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 习题解答

©物理系_2015_09

《大学物理AII 》作业 No.01 机械振动

班级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 判断题:(用“T ”表示正确和“F ”表示错误)1/3/5 2 4

[ F ] 1.只有受弹性力作用的物体才能做简谐振动。

解:如单摆在作小角度摆动的时候也是简谐振动,其回复力为重力的分力。

[ F ] 2.简谐振动系统的角频率由振动系统的初始条件决定。 解:P5. 根据简谐振子角频率公式

m

k

=

ω,可知角频率是一个完全由振动系统本身性质决定的常量,与初始条件无关。 我们也将角频率称为固有角频率。

[ F ] 3.单摆的运动就是简谐振动。

解:P14-15 单摆小角度的摆动才可看做是简谐振动。

[ T ] 4.孤立简谐振动系统的动能与势能反相变化。 解:P9 孤立的谐振系统 机械能守恒,动能势能反相变化。

[ F ] 5.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成振动一定是简谐振动。

解: 同向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结果就不一定是简谐振动。

总结:1、3、5小题均为简谐振动的定义性判断.

简谐运动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机械振动。当某物体进行简谐运动时,物体所受的力跟位移成正比,并且力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二、选择题:

1. 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使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微小角度θ,然后由静止放手任其振动,从放手时开始计时。若用余弦函数表示其运动方程,

则该单摆振动的初相位为

[ C ] (A) θ; (B) π23; (C) 0; (D) π2

1

。 解:对于小角度摆动的单摆,可以视为简谐振动,其运动方程为:

()()0cos ϕωθθ+=t t m ,根据题意,t = 0时,摆角处于正最大处,θθ=m

,即:

01cos cos 0000

=⇒=⇒==ϕϕθϕθθ。

类似公式: ()()

0cos ϕω+=t A t x

2.一个简谐振动系统,如果振子质量和振幅都加倍,振动周期将是原来的 [

D

] (A) 4倍

(B) 8倍

(C) 2倍

(D)

2倍

解: P5 公式(12.1.8) m T k m T m k T ∝⇒=⇒⎪⎭

⎪⎬⎫==

/2/2πωωπ

,所以选D 。 3. 水平弹簧振子,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 C ] (A)

4A x =

(B) 2A x = (C) 2

A

x = (D)

3

A

x =

解:P9 对于孤立的谐振系统,机械能守恒,动能势能反相变化。那么动能势能相等时,有:

2

21412122A x kx kA E E E p k =⇒===

=,所以选C 。

4. 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总能量为1E ,如果简谐振动振幅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重物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四倍,则它的总能量E 变为

[ D ] (A) 1E /4 (B) 1E /2 (C) 21E (D) 41E 解:法1.原来的弹簧振子的总能量2

112

1kA E = ,k 不变,振动增加为122A A =,所以总能量变为124E E =.

法2.原来的弹簧振子的总能量21211211

2

121A m kA E ω==

,振动增加为122A A =,质量增加为124m m =,k 不变,角频率变为

11222

14ωω===

m k m k ,所以总能量变为 ()121211212

1122222242142242121E A m A m A m E =⎪⎭⎫

⎝⎛=⨯⎪⎭

⎫ ⎝⎛⨯⨯==ωωω

5.图中所画的是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若这两个简谐振动可叠加,则合成的余弦振动的初相为: [ C ]

(A)π2

1

(B)

π23 (C)π

(D) 0

解:法1,先写出两个振动方程,再求合振动初相位

法2.P7-8 旋转矢量法 (注意起点为Y 轴方向) 两个谐振动x 1和x 2 反相,且212A A =, 由矢量图可知合振动初相与x 1初相一致, 即πϕ=。

/A -o

1

A 2

A A

三、填空题:

1. 描述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是)cos(ϕω+=t A x ,其中,振幅A 由 初始条件 决定;角频率ω由 振动系统本身性质 决定;初相ϕ由 初始条件 决定;

2.一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振幅为A ,周期为T ,其振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若初始时刻,1)振子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初相为π; 2)振子在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则初相为2π-

或者 2

3π; 3)振子在A /2处向负方向运动,则初相为3

π。

解:)cos(ϕω+=t A x

用旋转矢量法P8,如图,得出:1)

2) 3)

3. 一水平弹簧简谐振子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振子处在位移零、速度

为A ω-、加速度为零和弹性力为零的状态,对应于曲线上的 b , f 点。

振子处在位移的绝对值为A 、速度为零、加速度为-ω2A 和弹性力-kA 的

状态,对应于曲线的 a ,e 点。

解:P3-4 公式(12.1.5---12.1.7)

由)cos(ϕω+=t A x 得

()0sin ϕωω+-=t A v (V 为x 对t 求一阶导数)

()02cos ϕωω+-=t A a (a 为V 对t 求一阶导数,x 对t 求二阶导数)

位移0=x ,速度0d d <-==

A t

x

v ω,对应于曲线上的b 、f 点; 若|x |=A , A a 2ω-=,又x a 2ω-=, 所以x = A ,对应于曲线上的a 、e 点。

A -

4.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振动曲线如图所示。根据此图,它的周期()s 43.37

