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合集下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报告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报告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报告
1.确定基层的设计要求:根据路面的使用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基层
的强度等级和稳定性要求。

2.确定碎石的级配范围:根据基层的设计要求,确定合适的碎石级配
范围,以满足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3.确定水泥用量:根据基层的设计要求和碎石级配范围,通过试验确
定水泥的用量,以达到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4.确定水胶比:根据水泥用量和碎石级配范围,通过试验确定水胶比,以保证水泥的充分反应和碎石的骨料填充效果。

5.进行配合比试验:根据确定的水泥用量和水胶比,进行配合比试验,通过试验结果确定最终的配合比。

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保试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重复进行试验,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和准确性。

2.注意试验条件的控制:控制试验环境和试验条件,确保试验结果符
合实际施工条件。

3.注意水泥的质量控制:水泥的质量对基层的稳定性和强度有重要影响,必须保证水泥的质量符合要求。

4.注意基层材料的加工和贮存:基层材料的加工和贮存条件对配合比
试验结果有影响,必须保证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试验,可以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最佳配合比,提高基层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同时,配合比设计也为施工提供了指导,保证基层工程的质量和性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是路面工程中重要的环节,对保证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优选)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优选)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工程设计图纸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4.水泥及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5.通用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6.公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7.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二、设计步骤: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的确定1.1材料的选用(1)水泥:P.C32.5,技术指标见表1:表1 水泥试验结果汇总表(2)俊源石场压碎值:22.5%;针片状:18.4%;液限:22.4% 塑限指数:3.6 表2 石料筛分和集料级配合成计算结果表1.2确定水泥剂量掺配范围依据隆三线设计图纸要求,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设计要求7d 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为 3.0~4.0MPa,最大不能超过上限,水泥掺量为4.0~5.5%,最大不能超过上限,所以本次设计7d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取中值,即3.5MPa为设计值,根据经验水泥剂量按3.5%、4.0%、4.5%、5.0%、5.5%五种比例配置混合料,即水泥比碎石为3.5:100、4.0:100、4.5:100、5.0:100、5.5:100。

1.3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首先对三种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做标准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3.5%)、中间剂量(4.5%)和最大剂量(5.5%),其余两个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按内插法确定,最后得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如表3表3混合料标准击实试验结果1.4测定7d无侧限抗压强度1.4.1制作试件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混合料强度试件制备,按现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的规定,采用150mm×150mm的圆柱体试件,每种水泥剂量按13个试件配制,工地压实度按98%控制,现将制备试件所需的基本参数计算如下:(1)配制一种水泥剂量一个试件所需的各种材料数量,成型一个试件按7000g混合料配制,取水泥和碎石的材料含水率为0,先计算水泥剂量为3.5%的各种材料数量:水泥:7000×3.5/(100+3.5)=236.7g集料:7000×100/(100+3.5)=6763.3g需加水量:7000×7.5%=525g(2)制备一个试件所需混合料的数量m=V×p d×k(1+w o)=1/4×15×15×π×15×2.320×98%×(1+7.5%)=6479gm—n%剂量时每个试件所需质量;V—试模体积(试模内劲尺寸为:150mm×150mm);P d—n%剂量时该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W o—n%剂量时该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K—工地预期达到的压实度(98%)。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定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在碎石基层上使用水泥作为稳定剂进行强化处理的一种道路基层结构。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能够提高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增加道路的承载能力,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原则1.基层结构力学性能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应满足道路设计要求中对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要求,包括强度、稳定性、变形性等方面的指标。

2.基层材料的选择: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应选择合适的基材和稳定剂材料。

碎石作为基材应满足一定的物理性能要求,稳定剂水泥应选择合适的型号和掺量。

3.配合比设计原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应合理确定水泥和碎石的配合比例,保证基层材料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方法1.确定水泥用量: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要求,确定水泥的用量。

一般来说,水泥用量可以根据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估算,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2.确定碎石用量: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要求,确定碎石的用量。

