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下册 9.4《大气压强》学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9.4《大气压强》学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9.4《大气压强》学案教科版9、4《大气压强》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证明大气压的客观存在实际例子。

2、学会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托里拆利实验。

3、知道1标准大气压的数字4、知道大气压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了解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

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二、学习准备(一)、复习旧知1、液体产生压强的原因是:液体受作用,且就有性2、在推导液体的压强公式时我们采用了方法(2)、体验活动1、如图1用硬纸片盖在装满水的杯口上,并倒置过来(覆杯实验),你会看到什么2、观察吸盘式挂衣钩,如何吸附在光滑的墙壁上?如果要将吸附在光滑墙壁上的吸盘式挂衣钩拿下来费力吗?(三)、新知准备1、大气会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叫做大气压强,简称。

2、1标注大气压= Pa= mmHg(毫米汞柱)3、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液体的沸点越。

三、我能自学、我能探究(一)、大气压的存在l上图中反映的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场景(上网查资料了解故事梗概)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的证明:(1)的存在(2)大气压力非常l 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类比法:由于气体和液体都要受到作用,都具有性,液体对侵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所以我们用液体来类比气体,判断出气体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l 生活中常见的由于大气压造成的特殊现象(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常例)(1)、瓶呑鸡蛋: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放入广口瓶中,然后将拨了皮的煮鸡蛋猪住瓶口会看到:为什么:(2)、不会掉下的试管:将一个大试管装满水,再将一个小试管插入大试管内,然后迅速倒置过来你会看到:为什么:(3)、你能解释用吸管从饮料瓶中吸取饮料或注射器从药水瓶中吸取药液(二)、大气压的测量1、阅读教材P55了解托里拆利实验是如何进行的2、大气压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有什么关系?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水银面上方是,h代表的是管内外水银面的竖直高度差,而不是水银柱的长度L。

《大气压强》教案(精选8篇)

《大气压强》教案(精选8篇)

《大气压强》教案(精选8篇)《大气压强》教案篇1“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发觉法”“做中学”“思中学”“说中学”“练中学”是新课改中常见的词汇,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其内在的宗旨都是自主、合作、探究,都是为了实现课堂互动,让同学欢乐学习、学会学习。

由于水银对人体有害,“大气压强”一节的试验多为讲解试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应当怎样把握教材,实现师生互助,达到教学目标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对于本节的教学,对同学提出课前预习要求:1.依据课文的描述,做一做皮碗试验和水杯试验,初步体会试验原理、产生问题;2.观看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

课堂上,我将其分为四部曲:一、课题的引入──设置问题、激发爱好;二、问题的探究──得出概念、试验测量;三、问题的拓展──联系实际、深化研讨;四、总结和归纳──形成结论、体会方法。

详细的处理方法:一、课题的引入──设置问题、激发爱好同学们在家里做了试验,你是怎样做的?你有什么想法?(大约2分钟的发言时间)老师对讲得好的进行表扬,对讲得不怎么好的进行鼓舞,调动乐观性。

二、问题的探究──得出概念、试验测量(一)大气压强概念的得出1.同学做皮碗试验(如图1),思索是什么力气吊起了钩码?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缘由:除了皮碗和钩码,就只有空气!这个力气肯定来自空气。

那为什么要挤压皮碗呢?同学会谈许多的想法,然后老师进行动画分析讲解(图2),得出a中大气对皮碗有向上的压力f;b中大气对皮碗有向右的压力f,在f的作用下,玻璃和皮碗间产生一个摩擦力f,f等于皮碗和钩码的重,从而得出大气压强的概念。

2.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还有哪些实例?鼓舞同学发言,确定同学的发言后,请两位同学分别演示书上的“水杯试验”和“鸡蛋试验”,再一次分析缘由。

3.老师指出: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许多,但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马德堡半球试验。

通过多媒体介绍奥托·格里克和马德堡半球试验,然后请同学上台演示,同学踊跃争取动手,此时,可趁机提问:①怎么做这个试验?②为什么要将里面的空气抽掉?试验完毕后,再请同学讲讲: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力气?说明白什么?鼓舞同学勇于探究,科学求证,大胆实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大气压强 学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大气压强 学案

大气压强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3.进行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习重难点】1.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2.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我们将物理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叫做,简称。

2.著名的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该实验中管内水银柱上方为。

3.物理学把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1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 Pa。

4.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

二、新课讲授(一)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是由于产生的。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请自己动手做课本观察: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的几个小实验。

举例:(上课时认真观察老师演示的小实验)请举出我们生活中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事例:。

2.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如何做的?你能否模仿这个实验?用生活中的皮碗试试看。

(二)大气压强有多大。

1.你能估测大气压的值吗?请说说你的方法并和大家一起分享。

2.请说说托里拆利实验的做法。

(课本图9-4-6)3.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请计算出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这样大小的大气压规定为。