24

==

T ,用余弦函数描述时初相位ππϕ3

234-=或。

解:

法一:高中振动图像方法,写出振动方程, x=4cos(7/12 t+4/3π)或x=4cos(7/12 t-2/3π) 由T

π

ω2=

可求得T

法二、旋转矢量法 由曲线和旋转矢量图

可知22

12=+T

T 周期()s 43.3724

==T

初相ππϕ3

2

34-=或。

5. 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振动表达式分别为:

)2

1

5cos(10621π+⨯=-t x (SI) 和 )5s i n (10222t x -⨯=-π (SI)

它们的合振动的振幅为(m )1042-⨯,初相位为π21

解:将x 2改写成余弦函数形式:

)2

5cos(102)5sin(102222π

π-⨯=-⨯=--t t x

由矢量图可知,x 1和x 2反相,合成振动的振幅

(m )10410210622221---⨯=⨯-⨯=-=A A A ,初相2

ϕϕ=

=

四、计算题:

1.一定滑轮的半径为R ,转动惯量为J ,其上挂一轻绳,绳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物体,另一端与一固定的轻弹簧相连,如图所示。设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 , 绳与滑轮间无滑动,且忽略摩擦力及空气的阻力。现将物体m 从平衡位置拉下一微小距离后放手,证明物体作简谐振动,并求出其角频率。

解:取如图x 坐标,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向下为正方向。

m 在平衡位置,弹簧伸长x 0, 则有

x

O A

2

A

1

ϕ1

A

0kx mg = (1)

现将m 从平衡位置向下拉一微小距离x , m 和滑轮M 受力如图所示。 由牛顿定律和转动定律列方程,

ma T mg =-1 (2)

βJ R T R T =-21.................. (3) βR a = ........................... (4) )(02x x k T +=............... (5)

联立以上各式,可以解出 x x m R

J

k

a

22ω-=+-=,

(※) 由判据2知(※)式是谐振动方程, 所以物体作简谐振动,角频率为

2

2

2mR J kR m R

J

k +=

+=

ω (W 类似P12例题5)

2.一质点作简谐振动, 其振动曲线如图所示。若质点的振动规律用余弦函数描述,求: 1)振动方程;

2)1=t s 时加速度大小; 3)2=t s 时速度大小。

解:1)由图所知:s 4m,2.0==T A ,则2

2ππω==

T

2)加速度为:()⎪⎪⎭

⎝⎛+-

=

+-=22cos 201cos 202

πππϕωωt t A a ,将

1=t s 代入得:22

2m/s 493.020

1201≈==ππa 3)速度为:()⎪⎭

⎫ ⎝⎛+-

=+-=22

sin 10

sin 0ππ

πϕωωt t A v ,将2=t s 代入: T 1

T 2

T 1

N

Mg mg

m/s 314.010

≈=

π

v

3. 一物体质量为0.25kg ,在弹性力作用下作简谐振动,弹簧的劲度系数k = 25N ⋅m -1。如果该系统起始振动时具有势能0.06J 和动能0.02J ,求 (1) 振幅A ;

(2) 动能恰等于势能时的位移; (3) 经过平衡位置时物体的速度。 解:(1) 由2p k 21kA E E E =

+= 得m 08.0)(2p k =+=E E k

A (2) 解:动能等于势能时,有:

m 0566.02

214121212222p k ±≈±=⇒=⇒=⇒=

=A x A x kA kx E E E 另解:

由222

1

21mv kx = 得 )(sin 22222ϕωωω+=t A m x m )(c o s )](cos 1[)(sin 2

2222222ϕωϕωϕω+-=+-=+=∴t A A t A t A x

222x A x -=

m 0566.02

±=±=A

x (3) 过平衡位置时,x = 0, 此时动能等于总能量2p k 2

1mv E E E =+= 1p k s m 8.0)(2

-⋅±=+=E E m

v

机械振动习题及答案

机械振动 一、选择题 1. 下列4种运动(忽略阻力)中哪一种是简谐运动 ( C ) ()A 小球在地面上作完全弹性的上下运动 ()B 细线悬挂一小球在竖直平面上做大角度的来回摆动 ()C 浮在水里的一均匀矩形木块,把它部分按入水中,然后松开,使木块上下浮动 ()D 浮在水里的一均匀球形木块,把它部分按入水中,然后松开,使木块上下浮动 解析:A 小球不是做往复运动,故A 不是简谐振动。B 做大角度的来回摆动显然错误。D 由于球形是非线性形体,故D 错误。 2.如图1所示,以向右为正方向,用向左的力压缩一弹簧,然后松手任其振动。若从松手时开始计时,则该弹簧振子的初相位应为 图 一 ( D ) ()0A ()2 πB

