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课件
合集下载
鼻空肠管的应用PPT课件

边撤管边送导丝直至顺畅 • 5、腹部平片
18
判断金标准
鼻空肠管置管X线评分标准
编 评分项 号
分值
1 “C”形
1分
2
“C”形高度 >2个椎体
4分
1-2个椎体
2分
3 管头位于胃轮廓之外
3分
4 显示十二指肠空肠曲
4分
备 置管是否成功,从以上4个考核项综合评分,总分≥5分判定置管成功 注:
19
20
21
• 7、置管长度身高-60cm,即置管长度,置管成功后固定导管。
16
操作流程
• 8、进行腹平片检查,通过空肠管金标准判断是否在空肠内。 • 9、拔出导丝,一手固定空肠管,一手轻轻转动导管末端导丝,动作轻柔缓慢,避免速
度过快导致肠痉挛和导管脱出,拔导丝过程中观察导丝有无折痕,可增加判断依据。
17
管道位置确认
12
物品准备
• 1、空肠营养管 • 4、橡胶手套 • 7、生理盐水 • 9、鼻贴、标识 • 11、隔离衣
2、胃复安
3、换药包
5、治疗巾
6、听诊器
8、50毫升注射器
10、无菌纱布
13
置管深度及管道位置确认
• 1、正常成人:胃部45-55cm
•
幽门:65-75cm
•
十二指肠:85-100cm
•
空肠:>100cm
15
操作流程
• 5、协助患者取右侧卧位,与床面呈90°,改变手法,使鼻肠管与鼻腔呈90°下压式进管, 动作轻柔,继续缓慢置入,遇到阻力,使导管保持一定的张力,避免暴力操作,随着胃 肠蠕动及患者呼吸进管。
• 6、推送至75-80cm时,再次验证,通过向官腔内打入10ml气体,等待10s后,回抽是 否有阻力和胃液,如无胃液,回抽有阻力说明已通过胃底,进入幽门。(也可通过试纸 判断)继续推进至90cm,再次验证。成功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18
判断金标准
鼻空肠管置管X线评分标准
编 评分项 号
分值
1 “C”形
1分
2
“C”形高度 >2个椎体
4分
1-2个椎体
2分
3 管头位于胃轮廓之外
3分
4 显示十二指肠空肠曲
4分
备 置管是否成功,从以上4个考核项综合评分,总分≥5分判定置管成功 注:
19
20
21
• 7、置管长度身高-60cm,即置管长度,置管成功后固定导管。
16
操作流程
• 8、进行腹平片检查,通过空肠管金标准判断是否在空肠内。 • 9、拔出导丝,一手固定空肠管,一手轻轻转动导管末端导丝,动作轻柔缓慢,避免速
度过快导致肠痉挛和导管脱出,拔导丝过程中观察导丝有无折痕,可增加判断依据。
17
管道位置确认
12
物品准备
• 1、空肠营养管 • 4、橡胶手套 • 7、生理盐水 • 9、鼻贴、标识 • 11、隔离衣
2、胃复安
3、换药包
5、治疗巾
6、听诊器
8、50毫升注射器
10、无菌纱布
13
置管深度及管道位置确认
• 1、正常成人:胃部45-55cm
•
幽门:65-75cm
•
十二指肠:85-100cm
•
空肠:>100cm
15
操作流程
• 5、协助患者取右侧卧位,与床面呈90°,改变手法,使鼻肠管与鼻腔呈90°下压式进管, 动作轻柔,继续缓慢置入,遇到阻力,使导管保持一定的张力,避免暴力操作,随着胃 肠蠕动及患者呼吸进管。
• 6、推送至75-80cm时,再次验证,通过向官腔内打入10ml气体,等待10s后,回抽是 否有阻力和胃液,如无胃液,回抽有阻力说明已通过胃底,进入幽门。(也可通过试纸 判断)继续推进至90cm,再次验证。成功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鼻肠管盲插法ppt课件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01
鼻腔出血
少量出血可自行止血,出血较多时 需就医处理。
管道堵塞
定期冲洗管道,保持管道通畅,严 重堵塞时需更换管道。
03
02
肠道刺激症状
可适当调整营养液的浓度和滴速, 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对管 道进行消毒,预防感染发生。
04
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只有符合适应症的患者才能进行鼻肠管盲插法,对于禁忌症患者应避 免使用。
提高操作技能
医护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鼻肠管盲插法的操作技巧,减少 操作过程中的并发症。
加强护理监测
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管道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鼻肠管盲插法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提 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适用于无 法进行X线引导或无法耐受长时间 X线曝光的病人。
鼻肠管盲插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鼻肠管盲插法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 80年代,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 现已成为临床常用的营养支持手段之 一。
发展
随着材料科学和插管技术的不断进步 ,鼻肠管盲插法的成功率和使用范围 逐渐扩大,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 的营养支持。
与其他插管方法的比较
与气管插管比较
气管插管需要在喉镜直视下进行操作,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且需要特殊设备, 而鼻肠管盲插法则不需要这些设备,操作简便。
