决策实践中,领导同样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领导层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营人际关系,领导们面对各种体制,面对现任的干部任用、考核的方式和标准,他们必然产生对上级的依附性、服从性和被动性,他们必须在“向上负责”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点的实证分析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点的实证分析* ○吕长江韩慧博 摘要资本结构决策是企业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国内学者对于资本结构的研究,无论是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还是研究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都缺乏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及分布规律的整体认识,从而把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特点,因此,本文提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一些主要特点,进而分析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得出企业的获利能力、流动比率、固定资产比例与负债率负相关;公司规模、公司的成长性与负债率正相关的结论,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布规律 *本文研究得到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9EJY007,00BJY055)的资助。 一、 研究背景 资本结构决策是企业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决定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及各种融资方式所占的比重,从而影响股东、债权人等相关利益主体对企业控制的程度。因此,关于资本结构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财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1958年Modiglian和Miller提出MM定理开始,资本结构的研究以至整个财务理论的研究开始进入科学化的轨道。MM通过严密的数学推导,证明了在完善的资本市场等假设条件下,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MM的主要贡献在于其思路和方法的开拓性,MM把现实中的复杂因素通过假设的形式抽象掉,将资本结构问题归结到企业价值与企业行为、投资者行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从而把财务问题的研究纳入到市场化的轨道。 后来,针对MM定理与实际严重不符的前提假设,研究人员进一步扩展了MM定理,使其更加接近现实,如引进了破产成本、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从而使资本结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在国外的研究资料中,实证研究方法对评价、验证各种理论观 点以及启发新的思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国外发达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时间短,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对资本结构的研究也相对较为滞后,尤其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实证研究资料较少。但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已日益被学者所重视,并做出了一定的成果。在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方面,陈晓、单鑫(1999)对上市公司负债率与企业融资成本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长期财务杠杆与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权益资本成本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短期财务杠杆对资本成本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上市公司增加长期负债能够提高企业价值。在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陆正飞、辛宇(1998)通过对1996年机械及运输设备业的35家企业的实证分析,认为获利能力与资本结构负相关,但企业规模、资产担保价值、成长性等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不甚显著。李善民、苏(1999)对1993、1995、1997年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在政府干预较少或公司规模、经营状况剧烈变动时期,有关融资理论可以对公司的负债情况进行较好的解释,在相对稳定时期则反之,这一结论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上的研究工作,无论是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还是研究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都缺乏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及分布规律的整体认识,进而把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特点,因此,本文拟通过对1998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金融类企业资本结构特殊,故未列入)的分析,提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一些主要特点,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在这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1998年的数据资料,对工业类企业运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找出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得出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中的数据来源于《深沪市上市公司1998年度及中期报告汇编》光盘(证券时报社等编)

