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炎陵地区旅游开发分析

合集下载

旅游风景区旅游开发工程环评报告书

旅游风景区旅游开发工程环评报告书

1 总则1.1 任务由来酒埠江风景区(含酒仙湖、白龙洞、太阳山、天蓬岩、孟子山五个景区)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东部、处于湘赣交界地带,景区面积150.76km2,紧邻湘中经济带,是通往名胜区炎帝陵(120 km)、井岗山(180 km)的中转通道,西距南岳衡山仅120 km,距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城市不到200 km(其地理位置见附图1),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酒埠江风景区景观丰富、类型齐全,不仅有旖旎的水库、神奇的山石、幽深的峡谷,迷人的田园、神秘的溶洞、奇异的动植物等自然风光,而且有悠久的寺庙和光辉的革命历史等人文景观。

早在宋代,攸县籍太学博士彭士益向宋徽宗(1102~1110)介绍攸县风土时,就曾用“鸾山配凤岭,金水绕银坑”的佳句对该地的自然美景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

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该风景区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支柱产业。

攸县人民政府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要,更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特委托中南林学院进行了该风景区的总体规划,并于2001年12月成立了县旅游局。

为了贯彻“保护第一、科学开发”的指导思想,保护大自然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特殊的自然地质地貌、景观生态得到有效保护,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对开发工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作出科学判断,并制定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和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攸县旅游局于2002年1月委托株洲市环境保护研究院承担酒埠江风景区旅游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1.2 编制依据1.2.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濒危动植物管理办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10)《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建设部[1987]第281号);(12)《湖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对株洲炎帝陵“寻根祭祖”游的文化思考

对株洲炎帝陵“寻根祭祖”游的文化思考

民间祭祀 即百姓祭祀 , 俗称 “ 天子坟 ” 朝 。民间祭祀形
式 比官方祭祀多样丰富 , 次数 也更频 繁 , 集我国民俗 民风文
化于大全。主要的祭祀 有 : 一是 除夕春节 祭。是炎帝 陵方 圆几 十里 内的百姓 , 感谢 炎帝 神农 氏“ 为 护佑 ” 祈求 来年 , 风调雨顺 , 六业兴旺 , 而于古历大年三十和古历正 月初一在 炎帝 陵前举行 的一 种祭 祀活动。二是清明冬 至祭。根据我
的。礼节 、 祀仪及程 序都 由皇帝 做 出规 定。宋太祖 建庙后
综 观“ 寻根祭祖” 主题旅 游 的现有文献 不难发 现 , 目前 的文献主要 是关 于“ 寻根祭祖 ” 的开发 对策研究 , 关于 游 而
“ 寻根祭祖” 游的理论研究 , 寻根祭 祖 ” 对“ 游的文化 内涵的 研究则相对 匮乏 。从人 类学 的视 角分析 , 游者之 所 以产 旅 生“ 寻根祭祖 ” 念 的文 化 渊源 主要 是传 统文 化 中的敬 祖 观
米饭 , 上肉食 等供品祭祀炎帝神农 氏 , 摆 盼望炎帝神农 氏在 天之灵 和他们同享丰收的喜悦 , 祭毕 , 全家围桌尝新 。六是
端午药师祭。据传 , 人们为感谢炎帝神农 氏发 明医药, 民 为 疗疾 , 每年在端午节举 行采集 百药 的活 动 以示祭 祀。七 是 初一 、 十五祭 。这是至今 仍在 民间广 为流传 的传统祭 祀活
湾和内地的众多媒体共 同见证 , 可谓盛 况空 前。
二、 后人为炎帝神农 氏举行各种祭祀活动
炎帝神农 氏因其对后人 的巨大历史 功绩 而深受后人景 仰 。据传从他在 世 时 开始 , 有各 种 祭祀 他 的活 动举 行 。 就 首先是炎帝神农 氏与 伏羲 、 娲 同被尊 为“ 女 三皇 ” 礼纬 。《 含文嘉》 : 神农悉地力 , 载 “ 种谷蔬 , 故托农 皇于 地。 即是 以 ” 神农为三皇 中的地 皇 。历 代 王朝 都将 神农 作 为先 农 来祭 祀 。据蔡邕《 独断》 : 先农 , 神农 之神 。 正 因为这样 , 载 “ 盖 ” 数千年来 , 尤其是西周 以后 , 国各地出现 了许多不 同形式 全

