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防突措施计划(改)

合集下载

《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2016版)

《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2016版)

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2016)前言修订后的《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7号)已于2016年2月25日发布,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为维护法制统一,确保《煤矿安全规程》全面准确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2016)》对其中容易误解多解的、本次新增的、带有红线意义的重要条款,从理论及操作层面进行了解释和说明,同时细化了一些技术措施。

目录第一编总则 (1)1。

第四条煤矿企业与煤矿的界定 (1)2。

第十条煤矿井下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规定 (2)3. 第十二条煤矿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编制 (3)4。

第十七条煤矿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编制 (4)第二编地质保障 (6)5。

第二十三条补充地质勘探 (6)6. 第二十五条井筒检查孔布置 (6)第三编井工煤矿 (8)第一章矿井建设 (8)7。

第三十五条有突出危险煤层的新建矿井必须先抽后建 (8)8. 第四十六条竖孔冻结法开凿斜井井筒 (8)9。

第五十条钻井法开凿立井井筒 (11)第二章开采 (12)10. 第九十五条采掘工作面布置 (12)11. 第九十六条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编制 (13)12. 第一百零八条充填开采 (14)13。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顶煤开采 (15)14. 第一百二十三条“三下"试采条件 (17)15. 第一百二十四条“三下”试采报告的内容 (19)16。

第一百三十四条防止、检查及处理煤仓与溜煤(矸)眼堵塞的相关措施 (23)第三章通风、瓦斯和煤尘爆炸防治 (25)17。

第一百四十一条通风安全检测仪表检验 (25)18. 第一百四十五条装有带式输送机的井筒兼作风井的安全要求2519. 第一百四十七条分区式通风 (26)20. 第一百四十九条主要进回风巷超前采煤工作面2个区段 (26)21。

第一百五十三条禁止局部通风机稀释工作面瓦斯 (27)22。

第一百五十九条矿井反风演习的条件 (27)23。

第一百六十四条局部通风机“三专”要求 (27)24。

2016年度矿井瓦斯综合治理“一面一策”、重点工程计划编写提纲

2016年度矿井瓦斯综合治理“一面一策”、重点工程计划编写提纲

2016年度矿井瓦斯综合治理“一面一策”、重点工程计划编写提纲第一章矿井生产布局及准备一、生产布局及生产准备(一)布局原则(二)矿井水平、开拓、准备、生产采区布局主要介绍采区生产布局,若采区为煤层群开采,要详细介绍已回采工作面与未回采工作面的空间关系;(三)开拓及生产准备的重点二、采区接替采区接替线。

主要内容:生产采区回采结束时间,接替采区首采面预计投产日期、采区准备工程量、通风系统构成时间。

三、工作面接替工作面接替线(至少5年)。

主要内容:现有工作面回采结束时间,接替工作面准备及投产日期。

第二章“一矿一策”一、矿井瓦斯治理原则及思路二、矿井瓦斯治理目标(定性、定量目标)保护层开采面积,瓦斯治理巷道工程量,抽采钻孔工程量,瓦斯抽采量、抽采率,瓦斯利用量及其他定性目标等。

附表填写见表7、8、3、6、4、13。

三、矿井区域瓦斯治理方案(一)煤层瓦斯赋存、地质构造、自然发火参数等基本情况。

(二)突出煤层区域划分情况(文字或表格)。

(三)分采区(煤层)区域瓦斯治理方案。

1、保护层开采保护层开采的水平、采区、煤层赋存和瓦斯基本情况,开采块段安排,年度计划开采面积、瓦斯治理方法。

保护层的有效保护范围及面积,保护效果考察方案。

2、区域预抽煤层瓦斯(1)总体方案(分别叙述)(2)瓦斯治理工程量、工作量①底(顶)板抽采巷巷道工程量②底(顶)板穿层钻孔工程量、钻机效率③顺层钻孔工程量、钻机效率(3)瓦斯预抽量、预抽率(附表8),不同煤层百孔抽采纯量第三章“一面一策”一、采煤工作面(一)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措施附2016采煤工作面情况汇总表(至少包括工作面名称、走向长度、倾斜长度、平均采高、回采工艺、起止时间等内容)。

