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爱耳日主题教育
中班爱耳日主题活动方案

中班爱耳日主题活动方案活动目的爱耳日是为了提倡关注儿童听力健康,培养儿童正确的听觉保护意识。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中班的孩子们了解有关耳朵的基本知识,掌握正确的听觉保护方法,同时培养他们爱护自己和他人耳朵的意识。
活动时间活动将于XX年XX月XX日在中班教室内举行。
活动内容1. 知识讲解首先,我们将通过简单有趣的讲解,向孩子们介绍耳朵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解释为什么听力健康对孩子成长很重要。
我们会使用大图、模型等视觉辅助工具,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耳朵的各个部分。
2. 视频学习为了加深孩子们对耳朵知识的理解,我们会播放一些适合中班孩子的耳朵保护知识视频。
视频内容生动有趣,包括了如何正确佩戴耳机、避免过度噪音、保持耳朵清洁等方面的内容。
3. 制作手工模型在讲解和学习完耳朵知识后,我们将组织孩子们参与手工制作活动。
每个孩子都会得到一套材料,包括纸板、彩纸、剪刀、胶水等,然后按照示范进行剪贴、粘贴,完成一个可爱的耳朵模型。
4. 游戏互动为了加强对耳朵保护知识的巩固,我们将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互动。
例如,通过听声音猜物品、分辨高低音等游戏,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正确听觉的重要性。
5. 儿歌和舞蹈欣赏最后,我们将放一些与耳朵相关的儿歌和舞蹈让孩子们欣赏。
这些儿歌和舞蹈既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听觉感知能力,也能带给他们快乐的体验。
活动准备为了顺利开展活动,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 准备讲解用的大图和模型。
- 准备播放耳朵保护知识视频的设备。
- 准备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
- 确保教室内有充足的空间,可进行游戏和舞蹈活动。
- 确保音响设备能够正常播放儿歌和舞蹈。
活动安排•9:00 - 9:30:知识讲解•9:30 - 10:00:播放视频学习•10:00 - 10:30:手工制作•10:30 - 11:00:游戏互动•11:00 - 11:30:儿歌和舞蹈欣赏活动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活动效果,我们会进行以下方面的评估: 1. 孩子们对耳朵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大班爱耳日教案

大班爱耳日教案教案名称:大班爱耳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耳朵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保护耳朵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耳朵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耳朵的保护方法3.耳朵的重要性4.动手操作活动:制作耳朵模型5.故事分享:《小猪佩奇》中的耳朵趣事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内容:教师讲解耳朵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制作耳朵模型,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4.耳朵保护方法:教师讲解耳朵的保护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
5.故事分享:教师讲述《小猪佩奇》中的耳朵趣事,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情感。
6.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用耳行为。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耳朵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2.学生制作耳朵模型的质量。
3.学生对耳朵保护方法的了解和运用。
4.学生在故事分享中的参与程度和情感体验。
五、教学资源:1.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2.耳朵模型制作材料。
3.《小猪佩奇》动画片片段。
六、教学建议:1.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指导。
3.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情感。
5.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耳朵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耳朵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情感。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耳朵的保护方法”。
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负责接收声音信号,维持身体平衡。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不良习惯和外部因素都会对耳朵造成伤害。
幼儿园小班爱耳日教案及反思5篇

幼儿园小班爱耳日教案及反思5篇1.幼儿园小班爱耳日教案及反思篇一课程目标1.了解不同动物耳朵的外形特性,并熟记儿歌。
2.运用多种感官,理解儿歌内容。
3.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对收集相关信息感兴趣。
课程准备1.PPT课件2.小动物耳朵图片(兔、马、象、猫、猴、狗)课程过程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教师播放不同的声音,让幼儿通过聆听来分辨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鸟叫)你是用什么知道的呢? (耳朵听到的)我们的小耳朵作用可真大,现在请小朋友相互看看同伴的耳朵长什么样?通过耳朵引出活动主题(二)活动展开1.教师出示各种耳朵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出示驴耳朵)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这是哪个小动物的耳朵?长什么样子?幼儿观察驴的耳朵有什么特征。
(长长的)(3)(接着出示马耳朵)马的耳朵(短短的),大象的耳朵(大大的),猴的耳朵(圆圆的),小猫的耳朵(尖尖的)谁的耳朵听的灵,听的远。
