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检测技术

合集下载

瘦肉精快速检测方法

瘦肉精快速检测方法

瘦肉精快速检测方法
瘦肉精(俗称瘦肉精)是一种被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药物残留物,它用于提高牲畜肌肉生长速度和提高养殖效益。

由于其严重的健康风险,瘦肉精的使用和检测成为全球范围内食品安全的关注焦点之一。

为了保障食品中瘦肉精残留量的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严格的检测标准,并研发了多种快速检测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于快速检测瘦肉精残留的方法:
1.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该方法利用酶标技术,在试剂盒中固定抗体,使其与瘦肉精结合,形成固定复合物。

通过比色或发光的底物反应,来间接检测瘦肉精的存在。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该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和定量瘦肉精。

通过样品的提取、净化和色谱分析等步骤,可以达到高灵敏度和高精确度的检测效果。

该方法需要使用复杂的设备和试剂,操作相对复杂,但具有准确度较高的优点。

3. 荧光免疫分析法(FIA):该方法集成了免疫学和荧光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快速性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它利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与瘦肉精结合,并通过荧光检测器来定量测定瘦肉精的含量。

总的来说,这些快速检测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瘦肉精检测的速度和准确度。

然而,由于检测方法和设备的不同,结果
可能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参照相关标准制定严格的监管措施。

这样才能保证食品中瘦肉精残留量的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辽宁省“瘦肉精”快速检测技术调查报告

辽宁省“瘦肉精”快速检测技术调查报告

辽宁省“瘦肉精”快速检测技术调查报告一、瘦肉精的背景和关注瘦肉精又称为瘦肉加快素,是一种合成的瘦肉促进剂,可以促进猪、牛等动物的肌肉生长,从而提高肉质和产量。

由于瘦肉精的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包括引发癌症、内分泌紊乱等问题,因而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关注。

在中国,瘦肉精的使用也是被严格禁止的。

因此对肉制品中的瘦肉精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为了加强对瘦肉精的监管和检测,辽宁省进行了相关调查和研究,通过引进和研发新的快速检测技术,加强对瘦肉精的监测和控制。

本报告将介绍辽宁省对瘦肉精快速检测技术的调查结果和研究成果,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瘦肉精检测技术的现状1. 传统检测技术传统的瘦肉精检测技术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这些方法的优点是准确、可靠,已经在监管部门应用广泛。

这些方法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主要包括耗时、昂贵、需要专业仪器和技术人员等问题,这使得这些方法往往不能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快速检测。

2. 新兴的快速检测技术为了解决传统检测技术的局限性,许多新兴的快速检测技术开始逐渐应用于瘦肉精的检测。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免疫学方法、生物传感技术、纳米材料检测等。

这些方法具有快速、准确、便捷的特点,可以在生产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对于提高瘦肉精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辽宁省瘦肉精检测技术调查结果1. 调查现状辽宁省相关部门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对瘦肉精快速检测技术的调查研究。

调查结果显示,传统的HPLC、GC-MS等方法仍然是主流的检测手段,但由于其局限性,不能满足实际生产中对瘦肉精快速检测的需求。

辽宁省开始引进和研发新的快速检测技术,以此完善监管体系和技术手段。

2. 调查成果在引进和研发新的快速检测技术方面,辽宁省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利用免疫学方法和生物传感技术,可以制备出具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可以在现场进行简便、快速的检测。

瘦肉精检测方法

瘦肉精检测方法

目前,检测瘦肉精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一质谱法(GC -MS)、毛细管区带电泳法(CE)和免疫分析技术(IA)。

而我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2001年农业部首先组织制定了饲料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测定标淮。

该标准选择确定了两种: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一质谱法(GC-MS)。

其中将HPLC法作为检测瘦肉精的半确证性方法,其最低检测限为0.05μg/kg,优点是检测精确度高,而且假阳性率低;缺点是检测过程烦琐、检测时间长,需贵重仪器、难于操作、价格昂贵。

