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17页word资料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T-2019003赛项名称: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英文名称:Installation of Ships' Main Engine and Shafting赛项组别:高职赛项归属:装备制造大类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检验、展示高职院校本专业教学改革成果以及学生岗位通用技术与职业能力,引领和促进高职院校该专业教学改革,激发和调动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专业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提升高职院校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三、竞赛内容竞赛内容选取船舶轮机设备系统安装调整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测试”、“船舶轴系定位”、“工艺参数的测量与调整”、“轴承负荷的测量、计算与调整”、“船舶主机安装垫片的配制”和“小型柴油机拆装与调试”等6个模块。
理论知识测试模块考核选手船舶动力装置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其它5个模块考核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及柴油机的装配调试操作技能,参赛队需要完成所有6个模块的竞赛。
竞赛内容详见表1。
表1 竞赛内容及时间注:1.各模块的报检时间不计入竞赛时间。
2.船舶主机安装垫片的配制模块中,垫片配制场地与机械加工场地之间步行来回约需10分钟,此时间含在110分钟的竞赛时间之内。
四、竞赛方式(一)竞赛以团队方式进行,不计选手个人成绩,统计参赛队的总成绩进行排序。
(二)参赛队伍组成:每支参赛队由3名比赛选手组成,3名选手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其中队长1名,性别和年级不限。
每队设领队1人,指导教师2人。
(三)竞赛需分批次进行,由赛项执委会按照竞赛日程表组织各参赛领队抽签确定批次。
(四)赛场的赛位统一编制赛位号,参赛队的赛位由参赛队队长抽签决定。
(五)本赛项不邀请国际团队参赛,欢迎国际团队到场观赛。
五、竞赛流程(一)竞赛日程安排具体的竞赛日期,由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委会及赛区执委会统一规定,赛事日程安排,见表2。
表2竞赛日程表(二)参赛选手竞赛流程参赛选手竞赛日(模块2-6)的竞赛流程如表3所示。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doc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2019034赛项名称:护理技能英文名称:Nursi ng Skills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医药卫生大类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全面考核参赛选手的职业素养、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临床护理基本技能与操作水平;引领高等职业学校适应行业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推进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搭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平台;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培养能够顺利进入护理岗位胜任临床工作的护理人才。
三、竞赛内容以临床工作任务为导向,按照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要求,对患者实施连续的、科学的护理。
竞赛分别设置理论考试站和技能考试站两个考评站点。
在理论考试站,选手根据赛项提供的理论考卷(选择题)进行作答;在技能考试站,选手根据案例在四个赛室分别实施右踝关节扭伤包扎、心肺复苏、静脉留置针输液、气管切开护理4项护理技术操作。
理论考试竞赛时长为30分钟,占总成绩的10%技术操作竞赛时长为32分钟,占总成绩的90%。
重点考查参赛选手知识应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技能操作执行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和人文素养。
四、竞赛方式(一)参赛对象须为咼等职业院校全日制在籍学生;本科院校中咼职类全日制在籍学生;五年制高职四、五年级学生可报名参加高职组比赛。
高职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年龄计算的截止时间以2019年5月1日为准。
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再参加本赛项。
(二)组队要求1.本赛项为个人赛,以团队方式报名参赛。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原则上挑选不超过5名优秀选手组成一支代表队参加全国大赛,同一院校参赛选手不超过2名,每名选手限1名指导教师。
3.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
如比赛前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因故无法参赛,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相应赛项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正式赛卷评分标准(公开)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National Vocational Student′s Skills Competition赛项编号:ZZ-2019007赛项名称: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评分标准(公开)本赛项分竞赛现场评分与竞赛作品评分两部分。