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文献综述

FRIENDS OF 一、导言 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资本总额中各种资本的构成比例,最基本的资本结构是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资本结构不仅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而且还通过影响企业的治理结构及经营行为,影响企业的总体经营绩效。鉴于其具有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有关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问题的研究,成为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但是由于选择的样本和研究变量不同,现有的研究结果尚无统一的结论。所以本文希望通过文献梳理,找出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帮助。 二、研究综述 资本结构理论,是以公司价值最大化、绩效最优化为目标,研究资本结构变化及与公司价值、 公司绩效关系的理论。国外学者对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其中,著名的MM 模型开创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新篇章。目前国外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主要从财务杠杆效应和公司治理效应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国内学者关于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基本上都是在借鉴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和市场环境对某一行业或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近些年来,国内的研究几乎涉及到了各行各业,如电力业、旅游业、制造业、医药业、房地产业和通信业等。涉及到的地区也很广,如黑龙江省、河北省、湖南省、浙江省和辽宁省等。总结国内外关于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结论,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一)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Masulis (1980)和RonaldW.(1983) 证实,普通股股票价格与企业财务杠杆呈正相关,企业绩效与负债水平正相关。LY 和Sivara Makrishman (1988)、 Comett 和Travlos (1989)、Dann (1989)、Israel (1989)的实证分析均表明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具有正相关关系,原因是因为作为内生变量的资本结构和公司价值,在受到外生变量的变化因素影响时,会向同一个方向发生变化,故具有正相关性。K.Shah (1994)观察到,股票价格随公司财务杠杆的增加而上升,随公司财务杠杆的减少而下降。 王娟和杨凤林(1998)研究发现,随着负债率的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呈现上升趋势。洪锡熙和沈艺峰(2000)对1995—1997年在沪市的221家工业类公司进行了列联卡方检验,得出公司的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张佳林、杜颖、李京(2003)选取了电力行业1997—2001年的3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发现所有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与负债比率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王凤(2007)以24家旅游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年报数据为样本窗口,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其资本化率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李庚寅、阳玲(2010)以2004年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38家公司为样本,先对总样本(2001—2007年)作实证,得出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盈利能力正相关的结论;后分别对上市前(2001—2003年)和上市后(2004—2007年)的样本数据作面板模型实证,得出同样的结论。 (二)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Titman 和Wessels (1985)以1972—1982年间美国制造业中的46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先用因素分析法找出影响资本结构的八大因素,再通过线性 结构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获利能力与负债比率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ajan 和Zingalas (1995)通过对西方七国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盈利能力和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加不断加强。Hall 、Hutchin son 和Michaela 在2000年以英国3500个中小企业为样本,分别研究了长期资产负债率和短期资产负债率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其研究结果与以前的学者得到的结论并不完全相同,长期资产负债率与盈利能力不显著相关,短期资产负债率与盈利能力呈负相关。Booth 等人(2001)通过对10个发展中国家样本数据的分析发现,除了津巴布韦以外,其他9个发展中国家的公司绩效与资本结构之间都存在着高度显著的负相关关系。Frank 和Goyal (2003)的研究结果显示,绩效与账面价值财务杠杆比率之间呈正相关,与市场价值财务杠杆比率之间呈负相关。Yang 、Chau-Chen 等人(2010)应用MIMIC 模式重新检验了Titman and Wessels 文章中相同的问题,且采用多方程估计方法。研究得出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呈反向变动。 陆正飞和辛宇(1998)选取了机械及运输设备业的35家上市公司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获利能力与资本结构(长期负债比率)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冯根福等(2000)以1996—1999年为研究区间,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其资产负债率、短期负债与资产比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李宝仁、王振蓉(2003)采用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利用主成分法对影响盈利能力指标进行综合得分评价后,得出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成中度负相关的结论。刘志彪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多为实证研究,且大部分以某一行业或 地区的公司状况为研究对象。文章对国内外的实证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并对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资本结构;公司绩效;实证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白朝丽 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文献综述 公司治理 79