4.观察课本图9-4-9,并总结出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情况。

5.在珠穆朗玛峰上用普通的锅不能把饭煮熟,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吗?6.讨论交流:大气压强与天气(课本图9-4-10)7.解释课本自我评价第1题。

【达标检测】1.1标准大气压的值是:Pa,相当于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有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同一房间用托里拆利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实验启示结果依次是75.2cm、75.6cm、76.0cm。

已知一个同学做实验时,管内混入了空气,另一个同学则没有将管子竖直放置,如果只有一个数据正确,它是()A.甲B.乙C.丙D.无法确定3.把装满水的杯子浸入水中,口朝下。

新人教版大气压强导学案

新人教版大气压强导学案

新人教版大气压强导学案新人教版大气压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2、掌握大气压强的基本性质,理解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3、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了解气压计的原理及使用。

4、了解大气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1、大气压强的概念和性质2、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3、大气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三、学习过程1、概念引入通过演示覆杯实验,让学生观察到水杯倒置时,水不会流出。

引导学生思考水杯倒置时,水不流出的原因,从而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

2、大气压强的性质通过实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例如吸管吸饮料、拔火罐等。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大气压强的基本性质,如方向、大小等。

3、大气压强的测量通过讲解气压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测量大气压强。

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使用气压计测量当地大气压强,加深对气压计的理解。

4、大气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通过讲解大气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例如抽油烟机、气垫船等,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大气压强为人类服务。

5、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大气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大气压强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加深对大气压强的理解。

四、学习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拓展延伸1、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大气压强的发展历史和研究前沿。

2、调查身边的大气压强现象,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3、设计一个基于大气压强的创新性应用,如气压驱动的机器人等。

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深化和扩展,培养其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学习评价1、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演示等表现。

《大气的压强导学案》

《大气的压强导学案》

《大气的压强》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大气的压强。

大气是地球上的气体层,它对我们的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进修大气的压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气象现象,例如气压的变化对天气的影响等。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2. 掌握大气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 理解大气压强对天气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1.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主要由氮气(约78%)、氧气(约21%)、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大气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几个不同的层次。

2. 大气的压强大气的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气体分子撞击的力量。

通常用帕斯卡(Pa)作为单位。

大气的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为在海平面上气体的密度更大,分子之间的碰撞更频繁。

3. 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大气压强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ρgh,其中P表示压强,ρ表示气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不同高度处的大气压强。

四、进修方法1. 观察实验通过气压计测量不同高度处的气压,观察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2. 讨论交流和同砚一起讨论大气压强对天气的影响,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实践探究利用气压计观测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气压变化,探究气压与天气之间的干系。

五、教室小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大气的组成和结构,掌握了大气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大气的压强对我们的生活和天气有着重要的影响,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和实践,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谢谢大家的参与,下节课再见!。

《大气的压强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大气的压强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大气的压强》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大家是否曾经想过,为什么我们可以呼吸空气?为什么气球会被气体充满后会飘起来?这一切都与大气的压强有关。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大气的压强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对我们平时生活的影响。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大气的压强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产生的。

2. 掌握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

3. 理解大气的压强对气象变化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1. 大气的压强是什么?2. 大气的压强是如何产生的?3. 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

4. 大气的压强对气象变化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进修重点1. 大气的压强是由大气层的气体分子的重力作用形成的。

2. 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是利用气压计进行测量。

3. 大气的压强对气象变化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五、进修方法1. 听课:认真听讲,理解大气的压强的观点和产生原理。

2. 实验:利用气压计进行实验,测量大气的压强。

3. 讨论:与同砚讨论大气的压强对气象变化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六、进修过程1. 大气的压强是什么?大气的压强是指大气层中气体分子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大气的压强是由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的重力作用形成的,通常用帕斯卡(Pa)作为单位。

2. 大气的压强是如何产生的?大气的压强是由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

在地球表面,大气层厚度较大,因此顶部的气体分子受到较大的重力作用,从而形成了大气的压强。

3. 大气压强的计算方法大气的压强可以通过气压计进行测量。

气压计是利用气体对液体的压力作用原理来测量大气的压强的仪器。

通过气压计可以得出大气的压强值,通常以帕斯卡为单位。

4. 大气的压强对气象变化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大气的压强对气象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气压的高下会影响天气的变化,高气压通常代表着晴朗的天气,而低气压则可能会带来阴雨天气。

此外,大气的压强还会影响人类的生活,如登高时气压的变化会影响人体的呼吸和心脏功能。

七、教室练习1. 请简述大气的压强是如何产生的。

2. 如何利用气压计进行测量大气的压强?3. 大气的压强对气象变化和人类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八、课后作业1. 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大气的压强的小结。

大气压强学案

大气压强学案

大气压强学案导语: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压力在单位面积上的大小,它是大气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了解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对于理解天气现象、研究气候变化以及预测自然灾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将从大气压强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其与天气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大气压强的定义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在某一点上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大气压强的单位通常用帕斯卡(Pa)来表示,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N/m²)。

在地球表面上,大气压强的平均值约为1013.25帕斯卡。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1. 气压计法气压计是测量大气压强最常用的仪器之一。

