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坦克和开汽车有啥不一样?
坦克驾驶训练项目

坦克驾驶训练项目
近年来,坦克驾驶已逐渐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军事技能。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许多国家都开始开展坦克驾驶训练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能够培养士兵的军事素养,而且还能提升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
坦克驾驶训练项目的核心是让士兵学习驾驶和操作坦克。
训练过程中,士兵们将接受严格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学习坦克的结构和原理,驾驶技巧以及作战策略。
在模拟驾驶训练中,他们将学习如何驾驶坦克在不同地形和环境中行驶,并掌握如何进行精确的瞄准和射击。
为了让士兵更好地适应驾驶坦克的特殊环境,许多坦克驾驶训练项目还包括体能训练。
士兵们需要进行力量和耐力的训练,以便能够胜任长时间驾驶坦克的任务。
此外,他们还将接受紧急情况下的逃生和自救训练,以提高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
坦克驾驶训练项目注重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的培养。
士兵们在训练中需要与其他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这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还能锻炼他们的决策能力和反应速度。
在训练中,他们将学习如何与其他坦克进行协同作战,以及如何与其他军事单位进行配合。
坦克驾驶训练项目的开展对于提高士兵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些训练,士兵们能够掌握坦克驾驶和作战的基本技能,提高作战效率和战胜敌人的能力。
此外,这些训练还能够增强士兵的自信心和荣誉感,激发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决心和热情。
总之,坦克驾驶训练项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军事训练,对于提高士兵的军事素养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些训练,士兵们能够获得坦克驾驶和作战的技能,并培养出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这些训练将进一步加强军队的实力,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
技能新征程坦克体会

技能新征程坦克体会
今天带老婆试驾了一下坦克,试乘的时候试驾专员一顿暴力变线,太特么吓人了,我老婆都有意见了。
本来我第一次试驾感觉蛮好的,平时不喜欢暴力驾驶,十五年驾龄无违章记录。
探讨感受吧:
1、视野很高很开阔,别的SUV基本只在车窗玻璃下沿,俯视众生的感觉真好。
2、车身晃动明显,车身高必然结果,我在副驾驶还能接受,有
点担心吧后排晃晕。
3、动力相应还行,试驾专业估计全油门起步,还紧急变线,坐
在前排有点吓人,老婆后排估计也很不爽,都叫要我来开了。
4、低转速拖档感受明显,正常起步在1400到1600转有明显的低频振动,跨过1800以后就没有了。
5、没有实体按键,对年纪大的不友好,车机太复杂,我要空调
实体按键、空调实体按键、空调实体按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6、自带行车记录仪很清晰,目测720p以上,从中控屏看很清晰,比我现在用的360的好多了,好评好评!
7、过减速带后悬有余震,二三十吗时速过连续减速带的时候前
悬和后悬差异蛮大,前面干脆利落,后面有点晃悠,可能是悬挂特性原因,其实也没啥好说的,有得必有失。
坦克300对标心得

