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初三)范式守信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范式字巨卿》阅读答案及翻译

《范式字巨卿》阅读答案及翻译篇一:陈谏议教子+范式守信翻译,注释,题目,答案甲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注释:1.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2.驭:驾驭,控制。
3.蹄:名词活用动词,踢。
4.啮:咬。
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
一日,谏议入厮,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注释;1. 厩:马棚。
2. 是:这匹。
3.因:于是。
4.仆:仆人,指养马的仆人。
5.诘 :问6. 彼:那。
句意;一天,他走进马棚,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注释;1. 售:出卖。
句意: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
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
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注释;1.遽:急忙,马上。
2. 曰:说,回答3.汝:你。
4.贵臣:朝廷中的重臣。
5.安:怎么,哪里。
6.制:控制,制服。
7.贾(gu)人:商人。
句意: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
陈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没有一人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亟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
注释;1. 戒:通“诫”,告诫。
句意;(陈尧咨)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
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
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句意:(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一种古代贤仁之风。
翻译: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
一天,他走进马棚,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
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
陈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没有一人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尧咨)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
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
(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一种古代贤仁之风。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文言文专练及答案之吴起守信

文言文答题技巧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
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2.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
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3.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
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4.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
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2文意理解题型(1)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
先通读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
(2)分析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域。
就题目要求来反复阅读相关文字,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依次思考答案;同时还要注意文段的出处和注释,依次寻找突破口。
(3)一一对应,仔细分辨。
在找准信息点后,将选文与信息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原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分析文章哪一句可以涉及题干的内容。
(4)抓住重点,准确翻译。
在分析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要仔细阅读。
(5)联系全文,整体分析。
站在全文的高度综合理解文意,整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6)表述正确,文字简练。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 1页至第 4 页,第Ⅱ卷为第 4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2.本试卷共11 小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 每题3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翘.首(qiào) 猝.然(cù) 私塾.(shú) 暗然失色B. 镌.刻(juān) 胆怯.q uè) 躁.热(zào) 殚精竭虑C. 桅.杆(wéi) 悄.然(qiǎo) 诘.责(jié) 筋疲力尽D. 绯.闻(fēi) 佃.农(diàn) 炽.热(zhì) 和颜悦色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梦想与奋斗相辅相成。
年轻人最不该在能奋斗的时候选择。
与时代同向同行,以奋斗筑梦圆梦,用脚步的青春,定会出灿烂的金光。
请记住:幸福是奋斗出来的!A. 悠闲丈量闪耀B. 安逸衡量绽放C. 悠闲衡量绽放D. 安逸丈量闪耀3. 下面一段话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读书是年轻人培养心智、塑造性格、引导人生的重要途径。
②阐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③关键是要把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
②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
《范式守信》原文及翻译译文

《范式守信》原文及翻译译文《《范式守信》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范式守信》原文及翻译译文《范式守信》原文及翻译后汉书原文:范式字巨卿,少游于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
劭字元伯。
二人并告(请假)归乡里。
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
”乃共克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俱以白母,请设馔(酒食)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
”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
”至其日,巨卿果至,升堂(登上大厅)拜饮,尽欢而别。
译文:范式字巨卿,年轻时在太学求学,和汝南人张劭是好朋友。
张劭字元伯。
两个人一起请假回到家乡。
范式对张劭说:“两年以后应当返回,我将拜访你的父母大人。
”于是一起约定了见面的日期。
后来约定的日期就要到了,张劭把这件事全部向母亲说了,请母亲准备酒食来等候范式。
母亲说:“两年前分别,约定在千里之外见面,你何必这么认真地相信呢?”张劭说:“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约定。
”母亲说:“如果这样,我应当为你酿酒。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范式果然来到,二人一起登上大厅拜见饮酒,尽情欢饮,然后分别。
2、《袁彦伯作《北征赋》》原文及翻译译文《袁彦伯作《北征赋》》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桓宣武①命袁彦伯②作《北征赋》,既成,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
时王珣在坐,云:“恨少一句,得‘写’字足韵③当佳。
”袁即于坐揽笔益云:“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
”公谓王曰:“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
”(刘义庆《世说新语》)【注】①桓宣武:指桓温。
②袁彦伯:袁宏。
任桓温的记室参军时随桓温北伐。
③足韵:补足一韵。
译文:桓温叫袁彦伯作一篇《北征赋》,赋写好以后,桓温和在座的贤士一起阅读,大家都赞叹写得好。
当时王珣也在座,说:“遗憾的是少了一句。
如果用‘写’字足韵,就会更好。
”袁彦伯立刻即席拿笔增加了一句:“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
”桓温对王珣说:“当今不能不因为这件事推重袁氏。
诚信阅读答案(精选4篇)

