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创新试题教学文稿
《科技创新》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集备版】
《科技创新》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课程解构】
一、课程概要
本课主要围绕《2018年广州市初中毕业学生学业考试指导书思想品德》专题五之《认识发展战略》考点"科技创新”的内容进行复习,此内容也是中考热点考点。
作为复习课,目标是帮助学生对该内容有关考点进行重温与巩固,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学情分析】
因为是复习课,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巩固落实不够;而且学生在知识点与材料对接方面的能力不足,要善于引导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初学目标
结合十九大的最新表述,温习科技创新的基本观点
二、深学目标
1、学生能结合时事科技类考点,列举我国的科技成果;
2、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科技创新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三、拓学目标
1、学生围绕“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我国已经迈进了科技创新强国”谈谈自己对此的看法
2、学生学会反思做题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设计】
新民主主义时期
内涵——丰富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精神作用
做法
【教学反思】
学生的解题能力较弱,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
科技与创新主题教案

科技与创新主题教案科技与创新主题教案篇一:科技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目的:通过开展本次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科学技术具有为人类造福的无穷力量,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
二、班会准备:为了精心搞好这次科普知识班队会会,活动前应该精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活动前,班级组织了一个筹委会,人员由班主任、班干部组成,对科普知识班队会的形式、程序、活动场地、器材的安排等作些计划,大家商定后就按计划筹备。
(2)动员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如报刊资料、电视、网络等媒体收集有关科普知识、科学趣闻、最新科技成果等,并分门别类做好笔记,个人收集的资料精心整理后再与全班同学交流,以提高资料的利用价值。
(3)本次班队会在多媒体教室举行,课前准备课件及其他资料。
(4)挑选主持人。
班队会主持人从中队挑选合适人员担当,主持人要对科普知识感兴趣,并且对科普知识比较了解,同时还要落落大方,具有当主持人的基本技能。
三、活动过程:(l)班主任宣布科普知识班队会开始,并介绍本次班队会的主题。
(2)主持人介绍本次科技班队会的形式及主要程序。
同学们,科技知识无所不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处处离不开科技。
我们的社会之所以能不断前进,就是因为科技在进步。
人类追求科学的脚步从未停止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生活、学习中的科技,看谁准备的资料丰富,看谁对科技最感兴趣。
最后,我们将评选三名“小科技迷”和三名“未来科学家”。
我们先请几位同学和我们聊聊最近的科技新闻。
(3——5名学生介绍)(3)刚才他们介绍的这些新兴的科技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这其中有不少都是高、新、尖科技,我们少先队员不仅要了解这些最新的科技成果,对一些基本的科技常识、科技知识也要有所了解,下面就请几位同学来介绍。
(学生介绍)(4)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科学发展史上还有许多趣闻呢,科技也有许多有趣的现象,而且这些有趣的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你听。
科技创新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科技创新授课年级:九年级授课班级:XX班授课时间:第XX周授课教师:XX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科技创新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2)掌握科技创新的基本流程和常见方法;(3)了解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和现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3)通过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热爱和追求;(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关注科技创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科技创新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2)科技创新的基本流程和常见方法;(3)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和现状。
2. 教学难点:(1)科技创新的基本流程和常见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2)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关注科技创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2)提问:什么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在现代社会有何重要性?2. 讲授新课(1)介绍科技创新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2)讲解科技创新的基本流程和常见方法;(3)分析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和现状。
3.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案例,如:高铁、5G技术、新能源等,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在各个领域的应用;(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探讨科技创新对国家、社会、个人等方面的影响。