坦克300对标心得坦克300对标BJ40,谁是国产硬派之王?作为中国两大专业SUV车企,自然不会错过这样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先有“越野世家”美誉的北京汽车推出的BJ40,后有“中国SUV全球领导者”之称的长城旗下豪华品牌WEY坦克300,两款车在价格重合的情况下自然会被消费者拿来直接比较,所以今天小姐姐分别选取售价为18.98万元的BJ40 2020款至尊型和售价为19.58万的坦克300 2021款挑战者,看看它们当中,谁最能代表中国硬派越野走向世界。
作为一款硬派越野车的核心,越野能力自然是所有消费者最注重的地方,所以今天首先来看看两款车的四驱性能到底谁更诱人。
关于两款车的动力系统,BJ40和坦克300同样都采用的是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8速自动变速箱。
在这里小姐姐要小爆料一下,千万不要认为两款车的动力非常接近是偶然事件,这是因为现款BJ40所搭载的发动机是由长城提供,也就是说BJ40是一款“长城心、北汽壳”的车型,所以在动力方面,两款车不分高下,近乎一致。
通过对比底盘结构和通过性可以看出,两款车的参数都非常地接近,可以看出作为后来者的坦克300,它是完全对标BJ40而来,虽然在大部分项目中有略微的胜出,不过优势并不明显,所以这一项对比,两者也没有太大的差距。
从四驱系统这一项对比中,坦克300的优势一下子便体现了出来,除了比BJ40多了后桥差速锁外,还可以选装前桥差速锁。
反观BJ40不仅没有装配,甚至连选配的机会都没有给消费者。
并且在科技性配置方面,坦克300还配有全地形控制系统、蠕行模式、TAB坦克掉头等实用性很强的配置,如果比拼越野性能的话,很明显坦克300应对极限环境的能力要大很多。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在静态数据近乎相同的情况下,坦克300凭借更多的越野配置,在实际的越野中能够给驾驶者提供更多的信心,脱困能力要更强一些。
四年级下册语文二单元作文多功能汽车结尾

四年级下册语文二单元作文多功能汽车结尾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太棒了!这辆汽车真是太神奇了!它居然能开飞机、开火车、开坦克、开潜艇,还能变成大炮和导弹发射架,简直就是无所不能!如果我有这样一辆汽车,那该有多好啊?我可以开着它的飞机模式去环游世界,去看看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去感受不同国家的人文风情。
累了还可以切换成火车模式,躺在软软的车厢里好好睡一觉。
到了有意思的地方,就启动坦克模式,带着家人朋友去探险,去体验刺激又安全的越野之旅。
到了海边,我还能把它变成潜艇,潜入深深的海底世界,看看五颜六色的珊瑚礁,欣赏各种奇异的海洋生物。
晚上回到陆地上,这辆神奇的车就可以变身为防空导弹发射架,给家人一场盛大的焰火表演,多么浪漫啊!我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拥有这么一辆多功能汽车。
它不仅能满足我们日常代步的需求,还能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乐趣。
就让我们拥抱未来的交通方式吧,开启一段全新的奇妙旅程!嗯,这篇2000字左右的作文结尾就写到这里啦。
我尽量模仿小学生的思维和文字风格,生动活泼地描述了心中理想汽车的各种奇妙设想,希望你能喜欢!篇2这么多年来,爸爸一直梦想着拥有一辆多功能的汽车。
终于在去年,他的梦想实现了!爸爸买了一辆崭新的多功能汽车,它可以满足我们一家人各种各样的需求。
这辆汽车最酷的地方就是它的多功能性。
它不仅可以载着我们出去郊游,还能当做房车使用。
里面有一张折叠床,晚上我们可以在车里睡觉,真是太方便了!车顶还有一个小阳台,我们可以在那里欣赏美景,晒晒太阳。
妈妈最喜欢这个功能了。
汽车的后备箱特别大,可以放下我们所有的行李和野营用品。
它还带有一些实用的工具,比如扳手、绳子、灭火器等,以防我们在户外遇到一些小状况。
我最喜欢后备箱里的小冰箱,里面总是装满了我最爱喝的果汁和饮料。
这辆车就像一个小房子,里面什么都有!它不仅适合我们一家人短途旅行,长途自驾游也完全OK。
