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凯美瑞制动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汽车制动总结报告范文(3篇)

汽车制动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

为了提高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我国汽车制动行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优化。

本文通过对汽车制动系统的实验分析,总结其性能特点,为汽车制动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分析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特点;2. 评估汽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3. 为汽车制动系统的改进提供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某品牌汽车,车型为XX型;2. 实验设备:汽车制动性能测试台、制动踏板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制动距离传感器等;3. 实验内容:汽车制动性能试验,包括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制动协调时间等指标;4. 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制动距离实验结果显示,该车型在高速行驶时,制动距离为100m,满足国家标准。

但在中低速行驶时,制动距离略大于标准值。

这可能是由于中低速行驶时,驾驶员对制动踏板的控制不够精准,导致制动距离增加。

2. 制动减速度实验结果显示,该车型在高速行驶时,制动减速度为10m/s²,满足国家标准。

在中低速行驶时,制动减速度为8m/s²,略低于标准值。

这可能是由于制动系统在低速行驶时,制动力分配不均,导致制动减速度下降。

3. 制动协调时间实验结果显示,该车型在高速行驶时,制动协调时间为0.8s,满足国家标准。

在中低速行驶时,制动协调时间为1.2s,略高于标准值。

这可能是由于制动系统在低速行驶时,制动力响应速度较慢,导致制动协调时间增加。

4. 制动系统可靠性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该车型在高速行驶时,制动系统可靠性较高,但在中低速行驶时,制动系统可靠性有所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制动系统在低速行驶时,制动力分配不均,导致制动效果不稳定。

五、结论与建议1. 结论通过对汽车制动系统的实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该车型在高速行驶时,制动性能较好,满足国家标准;(2)在中低速行驶时,制动性能略低于标准值,需要进一步优化;(3)制动系统在低速行驶时,可靠性有所下降,需要提高制动力分配均匀性。

汽车制动_系统实验报告(3篇)

汽车制动_系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汽车制动系统的深入研究,了解其工作原理、性能表现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达到以下目标:1. 研究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分析制动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3. 掌握汽车制动系统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4. 提高对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和维修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汽车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制动总泵、制动分泵、制动器(刹车盘、刹车鼓)、液压油管、ABS系统等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总泵将液压油输送到制动分泵,进而推动制动器,通过摩擦力使车轮减速或停止。

三、实验设备1. 实验用车:金龙6601E2客车;2. 数据采集、记录系统:ACME便携工控机、GEMS液压传感器;3. 实验车速测量装置:基于GPS的RT3000惯性测量系统;4. 机械五轮仪、光学五轮仪等辅助设备。

四、实验步骤1. 熟悉实验车辆,了解其制动系统结构及各部件功能;2. 安装实验设备,包括数据采集、记录系统、车速测量装置等;3. 进行行车制动系统冷态效能实验,记录制动压力、制动距离等数据;4. 进行应急制动系统冷态效能实验,记录制动压力、制动距离等数据;5. 分析实验数据,评估制动系统性能;6. 根据实验结果,对制动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维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行车制动系统冷态效能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项目 | 数据 || :--: | :--: || 制动压力(MPa) | 6.5 || 制动距离(m) | 35 || 制动减速度(m/s²) | 4.2 |分析: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行车制动系统在冷态下的性能表现良好,制动压力和制动距离符合要求,制动减速度也满足设计标准。

2. 应急制动系统冷态效能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项目 | 数据 || :--: | :--: || 制动压力(MPa) | 7.0 || 制动距离(m) | 32 || 制动减速度(m/s²) | 4.5 |分析:应急制动系统在冷态下的性能表现同样良好,制动压力、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制动力检测实验报告(3篇)

制动力检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滚筒式制动检测台,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检测,以评估其制动力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确保行车安全。

二、实验原理制动力检测实验是通过模拟实际制动过程,测量汽车制动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制动力,从而评估其性能。

实验原理如下:1. 将汽车驶入滚筒式制动检测台,使车轮与滚筒接触。

2. 启动检测台电动机,使滚筒带动车轮转动。

3. 在车轮转动过程中,通过制动系统使车轮减速直至停止。

4. 测量车轮在减速过程中的阻力,即为制动力。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滚筒式制动检测台2. 车辆3. 轮胎气压表4. 举升器5. 脚踏开关6. 弹簧测力计7.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检测准备- 检查轮胎气压是否符合汽车制造厂的规定,若不符合规定,应将气压充到规定值。

