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的策略
让小学生有话可说——作文教学中的“四勤”“八多”

首 先让 学生 回忆 家 庭 生 活生有 话 可 说 。” 可 是, 就 目前 小 学生 的 情况 看 , 能 说会 说 、 能 言 善 辩 的不 多 。有好 多 学 生说 话颠 三 倒 四 、 语 无 伦次 、 吞吞 吐吐 , 或不得要领 , 或 拾 人 牙 慧, 或 信 口开 河 , 甚 至于说 话 离 题万 里 、 言情 不 合 。究 其原 因 , 就在 于 传统 的 语文 教 学 中 存在着“ 轻说话重写作 , 轻 口头语 言重 书 面 语言” 的状 况 。 针对 这 些情 况 , 在语文 教 学 中 我 们应 注 意让 学生 多说 、 多辩 。 具体 做法 是 : 在 课 堂上 多提 问 ,多 给学 生 锻炼 说 的机 会 , 鼓 励 有 自卑 心 理 的学 生 大 胆 思考 ,积 极 发 言。 此外 , 教 师必须 解放 学 生 的嘴 巴 , 把 训练
【 教 学碍 究1
每 逢 上 作 文 课 ,总 可 以 看 到 这 样 的 情 景: 当语 文 老 师把 “ 作 文题 ” 写 在 黑板 上 时 , 不 少 学生 都免 不 了抓 耳 搔腮 一 番 , 迟迟 不 能 下笔, 苦 于 无话 可 说 、 无事 可 叙 、 无情可抒 , 甚 至过 了十 几分 钟还 是望 “ 题” 兴叹。 这是 什 么原 因 呢? 主要 是 由于 学生 的生活 经 验 少 、 阅历 浅 、知 识 面 窄而 又 缺 乏 细 心 地 观 察 生 活、 体验生活、 表 现生 活 的能 力 , 提起笔来 , 不是 言之 无 物就 是胡 编乱 造 。 为 了让 学生 有 话 可说 、 有 内容 可 写 , 提高 学 生 的表 达 能 力 和写作 能 力 , 笔 者在 作 文教 学 中引 导学 生 做 到“ 四勤 ” “ 八 多” , 收到 了 良好 的效果 。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三年级作文教学方法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三年级作文教学方法《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年段的作文教学,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作为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怎样做好中低年段的衔接,写好作文呢?我认为:一、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他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入手。
首先,在低年级学会了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
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喜爱的东西、事件出发,说说自己最熟悉、最喜爱什么?按顺序说出它的大小、形状、颜色、用途或者动作、神态等等。
可由一个同学先说,然后师生共同补充。
再把这些语言用文字写下来。
如:《可爱的》这个题目,题材很广,可以写人、写物。
农村学生对于鸡、狗、猪、牛、马等动物非常熟悉,就可写一种动物,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先说出所写动物的大小、外貌、颜色、用途、以及动作,神态。
再让学生动手写,这样,就不会出现提起笔无从入手的情况了。
其次,在各种活动中掌握写作素材。
平时,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搞一些小制作,或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然后,将自己做这些事的经过、遇到的苦难、解决办法等说出来,并写下来。
这样,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寓观察、想象、表达于操作之中,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积累了素材,也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
如:《我学会了---》,让学生先动手,然后再进行动手写。
我先让学生回家后认认真真地做一次家务劳动,第二天先让学生大家谈谈是怎样做的,有什么好的方法?然后,教室进行归纳总结。
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

语 文阅读 的材料都是一些极好 的范 文 , 在思想教育 、 题材选 取、 体裁安排 、 布局谋篇 、 遣词造句等方面都是匠心独运 , 因此 , 可 以从 最根本 的阅读 教学人手 , 导学生在阅读课 中进 行作文练 引
笔, 以读 促 写 。 21 注 重教 材 .
地流个不停 。 因此 , ” 要让让作文与生活相联 系, 并从生活 中提取 素材 , 让他们有话 可说 , 事可写 , 有 有感而发 , 自然就能写 出佳作。
11引 导观 察 .