炎帝陵景区讲解

炎帝陵景区讲解

炎帝陵景区讲解炎帝陵景区是中国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的一处重要景点,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下面是对炎帝陵景区的详细讲解:1、炎帝陵的背景和历史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息地,享有“神州第一陵”之誉。

据记载,炎帝神农氏是上古时代姜姓部落的首领,他不仅教会了人们农耕技术,还发明了医药,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纪念炎帝的伟大贡献,后人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的鹿原陂建造了炎帝陵。

炎帝陵自宋乾德五年(967年)建庙之后,已有千余年历史。

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也历尽沧桑,屡毁屡建。

如今,炎帝陵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及湖南省十大文化遗产之一。

2、炎帝陵景区的构成炎帝陵景区由祭祀区、拜谒区、缅怀区等三大功能区组成,包括炎帝陵殿、神农大殿、神农园、阙门、华夏广场、福林、圣德林、皇山碑林、炎帝陵牌坊等80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

其中,炎帝陵殿是景区的核心建筑之一,殿内供奉着炎帝神农氏的塑像,殿外则是大型祭祀广场,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参拜。

此外,神农大殿和神农园也分别展示了炎帝的农业文化和草药文化,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炎帝的历史和文化。

3、炎帝陵景区的文化价值炎帝陵景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全球华人和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举行的“炎帝陵祭典”系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功入选“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根亲文化盛事”。

此外,炎帝陵还是“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首和“新潇湘人文八景”、“湖南省最佳景区”之一,以炎帝陵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被列入湖南省重点打造的三大国际旅游品牌。

4、游览建议在游览炎帝陵景区时,游客可以按照景区的游览路线进行参观,了解各个景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同时,也可以参加祭祀活动和品尝当地美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炎帝陵景区是一处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胜地,游客可以在这里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历史和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株洲炎帝陵解说词

株洲炎帝陵解说词

株洲炎帝陵解说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的炎帝陵。

在这片神秘而神圣的土地上,您将会了解到关于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的重要信息。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座炎帝陵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一、炎帝陵的历史炎帝陵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五帝陵之一。

相传炎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被尊为中华文明的奠基人。

炎帝陵始建于秦朝时期,比兵马俑和长城还要早上数百年,是中国最早的一座现代化陵墓。

二、炎帝陵的建筑风格炎帝陵的整体布局、建筑群和装饰细节都极富特色。

整座陵墓采用了帝王陵墓常用的“五进式”和“三重套拱”的布局方式,由门楼、石雕坊、陵门、配殿、墓穴等建筑组成。

炎帝陵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壁画装饰和龙凤石雕,色彩缤纷、栩栩如生的画面与石雕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古老历史和文化。

三、炎帝陵的历史意义炎帝被称为“中华文明之始”,他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第一位文化英雄。

炎帝陵作为炎帝的陵墓,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内涵,更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象征。

炎帝陵的保护、传承和推广,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炎帝陵的文化价值炎帝陵是中华民族最早的皇陵之一,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在炎帝陵中,藏着无数具有文化价值的宝藏和珍宝,这些文物以及陵墓本身都是研究中华民族古代历史文化、民族起源和风俗习惯的重要物证。

五、炎帝陵的保护和利用保护和利用是对于炎帝陵历史文化遗产最有效的传承方式。

目前,炎帝陵管理局已经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保护体系和联合保护网络。

同时,炎帝陵还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向广大游客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瑰丽多彩。

在这里,我们真诚地邀请您来到炎帝陵,欣赏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体味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韵味。