现场评分与竞赛作品评分均采用倒扣分制。
其中,现场评分由现场裁判直接依据评分标准扣分;竞赛作品评分则依据竞赛任务书对每一任务点配分,按照竞赛选手对任务点的答题情况,每出现一次错误即扣分,直至扣完该任务点的全部配分为止。
总分=(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75%+任务四*25%+任务五5%扣分其中,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部分满分300分,以总得分25%计入总分;任务四以总得分*25%计入总分;任务五以实际总扣分,在前四项的总分中直接扣除。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1 / 15任务一:徒手绘制ZSBJG-013输出轴闷盖草图(8分)任务二:检测指定零件及优化机构(20分)1、检测指定零件(10分)2、优化机构(10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2 / 15任务三: CAD软件绘制二维图(272分)1、图层设置(3分)2、绘制二维零件图(227)(1)ZSBJG-001:机座(35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3 / 15(2)ZSBJG-002:调整垫片(4分)(3)ZSBJG-003:顶盖(11.5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4 / 15(4)ZSBJG-004:摆杆支座(11分)(5)ZSBJG-005:转销(8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5 / 15(6)ZSBJG-006:摆杆(13分)(7)ZSBJG-007:升降杆(10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6 / 15(8)ZSBJG-008:轴承座(17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7 / 15(9)ZSBJG-009:开口紧固螺母(7分)(10)ZSBJG-010:轴承座密封盖(10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8 / 15(11)ZSBJG-011:锥齿轮轴(24.5分)(12)ZSBJG-012:连接套(13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9 / 15(13) ZSBJG-014:输出轴(22分)(14)ZSBJG-015 :方闷盖(10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10 / 15(15)ZSBJG-016:锥齿轮(16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11 / 15(16)ZSBJG-017:输出轴密封盖(14分)3.绘制二维装配图(37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12 / 154.二维图纸打印(5分)任务四:三维建模:(满分100分,按实际得分的25%计入总分)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13 / 15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评分标准14 / 15注:建模要素完整性中出现多、漏或错情况,建模要素正确性中均应相应扣分。
(整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绘 技能竞赛规程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测量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测绘测量(二等水准测量、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1:500数字测图)二、竞赛目的1.展示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学生应用实践的能力,促进社会对测绘类相关专业的了解,提升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促进学生的就业质量,提高就业水平。
2.引导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测绘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积极探索测绘行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
3.检验和展示参赛选手对测绘知识、技能的掌握及运用能力,检验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外业数据采集以及内业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
4.检验学生对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各参赛院校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适应实践需求的应变能力,进一步促进测绘类专业教学改革。
为全国开设测绘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提供交流教育教学成果与经验的平台。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1.竞赛方式竞赛采用技能操作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理论考试成绩不计入技能竞赛的决赛成绩,但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作为申请测绘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依据。
