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人教版小学语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原文及赏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原文:那一天,阳光明媚,山清水秀。
在杭州的一家医院里,躺着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小钱。
就在这一天,台湾的花莲发生了一次强烈的地震。
一座座房屋倒塌了,一条条道路断裂了,一片片田地变成了废墟。
人们在惊恐中寻找着自己的亲人。
在这混乱的时刻,一位青年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即将倒塌的房屋,救出了一个小女孩。
他就是李博士。
然而,李博士的心中还牵挂着另一个生命。
他知道,在海峡对岸的杭州,有一个与他配型成功的小钱,正在等待着他的骨髓。
于是,李博士决定立即飞往杭州。
飞机在剧烈的震动中起飞,穿过乌云,飞越海峡。
此时的小钱,脸色苍白,身体虚弱。
他的生命就像一支即将熄灭的蜡烛,需要新的火种来点燃。
终于,李博士的骨髓送到了医院。
手术开始了,一时间,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手术室里。
这是一场生命的接力赛,这是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手术成功了,小钱得救了。
他的脸上重新焕发出健康的红润,他的眼睛里闪烁着生命的光芒。
这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它连接着两岸人民的心,传递着人间的真爱。
赏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以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文章通过描绘李博士在地震后的危险环境中,仍不忘救助海峡对岸的小钱,展现了人性的伟大和无私。
课文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人物刻画,让读者深深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险救人,体现了他的崇高医德和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揭示了人类社会互助互爱的本质。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寓意深远。
它不仅象征着李博士和小钱之间生命的连接,也象征着两岸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感和紧密联系。
这座生命桥超越了地理、政治的界限,传递了人间的真爱和希望。
总的来说,《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的课文,它引导孩子们珍视生命,尊重他人,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深化了他们对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什么是教案?教学设计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1学习目标:知识、能力方面:认识8个生字,读准并理解“绽放、凋零、含苞、暂停、骨髓、间隔、慈济医院、辗转”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方面:正确流利用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重点难点: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案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读熟课文,查找“凋零”“辗转”的意思,“慈济医院”“白血病”的资料,找出感动自己的语句。
课前交流:今天上午我们已经见过面了,我来XX小学,还记得我姓什么吗?我是第二次来到我们XX小学,因为不熟悉道路,上午第一次来时,老师费了不少周折,询问路人才来到这里,我想啊如果,在老师的学校和你们学校之间架一座大桥,让老师直接通过这座桥来,你有什么想法?(出示地图),你们看,就是这幅祖国的版图,这里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杭州,这里是祖国的宝岛台湾,在他们之间不仅隔着千山万水,还隔着一座茫茫的海峡,在它们之间架一座跨海大桥,怎么样?好了,关于桥的话题,我们就先说到这儿,大家准备好我们来上一节语文课。
准备好了吗?上课!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看到课题,你想说点什么?(学生质疑)是啊,生命桥指的是什么?它靠什么跨越了茫茫的海峡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透过文字丰富自己的想象,通过对比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点: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
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在手术过程中表现出的对大陆同胞的血脉亲情。
教学过程:1、释题导入,渗透识字,引导有感悟地读。
“峡”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猜一猜。
“峡”由“山”“夹”二字组合而成,表示两山夹着水,河道在两山之间,我们在第二课就学过《雅鲁藏布大峡谷》,请大家查字典。
在文章里,“海峡”是指哪里呢?(课件出示地图,认识台湾海峡)。
今天要学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海峡两岸之间的一个故事(强调“海峡两岸”),请你读课题;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强调“感人”),请你读课题。
读文章就应这样,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就能读出味道来。
2、识记生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这课的生字比较多,我把它们编成了一段话,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出示生字段,请四位同学读)桂树飘香,阳光灿烂;花苞凋零,满怀希望;地震袭击,海峡彼岸;台湾同胞,心系小钱;身向空旷,才更安全;余震暂停,涓涓流淌;骨髓移植,生命绽放;血脉亲情,代代相传。
在这些生字中,哪些容易写错呢?[“凋”与“调”的区别。
“凋零、含苞、绽放”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合作读课文,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文章讲到两个地方:杭州、台湾。
提示学生:先讲了……,再讲了……,最后讲了……。