- 检查滚筒表面是否干燥,有无松散物质及油污,滚筒表面当量附着系数不应小于0.75。

- 检查汽车各轴轴荷是否超过试验台允许范围。

2. 检测步骤- 将试验台电源开关打开,并使举升器在升起位置。

- 将汽车垂直于滚筒方向驶入试验台,使前轴车轮处于两滚筒之间的举升平板上。

- 汽车停稳后,置变速器于空挡,使行车制动、驻车制动处于完全放松状态,把脚踏开关套装在制动踏板上。

- 降下举升器,至轮胎与举升器完全脱离为止。

- 带有轴重测量装置的试验台,此时测量轴重。

- 启动电动机,使滚筒带动车轮转动,2秒后测得车轮阻滞力。

- 踩下制动踏板,测取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的前轴左、右轮动力和各轮制动力的最大值,同时也测出制动协调时间。

- 升起举升器,驶出已测车轴,驶入下一车轴,按上述同样方法检测后轴车轮阻滞力、制动力、左右轮制动力差和制动协调时间。

- 当与驻车制动相关的车轴在试验台上时,检测完行车制动后,应重新启动电动机,在行车制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用力拉紧驻车制动,检测驻车制动性能。

- 所有车轴的行车和驻车制动性能检测完毕后,升起举升器,汽车驶出试验台。

- 切断制动试验台电源。

制动器检测实训报告

制动器检测实训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凯美瑞轿车盘式制动器的检测班级姓名组号实验地点: C-103 实验成绩: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熟悉常见量具的使用方法;3、掌握制动器的拆装方法;4、初步掌握常见制动器故障排除方法及维护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凯美瑞整车一台;2、千分尺(0-25mm)、游标卡尺、百分表头、磁力表座各一个;3、常用工具一套、棉纱、砂纸若干。

三、实验原理(1)制动块检修:制动块的主要失效是磨损。

(2)制动盘检修:制动盘的常见失效有磨损、翘曲变形和拉伤。

检查制动盘端面圆跳动误差(小于0.06毫米),或制动盘表面出现明显的磨损台阶及拉伤沟槽,必要时更换。

(3)制动钳体漏油时,应更换总成。

四、实验过程1、拆解盘式制动器(1)拆下定位弹簧及制动钳固定螺栓。

(2)取下钳体及摩擦片,拆下制动盘。

2、检测并记录数据:(1)检查制动盘表面有无异常磨损、划伤;用千分尺测量制动盘的厚度并记录;安装磁力表座、表头并测量制动盘端面圆跳动量误差并记录。

(2)检查制动块表面有无异常磨损、划伤;用游标卡尺测量制动块厚度并记录3、组装盘式制动器:(1)装上制动盘,并装好摩擦片。

(2)放好定位弹簧。

(3)安装制动钳体。

五、使用注意事项1、拆装前需要拆卸轮胎、举升车辆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并注意安全。

2、拆装盘式制动器时必须按照规范进行,有疑问及时报告老师。

3、准确读取并记录检测数据。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数据记录2.实验结果分析:。

汽车制动实验报告

汽车制动实验报告

汽车制动实验报告汽车制动实验报告引言:汽车制动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本次实验对一辆普通轿车的制动系统进行了详细测试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2. 测试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指标,如制动距离、制动力等;3. 分析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实验装置和方法:1.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使用了一辆普通轿车,并配备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设备,以获取制动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2. 实验方法:(1)制动距离测试:在平坦的道路上进行制动距离测试。

以一定速度行驶后,紧急制动并记录停车时的行驶距离。

(2)制动力测试:通过传感器采集车轮制动力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3)制动温度测试:通过红外线测温仪测量制动盘和制动鼓的温度变化,了解制动系统在制动过程中的热量产生和分散情况。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1. 制动距离测试结果:经过多次测试,得到的平均制动距离为X米。

根据相关标准,该制动距离处于合理范围内,说明该车辆的制动系统工作正常。

2. 制动力测试结果: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显示,车轮制动力在制动过程中逐渐增大,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减小。

这说明制动系统能够提供足够的制动力,保证车辆在制动时稳定停车。

3. 制动温度测试结果:制动过程中,制动盘和制动鼓的温度会明显升高,但在一定时间后会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制动时产生的热量被散热系统迅速分散,保证了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汽车制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该车辆的制动系统工作正常,制动距离合理,制动力充足,并且能够有效散热,保证制动系统的长期稳定工作。

五、实验改进和展望:本次实验虽然对汽车制动系统进行了初步测试,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下一步,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方法和测试装置,提高测试精度和可靠性。

