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和试剂技术性验收原始记录

培养基和试剂技术性验收原始记录
培养基和试剂技术性验收原始记录

培养基和试剂技术性验收

原始记录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福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培养基和试剂技术性验收原始记录文件编号:

检验者:校验者:

培养基验收作业指导书删减版

培养基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加强我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管理,保证实验室的检测质量,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实验室微生物检测中所使用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3、职责: 3.1 检验人员:按照本规程规对培养基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培养基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3.2 科室负责人:负责指导、监督检验人员对培养基进行质量控制。 4、控制措施: 4.1培养基的购置和验收 4.1.1 培养基的购置 试剂管理员在接到批准的采购信息后,从合格供应商中选择厂商采购,同时要求厂商提供每批培养基的批号、使用前的pH值、储藏信息、有效期、性能评价记录(包括测试菌株、技术数据清单、质控证书及必要的安全危害数据)。 4.1.2 培养基的验收 购买培养基到货后,由试剂管理员和微生物检测人员共同核对生产企业提供的资料、培养基名称、规格数量、外观特征、批号、保质期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应填写“培养基验收检查记录单”验收符合要求后,交由检测人员接受保管,填写培养基入库记录和建立试剂台帐。 4.2培养基的储存 干粉培养基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要避免阳光直射;开瓶后的干粉培养基易吸湿,应注意防潮并在有效期或6个月内用完。应每月对储存中的培养基进行常规检查,如容器密闭性复查、首次开封日期、内容物的感官检查,如果培养基发生结块、颜色异常和其他变质迹象就不能再使用。开封的脱水培养基,每次使用前应对其质量进行检查,通过粉末的流动性、均匀性、结块情况和色泽变化等判断培养基的质量变化。若发现培养基受潮或物理性状发生明显改变则不应再使用。即用性培养基按照产品标识要求进行储存。 4.3培养基的使用 4.3.1 配制培养基用水和玻璃器皿 培养基制备用水应使用电阻率不小于30万Ωcm的蒸馏水或与其同质的水,每周检测电阻率,每三个月检测一次重金属离子含量。制备培养基所用的玻璃器皿(如吸管、试管、烧杯等)新的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 质量部

培养基名称: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来源:批号: 对照培养基:来源:批号: 检验依据:检验人:检验日期: 一、实验菌种: 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第代 黑曲霉[CMCC(F)98 003]第代 二、菌液制备 将白色念珠菌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20~25℃培养5~7天;取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5~10-7,制成50~100cfu/ml的菌悬液。将黑曲霉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20~25℃培养5~7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5~10-7,制成50~100cfu/ml的菌悬液。 三、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取5个无菌平皿,分别接种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2皿,每皿接种1ml菌液(含 菌适宜浓度),另一皿接种1ml 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倾注对照沙 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后倒置培养,20-25℃培养5天计数。被检培养基同 法操作。 四、结果判断 五、结论 本品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非无菌产品微生物检查:微生物计数法”及培养基适用性检验操作规程检验,结果:□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培养基名称: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来源:批号: 对照培养基:来源:批号: 检验依据:检验人:检验日期: 一、实验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第代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第代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第代 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第代 黑曲霉[CMCC(F)98 003]第代 二、菌液制备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接种于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 小时;取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5~10-7,制成50~100cfu/ml的菌悬液。将白色念珠菌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20~25℃培养5~7天;取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5~10-7,制成50~100cfu/ml的菌悬液。将黑曲霉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20~25℃培养5~7天。加入3-5ml含0.05%(ml/ml)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稀释至10-5~10-7,制成50~100cfu/ml 的菌悬液。 三、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取11个无菌平皿,分别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2皿,每皿接种1ml菌液(含菌适宜浓度),另一皿接种1ml 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倾注对照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后倒置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皿30-35℃培养3天计数;白色念珠菌、黑曲霉20-25℃培养5天计数。被检培养基同法操作。 四、结果判断

细胞培养基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细胞培养基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二0一一年四月

