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稻田养鸭总结讲解

合集下载

稻田生态养鸭的优势及技术要点(一)

稻田生态养鸭的优势及技术要点(一)

稻田生态养鸭的优势及技术要点(一)一、稻田生态养鸭的优势1.对水稻的好处让鸭子在稻田中长期生活,在水稻田中自由穿行、觅食,可以刺激水稻的生长,同时能为水稻除去杂苹和害虫。

鸭子排的粪便又是很好的农家肥料,能被水稻很好地吸收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对土壤质量的改变和水稻的长势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从而节约了化肥、农药以及人力的支出,是个一举多得的养殖方法。

2.对鸭子的好处稻田生态养鸭方式为鸭子无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养殖场所,鸭子能在稻田的水面休息嬉戏,同时水稻还可以为鸭子遮阴避日,更为重要的是稻田为鸭子提供了昆虫、水生植物以及水生动物。

解决了鸭子部分食物尤其是动物活性蛋白质的来源,促进了鸭子健康生长。

从而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饲料投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对生态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稻田生态养鸭的技术要点1.搞好场地建设稻田生态养鸭虽然好处很多,操作也比较容易.但对拟作为养鸭场地的稻田要进行一些改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添置养殖鸭子的围栏。

设置围栏的目的在于便于管理和防止鸭子逃窜。

建筑材料上要注意控制成本,提倡就地取材,可以因陋就简,木条、竹条、尼龙网、编织袋等都可以用。

围栏高度以50~60厘米为好,围栏间距要适中,以不让鸭子逃出为宜;二是要搭建栖架,供鸭子上岸休息使用。

通常在田埂上搭建,材料也要因地制宜,一般以木条、竹条为好。

栖架上最好有顶棚,可以遮阴避雨。

栖架要高出稻田20厘米左右。

搭建栖架的面积根据饲养鸭子数量确定,一般以每平方米6~7只为宜。

2.选好放养品种稻田养鸭的养殖环境和普通养鸭不同。

稻田养鸭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更接近于野生状态,因此,放养品种的选择要根据稻田养鸭的特点来确定。

一是要选择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的品种;二是要选择耐水性好、行动灵敏、浑水效果好的品种;三是要选择野食能力强,除虫、除草能力强的品种。

目前适合于稻田养殖的品种较多,国内优良的地方品种如绍兴鸭、金定鸭等中小型鸭都是较好的选择。

养鸭工作总结

养鸭工作总结

养鸭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幸担任养鸭工作,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
工作和学习,我对养鸭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这篇工作总结中,我将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在饲养管理方面,我不断学习和实践,掌握了鸭群的日
常饲养、疾病防治、环境卫生等基本技能。

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我成功提高了鸭群的生长速度和产蛋率,有效降低了饲养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其次,在鸭舍环境改善方面,我不断改进鸭舍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保证了鸭群的生活环境舒适和健康。

我引入了新的通风设备和
卫生设施,有效预防了鸭群的疾病传播,提高了鸭群的生存率和健
康指数。

最后,在团队管理方面,我注重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与
同事们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了鸭群的日常管理和养殖任务。

通过团
队的努力,我们成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养殖质量,取得了令人满意
的成绩。

总的来说,过去一年的养鸭工作中,我不断学习和实践,取得
了一定的成绩。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在饲养管理和
疾病防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团队管理和协作能力也需要加强。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身能力,为养鸭工作
做出更大的贡献。

稻鸭种养优势及综合效益分析

稻鸭种养优势及综合效益分析

稻鸭种养优势及综合效益分析稻鸭种养是指在稻田中养殖鸭子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稻田种植和单一的鸭子养殖,稻鸭种养具有许多优势和综合效益。

本文将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对稻鸭种养的优势和综合效益进行分析。

稻鸭种养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稻鸭共生能够充分利用稻田中的资源,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益。

