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仪器设备报损报废制度
一中实验、电教室仪器设备报损制度范文(三篇)

一中实验、电教室仪器设备报损制度范文实验室和电教室是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其中的仪器设备是实施实验教学和电教课程的基础。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仪器设备,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效益,制定一套完善的仪器设备报损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是一份____字的实验室和电教室仪器设备报损制度范文,供参考。
一、背景介绍实验室和电教室是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其中的仪器设备是实施实验教学和电教课程的基础。
然而,由于学生的使用不当、仪器设备老化等原因,仪器设备的报损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实验室和电教室的仪器设备,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效益,制定一套完善的仪器设备报损制度势在必行。
二、目的和意义1.目的:确保实验室和电教室的仪器设备得到合理、科学、高效的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仪器设备的损坏情况,以减少报废和维修费用,保障实验室和电教室的正常运行。
2.意义:(1)加强对实验室和电教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和经济效果。
(2)规范学生和教师在实验室和电教室的使用行为,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3)减少仪器设备的报废和维修费用,降低学校的开支。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的各个实验室和电教室,包括自然科学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
四、仪器设备报损的分类和处理办法1.分类:(1)正常损耗:指仪器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因年限、磨损、使用频率等原因而产生的损耗。
(2)意外损坏:指仪器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学生或教师的误操作、失误等原因产生的损坏。
(3)人为破坏:指仪器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学生或教师故意破坏或损坏的行为。
2.处理办法:(1)正常损耗的处理:正常损耗的仪器设备,可以经过检修和维护,继续使用或者报废。
(2)意外损坏的处理:意外损坏的仪器设备应当第一时间进行维修,如果维修费用超过了设备的价值,可以报废。
(3)人为破坏的处理:人为破坏的仪器设备应当责令学生或教师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丢失及事故处理规定

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丢失及事故处理规定一、凡是人为原因,造成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被盗,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均为责任事故:1.违反操作规程,损坏仪器设备或降低灵敏度,从而影响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人员。
2.使用无操作证的大型设备、精密、贵重、稀缺仪器设备者。
3.未经监理人或监理人及单位负责人同意,擅自动用、操作者。
4.在实验、不负责任地使用行政办公室,工作失职者。
5.违反规定未经审批,未经授权拆卸和改装仪器设备。
6.未经授权挪用仪器设备或不负责任地搬迁,导致仪器设备损坏。
7.因不注意保管、维护,造成仪器设备腐蚀、生锈,效能降低者。
8.未采取有效的防盗安全措施,造成损坏、丢失者。
二、凡责任事故,一律赔偿经济损失。
对丢失照相机、录相机、笔记本电脑、吸尘器、数码相机、万用表、成套专用工具、便携式仪器和设备,如电钻,原则上按原价赔偿;由个人原因丢失的仪器设备以及私自转借(允许)他人使用,致使仪器设备损坏、丢失的,责任人应按损坏部件和丢失仪器设备的原价赔偿。
其他补偿定价方法应根据以下范围掌握:1.损坏丢失零配件的,仅计算备件损失的价值。
2.部分损坏后可修复,只计算修理费。
3.修复后性能下降的,损失值应根据质量变化程度计算。
4.整机仪器设备丢失:原价100 人民币以下,按15%-50%赔偿(最低15 元)原价101-200 元,按10%-40%赔偿(最低20 元)原价201-1000 元,按5%-25%赔偿(最低30 元)原价1001-5000 元,按3%-15%赔偿(最低50 元)原价5000 元以上,按5%-10%赔偿(最低150 元)三、由于以下原因对仪器设备造成的任何损坏、丢失的,经鉴定和使用单位主管负责人核实,确属客观原因造成的,可以酌情不予赔偿。
1.仪器设备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坏;2.由于仪器设备使用年久,已接近损坏程度,正常使用期间的合理损坏和自然磨损;3.由于实验、办公、使用本身的特殊性,损坏是不可避免的,难以预防;4.批准的试验仪器和设备,试行新的实验,操作或检修时,虽然采取了预防措施,仍未能避免的损坏;5.已采取防盗安全措施,仍意外被盗损坏的;6.其他合理客观原因造成的意外损失;四、仪器设备发生损坏、丢失、被盗时,使用单位必须报告设备处,如果被盗,请同时向安全办公室报告,并立即组织查找和破案。
中小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报损报废制度