在 阅读材料 中, 往往有具体的场合 、 景象和境地 , 通过教学营 造 了情感的氛围 , 使学生如置身其中 , 会产生相应 的体验 , 情动而 辞发, 激发 了写作动机和兴趣 , 作文就显得亲切了。如借助 图画 再现情境。学习古诗《 园不值》 诗 中说 : 园春色关不住 , 游 时, 满 一 支红杏 出墙来。满 园春色什么样 呢?请学生用笔画 出来 , 边画边 想像“ 满园春色” 然后记录下来 , 学生很有兴趣。可以借鉴文章的 材料 、 词句 , 文章 的材 料 使 学 生举 一 反 , 章 的 词 句准 确 、 鲜 , 文 新 学 生 正 想 试 用 , 样 通过 读 写 结 合 , 决 了 学生 无 米 之 炊 的 问题 , 这 解
堕 堡 塾 查
N o. 1 1 1— 2
TI UC 1 MEED AT 0N
No e be -De e b r2 08 vm r c m e 0
如 何让 学 生有话 可 说
张 淑芳
摘要: 学生作文存在这样 一种局面 : 学生无话可说 , 却要硬写。 解决这种局 面, 让学生有话可说 的方法是 : 第一 , 让作文与生活联 系 要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其次 , 要让学生进行 实践体验。第三 , 学生进行大量 的课 内外阅读 , 累写作素材 , 让 积 学习写作 方法。这样 , 学生 作 文 时就 有话 可说 。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 学会观察,习作方可有话可说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学会观察,习作方可有话可说根据笔者调查,我们班的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很多,其中“总觉得无材料可写”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由于孩子对生活缺乏深入、持久的有意观察和思考,许多新颖有趣、真切感人的事物从身边白白流逝,从而缺少对写作素材的积累。
记得叶老曾经这样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这说明老师在平时要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意识和观察习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注意自主积累,主动观察生活及周围的事物,捕捉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事件、人物等,并作多角度的思考认识,从中提炼筛选,积累材料,积累思想,不断丰富孩子的写作素材仓库。
学生可以观察“童年的‘趣’”,即可爱的“傻事”,快乐的“趣事”;“学习中的‘得’”,诸如心得体会,经验教训、突发灵感;“自然中的‘奇’”,正如风雪雨露,草木鸟兽的多彩现象;“社会中的‘变’”:了解新事物、新人物、新观念;“交往中的‘情’”,如师生情、同学情、亲情。
小学生初学习作最容易内容空洞,写不具体,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缺少观察积累。
那么到底该如何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呢?结合笔者的经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引导孩子关注生活并观察生活因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千姿百态的事物就是学生写作的源泉,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多观察。
不仅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还要用脑子去想。
在这同时要他们多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从客观世界中摄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作文时便会汩汩泉涌,得心应手。
习作就是写孩子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这其实就够了。
其次,引领孩子聚焦实物并观察描摹我手写我心,真情流露方为佳作。
学生凭空想象是写不出真实感人的作文的,教者可以把观察从课堂迁移到教室外面。
记得在一次写植物的外形特点的作文时,我把学生带到校内的花坛边,望着满花坛盛开的各种鲜花,学生个个欢呼雀跃,我趁机引导学生聚焦自己喜欢的花卉,并让学生说说如何才能把自己喜欢的花卉清楚地介绍给别人,让别人也喜欢。
拨动心底情感之弦,让学生有话可说

草 收 场 ,或 是 内 容 空 泛 笼 统 、 不 知 所 云 。 如 何 改 变 这 一 现 象 , 在 作 文 训 练 中 拨 动 学 生 心 底 的 情 感 之 弦 ,做 到 有 话 可 说 ,让 他 们 在 写 作 的 天 空 里 自由 地
仓 库 ,丰 富语言 积淀 、储备 。背好 词佳 句 ,熟 背一
定 量 的 例 文 。 这 样 ,作 品 中 的 精 华 部 分 可 以 内 化 为
事 ,一心 只读应 试书 ” ,因而忽 略 了生活这 部无 字
书 。 生 活 才 是 文 章 的 源 头 活 水 ,要 把 学 生 从 “ 源 无 之 水 ” 、 “ 米 之 炊 ” 困境 中解 脱 ,就 要 引 进 生 活 无 的 这 一 取 之 不 尽 的 活 水 。 在 作 文 教 学 中应 引 导 学 生 观
动 、演讲 比赛 、诗歌 朗诵 比赛 、古诗词 欣 赏 、组 织 学 生参加 各种 正规 的作文 竞赛 、每 月出一 期学 习园 地 、每学 期 出一期 手抄报 等等 。让学 生真 正参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语
文 教 学 活 动 , 锻 炼 能 力 ,扩 大 知 识 面 ,对 语 文 产 生
《 姆雷特 》、 《 楼梦 》、 《 浒传 》、 《 哈 红 水 边
水就会长流不息 。
(三 )引 导 阅 读 ,积 累 写作 素 材
成 绩 的好 坏往 往决定 了一 个考生 语 文成绩 的高低 , 而学 生对 作文 的兴趣 则决 定着教 学 的成败 。常常 会
听 到 有 些 学 生 说 : “ 语 文 就 怕 写 作 文 ,提 笔 就 头 学
作文教学方面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作文教学方面的有效方法与策略作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写作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能并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教师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作文教学中被证明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提供更高质量的作文指导。