鸭子在稻田中觅食杂草、害虫和田间残留物,起到了除虫灭草的作用,减少了农民对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鸭子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质量,提升稻田的产量和品质。

稻鸭养殖与稻作种植形成了良好的循环系统,稻鸭提供氮素肥源,促进稻苗生长,增加稻米的产量和收入。

稻鸭种养能够实现稻田和鸭子的互利共赢,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稻鸭种养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稻鸭在稻田中觅食害虫和杂草,减少了对农药的需求,降低了农田的污染风险。

稻田中的农药和化肥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损害,而稻鸭种养能够减少或替代对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稻鸭的粪便富含有机肥料,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对化肥的需求,进一步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稻田中的鸭子还能够起到疏浚土壤的作用,促进土壤呼吸,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稻鸭种养能够降低农田的化学污染和土壤侵蚀,保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对农业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

稻鸭种养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稻鸭种养能够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改善农村的经济状况。

稻鸭种养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稻鸭种养还有利于传承农耕文化和乡土特色,促进农田生态旅游的发展,推动农村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

稻鸭种养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和改善农民生活,有助于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稻田养鸭再认识

稻田养鸭再认识

适 生 性 、野生 性 、活 动 力 强 的 鸭种 为佳 。麻 鸭 正
适合稻 田养鸭放养鸭种 的要求 ,故 而稻 田养鸭应 以选用麻 鸭放养为宜 。针对番鸭而言 ,个体显得
偏 大 ,活 动力 、适 生性 、野 生性 都 不及 麻 鸭 为强 。 根 据 生 产 调查 ,从 雏 鸭 放 养 到 收 获 成 鸭 ,番 鸭 的 死 亡 率 比麻 鸭要 高 出 1 5 %左 右 ;缘 于 番 鸭 的体 型 较 为 笨 重 ,活力 动 力 不 及 麻 鸭 强 ,对 以稻 飞虱 为 主 的控 制效 果 也 不 如 麻 鸭 好 ,根 据 我们 7月 中 3 代 ( 当地习惯所称)稻 虱 盛 发 期 调 查 ,结 果显 示 放
的稻田却仍有 2 %左右的浮蔸发生现象 ;在水稻插
① 收稿 日期 :2 o 1 5 — 0 2 — 0 5 ;编辑部 E - m a i l :s j r d n y x x @1 2 6 . t o m。 ② 林

锋 ( 1 9 8 0 一 ) ,男 ,浙江景宁人 ,农业技术员 ,主要从事农业 技术 推广工作 。
稻 田养 鸭 原 则 上 以在 水 稻 插 秧 后 1 0 d左 右 , 水 稻 扎 根 活棵 后 ,放 养 1 0 — 1 5日龄 的 雏 鸭 为 宜 , 不 宜在 放 养 初 期 就 放养 成鸭 ,如 果 在 放 养 初 期 就
些试验摸索所获取的成果 资料 ,试就在规范稻
放养成鸭 ,一则 :因体 型较大 ,活动力强 ,因活
有许 多需要引起人们 注意 ,应予弥补不足和规避
的方 面 ,在生 产上 只有扬其 之长 ,避 之短 ,才能 更 为有 效 地 发 挥 出 这一 新 型农 作 模 式 的 效 用 潜 能 【 3 ] 。 鉴 之 于此 ,笔 者 根 据 当地 的 生产 实 践 调 查 ,结 合

2015年 稻田养鸭总结

2015年 稻田养鸭总结

2015年巍山县稻田养鸭技术示范总结稻田养鸭技术是利用水稻田中的水和鸭子嬉水及食杂草的特性,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成一个水稻——鸭子互利互补的生长环境,有利于生产出食味好、食用安全的稻米。

稻田养鸭技术是生产无公害水稻的一种有效途径。

我国民间早在500年前就有简单、粗放的放养,但都不上规模,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韩国等国家才广泛应用稻田养鸭技术来生产有机水稻。