()2 π-C ()πD 解析: 3.一质量为m 的物体挂在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下面,其振动周期为T 。若将此轻质弹簧分割成3等份,将一质量为2m 的物体挂在分割后的一根弹簧上,则此弹簧振子的周期为 ( B ) ()63T A ()36T B ()T C 2 ()T D 6 解析:有题可知:分割后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变为k 3,且分割后的物体质量变为m 2。故由公式k m T π2=,可得此弹簧振子的周期为3 6T 4.两相同的轻质弹簧各系一物体(质量分别为21,m m )做简谐运动(振 幅分别为21,A A ),问下列哪一种情况两振动周期不同 ( B ) ()21m m A =,21A A =,一个在光滑水平面上振动,另一个在竖直方向上 振动 ()B 212m m =,212A A =,两个都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水平振动 ()C 21m m =,212A A =,两个都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水平振动 ()D 21m m =,21A A =,一个在地球上作竖直振动,另一个在月球上作 竖直振动

机械振动 习题解答

©物理系_2015_09 《大学物理AII 》作业 No.01 机械振动 班级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 判断题:(用“T ”表示正确和“F ”表示错误)1/3/5 2 4 [ F ] 1.只有受弹性力作用的物体才能做简谐振动。 解:如单摆在作小角度摆动的时候也是简谐振动,其回复力为重力的分力。 [ F ] 2.简谐振动系统的角频率由振动系统的初始条件决定。 解:P5. 根据简谐振子角频率公式 m k = ω,可知角频率是一个完全由振动系统本身性质决定的常量,与初始条件无关。 我们也将角频率称为固有角频率。 [ F ] 3.单摆的运动就是简谐振动。 解:P14-15 单摆小角度的摆动才可看做是简谐振动。 [ T ] 4.孤立简谐振动系统的动能与势能反相变化。 解:P9 孤立的谐振系统 机械能守恒,动能势能反相变化。 [ F ] 5.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成振动一定是简谐振动。 解: 同向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结果就不一定是简谐振动。 总结:1、3、5小题均为简谐振动的定义性判断. 简谐运动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机械振动。当某物体进行简谐运动时,物体所受的力跟位移成正比,并且力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二、选择题: 1. 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使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微小角度θ,然后由静止放手任其振动,从放手时开始计时。若用余弦函数表示其运动方程, 则该单摆振动的初相位为 [ C ] (A) θ; (B) π23; (C) 0; (D) π2 1 。 解:对于小角度摆动的单摆,可以视为简谐振动,其运动方程为: ()()0cos ϕωθθ+=t t m ,根据题意,t = 0时,摆角处于正最大处,θθ=m ,即: 01cos cos 0000 =⇒=⇒==ϕϕθϕθθ。 类似公式: ()() 0cos ϕω+=t A t x

机械振动试题(含答案)

机械振动试题(含答案) 一、机械振动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内壁光滑的固定半圆形轨道最低点附近做小角度振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小球速度为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最小 B.t2时刻小球速度最大,轨道对它的支持力最小 C.t3时刻小球速度为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最大 D.t4时刻小球速度为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最大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将单摆从地球赤道移到南(北)极,振动频率将变大 B.将单摆从地面移至距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高度时,则其振动周期将变到原来的2倍C.将单摆移至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卫星中,其振动频率将不变 D.在摆角很小的情况下,将单摆的振幅增大或减小,单摆的振动周期保持不变 3.如图所示,甲、乙两物块在两根相同的弹簧和一根张紧的细线作用下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当细线突然断开斤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A.甲的最大速度大于乙的最大速度 B.甲的最大速度小于乙的最大速度 C.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 D.甲的振幅小于乙的振幅 4.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伽利略发现了单摆的周期公式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C.库仑通过扭秤实验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D.牛顿通过斜面理想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 5.如图所示,将小球甲、乙、丙(都可视为质点)分别从A、B、C三点由静止同时释放,最后都到达竖直面内圆弧的最低点D,其中甲是从圆心A出发做自由落体运动,乙沿弦轨道从一端B到达最低点D,丙沿圆弧轨道从C点运动到D,且C点很靠近D点,如果忽略一切摩擦阻力,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大学物理机械振动习题附答案要点

一、选择题: 1.3001:把单摆摆球从平衡位置向位移正方向拉开,使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微小角度θ ,然后由静止放手任其振动,从放手时开始计时。若用余弦函数表示其运动方程,则该单摆振动的初相为 (A) π (B) π/2 (C) 0 (D) θ [ ] 2.3002: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相同、周期相同。第一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x 1 = A cos(ωt + α)。当第一个质点从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正在最大正位移处。则第二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A) )π21cos(2++=αωt A x (B) )π21cos(2-+=αωt A x (C) )π23cos(2-+=αωt A x (D) )cos(2π++=α ωt A x [ ] 3.3007:一质量为m 的物体挂在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下面,振动角频率为ω。若把此弹簧分割成二等份,将物体m 挂在分割后的一根弹簧上,则振动角频率是 (A) 2 ω (B) ω2 (C) 2/ω (D) ω /2 [ ] 4.3396: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运动速度与时间的曲线如图所示。若质点的振动规律用余弦函数描述,则其初相应为 (A) π/6 (B) 5π/6 (C) -5π/6 (D) -π/6 (E) -2π/3 v 与a 5.3552期分别为T 1和T 2。将它们拿到月球上去,相应的周期分别为1T '和2T '。则有 (A) 11T T >'且22T T >' (B) 11T T <'且22T T <' (C) 11T T ='且22T T =' (D) 11T T ='且22T T >' [ ] 6.5178: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 )312cos(1042π+π?=-t x (SI)。 从t = 0时刻起,到质点位置在x = -2 cm 处,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 (A) s 81 (B) s 61 (C) s 41 (D) s 31 (E) [ ] 7.5179:一弹簧振子,重物的质量为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该振子作振幅为A 的简谐振动。当重物通过平衡位置且向规定的正方向运动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方程 v v 21