1. 提供充分的范例与模板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组织方式,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范例和模板。
范例可以展示不同类型的作文,展示出各种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模板则可以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让他们有一个清晰的蓝图。
这样的范例和模板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更能够提供实用和可行的指导。
2. 强调写作过程写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需要经过多个阶段的过程。
教师应该强调写作过程,并帮助学生了解每个阶段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构思和组织想法,然后进行初步的写作。
接下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草稿进行评审和反馈,帮助他们进行修改和改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学会更有条理地组织信息,提高写作的质量。
3. 提供个性化的反馈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需要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反馈。
在评估学生的作文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问题,并给予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通过针对性的反馈,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写作问题并加以改善。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同伴评估,以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和提供反馈。
4. 组织写作活动与比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写作活动和比赛。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写作比赛、主题写作挑战、写作展览等。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示他们的写作技能,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启发。
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拔出表现优秀的作品进行分享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价值与成就感。
5. 创设良好的写作氛围为了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需要创设一个积极的写作氛围。
这可以包括定期的写作练习、写作讨论和互动等。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和舒适的写作环境,鼓励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全神贯注。
小学生语文作文辅导方法四篇

小学生语文作文辅导方法四篇如何教小学生写优秀作文篇一一.作文与生活相结合,教会学生观察事物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有源头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
然而,小学生生活面比较狭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
又不积累素材,一遇到命题作文,必然是心如四野,笔下空空。
即使写出来的`文章也给人假、大、空的感觉。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一些学生作文写不好,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
教师应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但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
1.观察要有准备。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
其次要让学生做观察笔记:首先是可以使学生把观察的去过次清晰而准确的在现,避免遗漏,作文时便于参考;第二是可以记下观察时的感受。
2.怎样观察。
首先教学上认识按顺序观察。
而观察顺序很多:有方位顺序;所时间顺序;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事物发展顺序等。
其次要让学生有重点地观察。
如:观察人物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独特之处,并探究出这些个性化的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共同点,就能把握人物的主要特点。
3.观察后要进行总结。
叙述学习了以上知识后,知道了怎样观察生活,抓住要点观察,并通过观察,掌握事物的现象或本质。
这时我就进一步教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仔细地整理、分析,理清条理,并对自身的观察结果做出必要的取舍,把能突出事物特征、给人印象深刻的方面作为作文时的重点来把握。
二.读写结合训练,教会学生作文方法1.读懂内容,依文写作。
小学生思维单一,但好奇性、模仿性强。
因此可依照此特点,引导他们学懂某些课文后,依要求进行改写、仿写训练。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之策略

3 水 滴石 穿 ,贵 在 坚持 , . 鼓励 生 活小 练笔
生 活 为 作 文 提供 源源 不 断 的素
的价值。学习一篇课文之后 ,可以
适当安排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如仿
材 .这需要及 时收集整理 ,才会在 必要时信手掂来 为我所用 。在收集
写句子 ,仿写开头结尾 ,仿写文章
结 构 或抒 情 方 式 等 ,既 锻 炼 了学 生
的 阶段 。 教 师应 本 着 “ 切 为 了学 一
间的趣事 、校园花草树木 的生长情 况 、社区的环保 问题 等等 。我还鼓
励 学生通 过看新 闻报纸杂 志形式 ,
4 借鉴 范 文 。活 学活 用 .