狗的耳朵(耳朵灵,听得远)2.教师朗诵儿歌,使幼儿整体感知儿歌提问“谁的耳朵圆?” 猴;“谁的耳朵短?” 马……3.幼儿学习儿歌朗诵(1)师幼共念儿歌(2)幼儿自己边拍手打节奏边念儿歌(3)儿歌念完做游戏老师说上一句请小朋友们回答下一句。
4.幼儿为儿歌编配动作,表演儿歌(1)念儿歌就把好看的动作带进去再来一遍(2)全班幼儿用自己编创的动作来表演儿歌5.游戏:找朋友(三)活动结束活动延伸:将活动延伸至图书区,让幼儿在图书区去看看其他动物的耳朵长什么样。
课程反思在活动过程中,我把过多的关注放在了幼儿看图卡理解内容,根据“谁的耳朵”句式学说儿歌上面,在幼儿说儿歌时,对节奏方面没有强调。
我应该在幼儿看图卡说儿歌内容时,用手给他们打节拍,这样就给他们一个节奏的暗示,也可以在幼儿说儿歌时给予有指向性的回应:说的很完整,如果能有节奏的说一说就更好了,你愿意再来试一试吗?在幼儿完整朗诵儿歌时,可以让幼儿自己也学着一边打拍子一边说儿歌,或者一个幼儿说一个幼儿打拍子,这样就能让他们比较有节奏的进行朗诵,感受到儿歌的韵律感。
中班安全爱耳日教案

中班安全爱耳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中班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耳朵健康。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对安全问题的认识。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保护耳朵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 如何保护耳朵健康。
3. 安全爱耳日活动。
三、教学准备:1. 知识准备:老师需要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了解,并准备相关课件。
2. 教具准备:黑板、白板、标志笔、画笔。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视频或播放一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到声音对我们的重要性,并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2. 手把手教孩子怎样理解耳部结构和功能(10分钟)a. 老师用图示方式简单介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例如外耳、中耳和内耳。
b. 引导学生触摸自己的耳朵,认识耳廓、耳轮、耳孔等部位,并将触摸感受进行简单描述。
3. 如何保护耳朵健康(15分钟)a. 让学生了解危害耳朵健康的因素,例如噪音、乱用耳机等。
b. 鼓励学生与同学分享自己的防护耳朵的方法,例如远离噪音、适度使用耳机等。
c. 引导学生制定一个“爱护耳朵”的行动计划,例如每天听歌时间不超过30分钟等。
4. 安全爱耳日活动(20分钟)a.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与安全爱耳相关的活动,例如游戏、创作等。
b.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5. 总结(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让学生总结出如何保护耳朵健康的方法。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和家人分享“爱耳朵”的方法,并编写一篇作文。
2. 教师可以邀请一位专业医生来校给学生进行耳部健康检查和宣讲,加深学生对保护耳朵健康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学到了如何保护耳朵健康的方法。
活动中的游戏和创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安全爱耳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家庭作业的设置,将安全爱耳的知识传递给了家庭,达到了教学目标。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优秀教案《保护耳朵》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优秀教案《保护耳朵》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明白要如何保护耳朵。
2.培养幼儿爱护自己的耳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思维。
二、教学内容1.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如何保护耳朵。
3.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耳朵的保护有哪些帮助。
三、教学准备1.真实的耳朵模型或图片。
2.耳朵保护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3.有关耳朵保护的故事或视频。
4.准备相关道具和材料以进行互动教学。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通过展示耳朵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耳朵的外形,并提出问题:“耳朵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我们怎样保护它呢?”第二步:认知1.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幼儿认识耳朵的结构并了解其功能。
2.介绍如何保护耳朵,例如避免噪音和注意个人卫生等。
第三步:实践1.给幼儿展示耳朵保护的图片或实物,让他们感受并模仿正确的保护方式。
2.通过游戏或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加深对耳朵保护的认识。
第四步:总结和幼儿一起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强调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实践活动的表现等方面,评估幼儿对本次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如何保护耳朵,并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资源链接:引导家长寻找相关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加深孩子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发现幼儿对耳朵保护的认识和兴趣,可能在后续教学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以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本次《保护耳朵》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通过这次教学,能够使幼儿树立正确的保护耳朵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爱耳日”宣传教育(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13