4.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认为科技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2)如何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2)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5. 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如:设计创新产品、编写创新方案等;(2)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科技创新教案模板及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科技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科技创新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技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些科技创新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技创新吗?它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科技创新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包括以下内容:(1)科技创新的定义:科技创新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通过研究、开发、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等活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2)科技创新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近代的工业革命,再到现代的信息技术革命,科技创新一直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科技创新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如: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生活质量、促进了经济发展等。
三、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科技创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科技创新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同学们还记得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创新思维的定义:创新思维是指运用独特的视角、方法和手段,对问题进行创造性思考,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2)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多交流。
2. 教师结合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三、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方法,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的理解程度;2. 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情况;3. 学生运用科技创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教学的试题及答案

创新教学的试题及答案一、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创新教学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创新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试题的设计和答案的准备是创新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创新教学的试题设计原则以及提供一些创新教学试题及答案的范例。
二、创新教学试题设计原则1. 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试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设计,不过于简单或太过复杂,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引导学生思考:试题应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忆和填空。
3. 与实际生活结合:试题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相关联,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4. 多样化的题型:试题应该采用多样化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5. 具有挑战性:试题应当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使他们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并获得成就感。
三、创新教学试题及答案范例1. 英语课创新教学试题及答案范例试题:请根据所学课文,选择合适的单词填入空白处。
1. She is ________ her homework in the library.A. doingB. playingC. sleeping2. Tom can _______ a bicycle very well.A. rideB. swimC. write3. It's important to ________ early in the morning.A. wake upB. stay upC. show up答案:1. A 2. A 3. A2. 数学课创新教学试题及答案范例试题:计算以下数学题。
1. 2 + (3 × 5) = ?A. 15B. 25C. 352. 24 ÷ 6 × 2 = ?A. 6B. 8C. 123. 7² - 5 × 3 = ?A. 2B. 16C. 34答案:1. B 2. C 3. B四、结论创新教学的试题设计和答案准备是创新教学的重要环节。
科技与创新试题

《科技与创新》题库1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是( A )。
A、郭沫若B、钱学森C、李四光D、范文澜5、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 A )。
A、向科学进军B、自力更生C、独立自主D、向科学迈进6、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在( D )。
A、 1967年 B 、1968年 C 、1969年 D、 1970年7、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目家有( B )个左右。
A、10B、20C、30D、408、《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了科学发展的()个战略重点。
A、5 B 、6 C、 7 D、 89、今后15年中国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课题有( B )个方面。
A 、8B 、10 C、15 D、 1810、浙江从1978---2005年全省GDP的年平均增速,达到了(D )。