而GC一MS法优点是能在多种残留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对某种特定的残留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GC-MS 法与HPLC法相比,检测灵敏度更高,假阳性率更低,已将GC-MS法定为检测瘦肉精的确证性方法。

GC-MS法的缺点同HPLC相似。

(1)试剂和材料以下所有试剂,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分析纯试剂;水为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①盐酸克伦特罗对照品:含盐酸克伦特罗不得少于98.5%②盐酸③无水甲醇④氢氧化钠⑤磷酸二氢钾⑥磷酸⑦盐酸溶液取盐酸4.2ml,加水至1000ml,即得。

⑧o.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取磷酸二氢钾68g,加水800ml溶解并用磷酸调pH值至3.O,用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⑨0.05mol几磷酸二氢钾溶液取磷酸二氢钾6.88,加水800ml溶解并用磷酸调pH 值至3.0,用水稀释至1000mi,即得。

a.氢氧化钠溶液取氢氧化钠48,加水使溶解成100mi,即得。

b.盐酸克伦特罗对照品储备液(1mg/mi) 准确称取28.3mg盐酸克伦特罗对照晶至25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25ml,一20~C以下保存,有效期1年。

⑩盐酸克伦特罗对照品工作液(10ttg/mi) 取lmg/mi储备液o.5ml到50mi量瓶中,加水至50mi,2~8~C保存,有效期1个月。

⑾盐酸克伦特罗对照溶液(100ng/m1) 取1(ug/m1工作液o.5ml到:50mi量瓶中水至50mi,2~8~C保存,有效期1个月。

瘦肉精检测方法有哪些

瘦肉精检测方法有哪些

瘦肉精检测方法有哪些瘦肉精最早原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但是它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太大,所以在全球范围内早就被禁用了。

但很多肉品商家将其用于饲料中以降低成本,若人类长期食用有该残留物质的肉品,对心血管造成不良影响,从而诱发恶性肿瘤。

所以检测肉品中瘦肉精得从源头把控,目前检测方法有如下几种:★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GC-MS法优点是把色谱高效快速的分离效果和质谱高灵敏度的定性分析有机合起来,能在多种残留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对某种特定的残留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而且具更高的检测极限。

Fente C. A等用GC-MS法检测牛毛中CLB的残留,最低检测限为5ng/g;Pteer Batioens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对牛、羊、猪组织中的CLB含量进行检测,最低检测限为2ng/g;刘琪等用GC-MS法(EI离子源)检测猪尿中的CLB,检测限为0.5ng/mL;VanRhijin等用三甲基硅基或2-二甲基硅基吗啉衍生物检测尿提取物中的CLB,衍生物用电脉冲方式或化学离子化方式扫描,会产生更高的灵敏度。

另外,GC-MS法与HPLC 法相比,检测灵敏度更高,假阳性率更低。

因此,我国将GC-MS 法定为检测CLB的确证性方法(NY/T468~200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适合测定热不稳定和强极性的β-激动剂及其代谢产物,而且,HPLC可以与柱前提取、纯化及柱后荧光衍生化反应和质谱(MS)等系统联用,容易实现分析过程的自动化。

黄士新等(1995)应用紫外检测器,在λ=243nm,色谱柱:shimpackCLC-ODS150×6.0mn,流速:1mL/min,柱温:室温30℃的条件下检测猪肝脏和猪肉中的CLB残留,最低检测限可达2ng/g。

国外有人应用HPLC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动物性食品中CLB残留,测得最低检测限为1.26ng/g,回收率达98.9%。

目前,我国已将HPLC法作为检测CLB残留的半确证性方法,最低检测限范围为1~15ng/g,其优点是专属性好、选择性强、检测精确度较高,而且假阳性率低;缺点是样品处理时间长,检测过程烦琐、难于操作,需贵重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瘦肉精检测国家标准

瘦肉精检测国家标准

瘦肉精检测国家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瘦肉精残留量的检验》(GB/T 22987-2008)规定了瘦肉精的
检测方法和标准。

该标准主要包括瘦肉精的检测范围、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检测方法、仪器设备、试剂和标准品、操作程序、结果计算和报告等内容。