中小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报损报废制度一、目的和意义:中小学实验室是开展科学实验和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拥有一批及其设备,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完好和有效使用,对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制定中小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报损报废制度,有助于监管实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避免浪费和损失。
二、范围:中小学实验室所有的仪器设备都适用本制度。
三、责任:1.学校:学校应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标准,明确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与报损报废,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2.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及时上报报损报废情况。
3.实验室使用人: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教师和学生应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使用,保护仪器设备完好。
四、报损报废的定义:1.报损:实验室仪器设备因使用过程中发生失效、损坏或其他原因导致无法正常工作的,称为报损。
2.报废:实验室仪器设备因报损或其他原因无法修复或超过修复费用的,被视为报废。
五、报损的处理:1.报损发现后,使用人应立即上报给实验室管理员,填写报损单并详细描述报损原因。
2.实验室管理员收到报损单后,进行初步核实,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维修或报废。
4.若仪器设备无法修复或修复费用超过设备价值的50%,实验室管理员应按照报废程序进行处理。
六、报废的处理:1.报废程序:(1)填写报废申请单:实验室管理员将报废申请单交给学校管理部门。
(2)评估和审批:学校管理部门收到报废申请单后,组织专家对报废设备进行评估,并进行审批。
(3)登记和销毁:经审批报废的设备,学校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登记,由专业机构进行销毁或拍卖。
2.报废设备的处置:(1)设备的合理利用:对于一些能够继续使用的设备,学校可以选择转让给其他学校或机构,以确保其有效利用。
(2)设备的拍卖:对于无法继续使用的设备,学校可以选择通过拍卖的方式变废为宝,将其价值最大化。
七、检查和考核:学校应定期检查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并适时进行考核。
实验室仪器报损、报废制度

实验室仪器报损、报废制度
1.实验室各仪器必须严加保管,认真登记造册,列入学校固定财产。
2.教师在实验时(包括演示、准备实验),凡属实验正常损坏者(指玻璃器皿质量较差,受热后自行爆裂破碎等),应及时向实验员说明原因,并填写报损、报废单和登记入册。
3.凡教师因违背操作规则,损坏仪器者应根据情况酌情赔偿,并及时填写报损、报废单和登记入册。
4.凡学生因不慎损坏仪器者,应及时报告任课老师和实验员,追查损坏原因,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赔偿,并及时填写报损、报废单和登记入册。
5.凡学生因违背操作规则,损坏仪器者,应追查原因,并及时给予教育和赔偿全部损失,实验员及时填写报损、报废单和登记入册。
6.化学教师实验时,所领各药品应及时填写报损清单,实验员每月累计耗损药品数量,在每学期结束时,填入帐册内。
7.价值在100元以上的仪器报损时,应填写贵重仪器报损表,并一式二份,一份寄局。
小学教学仪器报损赔偿维修制度(4篇)