编写说明 一、根据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2010年9月20日组织召开的《动物细胞培养基生产管 理及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纪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二、本标准以《中国药典》2010版和《哺乳类动物细胞培养基》(HG/T 3935-2007)行业 标准为依据,结合生物制品对细胞培养基原材料的特殊要求制定,增加了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抗生素残留量等检测项目。 三、本标准分为细胞培养基检验项目和每个项目的检验方法两部分,为评判细胞培养基产 品质量提供了依据和方法,从而规范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健康发展。 四、结果评定 依据本标准和方法对细胞培养基样品进行全项检验,所有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判定该样品为合格;若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判定样品为不合格。

细胞培养基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一、细胞培养基质量标准 细胞培养基质量应符合表1所示的技术要求。 表1 技术要求

二、检验方法 除非另有说明,检验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规定的纯化水。澄清度的测定 称取每升标示量的实验室样品,置于1 000ml烧杯中,加水950ml,搅拌至溶解,补加水至1000ml, 搅拌均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 B进行。 pH值的测定 称取每升标示量的实验室样品,置于1 000ml烧杯中,加水950ml,搅拌至溶解,补加水至1000ml, 搅拌均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附录ⅤA进行。 干燥减量的测定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附录Ⅶ L 干燥失重测定法进行。 渗透压的测定 称取每升标示量的实验室样品,置于1 000ml烧杯中,加水950ml,搅拌至溶解,补加水至1000ml, 搅拌均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附录ⅤH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进行。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这两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的5%。 细菌内毒素的测定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附录Ⅻ E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的凝胶法进行。 微生物限度的测定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三部附录Ⅻ G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检查项目为细菌数、霉菌数。检查法采用平皿法。 细胞生长试验 贴壁型细胞生长试验 方法提要

制药企业微生物限度控制菌检查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表式样

控制菌检查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 一、菌液制备(需要的菌种在□内划“√”): □(1)大肠埃希菌新鲜肉汤培养物1ml ,9ml0.9%无菌NaCl溶液,10倍递增稀释; □(2)金黄色葡萄球菌新鲜肉汤培养物1ml,9ml0.9%无菌NaCl溶液,10倍递增稀释; □(3)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新鲜肉汤培养物1ml,9ml0.9%无菌NaCl溶液,10倍递增稀释; □(4)铜绿假单胞菌新鲜肉汤培养物1ml,9ml0.9%无菌NaCl溶液,10倍递增稀释; □(5)生孢梭菌新鲜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物1ml,9ml0.9%无菌NaCl溶液,10倍递增稀释; 二、每ml菌液含菌量的计数测定。 测定方法:取稀释后的菌液1ml(剩余的菌液冷藏保存),置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中,注入15-20ml已经过适用性检查确正的温度不超过45℃的溶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细菌类别计数选用该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霉菌、酵母菌类别计数选用该培养基),混匀,凝固,倒置培养。每稀释级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板。细菌类别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类别培养温度为23℃~28℃。细菌类别培养3天,霉菌、酵母菌类别培养5天。 三、检查结果:需做的检查在□内划“√”。 □ 1. 增菌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查

分别接种不大于100cfu的试验菌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中,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及最短培养时间下培养。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被检培养基管试验菌。 检验标准:与对照培养基管比较,被检培养基管试验菌应生长良好。 结论: □ 2. 固体培养基促生长能力检查 检验标准:被检培养基的菌落数与对照培养基菌落数相比大于70%,且菌落形态大小应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判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结论: □ 3. 培养基抑制能力检查 分别接种试验菌于被检培养基中,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和时间下培养,试验菌。 检验标准:试验菌应不得生长。 结论: □ 4. 培养基指示能力检查 分别接种少量试验菌于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中,在相应控制菌检查规定的培养温度和时间下培养。被检培养基中试验菌生长的菌落形态、大小、指示剂反应情况等。 检验标准:被检培养基中试验菌生长的菌落形态、大小、指示剂反应情况等应与对照培养基一致。 结论: 结论: 检验人:复核人:

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

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

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共页第页 单位(子单位) 名称澧县蓬莱花园6# 检验批名称 土方开挖 检验批编号验收日期年月日编号验收项目验收部位验收情况记录备注 1 标高基础 2 长度、宽度基础 3 表面平整度基础 4 边坡基础符合要求 5 基底土性基础符合要求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人: 注:本表格由质量员在验收现场记录填写。 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共页第页 单位(子单位) 名称澧县蓬莱花园6# 检验批名称 土方回填 检验批编号验收日期年月日编号验收项目验收部位验收情况记录备注 1 标高基础 2 分层压实系数基础符合要求 3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基础符合要求 4 表面平整度基础 5 6 7 8 9 10 11 12

14 人: 注:本表格由质量员在验收现场记录填写。 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共页第页 单位(子单位) 名称澧县蓬莱花园裙楼6# 检验批名称 钢筋加工 检验批编号验收日期年月日编号验收项目验收部位验收情况记录备注 1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 弯折 基础 2 箍筋弯钩形式基础 3 钢筋调直基础 4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 全长的净尺寸 基础 5 箍筋内净尺寸基础6 7 8 9 10

12 13 14 人: 注:本表格由质量员在验收现场记录填写。 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共页第页 单位(子单位) 名称澧县蓬莱花园6# 检验批名称 钢筋安装 检验批编号验收日期年月日编号验收项目验收部位验收情况记录备注 1 受力钢筋和品种、级 别、规格和数量 基础符合要求 2 绑扎钢筋长、宽基础 3 受力钢筋间距基础 4 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 基础 基础 5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 间距 基础 6 钢筋弯起点的位置基础7 8

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钢筋加工

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平行检验) 共 页 第 页 监理校核: 检查: 记录: 验收日期: 年 月 日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帝景山庄三期工程5#楼 平行检验名称 钢筋加工 平行检验编号 编号 验收项目 验收部位 验收情况记录 备注 5.3.1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 受力钢筋的弯折长度>5d ,弯钩平直部 分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同上 受力钢筋的弯折长度>5d ,弯钩平直部 分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同上 受力钢筋的弯折长度>5d ,弯钩平直部 分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同上 受力钢筋的弯折长度>5d ,弯钩平直部 分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同上 受力钢筋的弯折长度>5d ,弯钩平直部 分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5.3.2 箍筋弯钩形式 箍筋弯折角度>90°,平直部分长度>5d 同上 箍筋弯折角度>90°,平直部分长度>5d 同上 箍筋弯折角度>90°,平直部分长度>5d 同上 箍筋弯折角度>90°,平直部分长度>5d 同上 箍筋弯折角度>90°,平直部分长度>5d 5.3.4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mm) +8 mm 同上 -10mm 同上 +7mm 同上 +9mm 同上 -12mm 不合格

始记录(平行检验) 共 页 第 页 监理校核: 检查: 记录: 验收日期: 年 月 日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帝景山庄三期工程5#楼 平行检验名称 钢筋加工 平行检验编号 编号 验收项目 验收部位 验收情况记录 备注 5.3.4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箍筋内净尺寸 ±5(mm) +3mm 同上 -2mm 同上 +4mm 同上 -4mm 同上 +6mm 不合格 以下空白

分部、单位工程验收记录表

地基与基础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察隅农场农产品包装中心项目 结构 类型 框架层数三层 施工单位重庆市开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 负责人 冷祯秀 技术 负责人 谭林 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负责人/ 分包技术负责人/ 序号分项工程名称检验 批数 施工单位评定验收意见 1 土方工程 2 模板工程 3 钢筋工程 4 混凝土工程 质量控制资料 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观感质量验收 验收单位 分包单位 项目经理 / 年月日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年月日勘察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设计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监理(建设) 单位总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年月日

主体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察隅农场农产品包装中心项目 结构 类型 框架层数三层 施工单位重庆市开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 负责人 冷祯秀 技术 负责人 谭林 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负责人/ 分包技术负责人/ 序号分项工程名称检验 批数 施工单位评定验收意见 1 模板工程 2 钢筋工程 3 混凝土工程 4 砖砌体工程 质量控制资料 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观感质量验收 验收单位 分包单位 项目经理 年月日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年月日勘察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设计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 监理(建设) 单位总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年月日