A 、10%B 、11.3% C、13% D、 13.1%11、当今发达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多在( A )。
A、30% B 、40% C 、50% D、60%12、第一次使用“现代教育”概念是()A、奈斯比特B、杜威C、彼得。
德鲁克D、阿尔温。
托夫勒13、大脑受到某种刺激后,自然联想到同这一刺激相似的概念、经验、动作或事物是()A、相似联想B、接近联想C、对比联想D、因果联想14、被启迪的某种心理理状态,它会引发某种顿悟的叫()A、灵感B、直觉C、联想D、顿悟15、《人体结构》一书的作者是()A、盖仑B、维萨留斯C、费曼D、肖夫斯唐姆16、提出创新思维“三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沃勒斯B、沃拉斯C、赫尔姆霍慈D、肖夫斯唐姆17、有资料统计,过去20年()的绝对研发支出水平一直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居。
?A、英国B、美国 C.、法国 D、德国18、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科技人员每年平均的科研经费约为()。
A、 15万美圆B、 16万美圆C、 17万美圆D、 18万美圆19、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研发经费年平均增长率一般在()A、1-2% B 、2-3% C、 3-4% D、 4--5%20、提出“个人与团队的结合,才是完满的”的是()A、荣格B、王选C、盖茨D、斯金纳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21、科技发展导致以下()发生变革。
科技创新试题电子教案

科技创新试题永煤公司技术中心(科技创新)制度考试试题库一、填空题1、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奖项类别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_国家技术发明奖____、_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2、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_后续试验__、_开发_、_应用__、_推广_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_发展新产业_等活动。
3、国家鼓励__科学技术研究开发__与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相结合,鼓励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和相互促进。
4、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分配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国有企业负责人对企业的技术进步负责。
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应当将企业的创新投入_、创新能力建设、_创新成效等情况纳入考核的范围。
5、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的宗旨是贯彻国家、省科学技术和人才发展战略,通过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发现、培养和造就一批科技创新杰出青年人才和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6、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的日常业务工作,办公室由_省科技厅__、_省财政厅_相关人员组成。
7、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的奖金数额由省人民政府规定,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数额,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规定,省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由省财政列支。
8、为促进集团公司自主创新工作的大力开展,深入推行科技市场运作,集团公司实行_科技市场运作责任抵押制度。
9、经过省部级、地厅级鉴定的科技成果必须到省级成果登记部门进行登记,并将成果登记证书电子扫描件发至集团公司技术管理部进行备案。
10、永煤公司科技成果奖励分为_收购_奖励、提成奖励和评审奖励三种方式,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奖励原则。
11、永煤公司和子公司实行提成奖励。
提成奖励目前仅限于专利转让、_技术转让_、_新产品产业化_三类。
待条件时机成熟时逐步扩大到其他科技成果类别。
12、根据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绩效考核办法,对E级单位班子成员进行罚款,对单位正职罚5000_元,主管创新的副职罚_4000_元,其他副职罚3000_元,与创新有关的相关责任人罚_2000_元。
科技与创新继续教育科技与创新继续教育试卷(练习题库)

科技与创新继续教育科技与创新继续教育试卷(练习题库)1、请分析其用了哪些思维形式()。
2、2023年浙江省提出了O口号。
3、学科分类越来越细,科技分支发展到现在的O多门。
4、“新经济增长理论”是O提出的。
5、成立以来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
6、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是在()。
7、《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中提出到2023 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8、《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中提出到2023 年,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9、《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制定了O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10、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是()。
11、通过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融合聚变,以获得创新突破是()。
12、对所见现象产生与之具有某种关联的大跨度直接思维叫()。
13、被启迪的某种心理状态,它会引发某种顿悟的叫()。
14、没有受到多少教育,有成千上万的发明创造的伟大的发明家是()。
15、发明元素周期表的是()。
16、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研发经费年平均增长率一般在()。
17、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的人数不超过O18、完整的创新过程应包括O三大环节。
19、学科的分化与综合的速度加快,出现了新型的O弥补空隙。
20、高精尖技术壁垒化的特点()。
21、发展现代农业的三产安全是()。
22、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
23、国家技术发明奖中的重大技术发明是()。