我们可以一路开着它,在沿途的风景秀丽的地方稍作停留,真是再好不过了。
坦克乘员纵横谈(下)

坦克乘员纵横谈(下)作者:徐志伟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9年第13期徐志伟坦克乘员的选拔一名合格的坦克乘员,必须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足够科目的训练才能胜任。
让我们还是先从坦克乘员的选拔谈起吧!坦克乘员的选拔,有严格的政治条件、身体条件和学业条件。
在政治条件上,应该是热爱国家,忠于党,忠于人民,没有劣迹。
在身体条件上,除了必须满足一般的征兵兵源的身体条件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如坦克乘员身高的要求是162厘米至178厘米。
坦克车内空间狭小,大个子乘员就会很不适应,特别是坦克驾驶员。
我国国产的第一种坦克59式中型坦克,基本上是按照苏联的图纸设计和建造的,不太适合中国人的体型。
如夜间驾驶时换上红外夜视仪后,笔者一米七的身高还要低头弯腰才能够看夜视仪,很不舒服。
在眼睛视力的要求上,也比较严格,裸眼视力要基本正常,因为你如果戴上眼镜,再戴上坦克帽,也会感到很别扭。
还有一条是坦克兵必须是男性公民。
这主要是从体力要求出发的。
在解放初期,我军曾培养出第一批女坦克手。
她们都是部队中的巾帼英雄,后来,多数当了坦克院校的教员,有的人至今还健在。
从解放初期到世纪之交的五六十年间,再没有培养第二批女坦克手。
而空军的女歼击机飞行员至今仍有拔尖者;至于运输机女飞行员就更不算稀罕了。
不过,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人民解放军陆军的一些集团军已经开始培养驾驭国产新式主战坦克的女坦克手。
巾帼不让须眉,这说明新式国产主战坦克的操纵和驾驶已经比较省力。
关于这一点,下面还要进一步说明。
在学业条件上,坦克兵必须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坦克部队的初期指挥员更应具有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
当今的主战坦克,是一辆具有光、机、电复杂部件的武器平台,像坦克炮的火控系统,堪称高精尖部件的集大成者,仅仅具有高中的理化知识,也很难完全搞清楚,还要继续深入学习。
坦克兵要从合格的兵源中再经过严格的选拔才行,而且,还要再在坦克院校学习相当一段时间,再经过部队严格的实战演习训练,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坦克兵。
坦克300用车体验及优缺点简述

坦克300用车体验及优缺点简述我的坦克300历时两个月的时间于2022年8月26日成功提车,时至今日已使用近一个半月的时间。
下面简要谈谈我对这台坦克300总体的感受情况。
如有不足之处请予以指正,不喜勿喷(目前此车为纯素车状态,只贴了玻璃膜和车衣)。
一、购车情况:坦克300的配置是21.38万元征服者,当时一家三口意见非常一致的选择灰色。
加装5000元原厂9500磅的绞盘,因为我不是重度越野的爱好者,觉得原厂的可以满足我后续的用车需求,而且不涉及法规问题。
轮胎没有选择升级,还是先用原厂的公路胎感受一下,再做是否升级打算,而且厂家提供的AT轮胎越野性能也就那么回事,所以没进行升级。
二、油耗方面:这台目前还是纯素车状态,主要以周边自驾游、市区通勤为主,目前行驶1660公里,加油共计4次,总花费2090元,表显预计可续航里程为439公里,近期油耗12.2升/百公里,折合每公里1.03元左右,个人认为自重2.2吨带大梁的越野车油耗可以接受。
油耗的高低还跟驾驶习惯、用车环境、交通路况、改装程度有很大关系。
所以要以自身的需求来决定坦克300这台车是否适合您。
在我行驶的环境中,70-90公里/时的情况下,相对油耗较低。
三、驾驶感受:驾驶较为平顺,车辆低速启动时,有稍许的迟滞情况,后续动力充沛。
地盘属于较为舒适,能够过滤路况带来的较大颠簸,细小的。
车内静音控制的不错,只能听到风燥的声音,由于车身高度的原因,越野车都是如此。
四、不足之处:1.车窗正副驾驶都不支持一键升降,主驾驶没有座椅记忆功能。
2.由于坦克300是电子档靶,在倒车入库或者频繁切换倒档、前进档、空挡时,仪表盘档位显示的位置较低,经常被方向盘挡住,很容易造成错误操作,建议厂家可以通过升级进行解决。