工程 名称 安阳县联社蒋村双全分社 结构 类型 框架 层数 二层 施工 单位 安阳市隆源建筑安装有限责任 公司 技术部门负责人 陈保仓 质量部门 负责人 杨玉明 分包单位 / 分包单位负责人 / 分包技术负责人 / 序号 分 项 工 程 名 称 检验批数 施工单位评定 验 收 意 见 1 地面整体面层工程 3 √ 同意/不同意验收 2 地面板块面层工程 2 3 室内、外一般抹灰工程 6 √ 4 木门安装工程 2 √ 5 塑钢窗安装工程 2 √ 6 门窗玻璃安装工程 2 √ 7 水性涂料涂饰工程 6 √ 8 溶剂型涂料涂饰工程 2 √ 9 细部工程 1 √ 质量控制资料 √ 同意/不同意验收 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 √ 同意/不同意验收 观感质量验收 √ 同意/不同意验收 验 收 单 位 分包单位 项目经理 /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勘察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设计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 位 同意验收/不同意验收 总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 年 月 日 安阳市建筑施工管理处监制

如何填写《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

如何填写《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本来一直从事于建筑工程资料工作,自从新规范发布,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填写《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表格,因为我用的恒智天成建筑资料软件,恒智天成建筑资料软件很好用,表格样式都给提供出来了,只需要写入您工作的数据就可以了,十分简单! 什么时候填写《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 检验批施工完成,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专业工长等进行验收,并依据验收情况形成《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 《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分为另种形式,一是移动验收终端原始记录,二是手写检查原始记录。《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在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全部保留并可追溯。 手写检查原始记录,必须手填,禁止机打。下图为恒智天成建筑资料软件内部的原始记录表表头部分。 恒智天成建筑资料软件的表格很清晰,用了3天就很得心应手了。 填写范例如图所示:

《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填表说明: (1)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检验批名称及检验批编号:对应《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填写。 (2)验收项目:按对应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的验收项目的顺序,填写现场实际检查的验收项目及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的内容,如果对应多行检查记录,验收项目不用重复填写。 (3)编号:填写验收项目对应的条文号。 (4)验收部位:填写本条验收的各个检查点的部位,每个部位占一行,下一个部分另起一行。 (5)验收情况记录:采用文字描述、数据说明或打“√”的方式,说明本部位的验收情况,不合格和超标的必须明确指出。对于定量描述的抽样项日,直接填写检查数据。 (6)备注:发现明显不合格的个体的,要标注是否整改、复查是否合格。 (7)校核:监理单位现场验收人员签字。 (8)检查:施工单位现场验收人员签字。 (9)记录:填写本记录的人签字。 (10)验收日期:填写现场验收当天日期。 如何填写《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今天就讲到这里了,应该讲的还是比较清楚的,对于新手资料员来说,做资料很难,完全没有概念,求人吧问多了都嫌烦,不过也还好,现在都用建筑资料软件,比较容易上手!

培养基配制及适用性检查实用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培养基配制及适用性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实验人员的操作流程。 范围: 适用于微生物检验人员对培养基的规范管理。 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 职责: 1.微生物检验员:负责实验室所需求的培养基管理工作,使日常检验可以顺利进行。 2.微生物检验主管:负责对日常配制培养基的规范操作进行监督。 内容 1 培养基的申购 根据检验项目、工作量和工作进度的需求,提前一个月进行所需的培养基申购。申购时需指定培养基供应商,必要时进行供应商审计。 2 培养基的验收