机械振动 习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 1、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运动速度与时间的曲线如图所示,若质点的振动按余弦函数描述,则其初相为 [ D ] (A )6 π (B) 56π (C) 56π- (D) 6π- (E) 23 π- 2、已知一质点沿y 轴作简谐振动,如图所示。其振动方程为 3cos()4 y A t π ω=+ ,与之对应的振动曲线为 [ B ] 3、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幅为A ,周期为T ,则质点从平衡位置运动到离最大振幅2 A 处需最短时间为 [ B ] (A );4 T (B) ;6 T (C) ;8 T (D) .12 T 4、如图所示,在一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系一质量为m 的物体,再用此弹簧改系一质量为m 4的物体,最后将此弹簧截断为两个弹簧后并联 悬挂质量为m 的物体,此三个系统振动周期之比为 (A);2 1 : 2:1 (B) ;2:21:1 [ C ]

(C) ;21:2:1 (D) .4 1:2:1 5、一质点在x 轴上作简谐振动,振幅cm A 4=,周期s T 2=,其平衡位置取坐标原点。若0=t 时刻质点第一次通过cm x 2-=处,且向x 轴负方 向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cm x 2-=处的时刻为 (A);1s (B) ;3 2 s (C) ;3 4s (D) .2s [ B ] 6、一长度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均匀轻弹簧分割成长度分别为21,l l 的 两部分,且21nl l =,则相应的劲度系数1k ,2k 为 [ C ] (A );)1(,121k n k k n n k +=+= (B );11,121k n k k n n k +=+= (C) ;)1(,121k n k k n n k +=+= (D) .1 1 ,121k n k k n n k +=+= 7、对一个作简谐振动的物体,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C ] (A ) 物体处在运动正方向的端点时,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最大值; (B )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负方向运动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 )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正方向运动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D ) 物体处于负方向的端点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8、 一个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幅为A ,在起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A 2 1 , 且向x 轴的正方向运动,代表此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图为 [ B ]

《机械振动》测试题(含答案)

《机械振动》测试题(含答案) 一、机械振动 选择题 1.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 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 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 与M 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C 是圆环轨道的圆心,D 是圆环上与M 靠得很近的一点(DM 远小于CM ).已知在同一时刻,a 、b 两球分别由A 、B 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运动到M 点;c 球由C 点自由下落到M 点;d 球从D 点静止出发沿圆环运动到M 点.则: A .c 球最先到达M 点 B .b 球最先到达M 点 C .a 球最先到达M 点 D .d 球比a 球先到达M 点 2.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装有墨水的小漏斗和细线做成单摆,水平纸带中央的虚线在单摆平衡位置的正下方。物体带动纸带一起向左运动时,让单摆小幅度前后摆动,于是在纸带上留下如图所示的径迹。图乙为某次实验中获得的纸带的俯视图,径迹与中央虚线的交点分别为A 、B 、C 、D ,用刻度尺测出A 、B 间的距离为x 1;C 、D 间的距离为x 2。已知单摆的摆长为L ,重力加速度为g ,则此次实验中测得的物体的加速度为( ) A . 212()x x g L π- B . 212()2x x g L π- C . 212()4x x g L π- D . 212()8x x g L π- 3.如图所示,弹簧下面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振幅为A 的简谐运动,当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处于原长,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则物体在振动过程中 A .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动能总和不变

机械振动试题(含答案)

机械振动试题(含答案) 一、机械振动 选择题 1.做简谐运动的水平弹簧振子,振子质量为m ,最大速度为v ,周期为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某时刻算起,在 2 T 的时间内,回复力做的功一定为零 B .从某一时刻算起,在 2 T 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一定为零 C .若Δt =T ,则在t 时刻和(t +Δt )时刻,振子运动的速度一定相等 D .若Δt = 2 T ,则在t 时刻和(t +Δt )时刻,弹簧的形变量一定相等 2.如图所示,在一条张紧的绳子上悬挂A 、B 、C 三个单摆,摆长分别为L 1、L 2、L 3,且L 1<L 2<L 3,现将A 拉起一较小角度后释放,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对释放A 之后较短时间内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C 的振幅比 B 的大 B .B 和 C 的振幅相等 C .B 的周期为2π 2 L g D .C 的周期为2π 1 L g 3.如图所示的单摆,摆球a 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恰好与一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的粘性小球b 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且摆动平面不便.已知碰撞前a 球摆动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h ,摆动的周期为T ,a 球质量是b 球质量的5倍,碰撞前a 球在最低点的速度是b 球速度的一半.则碰撞后 A 56 T B 65 T