)3、精读课文,透过文字丰富自己的想象,通过对比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文章边想画面,看看哪些文字感动了你的心,画出来,多读几遍,也可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画面对比一: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8 %B7%A8%E8%B6%8A%E6%B5%B7%E5%B3%A1%E7%9A%84%E7%94%9F%E5%91%BD%E6%A1%A5 &ie=utf-8&in=21478&cl=2&lm=-1&st=&pn=1&rn=1&di=347664021001&ln=1943&f r=&fm=&fmq=1358926793890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 &is=&istype=#pn2&-1&di242266719950&objURLhttp%3A%2F%2Fblog.luohuedu.n et%2Fimages%2Fnew%2Ffile%2F830%2F2007-12%2F200712101736934446295.jpg& 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ks52_z%26e3Bs75i7j17_z%26e3BgjpAzdH3Fk s52AzdH3Fmb0a9_z%26e3Bwfrx&W500&H682&T10713&S44&TPjpg“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花莲慈济医院,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正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跨越海峡的生命救助行动圆满成功
韩胜宝
2001年6月13日,这是一个海峡两岸骨肉同胞魂牵梦绕的日子,也是海内外炎黄子 孙心心相印的日子。 千万双眼睛共同聚焦一个大陆同胞年轻的生命,千万颗心为中国“幸子”的命运而 跳动。 早晨六时四十分,黎明的曙光绽开五彩绚丽的朝霞,在宝岛台湾花莲,一位青年静 静地躺在无菌室内,等候着他的骨髓从他的躯体里抽出来,流进海峡彼岸姑苏城内此刻 同样躺在无菌室内的一位年轻姑娘的血管。 八时,经过全身麻醉的骨髓捐赠者,在经历了一小时二十分钟的手术之后,他的骨 髓,饱含着同胞之情,从他的身躯内跃出。 九时三十分,台湾青年的骨髓,装进了盛满液氮的骨髓箱,由三名慈济会的志愿者 护送,从台湾花莲起飞,十时二十分到达台北桃园机场。 十三时二十五分,骨髓运输小组从台北桃园机场起飞赴香港。在飞机上,志愿者们 小心地呵护着骨髓箱,每隔一小时要上下左右晃动,以防止骨髓的凝结,影响细胞的活 性。他们深知,手里捧着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仅仅是活性细胞,而且是陈霞姑娘的生命。 十五时零四分,骨髓提前六分钟运到香港特区。这意味着离陈霞姑娘的生命的希望 更近了。
在大海中永生
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 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 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 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 悼伟人的离去„„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 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 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邓小平爷爷的影响 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 时近中午,专机盘旋着向大海告别。透过舷窗望去,水天一色,波翻浪涌。从那永 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悲震撼人心的声音: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我们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努力学习,报效父母《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1999年9月20日,早晨的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但晨风中似乎已经飘来甜丝丝的气息。
他,钱畅,这个才刚满18岁的年轻人,静静的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
他患了严重的白血病,他的生命就像含苞的花朵,不曾开放就面临着凋零的危险。
唯有移植骨髓,才能使这朵垂危的生命之花,重新绽放绚丽的光彩。
然而,要找到可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
这样的骨髓,在没有亲缘关系的十万个人里,大概才能找到一个。
但是,钱畅是幸运的,几经辗转,这样的骨髓终于找到了,就在一位台湾青年的身上。
1999年9月21日,一场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整个台湾地区,台湾大地人在余震的摇晃中。
慈济医院的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中步履匆匆地走进手术室。
一位台湾青年,在病床上,等候着他把他的骨髓抽出来。
余震不断,这个青年依然神清气定。
他在这场灾难中没有受伤。
然而他的家人呢?在昨夜的天崩地裂中,可曾安然无恙,没有人能够知道。
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变,有一名叫钱畅的青年,正怀着十万分之一的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针头满满的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是枕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
也许,此时此刻,大家都应该跑出去,在空旷的地方保全自己的生命所有地震知识都教人们这样做。
但是利博士庄严的站着,青年人静静的躺着。
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后,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像生命之泉,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经过10几个小时奔波,李博士带着骨髓,赶往杭州市,连夜为钱畅作了移植手术。
最后,钱畅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优秀10篇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_袁晓仪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北滘镇碧江小学袁晓仪教材分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栏的一篇课文。
本文叙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捐献骨髓,并且在李博士的帮助下共同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本文以动人的笔触讴歌了人性的真善美,赞美了海峡两岸同胞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
教学背景:本文作者——竹林,被称为“中国知青第一人”。
作者写作的目的,是希望能表现人类的情感,弘扬人类的大爱精神。
由于学生可能对文中的白血病、骨髓移植以及当时海峡两岸的社会背景不太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进行讲解。
设计说明:本教学设计以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继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尤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理解,通过情境创设、师生对话、小组交流等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凋、苞、袭”等8个生字,会写“峡、桂、移”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含苞、凋零、绽放、骨髓、辗转、暂停、间隔、身躯、同胞、步履匆匆”等词语。