与胃管插入比较
胃管插入只能用于提供营养支持,不能用于呼吸支持,而鼻肠管盲插法则可以 同时用于呼吸支持和营养支持。
04
鼻肠管盲插法的临床应用 案例
案例一: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
床旁盲插鼻肠管的经验分享课件

主动置管失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被动等待过幽门
主动过幽门的最好补充
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动
被 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管路维护
脉冲冲管 定期换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管路维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管路护理
如何保持管路通畅 1.应定时冲洗管道,冲洗量20-50毫升 2.冲洗液: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3.冲洗时间:输注前、给药时、输注结束,连续输注 营养液时,应每4小时用无菌水或温开水冲洗。 4.给药前后也务必冲洗管道(至少20-30毫升清水)
双管的优点
• 胃肠减压 • 有效解决胃肠积气 • 减少反复X线摄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主动置管关键点
• 体位——右侧卧位(解剖结构) • 胃内注气 (200ml) • 遇到阻力时的手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个案介绍
• 女性,90岁 • 重度颅脑创伤 • 长期卧床、反复吸入性肺炎 • 曾经置鼻肠管失败,家属拒绝做PEG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个案介绍
不 轻 易 放 弃
成功 较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被动等待过幽门
主动过幽门的最好补充
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动
被 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管路维护
脉冲冲管 定期换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管路维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管路护理
如何保持管路通畅 1.应定时冲洗管道,冲洗量20-50毫升 2.冲洗液: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3.冲洗时间:输注前、给药时、输注结束,连续输注 营养液时,应每4小时用无菌水或温开水冲洗。 4.给药前后也务必冲洗管道(至少20-30毫升清水)
双管的优点
• 胃肠减压 • 有效解决胃肠积气 • 减少反复X线摄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主动置管关键点
• 体位——右侧卧位(解剖结构) • 胃内注气 (200ml) • 遇到阻力时的手法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个案介绍
• 女性,90岁 • 重度颅脑创伤 • 长期卧床、反复吸入性肺炎 • 曾经置鼻肠管失败,家属拒绝做PEG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个案介绍
不 轻 易 放 弃
成功 较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鼻肠管的应用及护理PPT课件

鼻肠管的应用及护理
汇报人:xxx 2024-01-11
目录
• 鼻肠管基本概念与原理 • 鼻肠管适应症与禁忌症 • 鼻肠管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方案 • 心理护理与康复训练指导
01
鼻肠管基本概念与原理
定义及作用
鼻肠管定义
一种通过鼻腔插入,经食管、胃 到达肠道的管道,用于肠内营养 支持或胃肠减压。
化吸收。
营养支持
对于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如 重症胰腺炎、短肠综合征等,鼻肠 管可以提供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
药物输送
某些情况下,鼻肠管可用于药物的 直接输送,如抗生素、止血药等。
禁忌症说明
1 2
严重的食管狭窄或食管静脉曲张
这种情况下放置鼻肠管可能导致食管损伤或出血 。
严重的鼻腔疾病
如严重的鼻窦炎、鼻息肉等,可能妨碍鼻肠管的 正确放置。
衡饮食
建议患者摄入均衡的饮食,包括适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 物,以及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增加膳食纤维
建议患者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 ,以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
控制盐分和糖分
针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盐分和糖分的摄入,选择低盐 、低糖食品。
作用