语文教材 中入选的文章 ,都是 文质兼美 的佳作 ,也是教师用 于指 导学生写作 的好范文。在阅读教学 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 透进 去 ,指导学生学 习观察事 物 、 分析事物 、遣词造 句 、连句成段 、
第
十
七 小
学
郭
跃
娟
泉 。文章犹 如溪水 。源泉丰富而不
枯 竭 ,溪 水 自然 活泼 流 之不 尽 。 ”
式出现 ,主要 目的是积极引导学生 敢写 、爱 写 ,在写作 中体会到表达
的乐趣。
平时 ,我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 的
事物 ,记录在资料本上 。如 同学之 小学 阶段是学生打好作文基础
素材的要求 上 ,鼓励学生小练笔很
有必要。我鼓励 每个学生都有一本
写作思维 ,又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
力 .还 加 深 了对 课 文 的 认 识 ,一举 多得 。
乡”这一话题作文展开 了作文前 的 讨论 ,有 的学生想 到 了环保 问题 , 有 的学生想到 了家 乡的发展 ,有 的 学生设计 自己在将来扮演什么角色 , 有的甚 至想 到了基 因工程 、克隆技 术。教师对 于这些 大胆 的构思都应 鼓励 ,从 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执教心得:
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的小策略
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传泰希望小学
赵玉花
学生平日的作文多是“奉命而写”,缺乏强有力的动机和诱因,学生感到写作索然无味。
喜欢作文的同学比例很小,其他学生对作文存在不同程度的厌烦无所谓心理。
如今,新课程的实施虽然改变了过去作文的题目和要求范围过窄的局面,增设了不少想象作文,选写作文和缩写续写等范式但仍有许多学生感到“无话可写”或“无从入手”。
他们在作文时不得不“胡编乱造”或选抄作文。
为了走出写作的这种误区,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究。
结合时代特点和新教材的实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使学生有话可说。
一、丰富学生的生活“积蓄”
我们在日常作文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怵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无材料可写”。
因此,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写作素材困乏的问题,即丰富学生的“积蓄”。
叶老说得好:“必须得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
”很显然,这源头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
因此,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野炊、跳绳比赛、放风筝、绘画书法比赛、演讲比赛……学生作文内容丰富了,认识水平提高了,解决了学生作文时“无米下炊”的窘境,改掉了以前作文空洞无物的毛病。
学生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了作文兴趣,增长了才干,积累了作文素材,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首先,教给学生具体的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步骤。
1、教给学生有序观察。
多数课文是按照一定顺序写的,因此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按照顺序层层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确只有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观察顺序,才符合认识规律,才具有合理性。
2、教给学生多方位观察。
对同样的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会发现其不同的特点,会对此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3、主次分明。
小学生观察时,易被次要的部分所吸引,偏离观察目标。
因此要教会学生把事物的主要特征从次要特
征中分离出来。
4、观察与联想有机结合。
小学生天真活泼最富于想象,只有诱发学生的想象,使联想与观察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将观察到的东西活化起来,不断丰富知识,调动起积极思维。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这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把观察纳入到日常教学中,使之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由此我设计了观察卡,要求学生将一天中印象最深最有意义的见闻记入卡,安排一定的教学环节检查交流。
坚持写周记。
每周拿出一节课让学生讲讲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
这样,学以致用,有的放矢,既提高了观察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积极的激情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
”因此,我以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作文激情。
在生活观察中,注意学生的“爱憎分明”的情感,在这种情感下,学生能写出自己满意的作文。
只有激发起学生的激情,学生的情感才能在作文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如写看图作文《献花》。
写教师节这天学生向老师献花的事。
我先做作文准备,组织学生观察本校优秀教师事迹展。
使学生受到深刻教育。
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感受老师的崇高,然后组织学生表演,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溢于言表。
事后这篇作文大都写得具体生动,真切感人。
四、指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小练笔
真正使学生作文做到有话可说,只靠课内可数的几次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都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
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小练笔,让学生在练中不断提高作文能力。
小练笔,篇幅较短,形式灵活,缓释了作文坡度,利于学生自由倾吐。
长期系统的小练笔,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一旦作文需要便可信手拈来,使作文不再有困难。
小练笔形式活泼多样,学生可以不受约束,放开思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可以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乐意写,自觉自愿写,甚至抑制不住练笔冲动地写,尽情表达,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文教学便成功了一半。
为了使小练笔更为科学有序,在练笔形式和方法上可放缓坡度,由放到收。
可以先要求写摘录式练笔,摘抄名人名言和精彩优美的词、句、段,接着写记叙
式练笔,记录一天中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人、事、景和物。
然后让学生进行描写心理、抒发情感的练习。
为方便交流和检查,可让学生准备一本小练笔笔记本。
指导学生天天坚持练笔,培养良好的练笔习惯。
作文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作业,学生的创作激情一旦被激出来,那他们定会在这块天地中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遨游,心灵的深处就会不断勇起创新的浪花。
只要我们不断丰富学生生活,处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科学循序的进行小练笔,作文百花园中定会绽放绚丽多姿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