碎石用量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进行估算,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3.确定水灰比:水泥与碎石的配合比例是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实验数据和经验准则,确定合理的水灰比,保证水泥和碎石能够充分反应,并达到所需的稳定效果。

4.确定掺合料用量:根据情况需要,可以适当添加一些掺合料来改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性能,如矿渣粉、石灰粉等。

掺合料的用量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进行估算,并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5.配合比设计验证: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来验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配合比。

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的注意事项1.应根据道路设计要求和基层结构力学性能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型号和掺量,以及碎石粒径和分配规格。

2.在设计中应考虑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条件,并合理安排水泥和碎石的配合比例。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长韶娄高速公路第二十合同段路面基层施工采用4%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确定原材料由水泥、集料、水组成,其中集料由19~31.5mm 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掺配组成。

一、设计依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E60-200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0-2007二、设计要求要求配合比7d无侧限抗压强度≥3.5MPa,确定混合料各组分的具体掺配比例,为路面基层施工做准备:原材料碎石: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产地为龙塘镇南风碎石场水泥:复合硅酸盐P.C32.5水泥,产地江西芦溪南方水泥厂水:饮用水三、设计过程1、基层级配要求: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分别对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进行水洗筛分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计算确定集料比例为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石屑=25:15:20:40。

2、确定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选取最经济的一组配合比作为施工配合比,试定以下三组配合比:3、水泥稳定碎石重型击实试验本试验采用重型击实法,击实筒的规格为φ152×120mm,击实层数3层,锤击次数为98次/层。

对以上三种配合比例配料后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由平行试验得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汇总如下:4、延迟时间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和干密度的影响5%水泥稳定碎石延迟时间2小时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为2.361g/cm3和6.4MPa,4小时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为2.315g/cm3和4.7MPa,6小时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为2.273g/cm3和3.1MPa。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

XXXXXX公路项目第合同段()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编号:施工单位:监理单位:20 年月日目录一)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二)水泥剂量的确定三)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记录表四)土工击实试验记录表五)水泥性能试验报告六)砂石材料性能试验报告配合比设计说明书一)概述XXXX西南部公路网的主干道,连接上瑞高速公路,被列为XX省“十五”期间公路建设重点工程。

按《路面变更设计》的要求路面结构底基层为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

二)使用部位竹城公路Y段路面底基层,桩号:K0+000~K16+000三)材料来源及性能参数按规范和设计要求,水泥采用邵阳长城水泥厂宝庆牌P.C32.5级水泥。

碎石采于交通厅机关服务局竹市碎石场。

各材料性能参数见后附试验报告四)配合比参数的确定根据砂石材料筛分情况及混合料级配要求确定砂石材料配比。

筛分结果及混合料级配要求见下表,混合料参配比例为:1-3籽:5-10籽:石粉= 45 :20 :35五)、室内标准试验一、准备a 检查试验仪器设备齐全,并使之运转正常;b 备足碎石、石屑、水泥等材料;c 试验室工作人员:达勇、李理、吴春。