常见的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旋转翼气压计等。

通过测量在气压作用下液体的液柱高度或旋转翼的旋转情况,可以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

2. 气压传感器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气压传感器也被广泛应用于大气压强的测量中。

气压传感器将气压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测量电信号的变化就可以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

气压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精度高、响应快等优点。

三、大气压强与天气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变化对天气产生着重要影响。

一般而言,气压高的地方天气晴朗,气压低的地方多云或有降水。

这是因为气压高意味着大气下沉,降水的概率较小;而气压低则意味着大气上升,容易形成云团和降水。

通过测量大气压强的变化,我们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

例如在气压突然下降的情况下,常常意味着天气将会转变,可能会有降水或气温的变化等。

而气压稳定的情况下,天气多半会保持相对稳定。

四、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1. 海拔高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的密度会逐渐减小,因此大气压强也会随之降低。

一般来说,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低。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3篇(大气压强的教案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3篇(大气压强的教案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3篇(大气压强的教案设计)下面是收集的《大气压强》教学设计3篇(大气压强的教案设计),以供借鉴。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1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四节《大气压强》教学设计(1课时)一、内容及其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大气压强指的是大气压强的验证、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应用,大气压强其核心是大气压强的测量,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以实验为基础。

分析内容。

学生已经学过压强以及液体压强,本节课的内容大气压强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由于它还与压力有密切的联系以及与流体的压强有重要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承上起下的地位,并有重要的作用,是本学科压强的核心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大气压强的测量,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实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2、过程与方法:(1)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过程。

(2)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有将物理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难点:托里拆利实验及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换法和等效替代法。

四、教具:广口瓶、鸡蛋、火柴、酒精棉球、皮碗、矿泉水瓶、水杯、纸板、水、红色水、玻璃管、烧杯。

五、教学过程一、课题的引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师通过覆杯实验和饮料瓶变形实验引入新课)(师):同学们看过魔术表演吗?喜欢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两个小魔术,大家一定仔细看,观察我是怎么做的,记住你看到的现象。

(演示实验)瓶吞鸡蛋和覆杯实验。

鸡蛋放在瓶口,进不去,老师用手向下压,还是进不去,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进瓶中,鸡蛋置瓶口后顺利进入小口径的瓶中;将纸片盖在空瓶口,倒置,放手后纸片掉落,将纸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子,迅速倒置后放开手水不流出------这两个奇特的现象马上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顺利引入新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压强》学案(人教版)
学习目标:1、知道大气压的存在,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一些现象。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测得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大小等于1.013 x 105Pa。

3.知道大气压会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4. 知道一些常见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和利用大气压的实例。

学习重难:
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和大气压的值,并能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学习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出本课内容。

二.学习过程:
探究活动一:大气压的存在
1、在装满水的玻璃杯上面盖上硬纸板,硬纸板是否会掉下来?为什么?向别的方向呢?
由于空气也受 ____ 力的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___________ 方向都有压强。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______________ , 简称_________ 。

2、简介马德堡半球实验。

著名的____________ 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这个实验是由
_________________ 主持的。

3、举出生活中大气压存在的事例。

探究活动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

介绍托里拆利实验.思考:
①开始水银为什么下降?
②后来水银柱为什么静止而不再继续下降?
③试管内水银柱的上方是真空还是空气?
④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少?如何计算?
⑤大气压的值是多少帕?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巩固练习:
测定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_____________ 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____________ 帕。

在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中,所用玻璃管的粗细与测量结果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中应竖直
放置,如果玻璃管倾斜,则管内水银柱长度将____________ ,水银柱的竖直高度将 _____________
假如用水来做托里拆利实验,管内上方为真空,大气压可支持约_______________ 米高的水柱。

探究活动三: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1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 。

2、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 ___________ 。

常用的气压计有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3、讨论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三、自我检测
1马德堡半球实验的设计者是()
A 奥托?格里克
B 马德堡
C 托里拆利
D 伽利略
2、用自来水钢笔吸墨水时,只要把弹簧片按几下松开,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这是因
为()
A 橡皮管有吸力
B 弹簧片有吸力
C 大气压的作用D橡皮管里真空有吸力
3、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液柱的高度取决于()A外界大气压强
B外界大气压强和管的粗细
C外界大气压强和液体密度
D外界大气压强和玻璃管的倾斜程度
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

如在玻璃管的顶部开一个小洞,那么管内的水银
柱将()
A向上喷出 B 稍微下降一些
C降低到和管外水银面相平 D 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5、医生打针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 ,然后把针头插入药
液中,担起活塞后,由于管内没空气,在管外__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入针管里.
6、如图13-22所示,将试管口朝下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加热几秒后,立即竖直插入盛水的容器中某处不动.
⑴你猜想可能产生的现象是怎样的?”、
⑵你猜想的依据的什么?
四、系统总结(所学知识、方法、知识网络等)
图13-22 五、课后作业
六、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