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人教部编版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部编版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知识要点检测】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清政府被追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3.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道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5.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基础练】1.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D)iA.“马神甫事件”B.因贩卖的鸦片被查禁、销毁C.“亚罗号事件”D.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2018·襄阳)列强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C)A.《勘分西北界约记》B.《南京条约》C.《通商章程善后条约》D.《北京条约》3.(2017・青岛)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B)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①美俄两国为帮凶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4.(2017・深圳)1860年10月9日美国《组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B)A.关天培战死炮台B.圆明园慘遭洗劫C.邓世昌殉国黄海D.义和团火烧教堂5.法国上尉巴特力尔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远征中国的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

可雨果却严厉地责了他们的行径。

“他们的行径”是(B)A.发动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D.对华倾销商品6.以下关于中国近代史上四个不平等条约有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B)A.《南京条约》: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B.《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C.《天津条约》: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D.《虎门条约》: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7.(2017・泰安)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D)A.火烧圆明园B.占领香港岛C.割占台湾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中国近代史上通过条约最早割占中国领土的是英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俄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师寄语:你已经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目标,你正努力拼搏着。

成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

相信自己!学习目标:1、记住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2、记住俄国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哪些领土。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用五分钟快速浏览课文8-12页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做出下面填空题,把答案勾画在课本上,再用六分钟时间记忆,然后复述。

)1、火烧圆明园的是哪些国家----- 时间------ 启示-----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爆发原因--------3、俄国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a ---b-----c----割占中国北方哪些领土a ---b-----面积是-------二、巩固记忆。

(用七分钟总结记忆的方法,检查用这种方法记忆后的成果。

)三、基础练习。

(用3分钟时间师生共同完成基础练习。

)单项选择题:1、纵火焚烧圆明园的强盗和时间是(A)A、英、法1860年B、英、美1860年C、英、法1858D、英、美1858年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我国多少领土(B)A、100多万平方千米B、150多万平方千米C、60多万平方千D、40多万平方千米3、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D )A.英国B.美国C.法国D.俄国4、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 B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四、小组合作探究。

(六分钟时间同座讨论完成下面两题把要点写下来,小组代表发言。

)1、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战争的性质一脉相承:对于英法来说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进行的是正义的自卫战争.③结果相同:中国战败,被迫签定不平等条约.不同点:①从战争进程来看A,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B,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两年多;第二次延续达四年之久.C,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 D,订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了七个条约.②从危害和影响来看:A,开辟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只开5口,割香港岛:第二次增开11处,英增割九龙司,沙俄割去我国东北,西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B,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第一次,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被破坏.第二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等,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进入中国内地.同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了.因此我们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五、小结内容。

新人教部编版初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初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初二(上) 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案教学目标1.把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缘故、时刻、入侵者和结果;2.明白得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连续和扩大;3.简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的史实,谈谈这些入侵史实留给我们的启发。

教学重点1.分析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区别;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连续和扩大。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856年,贪欲无度的英法列强,再次狮口大张,修约不成,武力逞强,意图扩大中国市场,焚毁圆明园的野蛮行径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补偿的创伤。

俄国人趁火打劫,名曰调停,实则巧取豪夺,将我国大片领土吞没。

国家贫弱,任人宰割,志士仁人,徒叹奈何!二、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缘故(1)全然缘故: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妄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入侵权益。

(2)直截了当缘故: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制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2.爆发时刻:1856年10月。

3.入侵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三、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背景: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据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奕䜣留守北京,担任议和大臣。

2.概况:10月初,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3.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给我们的启发火烧圆明园不仅是列强侵华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火烧圆明园不仅给中华文明造成了不可补偿的缺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一个民族只有强大起来,才可不能被凌辱。

4.签订《北京条约》签约双方:中英、中法。

签约内容:承认《天津条约》连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点一区给英国;大幅增加赔款额。

四、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1)时刻: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2)方式: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3)过程(4)结果: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
6.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中英、中法《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望厦条约》
【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A.美国B.德国C.沙俄D.日本
4、英国并不满足于已经攫取的权益,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英国以什么为借口重新挑起战争?( )
A.“亚罗号事件”B.“马神甫事件”C.虎门销烟D.三元里抗英
5近代史上约》B.中俄《瑷珲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英《天津条约》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略的罪行,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一、自学与交流:详细阅读教材,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一年10月)
1.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
2.借口:英国“”;法国“”
3.过程:
(1)火烧圆明园: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大肆抢劫后放火烧毁了_______。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要扩大中国市场B.“修约”交涉失败C.使公使进驻北京D.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2.《天津条约》的内容不包括()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开天津为商埠C.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经商D.给英、法赔款
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趁火打劫,割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平等条约:清政府被迫签订(1958年)和(1860年)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学习目标】1.掌握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理解根本原因、影响;2.掌握起止时间、侵略国家、签订条约的名称;3.知道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暴行;掌握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情况。

