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17、长城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7《长城》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7《长ch áng 城ch éng》远yuǎn 看kàn 长城chángchéng ,它t ā像xiàng 一y ī条tiáo 长龙chánglóng ,在zài崇山峻岭chóngshānjùnlǐng 之间zhījiān 蜿蜒wānyán 盘旋pánxuán 。
从cóng 东头dōngtóu 的de 山海关shānhǎiguān 到dào 西头xītóu 的de 嘉峪关jiāyùguān ,有yǒu 一万三千yīwànsānqiān 多duō里l i。
从cóng 北京běijīng 出发chūfā,不过bùguò一百yībǎi 多duō里l i 就jiù来到láidào 长城chángchéng 脚下jiǎoxià。
这zhè一段yíduàn 长城chángchéng 修筑xiūzhù在zài 八达岭bādálǐng 上shàng ,高大gāodà坚固jiāngù,是shì用yòng 巨大jùdà的de 条石tiáoshí和hé城chéng 砖zhuān 筑zhù成chéng 的de。
城墙chéngqiáng 顶dǐng 上铺shàngpū着zháo 方砖fāngzhuān ,十分shífēn 平整píngzhěng ,像xiàng 很hěn 宽kuān 的de 马路mǎlù,五六wǔliù匹p ǐ马mǎ可以kěyǐ并行bìngháng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长城》教材理解

《长城》教材理解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用词准确精当,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②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
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2)对词语的理解。
垛口: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二、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上下册全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上下册全集)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知识点(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梳理一、生字观潮(cho) 称(chēng)为盐(yn)分笼(lǒng)罩蒙(mng)难薄(b)雾昂(ng)首沸(fi)腾贯(gun)穿旧(ji)俗恢(huī)宏屹(y)立鼎(dǐng)盛崩(bēng)塌踮着脚(diǎn)静穆(m) 玛(mǎ)瑙涓(juān)涓细流滔(tāo)滔江水山脉(mi)花卉(hu)人迹罕(hǎn)至灿(cn)烂(ln) 竹竿(gān)茫(mng)然船桨(jiǎng)规(guī)律(lǜ)支(zhī)援一株(zhū) 缝(fng)隙(x)耀(yo)眼树梢(shāo) 寂(j)静榕(rng)树空暇(xi) 抛(pāo)下紫檀(tn) 笑盈盈(ynɡ) 凶(xiōng)猛寺庙(mio) 恍恍惚惚(hū)二、多音字闷(mēn mn) 薄(bo b b) 号(ho ho)卷(jun juǎn) 蒙(mēnɡmnɡ měnɡ)笼(lnɡ lǒnɡ)藏(cnɡ znɡ) 秘(mb) 脉(mim)切(qiē qi) 缝(fng fng) 划(hu hu)盛(shngchng) 泊(bp) 应(yīng yng)吓(xih) 模(mm )待(didāi)乘(chnɡshnɡ)三、近义词依旧依然顿时立刻漫天卷地铺天盖地霎时顿时犹如如同若隐若现时隐时现宽阔辽阔壮丽壮美映衬衬托奇异奇特呈现显现预料预测巨大庞大关注关切围绕环绕千姿百态姿态万千不容置疑不容怀疑人迹罕至荒无人烟渐渐逐渐茂盛茂密留恋眷恋照耀照射陆续连续不可计数不计其数应接不暇目不暇接凶猛凶恶镇静冷静笑盈盈笑呵呵恍恍惚惚模模糊糊四、反义词宽阔狭窄风平浪静波涛汹涌人声鼎沸万籁俱寂奇异寻常强烈微弱寒冷炎热沸腾冷却人迹罕至人来人往静寂喧闹茂盛枯萎热闹冷清光明黑暗逼近远离不可计数寥寥无几模糊清晰镇静慌张凶猛温顺恍恍惚惚清清楚楚一模一样千差万别五、词语积累昂首东望若隐若现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齐头并进漫天卷地人声鼎沸人迹罕至千姿百态不容置疑一模一样恍恍惚惚【形容人多的词语】人山人海门庭若市摩肩接踵【描写山的词语】直入云天崇山峻岭拔地而起巍然屹立高耸入云悬崖绝壁千山万壑【与鸟有关的词语】鸟语花香小鸟依人倦鸟知返笨鸟先飞鸟尽弓藏莺声燕语【形容数量多的词语】不可计数不计其数不胜枚举数以万计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与云有关的词语】彤云密布云海茫茫拨云见日风卷残云天高云淡流云奔涌云开雾散六、词语搭配(蒙蒙)的薄雾 (轻轻)的薄雾 (隆隆)的响声(轰轰)的响声 (水天相接)的地方(与世隔绝)的地方(宽阔)的钱塘江 (波涛汹涌)的钱塘江(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风风火火)地飞奔而来(漫天卷地)地涌来 (铺天盖地)地涌来 (寒冷)的北极(酷寒)的北极 (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高耸入云)的皑皑雪山 (炎热)的赤道 (酷热)的赤道(珍贵)的林木 (稀有)的林木 (灿烂)的红霞(绚烂)的红霞 (茂盛)的榕树 (繁盛)的榕树(兴奋)地叫着 (激动)地叫着 (缓缓)地动(慢慢)地动 (红彤彤)的火烧云(金灿灿)的火烧云(凶猛)的狗 (可爱)的狗 (笑盈盈)地看着(乐呵呵)地看着 (威武)地蹲着 (安静)地蹲着(揉一揉)眼睛 (擦一擦)桌子七、积累句型第1课观潮1.拟人句: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17、长城.ppt