●能力目标:培养质疑与提问的意识,提高知识拓展的能力。
能对题目进行质疑,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合理联想。
情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以及感受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点: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培养质疑与提问的意识,增强知识拓展的能力。
教学方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培养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重要的教学方法。
此外,结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采用情境创设、师生对话以及小组交流等多种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6篇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述职报告、演讲稿、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6篇实用的教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一份内容详实的教案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前交流1、我们是初次见面,先来认识一下吧。
我姓杨,有和我一个姓的吗?虽然我们的姓不同,我们却是一家人,为什么?同是中国人,炎黄子孙。
现在是国际大球星了,身价据说在一亿美元以上。
在2005年9月4日,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骨髓捐献志愿者,当时与记者有这样一段对话:记者问:姚明,你是真捐呢,还是作秀呢?姚明答:一旦需要,马上就捐。
记者又问:如果正在举行一个重要的比赛呢?姚明反问: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吗?听了这个故事以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生命高于一切生:比赛可以重来,而生命却只有一次。
生:生命是金钱不能估量的。
我觉得姚明很伟大!师:是啊,姚明的话语虽然朴素却感人。
我们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也同样是关于拯救白血病人的感人故事。
一起读题目。
一、揭示课题,质疑题目1、师: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同学们,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围绕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生:什么是生命桥?桥怎么能跨越茫茫海峡呢?2、师:你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真是善于思考的孩子。
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理清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3、师:课前都对课文进行了预习,你都做的哪些工作?生:读课文理解词语查资料4、师:你查了哪些资料?生:关于白血病李政道骨髓移植地震余震5、师:这一课的生字词语很多,都会读了吗?请大家看屏幕上的词语凋零含苞辗转暂停骨髓(三)间(四)隔身躯袭击余震空旷奔波突如其来谈何容易步履匆匆涓涓流出骨肉同胞血(四)脉亲情6、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把屏幕上所有的词语大声读一遍,让老师听见每个人的声音,好吗?7、师:词语都会读了,那放到句子中是不是一样读的很好呢?我们试试。
A. 这个刚满十八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B.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8、师:好极了!结合预习,老师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的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叙述的过程中,板书“杭州小钱台湾年轻人李博士余震捐献骨髓”。
)9、师:这位同学讲得很清楚。
老师在听她叙述的过程中把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一些关键词记了下来。
我们把这些词语连成一句话,看看能不能把故事内容说得明白又完整?怎么样?既明白又完整。
了不起(鼓掌)三、细读课文谈感受,指导朗读感受深的语句。
10、师:师动情讲述(音乐):同学们,故事发生在1999年9月22日,这天的早晨7时13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了甜丝丝的香气。
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他到底怎么了?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第二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A. 生存的希望渺茫这个刚满十八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出示句子)11、师:凋零是什么意思?草木枯萎,花儿凋谢。
屏幕上有个词的意思正好和它相反,绽放(变红)对了,是绽放。
还有一个跟花有关系的词,是——含苞。
以前学过一个成语叫“含苞未放”或“含苞欲放”,指花还没有开放,你见过含苞的花朵吗?什么样的?充满希望。
那么?在课文中的句子里,这三个词语还是在形容花吗?快速读一读这句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生:很年轻还没有成年,他只有18岁呢!生:生存的希望渺茫。
小钱患的是白血病,白血病又叫血癌,很难医治。
12、师:是啊,18岁应该是最浪漫、最美好的年龄;18岁,应该是编织梦想,放飞希望的年龄。
可小钱呢?读“这个刚满十八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13、师:当你读到这里,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生:小钱太悲惨了太可怜了!上天对小钱太残忍了我真为小钱感到惋惜!14、师:你是个有同情心的孩子!你的心地真善良!你在为小钱着急呢!你希望小钱的生命之花绽放,我感受到了你那颗纯真的心!15、师:生命是这么美好,却是这样脆弱,怎么不让人痛惜伤心呢?大家读懂了,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B. 骨髓移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6、师:对于这两个句子,还有不同的体会吗?再指名交流。
这个刚满十八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真会读书!C. 骨髓移植谈何容易,小钱是幸运的。
(抓辗转)17、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么可怜的小钱,文中却说他是幸运的,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适合移植的骨髓谈何容易,10万里,才有一个。
18、师:十万是什么概念?济南市共有人口600万,十万里有一个,就是60人,才和我们班的人数差不多。
小钱居然找到了,所以说他幸运的。