首先,瘦肉精的检测范围包括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等畜禽肉及其制品。

在采集样品时,应注意避免外界污染,保证样品的纯净度。

对于不同的样品,其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该标准规定了瘦肉精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

这些方法能够对样品中的瘦肉精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保证食品安全。

在进行检测时,需要使用相应的仪器设备、试剂和标准品,并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以避免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最后,对于检测结果的计算和报告也有明确的规定。

在计算检测结果时,需要
按照标准中的公式进行计算,并将结果报告出来。

在报告中,除了包括检测结果外,还需要包括样品的信息、检测方法、仪器设备、试剂和标准品的使用情况等内容,以便他人对检测结果进行复核和评估。

总的来说,瘦肉精检测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
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才能有效地防止瘦肉精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确保食品安全。

希望相关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能够加强对瘦肉精检测国家标准的学习和执行,共同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瘦肉精检测报告

瘦肉精检测报告

瘦肉精检测报告1. 概述本篇文档为一份瘦肉精检测报告,对于瘦肉精这一常见的兽药成分进行检测结果的记录和分析。

瘦肉精是一种用于促进动物生长的兽药成分,但是其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对于食品中是否含有瘦肉精的检测尤为重要。

2. 检测方法瘦肉精的检测方法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

此方法能够对食品样品中的瘦肉精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检测。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1. 样品准备:将食品样品取样后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研磨、溶解等,以获得可检测的样品。

2. 内标添加:向样品中加入内标物质,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色谱分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样品进行分离。

4. 质谱检测:通过质谱检测器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利用质谱数据分析来确定样品中瘦肉精的存在及含量。

3. 检测结果经过对食品样品的检测分析,得到了如下结果:样品编号瘦肉精含量(μg/kg)001 0.0002 1.2003 0.9004 0.0005 2.5根据上表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样品001和样品004中未检测到瘦肉精,可认为瘦肉精含量为0,属于合格样品。

•样品002和样品003中瘦肉精的含量分别为1.2μg/kg和0.9μg/kg,低于国家标准规定(国家标准:≤2.0μg/kg),也属于合格样品。

•样品005中瘦肉精的含量为2.5μg/kg,高于国家标准规定,属于不合格样品。

4. 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根据本次瘦肉精检测的结果,大多数样品属于合格范围。

然而,仍有个别不合格样品存在。

因此,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建议以下几点措施:1.加强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兽药使用的监管力度,确保兽药的合理使用和规范销售。

2.提高养殖业从业人员的意识,加强对兽药使用的规范培训,确保动物兽药的合理使用和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停药。

3.扩大对食品中兽药残留物的监测范围和频率,加强对市场食品的抽检力度,如有发现不合格的食品,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并及时通报。

生猪宰前瘦肉精检测方案

生猪宰前瘦肉精检测方案

生猪宰前瘦肉精检测方案一、引言瘦肉精(瘦肉加速素)是一种用于促进猪体育肉瘦肉率的药物。

然而,过量使用瘦肉精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对生猪宰前进行瘦肉精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生猪宰前瘦肉精检测的方案。

二、样品采集1. 样品来源:样品来自于养殖场的生猪。

在选择样品时,应根据养殖场的规模和猪群数量确定样品数量和采样方法。

2. 采样方法:采样人员应戴好口罩和手套,以避免样品的污染。

选择新鲜的猪肉样品,通过剖腹解剖的方式采集肌肉组织,并将样品放入密封袋中。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采集多个部位的样品,以增加检测的准确性。

3. 样品保存:样品应立即送往实验室,并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冷藏状态,以保证样品的稳定性。

三、瘦肉精检测方法1. 瘦肉精检测方法的选择:(1)免疫试剂法:利用瘦肉精的免疫原性质,通过相应的抗原抗体反应来检测瘦肉精的含量。

此方法简便快捷,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快速筛查。

(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利用液相色谱将瘦肉精从样品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质谱的检测来确定瘦肉精的含量。

