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荧光法测定硫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紫外荧光法测定汽油中硫含量的探讨

打开气瓶进行气路吹扫 ,实验条件按照表 3 设定 ,温度达到 后打开紫外灯,高压条件稳定 3 0 ai r n以上 ,待基线平稳后 ,每次 复性的 3 个数据 ,取平均值 ,结合样品密度得出硫含量结果。
该实验消耗时 间见表 6 、从总 体上看 ,每次实验 从开始到
1 . 测量原理
富氧条件 下样 品在 高温 裂解炉 中燃烧 ,其中 的硫 定量转
x射 线荧光法 、单波长 色散 x射线荧光 法 、气相色 谱 一选择 化为二 氧化硫 ,再将反 应气脱 水 ,二氧 化硫接 受紫 外光照射
性检 测器联用法等 。当有争 议时 ,以 S H / T 0 6 8 9 - 2 0 0 0《 轻质 转 化为 激发态 的二氧化 硫 ,当激发态二 氧化 硫跃迁 到基态 时 烃及 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 的总硫含 量测定法( 紫外 荧光 法 ) 》 发射荧 光 ,并 由光 电倍 增管检 测 ,由所 得信 号值 计算出试样
进样 2 0 L ,用硫标准溶液绘制标 准曲线。样品测定得到符合重 结束需 要 4 h左右 。在仪 器工作情况稳 定时 ,一个样 品 1 0 mi n 左右 即可得到测量结果 , 适 用于批量油样硫含量的测定。
表 6 实验消耗时间
步骤
开 机 前 气路 检 查 及 吹 扫
时间 , ( mi n)
1 ( )
2 0 1 5. 笨 1月 1日 2
01 8丘
紫外荧 光测硫仪 测定过程 是许 多因 素相 互影 响的过 程 , 每 个 因素都会对 测量 的结果起 到一 定的作 用。对气 体分 压 、 进样 量 、进样速 度等 因素 ,选 择厂 家提供 的优化 条件 ,确保
紫外荧光法测定甲苯中总硫含量的不确定度的评定

进样体积 、 进样速度 、 燃烧完全性及仪器稳定性等重 复性 , 可用多次重复测定 的标准差来评定 , A类 属
不确 定度评 定 。
燃烧 炉 温度 :15  ̄ 二次燃 烧 时 问 :0S 00C; 3 半 自动 进样 针进 样速 度 05 / . L s
一
2 仪器读数 : ) 仪器 的最 小读数 , B类不确定 属
1 — 6
度 评定 。
不 确定 度 和环境 温度 变化 引起 的不确 定度两 部分 组 成 , B类 不确 定度评 定 。 属 23 测 量不 确定 度各分 量 的评定 . 2 3 1 测 定 重复性 引起 的不 确定度 u .. 的评定 对 甲苯 8次重 复试验 结果 见表 1 。
次数 ( /) gL
。mgk ) ( / g
l 791 4 .
0 84 .6 3
2 678 8 .
0 7 3 .9 6
3 79 1 0 .
0 8 8 . 12
4 795 1.
0 8 0 . 32
5 74 4 0 .
0 82 . 17
6 6 89 7 .