尤其是在韩国还出现了稻田养鸭一品村。

稻田养鸭技术,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且2011、2012、2013、2014年巍山植保站在水稻高产创建区、普通稻区分别试养3000只、4600只、10000只、8000只,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鉴于此我站在这4年基础上继续开展本技术示范。

一、稻田养鸭生产技术的意义(一).稻田养鸭技术有利于生产无公害水稻1.减少无机化肥的对稻田环境和水稻的污染鸭子的粪便勤,数量多,1只鸭子在稻田中排泄粪便约10kg(鸭粪养分丰富,10kg鸭粪相当于N 49g、P2O5 72g、K2O 32g),能够有效地培肥土壤。

鸭粪直接排放到田里,经发酵后及时反补给水稻利用,为水稻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稻田中放养鸭子,头两年可适当少施无机化肥,3-5年以后开始可以完全不施无机化肥,可减少化肥对人体的危害,尤其是氮肥对人体的危害。

2.减少农药的使用量稻田养鸭,鸭子在水田中活动,可以活水,有利于提高水温和地温,同时又可以起到松土、透气的效应,给水稻根部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不易被病虫侵害,鸭子在稻丛间不断觅食过程中,能吃掉多种水稻害虫,像负泥虫、叶蝉、飞虱、粘虫可直接被鸭子吃掉,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对水稻的危害,利于生产无公害水稻。

3.消除除草剂对水稻的污染鸭子食草性较杂,能吃掉稻田中很多的杂草;同时在稻丛间不断踩踏,起到中耕除草的作用,因此,稻田里放养鸭子,一般不施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利用鸭子的食草特性,既可起到稻田化学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又不必担心除草剂对水稻的污染,省工、省成本。

绿色水稻生产的新技术稻田养鸭技术

绿色水稻生产的新技术稻田养鸭技术

绿色水稻生产的新技术稻田养鸭技术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色水稻生产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向。

其中,稻田养鸭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和应用。

本文将对绿色水稻生产的新技术——稻田养鸭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包括其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应用优势以及实施方法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稻田养鸭技术的内涵和应用价值,为推广绿色水稻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还将探讨稻田养鸭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该技术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二、稻田养鸭技术的理论基础稻田养鸭技术是一种结合了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理念的新型水稻生产方式。

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生态学、生物学和农业工程学。

在生态学方面,稻田养鸭技术充分利用了稻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生物多样性原理。

鸭子在稻田中活动,可以捕食稻田中的害虫,如稻飞虱、稻叶蝉等,从而减轻水稻的虫害压力。

同时,鸭子的粪便又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的生长。

这种方式既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又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在生物学方面,稻田养鸭技术遵循了生物共生和互惠互利的原则。

鸭子在稻田中的活动可以促进稻田的水体流动和氧气交换,有利于水稻的根系发育和生长。

同时,鸭子在稻田中的觅食行为也可以促进稻田的土壤松软和通气,有利于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吸收养分。

这种生物共生关系使得稻田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和高效。

在农业工程学方面,稻田养鸭技术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

通过合理的稻田设计和鸭子养殖管理,可以实现稻田生态系统的最大效益。

例如,合理的稻田布局和鸭子养殖密度可以提高稻田的光照和通风条件,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鸭子的健康。

通过科学的鸭子养殖技术和稻田管理措施,可以实现稻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和高效利用。

稻田养鸭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多方面的,它不仅符合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理念,也符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稻鸭种养优势及综合效益分析

稻鸭种养优势及综合效益分析

稻鸭种养优势及综合效益分析稻鸭种养是一种将稻田和鸭子养殖相结合的农业养殖模式,具有广泛的优势和综合效益。

以下是稻鸭种养的优势及综合效益分析。

1. 生态环境优势:稻鸭种养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稻田生态环境,降低田间病虫害的发生。

