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现状、历史和传说

合集下载

北京故宫基本现状简介

北京故宫基本现状简介

北京故宫基本现状简介
北京故宫基本现状简介
一、历史背景介绍
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因建筑宏伟、美
丽壮观而世界闻名,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最。

故宫的建筑面积达到
了72万平方米,拥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是中国著名的博物馆
之一。

二、建筑风格
故宫建筑风格独特,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大成,以黄色为主色调,
代表着皇权和尊严。

其建筑庞大,分为内廷和外廷两个部分,内廷主
要是帝王和皇室成员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外廷则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
和仪式的场所。

三、文物收藏
故宫拥有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陶瓷、书画、玉器、钟表、兵器、服饰等等。

这些文物和艺术品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丽与灿烂,为
中外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绝佳机会。

四、管理现状
目前,故宫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数百万的游客前来观光,给中国的经济和旅游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故宫在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如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开展文物修缮、落实参观管理等。

五、未来展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故宫已经有了相当的年代,建筑和文物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和损伤。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人类文化遗产,故宫管理处已经启动了一系列的修缮计划和文物保护计划,同时在旅游管理方面也加大了力度,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展示这一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

故宫的真实历史故事和经典传说

故宫的真实历史故事和经典传说

故宫的真实历史故事和经典传说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故宫作为游览胜地,每天接待着国内外上万名游客,故宫的故事和传说你们有听过吗?下面小编要介绍的就是北京故宫的故事和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故宫的故事一:工匠马德春与故宫九龙壁这建九龙壁可不是一般的工程,讲究多、难度大。

必须要找那些技艺高超的人才行。

工部大臣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了一个叫马德春的工匠。

这马德春烧制琉璃瓦十几年了,技术高超。

他选几十位工匠,第三天就开工了。

干活前,他向工匠们讲了烧制彩色琉璃瓦的要求。

他说:“那烧制彩色琉璃瓦对材料的配比和火候的掌握,非常讲究,要是掌握不好分寸,烧制一件琉璃成品,就得有十来件废品作为代价。

大伙要多留心,千万别出差错。

”说完就带着大伙儿干了起来。

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足足烧了七七四十九天,总算烧制成了。

安装这天,皇极殿门前人来人往,工匠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突然一声清脆的响声传来,吓了马德春一跳。

他来到出事地点一看,一个小工匠呆呆地站在那儿,直勾勾地盯着摔碎的一片琉璃瓦。

马德春小心翼翼地把碎琉璃瓦片拼凑在一起,仔细地看了看,低声对周围的工匠说:“这事儿对任何人都不能讲,谁要是吐露一个字,可有杀身之祸啊!”在回家的路上,马德春的心是七上八下,他想重新烧制那片琉璃瓦是来不及了,延误工期的罪名担当不起,可是另打主意来补救又要冒着欺君之罪的大险呀!眼看没几天就是交工期了,他把心一横,等死不如闯一闯。

到家后,他茶不思饭不想,不管谁来也不见,一个人来到小仓房,把门窗挡严,悄悄地自制“琉璃瓦”。

九龙壁完工的消息,及时上奏了皇帝。

第二天乾隆就带着几位大臣前往观看,刚一进锡庆门就赫然看到那座金碧辉煌的九龙壁。

走近再一细看,那九条龙栩栩如生,就和真的差不多。

乾隆皇帝顿觉满目生辉,不住赞叹。

他走到壁前,仔细欣赏每一片琉璃瓦上的巨龙,从东到西,一条龙一条龙地观看。

跟在人群后面的马德春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头上冒着汗,腿有些发软。

那乾隆来回看了三遍,真是从心里喜欢,连连称赞马德春的手艺高超,并重赏了他五百两银子。

北京故宫的外观节奏建造特点历史现状传说故事文化价值

北京故宫的外观节奏建造特点历史现状传说故事文化价值

北京故宫的外观节奏建造特点历史现状传说故事文化价值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其外观节奏、建造特点、历史现状、传说故事以及文化价值都是使之备受关注的重要方面。

首先,北京故宫的外观节奏是其独特之处之一、整个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主体宫殿鳞次栉比,层层叠叠,呈“四合五进”的格局。