此方法准确度高,适用于瘦肉精含量的精确测定。

(3)其他方法:如快速检测试纸法、核酸适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等,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2. 检测操作流程:(1)样品制备:将采集的样品进行样品提取,根据实际检测方法的要求进行样品的预处理。

(2)试剂配置:根据具体的检测方法,配制相应的试剂和缓冲液。

(3)实验操作:按照检测方法的要求,将样品和试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进行相应的反应与测定。

(4)数据处理:根据检测结果,采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瘦肉精的含量。

四、质量控制1. 样品质量控制:在检测过程中,应选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复测或者与其他实验室进行对比,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验室质量控制: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质控制度,包括实验设备的校准、试剂的质量控制和实验操作的规范化等。

并且应定期进行内外质量评价,确保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水平。

瘦肉精快速检测方法

瘦肉精快速检测方法

瘦肉精快速检测方法
首先,免疫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瘦肉精快速检测方法。

该方法
利用特定的抗体与瘦肉精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通过测
定复合物的光学密度来检测瘦肉精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检
测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其次,质谱法也是一种常用的瘦肉精快速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
用质谱仪对样品中的瘦肉精进行分析,通过分子的质量和荷电量来
确定瘦肉精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准确性
的特点,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样品中的瘦肉精含量。

另外,生物传感器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瘦肉精的快速检测。


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生物材料对特定物质进行识别和检测的技术,
通过测定生物材料与目标物质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生物信号来实现
对瘦肉精的快速检测。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外,近年来还出现了基于光学、电化
学和生物技术的新型瘦肉精快速检测方法。

这些新方法在提高检测
灵敏度和准确性的同时,也更加符合环保要求,逐渐成为瘦肉精快
速检测的发展方向。

总的来说,瘦肉精的快速检测方法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各种快速检测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有助于提高
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希望各相
关部门和科研人员能够不断加强瘦肉精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瘦肉精是一种引起广泛关注的非法饲料添加剂,人食用瘦肉精超标的肉制品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文讲述了瘦肉精危害以及检测方法。

关键词:瘦肉精残留检测方法Abstract:Clenbuterol Hydrochloride was a illegal feed additive which caused wide attention. It would bring serious harmful reaction if people eated Clenbuterol Hydrochloride. The article discussed toxicology and the way of assay of Clenbuterol Hydrochloride.Key words:Clenbuterol Hydrochloride residue assay1 盐酸克伦特罗概述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 Hydrochloride,CLB),又名瘦肉精,药品名为克喘素、氨哮素等,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无臭、味苦,易溶于水、甲醇、乙醇,微溶于丙酮、氯仿,不溶于乙醚和苯,化学性质稳定。

它是一种B: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最早作为止喘药用于防治哮喘和支气管痉挛。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了将CLB用作“营养重分配剂”及“促生长剂”的实用性开发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部分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也开始向饲料企业和养殖户推广这类物质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但很快发现它在畜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方面的副作用,便全面禁止其使用。

2 危害性2.1 对动物的影响(1)扩张气管,影响肌肉蛋白质、脂肪代谢及肝脏中的糖代谢,严重影响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2)糖降解作用不足,导致猪肉品质下降 (3)容易发生蹄损伤和跛行,大运动量会造成死亡,高温条件更容易发生。

2.2 对人的影响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欧美国家发现CLB的毒副作用以来,至今世界范围内已有数以千计甚至万计的人因食用残留有CLB的动物性产品而中毒。

CLB残留引起的中毒事件最早发生在西班牙。

在我国,最早披露的中毒事件发生在香港。

今年三月份,中国最大肉制品加工企业双汇也发生了令人震惊的“瘦肉精事件”,对国家企业消费着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人中毒后主要表现为:(1)心肌收缩加强,心率加快,产生心悸、心慌;对原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可导致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甚至中毒性心肌炎、心肌梗死,心电图可呈S—T段压与T波倒置或低平等现象。