鸭子在稻田中觅食时,会清除杂草、虫害等有害生物,降低对农作物的侵害;鸭子的粪便可作为有机肥料,提供养分供给,改善土壤质量。

2. 降低劳动投入:相比传统的稻田耕种方式,稻鸭种养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劳动。

鸭子可以帮助稻农除草、防治病虫害,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成本。

3. 提高产量:稻鸭种养能够有效提高稻田的产量。

鸭子在稻田中觅食,清除杂草,为农作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鸭子的粪便中富含养分,能够提供农作物所需的养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从而增加产量。

4. 经济效益:稻鸭种养不仅提高了稻田的产量,还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稻鸭种养可以提供稻谷和鸭子两种农产品,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稻鸭种养还可以提供各种副业机会,如鸭蛋加工、鸭肉销售等,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5. 能源利用效益:稻鸭种养模式还能够有效利用农田的能源。

稻田的秸秆和残茬可以作为鸭子的饲料,能够充分利用农田的剩余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益。

6. 农田综合利用效益:稻鸭种养可以实现农田的多功能利用。

稻田不仅可以种植水稻,还可以养殖鸭子,充分利用了农田的空间资源,实现了农田的综合利用,提高了土地的效益。

稻鸭种养具有生态环境优势、降低劳动投入、提高产量、经济效益、能源利用效益和农田综合利用效益等多方面的优势和综合效益。

稻鸭种养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养殖模式,有助于提高农田产量和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稻鸭种养优势及综合效益分析

稻鸭种养优势及综合效益分析

稻鸭种养优势及综合效益分析稻鸭种养是一种集稻田与鸭舍养殖为一体的生态种养模式。

稻鸭相互作用,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稻鸭种养具有诸多优势,包括节约劳动力、提高水稻产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优势。

本文将就稻鸭种养的优势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

一、节约劳动力稻鸭种养充分利用了稻田和鸭舍的空间,同时节约了饲料、喂养和灭虫的成本。

稻鸭种养的操作简单,可大大节约劳动力成本。

饲养鸭子的也能让它们在稻田里帮助清理害虫和杂草,提高了劳动力的利用率。

这样一来,在同样的耕作面积下,就可以减少大量的人力投入,提高了农田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水稻产量稻鸭相互作用,能够帮助稻田里的水稻提高产量。

鸭子在稻田里活动,可以帮助翻土、施肥、清除杂草等,提高水稻的产量。

而稻田里的水稻也为鸭子提供了天然的饲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相比传统的清耕播种,利用鸭子耕地播种水稻,可大大减少机械化耕地的损耗,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三、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在稻鸭种养中,鸭子能够帮助稻田里清理害虫和杂草,减少了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

稻鸭种养还能降低农药残留,提高水稻的品质和安全性。

从长远来看,减少了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四、改善生态环境稻鸭相互作用,有助于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

鸭子会在稻田里觅食,搅动水面,有助于水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鸭粪也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为稻田提供养分。

稻鸭种养模式下,农田生态系统得到了平衡和改善,有益于土壤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稻鸭种养的优势和综合效益十分明显。

其不仅提高了农田的经济效益,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也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稻鸭种养模式将会是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

我们在推广农业生产模式的也应该多多借鉴发达国家的种养模式,不断改良和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种养效益。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巍山县稻田养鸭技术示范总结稻田养鸭技术是利用水稻田中的水和鸭子嬉水及食杂草的特性,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成一个水稻——鸭子互利互补的生长环境,有利于生产出食味好、食用安全的稻米。

稻田养鸭技术是生产无公害水稻的一种有效途径。

我国民间早在500年前就有简单、粗放的放养,但都不上规模,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韩国等国家才广泛应用稻田养鸭技术来生产有机水稻。

尤其是在韩国还出现了稻田养鸭一品村。

稻田养鸭技术,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且2011、2012、2013、2014年巍山植保站在水稻高产创建区、普通稻区分别试养3000只、4600只、10000只、8000只,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鉴于此我站在这4年基础上继续开展本技术示范。