四合指东西南北四个角落各有一座高大宫殿,五进指五个院落的进深关系。

这种布局使整个故宫显得严谨而有秩序,宫殿和院落之间的相互呼应和衔接营造出了独特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受。

其次,北京故宫的建造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故宫采用了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技术,大量使用黄杨木和紫檀木进行结构支撑,灰色琉璃瓦覆盖整个宫殿的屋顶。

建筑的外墙大多采用红色漆料,显得庄重典雅。

故宫的建筑设计注重对称和平衡,宫殿的布置遵循着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规律。

此外,故宫的建筑装饰极其精美,门楼、抱厦、砖雕、屏风墙和瓦当等都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工艺水平。

第三,北京故宫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故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于1420年建成,其后多次进行修缮和扩建。

在清朝时期,故宫成为封建帝王生活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变迁,故宫见证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兴盛和衰落,它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象征。

最后,北京故宫的传说故事和文化价值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故宫内有许多传说和故事,如乾隆帝在故宫中寻找传世珍宝的故事,《红楼梦》中贾府就是根据故宫而建造的。

故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展示了中国古代的王朝制度、宫廷礼仪、建筑艺术、书画艺术等多个方面的文化遗产。

故宫的文化价值超越了国界,被认为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综上所述,北京故宫作为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其外观节奏、建造特点、历史现状、传说故事以及文化价值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的卓越之处。

它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还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

故宫的背景资料历史基本情况及民间故事

故宫的背景资料历史基本情况及民间故事

故宫的背景资料历史基本情况及民间故事
故宫的背景资料历史基本情况及民间
背景资料
•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

•建于1406年,兴建时间长达14年。

•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故宫的建筑风格以传统的中国宫殿建筑为主,结合了木质结构、石雕、壁画等艺术元素。

历史基本情况
明代
•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故宫,以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和皇家居所。

•明成祖在位期间,故宫主要用于政治活动和朝廷办公。

清代
雍正时期
•雍正帝在位期间对故宫进行了多次修缮和扩建,使其规模更加庞大。

•故宫成为清朝皇帝的居住和政务办公的主要场所。

乾隆时期
•乾隆帝对故宫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建和装饰。

•故宫的建筑风格逐渐趋于成熟,达到巅峰。

晚清时期
•随着清朝的衰落,故宫逐渐失去了皇家的光辉。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在故宫行宫居住。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对外开放。

•1961年列为中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民间
•故宫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民间传说。

•有人传说故宫是被鬼王统治的鬼宫,晚上会听到鬼哭狼嚎的声音。

•关于故宫的神秘事件、宝藏传说等引发了很多民间故事的创作和传承。

由于被抄袭网站的问题,请自行搜索相关内容。

北京故宫的传说故事、文化价值、现状、历史、建造特点

北京故宫的传说故事、文化价值、现状、历史、建造特点

北京故宫的传说故事、文化价值、现状、历史、建造
特点
一、北京故宫的外观
故宫从外观看设四个门,南门正面是午门、北边是神武门、东边为东华门、西边为西华门,四个门均建有重檐庑殿顶门楼。

故宫的四个角,都布有结构精巧,外观秀丽的角楼。

整个建筑群按南北的中轴线为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次有序。

二、北京故宫的结构
故宫全部建筑由"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组成。

“外朝”由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组成,三殿均建筑在8米宽的巨大平台上。

其中的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是皇帝举行即位、诞辰、大婚、册封、节日庆祝和出兵征伐等大典的地方。

三、北京故宫的历史变化
北京故宫是明朝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时(1406年),开始动工修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为明清两朝皇宫所在地,先后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

第一位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最后一位是清宣统皇帝溥仪。

四、北京故宫的相关故事
清代后期,国运多舛,北京故宫原内府藏书画总数在万件以上,后遇英法联军火烧西郊诸园、辛亥年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战祸频仍
之际,无数国宝因各种原因流失海外,但此间最令人扼腕的,是逊帝溥仪主动出卖国宝给外国人。