(2)面颈、四肢肌肉颤动,有恶心、呕吐、头晕乏力、手抖甚至不能站立等现象。

(3)孕妇中毒可导致癌变,胎儿致畸。

3 控制标准检验CLB对动物和人构成严重危害,世界各国纷纷颁布法规,禁止将其用作生长促进剂。

从1986年开始,欧美等发达国家已严禁畜牧生产中应用CLB,我国农业部在1997年3月以[农牧发(1997)3号文]严令禁止B一肾上腺素类激动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CLB在动物组织中最高残留限量(MRL)分别为:肉0.2μg/kg,肝0.6μg/kg,肾0.61μg/kg,脂肪0.2μg/kg,奶0.051μg/kg。

部分欧盟成员国如英国规定可食性组织中MRL值为0.5μg/kg,荷兰规定牛、马肝脏组织中的MRL值为0.51μg/kg。

4 残留检测方法瘦肉精检测方法有:简易检验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一质谱注(GC —MS),毛细血管区带电泳法(CE),免疫分析技术(IA)。

这些是目前国内外用于检测CLB的常用方法,但都不是十分理想.新兴的滴金免疫技术(DIGFA)和生物传感器技术(BS)以及荧光免疫分析法由于三者明显的技术优越性.将会成为瘦肉精主要检测方法。

4.1 感官识别屠宰前,让待宰生猪进栏休息20min后,凡皮毛异常光亮,呼吸急促,后臀部外形饱满且突出,四肢严重颤抖或非外因而卧地不起者,基本上可以做出初步判断。

屠宰后,可以从肉的颜色和品质上来判断。

含有CLB的猪肉肉色较深,较鲜艳,脂肪层非常薄,在胴体两侧腹股沟的脂肪层内毛细血管分布较密,甚至呈充血状态。

内脏实质器官(心、肝、肾)充血肿胀,用手指触之酥软星脂肪变性;间质器官如肺、气管切面见泡沫、气肿等病变特征,有时有少量“汗水”渗出肉面。

而一般健康肉呈淡红色,肉质弹性好,也不会有“出汗”现象。

感官检验法可用于对含有CLB动物性产品的粗略判断,主观性较强,但可为消费者购买放心肉提供一定的参考。

4.2 实验室检测目前已用于CLB检测的实验室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免疫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及各种联用技术分析法等。

4.2.1 分光光度法由于CLB溶于水和乙醇,可直接用水进行提取,而且CLB既可显芳香第一胺类的鉴别反应,也可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因此,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可在243nm与296nm 的波长处得到最大吸收峰。

鉴于CLB残留对人和动物造成的危害,世界各国纷分光光度法在常温下有较好的稳定性。

由于CLB在生物样品中含量甚微,该法检测限过高,达不到残留分析要求,因此。

目前只限于CLB药品本身的常规分析”。

4.2.2 免疫分析法(IA)(1)酶联免疫分析法(EIA)EIA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目前,国内用于CLB残留检测的ELISA试剂盒已经商品化。

EIA法样品前处理简单或不需要前处理,成本低,具有操作简便、快速、仪器设备简单等优点,适合对活体动物做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欧盟等国家已将EIA作为“筛选法”,用于CLB的宰前尿检、血检及屠宰场的检疫。

缺点是该法不能实现现场检测,且结果假阳性率较高,尤其是当样品中含有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时,会使假阳性率进一步提高,被检阳性者需要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确证。

(2)滴金免疫分析法(DIGFA)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微孔滤膜的渗滤浓缩和毛细管作用,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膜上快速进行,然后用胶体金标记的抗体来进行直接显色。

由于胶体金肉眼可见,故阳性反应者在膜上呈现红色斑点,阴性反应则不会形成红色斑点。

张敏娟等分别用该法和ELISA法对12份猪尿样品进行检测,两种方法阳性吻合率为85.71%(6/7),当生猪尿样中CLB的浓度大于2700ppt时,吻合率达91.67%(11/12)。