此外,还可以对不同类型车辆的制动系统进行比较研究,以进一步了解不同制动系统的性能和特点。

最新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

最新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

最新汽车制动性实验报告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2023年款的多款车型进行了制动性能测试。

测试的目的在于评估各车型在不同速度下的制动距离和稳定性,以及在紧急制动情况下的表现。

实验采用了标准化的测试流程,并在干燥和湿滑两种路面条件下进行。

实验结果显示,参与测试的A型车在干燥路面上从100公里/小时减速到完全停止的平均距离为35米,而在湿滑路面上这一距离增加到了45米。

B型车的相应数据分别为40米和50米。

值得注意的是,C型车在干燥路面上的制动距离仅为32米,表现出色,但在湿滑路面上的性能下降较为明显,制动距离达到了52米。

在紧急制动测试中,所有车型均未出现制动系统过热或失效的情况。

然而,D型车在多次紧急制动后,制动踏板感觉逐渐变软,这可能指向其制动助力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

稳定性方面,大部分车型在制动过程中车身保持稳定,但E型车在高速紧急制动时出现了轻微的尾部摆动。

这可能是由于其制动系统分配不平衡或悬挂系统调整不当所致。

总体而言,本次实验表明,虽然大多数车型在制动性能上表现良好,但仍有改进空间,特别是在湿滑路面和紧急制动情况下。

汽车制造商应当关注这些发现,并针对性地进行技术优化和调整。

未来的研究还应包括更多车型和更复杂的路况,以提供更全面的制动性能评估。

制动性能实验报告

制动性能实验报告

制动性能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汽车的制动性能进行测试,评估其制动效果,为车辆制动系统的改进提供实验数据。

实验器材及方法器材•汽车•刹车踏板•刹车盘•刹车片•刹车液•制动力测试仪方法1.确保实验车辆处于安全状态,手动刹车已解除。

2.检查刹车盘和刹车片的磨损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3.检查刹车液的液位,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4.连接制动力测试仪,确保其正常工作。

5.在平坦路面上进行实验,确保路面干净、无杂物。

6.由实验者坐在驾驶座上,进行制动测试。

7.在行驶过程中,实验者突然踩下刹车踏板,记录制动力测试仪显示的制动力大小。

8.重复步骤7,进行多次测试,取平均值作为该车辆的制动力。

实验结果经过多次实验测试,得到如下结果: - 实验车辆平均制动力为X N。

- 制动力测试仪显示的最大制动力为Y N。

- 制动力测试仪显示的最小制动力为Z N。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实验车辆的平均制动力可以作为评估该车辆制动性能的指标。

- 实验车辆的最大制动力可用于评估该车辆的紧急制动能力。

- 实验车辆的最小制动力反映了制动系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实验讨论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以下问题: - 制动力测试仪的精确度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进行实验时需谨慎操作。

- 实验车辆的制动性能可能会受到车辆质量、刹车盘和刹车片的磨损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对汽车的制动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得到了实验结果。

我们发现制动力测试仪的数据可作为评估车辆制动性能的重要指标,但需要结合实际驾驶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此外,在进行实验前应仔细检查车辆和实验器材的状态,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1] 实验室实验指导手册,XX大学汽车工程系,2021。

汽车制动性能试验实验报告

汽车制动性能试验实验报告

汽车制动性能试验1、试验目的:检测并分析汽车的制动性能。

2、检测项目:制动距离、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 (因场地和试验仪器问题,本次试验不检测制动方向稳定性和制动协调时间,制动初速为30km/h 。

另外,本次所用仪器可检测制动时间和最大减速度)3、试验仪器:汽车拖拉机综合检测仪制动传感器,装在汽车踏板上。

非接触式车速仪(光电传感器)。

可装于汽车的前端,后端或侧面。

要求:安装牢固,并用保险绳缚牢。

传感器的光学镜头要垂直地面,镜头前端与地面距离约500mm 。

镜筒上的标白线方向对准汽车的行驶方向(向前或向后)。

4、综合检测仪的使用方法打开电源开关,按下任意键 按“确认”键5、检测过程1、 在主测试菜单上按“↑”“↓”键选择要测的项目(制动试验)。

按“清除”键设置传感器1的类型(光电传感器或五轮传感器);按“↑”“↓”键设置测试参数(测试初速、测试距离);按“←”“→”键设置参数数量大小,如下: 初速40 km/h ,测试距离50m ,采样间隔10km/h2、当实测车速等于设置的“测试初速”时,仪器发出“嘀”的一声,表示测试条件已具备。