3 工作曲线 : ) 工作 曲线对于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相当大的 , 根据 G A 2提供的方法进行计算 , A UM 属 类 不确 定度评 定 。 4 硫标样的不确定度 : ) 由标 准物质证书提供标 样的不确定度 , B类不确定度评定 。 属 5 甲苯密度 的不确定度 : ) 由密度测量时引起 的
量不确定度 的各个 因素 , 对各个分量进行 了计算和合成 。
关键词 :紫外荧 光法 ; 甲苯 ; 总硫含量 ; 不确定度
中 图分 类 号 :0 3 4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紫外荧光法对汽油硫含量检测分析

紫外荧光法对汽油硫含量检测分析摘要:下面简要接受了紫外荧光监测方法,并分析了在汽油中硫含量的检测中,使用紫外荧光法的设备参数、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望以此为提升汽油质量,减少污染排放,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紫外荧光法;汽车汽油;硫元素;检测方法在石油产品中,硫是一项重要的污染物质。
汽车使用硫含量较高的汽油,会造成汽车内部件、管路被腐蚀,久而久之汽车的性能会降低。
另一方面,汽车使用硫含量较高的汽油后,排出的尾气中会含有浓度较高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等,这些污染物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测定汽油中硫含量,能够为提升汽油质量提供明确的数据依据[1-2]。
紫外荧光法是一种检测汽油中硫含量的有效方法,对此方法展开分析研究的重要性显著。
1.紫外荧光检测方法紫外荧光法的检测原理:样品在高温石英燃烧管内,受到高纯氧作用开始裂解燃烧,样品中的硫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转变为不稳定的激发态,后从激发态释放特定长度谱线回到稳定状态。
测定激发态下二氧化硫发射的荧光强度,就可判断样品中的硫含量。
通过上述对紫外荧光检测方法原理的分析,可以发现紫外荧光检测方法对汽油中硫含量的检测,检测在石英管温度、气体纯度、气流速度、进样量条件的变化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3]。
二、仪器设备的参数设定(一)裂解温度的选择石英管的裂解温度直接关系到检测样品中硫元素的氧化程度,一般情况下裂解温度适宜设定在1000℃~1050℃。
汽油中的硫含量检测时,石英燃烧管裂解最合适的温度应是1020℃。
(二)气体的相关要求紫外荧光法的检测,使会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气体,一为氩气,二为氧气。
紫外荧光法检测中,需要使用高纯度的氩气和氧气气体,是考虑到测量准确性。
氩气在紫外荧光法检测中,主要起到的是载气的作用,运送试样。
气化后的试样需要在气路内运行,氩气就可在此方面提供动力。
过低的载气流速下,气化后的试样不能顺利通过气路运行。
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SH0689-2000

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SH0689-2000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SH/T 0689—20001范围1.1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沸点范围约2 5 —40 0 C,室温下粘度范围约0. 2一I 0mm 2 /s之间的液态烃中总硫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总硫含量在1. 0 — 8 0 0 0mg/kg的石脑油、馏分油、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
1. 2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卤素含量低于0. 3 5%(m/m)的液态烃中的总硫含量。
1.3 以SI(国际单位制)作为标准计量单位。
1. 4 本标准涉及某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是无意对与有关的所有安全冋题都提出建议。
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有适用性的管理制度。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括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一部分,除非在标准中另有明确规定,下述引用标准应是现行有效标准。
GB/T 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3方法概要将烃类试样直接注人裂解管或进样舟中,由进样器将试样送至高温燃烧管,在富氧条件中,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S O2);试样燃烧生成的气体在除去水后被紫外光照射,二氧化硫吸收紫外光的能量转变为激发态的二氧化硫(SO 2),当激发态的二氧化硫返回到稳定态的二氧化硫时发射荧光,并由光电倍增管检测,由所得信号值计算出试样的硫含量。
警告:接触过量的紫外光有害健康,试验者必须避免直接照射的紫外光以及次级或散射的辐射光对身体各部位、尤其是眼睛的危害。
4意义和应用石油化工厂加工的原料中含有痕量硫化合物会引起催化剂中毒。
本标准可用于测定加工原料中的硫含量,也可用于控制产品中的硫含量。
5仪器5.1燃烧炉:电加热,温度能达到1100C,此温度足以使试样受热裂解,并将其中的硫氧化成二氧化硫。
5.2燃烧管:石英制成,有两种类型。
用于直接进样系统的可使试样直接进人高温氧化区。
用于舟进样系统的人口端应能使进样舟进人。
紫外荧光硫标准(一)

紫外荧光硫标准(一)
紫外荧光硫标准
1. 引言