生:谈何容易19、师:你从哪读出了不易?生:辗转师: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查字典理解词语是个好方法,你很会学习。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读课文理解这个词语。
出现在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里。
(出示第三句)茫茫人海呀,才有可能找到几个有适合骨髓的人?一个。
十万分之一呀!而且还是有可能,不确定啊!真是谈何容易!师:还有哪个词说明了不容易?想象一下,医生可能曾经在哪些人当中为这个患了白血病的青年寻找过适合移植的骨髓?找到了吗?还可能在哪些人当中找过?找到了吗?在他的家乡杭州找到了吗?在祖国大陆找到了吗?最后,在哪里找到了?像这样的寻找过程,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辗转,现在明白辗转的意思了吗?不用说出来,读第三句话,用你们的语气表现出辗转的意思。
经受了多少次的失败的打击,对生命的绝望,才迎来这一线生机啊!你的心情是:高兴、兴奋、悲喜交加啊!把你的感情带到句子中读:“小钱是幸运的,……”20、师:可是就在这时的台湾,一天前发生了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影像)据统计,这次地震共造成2735人死亡,一万余人受伤,成千上万的房屋倒塌,20万人无家可归,伤心、恐惧、绝望弥漫了整个城市。
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看到录象,看到这些数字,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恐怖、可怕……)师:是啊,这是可怕的地震,惨绝人寰的大地震,多么令人心惊胆寒!那么,在大地震后的第二天,也就是李博士为台湾青年抽取骨髓的当日,余震是个什么情况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 3 - 5 节,用一个词来概括余震的情况。
突如其来。
孩子们,在这样余震不断肆虐,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的时候,感人的一幕发生了。
同学们,对于感人至深的文字,我们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尤其是让我们心中一动的词语和句子,我们最好画下来,再联系课文的其他内容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词语表面的意思。
把这些句子反复读一读,把你的想法、感受,你感动的理由,用一两个关键词简单地写在旁边。
一会儿我们交流。
默读3—6段A. 交流表现台湾青年高尚品质的语句。
21、师:好,同学们读得这样认真,让老师很感动。
杭州的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无奈,是等待。
那台湾青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生:在大地的余震中,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在地震后不知家人是否平按无事的情况下,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还有补充吗?生: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生:在大家都跑到空旷地方寻求安全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22、师:谁能把同学们讲的连起来说说呢?我先开个头,在杭州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请一位同学给我们再现当时的情景。
生:在杭州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地余震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不知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大家都跑到空旷地方寻求安全的时候,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出示变色)23、师:说的真好。
如果最后两句,各加上“仍”、“还是”,就更有味了。
谁还愿意试试?24、师:是他不知道发生了余震了吗?我想他不会不知道。
那为什么他那样的一反常态呢?生:因为他只想到救小钱,就顾不得自己生命的危险了。
25、师:白血病患者在进行骨髓移植前,要服用大量的药物,杀死体内的癌细胞,同时也会破坏身体的抵抗能力,生命处于生死的边缘,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内移植骨髓,后果不可设想。
所以移植骨髓就是和时间赛跑,和时间争夺生命。
同学们,有人说“看文如看山”,从不同的角度读课文能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所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换个角度思考会有更大的收获。
26、师:同学们,在这样的复杂的情况下,他却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捐献骨髓,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台湾青年的心,听一听他会想些什么,我们再认真读读3、4自然段,穿过字里行间,努力走进台湾青年的心里。
27、师:你们读懂了台湾青年的心吗?你们真正了解他吗?如果你就是那位青年,就你当时心里所想,你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师(模仿记者):你的事迹感动了我,也感动着所有的中国人。
请问:在当时大地余震啊,房屋随时都可能倒下来,你的生命也随时会受到威胁,你躺在病床上,你害怕过吗?生(模仿台湾青年):说实话,我也害怕,生命给我的也只有一次啊。
但我想到还有一个人需要我的骨髓去救命的时候,我就不害怕了。
师:你之所以这样做,那是因为你知道——生:拯救生命更重要。
师:你很勇敢。
你知道吗?这次地震,造成了2400多人死亡,几万人受伤。
地震过后,大家都忙着寻找亲人,抢救亲人。
可你并没有这么做。
有人说,你根本不爱自己的家人。
是这样吗?生:不是,我爱自己的家人。
有谁不爱自己的亲人呢?我躺在病床上一直担心着他们,所以我一下病床就去寻找他们了。
一生插话:他们胡说,我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家人呢?我一直为他们担心呢。
但当时如果我也去寻找家人的话,那杭州的小钱,不就要死了吗?师:你对小钱的关爱胜过了对家人啊!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师:最后一个问题:据我所知,你这次捐献对象是大陆一位青年,也许这辈子你们都不能相见,也许他都不能向你当面致谢。
你不遗憾吗?生:不遗憾。
我捐献骨髓不是为了让人感谢。
生:不遗憾。
我们是同胞啊,只要他能活下来,我就很幸福了28、师:我们已经走进了台湾青年的内心世界!现在再读这句话,(齐读)你能感受到台湾青年有一颗什么样的心?生: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29、师:善良的心,让他变得无私,博大的爱,他变得无畏。
感动我们的正是这颗善良的心,这份博大的爱!用你们的朗读再一次感受台湾青年那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
在这场灾难中,起——(齐读。
)30、师:同学们,你们用朗读表现出台湾青年美好的心灵,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老师。
谁画了描写李博士的地方,体会到了什么呢?B交流表现李博士高尚品质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