(此观点仅仅代表我个人)3.后备箱比较规整,整体空间不大,适合一家三到四个人的出行。
4.车机系统反应稍慢,有些功能需要在二级菜单内才能进行开关和修改,起码需要最少两步的操作才能进行,在驾驶过程中容易发生危险。
我学会了开坦克的作文

我学会了开坦克的作文我学会了开坦克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前几天我参加了一个超酷炫的军事夏令营,居然有幸学会了开战车和坦克,真是一次新奇有趣的体验啊!让我这个坐办公室的小伙儿,也算体会到了当兵的那份热血与豪情。
一开始听说要学习开装甲车时,我心里可是相当忐忑。
作为一个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我对机械装置就算是汽车都所知甚少,更别提战斗载具了。
坦克那种体型硕大、复杂的操纵方式,实在让我望而生畏。
不过还好军事教官朗声说:"只要认真学习,坦克也不过如此!"于是我们首先接受了关于操作原理、结构构造和注意事项的入门课程。
哇塞,没想到开坦克的步骤如此繁琐,除了熟记一堆指令和操纵杆功能外,还需要了解电路设备、弹药载荷等诸多复杂概念。
看着那厚厚的教材,我的小脑袋都要爆炸了。
不过真正让我们如临深渊的,还是实操环节。
只见一辆辆庞然大物整装待发,遍布机扰,焦油气味扑鼻而来,厚重的引擎轰隆作响。
我像个缩头乌龟一样怯生生地站在一旁,随时准备落荒而逃。
幸好身旁的教官耐心地教导我们,一步一步指导每个环节,我才渐渐提起勇气。
刚坐进狭小的操作舱内,就被密密麻麻的指令盘和把手所包围,只觉眼花缭乱。
就在我手忙脚乱、一筹莫展时,教官对我说:"放轻松,把坦克想象成汽车就好了。
"于是我深吸一口气,按照之前学过的步骤,缓缓启动发动机,切换到前进挡位。
轰隆隆的震动伴随而来,巨大的车身渐渐向前移动了!我的心里不禁涌上一阵无比的成就感,原来开坦克也没那么玄乎。
后来我们更是进行了野外驾驶实训,在复杂多变的地形条件下驾驶坦克。
虽然路上时而遇到陡坡、坑洼或泥泞等障碍,但只要稳扎稳打地应用所学,终归还是能一一克服。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像是一位真正的战士,临危不惧、从容应对。
当我们一行车队庞大的车身隆隆驶过时,见周遭的行人无不侧目注视,我更是油然而生一种骄傲自豪的情感。
通过这次实践训练,我不仅学会了开战车和战斗装甲车,更领悟到了军人永不言败的顽强意志,珍惜和平的宝贵意义,保家卫国的责任义务。
战车的战斗能力相对于坦克有何不同?

战车的战斗能力相对于坦克有何不同?导言:战车和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中常见的装备,它们都扮演着重要的作战角色。
尽管战车和坦克有相似之处,但它们的战斗能力却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重点介绍战车相对于坦克的不同之处,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军事装备的特点和用途。
一、机动性差异战车相对于坦克来说在机动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战车通常采用履带轮和轮子结合的方式,使其能够在不同地形上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而坦克则采用全履带设计,能够适应更加恶劣的地形条件,并具备更高的通过性和横渡能力。
1.战车的机动性更适合城市战斗战车相比坦克在城市战斗中具备更好的机动性。
由于城市中的街道狭窄复杂,坦克的体型和重量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战车由于采用了轮子的设计,更容易在城市中机动灵活,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战斗环境。
2.坦克的机动性更适合开阔地带作战坦克通常用于开阔地带作战,例如沙漠、平原等地形。
全履带设计使其在这些地方具备更好的通过性和横渡能力,能够在不利地形条件下快速移动并保持稳定。
这使得坦克能够更迅速地突破敌方防线,实施独立作战。