(二)分采煤工作面说明下列情况1、概况:可采走向长度,倾斜长度,回采煤层平均厚度、回采工艺、预计回采开始和收作时间。

2、计划日产量、日推进度。

3、回采期间瓦斯治理综合措施。

瓦斯基本参数(突出危险区采煤工作面必须说明此区域原始、残余瓦斯压力、含量等参数),预计回采时瓦斯绝对涌出量,工作面配风量,回采期间瓦斯抽采方法,预计抽采瓦斯量,2016年抽采瓦斯纯量,平均瓦斯抽采率。

0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演练方案及其它附件

0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演练方案及其它附件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2016年二矿庚20-31020风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平煤股份二矿二○一六年三月目录一、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演练目的及目标 ·····················································································- 0 -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演练原则 ································································································- 1 -三、演练类别·····································································································································- 1 -四、演练模拟事故级别及地域 ···········································································································- 2 -五、应急演练组织机构 ······················································································································- 2 -1、演练领导小组 ···································································································································- 2 -2、策划组 ···············································································································································- 3 -3、执行组 ···············································································································································- 3 -4、保障组 ···············································································································································- 3 -5、评估组 ···············································································································································- 4 -6、参演队伍和人员 ·······························································································································- 4 -六、应急演练准备······························································································································- 4 -1.情景设计与分布实施 ·······················································································································- 4 -2.评估标准与方法 ·······························································································································- 6 -3.演练方案文件 ···································································································································- 6 -4.演练动员与培训 ·······························································································································- 7 -5.应急演练保障 ···································································································································- 7 -七、应急演练实施····························································································································- 11 -1.演练启动 ·········································································································································- 11 -2.演练执行 ·········································································································································- 11 -(1)演练指挥与行动 ·················································································································- 11 -(2)演练过程控制 ·····················································································································- 11 -(3)演练解说 ·····························································································································- 12 -(4)演练记录 ·····························································································································- 12 -(5)演练宣传报道 ·····················································································································- 12 -3.演练结束与终止 ·····························································································································- 12 -4.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 ·····················································································································- 12 -(1)演练评估 ·····························································································································- 12 -(2)演练总结 ·····························································································································- 13 -(3)文件归档与备案 ·················································································································- 13 -(4)考核与奖惩 ·························································································································- 13 -八、演练安全措施····························································································································- 13 -附件:··············································································································································- 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关于加强应急避险培训与演练的通知》,为检验《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二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达到全面提高二矿应急抗灾抢险能力,集团公司拟定于2016年5月在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二矿举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锦源煤矿1月份防突要求措施计划清单

锦源煤矿1月份防突要求措施计划清单

水城县化乐煤矿1月份防突措施计划矿长:编制:日期:措施会审安全措施学习贯彻记录锦源煤矿1月份防突措施计划第一章 1月份防突工作安排根据我矿实际情况2014年11月28日停产整改,本月要安排的工作是进行井上下排查隐患,进行整改后复产验收,做好2015年的准备工作。

一、本月各工作面防突措施1、1504回采工作面防突措施:加强预测预报,K1值效检,顺层抽放钻孔打到位,抽放负压达到13KPa以上。

2、主井延伸掘进工作面防突措施:打好探放钻孔,做到有掘必探,先抽后掘。

3、副井延伸掘进工作面防突措施:打好探放钻孔,做到有掘必探,先抽后掘。

第二章概况一、概况锦源煤矿位于水城县城东南方向面,属水城县化乐乡所管辖。

矿区有运输公路与外界连接,矿区距水城县火车车站约3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本矿为新建设矿井,生产规模为30万吨/年,矿区面积为2.2249km2。

锦源煤矿采用斜井开拓,全矿井划分为三个水平,三个采区(即一个水平为一个采区),一水平标高为+1356m,二水平标高为+1260m,三水平标高为+1160m。

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采用双翼开采,由于受断层的影响,一采区、二采区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三采区在井筒的北翼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在井筒的南翼采用倾向长壁后退式开采。