辛亥革命后,溥仪退位,享受民国政府优待,居住紫禁城内廷长达13年,太监们又监守自盗,为筹划出宫后的生计,偷偷倒卖宫中珍贵文物;溥仪本人也以赏赐的名义,将宫内收藏盗运出宫。

故宫的现状、历史和传说

故宫的现状、历史和传说

故宫的现状、历史和传说故宫的现状一、概述故宫,又被称为紫禁城,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宫殿建筑之一。

故宫建筑庞大,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二、历史沿革1、建设背景故宫的建设始于1406年,明成祖朱棣决定将都城迁至北京,为了宣示皇权,他下令修建一座盛大的宫殿作为皇家居住和执政地。

故宫于1420年完工,成为明朝的皇宫。

2、明清两代明清两个朝代历时500多年,故宫一直作为皇宫使用。

其中,明朝享有24位皇帝,清朝享有10位皇帝,他们都在故宫居住和办公。

3、改造与保护1912年,清朝灭亡后,故宫改造成了博物院,对外开放。

此后,故宫进行了多次修缮和保护工作,以保持其原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三、建筑结构1、大殿区大殿区是故宫的核心区域,包括午门、乾清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建筑。

这里是皇帝举行大典、政务办公和接见来宾的地方。

2、后宫区后宫区是皇后和妃子们的居住地,主要包括储秀宫、安西宫、慈宁宫等建筑。

这里严格封闭,是皇帝享受家庭生活和后宫文化的地方。

3、宫廷花园故宫的宫廷花园分为内廷和外廷,内廷包括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等建筑,外廷则包括苏州街、长春园等景点。

这里是皇帝休闲娱乐和享受自然风景的地方。

四、传说与传统文化1、宫廷传说故宫有很多有趣的传说,比如关于紫禁城墙壁上的图案和色彩含义的传说,关于太和殿龙椅的传说等。

这些传说充满了神秘色彩,为故宫增加了一份独特的魅力。

2、儒家文化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家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对其有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礼仪、孝道、忠诚等价值观念,在故宫的建筑和文化中得到了体现。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故宫平面图、建筑结构图、照片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文化遗产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出台的法律法规,旨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2、博物馆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出台的法律法规,对博物馆的管理与运营提供规范和指导。

故宫历史背景和现状和传说和景点介绍

故宫历史背景和现状和传说和景点介绍

故宫历史背景和现状和传说和景点介绍
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占地面积约为72万
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

故宫的建造始于明朝,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06年)决定建造永乐宫,成为皇帝们的居住和政治、文化中心,不断地进行修缮和扩建,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经历了近600年的历史。

现在,故宫已经成为了国家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数百万国内外游客的到来。

在2012年,故宫被列入了世界文
化遗产名录,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宝之一。

故宫中有众多的传说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是关于紫禁城角楼怪兽“寿星爷”的传说。

据说,“寿星爷”是一只拥有龙头、虎身和
蛇尾的神兽,它可以治病救人、镇邪驱鬼,还能保佑皇帝的寿命长久。

在故宫中,还有很多其他的传说和神话,都与古代宫廷文化和皇室信仰密切相关。

故宫内的景点也丰富多彩,主要包括三大殿、六大院和景山、北海两个皇家园林。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万寿宫、乾清宫等等,这些建筑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故宫的珍宝馆、钟表馆、科技馆等展馆也是不容错过的,其中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珍宝,是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绝佳场所。

总之,故宫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象征,也是吸引国内外游客
的必访之地,它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财富。

故宫的相关资料历史背景基本现状

故宫的相关资料历史背景基本现状

故宫的相关资料历史背景基本现状示例文章篇一:《故宫:岁月沉淀下的伟大宫殿》嗨,你知道故宫吗?那可真是个超级超级厉害的地方呢!我第一次知道故宫的时候,就觉得它像是一个神秘的大宝库。

故宫以前叫紫禁城,那可是明清两代皇帝住的地方呀。

你想啊,皇帝那可是当时最厉害的人,他们住的地方肯定特别不一般。

故宫的建造可花了好长时间呢。

那时候,无数的工匠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一样,精心地打造着每一个角落。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一砖一瓦地建起了这个宏伟的宫殿。