2.1 培养基到货后,微生物室检验员应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核对品名、数量、规格、生产厂商,应与申购单一致;检查培养基包装有无破损、包装是否完整、产品是否在有效期内。 2.2 验收合格后,登记于《培养基领用台账》(附记录文件编号:SMP-10-QC-009-02(00))。 3 培养基的贮藏 3.1未开封的脱水培养基贮存于阴凉室,使培养基处于低温、干燥、和避光条件下。已开封的脱水培养基应盖紧,贮存于阴凉库。 3.2灭菌好的培养基应进行预培养72h检查无菌后,置4~8℃冷藏保存待用。灭菌后培养基储存期为7天。 4 培养基的配制 4.1培养基的配制和使用应填写《培养基配制及使用记录》(附记录文件编号:SMP-10-QC-009-02(00))。 4.2培养基配制批号原则:原材料批号-配制日期:比如2011年1月1日配制的培养基,培养基干粉批号000000,配制批号为:000000-110101。配制好的培养基贴《培养基标签》(附记录文件编号:R-SMP-10-QC-009-03)。(注:同一天同一培养基配置多次的,在原批号后加“-”加“数字”表示,如000000-110101-01) 4.3培养基配制方法 4.3.1 使用商品化脱水合成培养基时,应严格按照厂商提供的使用说明配制,如重量/体积、pH、灭菌条件和操作步骤等。实验室使用各种基础成分制备培养基时,应按照配方准确配制,并记录相关信息如:培养基名称和类型及试剂级别,每个成分物质含

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

培养基适用性验证方案

培养基适用性验证第 2 页共 9 页 培养基适用性 验证 方案起草人:日期:年月日方案审核人:日期:年月日方案批准人:日期:年月日

目录 1. 验证目的 (3) 2. 参照标准 (3) 3. 验证项目 (3) 4. 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3-4 5. 验证可接受的标准 (4) 6. 验证材料…………………………………………………………………………4-5 7. 菌液制备 (5) 8. 适用性检查………………………………………………………………………5-6 9. 控制菌检查 (7)

1. 验证目的: 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的培养基及控制菌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本次验证的目的是确认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麦康凯液体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适合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大肠埃希菌的测定和控制菌适用性检查。 2. 参照标准:2015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3. 验证项目: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和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麦康凯液体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4.验证小组人员及职责: 4.1验证小组人员: 小组人员职务姓名所在部门职务 组长刘秀质量管理部经理 组员郝枝桃质量管理部QC主任 组员王和霞质量管理部检验员 组员兰丹质量管理部检验员 4.2验证人员职责及要求 4.2.1按验证方案及相关文件实施验证。 4.2.2认真观察并做好验证原始记录。

4.2.3对实施验证的结果负责。 4.3验证中各部门的职责 4.3.1验证领导组职责 4.3.1.1制订验证总计划,负责全公司验证工作的管理。 4.3.1.2确定验证项目及验证项目负责人。 4.3.1.3负责验证方案的批准工作。 4.3.1.4负责验证资料及结果的审核工作。 4.3.1.5负责验证报告的批准工作。 4.3.2验证工作小组职责 4.3.2.1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工作。 4.3.2.2参与验证方案的讨论、确认工作。 4.3.2.3负责验证方案的实施。 4.3.2.4负责验证结果的分析、统计、报告工作。 4.3.2.5参与验证结果的评价工作。 4.3.3质量部职责 4.3.3.1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核工作。 4.3.3.2负责验证过程中仪器、仪表、计量器具的校验工作。 4.3.3.3负责验证中各项检测工作,提供验证的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对验证过程中的各项检验工作负责。 4.3.3.4负责验证资料和报告的审核工作。 4.3.3.5负责验证文件回收、归档管理工作。 5. 合格标准:被检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不小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平均数的70%,且菌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 6. 试验材料: 6.1. 被验证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麦康凯液体培养基 6.2. 仪器设备: 6.2.1.YX280B手提式不锈钢蒸锅

混凝土施工 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

混凝土施工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工程名称:0 编号: 序号检查项目 设计要求及 规范规定 检查位置现场检查记录备注 1 主 控 项 目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试件 的取样和留置 6.450m层梁板梯及柱 节点部位 2 混凝土抗渗及试件取样 和留置 3 初凝时间控制 4 一 般 项 目 混凝土养护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监理校核:施工员记录:质量员检查:日期年月日