•紫外荧光硫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测量物质中硫含量的标准方法。
•紫外荧光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分析方法,因其高效、快速、准确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化学和材料研究。
2. 紫外荧光硫标准的定义和原理
•紫外荧光硫标准是一种基于紫外荧光光谱的方法,通过测量样品中硫元素的荧光强度来确定硫含量。
•标准利用了硫元素的电子能级跃迁产生的荧光现象,当样品中存在硫元素时,紫外光照射后会激发硫元素的电子跃迁,从而产生
特定的荧光信号。
3. 紫外荧光硫标准的优势和应用
•高效快速:紫外荧光硫标准的检测速度快,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分析。
•准确可靠:标准方法经过多次验证和优化,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广泛应用:紫外荧光硫标准在石油、化工、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用于油品、化工原料、废水等样品的硫含量分析。
4. 紫外荧光硫标准的操作步骤
1.准备样品:按照标准要求,准备样品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2.仪器设置:根据标准操作方法,设置紫外荧光仪的参数和光源。
3.样品测量:将样品放入紫外荧光仪中,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测量。
4.数据分析:根据仪器测量结果和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的硫含
量。
5.结果验证:通过多次实验和对比分析,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5. 结论
•紫外荧光硫标准是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正确使用和掌握紫外荧光硫标准操作方法,对于物质中硫含量的测量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注:为了防止乱码出现,文章内不可出现html字符,也不可出现网址、图片及电话号码等内容。
紫外荧光法 硫

紫外荧光法硫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化学物质的分析方法层出不穷。
其中,紫外荧光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化学分析技术,因其高灵敏度、快速性和准确性而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紫外荧光法在硫检测中的应用及其原理。
二、紫外荧光法的原理与应用1. 原理:当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到某些物质时,这些物质会吸收能量并发生电子跃迁,产生荧光线(通常具有特定的波长)。
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荧光的强度来判断物质的含量或性质。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其适用于痕量检测和在线监测。
2. 应用:紫外荧光法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和食品等领域的污染物检测,包括硫化物、硒、汞等有害元素的测定。
对于无机元素来说,特别是非放射性的难测元素如硒等的检出是一项长期未解决的难题,而紫外荧光光谱法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
此外,该方法还可用于生物样品中痕量硫的测定。
三、实验部分仪器与试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硫标准品、滤膜、抽气泵、无硫环境等。
步骤:a) 将含有待测硫的样本过滤;b) 用特定波长的光源照射样本,收集荧光线;c) 通过对比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计算样品的浓度。
四、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数据及分析:在不同浓度下,硫的标准品和实际样品在特定的波长处均有明显的荧光信号;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出紫外荧光强度与硫含量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紫外荧光法能够准确测定硫的含量,且操作简便、灵敏度高。
五、结论综上所述,紫外荧光法在硫检测方面表现出色,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同时,由于其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使得其在实验室和研究机构的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紫外荧光法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光源稳定性、样本纯度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
未来研究可关注如何进一步提高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如何拓展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六、讨论与展望1. 讨论:紫外荧光法在硫检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对光源的要求较高,且可能受到其他杂质的干扰。
紫外荧光法测硫的干扰原理

紫外荧光法测硫的干扰原理