二、火力差异战车和坦克在火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坦克通常配置有主炮和机枪等武器系统,用于打击敌方的装甲和人员目标。
而战车则更注重对空中目标的防御。
1.坦克的主要打击目标是敌方装甲坦克的主炮通常装备有较大口径的炮管,具备较强的穿甲能力,可以有效摧毁敌方装甲目标。
坦克的机枪则主要用于对付敌方步兵和轻型装甲车辆。
2.战车具备对空作战能力战车通常配备防空导弹系统,用于拦截和摧毁敌方的飞机和无人机。
战车的导弹系统通常具备较远的射程和较高的命中精度,可以在战场上形成有效的防空火力。
三、任务定位上的不同战车和坦克在任务定位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坦克通常被用于主力装备,发挥重要的攻击和防御作用。
而战车则更多地用于支援和保障作战。
1.坦克在战场上担任重要进攻角色坦克常被用作突击兵器,通过装甲防护和强大的火力摧毁敌方装甲和阵地,打开进攻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坦克和开汽车有啥不一样?作者:徐志伟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5年第23期徐志伟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汽车时代。
如果你是一个有车族,你一定会无时无刻离不开你的爱车,上下班、购物、会友、旅游,爱车会时时刻刻陪伴你的出行。
即使你是一个无车族,你也要乘坐公共汽车或私家车上下班、上下学。
汽车,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中。
开着自己的座驾,那叫一个字一爽(堵车是例外)!如果有人问你:开坦克和开汽车有啥不同?恐怕十有八九的有车族会回答:不知道!那就让我们一道来了解一下:开坦克和开汽车到底有啥不一样吧!共同8不少坦克和汽车都是地面运载工具,都是在地球陆地表面运动的运输机械。
资深的读者朋友会知道,坦克是由汽车和拖拉机发展而来的,先有汽车,先有拖拉机,后有坦克。
无疑,在结构上坦克和汽车的相同点或相似点是主流。
坦克和汽车一样,都以内燃机为动力装置,都有变速箱,都有行动装置(汽车上叫行走装置)。
也就是说,推进系统的三大块——动力装置、传动装置、行动装置,二者基本上是相同的。
操纵装置也基本相同,二者都有油门(踏板)、离合器踏板、制动器踏板(脚刹车)、手制动器(手刹车),都有显示动力装置工作状态的仪表板(转速表、水温表、油温表、里程表等),如此等等。
从车辆驾驶的角度来讲,坦克也好,汽车也好,都要由驾驶员(或司机)来完成发动车辆(打马达)、起步、挂档和换档、加速、转向、制动、减速、停车等一系列动作。
在解放战争初期,人民军队只有几辆收缴日军或缴获国民党军队的破旧坦克,还跟宝贝一样舍不得用,那时候的坦克兵就是先学开汽车,再学开坦克的。
不同点多多不过,由于坦克是履带式车辆,而汽车是轮式车辆,在结构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差异。
再说,坦克和汽车吨位不同,运用的目的不同,运用的地域和环境不同,因而也是“不同点多多”。
在这篇短文里,笔者归纳出开坦克和开汽车的12大不同点,这也许是你想不到的。
l、坦克是战斗车辆,更是地面突击车辆,是要冲锋陷阵的,主要是越野行驶。
而汽车则主要是在公路上行驶,为了跑得快,甚至要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无疑,坦克的工作环境更恶劣。
爬沟过崖,翻山越岭,对于坦克是“小菜一碟”;而在公路上高速行驶,在车流里左躲右闪,巧妙穿行,则是汽车的“特长”。
在公路上,坦克跑不过汽车;而在无路的越野行驶中,汽车跑不过坦克。
2、在战斗情况下,开坦克以关窗驾驶为主,坦克驾驶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道路和地形,视界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不过,老的坦克驾驶员对于关窗驾驶还是很适应的。