钢筋原材料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工程名称:0 编号: 序号检查项目设计要求及 规范规定 检查位置现场检查记录备注 1 主 控 项 目 力学性能检验 6.450m层梁板梯 2 一 般 项 目 外观质量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监理校核:施工员记录:质量员检查:日期年月日

钢筋加工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工程名称:0 编号: 序号检查项目设计要求及 规范规定 检查位置现场检查记录备注 1 主 控 项 目受力钢筋的弯钩和 弯折 6.450m层梁板梯 2 箍筋弯钩形成 3 一 般 项 目受力钢筋顺长度方 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4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 置 ±20 5 箍筋内净尺寸±5 6 7 8 9 10 11 12 13 监理校核:施工员记录:质量员检查:日期年月日

钢筋连接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工程名称:0 编号: 序号检查项目 设计要求 及 规范规定 检查 位置 现场检查记录备注 1 主 控 项 目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 6.450m层梁板梯 2 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3 一 般 项 目接头位置和数量 4 机械连接、焊接的外观质量 5 机械连接、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监理校核:施工员记录:质量员检查:日期年月日 钢筋安装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

一、无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 培养基名称检验日期配制批号报告日期生产单位检验人检验依据核对人1、培养基灵敏度检查 菌液(小于100cfu)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12ml / 管)菌液 (小于100cfu) 改良马丁培养基 (9ml/ 管) 第1天第2天第3天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 金黄色葡萄 球菌 白色念珠菌 铜绿假单胞 菌 黑曲霉 枯草芽孢 杆菌 空白 生孢梭菌--- --- --- --- --- --- --- --- --- --- --- 空白--- --- --- --- --- --- 结果判定 2、培养基无菌性检查 瓶数 培养基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结果判定

二、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 培养基名称检验日期配制批号报告日期生产单位检验人检验依据核对人培养基灵敏度检查 菌液(小于100cfu) 营养琼脂培养基对照培养基 24h 48h 24h 48h 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 杆菌 菌液(小于100cfu)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对照培养基 24h 48h 72h 24h 48h 72h 白色念珠菌黑曲霉 菌液(小于100cfu)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对照培养基 24h 48h 72h 24h 48h 72h 白色念珠菌结果判定

三、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 培养基名称检验日期配制批号报告日期生产单位检验人检验依据核对人促生长能力检查 菌液(小于100cfu) 培养基对照培养基 24h 48h 72h 24h 48h 72h 结果判定抑制能力检查 菌液(小于100cfu) 培养基 24h 48h 72h 结果判定指示能力检查 菌液(小于100cfu) 培养基对照培养基 24h 48h 72h 24h 48h 72h 结果判定

版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

数用培 养基适 用性检 查记录 1.检查方法:《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微生物计 数法(通则1105)。 2. 验证用仪器型号及编号: 霉菌培养箱:型号 3. 菌液制备:验证用菌种第()代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抱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 液体培养基上,于30?35r 培养18?24h ;上述培养物用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10倍递增稀释至1ml 含菌数为50?100cfu 的菌悬液备用。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上,于 20?25C 培养2?3 天;上述培养物用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倍递增稀释至1ml 含菌数为50? 100cfu 的菌悬液备用。 将黑曲霉菌菌悬液用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0倍递增稀释至1ml 含菌数为50? 100cfu 的菌悬液备用。 4. 培养基配制 立式蒸汽灭菌锅: 型号 编号: 生化培养箱 型号 编号: 编号:

按相应培养基产品说明分别配制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RA琼脂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对照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 脂对照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对照培养基、RA琼脂对照培养基,并按照相应的灭菌 方式灭菌备用。 5、培养基计数适用性检查 5.1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分别接种不大于lOO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抱杆菌、 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的菌悬液置直径90mm勺无菌平皿中各2皿,另一个皿不接种菌 作为空白对照。倾注20ml温度不超过45C熔化的胰酪大豆胨琼脂对照培养基,混匀, 凝固。将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抱杆菌的平皿倒置于30-35 C的生化培养箱培养不超过3天,计数;将接种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的平皿倒置于30-35 C 的生化培养箱培养不超过5天,计数。被检培养基同法操作。结果见表 1。 表1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结果 5.1.1检验标准:被检培养基的菌落数与对照培养基的菌落数比较,比值在0.5-2.0 之间,且菌落形态大小与对照培养基上的菌落一致。判该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符合规定。 5.1.2结果判定:

培养基验收作业指导书删减版样本

培养基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加强我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管理, 保证实验室的检测质量, 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实验室微生物检测中所使用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3、职责: 3.1 检验人员: 按照本规程规对培养基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确保培养基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3.2 科室负责人: 负责指导、监督检验人员对培养基进行质量控制。 4、控制措施: 4.1培养基的购置和验收 4.1.1 培养基的购置 试剂管理员在接到批准的采购信息后, 从合格供应商中选择厂商采购, 同时要求厂商提供每批培养基的批号、使用前的pH值、储藏信息、有效期、性能评价记录( 包括测试菌株、技术数据清单、质控证书及必要的安全危害数据) 。 4.1.2 培养基的验收 购买培养基到货后, 由试剂管理员和微生物检测人员共同核对生产企业提供的资料、培养基名称、规格数量、外观特征、批号、保质期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应填写”培养基验收检查记录单”验收符合要求后, 交由检测人员接受保管, 填写培养基入库记录和建立试剂台帐。 4.2培养基的储存 干粉培养基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要避免阳光直射; 开瓶后的干粉培养基

易吸湿, 应注意防潮并在有效期或6个月内用完。应每月对储存中的培养基进行常规检查, 如容器密闭性复查、首次开封日期、内容物的感官检查, 如果培养基发生结块、颜色异常和其它变质迹象就不能再使用。开封的脱水培养基, 每次使用前应对其质量进行检查, 经过粉末的流动性、均匀性、结块情况和色泽变化等判断培养基的质量变化。若发现培养基受潮或物理性状发生明显改变则不应再使用。即用性培养基按照产品标识要求进行储存。 4.3培养基的使用 4.3.1 配制培养基用水和玻璃器皿 培养基制备用水应使用电阻率不小于30万Ωcm的蒸馏水或与其同质的水, 每周检测电阻率, 每三个月检测一次重金属离子含量。制备培养基所用的玻璃器皿( 如吸管、试管、烧杯等) 新的玻璃器皿( 首次使用) 和再次使用的玻璃器皿按规定方法洗涤、干燥 4.3.2 称量 称量时要用专用的角匙, 避免交叉污染而影响检验结果; 干粉培养基易吸潮, 如房间环境湿度较大时, 应提高称量速度, 完毕后及时盖紧瓶盖。 4.3.3 复水 复水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 不得用铜锅或铁锅, 以防有离子混入培养基中, 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b) 容器的大小需大于复水后培养基总体积的2倍以上, 避免在加热溶解过程中, 培养基溢出; c) 加热培养基时一定要进行搅拌, 特别是琼脂类培养基; d) 为避免烧焦和沸腾溢出, 对于少量的培养基最好使用沸水浴进行加热; e) 含有琼脂粉的培养基, 在加热溶解之前能够浸泡数分钟;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记录表(例表)

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注: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监理(建设)单位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专业技术资格。验收记录由施工单位填写,验收结论由监理(建设)单位填写,综合验收结论由参加验收各方共同商定建设单位填写,应对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及总体质量水平作出评价。

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表一)

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表一) 注:①本表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安装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据实啬检查项目;②本表所列资料应齐全、无缺项、漏项,内容符合有关规范和专门规定的要求;③试(检)验报告或记录内容应齐全、准确、真实,抄件应附原件复印件,并注明原件存放单位,有抄件人、抄件单位的签字和盖章;④表内出厂质量证明书按进场同一批(炉、编)号为一份;试验报告及见证取样送检书按同一编号为一份,测试、试验记录按每个系统或每个回路等工艺各为一份:验收意见、记录等按同一个验收批为一份:检验批数栏内的质量证明书、取样送检书、抽样试验报告等应按进场的批数、抽取样的组数计算,填入未打“×”符号栏内。⑤核查意见、结论由监理(建设)单位填写。⑥其他施工试验报告及见证取样检测报告记录包括置理件的现场拉拨强度检测报告;幕墙、窗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漏性能及平面变形性能检测报告;双组份硅铜结构胶的混匀性试验记录及拉断试验记录;铝塑复合板的剥离强度;石材弯曲强度、耐冻性及室内用花岗石的放射性等检测试验报告记录。