d 通过对混合料击实试验,并按最佳含水量计算干密度制备试件。

二、计算初步配合比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根据设计要求推荐水泥用量为4%。

我试验室增加了3.5%水泥剂量及5.0%剂量做对比试验。

1、水泥剂量4.0%总量:m1=ραV(1+w)*96%=2.380*2651*(1+4.9%)*96%=6354(g)干混合料质量:m2=m1/(1+w)=6354/(1+4.9%)=6057(g)水质量:m3=m1-m2=6354-6057=297(g)干石料质量:m4=m2/(1+水泥剂量%)=6057/(1+4.0%)=5824(g)水泥质量:m5=m2-m4=6057-5824=233(g)碎石1(1-3籽):m4*45%=5824*45%=2621(g) 碎石2(5-10籽):m4*20%=5824*20%=1165(g) 石屑3(0-5籽):m4*30%=5824*35%=2038(g)2、水泥剂量3. 5%总量:m1=ραV(1+w)*96%=2.374*2651*(1+4.7%)*96%=6326(g)干混合料质量:m2=m1/(1+w)=6326/(1+4.7%)=6042(g)水质量:m3=m1-m2=6326-6069=284(g)干石料质量:m4=m2/(1+水泥剂量%)=6069/(1+4.0%)=5838(g)水泥质量:m5=m2-m4=6042-5838=204(g)碎石1(1-3籽):m4*45%=5838*45%=2627(g) 碎石2(5-10籽):m4*20%=5838*20%=1168(g) 石屑3(0-5籽):m4*35%=5838*35%=2043(g)3、水泥剂量5. 0%总量:m1=ραV(1+w)*96%=2.404*2651*(1+5.4%)*96%=6448(g)干混合料质量:m2=m1/(1+w)=6448/(1+5.4%)=6118(g)水质量:m3=m1-m2=6448-6118=330(g)干石料质量:m4=m2/(1+水泥剂量%)=6118/(1+5.0%)=5827(g)水泥质量:m5=m2-m4=6118-5827=291(g)碎石1(1-3籽):m4*45%=5827*45%=2622(g)碎石2(5-10籽):m4*20%=5827*20%=1165(g)石屑3(0-5籽):m4*35%=5827*35%=2040(g)按照JTJ057 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见下表:六、试验室配比确定结果分析,3.5%水泥剂量混合料已能满足底基层强度2.0MPa设计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设计1.确定水泥掺量:水泥的掺量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计中的关键参数。

一般来说,掺水比(水泥与干碎石的质量比)在4%~6%之间,较为常见。

但具体的掺量要根据材料的性能和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2.确定碎石粒径:基层碎石的粒径需要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一般来说,碎石的最大粒径应小于基层厚度的1/3~1/2,并且要求粒径分布合理,以提高基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确定水灰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质量比。

该比例会影响到水泥的水化反应和基层的强度发展。

一般来说,水灰比在0.23~0.28之间较为常见,但具体数值需要根据材料性能和设计要求确定。

4.考虑温度和湿度因素:温度和湿度是水泥水化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配合比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控制水泥含水量和施工时间,以保证水泥的正常水化反应和基层的强度发展。

1.基床处理:在施工前,需要对基床进行处理,去除沥青、油污等杂质,并进行地面平整处理,以确保基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对采购的碎石和水泥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注意保存和保护材料,防止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3.搅拌均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搅拌应均匀充分,以保证碎石和水泥的充分混合。

可采用机械搅拌或人工搅拌的方式,注意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的控制。

4.施工温度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温度对基层的强度和质量有影响。

施工时要避免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施工,以免影响水泥的正常水化反应和基层强度的发展。

5.压实密度和强度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密度和强度是衡量基层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密实度和强度的检测和控制,可采用静压力板进行压实试验,以确保基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6.施工环境保护: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污染土壤和水源。

施工结束后,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修整,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

1、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 3.0MPa;2、3、(1)水泥:对四种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做标准击实试验,确定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2、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路面基层,设计要求7d无侧限饱水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根据经验,水泥剂量按2.5%、3.5%、4.5%、5.5%四种比例配制混合料,即水泥:碎石:2.5:100,3.5:100,4.5:100,5.5:100采用。