独立董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独立董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内容摘要:自独立董事制度从2001年在国内实施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纳,许多学者通过实例研究,希望对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得到准确的结论。然而,在独立董事制度的探讨上而学者们所持的观点也大相径庭。 本文从独立董事制度的历史入手,着重于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对公司治理的业绩影响的成因,对现有文献所持不同观点进行了梳理、归纳和分类,并对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对比 关键词:独立董事公司业绩低效成因 正文: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演进 独立董事,最早源于西方,而对独立董事的概念至今未有一个统一的权威性的定义。理论上独立董事通常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执行董事、联董事、灰色董事后的董事会成员,也即是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活动以及其他可能影响他们做出独立判断的事务之外,与其所受聘的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他们除了董事身份外,与公司没有任何其他契约关系,既不是公司的雇员、经理及其亲朋好友,也不与公司有业务或经济利益关系,也不受其他董事的控制和影响,并在公司战略、运作、经营决策等一系列问题上做出自己独立判断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解决股份有限公司中股权日益分散化、所有权和控制权日益分离、管理层日益获得公司控制权的情况下,为了保护股东权益不被管理层侵害,为了弱化内部人控制问题,减少代理成本,从而提高公司价值。 demirzbs和Yukhanaev(2011年)已经清楚地得出结论,独立董事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作为其代表的股东利益。他们提供战略方向,以控制公司的经理。,独立董事能够平衡和理解的股东利益和管理决事实上,作为一个独立董事,他/她必须强化责任,进行有效的公司治理。 二、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经营业绩相关性研究 (一)代理理论和乘员理论视角的相关性研究代理理论认为,委托人和经理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分散的小股东远离公司实际经营,由职业经理或董事会控制,委托人控制假设不复存在,而委托人未能察觉或缺乏有效的管制机制,结果委托人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所以需要监督。而独立董事具有监督代理角色的客观优势,独立董事的设立能使企业通过降低代理成本,进而促进绩效。,Buck and Filatotchev(2003)对俄罗斯314家私人公司的研究得出同样结论。近几年都更倾向于代理理论的假设,而在研究独立董事与绩效相关性方面,把独立董事占比作为一个重要的因子,即更多的文献转向研究独立董事占比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的研究。基于乘员理论得出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业绩负相关的结论相对较少,他们认为后者则认为董事会效率会因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而下降,独立董事常常延误公司把握最佳投资机会的时机;而较多的研究者得出了不相关的结论,他们得出这样结论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质疑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而更多的是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制度制定方面,怎样使独立董事不再是“花瓶董事”,而可以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 (二)行为理论视角的相关性 研究者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研究具有很大局限性。于是,国外有些研究者开始意识到对独立董事的行为进行研究。行为理论认为,可观察的独立董事的个人特质.张爱平、凌定胜(2010)认为独立董事的学历变量对公司绩效几乎没有什么正面的影响。而关于独董年龄的研究,一种认为呈正相关,独立董事的阅历和经验对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

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与作用

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它对企业兴衰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保持公司基业常青的法宝来源于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以追求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任何一家想成功的企业,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拥有优秀绩效的企业文化就拥有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作用 企业文化是组织内外为多数成员所共同认知、拥有的、影响组织成员思想和行为的组织信念、价值观、行为特征、规范等。企业文化具有价值性、独特性、传承性和不可模仿性,能够为企业带来相对竞争优势。 1、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第一,企业文化会影响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顾客、供应商和其它利益相关者。企业的核心理念、愿景和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到员工,并通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影响到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判断。员工是企业绩效实现的核心利益相关者;顾客是企业经济绩效的直接来源,企业的价值只有通过顾客购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才能实现。德鲁克说:“企业目标只有从

企业外部的顾客角度才能得到评价”,因此顾客是企业绩效实现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其他利益相关者既参与价值创造活动,也会影响价值实现活动,他们受企业文化的影响最终会直接影响企业绩效,也会通过对顾客的影响间接影响企业绩效。 第二,企业文化会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价值传递,一个利益相关者的认同态度以及由此而来的行为会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 第三,企业利益相关者各方均对企业绩效做出了贡献。企业绩效由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组成,但经济绩效是最根本的,只有经济绩效实现了,才能满足利益相关者各方的需求,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绩效。企业经济绩效为社会绩效提供基础,而企业社会绩效又会促进企业经济绩效的增长。 综合以上,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对企业经济绩效影响的实现模式:企业文化——态度——行为——绩效。 2、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 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说过,今后的500强企业将是采用新企业文化和新文化营销策略的公司。企业家已经不能沉迷于过去或现有的成功,扬弃过去,超越自我、展望未来,建立新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因此,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的是文化的竞争。世界500强企业出类拔萃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背后,优秀而独到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沃土。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苏泊尔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摘要] 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发展非常迅速。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力度大大增强。融资方式的变化改变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偏好股权资本,而内源融资和债权融资的比重偏低,这一现象有悖于经典的资本结构理论。本文主要对资本结构、融资方式、资本成本等基本概念作出界定和说明。以及决定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微观因素,并提出了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融资方式;资产负债率;股权结构 自从20世纪50年代MM定理诞生以来,资本结构问题便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资本结构决策是上市公司投融资决策的核心问题,企业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市场价值。只有深入了解全部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状况及其历史演变过程,才能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有全局性的认识,才有可能找出其存在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至今为止对于资本结构的解释有多种理论,譬如平衡理论和优序理论。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都不能单独地作出解释。资本结构是指企业为其生产经营融资而发行的各种证券的组合。一般地人们将其特指为企业资产中股权与债务之间的相对比例。它是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佳资本结构指在一定条件下使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它是一种能使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资本成本、公司价值等之间实现最优均衡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司偿债和再筹资能力,决定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成为影响公司财务形象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之上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特点如下:通过比较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发现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权益类科目差异相当大。我国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总额与西方国家差不多,大都在35%~43%之间,但我国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比重高,超过50%,而西方发达国家都在40% 以下,相应地,我国公司的长期负债水平相当低。资本结构的顺序偏好理论认为,企业偏好将内部资金作为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次是债务资金,最后才是新的股权融资。然而,在筹集资金时,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视权益融资为首要途径,对于负债则过于谨慎,表现为上市后极力扩大股票发行额度,而且分配方案也多以配股为主,很少支付现金股利。 中外众多学者先后进行过大量有关企业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研究。由于处在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环境中,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财务问题,对此进行研究将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通过对1991年至2002年期间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总体分析,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普遍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水平相对偏高、存在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这些特点与西方国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不同,尤其股权融资偏好更是有悖于“优序融资理论”。但是,2002年沪、深两市100家样本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从融资行为动机角度证实了在目前中国尚不完善的资本市场架构下,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是具有相对合理性的;同时也证实了这种融资方式普遍低效的事实。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不难看出,目前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及其成因 ( 一)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 1.融资顺序逆转, 严重依赖外源融资。根据融资顺序偏好理论和西方有 效资本市场的融资顺序, 先内部融资、其次无风险或低风险的举债融资、最后是新的股权融资, 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则与之几乎相反。从下表中可以看出, 内源融资在上市