一、稻田养鸭生产技术的意义(一).稻田养鸭技术有利于生产无公害水稻1.减少无机化肥的对稻田环境和水稻的污染鸭子的粪便勤,数量多,1只鸭子在稻田中排泄粪便约10kg(鸭粪养分丰富,10kg鸭粪相当于N 49g、P2O5 72g、K2O 32g),能够有效地培肥土壤。

鸭粪直接排放到田里,经发酵后及时反补给水稻利用,为水稻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稻田中放养鸭子,头两年可适当少施无机化肥,3-5年以后开始可以完全不施无机化肥,可减少化肥对人体的危害,尤其是氮肥对人体的危害。

2.减少农药的使用量稻田养鸭,鸭子在水田中活动,可以活水,有利于提高水温和地温,同时又可以起到松土、透气的效应,给水稻根部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不易被病虫侵害,鸭子在稻丛间不断觅食过程中,能吃掉多种水稻害虫,像负泥虫、叶蝉、飞虱、粘虫可直接被鸭子吃掉,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对水稻的危害,利于生产无公害水稻。

3.消除除草剂对水稻的污染鸭子食草性较杂,能吃掉稻田中很多的杂草;同时在稻丛间不断踩踏,起到中耕除草的作用,因此,稻田里放养鸭子,一般不施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利用鸭子的食草特性,既可起到稻田化学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又不必担心除草剂对水稻的污染,省工、省成本。

(二)、稻田养鸭技术经济效益高稻田养鸭形成了一个水稻——鸭子种养结合,互利互补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水稻、鸭子双丰收,由单一收入变为双项收入,综合效益高。

在鸭子活动频繁的稻田环境中生长的水稻较普通栽培的水稻单产高,一般每亩可增产稻谷50-100公斤,而且稻米品质优良、口味佳,生产的大米为无公害大米,经济效益高,每公斤稻鸭米至少卖出6.00元以上比普通栽培每亩可净增收300.00元以上。

再加上养鸭的收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二、稻田养鸭生产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为了探索稻田养鸭生产技术的最佳途径、方式、方法。

得到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为我县的水稻安全生产增加一条有效途径,在绿色防控领域开辟一方天地,我站决定在农业综合技术开发区开展本技术示范。

(一)、示范地点、面积:地点选在生产条件、水源较好的庙街镇3个村委会,古城村委会1500只、放养面积1800亩;六合村委会500只、放养面积为360亩;新云村委会2000只、放养面积为2400亩;永建镇永利村委会2000只、放养面积为3800亩,共4点8360亩。