竞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个赛项的参赛队由4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其中队长1名,性别和年级不限,每个赛项至多1名指导教师。
所有指导工作应在竞赛前完成。
比赛过程中,指导老师应在比赛场地之外,不得在比赛过程中对参赛队员指导。
参赛选手的座位、批次和场地均由竞赛委员会组织抽签决定。
所有参赛选手均需携带身份证和参赛证,参加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赛场开放,但观众必须在指定地点观摩比赛,不得以任何理由进入赛场。
2.竞赛内容1)理论考试以“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础,结合高等院校测绘类专业及课程的教学和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要的实际进行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时间为120分钟。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职组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河南省选拔赛技术说明文件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职组
“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赛项
河南省选拔赛技术说明文件
一、竞赛总体任务与配分
总体任务包括三项:徒手草图、CAD二维零件图和装配图、三维建模与装配等(主项为零件图、次主项为装配图)。
各项配分见下表(具体配分以赛题评分细则为准,但通常在10%范围内调整):
任务配分表
二、任务对象
任务对象为WPO减速器,参见以下图片(本次竞赛用参考赛件,正式竞赛件将改动30%左右)。
各参赛队可以根据公布的测绘对象或者拆装工具建议清单准备装拆与测量工具,具体拆卸要求,详见竞赛任务书。
三、竞赛用软件
二维设计软件:中望机械CAD教育版2018
三维设计软件:中望3D2018教育版
四、工具书
各参赛队只能带一本工具书(如机械设计手册、国家标准)入考场,不得带其他诸如教材等资料。
五、参赛选手建议自备工量具清单
参赛选手须按下表要求,自带竞赛用工量具。
1、量具清单(每队最多2套)
2、工具清单
附图1:
套筒:材料45钢,未注倒角C1
附图2:
拆卸套件:材料45钢,厚8mm,配M8x30内六角螺钉2只,用以拆卸输出轴。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活动简介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一项全国性技能竞赛活动,为期5天,于2019年5月2日至5月6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
本次大赛的主题是“技能立身,创新未来”,旨在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水平,促进各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参赛项目本届大赛共设立了81个项目,涵盖了各种职业领域,包括机械制造、计算机应用、建筑装潢、环境保护、服务与管理等。
每个项目都由来自全国职业院校的精英选手参赛。
他们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在本届比赛中将进行一场激烈的技能较量。
比赛流程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预赛分别在全国各大区设立多个考点,选手在各自的考点进行实际操作和理论考试。
经过初赛的筛选,优秀的选手将进入决赛阶段。
决赛将在南京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训基地内进行,参赛选手将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赛项任务,最后通过综合评分决出获奖名次。
大赛奖项本届大赛的奖项设置包括个人奖和集体奖。
个人奖设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集体奖设有集体一等奖、集体二等奖、集体三等奖和优秀奖。
同时,还将颁发最佳指导教师奖、最佳赛项创意奖等特别奖项。
意义和影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一个展示国家教育发展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平台。
通过比赛的形式促进各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技能实践能力。
同时,也为各企业提供了招聘和选拔人才的机会,促进了职业人才的市场化和社会应用。
总结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一场重要的技能竞赛活动,通过展示各高校和学生的实际能力,推进职业院校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同时,也为各企业提供了搜索和培养人才的机会,促进了国家职业人才队伍的发展。
我们相信,这次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必将对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做出具有重要意义的贡献。