24、决定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是()。
25、在近代以来的世界文明史中,科学的进步和O的发展总是相伴而生。
26、第二次技术革命以O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27、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O个左右。
28、在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下,()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29、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要知识的()左右。
30、多因素理论的提出是()。
31、有专家研究表明,每一正常人的大脑在构造上没多大差别,且一般只利用了大脑潜能的O32、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与创新试题《科技与创新》题库 1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是( A )。
A、郭沫若B、钱学森C、李四光D、范文澜5、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 A )。
A、向科学进军B、自力更生C、独立自主D、向科学迈进6、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在( D )。
A、 1967年 B 、1968年 C 、1969年 D、 1970年7、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目家有( B )个左右。
A、10B、20C、30D、408、《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了科学发展的()个战略重点。
A、5 B 、6 C、 7 D、 89、今后15年中国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课题有( B )个方面。
A 、8B 、10 C、15 D、 1810、浙江从1978---2005年全省GDP的年平均增速,达到了(D )。
A 、10%B 、11.3% C、13% D、 13.1%11、当今发达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多在( A )。
A、30% B 、40% C 、50% D、60%12、第一次使用“现代教育”概念是()A、奈斯比特B、杜威C、彼得。
德鲁克D、阿尔温。
托夫勒13、大脑受到某种刺激后,自然联想到同这一刺激相似的概念、经验、动作或事物是()A、相似联想B、接近联想C、对比联想D、因果联想14、被启迪的某种心理理状态,它会引发某种顿悟的叫()A、灵感B、直觉C、联想D、顿悟15、《人体结构》一书的作者是()A、盖仑B、维萨留斯C、费曼D、肖夫斯唐姆16、提出创新思维“三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沃勒斯B、沃拉斯C、赫尔姆霍慈D、肖夫斯唐姆17、有资料统计,过去20年()的绝对研发支出水平一直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居。
?A、英国B、美国 C.、法国 D、德国18、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科技人员每年平均的科研经费约为()。
A、 15万美圆B、 16万美圆C、 17万美圆D、 18万美圆19、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研发经费年平均增长率一般在()A、1-2% B 、2-3% C、 3-4% D、 4--5%20、提出“个人与团队的结合,才是完满的”的是()A、荣格B、王选C、盖茨D、斯金纳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21、科技发展导致以下()发生变革。
A、生产方式B、生活方式C、工作方式D、社会价值观念22、科技进步对于政治文明建设的作用是通过对()的积极影响而间接发挥的A、物质文明B、政治文明C、精神文明D、社会文明23、科技发展对观念形态文化的影响是()A、多方位B、多角度C、整体透视D、多渠道24、加拿大政府为加快科技发展而制定的战略《面向新世纪的科技》明确了三项目标为()A促进经济增长 B提高生活质量 C推动科技进步 D增加人民收入25、以下哪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A日本 B英国 C芬兰 D韩国26、学科的分化与综合的速度加快,出现了新型的()弥补空隙A、交叉学科B、边缘学科C、复杂学科D、横断学科27、纳米材料有以下哪些特性( )。
A、扩散率高B、超塑性大C、化学活性大D、耐腐蚀性强28、科技全球化的成因主要是( )。
A、全球高效通信网络B、跨国公司和科学共同体C、现代科技活动自身特点需要D、人员素质提高29、新中国第二次科技大会宣布的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 )A、全面恢复B、全面安排C、扭转困难D、.突出重点30 2006年的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 )的中心环节。
A、调整经济结构B、调整产业结构C、转变增长方式D、转变生产方式31、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 )A、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B、建设科学研宄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德知识创新体系C、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D、建设全社全全面的创新体系32、自主创新能力不仅在于产生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 )。
A成果转化 B重点跨越 C产业化应月 D市场开拓33、科技中介机构的中介服务主要是( )。
A信息传输 B资信调查 C技术论证 D信息咨询34、发展现代农业的三产安全是( )。
A生物 B生态 C生产 D生活35、发展现代农业的三大优先主题是( )A农业高技术 B传统农业技术升级 C 紧缺资源替代技术 D农庄经济36、创新素质包括 ( )A创新个性 B创新思维 C创新心理D创新意识37、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应把握的( )环节。
A完善培养体系 B大胆选拔人才 C完善制度 D.开放式培养38、思维定式包括( )。
A权威定势 B从众定势 C书本定势 D经验定势39、影响我目科技创新∞其他目素( )A技术体系自身限制 B经济因素的限制 C文化因素的限制 D.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40、当前阻碍科技创新的绊脚石有( )A急功近利 B墨守成规 C崇拜权威 D形式主义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题)41、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科学技术和创新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潮流()正确不正确42、科学与技术从本质上说没有区别。