耳聋的影响因素
1、噪音 接触噪声时间较长会引起头痛、头晕、疲劳、情绪不稳定、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和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血压升高、心悸等心血管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消瘦等消化系统症状;有的还可出现内分泌功能失调如月经失调等,以及代谢性疾病如骨与关节脱钙、骨质疏松,甚至造成听力损失和噪声聋(不可逆的病理性改变)。
2012年:减少噪声,保护听力
2013年: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
2014年:爱耳护耳,健康听力
6
第二章 了解耳朵
7
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是指能从人体外部看见的耳朵部分,即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中耳腔和听骨链组成。内耳位于颞(nie)骨岩部内,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4
*历年的主题2000年: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 2001年:减少耳聋发生 实施早期干预 2002年:听力助残----救助贫困聋儿 2003年: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 2004年:防聋走进社区 2005年: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健康听力, 幸福生活2006年: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 力
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
------“爱耳日”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我们的耳朵》PPT-完美版
《我们的耳朵》PPT-完美版
1
第一章 简介
爱耳日的由来历年的主题
2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有耳聋的残疾人2780万人。我国每年出生的先天残疾儿童约占出生人口总数的4%~6%,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等原因造成的新生聋人每年约增加3万人;就是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高达2057万之多!占全国人口1.679%。其中7岁以下聋儿可达到80万,老年性耳聋达到949万 。
幼儿园用耳安全教育教案(3篇)

第1篇一、活动目标1. 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2. 学会正确使用耳朵,避免耳朵受到伤害。
3.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课件:耳朵的结构与功能、耳朵受到伤害的案例等。
2. 实物教具:耳朵模型、耳塞、耳勺等。
3. 课堂互动环节:耳语游戏、耳朵保健知识问答等。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耳朵模型,引导幼儿观察耳朵的结构,提问:“你们知道耳朵有什么作用吗?”2.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耳朵可以听到声音,帮助我们了解周围的环境。
(二)耳朵的结构与功能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耳朵的结构,讲解外耳、中耳、内耳的功能。
2.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学习耳朵的结构与功能,加深印象。
(三)耳朵受到伤害的案例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耳朵受到伤害的案例,如:耳朵进水、用尖锐物品掏耳朵等。
2. 幼儿讨论案例,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耳朵受到伤害会对我们的听力造成影响,甚至导致耳聋。
(四)正确使用耳朵1. 教师讲解正确使用耳朵的方法,如:避免大声喧哗、不随意掏耳朵等。
2.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正确使用耳朵的方法。
(五)耳朵保健知识问答1. 教师提出关于耳朵保健的问题,如:“耳朵进水后应该怎么办?”2. 幼儿积极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互动环节1. 耳语游戏:教师与幼儿进行耳语游戏,培养幼儿保护听力的意识。
2. 耳朵保健知识竞赛:幼儿分组进行耳朵保健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七)总结1.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耳朵的重要性及保护耳朵的方法。
2. 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四、活动延伸1.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回家后向家长宣传耳朵保健知识,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耳朵健康。
2. 教师组织幼儿开展耳朵保健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耳朵的保护意识。
五、活动反思1. 教师在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使幼儿对耳朵保健知识产生兴趣,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中班健康活动《爱耳朵》教案(附反思)(通用8篇)

中班健康活动《爱耳朵》教案(附反思)(通用8篇)中班健康活动《爱耳朵》教案(附反思)(通用8篇)在现实社会中,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健康活动《爱耳朵》教案(附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健康活动《爱耳朵》教案(附反思) 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耳朵的结构,了解耳朵的作用。
2、会区分噪音及保护耳朵的方法。
活动准备:耳朵的作用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耳朵的结构二、展开1、分组讨论耳朵的作用。