希望您能够在此留下美好的回忆,感受炎帝陵的无穷魅力,也期待您和您的家人、朋友能够常来株洲,重温中华文明的博大与瑰丽。

挖掘炎帝文化资源打造湖南旅游品牌

挖掘炎帝文化资源打造湖南旅游品牌
(一) 炎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己现 良好局面 1 . 炎帝文化旅游 资源的开 发与利 用初 见成效 。一是 促 进了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湖南对炎帝文化旅游 资 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以株洲炎帝陵风景名胜区为主。炎 帝 陵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炎帝陵风景名胜区与省内外 各 风景旅游区相互连接成网,形成有机的区域风景网和旅游 线 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强,海 内 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祭祀拜谒炎帝的人数日益增加,年 旅 游人数达到 50 万 人次。现每 逢九九 重阳,定时 举办“ 炎 帝 节” 并祭祀炎帝 陵已 成惯 例。炎帝 陵风 景名 胜 区促 进了 湖 南株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二是初步形成了 炎 帝文化资源 的旅 游品 牌。株 洲炎 帝陵 风景 名胜 区,流 光 溢 彩,生机勃勃,东连井冈山,西接衡岳,距国家森林公园 神 农谷( 桃源洞) 不过 50 公 里,境内 风 景优 美,气 候宜 人, 山、水、石、林俱美,雅、趣、奇、险兼备。千百年来, 炎 帝陵前的祭祀活动历久不衰,俎豆馨香,终年不绝。官吏 富 贾,文人墨客,多有篆志书史,诗文题咏。而民间群众, 则 以村俗民风,故事传闻,留下许多炎帝和炎帝陵的珍贵史 料 和千古情思。 三是 加强 了对 炎帝 文化 旅游 品牌 的 宣传。 自 1 9 9 3 年开始,炎帝陵恢 复了 由省级 和县 级两 级 政府 主持 的
2 006 年第 4 期
�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 � .4 ,2 006
� � ( � � � 总第 � � 40 � � � 期) � � � � � � � � A� � � � � � � � � A AD A E .40
文章编号:1 009 - 36 05 ( 2 006) 04 - 0073 -02

株洲炎帝陵区旅游开发之制约瓶颈及对策

株洲炎帝陵区旅游开发之制约瓶颈及对策
大典 ” 个大型活动 ; 0 两 2 7年 已成 功举 办 了“ 0 丁亥清 明湖南友谊 阿波 罗股份有 限公 司与炎陵联袂 举办祭 祀炎帝陵典礼 ” 动。上述 祭 祀活 动 受到 了包括 中 活
1炎 陵旅 游开 发初见 成效 .
炎帝陵区 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相 当 丰富, 有始祖 炎帝 的 陵 寝 , 国家级 森 林 公 园神 农 谷 以及 红色革命 根 据 地 遗 迹等 自然 与人 文景 观 。炎 帝陵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有着丰富的文化底
业在外界 的知名度 。 在历 经十 多年 的不懈 努 力之 后 , 炎帝 陵 区旅 游
V17 o o2 N. . 4 … 0.‘ 28 0
株 洲 炎帝 陵 区旅 游开 发之 制 约瓶 颈 及对 策
曾春 霞 , 田亚平
( 阳师范 学 院 , 衡 湖南 摘 衡阳 4 10 ) 208
要 : 洲 炎帝陵是 中华始祖 炎 帝神 农 氏的 安 息之 地 , 株 炎陵县 境 内 自然与 文化 旅 游 资 源极 为丰 富 , 目前 炎陵旅 游开发 仍 面 临 着诸 多挑 战 , 但 存在 着品 牌知 名 度 不 高 、 源开 发 资 深度 不足 以及 游客 滞 留时 间较短 且 消 费单一等 制 约因素 。只 有进 一 步发掘 炎帝文 化 内涵 , 大对外 宣传 , 大招 商 引资力度 , 扩 加 加速 景 区的进 一步 开发 建设 , 才能更 好地 打 造 出炎帝 文化旅 游品牌 , 使其 获得持 续稳 定发展 。
“ 名垂宇 宙 , 恩泽 神州 ” 中华 民族 始祖 , 到普 天 的 受 下所有炎 黄子 孙 的 世代 敬 仰 。作 为 炎帝 神 农 氏安
息之地 的株洲 炎陵 县在 弘扬炎 黄文化 , 积极 发展 旅

株洲炎陵十大旅游景点

株洲炎陵十大旅游景点

株洲炎陵十大旅游景点
1. 炎陵风景区:以山水秀丽而著称,有炎陵江、五象山等景点。

2. 刀锋山:位于炎陵县城西南方向,以险峻的山势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3. 江龙峡:是炎陵独特的地质景观,有峭壁、瀑布、溶洞等自然景观。

4. 发展红军烈士陵园:纪念中共炎陵县工委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烈士。

5. 炎陵兵锋塔: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历史遗址,标志着炎陵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

6. 炎陵五象山风景区:以险峻的山势、秀丽的自然景观以及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而闻名。