主斜井担负矿井煤炭的运输,兼矿井进风,副井作矿井轨道井,担负矿井的材料、设备和矸石的运输,兼矿井进风。

回风斜井作矿井的专用回风井。

由于矿井煤层赋存条件为近距离煤层群,设计采用煤层群联合布置开采。

利用原北翼运输石门作一采区的北翼运输石门,利用原北翼回风石门作一采区的北翼材料石门,新掘一条回风石门与回风井联通,作一采区的北翼专用回风石门。

开采方式(1)一采区为前期工程。

二采区、三采区为后期工程。

后期工程需将主斜井、轨道井、回风井延伸到6-2煤层的底板岩层中距煤层底板14m,然后保持14m 的法线距离沿煤层倾向延伸,直到开采的水平标高。

采区中划分区段,每个区段均采用煤层群联合开采,即每个区段均采用运输石门、材料石门、回风石门联通各煤层,然后按从上到下的煤层开采顺序进行回采。

2015年 一通三防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

2015年 一通三防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

“一通三防”工作总结及计划织金马家田煤矿2015年“一通三防”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编制:通风科长:通风副总:总工程师:日期:2015年12月强化管理夯实基础注重创新改善装备把公司“一通三防”管理推向一个新的水平——通风科2015年度“一通三防”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矿“一通三防”在省、市、县各级领导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领导及部门安全指示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管理理念,紧紧围绕全年安全目标和安全工作总体安排,深入开展“隐患大排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突出瓦斯管理、防尘、防灭火等安全为重点,推进质量标准化工作水平,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强化“每日一题,每月一考”学习模式,营造浓厚安全氛围,促进了矿井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下面就2015年各项工作从以下八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一、通风系统管理方面:我矿井下点多面广,在通风系统管理复杂情况下,认真组织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严格按照配风计划风量进行配风,消除了风速超限和微风巷道,按照有关规定和省、市集团公司及县局等各级领导、专家的要求对通风系统方面检查出的问题以“五定表”的形式及时进行整改,从而使我矿通风系统没有出现紊乱现象的发生.1、对通风系统进行改造.今年我矿新基建二采区系统完善及主扇安装,这样就解决了在初始设计断面较小,二采区系统贯通后,通风系统得到有利完善,给生产运输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2、加强通风系统管理,努力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每月由通风科组织牵头带领技术人员进行矿井风道检查和通风系统审查。

针对采煤工作面受地质条件的影响,通风设施多且难于管理等现象,每5天派专人对整个采区通风系统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

3、认真制定并严格执行巷道贯通措施。

2015年,全矿共计完成巷道贯通2处,均由通风科领导跟班现场指挥,确保安全贯通并按计划调改通风系统4次。

新规程学习(防突)

新规程学习(防突)

原规程条款
第一百九十三条 被保护 范围的划定方法及有关 参数,应根据对矿井实 际考察的结果确定。正 在开采的保护层采煤工 作面,必须超前于被保 护层的掘进工作面,其 超前距离不得小于保护 层与被保护层之间法线 距离的2倍,并不得小于 30m。
十二、突出预兆处臵(修改)
突原规程条款
第一百八十二条 开采突出煤层时,每个采掘 工作面的专职瓦斯检查工必 须随时检查瓦斯,掌握突出 预兆。当发现有突出预兆时, 瓦斯检查工有权停止工作面 作业,并协助班组长立即组 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报 告矿调度室。
修改条款
第二百零一条 突出煤层工 作面的作业人员、瓦斯检查 工、班组长应当掌握突出预 兆。发现突出预兆时 , 必须立 即停止作业,按避灾路线撤 出,并报告矿调度室。 班组长、瓦斯检查工、矿调 度员有权责令相关现场作业 人员停止作业,停电撤人。 (说明:督促煤矿及时修订 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二、保护层开采(修改3处)
原规程条款
第一百九十三条 在突 出矿井开采煤层群时, 应优先选择开采保护层 防治突出措施。
修改条款
第二百零四条 具备开 采保护层条件的突出危 险区 , 必须开采保护层。
说明:规程首次对保护层开 采提出了强制性要求。
二、保护层开采(修改3处)
原规程条款
第一百九十三条 被保 护范围的划定方法及有 关参数,应根据对矿井 实际考察的结果确定。 正在开采的保护层采煤 工作面,必须超前于被 保护层的掘进工作面, 其超前距离不得小于保 护层与被保护层之间法 线距离的2倍,并不得小 于30m。
• 施工中发现有突出预兆或者发生突出的区域,必须采 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说明:防突规定只要求执行局部综合防
• 经区域验证有突出危险,则该区域必须采取区域或者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说明:防突规定只要求执行局部综合防突 • 按突出煤层管理的煤层,必须采取区域或者局部综合 防突措施。(说明:首次明确了按突出煤层管理的煤层应当执行什么 • 在突出煤层进行采掘作业期间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防突2016《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章防突部分解读报告