石料筛分和集料级配计算结果27.0%、25.3%和26.8%,石屑中小于0.5mm料塑性指数为8。

对三种规格碎石材料进行筛分3、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实验,根据筛分结果通过试算法组配混合石料,经计算混合石料级配满足设计要求,可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条件:设计步骤:1、原材料检验及选定当地可供应425号慢凝普通硅酸盐水泥,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可碎石集料级配符合下表要求:水泥要求初凝时间长的水泥,宜采用425号(要求终凝时间在6h以上为宜);碎石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碎石集料中小于0.5mm材料的塑性指数小于9,70002.5%1╇ 2.5%1╇ 2.5%③用同样的方法对水泥剂量为3.5%、4.5%和5.5%的混合料制件参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下:(2)测定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经6d标准养生1d浸水,按规定方法测得7d饱水无侧限抗压强度结 果如下:水 泥:g (1)制作试件: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混合料强度试件的制备,按现行技术规范规定采用Φ150mm×150mm的圆柱体试件,每种水泥剂量按13个试件配制,工地压实度按98%控制,现将制配试件所需的的基本参数计算如下:①配制一种试件所需的各种原材料数量=m 成型一个试件按g混合料配制,取水泥和碎石材料的含水量为0,先计算水泥剂量为的各种材料的数量:7000=170.77000集 料:6829.3g 7000=②制备一个试件需要混合料数量需加水量:7000=407.4g—× 5.82%)5.82%==g98.0%*(12649.4*╇6374.2 2.32*v*ρd *k*(1+w o )水泥剂量 5.00%,混合料含水量 6.4%,最大干密度为 2.331g/cm3,施工时压实度按98%,成型材料按7000g计算。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一种常用于路面工程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和耐久性,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因此在很多路面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目标配合比设计则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进行探讨。

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特点和应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一种通过将水泥与碎石进行混合和固化而得到的新型基层材料,其主要特点如下:1.良好的承载性能: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能够承受大量的荷载和交通负荷,有效保障路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优异的耐久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够抵御各种外界因素的侵蚀和损伤,保证路面长期的使用效果。

3.施工简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过程相对简便,能够大幅缩短工期和减轻施工难度,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工程成本。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应用范围较广,可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路面工程,如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乡村公路、机场跑道等,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有利于保障公众的出行和生活。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的要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艺技术,能够直接影响到基层材料的性能和品质,因此需要特别重视。

以下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的要点:1.选择合适的碎石: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来说,碎石是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选用合适的碎石对于提高基层材料的耐久性和强度十分重要。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碎石种类和规格,以满足工程的要求。

2.确定水泥用量:水泥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其用量。

通常情况下,水泥用量应在5%-10%之间,根据碎石的类型和含水率等因素进行调整。

3.掌握适当的混合比例:混合比例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中的重要参数之一,需要根据碎石和水泥的特性来确定。

一般来说,混合比例应在1:2-1:4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配合比设计
内蒙古国道242甘临一级公路工程第三项目部路面底基层施工采用4.5%水泥稳定碎石,试验确定原材料由水泥、集料、水组成,其中砂砾,集料由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掺配组成。

1
碎石、4.75~9.5mm碎石、砂砾进行水洗筛分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计算确定集料比例为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砂砾=20: 5:5:70。

.强度:无机结合料设计无侧限抗压强度(7d)为2.5Mpa;
.压实度:现场压实度要求≥97%,制作无侧限强度试件时试件质量计算按97 %控制;
3.材料要求:
粗细集料集料规格: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
天然砂砾
厂地:富山碎石场
水:地下水
级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压碎值:<26 % ;
针片状含量:≤20 % ;
3、水泥稳定碎石重型击实试验
本试验采用重型击实法,击实筒的规格为φ152×120mm,击实层数3层,锤击次
数为98次/层。

对以上三种配合比例配料后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由平行试验得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3。

在4小时以内5%水泥稳定碎石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降低弧度不大,延迟时间在6小时的最大干密度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降低弧度较大且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合格。

因此确定5%水泥稳定碎石的延迟时间为4小时,以后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在4小时之内完成。

5、选定配合比
综合以上结果,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规范要求,考虑到试验的保
证率系数及半刚性底基层的干缩、温缩特征,故采用水泥剂量为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为试验室配合比,即C配合比。

6、水泥剂量标准曲线
依据选用的配合比水泥:集料=5.0:100 W最佳含水量=6.1%,配制水稳碎石混合料1000g,按规范要求用EDTA滴定法测得以下标准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