(二)、示范方法:我站联系提供鸭苗6000只(7.5元/只),共补助4.5万元。

按各户条件决定放养数量,每户放养数量不等,由合作社、农户统一管理,每200-500只/群进入稻田,轮田、轮片放养。

(三)、具体实施的稻田养鸭生产技术要点1.鸭子放养技术(1)放鸭目的本稻田养鸭示范的目的主要是防治田间多种害虫,如水稻粘虫、螟虫、飞虱等,其次为防除稻田杂草。

单位面积放鸭数量与稻田害虫、杂草防效以及饲养鸭子成本直接相关。

鸭子数量过少稻田害虫、杂草防效降低;鸭子数量过多稻田中害虫、杂草不够吃,害虫、杂草防效虽然好,但饲料成本增加。

根据各地多年的试验研究,放鸭数量以每亩20只为适宜标准,既减少饲料成本,又达到很好的害虫、杂草防除目的。

(2)放适龄鸭雏稻鸭以就地取材,降低成本为主,因地制宜选用早熟、适应当地饲养、生活力和抗逆性较强的优良鸭种,如当地笨鸭,麻鸭,北京鸭。

稻田养鸭,放鸭时鸭龄过大,会把水稻幼苗压倒,鸭龄过小,难以适应稻田环境,因此,放鸭时的鸭龄十分重要。

本稻田养鸭示范采用鸭龄20天、体重200克左右的鸭雏。

(3)建造鸭棚养殖农户利用家中空闲房,畜圈等作鸭棚,每平方米可养10—20只,也可以此为根据建更小的鸭棚,供鸭子休息,避风、雨、寒(特别是晚上)。

注意平时保持鸭舍的清洁干燥和通风。

随时观察,发现病鸭立即隔离及时治疗,做好防病工作。

棚底用木板,四周和顶部封严,背风处留一个小门。

(4)放养方式稻鸭发放到农户手中后,在家中散养至少3天,适应环境,气候后,每天早上人为把稻鸭赶人不同稻田,晚上再收回家中补饲喂养。

a、鸭子的喂养白天稻鸭在水田中活动,以杂草、昆虫为食,傍晚上岸后,需要辅助一些精饲料,如麦麸、碎米、玉米面等。

小鸭放养的前半个月,由于觅食能力较差,需在固定场所添加一些精饲料,以后逐日减少,直至鸭子自动觅食。

b、放鸭技巧鸭子生性比较胆小,每次从鸭棚里放鸭时,不能人为撵鸭,这样会使鸭子受到惊吓,聚堆不吃草。

因此,放鸭时小心把鸭棚门打开,让鸭子自行出棚觅食。

放养鸭子时不能让鸭子在刚施过药、化肥和有腐败动物的地点活动。

2、收、放鸭时间(1)放鸭时间:水稻秧苗返青后,约栽秧后20-30天左右放鸭。

过早会压倒稻苗影响水稻基本苗数;过晚,杂草生长较大,鸭子不易食用,杂草防效低。

因此,最好是在稻苗扎新根缓苗以后及时放鸭,只要稻苗已缓苗,放鸭时间越早越好。

(2)收鸭时间:在水稻孕穗末期,即将抽穗时及时收回鸭子。

因为,此时的鸭子体重一般已长到2公斤左右,采食能力极强,如不及时回收处理,便会采食快成熟的稻谷,造成水稻减产。

3、水稻栽培技术要点稻田养鸭技术操作方法比较简单、易学,它并不改变原有的水稻栽培体系。

管理上按当地常规操作。

(1)、适时早插,稀植人工摆栽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13℃时,约5月初开始插秧。

移栽方法采用人工摆插或机插,插秧深度为2cm左右,插秧深度不宜过深,也不宜过浅,过深影响分蘖,过浅易产生漂或倒、倾苗。

插秧规格8-10寸×4-5寸,每穴插2—3棵基本苗,插秧做到行直、穴匀、棵准,不漂苗。

插秧规格不宜密植,否则影响鸭子在水田中活动。

(2)、品种选择选用分蘖力强,抗性强,品质优,适合本地栽培的水稻品种,如楚梗26、28、合系22-2等。

同时要比普通栽培早育苗一周,尽量培育大、壮苗。

(3).本田整地与施肥秋翻地,耕深15—18cm,采用耕翻、旋耕、深松相结合的方法,旱整地与水整地相结合,做到田内高低不过寸,肥水不溢出,秋施充分腐熟有机肥,每亩800公斤左右,最好秸秆还田。

少施化肥,尿素用量减少一半左右。

水耙地前,每亩施入尿素6—8斤,二铵10—13.3斤做底肥。

(4)、培育适龄壮秧提倡采用大中棚旱育稀植技术或机插秧育秧,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6℃时,进行播种,每平方米播种量控制在250—300克左右。