紫外荧光法是一种常用于硫测定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硫化物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荧光现象。
然而,在测定中可能存在以下干扰原理:
1. 杂质干扰:其他可能存在的杂质,特别是具有荧光性质的物质,可能通过发射荧光而干扰硫的测量。
这些杂质可能来自于样品本身或者分析过程中的污染。
2. 离子干扰:某些离子,如铜离子(Cu2+),铁离子(Fe2+和Fe3+)等,可以与硫化物形成不溶性化合物,并从溶液中去除硫化物。
这将导致硫化物浓度的降低,从而降低测定的准确性。
3. 氧化还原干扰:一些化合物,如亚硝酸盐、亚硫酸盐等,可能在溶液中与硫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改变硫的浓度和荧光强度。
4. pH干扰:溶液的pH值也可能对硫化物的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在一些特定的pH范围内,硫化物可能形成碱金属或过渡金属的络合物,从而改变硫的浓度和荧光强度。
为了排除这些干扰,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如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样品前处理、使用控制试剂进行干扰校正等。
此外,在进行测定时,还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光源强度、样品浓度、反应时间等,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硫含量分析方法浅析

硫含量分析方法浅析作者:王秀敏李哲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03期[摘要]用微库仑法和紫外荧光法测定油品中总硫含量,从方法原理、试验条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比较,找到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做出总结。
[关键词]微库仑;紫外荧光;硫含量试验条件;方法原理;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TE6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266-011 前言总硫含量是油品中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标准中对总硫含量有严格的规定,准确测定硫含量对油品质量控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试验部分2.1 方法原理2.1.1 微库仑分析法微库仑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法拉第电解定律。
2.1.2 紫外荧光法采用标准样建立标准曲线,进行样品分析时,利用工作站原始样品数据自动与标准曲线比较,来确定样品中硫的含量。
2.2 仪器与材料WK-2D型微库仑仪;ANTEK 9000S硫氮分析仪;硫标准样品:10mg/L、50mg/L、100mg/L。
电解液配制:将0.5g碘化钾、0.6g迭氮化钠,5mL冰醋酸溶于500mL蒸馏水中,稀释到1000mL,贮存在棕色瓶中。
2.3 试验条件2.3.1 微库仑法条件标准适用范围:样品沸点在40~310℃之间;偏压:120~160 mV;放大倍数:100~500;积分电阻:100~10KΩ;反应气(氧气)流量:40~200 mL/min;载气(氮气)流量:40~200mL/min;进样量:5~8uL;进样速度:0.1~1uL/s。
校准仪器:选用与估计试样中硫含量近似的标样进行标定试验,标样转化率为75%-115%;样品测试条件与标样一致。
2.3.2 紫外荧光法条件标准适用范围:样品沸点在25~400℃之间;裂解温度:1050℃;入口氩流量:130~160mL/min;入口氧流量:10~30mL/min;裂解氧流量:250~450mL/min;增益:high,low;灵敏度:X50,X25,X10,X5,X1;进样量:5~20uL;进样速度:1uL/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外荧光法测定硫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前,天津石化炼油部出厂汽油执行”GB 17930-2011 车用汽油”标准中车用汽油(Ⅳ)的标准,其中硫含量要求不大于50mg/kg,本车间采用SH/T 0689 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来测定硫含量,该方法最低可以测定1.0mg/kg总硫含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有一些因素导致测定结果出现偏差,本文通过分析各种因素对该方法的影响来降低各种偏差,进一步提高分析结果准确率。
关键词:紫外荧光硫含量影响因素
年初接连出现的雾霾天气使得人们对空气质量越来越关注,造成这种雾霾天气既有气象原因又有污染原因,各种尾气排放、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冬季取暖排放的二氧化碳等等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我国近年来国家环保局预计,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尾气排放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分担率将继续提高。
为了治理环境污染,各国相继对大气中各种排放污染源的排放物提出相应控制要求,制定了强制性的排放标准(排放法规),以控制汽车污染物的排放量。
国内外研究表明,汽油中的硫对发动机性能本身的影响不大,但是对部分尾气转化器的催化剂性能影响较大,从而会导致整车排放的劣化,汽油中的硫是影响尾气排放的主要因素。