3、告诉驾驶员开始进行制动试验,同时按“确认”键开始进行测试,驾驶员开始制动,当车速降至0时,测试过程自动结束。

屏幕左下侧显示测试结果,分别为制动初速、制动距离、制动时间、最大减速度和MFDD 。

4、按“F 1”键可将测试结果打印出来,再按“F 1”键可将测试结果打印出来。

再按“F 1”可将V-T 和V-S 曲线打印出来。

测试参数设置菜单 测试面板打印机 屏幕 F 1 F 2 复位 ← → ↑ ↓ 清除 确认 (1)按“清除”键设置传感器1的类型(光电传感器或五轮传感器) (2)按“↑”“↓”键设置测试参数(测试初速、测试距离) (3)按“←”“→”键设置参数数量大小(初速和测试距离的大小,采样间隔。

在设置测试距离时也可用“F 2”键附:制动距离、MFDD和制动稳定性的要求:座位数≤9的客车制动初速(km/h)满载制动距离(m)空载制动距离(m)满载MFDD(m/s2)空载MFDD(m/s2)试车道宽(m)50 ≤20 ≤19 ≥5.9 ≥6.22.56、实验数据分析试验组别制动初速(km/h)制动距离(m)制动时间(s)最大减速度(m/s2)平均减速度(m/s2)MFDD(m/s2)1 45.3 12.156 3.8275 -12.75 -6.51 0.4262 45.1 11.490 2.7782 -13.28 -6.82 0.161第一组制动过程数据如下:采样组内容1 2 3 4 5 6t(s)0 0 0 0 0 0s(m)0 0 0 0 0 0v(km/h)0 0 0 0 0 0 由于机器出现故障,无法得出制动v-t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编 号:CTTC/CBB-B352-0710-349
1.试验依据及任务来源
1.1 试验依据:试验任务单编号:CTTC/CBB-B352-0710-349,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B25 项目 产品开发计划。 1.2 任务来源:汽研院。
表9
指定制动 实测初速
踏板力(N)
初(km/h) (km/h) 最大值 均值 限值
制动距离(m) 测量值 限值
充分发出的平均 减速度(m/s2)
测量值 限值
备注 载荷
80.3 451.9 331.5 ≤500 30.9 ≤50.7 9.1
≥5.8 - 空载
80
80.4 481.4 382.7 ≤500 31.0 ≤50.7 9.0
6 7 8
仪器名称 轮胎气压表
风速仪 车速仪
踏板力计 管路压力传感器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主机 踏板行程传感
热电偶
仪器型号 TG-3 AVW-03 VGPS
PFT FGP DEWE-5010 WPS K型
生产厂家 台湾 台湾
DEWETRON DATRON
RMS DEWETRON DEWETRON
RS
表5 有效期至 2008.2.18 2008.2.18 2008.4.10 2008.4.10
表 10
指定制动 实测 初速 初速
踏板力(N)
制动距离(m)
充分发出的平均 减速度(m/s2)
备注
载荷
(km/h) (km/h) 最大值 均值 限值 测量值 限值 测量值 限值
50.0 403.2 325.4 ≤500 12.7 ≤19.0 8.7
≥6.2 - 空载
50
49.7 500.0 353.1 ≤500 13.4 ≤20.0 8.7
2008.4.10 2008.4.10 2008.4.10 2008.4.10
5.2 试验环境条件,详见表 6。
试验时间
试验项目
风速(m/s)
表6 温度(℃)
2007.10.27
制动效能主观评价
2.0
20.0
2007.10.28
安装仪器
2.0
15.4
2007.11.1
空载制动性能试验
3.1
16.8
2007.11.2
空、满载制动性能试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5
20.0
2007.11.3
满载制动性能试验
3.2
24.0
2007.11.5 拆除仪器、制动系统检查性试验
4.7
18.0
第 3 页 共 13 页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编 号:CTTC/CBB-B352-0710-349
B、C
11
制动系统主观评价
Q/SQR.04.594-2006
C、D
12
制动系统热衰退试验
Q/SQR.04.485-2006
C
13
制动噪声评价
Q/SQR.04.594-2006
C、D
4.2 以上试验项目在场地允许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5.试验条件
5.1 试验仪器设备,见表 5。
序号 1 2 3
4 5
≥5.9 - 满载
160.0 454.2 379.7 ≤500 111.2 ≤188.1 9.7 160
160.3 472.4 378.5 ≤500 115.7 ≤188.1 9.5
≥5.0 - 空载 ≥5.0 - 满载
注:制动初速度 50km/h 的试验依据标准为 GB7258-2004;制动时没有偏离 2.5 通道。
3.3 样车总成结构及技术参数见表 3
发 动 机
发动机电 喷系统
变 速 器
转向机 悬架 轮胎
总成名称
形式
型号 排量(L) 最大功率(kW/ r/min) 最大扭矩(N·m/ r/min) 最低燃料消耗率(g/kW•h) 生产企业
型号
生产企业
形式
型号
1档
2档
3档
4档
速比
5档
6档 倒档 主减速比
生产企业
形式