C .摆球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0.3h D .摆球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0.25h 4.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在研究异种电荷的吸引力问题时,曾将扭秤的振动周期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类比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到地心距离的关系.已知单摆摆长为l ,引力常量为G ,地球质量为M ,摆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 ,则单摆振动周期T 与距离r 的关系式为( ) A .T =2πr GM l B .T =2πr l GM C .T = 2πGM r l D .T =2πl r GM 5.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装有墨水的小漏斗和细线做成单摆,水平纸带中央的虚线在单摆平衡位置的正下方。物体带动纸带一起向左运动时,让单摆小幅度前后摆动,于是在纸带上留下如图所示的径迹。图乙为某次实验中获得的纸带的俯视图,径迹与中央虚线的交点分别为A 、B 、C 、D ,用刻度尺测出A 、B 间的距离为x 1;C 、D 间的距离为x 2。已知单摆的摆长为L ,重力加速度为g ,则此次实验中测得的物体的加速度为( ) A . 212 ()x x g L π- B . 212 ()2x x g L π- C . 212 ()4x x g L π- D . 212()8x x g L π- 6.如图所示,弹簧下面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振幅为A 的简谐运动,当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处于原长,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则物体在振动过程中 A .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动能总和不变 B .物体在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应为2g C .物体在最低点时所受弹簧的弹力大小应为mg D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2mgA 7.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力传感器测得摆线的拉力大小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单摆的摆长为l ,则重力加速度g 为( )

机械振动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振动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振动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的振动特性。 在学习机械振动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 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机械振动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这一知识。 1. 一个质量为m的弹簧振子在无阻尼情况下振动,其振动方程为mx'' + kx = 0,其中x为振子的位移,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试求振动的周期。 解答:根据振动方程可知,振子的振动是简谐振动,其周期T与振子的质量m 和弹簧的劲度系数k有关。根据简谐振动的周期公式T = 2π√(m/k),可得振动 的周期为T = 2π√(m/k)。 2. 一个质量为m的弹簧振子在受到外力F(t)的作用下振动,其振动方程为mx'' + kx = F(t),其中F(t) = F0cos(ωt)。试求振动的解析解。 解答:根据振动方程可知,振子的振动是受迫振动,其解析解可以通过求解齐 次方程和非齐次方程得到。首先求解齐次方程mx'' + kx = 0的解xh(t),得到振 子在无外力作用下的自由振动解。然后根据外力F(t)的形式,假设其特解为xp(t) = Acos(ωt + φ),其中A为振幅,φ为相位差。将特解xp(t)代入非齐次方程, 求解得到A和φ的值。最后,振动的解析解为x(t) = xh(t) + xp(t)。 3. 一个质量为m的弹簧振子在受到阻尼力和外力的作用下振动,其振动方程为mx'' + bx' + kx = F(t),其中b为阻尼系数。试求振动的稳定解。 解答:根据振动方程可知,振子的振动是受到阻尼力和外力的作用,其稳定解 可以通过求解齐次方程和非齐次方程得到。首先求解齐次方程mx'' + bx' + kx = 0的解xh(t),得到振子在无外力和阻尼作用下的自由振动解。然后根据外力F(t)

(完整版)机械振动试题(参考答案)

机械振动基础试卷 一、填空题(本题15分,每空1分) 1、机械振动大致可分成为:()和非线性振动;确定性振动和();()和强迫振动。 2、在离散系统中,弹性元件储存( ),惯性元件储存(),()元件耗散能量。 3、周期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它是时间的单一()或()函数。 4、叠加原理是分析( )系统的基础。 5、系统固有频率主要与系统的()和()有关,与系统受到的激励无关。 6、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和()函数是一对傅里叶变换对,和()函数是一对拉普拉斯变换对。 7、机械振动是指机械或结构在平衡位置附近的( )运动。 二、简答题(本题40分,每小题10分) 1、 简述振动系统的实际阻尼、临界阻尼、阻尼比的联系与区别。 (10分) 2、 共振具体指的是振动系统在什么状态下振动?简述其能量集聚过程? (10分) 3、 简述刚度矩阵[K]中元素k ij 的意义。 (10分) 4、 简述随机振动问题的求解方法,以及与周期振动问题求解的区别。 (10分) 三、计算题(45分) 3.1、(14分)如图所示中,两个摩擦轮可分别绕水平轴O 1, 转动,无相对滑动;摩擦轮的半径、质量、转动惯量分别为r 1、m I 1和r 2、m 2、I 2。轮2的轮缘上连接一刚度为k 的弹簧,轮1上有软绳悬挂质量为m 的物体,求: 1)系统微振的固有频率;(10分) 2)系统微振的周期;(4分)。 3.2、(16分)如图所示扭转系统。设转动惯量I 1=I 2,扭转刚度K r1=K r2。 1)写出系统的动能函数和势能函数; (4分) 2)求出系统的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 (4分) 3)求出系统的固有频率; (4分) 4)求出系统振型矩阵,画出振型图。 (4分) 3.3、(15分)根据如图所示微振系统, 1)求系统的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和频率方程; (5分) 2)求出固有频率; (5分) 3)求系统的振型,并做图。 ( 5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填空题(本题15分,每空1分) 1、线性振动;随机振动;自由振动; 2、势能;动能;阻尼 图2 图3