2019年国赛工程测量赛项规程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Z-2019006赛项名称:工程测量英文名称:Engineering Survey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土木水利类二、竞赛目的通过本次竞赛,为各工程建设的标准化、系列化、生产快捷化等提供工程测量服务保障作用,检阅参赛选手的工程测量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应用水平和测量仪器操作能力,引领职业院校中职工程测量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及新技术的应用,促进土木水利类工程测量专业教学案例及相关教学资源的积累,推动课程改革与建设,加快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步伐,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业发展;展示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土木水利类工程测量专业的教学改革成果及师生良好精神面貌,反映参赛学生的组织管理、团队协作能力和效率、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满足企业需要的建设类高技能人才。
三、竞赛内容(一)竞赛内容1.理论知识部分理论知识竞赛试卷命题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为基础,结合《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GBM 4-08-03-04)中级技能的知识要求和生产岗位需要,适当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等相关内容。
考试范围详见附件: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量赛项理论考试大纲。
2.技能操作部分技能操作竞赛包括两项:四等水准测量和一级导线测量及单点放样。
技能操作将根据观测、记录、数据处理等操作规范性、协调性、完成速度、外业观测和计算成果质量等进行评分。
(二)竞赛时间1.理论竞赛规定用时60分钟。
2.四等水准测量、计算规定用时为60分钟,外业观测不得超过55分钟。
3.一级导线测量及单点放样、计算规定用时为70分钟,外业观测放样不得超过60分钟。
4.理论竞赛规定用时内完成,提前交卷不加分。
5.四等水准测量、计算完成时间在50分钟以内不扣分;50~60分钟完成,超过50分钟的部分按1分钟扣1分;完成时间超过60分钟停止比赛,该四等水准测量、计算比赛项成绩零分;时间分10分,扣完为止。
2019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量赛项技术规范

的坐标方位角(或 B 点的坐标),经平差计算出 3 个指定未知点的平面坐标。
3.竞赛规则
⑴各参赛队按比赛报名表中的顺序将选手分别编号为 1、2、3、4 号(比赛过程
中不得变更),按规则要求独立完成指定闭合导线的测量任务。
⑵闭合导线的起始点及待定点由赛项执委会事先确定,赛前抽签确定各参赛队
的观测路线。
⑿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操作技能竞赛除携带比赛必备的用具(如笔、 尺、普通计算器等)外,不得带入任何技术资料和工具书。所有通讯工具、摄像工 具一律不得带入比赛现场。
⒀如果在比赛期间测量仪器发生非人为故障,致使比赛不能继续进行,需经裁 判长(或副裁判长)确认并批准,比赛可暂停计时,待测量仪器修复或更换仪器后, 比赛恢复计时或重新开始。
项目 等级
视线 长度 (m)
前后视的 距离较差
(m)
水准测量基本技术要求
前后视的距离 黑红面读数 较差累积(m) 较差(mm)
黑红面所测 高差较差
(mm)
四等 ≤100 ≤5.0
≤10.0
≤3.0
≤5.0
环线 闭合差 (mm)
≤ 20 L
视线 高度
三丝能 读数
注:L 为水准路线长度,以 km 计。 ⑵观测时前、后视距离必须读取上、下丝读数计算,上、下丝读数应记录在手 簿中。 ⑶观测顺序按“后-后-前-前”进行,在没有换站时,后视尺不得移动。 ⑷各参赛队所测水准点高程误差不得超过 10mm。 ⑸记录字迹工整、清晰,不得任意修改,记录者必须回报读数。 ⑹水准测量各测段设站数不限,但每测段测站数必须为偶数。 ⑺高差的计算采用“奇进偶舍”的原则;记录、计算时的占位“0”及“±”必 须填写。 5.评分标准 四等水准测量总分值 100 分,其中仪器操作 20 分,记录计算 20 分, 成果精度 50 分,测量时间 10 分。具体标准见附件表 3:四等水准测量评分表。 三、一级导线测量及单点放样 1.导线形式 一个已知点及已知方向和三个未知点(3 号点待放样)组成的闭合导线(如图 2), 四条边总长约×××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测量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测绘测量(二等水准测量、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1:500数字测图)二、竞赛目的1.展示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学生应用实践的能力,促进社会对测绘类相关专业的了解,提升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促进学生的就业质量,提高就业水平。
2.引导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测绘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积极探索测绘行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
3.检验和展示参赛选手对测绘知识、技能的掌握及运用能力,检验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外业数据采集以及内业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综合能力。
4.检验学生对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各参赛院校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适应实践需求的应变能力,进一步促进测绘类专业教学改革。