7. 五尺岩:位于五象山中,是一处特殊地质景观,岩石形状奇特,属炎陵特有的自然景观。

8. 炎陵窑址:是炎陵县的古老文化遗址,有明代以来的窑洞和窑址,见证了炎陵的陶瓷发展历程。

9. 水晶钢琴艺术馆:是株洲一家特别的音乐艺术馆,以展示水晶钢琴艺术为主题。

10. 金字塔景区:以独特的塔形结构和绿意盎然的环境而闻名,是炎陵的一个知名景点。

游客满意度调查结论及对策建议

游客满意度调查结论及对策建议

2014 年第三季度湖南省旅游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湖南省旅游局行业管理处湘潭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二零一四年十月目录一、调查概况................................................... 2. ..(一)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3. .(二)游客基本信息.................................................... 4. .二、旅游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及排序........... 7.(一)全省旅游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总体情况........ 7.(二)各市州旅游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情况.......... 8.(三)旅游重点县、旅游星级饭店及旅游景区旅游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情况............................. 1..2.三、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1. 6(一)全省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1. 61、整体情况............................................. 1..6.2、存在的主要问题............................................. 1..63、原因分析............................................. 1..7.4、对策建议............................................. 1..8.(二)各市州游客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1)91、长沙............................................. 1..9.2、株洲............................................. 2..0.3、湘潭............................................. 2..1.4、衡阳............................................. 2..2.5、邵阳............................................. 2..2.6、岳阳............................................. 2..3.7、常德............................................. 2..3.8、张家界............................................. 2..4.9、益阳............................................. 2..5.10、郴州2..5.11、永州2..6.12、怀化2..6.13、娄底............................................. 2..7.14、湘西............................................. 2..7.一、调查概况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旅游强省”战略,促进全省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湖南省旅游局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湘潭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对全省旅游行业开展了旅游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株洲炎陵县旅游发展现状及开发分析摘要: 株洲炎陵县位于湖南省东南端,炎陵县境内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但目前炎陵旅游开发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存在着品牌知名度不高、资源开发深度不足以及游客滞留时间较短且消费单一等制约因素。

区内不仅有闻名的炎帝陵,而且还有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

炎帝陵闻名中外,而桃源洞则相对名气较小。

故炎陵地区旅游开发本文以炎帝陵为主。

关键词: 炎帝陵; 旅游开发; 炎陵县;株洲;引言:炎帝神农氏是我国上古时代杰出的部落首领, 其时代距今5500 年~ 6000 年左右。

炎帝开创了原始农耕文化, 被尊称为神农氏; 同时由于他最早教会人们把火运用到了生产生活的实践中, 改变了茹毛饮血、以渔猎和采集野果为生的状态故又被尊称为炎帝。

后来, 因为民治病误尝断肠草而死。

后世子孙将他与黄帝一起被尊称为中华文明的始祖。

相传炎帝逝世后, 治丧者决定将其安葬到今湖南省郴州资兴市资水河边温泉附近, 因炎帝属火, 应葬于此。

而在运送炎帝的灵柩逆江而上, 达到白鹿原( 即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 的过程中, 突然山崩石裂, 波浪滔天, 炎帝灵柩顿时沉入岸边石缝, 后人便在此立碑代墓炎帝神农氏。

作为炎帝神农氏安息之地的株洲炎陵县在弘扬炎黄文化, 积极发展旅游业。

一、炎帝陵概况1.炎帝文化特点(1)群众性在炎帝部落里, 氏族成员和酋长都是氏族平等的一员, 酋长对群众无政治特权和经济剥削, 他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参加生产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当时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都是群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2)务实性与创造性炎帝文化的务实性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 首先表现在炎帝和其部族的发明创造。

例如对火的利用。

炎帝发展了燧人氏的钻燧取火修火之利, 把火广泛地运用于生产生活之中, 发明了火耕、熟食、烧制陶器等等。

炎帝时代另一个与人的日常生活直接农业及其工具的创造使用。

2. 炎帝陵的建设炎帝陵地处罗霄山脉中段和井冈山西麓, 坐北朝南, 背山面水, 南面万阳山屏位于之前, 北靠炎陵山, 东面有万阳山支脉, 西面有金花岩夹石坳, 群山环抱之中, 自唐即有奉祀, 宋初立庙, 香火于兹不绝。

1986 年4 月17 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亲自为炎帝墓题碑.. 炎帝神农氏之墓。

1987 年经过修葺, 陵墓封土高4. 75 m, 围长87 m。

1986 年起, 省市相继拨出130 万元交由时称酃县人民政府重建, 1988 年10 月竣工。

2002 年, 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 级旅游景区,已跻身于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华归国华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原有炎帝庙因规模太小, 又过于靠近陵寝, 只能举行民间祭祀和日常小型祭祀活动。