【学习重点】1。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2。

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学习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课前预习】1。

根据1858年《瑷珲条约》规定,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约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被迫割让给A.俄国B.法国 C。

日本D。

英国2。

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从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A。

火烧圆明园 B.占领香港岛C.割占台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3.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A。

英国、法国 B. 英国、俄国C。

法国、俄国 D。

美国、英国4.下列对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同之处说法正确的是①都是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两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均是中国禁烟运动③英国在两次战争中都是侵略者④均使中国丧失了主权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展示交流】小组展示,各组互评,教师点拨。

【互学探究】1。

入侵圆明园的国家有哪些?他们犯下了哪些暴行?2。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案【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英法两国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等基本史实,认识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初步形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识别地图,使学生能够把历史材料和地图联系起来,建立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新旧知识联系的学习方法,以及全面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华罪行。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流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情境引入在北京西郊有一座“万园之园”──圆明园。

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粹,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奇珍异宝、艺术精品。

然而,当我们前往北京参观游览时,看到的却是断壁残垣,园内的古籍珍宝荡然无存。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近历史,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

师: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生:观看圆明园被毁坏前后的图片,带着疑惑进入本课的学习。

自主探究完成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

师:明确要求,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发现和解决学生所出现的疑难问题。

生:阅读课文、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展示提高篇章一:烽火再起——英法再次发动鸦片战争【问题1】阅读教材第一段内容和第八页“相关史事”,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此次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问题2】阅读教材第二段,结合观看图片“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的场景”,回答: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怎样爆发的?英法联军逼近天津后,师:提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生:通过合作探究,生生交流,回答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名称由来。

师: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首先让学生探究第九页上的“问题思考”,帮助直观理解。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一. 教材分析本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的内容。

教材从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揭示了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认识到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鸦片战争的背景,对于战争的过程和结果还不太熟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深入掌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此外,学生需要通过对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更好地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图片、地图等,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分析两次战争的异同。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地图等,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战争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比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异同,分析两次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无答案)八年级历史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导学案编制:李海艳审核:何金侠【学习目标】1、知道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的经过以及《南京条约》的内容。

2、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鸦片战争的经过及《南京条约》的签订学习难点:鸦片战争的影响【预习导学】(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在书本上做上标记。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1. 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____________________,扩大侵略权益。

2. 经过:英、法分别以“______________”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于________年10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挑起战争之后,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3. 结果:清政府被迫分别与俄、美、英、法签订《__________》。

主要内容包括: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________、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________各口岸自由航行。

在随后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 过程:1860 年,英法联军再燃战火,__________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10 月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了圆明园。

2. 结果:分别与英、法签订了《__________》。

主要内容包括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________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1. 经过: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____平方千米领土。

2. 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______________地区,沙俄占领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加深。

【合作探究】(小组团结协作完成探究问题,小组汇总并展示质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鸦片战争学案2019年月周期
教师
科目
历史
学生
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一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时间及过程;了解《天津条约》的签订时间及内容2.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掌握《北京条约》的内容和沙俄通过不平等的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史实。3.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与中国落后是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①《天津条约》②《南京条约》③《北京条约》④《瑷珲条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学习检测
(见单篇)
5、作业布置:
背诵本课重点知识
6、整理反思:
7、学习评价:
老师:学生完成情况:较好()一般()不好()
完成不好的原因:
教师签字:
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知识点二概况
(1)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2)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3)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学生签字:
家长对本次学案完成情况的评价
班主任签字:
知识点三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例题:
(1)近代以来,中国皇宫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初,英法联军对圆明园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
(5)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额也大幅增加。
(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A.发动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D.对华倾销商品
(7)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中的“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发生在哪一次战争期间?()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中法战争
重点考点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三、新课讲授:
1、知识点框架:
知识点一起因ຫໍສະໝຸດ (1)根源: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借口: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A.英国军队B.法国军队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5)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获取大量赔款B.浩劫并焚毁圆明园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6)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8)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日本D.沙俄
(9)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英国、法国B.英国、美国C.俄国、日本D.英国、俄国
(10)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列强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
(2)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列强为改变这一“奇怪的结局”,发动了()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3)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D.洋务运动破产
(4)“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一伙殖民强盗攻陷北京,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右图就是他们罪行的铁证。这伙殖民强盗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