提供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减少 胃肠负担,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降低并发症风险。
结构特点与分类
结构特点
鼻肠管通常由柔软的医用硅胶或聚氨 酯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易于插入和固定。
分类
根据用途可分为营养管和减压管;根 据材质可分为硅胶管和聚氨酯管;根 据管道直径可分为细管径和粗管径。
工作原理简介
06
心理护理与康复训练指导
汇报人:xxx 2024-01-11
目录
• 鼻肠管基本概念与原理 • 鼻肠管适应症与禁忌症 • 鼻肠管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方案 • 心理护理与康复训练指导
01
鼻肠管基本概念与原理
定义及作用
鼻肠管定义
一种通过鼻腔插入,经食管、胃 到达肠道的管道,用于肠内营养 支持或胃肠减压。
化吸收。
营养支持
对于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如 重症胰腺炎、短肠综合征等,鼻肠 管可以提供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
药物输送
某些情况下,鼻肠管可用于药物的 直接输送,如抗生素、止血药等。
禁忌症说明
1 2
严重的食管狭窄或食管静脉曲张
这种情况下放置鼻肠管可能导致食管损伤或出血 。
严重的鼻腔疾病
如严重的鼻窦炎、鼻息肉等,可能妨碍鼻肠管的 正确放置。
衡饮食
建议患者摄入均衡的饮食,包括适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 物,以及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增加膳食纤维
建议患者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 ,以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
控制盐分和糖分
针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盐分和糖分的摄入,选择低盐 、低糖食品。
作用
提供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减少 胃肠负担,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降低并发症风险。
结构特点与分类
结构特点
鼻肠管通常由柔软的医用硅胶或聚氨 酯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易于插入和固定。
分类
根据用途可分为营养管和减压管;根 据材质可分为硅胶管和聚氨酯管;根 据管道直径可分为细管径和粗管径。
工作原理简介
06
心理护理与康复训练指导
鼻肠管床旁盲插技术 ppt课件

当经过72小时,EN不能完成20kcal.kg .d的能量供 给目标,或者因任何临床原因停止肠内营养的,需
考虑FI;单次不耐受只能称为不耐受症状。
喂养不耐受综合征
(feeding intolerance syndrome, FI)
耐受性分类 ①没有任何不耐受的症状出现,耐受性良好;②出
鼻肠管 盲插技术及管理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护理部 张淑香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护理部副主任 张淑香
13791126551
zsx6551@
硕士、副教授 山东大学、潍坊医学院护理硕士生导师 山东省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东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病生危重病学会护理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护理学组委员
主动置管过幽门
如遇阻力明显增加,不应盲目用力 如果阻力突然消失, 提示管端折返胃腔 以上二种情况,均应退管至50cm 刻度处重 新进管。 明确位置,撤出导丝,固定 若有怀疑,不撤导丝拍腹部X片
主动置管过幽门
判断方法:腹部拍片,金标准 抽取肠液测PH值:回抽液淡黄或深黄色 PH>7 ,提示肠液,管末端过幽门;回抽液 墨绿色有粘液、pH<7提示胃液,管末端在 胃内。 肠液回抽困难,先注入少量温开水。 听气过水声:不准确
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
内毒素 & 细菌
内毒素及细菌 1.5 kg
(损害)
肠粘膜屏障 (对抗损害 ) 20 m2
通过淋巴管或 血管的移位
GALT
对结局的影响:费用↑住院时间↑
22 2019/10/13山东省 千佛山医院
肠粘膜的营养
70%来自于 直接吸收
30%来源于血供 If the gut function , use it
床旁盲插鼻肠管的经验分享课件

鼻胃管的局限性
• 不宜达到能量供给目标 • 肠内营养耐受性差 • 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高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误吸
• 在不同状态下,误吸发生率不同 • 睡眠状态约为45%,意识障碍者约为70%,放
置肠内喂养管(enteral tube feeding,ETB)约 为50%,气管插管约为50% ~ 75% • 误吸导致的吸人性肺炎发生率为10% ~43%