资本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212128168.html, 资本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作者:周家文王婷娜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33期 摘要:资本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研究是企业财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企业要实时实施资本结构的动态优化,唯此才能促使企业经营顺利开展。所以,将资本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据此,对资本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进行研究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资本结构;企业经营绩效;企业财务理论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4212128168.html,ki.1672-3198.2016.33.091 资本结构的研究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自Modigliani&Miller (1958)提出资本结构理论后,学界对此理论的研究进入了全新阶段,对于资本结构和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探讨的热门话题。资本结构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策略。对一个企业而言,资本结构的优劣对其企业价值具有重大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机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理论知识的不断创新、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资本结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生存与市场拓展的重要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实时实施资本结构的动态优化,唯此才能促使企业经营顺利开展。所以,将资本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对行业内资本结构及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有效帮助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确保公司稳健经营。 基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其市场环境也高度不同,所以,不同国家的企业资本结构也存有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其形成机制上,也表现在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方式上。我国学者在研究企业资本结构与其经营绩效关系上,大都借鉴发达国家学者的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的和探讨,虽有已取得很多研究成果,但行业、地区的差别对研究结果影响重大,不可完全照搬。本文旨在对资本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进行研究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1 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学者们是在提出诸多假设的基础上展开对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的,从现行文献看,国外研究大体上分为两个研究阶段:“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从无关到有关”的研究阶段以及“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存在或正或负的相关性”研究阶段等两个阶段。 1.1 资本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存在相关关系 Piet和Roger(2005)的研究发现,债务的存在可以显著地发挥税盾效应,即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具有正相关的关系;Bergen和Patti(2006)以美国银行业为例,研究了资本结