形式

形式
型号
气压(kPa)
生产厂家
编 号:CTTC/CBB-B352-0710-349
表3 配置
2AZ-FE直列四缸16-Valve DOHC VVT-i ---2.362
123/6000 224/4000
-------
------手自动一体变速器 ----------------------------
5.7.2(冷态制动)每次制动初始,制动盘温度<90℃。
6.试验结果及分析
6.1 加速踏板行程及力的测量试验,结果见表 8。
表8
试验项目 加速踏板行程及力的测量试验
踏板行程(mm) 51.8
踏板力(N) 173.0
6.2 行车制动系 0 型试验(制动器冷态制动效能基准试验)
6.2.1 发动机脱开的 0 型试验,见表 9。
2.试验目的
对 B25 Benchmark 样车丰田凯美瑞进行整车制动性能试验,为 B25 车型的开发提供试验
数据及参考。
3.试验对象
3.1 试验车辆基本情况见表 1。
表1
样车型号
颜色
VIN 码
发动机号
里程表读数(英里)
丰田凯美瑞 银灰色 4TIBE46K07U182954
03AIU182954
4280
6.5 行车制动系剩余制动性能试验(真空助力失效试验),见表 13。
指定制 实测制动 动初速 初速
踏板力(N)
(km/h) (km/h) 最大值 均值 限值
80.3 667.0 600.5
80
≤700
79.3 679.3 629.4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
制动距离(m)
度(m/s2)
测量值 限值 测量值 限值
63.6 ≤178.7 4.4
≥1.5
64.6 ≤150.3 4.3
≥1.7
备注
- -
表 12
载荷 空载 空载 满载 满载
表 13
载荷
空载 满载
第 5 页 共 13 页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编 号:CTTC/CBB-B352-0710-349
满载
5
行车制动系部分失效试验
GB12676-1999
空载、满载
6
行车制动系剩余制动性能试验
GB12676-1999
空载、满载
7
应急制动试验
GB12676-1999
空载、满载
8
驻坡制动试验
GB12676-1999
满载
9
制动距离试验
Q/SQR.04.485-2006
B、C
10
踏板感觉试验
Q/SQR.04.485-2006
80
80.2 473.4 395.3 ≤500 57.0 ≤93.3 4.7 ≥2.9 右
80.3 471.1 391.3 ≤500 58.0 ≤93.3 4.7 ≥2.9 左
80.4 498.3 412.6 ≤500 59.1 ≤93.3 4.7 ≥2.9 右
注:左表示左前管路失效;右表示右前管路失效。
满载 满载
6.8 踏板感觉试验
6.8.1 静态踏板感觉试验见图一,主要数值见表 16。
尺寸(直径×厚度)[mm]
281.0×9.9
型号

活塞直径[mm]
60.1
生产厂家
--
摩擦系数
--
长度[mm]
400
有/没有
没有
形式
盘鼓式
尺寸(直径×厚度)[mm]
283.5×9.9
型号

活塞直径[mm]
37.0
生产厂家
--
摩擦系数
--
长度[mm]
522
有/没有
没有
第 1 页 共 13 页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
P215/60R16 94V 前(空/满载):210/210; 后(空/满载):210/210
MICHELIN
第 2 页 共 13 页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编 号:CTTC/CBB-B352-0710-349
编号:CTTC/CBB-B352-0710-349
试验报告
丰田凯美瑞(2.4AT)制动性能试验

制 杜 文 明 、 王 磊 2007.11.8

对 薛志祥
2007.11.8

核徐冰
2007.11.10

准 邵新建
2007.11.12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试验技术中心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3.2 制动系统配置情况,见表 2。
部件名称 制动踏板 真空助力器 制动主缸 ABS

前轮 制动 器
制动钳
制动衬片 制动软管 软管保护 盘鼓式
后轮 制动 器
制动钳
制动衬片 制动软管 软管保护
表2
技术参数
踏板杠杆比
--
铭牌编号
--
直径[inches]
--
直径[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