方形城台
瞭
成排的垛子
望
口
射 口
课外延伸: 长城到底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什
么? 除了骄傲,还有什么呢?请大家课 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搜集资料。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长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题学习的探究任务
• 1、远看长城是什么样的? • 2、长城的构造是什么样的? • 3、为什么说“长城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
伟大奇迹? • 4、长城到底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
chónɡ jùn wān yán jiā yù
崇山 峻岭 蜿 蜒盘旋 嘉峪关
zhuān duŏ tún
lĕi
城砖 垛子 屯兵 堡垒
qiào nínɡ
pò
陡峭 凝成 气魄
方形城台
瞭
成排的垛子
望
口
射 口
远看长城,它像一 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 间蜿蜒盘旋。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 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 三千多里。
长城图
1、近看长城有什么特点? 2、从哪里可以看出长城的高大坚固? 3、作者按什么顺序写长城的构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7课《长城》教学课件

我们游完了长城,面对 如此气魄雄伟,高大坚固的 长城,你想写些什么呢?
巨龙啊长城,你的龙尾甩过了白雪皑皑的祁连山, 你的龙头探进了波涛汹涌的渤海湾,你的四肢,从古 至今都在紧紧地拥抱着大地母亲的万水千山、沃野良 田。关于你的美丽故事、神话传说,多得发同你那满 身辉煌的甲片。宏伟啊,长城!不只在你近旁,能够 观赏你壮丽的容貌,即使远在月宫、银河,也能望见 你的雄姿,绵亘无边! 长城啊长城,你在向人们述 说着,中华山河的锦秀;你在向 人们述说着,中华历史的悠久; 你在向人们述说着,中华文化的 灿烂;你在向人们述说着,中华 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你在向全世 界庄严宣告:中华伟大!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 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 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 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 有一万三千多里。
长城之旅第一站——“远看长城”
“ 长”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
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 蜿蜒盘旋 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1
。
2
齿形墙总称为
3
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 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 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讨论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
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 动人民来。
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 的艰难有哪些?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 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 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 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 山岭。
长城啊长城 你高大坚固 你气势磅礴 你蜿蜒盘旋 如巨龙腾飞 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你是伟大祖国的象征 你向人们描绘着 中华山河的锦绣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长城》

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学生学科:语文2、课时:2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基本理解词语意思。
(3)标出自然段。
二、教学课题、教学目的及重难点:人教版四年级语文《长城》(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3、知道长城,了解长城的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看图,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提高学生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培养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材分析: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
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7课《长城》教学课件