为满足大型公祭需要,未来炎帝陵建设规模将达到111. 86 km2 , 分6个功能区( 祭祀谒拜区、故道游览区、农耕文化区、神农采药区、日市集贸区、华夏墓园区) 。

二、炎帝陵区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炎帝陵区旅游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1. 炎帝陵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1)旅游地交通现状炎帝陵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封闭边远山区, 交通比较落后。

目前, 炎陵县内只有单一的公路交通, 国道1 条( G106) , 省道2 条( S321, S322) , 和一条已通车的衡炎高速外,铁路还没有建成,且没有机场,外地游客来炎帝陵仍有许多的不便。

(2)景点缺乏吸引力与黄帝陵、中山陵、秦始皇陵等相比,炎帝陵的规模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仅建成公祭区这一单一功能区,景观的参与性与观赏性缺乏, 也是造成景区缺乏吸引力和游客鲜少逗留的原因。

景区视线控制较差当前炎帝陵景区树木多为移植树木, 树冠稀少, 对视线的控制难以达到, 视线穿透力强。

景区控规还不够完善, 周围民房散布, 与景区庄严肃穆的气氛难以协调。

(3)炎帝文化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炎帝陵品牌知名度不高且存在异议造成“游地的空间竞争”现象。

虽然现在陕西宝鸡、山西高平都建有炎帝陵, 但其影响远不及株洲炎帝陵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考古学研究发现, 炎陵县是炎帝神农氏陵寝所在地这一事实早已逐渐被文物、考古学界所公认。

炎陵县早已被文物考古学界确认为炎帝神农氏唯一的陵寝所在地。

许多人对株洲炎帝陵还不大了解,陕西宝鸡和山西高平都建有炎帝陵,并不断举办祭祀、纪念活动,诸如这类炎帝陵之争,很容易给游客造成思想上的混乱, 给游客正确的选择自己的目的地带来了许多的困惑。

游客游览了其中某个的旅游地就不会再去游览另外的了,因为他们他们会认为这几个文化是相同的,景区建筑风格和景点也具有相似性。

这就产生了几个旅游地之间的空间上的竞争。

就不利于海内外炎黄子孙正确了解中国的炎帝文化,造成了文化认同和思想认识上的误导,更是进一步提升炎帝陵品牌的极大障碍。

(4)资源开发深度不足且景点相对分散。

入境游客一般所选择的旅游目的地多为区域内景区景点密集, 层次知名度较高, 吸引力较大, 外向性强的旅游目的地。

然炎陵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是炎帝陵(含炎帝陵庙、炎帝大殿、点火台、碑林及后山的亭台等), 这是炎陵县最主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二是神农谷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景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 拥有南方地区罕见的原始森林群落, 境内风景优美, 气候宜人, 其中酃峰海拔2 115米, 为湖南省的最高峰, 空气质量好, 是度假休闲疗养的好地方; 三是红色革命根据地遗址, 留下了许多红色景点如位于县城的洣泉书院、红军连队建党遗址水口叶家祠、何孟雄故居等。

另外, 炎帝陵区各景点都存在开发深度不够的问题, 陵区已开发的面积不到5平方公里。

大部分游客只需花上半天时间参观和祭拜炎帝陵后便匆匆返回, 无法带动其他景区,从而严重制约了炎帝陵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再次,消费结构单一。

旅游被称为无烟工业,其中门票收入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而宾馆、餐饮、购物消费才是旅游业带出的巨大赢利空间。

而炎陵旅游线路多为一日游, 游客消费结构单一,游览、交通服务所占比例大, 以观光为主,而餐饮、住宿、购物和娱乐所占比例较小。

原因在于炎陵地区的旅游结构不够优化, 景区规模较小,景区功能要素欠缺, 缺乏有特色的旅游商品, 旅游内容不够丰富, 基本上属于观光型旅游, 旅游收入主要来源于门票, 效益低, 未能带动相关的旅游服务行业, 如餐饮、住宿、休闲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如下通过与国内同类型的帝皇陵寝如中山陵,黄帝陵等在各方面进行比较,说明炎帝陵的知名度相比之下,还比较小,宣传力度还很不够,综合收入比较突出,可以继续深挖这方面的潜力。