2、保护耳朵及用耳卫生的方法。
(1)保护听力,噪音大的场所尽可能少去(2)使用耳机、Mp3等,要选择质量好的(3)听的时候音量不要太大,能听清就行,每天不要超过一个小时(4)如果发现自己最近总要把音量调大才能听清,看电视也要调大音量的时候,就应该停止使用耳机,立即去耳科检查。
(5)远离噪声:人的听觉所能承受的极限是90分贝,超过这个限度,就视为噪声。
(6)噪声对听力的损伤是缓慢的、进行性的,由偶尔耳鸣变成频繁耳鸣,引起听觉衰弱、耳疲劳,甚至出现失聪。
所以不要频繁置身在嘈杂的环境里,注意缓解耳朵压力。
(7)慎重用药:一些抗感染药,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会损害人的内耳、耳蜗,造成耳聋。
所以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向医生询问,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症。
(8)小心挖耳:挖耳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把细菌带进耳道,而且用力不当还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甚至影响张嘴和吃东西。
若耳朵痒得难受,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揉,或用棉签轻擦。
(9)调整饮食:多吃富含锌、铁、钙的食物,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切忌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物,勿暴饮暴食。
(10)切忌进水:游泳或洗澡时,切忌耳朵进水。
若不小心流入,可以侧身将水控出,或是用干棉签轻轻擦干,喜欢游泳的人最好戴上耳塞。
3、记住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爱耳日主题教育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
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幼儿园爱耳日主题教育,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幼儿园爱耳日活动总结(一) 3月3日是第XX个全国“爱耳日”。
为了向学生宣传爱耳护耳知识,提高科学用耳意识,并养成良好的护耳习惯,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和东庄镇教办要求,结合我园实际,我园于3月1日--3日开展了爱耳护耳知识宣传,利用黑板报、集体晨会向学生宣传了爱耳日的来历,爱耳护耳知识。
在本次活动中,开展爱耳护耳知识讲座一次,板报一块,利用宣传栏、公开信向学生、家长宣传一些护耳的知识,卫生老师还举办了爱耳护耳的讲座,给学生讲了耳部养护必要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大力宣传和普及了保护少年儿童听力健康的科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爱耳护耳的意识;倡导了珍爱听力,快乐成长的理念;对扶残助残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也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首先本园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吕庆常副校长任组长,全园健康教师为成员。
本园专门召开了动员会,安排部署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
今年教育系统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的题是:减少噪声,保护听力。
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听力健康对于其发
育成长有十分重要意义。
所以,大力宣传与普及保护青少年听力健康的科学知识,加强青少年听力损伤与耳聋的防治尤为重要,通过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唤起学生的防聋知识,动员学生共同关注与支持。
同时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宣传教育,开展了“小手牵大手”活动。
此次活动发放宣传宣传爱耳日的学习资料1份。
3月3日利用大课间时间由校保健医房老师对全校师生进行《爱护耳朵》知识讲座,收听讲座的累计人数近六百人,其中教职工四十多人。
3—6年级的学生办了有关爱耳日宣传知识的手抄报及征文。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
此次爱耳日宣传活动总体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我园师生对保护耳朵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为什么要爱护耳朵有了更深地了解。
希望通过我们的此次的宣传活动能使更多的人了解爱护耳朵,让大家对此重视起来,更多的参与到保护耳朵的行列里来。
幼儿园爱耳日活动总结(二) 1、知道3月3日是爱耳日。
2、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保护耳朵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多媒体课件
1、我们的耳朵像什么呢?
大家知道3月3日是什么日子吗?开动你们的小脑筋,
仔细想一想,3是不是非常像我们的小耳朵啊?对,3月3日就是我们的全国爱耳日了。
今年是我们的第十六个全国爱耳日”。
2、耳朵的主要作用:
(1)听到声音
(2)感受位置的变化,我们有些小朋友乘坐汽车的时候难受就是由于耳朵里的小零件引起的。
3、教师和幼儿共同观察耳朵的结构
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我们小小的耳朵里面到底有什么呢?我们先互相看一下其他小朋友的耳朵啊。
耳朵简单的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4、保护耳朵的小知识
(1)不要经常掏耳朵,扎耳洞是非常危险
(2)防止水流入耳朵内
(3)受伤、或者冬天长冻疮时一定要去看医生
(4)远离噪音和爆炸现场
(5)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和耳朵
(6)用正确的方法擤鼻涕
(7)定期检测听力
5、哪些东西不能放到耳朵里呢?(小石头、种子、豌豆、花生、珠子)
6、讨论如何保护耳朵
当我们觉得噪声非常大的时候可以戴耳塞、耳罩等来保护耳朵。
或者告诉爸爸妈妈你觉得不舒服,让爸爸妈妈带你去安静的地方。
不能在教室里大喊大叫,不要乱挖耳朵,也不能往耳朵里塞东西,听到非常响的声音要张大嘴巴。
小朋友,让我们一起保护好耳朵,让它变的更机灵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