该法仪器设备简单,试剂安全,对操作者没有太高的专业技术要求,能实现现场检测。

缺点是反应线颜色受反应时间影响较大。

4.2.3生物传感器检测法(BS)其原理为待测物与分子识别元件特异性结合后,所产生的复合物(或光、热等)通过信号转换器转变为可以输出的电信号、光信号等,从而达到分析检测的目的。

肖红玉等叫利用生物体内抗原抗体专一性结合而导致电化学变化的原理设计成了免疫生物传感器,线性范围为0.1~8.1u g/L,检出限为0.lμg/L。

通过对100个已知阳性样品和100个已知阴性样品的测试,准确率为97%;通过对批内和批间的多个重复,仪器的稳定性和重现性都较好,检测时间在20min以内,检测成本低,可以满足现场检测的需要。

BS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样品前处理简单(有的样品无需前处理)、检测迅速、携带方便、能重复利用并能实现现场检测和在线检测等优点,有望开发成检测激素、抗生素或兽药残留的最有效的新技术。

4.2.4放射免疫分析法(RIA)目前国外已生产出运用R1A测定CLB的试剂盒产品,还建立了类似RIA的放射受体分析法,这种方法是用受体代替抗体结合CLB,检测限可达到2.4 μg/g。

RIA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准确快速、易标准化等优点,但是由于所用仪器较昂贵,对条件要求较苛刻,并且放射性同位素对工作人员有一定伤害,从而限制了该法的广泛应用。

4.2.5荧光免疫分析法(FIA) 用三价稀土离子及其螫合物作为示踪物,代替荧光物质、同位素、酶和化学发光物质,标记抗原、抗体、核酸探针等物质。

当免疫反应发生后,根据荧光强度和相对荧光强度比值,判断反应体系中分析物的浓度,从而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

时瑾等用自己建立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检测猪尿样品,其灵敏度为0.01μg/L,测量范围为0.0l一25μg/L,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3.9%,与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的交叉反应率为0.01%,与沙丁胺醇、盐酸肾上腺素、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无交叉反应。

8条不同时间进行的CLB—TRFIA的效应点值ED∞、ED、ED20分别为(0.074±0.01)μg/ L、(1.474±0.11)μg/L和(23.64 4-0.56)μg/L尿样经TRFIA和ELISA试剂盒同时检测,2者的相关系数为0.932,结果相符。

该法具有测量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示踪物稳定、定量分析量程宽、无放射性污染和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疾病诊断、疗效观察等医学研究领域,但对温度的强烈依赖性和荧光强度取决于激发波长,因此在药物残留分析方面应用较少。

4.3色谱分析法4.3.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利用HPLC检测CLB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国内外相关的文献报道比较多。

该法具有检测精确度高、假阳性率低的特点,最低检测限为1—1599/kg,我国已将其作为检测CLB残留的半确证性方法。

但是由于该法所要求的仪器较昂贵,检测费用高,操作比较繁琐且耗时,因此,主要在一些大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室中使用。

4.3.2 气相色谱法(GC)崔晓明等40将样品经固相萃取、衍生化后用ECD检测器检测,以外标法多点校准定量,测得动物组织中CLB的峰面积与样品浓度在0.005~l.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

肉样的加标回收率在70%一80%,最低检出限为lμg/kg。

谢维平等采用厚膜非极性柱对未经衍生化的克伦特罗直接分离,用NP检测器检测,分离峰形良好,平均回收率为86.O%,相对偏差RSD为5.O%,相关系数为0.9993,线性范围为O.1—40.0mg/L,检测限为0.03mg/L(S/N=3)。

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一样,具有检测精密度高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检测过程烦琐,耗时长、不能定性等缺点。

4.3.3 毛细管电泳(CE)毛细管电泳(CE)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样品和试剂用量少等优点,被视为高效的分离技术之一。

由于克伦特罗具有电化学活性,可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可以采用电化学检测器检测。

毛细管电泳法与电化学检测方法(ED)联用对电活性物质有很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管月清等首次采用CE—ED法测定了肉制品中CLB和沙丁胺醇的含量,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在8min内即可实现二者的分离,且在两个数量级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抗坏血酸对其检测不产生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