诚信阅读答案(精选4篇)诚信阅读答案篇1诚信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给人以力量,诚信是一个人善良的表现。
如果每个人都讲诚信,那么这个世界会变得美好很多。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带来诚信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诚信阅读材料①那天下午6点多,该上公交车的人早已上了车,唯独有个小女孩,在车门边来回徘徊。
眼看着司机就要开车了,我在想,这小女孩肯定是没钱上车。
②“小姑娘,上车吧,我帮你交车票钱。
”当看到我为她刷完卡后,她随即上了车,说了声“谢谢阿姨”,一时脸蛋儿全红了。
近距离一看,才发现,小女孩左侧脸上有颗小痣。
几天前的一幕不由浮现眼前——③送走远方的朋友,我从火车站迎着风雨赶到就近的公交车站台,已是下午5点多。
这时正是下班高峰期,来了几辆公交车,我总也挤不上去。
④雨还在急速地下着,人还在不断地涌来。
当又一辆10路公交车驶来后,我和许多人一起先往前门挤,但挤不上去。
等司机发话后,才从后门好不容易挤上车。
车内人头攒动,人满为患。
这人贴人的,身体若要移动一下都难。
正感叹着我突然感觉好像有一件事还没做。
是什么事呢?哦,对了,没买车票。
本想挤到前面去交车钱,可大伙儿都好像没事人一样在原地一动不动,根本挤不过去。
见此情形,司机也没说什么。
这样,我也就心安理得地和大家一样坐了一次免费的公交车。
⑤再转乘5路车,前门又开不了,我只好再次从后门挤上车。
和10路车一样,车内不是鼻子顶鼻子,就是脸靠脸的,甚至连身体和湿雨伞挤在一起,也得忍着。
“阿姨,请帮传一下车钱吧。
”正当我心里想着又要享受一次免费的“午餐”时,突然身后一个浑身湿透、年龄约十一二岁的小女孩碰了一下我肩膀,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小女孩左手两指夹着一元硬币伸了过来。
“好的。
”我伸手接过一元硬币,似乎感觉到这钱好烫,仿佛有一股电流一下子通遍全身,脸也不由自主地热了起来。
我赶紧将这一元钱向前面的人递了过去。
随后我也飞快的拿出了自己的钱包,找到一元硬币给前面的人:“朋友,再帮我传一下。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晋文公守信得原卫

晋文公守信得原卫
【注释】
①原:原国。
②期:约定。
③金:钟。
④亡:失去。
⑤卫人:卫国人。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并写出含有这个词的成语。
①裹十日粮
裹:
成语:
②君姑待之
姑:
成语: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原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译文:
3、在文中横线上用文言补出“孔子记之曰”的内容。
【参考答案】
141、①携带马革裹尸裹足不前②姑且养奸姑息;指宽容坏人坏事。
2、原国的粮食已吃光,力量用完了,国君您姑且等待一下吧。
3、攻原得卫者,信也(意思对即可)
4、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信用,明礼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前提。
(意思对即可)。
中考语文文言文专练及答案之魏文候守信

原文文侯与虞人②期猎③。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④?"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⑤哉?"乃往,身自罢之。
〔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
①魏文侯:名斯,是魏国的`建立者。
②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
③期猎:约会打猎。
期,约会。
④焉之:到什么地方去。
之:往,去,到。
焉:何,哪里。
⑤会期:会面赴约,去见一见。
阅读训练
1、选出与"公将焉之"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吾欲之南海
B、辍耕之垄上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料D、至之市而忘操之
2、翻译句子。
①公将焉之?
译文:
②岂可不一会期哉?
译文:
③身自罢之。
译文:
3、归纳这个小故事的主题思想。
【参考答案】
143、
1、C
2、①您准备到哪里去呢?
②难道能够不如约去一趟,见见他吗?
③亲自取消了这次打猎的方案。
3、言而有信,或"言必信",或"信为贵",或"用实际行动取信于人。
"。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1》一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馔(zhu àn): 准备食物。
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⑥脔( luán):切成小块的肉。
⑦啖: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久之,方.命坐②觉饥甚而不敢去.③旁置.菜羹而已④公取自食.之2.下列句中“之”与“其人心已怪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家人发箧视之B. 亦荆吴行胜之最也C. 事列《神仙》之传D. 至之市3.翻译下列句子。
(1)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2)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二朝三暮四宋有狙公①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②,充狙之欲。
俄而匮焉,将限其食。
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先诳③之曰:“与若芧④,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
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选自《列子·黄帝篇》)【注释】①狙(j ū)公:养猴子的人。
狙,猕猴。
②家口:家中的人,这里指家里人的口粮。
③ 诳(kuáng):欺骗。
④ 芧(xù):橡实。
【阅读提示】这个故事揭露了狙公愚弄猴子的骗术。
其实橡实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却转怒为喜。
现实生活中有些追求名利的人,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形式,却不知道事物的本质只有一种。
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式守信》阅读答案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①,与汝南②张劭(shào)为友。
劭字元伯。
二人并告③归乡里。
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④尊亲。
”乃共克⑤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⑥母,请设馔⑦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
”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
”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⑧拜饮,尽欢而别。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太学:京城最高学府。
②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③告:告假。
④过:拜访。
⑤克:约定。
⑥白:告诉。
⑦馔(zhu àn):饭食。
⑧升堂:登上大厅。
12,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式谓元伯曰:至其日: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翻译: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今山东金山县)人。
年轻时在太学求学,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二年后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
于是约好了日期。
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
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认真地相信他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
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
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
大家一起饮酒,尽欢而别。
14.在张劭眼中,范式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
1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怎样的做人启示。
答:
12.谓:对……说;告诉至:到
评分标准:没词解释正确1分
13.元伯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给母亲,请母亲安排饭食来等候他。
评分标准:翻译正确、通顺即可。
14.巨卿信士,必不违约。
评分标准:准确完成2分。
15.示例:重诺言,守信用,是做人的美德。
学习中,答应帮组同学讲解难题,无论自己的时间多么紧张,一定要说到做到,守信用,才能赢得同学的信任。
评分标准:做人启示1分,联系生活实际1分。
译文:范式字巨卿,少年时在太学游学,与汝南的张劭成为好友。
张劭字元伯。
二人一起告假回乡里。
范式对元伯说:“我之后二年应当回太学读书,将拜访你的父母。
”于是共同约定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将要到,元伯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给母亲,请母亲安排饭食来等候他。
母亲说:“离别了二年,千里之外定下的约定,你凭什么相信他的诚意呢?”元伯说:“巨卿是守信的人,一定不会违约的。
”母亲说:“如果这样,应该为你酿酒。
”到了那个日子,巨卿果然到了,登上大厅拜访喝酒,十分尽兴地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