而在行军、训练、试车等不和敌人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坦克驾驶员更喜欢开窗驾驶,即把驾驶椅升到较高位置,这时,坦克驾驶员的头部可以露出车外,视野开阔了,通风良好了,那也叫一个字爽!尽管有时候风沙袭面,多数坦克驾驶员还是愿意开窗驾驶的。
如果加上挡风玻璃罩(许多坦克上就有)就会好一些,但是,有的坦克驾驶员嫌麻烦而不愿加上挡风玻璃罩。
汽车司机则有宽大的前玻璃窗,视野开阔,还有后视镜,而坦克驾驶员的向后观察就远不如汽车司机。
当然,坦克驾驶舱的防护性,那是没得说;而汽车司机则谈不上有什么防护性。
顺便说一句,坦克关窗驾驶时,驾驶员往往是半卧姿,目的是降低坦克整车的高度;而汽车司机自然没必要采用这种姿势开汽车。
3、坦克和汽车的转向机构不同。
对于坦克来讲,一般是拉操纵杆转向,不妨称之为“物理转向”,其原理是驾驶员拉一侧操纵杆,使一侧履带减速或制动,由于两条履带间作用力的不同而有了速度差,从而坦克便开始向低速侧履带一方转向;而对于汽车来讲,一般是操纵方向盘转向,不妨称之为“几何转向”,其原理是司机一打方向盘,前轮就相应地转过一个角度,汽车便沿着新的轨迹顺势转向。
一些西方国家的坦克,如美国的Ml主战坦克,是转动操纵手柄(和飞机上的操纵手柄很相像)来实现转向的,看起来和汽车上的方向盘转向很相像,但其本质上还是“物理转向”,这里就不再详细分析了。
还有一些西方国家的坦克装甲车辆上,也用方向盘来操纵战车转向,外观上和手感上,简直跟开汽车一模一样。
但原理上却大不相同。
这种操纵装置多采用液压操纵装置。
转动方向盘,实质上是控制液压阀的流量或压力,使一侧履带制动或减速,本质上还是“物理转向”一类。
采用液压操纵装置后,驾驶员的操纵要省劲和轻松得多。
据称,我国新型的主战坦克也采用方向盘操纵转向,这在技术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4、坦克可以实现原地转向甚至中心转向(中枢转向),转向半径R可以为零!而汽车的最小转向半径约为R=6 -8米。
在狭窄的地段行驶时,如需要“掉头”,坦克驾驶员一拉操纵杆,立马就可以掉头高速返回;而汽车司机就只能低速、挂倒档。
有关原地转向和中心转向的解释,看了图就可以一目了然。
5、坦克的直线行驶稳定性好。
也就是说,如果驾驶员不作任何操纵动作,坦克将保持直线行驶;这一点对于初上坦克的新驾驶员很有利,不至于手忙脚乱;而汽车由于有差速器,如果两侧轮胎所受到的阻力不同,汽车就会跑偏。
换句话说,坦克驾驶员即使坐在驾驶椅上不动,只要脚踏油门,坦克照样直线行驶;而汽车司机则要时时刻刻手握方向盘,不断地进行微小的方向修正。
装有双流传动装置的坦克,直线行驶的稳定性要稍差些。
6、坦克的使用工况一般在发动机最大功率、最大转速的85%~95%左右。
也就是说,坦克驾驶员开车时一股将油门踩到底。
而汽车司机往往要把油门开度控制在60%~70%左右,这种工况下开车最省油。
7、当代坦克发动机,绝大多数为柴油机,冬季起动困难,往往要事先对发动机进行加温;而汽车的冬季起动则不太困难。
参加过坦克寒区试验的同志们对此会有深刻体会。
在我国北方寒区试验场最冷季节里的最冷时段(大约凌晨四五点钟的样子),外界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坦克驾驶员要早于其他乘员一小时起床,爬到冰冷的坦克里发动加温锅。
加温锅“嘭嘭嘭”地、欢快地工作着,大约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水温和油温上来了,才能正常起动发动机,而工作了一个小时的坦克驾驶员,皮帽子上和嘴巴上早已挂满了冰霜……正应了那句歌词:“数九那个寒天下大雪,天气那个虽寒心里热”。
这就是我们的坦克驾驶员!8、现代坦克上多装有驾驶员夜视仪。
在夜间驾驶时,驾驶员可以不开前大灯、利用夜视仪来观察前方的道路,视距可以达到50~100米,在中速行驶的情况下是足够的。
不过,驾驶员夜视仪中的图像多为单色的(如绿色),初次使用时可能不太习惯,训练几次就会适应了。
而汽车司机在夜间开车时,一般要利用前大灯,对面会车时还要变光。
9、多数现代坦克可以实现潜渡,一般可以潜深5米。
此时,尽管坦克驾驶员的眼前是水茫茫的一片,根本“找不到北”,但是,坦克驾驶员可以利用坦克里的陀螺半罗盘方向仪来保持航向,或者根据地面上的上级指挥部的无线电台发出的信号来调整航行方向。
水陆坦克更是不经准备就能水中航行。
而汽车一般不具备潜渡功能或水上航行功能,没这个必要。
10、对坦克驾驶员的体力和体质要求较高,如臂力要大、眼睛视力要好,能吃苦耐劳等。