防突2016《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章防突部分解读报告
预抽区段煤层瓦斯的钻孔控制范围 穿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钻孔控制范围
穿层钻孔预抽井巷揭煤区域煤层瓦斯范围
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控制范围 预抽防突效果有效的区域内作业时,工作面距未预抽或者预抽 防突效果无效范围 厚煤层分层开采时,预抽钻孔应当控制开采分层范围
新建矿井突出危险性评估 对象更加明确、依据更加清楚
第190条
新增条款——第一百九十条 新建突出矿井设计生产能 力不得低于0.9Mt/a,第一生产水平开采深度不得超过 800m;生产矿井延深水平开采深度不得超过1200m。
对新建矿井产能、采深提出具体要求
第191条
修改条款——两个"四位一体"防突措施
严禁采用水力采煤法、倒台阶采煤法及其他非正规采煤法。
在急倾斜煤层中掘进上山时,应当采用双上山、伪倾斜上山等掘进方 式,并加强支护。 上山掘进工作面采用爆破作业时,应当采用深度不大于1.0m的炮眼 远距离全断面一次爆破。 预测或者认定为突出危险区的采掘工作面严禁使用风镐作业。 在过突出孔洞及其附近30m范围内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加强支护。 在突出煤层的煤巷中安装、更换、维修或者回收支架时,必须采取预 防煤体冒落引起突出的措施。
第199条
修改条款——突出资料管理
对象:有突出矿井的煤矿
要求:突出卡片、分析突出资料、掌握突出规律、制定有 效防突措施
第200条
修改条款——瓦斯地质图
要求:突出矿井必须编制并更新 注意:更新周期不得超过1年
第201条
修改条款——突出作业人员职责
对象:突出煤层工作面的作业人员、瓦斯检查工、班组长 要求:掌握突出预兆。发现突出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 业,按避灾路线撤出,并报告矿调度室 对象:班组长、瓦斯检查工、矿调度员 权力:有权责令相关现场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停电撤人

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9号《防突规定》

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9号《防突规定》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工作,有效预防煤矿突出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煤矿企业(矿井)、有关单位的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以下简称突出)的防治工作,适用本规定。

现行煤矿安全规程、规范、标准、规定等有关突出防治的内容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突出煤层,是指在矿井井田范围内发生过突出的煤层或者经鉴定有突出危险的煤层。

本规定所称突出矿井,是指在矿井的开拓、生产范围内有突出煤层的矿井。

第四条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突出矿井的矿长是本单位防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应当设置防突机构,建立健全防突管理制度和各级岗位责任制。

第五条有突出矿井的煤矿企业、突出矿井应当根据突出矿井的实际状况和条件,制定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包括下列内容:(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二)区域防突措施;(三)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四)区域验证。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包括下列内容:(一)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二)工作面防突措施;(三)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四)安全防护措施。

第六条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

突出矿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

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区域防突工作应当做到多措并举、可保必保、应抽尽抽、效果达标。

第七条突出矿井发生突出的必须立即停产,并立即分析、查找突出原因。

在强化实施综合防突措施消除突出隐患后,方可恢复生产。

非突出矿井首次发生突出的必须立即停产,按本规定的要求建立防突机构和管理制度,编制矿井防突设计,配备安全装备,完善安全设施和安全生产系统,补充实施区域防突措施,达到本规定要求后,方可恢复生产。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一节突出煤层和突出矿井鉴定第八条地质勘探单位应当查明矿床瓦斯地质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城县都格河边煤矿2016年度河边煤矿防突措施计划编制:谢显东编制日期:2016年7月23日会(复)审记录贯彻学习签字表2016年度河边煤矿防突措施计划为了确保我矿防突工作顺利开展,预防突出事故的发生,根据2016年矿井采掘计划安排,结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要求,特制定2016年防突措施计划:一、矿井基本情况简述1、地理位置和交通矿区有盘水公路通过,至盘县120km,至水城70km;水柏铁路从煤矿北部通过,设有发耳站。

矿区距离盘水公路18km,距离水柏铁路发耳站13km,距离发耳电厂7km。

交通较为方便。

2、地形地貌河边煤矿位于贵州高原西部,地形迭宕起伏,切割强烈,属于构造侵蚀的低中山—高中山地貌。

最高处位于河边煤矿南东,标高1411.10m;最低处位于河边煤矿南西河床(本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约931.30m;最大高差479.80m;一般相对高差300—400m。