我听说建造故宫的时候,那些材料都是从各个地方找来的最棒的东西。

就好比做菜一样,要用最好的食材才能做出最可口的菜肴,建造故宫当然也要用最好的材料啦。

故宫的建筑可讲究了。

那些宫殿一排排的,就像整齐的士兵一样站在那里。

太和殿可壮观了,就像一个巨人一样矗立在故宫的中心位置。

它的屋顶呀,那可真是金碧辉煌,阳光一照,闪闪发光,就像是一大片金色的海洋在流动。

还有那些柱子,又粗又大,就像一个个大力士支撑着整个宫殿。

我每次看到那些柱子,就会想,它们肯定在说:“放心吧,有我们在,这宫殿稳稳当当的!”故宫里的房间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我想,要是我住在里面,估计每天都会迷路吧。

在这些房间里,发生过好多好多故事呢。

皇帝在这里上朝,大臣们在这里汇报国家大事。

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大臣们穿着长长的衣服,恭恭敬敬地走进宫殿,然后跪在地上给皇帝说话。

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就像一个威严的法官在审理各种事情。

现在的故宫呢,它已经变成了一个超级大的博物馆。

每天都有好多好多人去参观。

人们走进故宫,就像是走进了历史的长河里。

我上次去的时候,看到很多小朋友像我一样,眼睛里充满了好奇。

有个小朋友拉着他爸爸的手问:“爸爸,这个房子这么大,以前真的有人住在这里吗?”他爸爸笑着回答:“当然啦,这里以前可是皇帝住的地方呢。

”我还听到有个老奶奶说:“哎呀,这么多年了,这故宫还是这么让人震撼。

”故宫里的文物也超级多。

那些文物就像是一个个会说话的历史老人,默默地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宫的现状、历史和传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故宫的现状、历史和传说故宫作为游览胜地,每天接待着国内外上万名游客,但不是每个人都会知道这座紫禁城里面包含着另一种内容……
一、故宫的现状:
故宫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m),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6.3万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周围有10米高的城墙环绕,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楼。

根据1973年的统计,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职工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

拔除杂草,疏通河道,清理垃圾。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在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彻底整治了环绕故宫的筒子河,更好地凸现了昔日皇城的风貌。

二、故宫的历史
故宫,这座城池从前并不被人称为故宫。

故宫为中国明、清两代(1368~1911年)的皇宫,又称“紫禁城”。

这个世界上最豪华、最森严、最庞大的深宅大
院,自明永乐4年以来,也就是1406年下诏营建北京紫禁城,整整600年时间里,这里作为住宅仅居住过两个家族,他们一家姓朱,一家姓爱新觉罗,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这两个家族的继承者,自称天子。

《广雅·释天》曰:“天宫谓之紫宫。

”因此,这里曾经的名称是——紫禁城。

紫禁城作为一个符号,就摆在北京城的正中,至今为止,在某种意义上讲,这座城池仍然象征着至高无上,象征着权力、欲望甚至死亡。

三、故宫的传说
据说有个人以前在故宫看门,据那个人说每天晚上都能听见有人在奏乐,而且有时能看见宫女太监排队走过。

那个人家的孩子身体都不好,老人都说是因为那人受的阴气大,影响了下一代!
但并不仅仅这样,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故宫里有很多院落都是被封起来的!不对游客开放,其实每一个府第都发生过用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解放前还没有封的时候,在这些地方死了很多人!不是无故消失就是命亡,但始终是离奇得查不出原因,不过有一个共同点:死后如果还能见着尸体,那么尸体都没有脸皮。

更慎人的就是一口井,平日白天的时候往下看,井底就是一些石头,杂草什么的,但每到晚上12点后往下看,只要天上有月亮,你会看
到井底出现的不是石头,杂草,而是水,水上倒映的却不是你的面孔……
当然也有科学人员解释了:故宫能看见宫女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宫墙是红色的,含有四氧化三铁,而闪电可能会将电能传导下来,如果碰巧有宫女经过,那么这时候宫墙就相当于录象带的功能,如果以后再有闪电巧合出现,可能就会像录象放映一样,出现那个被录下来宫女的影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