置管步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置管步骤
置管步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置管步骤
胃
十二 指肠
空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置管步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置管步骤 右 侧 卧 位
+ 注 气
置管步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置管步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床旁鼻肠管的优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床旁鼻肠管问题
• 不宜达到能量供给目标 • 肠内营养耐受性差 • 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高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误吸
• 在不同状态下,误吸发生率不同 • 睡眠状态约为45%,意识障碍者约为70%,放
置肠内喂养管(enteral tube feeding,ETB)约 为50%,气管插管约为50% ~ 75% • 误吸导致的吸人性肺炎发生率为10% ~43%
置管步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置管步骤
置管步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置管步骤
胃
十二 指肠
空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置管步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置管步骤 右 侧 卧 位
+ 注 气
置管步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置管步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床旁鼻肠管的优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床旁鼻肠管问题
鼻空肠管的留置与维护PPT课件

01
04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头偏向一侧。
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拔除过程及注意事项, 取得配合。
02
05
轻柔地拔出鼻空肠管,遇有阻力时不可强 行拔出。
准备拔除所需物品,如无菌手套、纱布、 消毒液等。
03
06
拔出后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及时处理并发 症。
后续护理要点提示
饮食指导
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刺激 性食物。
紧急处理流程示范
管道堵塞
立即检查管道是否打折或 受压,尝试用生理盐水冲 洗管道,若仍无法通畅, 则考虑更换管道。
管道脱出
立即停止肠内营养输注, 观察脱出长度及患者症状 ,必要时重新置管。
感染性并发症
立即停止肠内营养输注, 留取标本送检,根据药敏 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 治疗。
预防措施培训和教育
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鼻空肠管留置 01 的目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3
保持引流通畅
避免引流袋过高或过低,保持引流通畅。
预防并发症发生策略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留置和维护鼻空肠管过 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 作,避免感染。
定期口腔护理
给予患者口腔护理,保持 口腔清洁湿润,减少口腔 感染机会。
妥善固定导管
避免导管脱落、移位或扭 曲等情况发生,确保导管 处于正确位置并妥善固定 。
其主要作用是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同时避免食物对胃 的刺激,减少胃食管反流和误吸的风险。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需要长期营养支持且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如严 重颅脑损伤、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重症胰腺炎等。
禁忌症
严重鼻腔疾病、上消化道出血、肠梗阻、严重腹胀等。
患者选择与评估
鼻肠管的留置及维护PPT课件

• 原因:如何顺利通过幽门 如何判断是否通过幽门
6
听诊辅助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法
内容: • 1、操作者基本要求 • 2、置管的力学原理 • 3、置管的听诊方法 • 4、置管流程及技巧 • 5、腹平片的判读
7
一、操作者基本要求
• 熟练放置经鼻胃管: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患者 • 熟悉上消化道解剖位置 • 掌握一定置管手法及技巧 • 听力正常 • 能够读懂腹平片
15
判断是否通过幽门的方法?