含煤地层出露标高一般为900—1100m,呈较开阔的走向谷或缓坡地形。

上覆三迭系地层则形成桌状山,山势陡峻,岩溶发育。

下伏峨眉山玄武岩地层分布于井田边缘,多为单面山。

3、河流及水体矿区属珠江水系,北盘江支流。

北盘江:为区域内最大的地表水体,距矿区西部1km,自北向南流,比降5‰左右,河谷不对称,阶地不发育。

据大渡口水文站1991年至2002年的观测资料,最大洪流量2400m3/s(2000年6月),最小流量9.84m3/s(2000年5月),年平均流量为127.96 m3/s,年度水位差在3.42—7.41m。

根据地质资料可知,本地最低侵蚀基准标高约+931.30m。

4、气象及地震本区气候宜人,阳光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属于温暖潮湿气候。

据水城县气象局提供的资料,煤矿范围及附近历年日最高气温为40℃(1963年5月13日)、日最低气温为-4.4℃(1967年1月16日),历年平均气温12.3℃;历年年最大降水量为1551.8mm(1983年),历年年最小降水量为884.8mm(1966年),历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209.4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3%;雨季多集中在6—10月份,其它月份则少雨、偏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7月20日联合发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规定,本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

5、瓦斯含量及涌出量矿井开采一采区1#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最大为42.7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4.3m3/min,采区瓦斯涌出量50.69 m3/t,矿井瓦斯涌出量为63.36 m3/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40.04 m3/min。

瓦斯含量16.3m3/t,残存瓦斯含量1.97m3/t。

6、煤层爆炸性和自燃倾向性1)煤尘爆炸性依据贵州煤田地质局试验室2013年4月3日为本矿提交的鉴定报告,我矿1、3、5、7、8、13-1、13-2号煤层均具有爆炸性。

2)煤层自燃倾向性依据贵州煤田地质局试验室2013年4月3日为本矿提交的鉴定报告,我矿1、3、5、7、8、13-1、13-2号煤层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均为Ⅲ级,均属于不易自燃煤层。

7、井田境界水城县都格河边煤矿技改后,矿区范围共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划定范围为一规则四边形,走向长 1.63km,平均倾斜宽1.37km,面积约2.2647km2。

开采深度:1000-650m。

8、储量:根据矿井储量动用情况截止2015年底矿井保有储量为1194.5万吨,可采储量 968.16万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

9、井田开拓及开采现状:采用斜井开拓,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二个采区开采整个井田,水平标高为+770m。

+770m标高以上为一采区,+770m以下为二采区。

二个采区,开采井田内各煤层。

开采现状:首采工作面113101已回采完毕,正在准备撤面;备采工作面10101工作面尚未形成(切眼还差130米贯通);掘进工作面10102运输巷已掘进166米,10101切眼已掘进95米。

二、一通三防概况1、矿井通风系统1)矿井采用并列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

新鲜风流由主井、副井进入,经过各用风地点,最后汇集由回风斜井排出,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采掘工作面均采用独立通风。

回风井安装有两台功率为2×160kw、型号为FBCDZ№20/2×160型防爆对旋轴流式主要通风机,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通风机额定风量:6900-3480m3/min,风压:920-3680pa,总进风为4115m3/min,总回风为4225m3/min,瓦斯浓度为0.12%。

2)矿井首采113101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

3)掘进工作面通风方式为压入式通风。

10101切眼采用FBD1V08.0/2×55kw型防爆对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配Φ800mm阻燃风筒;10102运输巷采用FBD1V08.0/2×55kw型防爆对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配Φ800mm阻燃风筒。

2、粉尘灾害防治系统1)有完善的防尘、洒水、供水系统,在地面标高+993m附近建设500m3高位水池一座,在副井口安装加压泵进行加压,向井下供水。

铺设DN150焊接钢管从副井、主井至井下,各石门支管DN100焊接钢管,采掘工作面铺设DN50焊接钢管作防尘洒水及消防。

2)井下各皮带运输机、转载机、刮板输送机、转载点以及各采、掘工作面均设有防尘喷雾装置。

3、瓦斯抽放系统高负压瓦斯抽放泵选用2BE3-400-2BY4型4台水环式真空泵,其技术规格性能如下:最大抽气量125m3/min,电机功率160kw,电压10kv,一台运转,三台备用。