与此同时炎帝陵旅游发展的规模仍然处在起步阶段, 存在较大的差距, 要将炎陵县建成真正的旅游大县, 使旅游业成为炎陵县的经济支柱还有一段距离。

2009年各景点旅游情况数据(二)炎陵景区发展现状1. 炎陵旅游开发为了实现旅游兴县的战略目标, 政府加大了对炎帝陵区景点建设的投入, 景区建设已初具规模, 神农大殿(公祭大殿)、公祭广场、公祭大道、朝觐广场、圣德广场、龙珠大道等祭祀谒拜区主体工程已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目前, 全县主要旅游景区包括炎帝陵、洣泉书院革命博物馆神农谷等, 主要旅游内容包括炎帝陵寻根祭祖、神农谷生态探险、湘山公园休闲度假、洣泉书院缅怀革命先辈等活动。

自1993年开始, 炎帝陵恢复了由省级和县级两级政府主持的公祭炎帝活动,并将每年的九九重阳节定为中国株洲炎帝节。

随着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以承办大型祭祖活动为载体, 以媒体宣传为窗口, 有效地扩大了炎陵旅游业在外界的知名度。

2000年, 湖南炎帝陵与陕西黄帝陵联合参加了国际龙舟节火炬采集仪式, 炎帝陵成为海内外华人关注的焦点; 2006年, 炎帝陵成功承办了丙戌清明炎帝陵祭祖和丙戌重阳世界华人华侨炎帝陵祭祖大典两个大型活动; 2007年联手商业公司成功举办了丁亥清明祭祀炎帝陵典礼活动,受到了包括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湖南卫视等众多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

在历经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之后, 炎帝陵区旅游开发已初见成效,仅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炎陵县共接待游客13. 6万人次, 实现门票收入431. 97万元, 其中炎帝陵接待游客11. 1万人次, 实现门票收入353. 57万元; 神农谷接待游客2. 5万人次, 实现门票收入78. 39万元, 旅游业的发展在2010 年业已成为炎陵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炎陵旅游的深层开发1. 进一步发掘文化内涵, 体现炎帝文化(1)炎帝文化务实性的体现炎帝和他部落的发明创造都与当时的生活息息相关, 炎帝陵景区也应体现其务实性的一面。

根据陕西炎帝陵景区内, 修建有百草堂、药王洞建筑, 这里既是研究中医中药的场所,平时又可以为群众看病, 将炎帝文化与百姓生活密切结合。

炎帝陵景区规划中的神农采药区应以教学、科研、观赏、实用为一体。

目前应在现有景区周围因地制宜地布置中药材试种区, 对中药材植物合理配置, 使其景观效果与药用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

还可开发炎陵县有特色的龙狮舞、客家文化、瑶族与畲族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并在景区举办一些游客参与的文体活动。

(2)炎帝文化创造性的体现神农斫木为耜, 揉木为耒、耕而作陶、贸易、制历时, 而是高度称赞人类自身的力量, 虽然人在自然面前常常显得弱小, 但炎帝率领族人努力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炎帝陵景区, 除了长远规划中将创建炎帝农耕文化园外, 鲜少对炎帝为人类所创造的灿烂文化有所体现。

在景区放置炎帝所发明物件的景观小品, 以实物模型供人参观, 甚至体验, 既能增进人们对炎帝的了解, 同时又能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3)对炎帝陵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的再体现历史上曾经流传着关于炎帝陵的美丽传说, 我们可以通过景观再造, 或在原址上重现炎陵十景, 扩大景区的魅力。

如味草凝芳: 相传炎帝曾在此辨药, 于是我们可以在景区内做相关植物配置, 再现炎帝尝百草;炎陵南面, 山间常有烟云屯驻,天空宛如图画, 故有云秋雨霁一景, 因此可以在景区内设置雾化装置, 进行自然景观的再造。

2.进一步发展炎陵旅游的区位优势炎陵县西临衡岳, 东接井冈, 旅游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境内旅游资源丰富, 以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并重,在当今旅游业以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以及红色旅游为主要潮流的大环境下, 炎陵旅游集三者于一身, 有着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与价值。

交通区位条件日益改善, 106国道炎陵段、炎帝线、神农谷线等县内主干道全面改造提质, S321线正在全面改造建设中。

2009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的衡炎高速,与京珠高速公路相接, 途经衡东县、攸县、茶陵县至炎陵县,主线全长114公里。

随着炎陵至井冈山段的高速公路2008年开始动工阳至汝城高速公路建设的启动, 衡茶吉铁路规划方案的落实到位, 炎陵对外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将大大缩短炎陵与周边城市(长沙、株洲、衡阳、郴州、吉安等城市)的距离, 而炎陵旅游业亦将面临炎帝陵区难得的机遇, 迎来更多的客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