小学教学仪器报损赔偿维修制度小学教学仪器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然而,随着使用的频率增加,教学仪器也越来越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包括损坏和故障等。
因此,为了保护教学仪器的完好和持久使用,建立一套合理的报损赔偿维修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学仪器报损赔偿制度:1.报损范围:(1) 被学生误操作或故意损坏的教学仪器;(2) 除正常磨损外,由于教学仪器老化导致的故障;(3) 未按照规定的方式正确使用并导致教学仪器损坏的情况;(4) 对教学仪器未能做到及时保养和维修,导致故障或损坏的情况。
2.报损程序:(1)发现教学仪器损坏或出现故障后,由相关教师及时进行记录,并按照学校规定的流程上报;(2)学校相关部门接收到报损信息后,进行核实并评估该教学仪器的损坏程度;(3)确认教学仪器报损后,向责任人发出报损通知,并要求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赔偿或修理。
3.赔偿标准:(1)对于教学仪器的轻微损坏或故障,责任人可以自行进行修理,并提供维修证明;(2)对于严重损坏或无法修复的教学仪器,责任人需要进行赔偿;(3)赔偿金额根据教学仪器的价值和损坏程度来确定,可以采用折旧计算方式;(4)赔偿款项将用于购买新的教学仪器或修复其他被损坏的教学仪器。
4.赔偿责任:(1)对于学生造成损坏的,学生及其家长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2)对于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造成损坏的,应由责任人承担相应的责任;(3)对于故意破坏或严重违规操作导致损坏的情况,还需要进行纪律处分。
二、教学仪器维修制度:1.维修流程:(1)学校设立专门的维修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教学仪器的维修工作;(2)在发生教学仪器故障后,责任人应及时将教学仪器送至维修部门或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报修;(3)维修部门接收到维修请求后,进行故障排查和修理工作;(4)维修完成后,责任人可以领取维修完好的教学仪器,并由维修部门提供维修报告。
2.维修责任:(1)对于正常磨损或非人为损坏的教学仪器,由学校承担维修责任;(2)对于人为损坏或未按规定使用导致故障的教学仪器,责任人应承担维修责任;(3)维修部门应及时、高效地完成维修工作,保证教学仪器尽快重新投入使用。
学校实验室借用、赔偿、报损制度

学校实验室借用、赔偿、报损制度1. 背景介绍学校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为了保证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学校建立了实验室借用、赔偿、报损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实验室借用的流程、赔偿的原则以及报损的处理方式,以便学生和教职员工在实验室借用过程中有明确的规范和责任。
2. 实验室借用流程实验室借用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确保借用的目的明确、使用合理。
2.1. 提交申请学生或教职员工需要向实验室管理员提交借用申请。
申请表格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借用实验室的日期和时间•借用实验室的目的和具体实验项目•所需设备和材料清单•借用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学生证或工作证号码)2.2. 审批流程实验室管理员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批。
审批流程包括以下环节:•实验室管理员审核申请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确保实验项目符合安全规范和实验室设备的使用要求。
•如果申请涉及到多个实验室或其他部门,需要经过相应实验室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的审批。
•审批通过后,实验室管理员将通知借用人借用实验室,并安排相关事宜。
2.3. 实验室借用注意事项在实验室借用的过程中,借用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在指定的日期和时间内按照申请内容进行实验室借用。
•使用实验室设备和材料时,需按照实验室设备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不得私自调整和更改实验室设备的设置和参数。
3. 赔偿原则当实验室设备在借用过程中损坏或丢失时,借用人需要按照学校制定的赔偿原则进行赔偿。
3.1. 损坏设备的鉴定和赔偿金额确定当实验室设备损坏时,借用人需要立即向实验室管理员报告情况,并配合实验室管理员对损坏设备进行鉴定。
鉴定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实验室管理员对损坏设备进行初步检查和记录损坏情况。
•实验室管理员将损坏设备送交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鉴定,确定损坏原因和程度。
•鉴定结果将用于确定赔偿金额。
3.2. 赔偿责任和金额支付方式根据赔偿原则,借用人需要承担损坏设备的赔偿责任。
设备、仪器、工具的使用、管理及报废制度范文(二篇)