( )正确不正确43、在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形成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正确不正确44、当前,前沿科技成为创新竞争的主要焦点正确不正确45、科技国际化是科技的组织形式发展到了国际合作,在国际范围内配置科技资源正确不正确46、跨国公司的全球科技活动,是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实施国内战略的产物正确不正确47、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实行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根本转变。
()正确不正确48、创新素质即完成创新活动所必需得基本条件。
( )正确不正确49、创新意识是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表现出创新的意向、愿望正确不正确50、所谓善疑就是要提倡理智的怀疑,而不是盲目的怀疑。
( )正确不正确51、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 )正确不正确52、环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新{正确不正确53、科技工作者要敢于自我否定,正确不正确54、创新知识的梳理是科技创新J正确不正确55、思维方式是不受环境影响的,( )正确不正确56、在我国做官与科研是一十“双赢”的结果。
( )正确不正确57、文化因素是创新的深层次的因素。
( )正确不正确58、在中国科学界具有应有批判精神。
( )正确不正确59、传统的思想观念对科学创新具有正面影响。
( )正确不正确60、在近代,科学的发展常常领先于技术和生产的发屡。
( )正确不正确四、案例分析题(每题4分,共5题)61、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
?』(1)、你认为以下哪个更确切()A、提问题容易B、解决问题容易C、提问题要创造性D、解决问题要创造性62、达尔文在谈到人与动物的行为的差别时指出:“在人的一切动作和低等动物进行的许多动作之间,有着这样一个巨大。
?时候,这尝试的活动不可能通过模仿而做出的,例如一具石斧的制造,或一具独木舟的制造,他必须通过练习来学到如何进。
?(1)、你认为以下哪些说法对( )A、模仿是主要的B、练习是主要的C、创造是主要的D、经验是主要的63. 一家英国的鞋厂和一家美国鞋厂,各派一名推销员到太平洋一个岛屿去开辟市场。
上岛后,他们各自给自己的工厂发。
?不穿鞋干,我明天就回来”。
另一封是“好极了,这个岛上的人都还没有穿上鞋,潜力很大,我拟常住此岛(1)、以下那种是符合上面内容。
( )A、反向与顺向思维B、发散与辐合思维C、求异与求同思维D、传统与习惯思维64、管理学上有所谓木桶理论,一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其最高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一环而是取决于最弱的那一环。
(1)、这说明( )A、系统思维B、两面思维C、求异思维D、求同思维65、某个设计师在设计一个机场的风格独特的建筑时,多日没有满意的方案。
但是。
?筑。
(1)、请分析其用了哪些思维形式。
( )A、联想B、灵感C、顿悟D、习惯1、( B )成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A、知识资源B、人力资源C、资本资源D、经济资源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发展经历了(C )A、二次B、三次C、四次D、五次3、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A、 1961年 B 、1962年 C、 1963年 D、 1964年4、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 B )个左右A、10B、20C、30D、405、《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了科学发展的( A )个战略重点A、5B、6C、7D、86、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 C )A、毛泽东B、邓小平C、***D、胡锦涛7、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是( B )A、马克思B、马斯洛C、杜威D、斯金纳8、一种借助于隐喻、遗情和类比等机制以形成技术发明思路和思维创新构想的集体讨论方法是( B )A、综摄法B、头脑风暴法C、灵感法D、例举法9、对于无法直接感知的研究内容的形象化构思叫( A )A、想象B、综合C、联想D、归纳10、思维主体不借助于逻辑程序和经验积累而穿透事物的表层,直接洞察事物本质的深层的意识活动或思维形式叫( B )A、灵感B、直觉C、联想D、顿悟11、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是( C )A、陈景润B、吴文俊C、袁隆平D、、郭沫若12、提出纳米技术的科学家是( B )。
A、费曼B、德雷克C、古德易尔D、吉尔福特13、发明元素周期表的是( A )A、门捷列夫B、维勒C、爰迪生D、肖夫斯唐姆14、《人体结构》一书的作者是( B )A、盖仑B、维萨留斯C、费曼D、肖夫斯唐姆15、提出“相对论”的科学家是( B )A、伽利略B、爰因斯坦C、爰迪生D、肖夫斯唐姆16、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D )A.、35% B、36% C、38% D、39%17、( A )是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先导和源泉A、基础研宄B、文化研宄C、前沿研宄D、社会研宄18、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每年奖励的项目总数不超过( C )A、200项B、300项C、400项D、500项19、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数额由( B )规定A、中共中央B、国务院C、教育部D、科技20、心理学家认为决定一个人将来是否有所成就的诸多因素中( C )由情商作用A、60%B、70%C、80%D、90%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21、生产力构成要素包括( A、B )A、生产资料B、劳动对象C、技术D、劳动力22、科技表现为( A、B、C )的知识体系A、理性的B、逻辑的C、系统的D、稳定性23、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向高度( A、B、C、D )发展A、综合化B、整体化C、跨学科化D、系统化24、在21世纪,在能源技术方面的高新技术主要包括( A、C、D )A、核能B、光电子C、氢能 D 、太阳能25、超导材料的用途很广,大致为三类是( ABD )A、强电应用B、弱电应用C、变频D、抗磁性应用26、纳米材料有以下哪些特性( ABD )A、扩散率高B、超塑性大C、化学活性大D、耐腐蚀性强27、下面哪些是海水淡化方法( ABCD )A、蒸馏法B、反渗透法C、水合物法D、冰冻法28、长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是以( ABC )为代价A、牺牲生态环境B、过度消耗自然资源C、牺牲健康D、消耗体力29、新中国第二次科技大会强调了( ABC )的党的基本方针A、尊重技术B、尊重知识C、尊重人才D、尊重制造30、建设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主要是( ABCD )A、指责明确B、评价科学C、开放有序D、管理规范31、浙江近20年的发屡主要是依靠( BCD )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