注意苗期温湿度管理,早通风,勤炼苗。

培育壮秧、大秧。

(5)、科学灌溉水层管理应满足“壮根、增温、通气、节水”等促进生育的要求。

插秧后返青前灌苗高2/3的水,扶苗护苗。

有效分蘖期灌3cm浅稳水,增温促蘖。

有效分蘖中期3—5天排水晒田、晒5—7天,晒后恢复正常水层。

孕穗至抽穗前,灌4—6cm活水。

水稻减数分裂期是水稻一生中对低温最敏感的时期,为防御低温冷害,如遇低于17℃以下温度时,灌10—15cm深水护胎。

抽穗扬花期,灌水5—7cm 活水,灌浆到蜡熟期间歇灌溉,以湿为主。

黄熟初期开始排水。

(6)、收获,当90%稻株达到完熟即可收获。

做到精收细打,减少损失。

(7)、病虫害防治害虫主要靠鸭捕食为主,一般不用药剂防治。

但病虫害发生严重时一定要辅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予以防治。

喷药防治时,可把鸭群牵出,7-10天后正常放养。

三、6月26日、8月26日止的稻田养鸭情况见后表一本次稻田养鸭示范,5月12日购进鸭苗,脱温12天,雏鸭平均重200克左右。

5月26日发放到各村由农户放养,到6月26日共31天。

其放养情况为:因水稻栽插后持续干旱,稻田无水,鸭苗无法进田,农户领到鸭苗后只能在家中圈养,直到7月12日开始下雨。

(具体情况如表:)从表中可看出,到6月26日,古城、六合、新云、永利所放鸭苗成活率都较高分别为:96.9%、96.4%、96.5%、96.8%,平均成活率96.7%;单重分别为:0.73kg、0.63kg、0.67kg、0、70kg,平均单重0.68kg。

到8月26日收鸭,古城、六合、新云、永利所放鸭苗成活率分别为:96.3%、95.8%、95.9%、96.8%,平均成活率96.1%;单重分别为:2.3kg、2.0kg、1.9kg、2.1kg,平均单重2.1kg。

四、到8月26日止的稻田养鸭收益情况见后表二本次稻田养鸭示范,因各农户稻鸭放养技术、每天的放鸭时间、次数及补饲、养殖场所不同造成养殖成本差异较大(15.7-20.6元/只,平均17.5元/只,其中鸭苗7.5元/只)。

养殖周期从5月26日—8月26日共90天.期间第一批成鸭60天出栏,以后陆续上市销售,单价23.4-28.8元/只不等,平均25.3元/只。

到8月30止出售完毕。

所放养的6000只鸭苗成活5766只,成活率96.1%。

四个村平均销售25.3元/只,每只纯收入7.8元/只,总纯收入共44974.8元,具体情况见表二。

五、到8月26日止的稻田养鸭对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见后表三稻田养鸭,鸭子在水田中活动,可以活水,有利于提高水温和地温,同时又可以起到松土、透气的效应,给水稻根部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不易被病虫侵害,鸭子在稻丛间不断觅食过程中,能吃掉多种水稻害虫。

如负泥虫、叶蝉、飞虱、粘虫等可直接被鸭子吃掉。

经调查,鸭子对水稻常见的病虫草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体防效见后表三。

综合平均防效分别为:稻瘟病69.7%;纹枯病74.0%;赤枯病52.9%;飞虱 63.5%;粘虫 90.7%;杂草75.8%。

另外,进入成熟期的稻田,病虫害发生普遍较轻,与往年相比已减少喷药3次,降低了农药用量,减少了农药残留,利于生产无公害水稻。

以每亩每次(农药+工时)27元记,8360亩已减少投入225720.0元。

对水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进一步改善了农田的基本环境,在绿色防控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六、结果分析本次我县所实施的稻田养鸭技术示范,每养一只鸭子纯收入7.8元/只,共计纯收入44974.8元,见表二。

另外,通过稻田养鸭,病虫害发生普遍较轻,到9月18日止我们所放养的四片稻田已进入收获期,与往年相比已减少喷药3次,以每亩每次(农药+工时)27元记,四个村8360亩水稻已减少投入22572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