低负压瓦斯抽放泵选用二台2BE4 620-2BY4型水环式真空泵,最大抽气量355m3/min,电机功率450kw,一台运转,一台备用。

瓦斯抽放泵站设在风井附件。

抽放瓦斯管路:高负压抽放管主管路选用D337×8mm无缝钢管,采掘面工作面选用D325×4.5mm的无缝钢管;低负压抽放管:选择管径为D529×8mm的无缝钢管。

4、防灭火系统1)地面设有容积为500 m3的消防水池一座,消防管路由主井、副平井进入井下各巷道。

2)井下设有完善的消防水管网,由地面消防水池经加压供水。

根据AQ1020-2006规定,本矿需敷设到所有可能产生粉尘和沉积粉尘的地点的防尘供水管路和需要用水冲洗和喷雾的巷道,每隔100m或50m安设一个三通及阀门。

在井下每个装载点、转载点设洒水器,在采掘工作面进回风巷的隔爆水棚点给水点设支管和阀门。

3)井上、下均设置了消防材料库,配备了消防器材。

4)矿井建立了完善的消防供水系统(消防系统与防尘系统共用),胶带运输机保护装置齐全,各机电硐室均配备了灭火器,电缆、皮带、风筒等均为阻燃型。

三、2016年矿井采掘作业衔接计划根据2016年生产作业计划安排,现113101回采工作面已回采至停采线,现在准备撤面,10101切眼还差130米贯通,贯通后作为接替工作面,10102运输巷已掘进166米,10102回风巷未开掘,10101 工作面形成后,将作为日后113101工作面的接替工作面。

安排10101采煤工作面回采,布置10101切眼、10102运输巷、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掘进。

四、防突措施计划1、防突培训计划按照培训时间,由安全科和通防科具体负责,培训人员按照培训制度要求,进行登记、建档,只有通过防突培训的人员,方可上岗作业;对新上岗职工的岗前培训,必须经过考核合格,方可上岗,未经培训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2016年防突培训计划2、区域综合防突措施计划我矿所有煤层都视为突出煤层,采用开采解放层和预抽煤层瓦斯作为区域防突措施,根据2016年的采掘计划需采取的区域防突措施如下:1)对10101运输巷、10101回风巷、切眼进行布孔打钻,利用穿层钻孔及顺层进行打钻抽放。

2)10102运输巷、回风巷进行布钻场打钻,利用穿层钻孔及顺层进行打钻抽放。

3)完成10101运输巷、回风巷和切眼及10101采面的消突评价工作。

4)根据2016年采掘计划,全年共完成钻孔380个、打钻进尺33570米。

全年计划累计抽放纯量27万m3以上。

3、局部综合防突措施计划在各工作面实施区域防突措施并经区域验证合格后,要进行各工作面循环预测,如验证指标超过规定值,要严格执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1)回采工作面每验证10米,允许推进为8m,2)各掘进面每验证10米,允许掘进为7.5m,根据掘进进尺及时进行验证,确保安全生产。

3)如验证指标超标后要严格按各工作面制定的局部防突措施去执行。

4)严格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在各地点构建安全防护设施,每班认真检查,确保各设施完好。

5)通防科队要对构建的避难所、防突风门、压风设施完工后认真进行验收。

6)对炮掘工作面放炮停电撤人进行严格监督,发现放炮不停电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7)对各地点的瓦斯电闭锁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断电灵敏可靠,特别是采掘工作面的进风甲烷传感器和回风甲烷传感器的断电范围进行检查,总回风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的正常使用。

8)重点对各地点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进行监督检查,杜绝在回风侧安设调风设施。

9)特别对炮掘工作面放炮时不装药的眼,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标准进行封堵。

10)严格监督炮掘工作面放炮全过程管理,确保专职爆破工必须固定在同一工作面。

11)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对安全防护措施的具体要求和2016年采掘计划,全年共构建避难硐室2座、防突反向风门4道。

4、安全防护措施计划(完善压风自救、紧急避险、供水施救系统)根据2016年采掘计划共布置压风自救管路600米,安装压风自救装置12个,对各避难所配备足够的装备、食品、饮用水和药品及设施,对各压风和供水管路进行加固,确保灾变时管路不受影响,规范井下避难硐室建造及防突设施安装。

5、瓦斯抽采安全措施计划1、维护矿井抽放系统;2、布置10102运输巷、回风巷抽放管路;3、布置1#煤层本煤层瓦斯抽放和穿层瓦斯抽放。

附:2016年度防突措施投资计划表2016年度防突措施投资计划表单位:元2016年度防突措施投资计划表单位: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