• 顺利置入75-80cm(>发迹-D点-R点) • 回抽液的量、色、PH值 • 注入空气量/回抽空气量 • 抽送导丝的顺畅度 • 腹部超声 • 腹部X-Ray—金标准
16
四、操作流程—置管深度调整
• 病情需要:幽门后&空肠喂养 • 缓慢推送、每5-10cm听诊,判断尖端走形是否与十二指肠走形一致 • 目标长度:100-120cm,或发迹-肚脐+40cm • 腹部X线 • 缓慢撤出导丝 • 启动肠内营养
无胃管——放置空肠管至胃腔再减压
13
为什么要胃肠减压
14
四、操作流程—核心听诊
• 置管深度:发际线→D点,减压后第一次听诊; • 打气要求:快速等量,一般3-5ml/次 • 记忆各个点声音强度,然后再次减压; • 缓慢推送:D→R,感知阻力,配合听诊:R>M/D>L; • 如果L>R,退至U点重新开始 • 通过幽门:深度OK,同时R点逐渐增强,M点突然减弱。
23
24
谢谢聆听
25
8
二、置管的力学原理
9
• 力学原理的核心: • 自身支撑力不足的导管在弯曲的空腔前进时,需要对侧管壁的支撑力,因
此常以最长的路径前进。
10
三、听诊点位及方法
6
听诊辅助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法
内容: • 1、操作者基本要求 • 2、置管的力学原理 • 3、置管的听诊方法 • 4、置管流程及技巧 • 5、腹平片的判读
7
一、操作者基本要求
• 熟练放置经鼻胃管: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患者 • 熟悉上消化道解剖位置 • 掌握一定置管手法及技巧 • 听力正常 • 能够读懂腹平片
15
判断是否通过幽门的方法?
• 顺利置入75-80cm(>发迹-D点-R点) • 回抽液的量、色、PH值 • 注入空气量/回抽空气量 • 抽送导丝的顺畅度 • 腹部超声 • 腹部X-Ray—金标准
16
四、操作流程—置管深度调整
• 病情需要:幽门后&空肠喂养 • 缓慢推送、每5-10cm听诊,判断尖端走形是否与十二指肠走形一致 • 目标长度:100-120cm,或发迹-肚脐+40cm • 腹部X线 • 缓慢撤出导丝 • 启动肠内营养
无胃管——放置空肠管至胃腔再减压
13
为什么要胃肠减压
14
四、操作流程—核心听诊
• 置管深度:发际线→D点,减压后第一次听诊; • 打气要求:快速等量,一般3-5ml/次 • 记忆各个点声音强度,然后再次减压; • 缓慢推送:D→R,感知阻力,配合听诊:R>M/D>L; • 如果L>R,退至U点重新开始 • 通过幽门:深度OK,同时R点逐渐增强,M点突然减弱。
23
24
谢谢聆听
25
8
二、置管的力学原理
9
• 力学原理的核心: • 自身支撑力不足的导管在弯曲的空腔前进时,需要对侧管壁的支撑力,因
此常以最长的路径前进。
10
三、听诊点位及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22
床旁盲插置管
注意事项
置管时如遇阻力明显增加,不应盲目用力进 管;如果阻力突然消失, 提示管端折返胃腔。
随着病人呼吸运动慢慢“送”管,而不是主 动用力“插”管。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23
并发症及护理
1、管道堵塞:
• 使用肠内营养泵匀速输入营养液。
• 尽量使用液体状药物,使用固体时要充 分研磨或溶解,注意配伍禁忌,分开注 射
• 至少每隔4h用30ml温水脉冲式冲管一次 ;药物及输入前后应以10~30ml温水冲 洗管道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24
并发症及护理
2、误吸
1.意识障碍、神志不清或(GCS)评分<9
分者以及老年患者鼻饲前翻身,并吸净 呼吸道分泌物能降低误吸发生率
谢2/谢23/聆20 听!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3030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口服
2/23/20 3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4
肠道功能的重新认识Fra bibliotek• 1980年以后 • 机体应激时,肠是一个中心器
官
• 肠道是一免疫器官,含有全身 60%的淋巴细胞,因此肠道是否 有功能,对患者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5
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
150-200ml,应延缓EN使用。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26
并发症及护理
3、管道脱出:
• 妥善固定 • ≥75cm依然在十二指肠 4、其它:鼻腔出血、腹泻、腹胀等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27
住院患者营养不良调查
• 40%~50%的住院病人有营养不 良
• 老年病人——50%
• 呼吸道疾病——45%
• 炎性肠病——50%
• 恶性肿瘤——85%
• 危重病人——40%~100%2/23/20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8