机械的振动测试卷含答案详解

高二物理3-4机械振动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满分40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有的有几个是正确的。将正确选项的序号选出填入后面表格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在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增大的物理量是( ) A 、振子所受的回复力 B 、振子的位移 C 、振子的速度 D 、振子的加速度 2.图1表示一个弹簧振子作受迫振动时的振幅与驱动力频率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 ) A .振子振动频率为f 2时,它处于共振状态 B .驱动力的频率为f 3时,振子振动的频率为f 2 C .假如撤去驱动力让振子作自由振动,它的频率是f 3 D .振子作自由振动时,频率可以是f 1、f 2、f 3 3.当摆角很小时(<100 ),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此时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是( ) A .摆球重力与摆线拉力的合力 B .摆线拉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 C .摆球重力、摆线拉力及摆球所受向心力的合力 D .摆球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 4.如图2所示,是一个单摆(θ<5o ),其周期为T ,则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 .把摆球的质量增加一倍,其周期变小 B .把摆角变小时,则周期也变小 C .此摆由O →B 运动的时间为T/4 D .摆球B →O 时,动能向势能转化 5.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先后以相同的速度依次通过A 、B 两点,历时1s ,质点通过B 点后再经过1s 又第2次通过B 点,在这两秒钟内,质点通过的总路程为12cm ,则质点的振动周期和振幅分别为( ) A .3s ,6cm B .4s ,6cm C .4s ,9cm D .2s ,8cm 6.一个弹簧振子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简谐运动,其中有两个时刻弹簧对振子的弹力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那么这两个时刻弹簧振子的( ) A .速度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加速度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位移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以上三项都不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7.水平方向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其质量为m,最大速率为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振动系统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2 1mv 2 B .当振子的速率减为2 v 时,此振动系统的弹性势能为42mv C .从某时刻起,在半个周期内,弹力做的功可能不为零 D .从某时刻起,在半个周期内,弹力做的功一定为 2 1mv 2 8.如图3表示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 1、t 2时刻的速度相同 B.从t 1到t 2这段时间内,速度和加速度方向是相同的 C.从t 2到t 3这段时间内,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小 D.t 1、t 3时刻的速度大小是相同的。 9.如图4所示,两个单摆A 和B 的摆长A L >B L ,将它们都拉离竖直方向一个很小的角度θ然后释放,那么这两个摆球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υ的大小和经历时间t 应满足 A .A υ> B υ,A t >B t B .A υ>B υ,A t <B t C .A υ<B υ,A t <B t D .A υ<B υ,A t >B t 10.如图5所示,在质量为M 的木箱顶部用一轻弹簧悬挂质量均为m (m M ≥)的A 、B 两物体, 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平衡后剪断A 、B 间细线,此后A 将做简谐运动。当A 运动到最高点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 ) A .Mg B .g m M )(- C .g m M )(+ D .g m M )2(+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3分,满分18分) 图2 B

机械振动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检测题) 命题人:张雨萌检测人:刘军录 一、命题意图说明: 这套试题本着“重视基础,考查能力,体现导向,注重发展”的命题原则,并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立足基础,难易适中,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的统一,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从现有能力水平和学生发展潜力角度,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检测学科核心知识与能力,对学科教学有较好的引导作用,体现了评价功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本套试题覆盖选修3-4第一章的所有内容。 二、试卷结构特点: 1.试卷结构(时间60分钟,全卷共100分) 2.试卷的基本技术指标 (1)题型及比例 基础知识性试题在试卷总分值中约占60%,中等难度试题在试卷总分值中约占30%,开放性试题的比例约为试卷总分值的10%。 (2)试题的难度简单题占60%,中等题占30%,难题占10%。 (3)试题的数量 第一卷共10道题,第二卷共7道题,全卷共三道大题,17道小题。 三、试题简说: 在本套试卷中,按照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分类,由易而难,紧扣教材,灵活多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这种考查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参与物理活动的能力。例如第5小题,考查简谐运动的特点,就是针对机械振动部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有所获,注重积累,与课本知识联系紧密。第17小题,考查简谐运动在力学问题上的应用,与必修一、二所学知识相联系,注重探究过程,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第一课件网第一课件网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下列各题中,有的小题只

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漏选的得2分,错选、不选的得0分) 1.关于简谐振动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一周期变化一次 B.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 C.大小与位移成正比,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 D.大小变化是均匀的,方向一周期变化一次 2.一单摆摆长为l,若将摆长增加1m,则周期变为原来的倍,可以肯定l长为() A.2m B.1.5m C.0.8m D.0.5m 3.甲、乙两个单摆的摆长相等,将两上摆的摆球由平衡位置拉起,使摆角 。乙>。甲<5°,由静止开始释放,则() A.甲先摆到平衡位置 B.乙先摆到平衡位置 C.甲、乙两摆同时到达平衡位置 D.无法判断 4.对单摆的振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摆摆动时,摆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处处相等 8.单摆运动的回复力是摆球所受合力 C.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回复力为零 D.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合外力为零 5.如图5-27是某振子作简谐振动的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振动图象可由实验直接得到,所以图象就是振子实际运动的轨迹 B.由图象可以直观地看出周期、振幅,还能知道速度、加速度、回复力及 能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1rl. C.振子在B位置的位移就是曲线BC的长度X