20世纪70年代以前,苏联军队对坦克兵的个头也有要求,尤其是坦克驾驶员,个头是最矮的,也就1.6米的样子,道理不难理解。
我们看看这张照片(见下页),你该知道哪个是坦克驾驶员了。
一般说,在非直接对敌作战的情况下,坦克驾驶员是最辛苦的,不仅要时时开车、观察地形地物,还要时时听从车长的指挥,尽可能地把坦克开得稳稳的,返场之后,也是驾驶员参与保养的工作量最大。
而汽车司机,尤其是私家车,对身体条件并没有更多的要求。
不过,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司机也要全神贯注,时间长了,精神高度紧张甚至比体力消耗还要大。
对于几十年前的老坦克来说,一般为纯机械传动,没有助力装置,挂个档之类还是挺费劲的,拉一次操纵杆要用5千克到10千克的力量。
笔者在五六十年前开T-34坦克时,最初不得要领,有时甚至要用两只手拉操纵杆或挂档,费了牛劲啦。
现代坦克一般有操纵助力装置,开坦克自然省力得多。
开坦克,还有一些特殊的试验项目,如百千米试车,坦克要不停车连续跑上100千米,而且往往要选在最炎热的夏天来试验。
这项“坦克马拉松”试验,与其说是考核坦克,莫如说是考核坦克驾驶员。
一趟百千米试车下来,坦克驾驶员的坦克帽能倒出水(汗水)来,体重减轻一两千克不在话下。
在我军的征兵条件中规定,坦克乘员只限于体魄健壮的男性公民。
在人民军队中,女飞行员一直保留着,甚至参加了飞临天安门广场的大阅兵;而女坦克手则只培训了一期,这也说明了对坦克乘员的体力要求相当高。
当然,二战的后期,苏联也有女坦克手,这是战时的特例。
11、开坦克时,对坦克兵的着装有特殊的要求。
上坦克之前,坦克兵要穿上坦克服,戴上坦克帽,穿上马靴;即使是一般的野外训练,也要穿上作训坦克服。
因为野外行驶时,坦克颠簸剧烈,又是铁家伙,坦克乘员若是不穿戴上制式服装,磕磕碰碰就是难免的事。
而汽车司机,尤其是私家车,当然没有这些要求。
顺便讲个小故事:我军装甲兵第一任司令员许光达大将就很强调坦克乘员上车一定要穿上马靴和马裤,苏军就是这样。
不穿马靴,坦克打起仗来,炮弹壳从炮膛退出来会砸伤乘员的脚面。
可是,穿马靴挺费劲,脱马靴更费劲,要战友帮忙使劲拉才能脱下来,非常不方便,一些坦克乘员不大愿意穿。
为此,装甲兵司令部机关参谋还一度下部队做了不少思想工作。
坦克在越野行驶中,除了颠簸剧烈外,车内噪声也是相当高的,达到110~120分贝。
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噪声、履带转动的噪声,加上打炮时的噪声,三大强噪声源汇集在密闭的车内并反复反射强化,达到震耳欲聋的程度。
这也是开坦克时为什么要戴坦克帽的原因之一。
几十年前,有的坦克驾驶员图省事,开坦克时不戴坦克帽,结果往往在退伍后会有轻度重听的现象。
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大会出现。
而汽车司机,尤其是开私家车,不大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附带说一句,坦克帽可是一个好东东,功能多多。
不但能防止头部碰撞,还能屏蔽车外和车内的噪音。
坦克帽上还有耳机和喉头送话器,可以在强噪音的情况下和车内的其他乘员实现车内通话。
要知道,由于坦克车内噪音太大,说话根本听不清,坦克乘员说话的信息要靠声带的振动,通过喉头送话器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出去,再通过耳机转换成声音信号,其他乘员才能听得到战友的声音。
坦克帽还细分为夏用坦克帽和冬用坦克帽,以适应不同的季节。
不过,即使是夏用坦克帽,总不如不戴凉快。
我国的坦克工程师利用半导体冷热管的原理,发明了坦克降温帽,炎热的夏季里带上坦克降温帽“倍儿凉快”,很受坦克乘员的欢迎。
而汽车司机当然不需要带什么“汽车帽”。
1 2、坦克的保养工作量相当大,而且基本上全部要由坦克乘员来完成,而最辛苦的还是坦克驾驶员。
在平时的训练中,坦克在训练完毕返场后,坦克乘员还要进行“一级保养”,59式坦克的一级保养需要2~4个小时。
对于坦克乘员来说,这已经形成习惯,用不着连排长来督促。
资深的读者朋友都知道,坦克乘员有三大力气活——拉履带、抬电瓶、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