设备、仪器、工具的使用、管理及报废制度范文一、使用制度1. 所有设备、仪器、工具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2. 在使用设备、仪器、工具之前,必须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修。
3. 在使用设备、仪器、工具过程中,应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正确操作,禁止违反规定的操作行为。
4. 对于需要经过培训或持证上岗才能操作的设备、仪器、工具,使用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培训或证书,并定期进行复习和考核。
5. 在使用高风险设备、仪器、工具时,必须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
二、管理制度1. 设备、仪器、工具的管理责任由专门负责的管理人员负责,包括设备的购置、入库、领用、维护和保养等工作。
2. 对于设备、仪器、工具的购置,必须按照公司的采购管理制度进行,严格遵守采购程序和合同约定。
3. 购置的设备、仪器、工具必须有明确的归属单位和负责人,并建立相应的档案进行管理。
4. 对于设备、仪器、工具的入库,必须进行清点和验收,确保数量、型号、规格等与采购合同一致,并及时进行台账登记。
5. 对于设备、仪器、工具的领用,必须经过审批,领用人员必须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和领用申请,领用后需及时更新台账并进行登记。
6. 设备、仪器、工具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的维护计划进行,并建立相关的维护记录和维护文件。
7. 设备、仪器、工具的保养工作须由专职人员负责,保证每台设备、仪器、工具的安全、可靠运行。
8. 对于因正常磨损或老化等原因无法修复的设备、仪器、工具,必须报废并进行相应的报废程序。
三、报废制度1. 设备、仪器、工具发生故障或达到使用寿命后,经专业人员评估无法修复时,将被确定为废旧设备、仪器、工具。
2. 废旧设备、仪器、工具的报废程序由专门负责的管理人员负责,包括报废申请、审核、报废登记和废物处理等工作。
3. 报废申请必须包括设备、仪器、工具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使用状况和报废原因等信息,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一中实验、电教室仪器设备报损制度(4篇)

一中实验、电教室仪器设备报损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实验室、电教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工作,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建立报损制度。
二、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一中的实验室和电教室的仪器设备。
三、报损程序:1. 发现设备损坏:任何教师、学生在使用实验室、电教室仪器设备时,如发现设备损坏、故障或者丢失,应及时向实验室管理员或者相关负责人报告。
2. 报告损坏:报告损坏的人员需填写相关的报损单,并详细描述设备的损坏情况和发生的原因。
3. 验收报损:实验室管理员或者相关负责人收到报损单后,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验收,确认设备的损坏情况和原因,并将结果记录在报损单上。
4. 报损处理:根据验收结果,实验室管理员或者相关负责人将根据设备的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维修、更换或报废处理。
5. 维修或更换:若设备可以维修,则实验室管理员或者相关负责人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工作,修好后归还给使用单位。
若设备无法修复,则需申请更换同类型的设备,并及时归还给使用单位。
6. 报废处理:若设备无法维修也无法更换,实验室管理员或者相关负责人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设备报废处理,并填写相关手续。
四、责任与保管:1. 教师、学生在使用实验室、电教室仪器设备时,要爱护设备,正确操作,遵守使用规定和操作流程,及时清理和维护设备,减少设备的故障和损坏。
2. 实验室管理员或者相关负责人要负责设备的保管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及时处理设备的报修、报废等事宜。
五、违规处理:对于故意损坏或者私自拆卸、移动、转借等违规行为的教师、学生,将按照学校相关制度进行处理。
六、附则:该制度由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必要时可以对制度进行修订并进行公告。
实验室管理员或者相关负责人要及时向使用单位通报新制度的内容和要求,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确保该制度的有效执行。
一中实验、电教室仪器设备报损制度(2)为了更好地管理好教学仪器设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特制定我市中小学仪器设备报损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仪器设备报损报废制度
一、实验室各仪器设备必须严加保管,认真登记造册,列入学校固定财产。
二、教师在实验时(包括演示、准备实验),凡属实验正常损坏者(指玻璃器皿质量较差,受热后自行爆裂破碎等),应及时向实验员说明原因,并填写报损、报废单和登记入册。
三、凡教师因违背操作规则,损坏仪器者应根据情况酌情赔偿,并及时填写报损、报废单和登记入册。
四、凡学生因不慎损坏仪器者,应及时报告任课老师和实验员,追查损坏原因,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赔偿,并及时填写报损、报废单和登记入册。
五、凡学生因违背操作规则,损坏仪器者,应追查原因,并及时给予教育和赔偿全部损失,实验员及时填写报损、报废单和登记入册。
六、化学教师实验时,所领各药品应及时填写报损清单,实验员每月累计耗损药品数量,在每学期结束时,填入帐册内。
七、价值在200元以上的仪器报损时,应填写贵重仪器报损表,并由学校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