大学物理-机械振动习题-含答案

大学物理-机械振动习题-含答案

t (s ) v (m.s -1) 12m v m v o 1.3题图 第三章 机械振动 一、选择题 1. 质点作简谐振动,距平衡位置2。0cm 时, 加速度a=4.0cm 2 /s ,则该质点从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时间为( C ) A:1.2s B: 2.4s C:2.2s D:4.4s 解: s T t T x a x a 2.2422,2 222,22===∴== ===ππ ω πωω 2.一个弹簧振子振幅为2 210m -⨯, 当0t =时振子在2 1.010m x -=⨯处,且向 正方向运动,则振子的振动方 程是:[ A ] A :2 210cos()m 3 x t πω-=⨯-; B :2 210cos()m 6x t π ω-=⨯-; C :2 210cos()m 3 x t π ω-=⨯+ ; D : 2210cos()m 6 x t π ω-=⨯+; 解:由旋转矢量可以得出振动的出现初相为:3 π- 3.用余弦函数描述一简 谐振动,若其速度与时间(v —t )关系曲线 如图示,则振动的初相位为:[ A ] 1.2题图 x y o

A :6π; B :3π; C :2 π ; D :23π; E :56π 解:振动速度为:max sin()v v t ωϕ=-+ 0t =时,01sin 2ϕ=,所以06πϕ=或0 56 π ϕ= 由知1.3图,0t =时,速度的大小 是在增加,由旋转矢量图知,旋转矢量在第一象限内,对应质点的运动是由正最大位移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是逐渐增加的,旋转矢量在第二象限内,对应质点的运动是由平衡位置向负最大位移运动,速度是逐渐减小的,所以只有0 6 πϕ=是符合条件的。 4.某人欲测钟摆摆长,将钟摆摆锤上移1毫米,测得此钟每分快0。1秒,则此钟摆的摆长为( B ) A:15cm B:30cm C:45cm D:60cm 解:单摆周期 ,2g l T π=两侧分别对T , 和l 求导,有: cm mm T dT dl l l dl T dT 3060) 1.0(21 21,21=-⨯-==∴= 二、填空题 1.有一放置在水平面上的弹簧振子。振幅 A = 2.0×10-2m 周期 T = 0.50s , 3 4 6 5 2 1 x /1 2题图 x y

机械振动习题详解

习题四 一、选择题 1.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相同、周期相同,第一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1cos()x A t ωα=+。当第一个质点从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正在最大正位移处,则第二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 ] (A ))π21cos(2+ +=αωt A x ; (B ))π2 1 cos(2-+=αωt A x ; (C ))π2 3 cos(2-+=αωt A x ; (D ))cos(2π++=αωt A x 。 答案:B 解:由题意,第二个质点相位落后第一个质点相位π/2,因此,第二个质点的初相位为 π2 1-α,所以答案应选取B 。 2.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的两个轻弹簧串联在一起,下面挂着质量为m 的物体,构成一个竖挂的弹簧振子,则该系统的振动周期为[] (A )21212)(2k k k k m T +π =;(B ))(221k k m T +π=; (C )2121)(2k k k k m T +=π;(D )2 122k k m T +π=。 答案:C 解:两根弹簧串联,其总劲度系数2 12 1k k k k k += ,根椐弹簧振子周期公式, k m T π 2=,代入2 121k k k k k +=可得答案为C 。 3.一长为l 的均匀细棒悬于通过其一端的光滑水平固定轴上,(如图所 示),作成一复摆.已知细棒绕通过其一端的轴的转动惯量2 3 1ml J =, 此摆作微小振动的周期为[] (A )g l π2;(B )g l 22π;(C )g l 322π;(D )g l 3π。 答案:C 解:由于是复摆,其振动的周期公式为g l mgl J T 322222π π π === ω ,所以答案为

机械振动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概述 1.一简谐振动,振幅为0.20cm,周期为0.15s,求最大速度和加速度。 解: • . 1 Xmax = W * 斗和=2 * * 斗血= 2*/T* 亍*A = S.37 CHI / S J Xnux = vv2 *X nux = (2** /)' *X max = (2*^* —)2 * A = 350・56e〃?/ s2 2.一加速度计指示结构谐振在80HZ时具有最大加速度50g,求振动的振幅。(g=10m/s2) 解:Xmax = W2 * ^ = (2 * 仏=Xmax/(2*^*/)2 =(50*10)/(2*3.14* 80)2 = 1.98mm 3. 一简谐振动,频率为10Hz,最大速度为 4.57m/s,求谐振动的振幅、周期、最大加速度。 解: x nux = Xmax/(2*^*/) = 4.57/(2*3.14*10)= 12.77mm r=7=^o=o ls Xniax = VV * Xmax = 2 * * Xmax = 2*3.14*10*4.57 = 287.00/H / S’ 4.机械振动按激励输入类型分为哪几类?按自由度分为哪几类? 答:按激励输入类型分为自由振动、强迫振动、自激振动 按自由度分为单自由度系统、多自由度系统、连续系统振动 5.什么是线性振动?什么是非线性振动?英中哪种振动满足叠加原理?