临床意义
• 通过鼻空肠管供给食物和药物, 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热能、蛋白 质等多种营养素,满足其对营养 和治疗的需要,促进危重病人康 复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29
进数毫米。如缓慢进管顺利超过75cm,大多数
管端已通过幽门,有轻微突破感,继续轻柔进
管。置管深度85-95cm在十二指肠,回抽有时
见金黄色十二指肠液体,继续置管至110-
120cm屈氏韧带,撤导丝,固定。2/23/20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13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14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禁食4h,吸净口鼻分泌物,胃复安10mg 肌肉注射。
低半卧位或右侧卧位置管,导管沾水润
滑常规置管入胃,判断在胃腔
2/23/20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12
床旁盲插置管
第二步:置管自胃到空肠
向胃内注入60-100毫升生理盐水,距鼻孔
3~5cm 处左手托肠管右手轻柔缓慢进管。随
着患者每次呼吸运动,肠管将克服摩擦力而前
2/23/20 15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16
床旁盲插置管
导管通过幽门进入肠道判断方法
1、抽:颜色:金黄色;PH值: PH>7在肠腔
(制酸剂干扰);pH<5提示胃内。
2、听:比较不同部位气过水声:左上腹闻及
管端在胃;上腹中线最响亮管端在胃窦; 右上 腹音调较高,管过幽门在十二指肠;管端在十二 指肠远段或空肠上段,高调气过水音移至左下腹。
“如果肠道有功能, 就可以使用肠道, 如果可以有效地使用 肠道,这个危重病人 就有救了。”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6
鼻空肠管的定义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7
复尔凯复螺尔旋凯螺型旋鼻型鼻肠肠管管
短期十二指肠、空肠喂2养/2首3/选20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8
鼻肠管应用指征
2.鼻饲时若病情允许应抬高床头30°或
更高,并在鼻饲后半小时内仍保持半卧 位。
3.选择适宜管径大小的胃管进行鼻饲:成
人可选择14号胃管。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25
并发症及护理
4、推荐延长鼻胃管置入长度,保证胃管末 端达到胃幽门后。(55-65cm)
5.推荐采用低流速、匀速方式鼻饲 6.推荐使用加热达到营养制剂恒温 7.每4小时测定胃内残留量,胃残余量大于
主要内容
1、营养方式及营养供给的发展
2、床旁盲插鼻空肠管指征及禁 忌征
3、置管方法介绍
4、并发症及护理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1
常用营养方式
肠外营养(PN) 肠内营养(EN) 口服和管饲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2
营养方式选择
胃肠道是否有功能
否
是
肠外营养
是否能进食
否
是
管饲
1、肠道功能基本正常而胃功能受损;吸入 风险高的病人。如反复呕吐,误吸返流 ;外科脑损伤 、内科脑梗塞致胃瘫。
2、重症胰腺炎早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
,初期复苏后条件允许时可开始营养支
持,并优先考虑经空肠营养。(A级)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9
鼻肠管禁忌症
食道静脉曲张、食道出血
颅底骨折:宜经口插管
3、感:回抽时阻力大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17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18
床旁盲插置管
第三步:确认导管位置
X线拍片确认管道的位置(精标准)。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19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20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21
严重肠道吸收障碍
肠梗阻
急腹症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10
螺旋鼻肠管置入方法
• 被动等待法:床旁置管至胃,被动 等待过幽门或应用药物促进
• 床旁盲插置管至十二指肠和 空肠
• X线透视下置管 • 胃镜引导下置管
床旁盲插鼻空肠管和管理
2/23/20 11
床旁盲插置管
第一步:置管至胃
患者如果较燥动,给予做好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