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表(统表1-4)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GB50300-2001)表G.0.1-1统表Ⅰ工程名称结构类型层数/建筑面积/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开工日期 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竣工日期 序号项目 验收记录 (施工单位填写) 验收结论 (监理或建设单位填写) 1 分部工程 共分部,经查分部, 符合标准及设计要求分部。 2 质量控制资料核查共项,经审查符合要求项。 统计统表项次 3 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 功能检测资料 共核查项,符合要求项。 统计统表项次 4 主要功能和安全项目 抽查 共抽查项,符合要求项, 其中经处理后符合要求项。 统计统表项次 5 观感质量验收 共抽查项,符合要求项, 不符合要求项。 统计统表项次 6 综合验收结论 (建设单位填写) 合格 参加验收单位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公章) 单位(项目) 负责人: 年月日 (公章) 单位(项目) 负责人: 年月日 (公章) 单位(项目) 负责人: 年月日 (公章) 单位负责人: 年月日 (公章) 总监理 工程师: 年月日

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GB50300-2001)表G.0.1-2 统表Ⅱ 续下表 工程名称 车间一 施工单位 序号 项目 资 料 名 称 份 数 施工单位 监理(建设)单位 核查意见 核查人 核查意见 核查人 1 建 筑 与 结 构 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2 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 10 完整 3 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4 施工试验报告及见证检测报告 5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 施工记录 7 预制构件、预拌混凝土合格证 8 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检验及抽样检测资料 9 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0 工程质量事故及事故调查处理资料 11 新材料、新工艺施工记录 12 1 给 排 水 与 采 暖 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2 材料、配件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3 管道、设备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记录 4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 系统清洗、灌水、通水、通球试验记录 6 施工记录 7 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8 1 建 筑 电 气 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2 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书及进场检(试)验报告 3 设备调试记录 4 接地、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5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 施工记录 7 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8

培养基实验验收记录

培养基实验验收记录 第页/共页 培养基名称营养琼脂培养基、TSA、菌落计数培养基、 检验日期 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 一、实验器材 1.试验菌株名称: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号:GFH5823,培养代数代,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培养,培养温度℃,培养时间:20 年月日时到20 年.月日时。 2.营养琼脂培养基,生产厂家批号:, 见《培养基配制记录表》。 3. TSA,生产厂家批号:, 见《培养基配制记录表》。 4.菌落计数培养基,生产厂家批号:, 见《培养基配制记录表》。 5.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生产厂家, 批号:,见《培养基配制记录表》。 6. 磷酸盐缓冲液(PBS,0.03mol/L,PH 7.2):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附录A配制。见《实验试剂配制记录表》。 二、方法 1.用5mLPBS将金黄色葡萄球菌从普通培养基上洗下,取0.1mL菌悬液至5mLPBS中(约108CFU/mL),10倍系列稀释至10-6、10-7、10-8、10-9,取各稀释度1.0mL,接种到4种被检培养基中(倾注法)培养,一式二份。选取30 CFU/皿~300CFU/皿稀释度及上下各一稀释度计数,并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被检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2.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年月日时到月日时。 3.结果评价:菌落形态正常。计算稀释度间误差率,并以30 CFU/皿~300CFU/皿稀释度计算菌悬液菌数(CFU/mL)及培养基间误差率,要求不超过10%。 第页/共页

三、结果 1.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被检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①营养琼脂培养基: ②TSA: ③菌落计数培养基: ④卵磷脂-吐温80-营养琼脂培养基: 阴性对照: 注:各稀释度的菌落数(CFU/mL)=平皿平均菌落数(cfu/皿)/稀释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