答:描述系统的方程为线性微分方程的为线性振动系统,如/診+〃關=0 描述系统的方程为非线性微分方程的为非线性振动系统/(® + 〃2gasin& = 0 线性系统满足线性叠加原理 6•谙画岀同一方向的两个运动:召(/) = 2sin(4丹),X2(f)= 4sin(4;r/)合成的的振动波形 7•请画岀互相垂直的两个运动:“(/) = 2sin(4^r),勺⑴=2sin(4^r)合成的结果。 如果是旺⑴=2sin(4^r + 龙/ 2) , x2(t) = 2sin(4/rZ)

机械振动试题(含答案)

机械振动试题(含答案) 一、机械振动 选择题 1.悬挂在竖直方向上的弹簧振子,周期T=2s ,从最低点位置向上运动时刻开始计时,在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这个图象,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是( ) A .t=1.25s 时,振子的加速度为正,速度也为正 B .t=1.7s 时,振子的加速度为负,速度也为负 C .t=1.0s 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D .t=1.5s 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2.如图所示,在一条张紧的绳子上悬挂A 、B 、C 三个单摆,摆长分别为L 1、L 2、L 3,且L 1<L 2<L 3,现将A 拉起一较小角度后释放,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对释放A 之后较短时间内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C 的振幅比 B 的大 B .B 和 C 的振幅相等 C .B 的周期为2π2L g D .C 的周期为2π1L g 3.如图所示的单摆,摆球a 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恰好与一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的粘性小球b 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且摆动平面不便.已知碰撞前a 球摆动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h ,摆动的周期为T ,a 球质量是b 球质量的5倍,碰撞前a 球在最低点的速度是b 球速度的一半.则碰撞后 A 56 T

B.摆动的周期为6 5 T C.摆球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0.3h D.摆球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0.25h 4.如图所示,弹簧下面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当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处于原长,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则物体在振动过程中 A.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动能总和不变 B.物体在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应为2g C.物体在最低点时所受弹簧的弹力大小应为mg 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2mgA 5.如图所示是扬声器纸盆中心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2×10-3s时刻纸盆中心的速度最大 B.t=3×10-3s时刻纸盆中心的加速度最大 C.在0〜l×10-3s之间纸盆中心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D.纸盆中心做简谐运动的方程为x=1.5×10-4cos50πt(m) 6.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力传感器测得摆线的拉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单摆的摆长为l,则重力加速度g为( ) A. 2 2 4l t π B. 2 2 l t π C. 2 2 4 9 l t π D. 2 2 4 l t π 7.如图所示的弹簧振子在A、B之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机械振动》测试题(含答案)

《机械振动》测试题(含答案) 一、机械振动选择题 1.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与M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C是圆环轨道的圆心,D 是圆环上与M靠得很近的一点(DM远小于CM).已知在同一时刻,a、b两球分别由A、B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运动到M点;c球由C点自由下落到M点;d球从D 点静止出发沿圆环运动到M点.则: A.c球最先到达M点 B.b球最先到达M点 C.a球最先到达M点 D.d球比a球先到达M点 2.如图所示,甲、乙两物块在两根相同的弹簧和一根张紧的细线作用下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当细线突然断开斤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A.甲的最大速度大于乙的最大速度 B.甲的最大速度小于乙的最大速度 C.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 D.甲的振幅小于乙的振幅 3.甲、乙两单摆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乙两单摆的周期之比是3:2 B.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之比是2:3 C.t b时刻甲、乙两摆球的速度相同D.t a时刻甲、乙两单摆的摆角不等 4.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货车受一扰动,车上货物随车厢底板上下振动但不脱离底板.一段时间内货物在竖直方向的振动可视为简谐运动,周期为T.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以t=0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

A.t=1 4 T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 B.t=1 2 T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 C.t=3 4 T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 D.t=3 4 T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 5.如图所示,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振动过程中,振子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相同,且从a到b历时0.2s,从b再回到a的最短时间为0.4s,aO bO ,c、d为振子最大位移处,则该振子的振动频率为() A.1Hz B.1.25Hz C.2Hz D.2.5Hz 6.一位游客在千岛湖边欲乘坐游船,当日风浪较大,游船上下浮动.可把游船浮动简化成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振幅为20 cm,周期为3.0 s.当船上升到最高点时,甲板刚好与码头地面平齐.地面与甲板的高度差不超过10 cm时,游客能舒服地登船.在一个周期内,游客能舒服登船的时间是( ) A.0.5 s B.0.75 s C.1.0 s D.1.5 s 7.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可行的是()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要适当大一些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8.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A、B之间做简谐运动.以平衡位置O为原点,建立Ox轴.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若振子位于B点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图像为() A.B.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