多元化战略经营对公司业绩影响的案例研究

多元化战略经营对公司业绩影响的案例研究 发表时间:2013-08-26T14:21:50.810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7期供稿作者:阴惠义[导读] 两个或多个产品联合在一个企业内生产,比把它们分开生产更节约成本时,就产生范围经济。 阴惠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渔港监督局;辽宁省海洋渔业安全教育中心多元化经营,又称多元化、多角化经营、多样化经营、多种经营等。多元化战略是由著名的产品战略大师安索夫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是指企业为了创造效益、保持持久竞争力而在多个相关和不相关的产品领域进行产品的开发、市场的拓展或对其业务进行重新组合、选择及管理的行为。本文认为:企业多元化战略应该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异质性的增加,即企业经营业务分布于多个行业的经营方式。 一、多元化战略的动因 企业多元化战略是企业扩张、壮大、成长的主要手段之一,多元化企业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收益波动性,规避个别行业或者产品的特定风险,企业是否实施多元化战略,是根据企业本身所处的条件来决定的,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动因很多学者则认为是以下几种情况:(一)提高企业经济利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消费需求呈现出多方位,多角度,多样化的特征。人们消费受到多种因素的因素的影响,会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对其商品的需求也呈现出各不相同,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企业会根据市场的需求,采取多元化经营的战略,通过多元化来不断的取得高额利润。(二)追求更高成长性和收益性在相对成熟、市场基本饱和的行业内,企业如果想获得更高的成长性和收益性,很多企业首先会想到多元化战略,一般靠降低成本、增加促销,在这种高度集中、竞争激烈的行业之中风险是很大的,只有靠新行业或开辟新领域取得更高的成长性和收益性,才是最佳手段。 (三)分散企业风险 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把资产投入若干个不同的行业之中,通过这种投资有效的分散风险,从而降低总的风险程度。这种做法虽然不一定能够提高企业总体的利润率,却能够以丰补歉,起到投资组合的作用,分散企业的行业风险,减少企业的利润率波动。(四)产生范围经济 两个或多个产品联合在一个企业内生产,比把它们分开生产更节约成本时,就产生范围经济。范围经济观主要来源于对企业剩余资源和能力的利用。企业为了经营某种业务,需要进行特定的投入。从而形成剩余资源。企业通过多元化,可以利用这一剩余资源,从而达到价低成本的目的。范围经济还可能进一步产生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两个事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超出它们简单结合的效果。即“1+1>2”。 (五)降低交易成本 企业通过多元化可以使部分交易内部化,从而降低成本,企业通过多元化,代替市场交易,可以防止机会主义的产生,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签订复杂合同的麻烦,从而克服市场带来的交易困难,节约了交易成本。(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从多元化影响市场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多元化的企业比单一经营企业更能体现出在市场上的自身优势。而且多元化的企业由于涉足多个要素的产品,有可能同时对一家企业既是采购又是销售,大大的增加了市场的竞争能力。 二、多元化战略的分类(一)安索夫的多元化分类安索夫在其著作《企业战略》中把企业多元化划分为四种类型:横向多元化、纵向多元化、同心多元化、混合多元化。横向多元化也称水平多元化,即企业利用现有市场,向水平方向扩展生产经营领域,进行产品、市场的复合开发。纵向多元化指企业进入生产经营活动或产品的上游或下游产业。,实际上是纵向一体化。同心多元化也称同轴多元化,指企业利用现有技术、特长经验及资源等,以同一圆心扩展业务。同心多元化又分为市场相关型、技术相关型、市场与技术相关型。混合多元化又称非相关多元化,指企业进入与现有经营领域不相关的新领域,在与现有技术、市场、产品无关的领域中寻找成长机会。(二)利格列的多元化战略分类 1970 年,利格列(Wrigley)在其博士论文《分部制与多元化》(DivisionalAutonomyand Diversification)中,首次提出多元化程度的测量方法——专业化率(Specialization Ratio,SR),即企业最主要产品的年销售额与企业的年销售总额之比,并且据此对多元化进行了分类。他对《财富杂志》500 家企业进行了统计分析,将随即抽取的 100 家企业分为四类:1)没有多元化的企业(单一产品型企业);2)主要从事单一业务,但已实施了较低程度的多元化的企业(主导产品型企业);3)广泛进入新的领域,但这些领域在技术和市场方面与现有活动相关的企业(相关产品型企业);4)没有考虑这种关系的多元化企业(不相关多元化企业)(见表 1.1)。他特别提出主导产品型企业的销售中,70%以上要来源于某单一产品领域。他将企业最大的单独业务占企业年销售总收入的比重这一比例称为专业化比例(Specialization Ratio,SR),即企业中最大产品业务的年销售额占企业年销售总额的比重。表1.1 利格列多元化分类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