条石
两米多 高的垛 子 瞭望口
射口
方形城台
作用:
学写句子
操场外沿有跑道。 操场中间有锻炼场。
操场最前面有主席台。
学习第三自然段:假如你登上了这雄伟壮观
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 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 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 陡峭的山岭。
蜿蜒曲折的山路,消失在云雾深处。 一条小溪从树丛中蜿蜒穿过。 一天宽宽的汽车道像条巨蟒沿着巴威利亚 峡谷蜿蜒向上,通入深山。 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 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后 分组讨论,你从第二自然段中了解了关于长城的 哪些方面?
城砖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描写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
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
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作业:
1: 阅读课后“资料袋”,积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
下面是几位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
1、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2、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
城!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3、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
似的杰作。
(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
4、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确实令人鼓舞。人 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
样的智慧和力量。
(美国前总统里根)
再见
隔
zhì
屯
huì
bǎo
四年级语文《长城》课文原文

四年级语文《长城》课文原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长城》课文原文《长城》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
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长城》知识点1.文章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来写的。
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第1自然段写出了长城的(长),运用了(列数字)和(比喻)的说明方法。
第2自然段是围绕长城的(高大坚固)来写的,分别写出了(城墙)、(垛子)、(射口)、(瞭望口)、(堡垒)。
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3、①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是过度局,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②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长城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把看图、学文、想象结合起来,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和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激学导入。
1.谈话激学。
2.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
3、看长城图片,谈感受。
二、展示学生搜集的资料。
三、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个别读;
2、齐读;
3、指出难读的拼音,全班拼读。
4、去掉拼音读词语,指出难写的字:旋、嘉、垒、智慧、隔;
5.堂练写难写字。
四、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昨天大家已预习课文,谁来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什么?(指名说。
)
(学生可能会交流到长城很长、长城高大坚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
的奇迹等等。
)
2、出示全文的中心句最后一自然段:(课件出示:)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指什么?(长城)
(2)指名理解“气魄雄伟”和“奇迹”的意思;
(3)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想一想你从哪儿体会到长城气魄雄伟?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出示远看、近看长城图片。
先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句子,交流)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1)这段话作者抓住哪方面写长城气魄雄伟?(长城的长),你从哪里知道?(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蜿蜒盘旋”等词语体会。
)
(2)结合图文理解“崇山峻岭”和“蜿蜒盘旋”;
(3)这段话作者是从哪里看长城?(板:远看长城)
(4)作者用运用什么说明方法写出了长城的长?(打比方、列数字)
(5)小结:作者在这段描写中,分别运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城长,突出长城气魄雄伟的气势,这是我们今后在习作中需要学习的一种方法,用打比方、列数字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⑦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读出长城的气魄雄伟?(指名读、男生读、齐读,给予鼓励。
)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全班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段这段话作者从哪里看长城?(板:近看长城)你从哪儿知道的?(从北京出发……长城脚下)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高大坚固)
(2)这段话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高大坚固)(这个句子是这段的中心句,它概括了全段的主要意思,它后面的几句话都是围绕捉这句话写的。
)
(3)同学们看看从哪些句子看出长城高大坚固?四人小组交流交流(4)个别说
A、从哪些词看出长城高大坚固(方砖、平整、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有一座方形的城台)
B、理解长城的结构(设计):请同学们参考书上第二幅图和文字,试着用简笔画画出长城的结构图。
(标出瞭望口、射口、垛子、城台)
C、说说当时秦始皇的军队是怎样利用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的?(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和生活想像展开。
)
D、小结:可见长城的设计十分巧妙,特别在军事防御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你觉得古代劳动人民怎么样?(聪明、有智慧等)
(5)指导朗读:作者从高大坚固写出长城的气魄雄伟,请大家用气魄雄伟的语气读读这一段。
五、归纳这两段的学习方法,帮学生归纳学习方法:
读段落——找句子——品重点词——指导读。
六、总结:
长城不但很长,而且高大坚固,气魄雄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所以说它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再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那么,长城又是怎样建成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七、做练习:《语文大视野》。
八、课外拓展:
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板书:
17、长城
④气魄雄伟、奇迹
①远看:像条长龙
②近看:高大坚固
③联想: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