为全国开设测绘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提供交流教育教学成果与经验的平台。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1.竞赛方式竞赛采用技能操作和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理论考试成绩不计入技能竞赛的决赛成绩,但按照国家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作为申请测绘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依据。
竞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个赛项的参赛队由4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其中队长1名,性别和年级不限,每个赛项至多1名指导教师。
所有指导工作应在竞赛前完成。
比赛过程中,指导老师应在比赛场地之外,不得在比赛过程中对参赛队员指导。
参赛选手的座位、批次和场地均由竞赛委员会组织抽签决定。
所有参赛选手均需携带身份证和参赛证,参加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赛场开放,但观众必须在指定地点观摩比赛,不得以任何理由进入赛场。
2.竞赛内容1)理论考试以“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础,结合高等院校测绘类专业及课程的教学和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要的实际进行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时间为120分钟。
2)技能操作竞赛操作技能竞赛采取技能操作考核的方式,竞赛内容包括“二等水准测量”、“数字测图”和“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
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上交合格成果的队伍,成绩为合格。
合格成绩的队伍按照成果质量和比赛用时确定比赛名次。
四、竞赛规则1.参加竞赛者必须先组队报名,获得批准后方能参加比赛。
2.比赛过程中不得更换参赛人员,赛前更换参赛选手必须经竞赛组委会批准。
3.各队的比赛出场顺序抽签决定。
参赛队必须提前30分钟进入赛场,到检录处检录,抽签决定比赛路线或点号。
开赛前30分钟停止检录,未能按时到检录处检录者取消比赛资格。
4.开赛前仪器必须装箱,脚架收拢置地,队员列队待命,整齐着装。
5.技能竞赛开始。
裁判宣布开始,竞赛开始,同时开始计时,计时精确到秒。
参赛队不得在记录手薄内部填写任何关于参赛队及队员信息,参赛队上交测量及计算成果,由裁判长对成果编号。
6.技能竞赛结束。
各参赛团队在完成外业、内业及检查工作后,由队长携向裁判上缴成果资料,同时比赛计时结束。
7.各参赛队必须按规定轮换,违规者取消该参赛资格。
8.参赛团队必须独立完成所有比赛内容,比赛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通讯工具与外界交换信息。
9.竞赛过程中,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
因选手因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继续竞赛,裁判长有权决定终止该队竞赛。
10.参赛队必须服从裁判,对裁判有意见可以在赛后向仲裁组申诉。
不得在现场与裁判争执,影响其他队伍比赛。
五、奖项设定设三个单项的一、二、三等奖,奖项比例分别为总参赛队的10%,20%和30% 。
获得各单项一等奖的参赛队指导教师由组委会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
六、申诉与仲裁1.申诉1)参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工具、软件,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均可提出申诉。
2)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2小时内提出,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
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领队向相应赛项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
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
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将不予受理。
申诉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选手、领队签名。
3)赛项仲裁工作组收到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审查,6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告知申诉处理结果。
如受理申诉,要通知申诉方举办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如不受理申诉,要说明理由。
4)申诉人不得无故拒不接受处理结果,不允许采取过激行为刁难、攻击工作人员,否则视为放弃申诉。
申诉人不满意赛项仲裁工作组的处理结果的,可向大赛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
2.仲裁大赛采用两级仲裁机制。
赛项设仲裁工作组,赛区设仲裁委员会。
赛项仲裁工作组接受由代表队领队提出的对裁判结果的申诉。
大赛执委会办公室选派人员参加赛区仲裁委员会工作。
赛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