为此各国都在大幅度的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我国应顺应世界燃油发展的主要趋势,把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作为汽油质量升级的主要目标。
目前,我国满足第Ⅳ阶段排放要求的车用汽油标准已经发布,将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其硫含量要求是低于50mg/kg。
因此,汽油中硫含量必须严格控制,准确测定汽油的硫含量就有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有关汽油中硫含量的测定方法越来越多,紫外荧光法以其检测限低、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计算准确等特点,在硫含量测定中得到广泛应用。
紫外荧光法测定汽油的硫含量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本文通过试验,来分析各种因素对该方法的影响。
一、实验设备及分析原理
1.实验仪器及试剂
本实验采用江苏泰州市天创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TCS-2000S紫外荧光定硫仪试剂标样为10ng/μl、30 ng/μl、50 ng/μl。
2.分析原理
将试样直接注入裂解罐中,由进样器送至高温燃烧管,在富氧条件中,硫被氧化成二氧化硫,试样燃烧生成的气体在除去水后被紫外光照射,二氧化硫吸收紫外光的能量转变为激发态的二氧化硫,当激发态的二氧化硫返回到稳定的二氧化硫时发射荧光,并由光电倍增管检测,由所得的信号值计算出试样的硫含量。
[1]
3.标准曲线
因目前汽油硫含量在30 mg/kg上下浮动,所以采用10ng/μl、30 ng/μl、50 ng/μl 制作标准曲线,且每次测试样品之前用的标样为30 ng/μl先行测定其准确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定期对标准曲线进行校正,每日用标样对标准曲线进行校准,如遇校准标样偏差大、所购标样换批次、加热管除焦、换密封垫圈等情况都要重新制作标准曲线。
二、结果讨论与影响因素分析
1.试样的影响
对于油罐采样,应分上、中、下分别采样,并将其混合,要注意尽量避免让样品暴露在空气中,最好用棕色玻璃瓶,样品应装满,上部空间不大于5%,取样后立即加盖,储存于阴凉处。
另外,由于汽油含有易挥发组分,所以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分析。
2.进样量的影响
在硫含量为5-100 mg/kg范围内适宜的进样量为5-10μl,因此,本试验选择了5、8、10μl作为进样量分别以93#、97#汽油作为样品进行试验,最终发现进样量8μl的试验重复性和准确性都优于其他两种进样量,因此,进样量选择为8μl。
在进样过程中,进样体积的误差对结果影响非常大,特别是注射器内不能有气泡,必须用特定的方法先排除它,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选择多次进样分析以减少误差,一般都分析五次左右,以平均数报结果。
还有,由于采用的是直接进样而不是舟进样,有针头峰存在,如果不排除,对结果影响偏大,因此,在注射器插入燃烧管的入口处,要等待一定的时间让针头内的残留的溶液先行挥发,等针头峰过后基线重新稳定立即进样分析,以将分析误差降低至最少。
3.进样速度的影响
本方法要求以稳定的速率将注射器中的样品推入到加热管中,推进速度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因为如果进样速度太快,样品进入加热管不能完全燃烧,导易致加热管结焦而影响加热管使用寿命,但如果进样速度太慢,会导致积分谱图峰形拖尾而影响分析结果,最佳的进样速度为1μl/s。
4.气体流速的影响
本方法采用氩气为载气,氧气为燃烧气经过试验,最佳的氧气流速为180 ml/min,氩气流速为240 ml/min。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气体流速的不断提高,硫标
样越来越接近真实值,这是因为提高氧气流速,可使被测组分氧化更充分;提高氩气流速,可减少氧化物在中间过程中的损失,但氧气和氩气提高到一定程度再继续提高,标样又会偏离真实值越远,这是因为流速过快导致积分谱图太过尖锐而导致分析结果误差偏大。
因此,在分析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气体流速的变化,保持最佳流速控制。
5.密封性的影响
由于本方法是通过样品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被紫外光照射,通过能量转换并由光电倍增管检测到信号值测定硫含量的,所以对整个燃烧及检测系统的密封性要求特别高。
在分析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光电倍增管没有检测到信号,也就是说在积分谱图上只有基线而没有样品峰出现,或者检测到的信号很小,谱图上的样品峰很底,这可能就是由于系统密封性不好导致系统漏气造成的,在上图中,在球形磨口处要使用密封胶圈和接光电倍增管的接头连接,由于长期高温易导致胶圈老化,老化后的胶圈就会导致系统密封不好而漏气,另外,在上图入口垫片处也是会造成系统漏气的一个隐患地点,在进样一段时间后,垫片被注射器的针头扎烂,样品没有完全进入加热炉而导致结果偏小,因此,如果发现不出峰或者谱峰比正常峰偏低时要对仪器的密封性进行检查,以减少分析误差。
6.其他影响因素
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外,在分析时还应注意其他的一些影响因素,比如标样开启后应尽快使用、谱峰的门坎设定、氧气和氩气的纯度、加热炉的裂解温度,开机之前要先开气,等气体流量控制好加热管温度升好再开氘灯,关机时要等仪器降至室温再关气关机等等,这些都需要分析人员在试验时注意的。
参考文献
[]]《SH/T 0689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
中国标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