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可由省(市)领队向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赛区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测量赛项技术规范一、竞赛项目1.二等水准测量2.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3. 1:500比例尺数字测图竞赛环境依据竞赛需求和职业特点设计,在竞赛不受干扰的前提下赛场全面开放。
欢迎各界人员在指定区域内观摩比赛。
二、竞赛使用的仪器竞赛使用的所有仪器及附件均由参赛单位根据比赛要求自己准备。
1. 二等水准测量1)科力达DL07电子水准仪:含脚架一副、数码标尺1对及尺垫。
2)非可编程计算器一个,用于高程误差配赋计算。
3)50 m测绳(根据参赛队的需求配发)。
2. 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1)科力达KTS-482RLC全站仪及配套的二个棱镜和三个脚架。
2)非可编程计算器一个,用于导线点坐标计算。
3. 1:500数字测图1)科力达KTS-482RLC全站仪:含2个脚架,1根对中杆,大棱镜1个、小棱镜1个。
2)安装有数字测图软件(所用软件待定)的计算机一台。
3)2米钢卷尺一个。
三、竞赛场地1.二等水准测量设置多条闭合水准路线。
多个队同时开始比赛。
每一条闭合水准路线由3个待求点和1个已知点组成。
各队的比赛水准线路由各队抽签得到的待求点和1个已知点决定,长度2千米左右。
2.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设置多条附合导线。
多个队同时开始比赛。
每一条导线由2个待求点和2个已知点组成。
各队的比赛线路由各队抽签得到的已知点和待定点组合决定,导线全场约1千米左右。
3.数字测图1)测图面积约250m×150m,通视条件良好,地物齐全,难度适中。
多个队同时开始测图比赛。
竞赛场地和点位有明显标识,大赛为每个参赛队提供1个控制点和2个公共定向点及检查点。
2)内业编辑成图在规定的机房完成,组委会提供计算机及数字测图软件。
四、竞赛技术标准1)《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19。
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19。
3)《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19。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19。
5)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6)本细则。
凡本细则与上述标准不一致的内容以本细则为准。
五、计分办法1.成果全部符合限差要求和无违反记录规定者按竞赛评分成绩确定名次。
水准测量、导线测量中超限或违反记录规定的成果为二类成果,二类成果不参加评奖。
2.竞赛成绩主要从参赛队的作业速度、成果质量等方面考虑,采用百分制。
其中成果质量按下文的实施细则,作业速度按各组用时统一计算,裁判宣布竞赛开始计时,到上交成果计时结束,时间以秒为单位。
得分计算方法:式中:T为所有参赛队中用时最少的时间,n T所有参赛队中不超过最大时1长的队伍中用时最多的时间,第i组实际用时为T。
i测量最大时长限制:数字测图(内外业)为3小时,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各为1.5小时。
凡超过最大时长的小组,终止操作。
3.在各赛项过程中,对于恶意造假或伪造原始数据者,直接取消该赛项成绩,有一项恶意造假取消各项成绩,即取消各项比赛资格。
六、实施细则(一)二等水准测量1.观测要求1)采用单程观测,每测站两次高差,奇数站照准水准尺的顺序为:后-前-前-后;偶数站照准水准尺的顺序为:前-后-后-前。
2)水准测量各测段测站数必须为偶数。
3)测量员、记录员、扶尺员必须轮换,每人观测一测段、记录一测段。
不按规定轮换的队伍取消比赛资格。
4)本次比赛采用手工记录及计算,记录必须用赛会发的记录手薄和计算表格,现场完成计算,不允许使用非赛会提供的计算器。
5)参赛队信息只在竞赛成果资料表封面填写,手薄内部不得填写与参赛队有关的任何信息,也不得在手簿内部写与观测记录计算无关的任何信息,违者扣分。
6)每测站的记录和计算完成后方可迁站。
2.技术要求1)观测按相应的测量标准。
2)记簿应记录完整,符合规定,记录规定见附件1。
手薄记录格式附件2,高程误差配赋表格式见附件3。
3)测量限差要求按表1.1规定表1.1 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注:L为水准路线的总长度,以千米为单位。
3.上交成果每个参赛队完成外业观测后,在现场完成高程误差配赋。
上交成果为:四等水准测量竞赛成果资料。
4.成果质量成绩评定标准成果质量从观测质量和计算成果等方面考虑,总分60分。
1)观测质量评分见表1.2:表1.2:数字水准仪二等水准测量外业违规记录表2)计算成果评分按表1.3:表1.3 数字水准仪二等水准测量成果评分表(二)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导线路线经过3个指定未知点,组委会为每组提供两个互相通视的平面控制点。
上交成果填写齐全的导线测量成果资料本。
1.测量要求1)路线的起始点及待定点由竞赛委员会事先确定,各组现场抽签确定起始点及待定点。
2)每组只能使用三个脚架,所有点位都必须使用脚架,不得采用其他对中装置。
3)测量员、记录员必须轮换,每人观测一测段、记录一测段。
不按规定轮换的队伍取消比赛资格。
4)参赛队信息只在竞赛成果资料表封面填写,手薄内部不得填写与参赛队有关的任何信息,也不得在手簿内部写与观测记录计算无关的任何信息,违者扣分。
5)每测站的记录和计算完成后方可迁站。
6)本次比赛采用手工记录及计算,记录计算必须用赛会发的《导线测量成果资料》记录和计算,现场完成计算,不允许使用非赛会提供的计算器。
2.技术要求1)观测按相应的测量标准,气象数据不记录。
2)仪器的操作应符合要求,使用铅笔记簿,应记录完整,符合附件1的规定。
3)记录和计算应符合规范要求,计算结果取位至0.001m。
观测记录格式见附件4。
导线观测和计算限差见表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