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生平简介

合集下载

约瑟夫·李斯特,第一代李斯特男爵

约瑟夫·李斯特,第一代李斯特男爵

约瑟夫·李斯特,第一代李斯特男爵约瑟夫·李斯特,第一代李斯特男爵,OM,FRS(英语:Joseph Lister, 1st Baron Lister约瑟夫·李斯特简介,1827年4月5日-1912年2月10日),英国外科医生,外科手术消毒技术的发明者和推广者。

李斯特生于厄普敦,父亲约翰·杰克森·利斯特(英语:Joseph Jackson Lister)(英语:Joseph Jackson Lister)是成功的商人,研制过消色差透镜,并因对红血球的研究而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他在托特纳姆接受基础教育,并于1844年进入伦敦大学学习,1853年毕业后去爱丁堡大学继续研究。

1856年4月23日,他与导师Syme之女Agnes Syme结婚。

婚后,在爱丁堡大学担任讲师约瑟夫·李斯特简介,兼任外科医师。

1860年-1869年,李斯特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外科教授。

后来又成为爱丁堡大学及伦敦国王学院医学教授 .在李斯特的年代,医学界普遍缺乏消毒意识,使得当时外科手术的成功率不高,无法普遍实行。

李斯特经过观察发现,皮肤完好的骨折病人一般不易发生感染,便提出设想,即感染是因为外部因素造成的。

1864年4月7日,巴斯德发现微生物的存在,为李斯特的设想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1861年,李斯特成为格拉斯哥皇家医院(英语:Glasgow Royal Infirmary)的 *** 外科医生。

1865年,在格拉斯哥大学作为医学外科教授时,李斯特首先提出缺乏消毒是手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

当年8月12日,他为一位断腿病人实施手术,选用石炭酸作为消毒剂,并实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包括:医生应穿白大褂、手术器具要高温处理、手术前医生和护士必须洗手、病人的伤口要在消毒后绑上绷带等等,这位病人很快痊愈。

1867年,他又将消毒手段应用到输血和输液中,降低了败血症的发病率。

这一系列措施立即降低了手术术后感染的发病率,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术后死亡率自45%下降到15%,使得外科手术成为了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音乐家李斯特的简介

音乐家李斯特的简介

音乐家李斯特的简介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出生于雷汀,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下面就跟随店铺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音乐家李斯特的介绍吧!音乐家李斯特的人物生平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雷汀,幼年即为神童,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琴独奏会。

1821年去维也纳,随萨列里与车尔尼学习。

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伦敦演出(受到英王乔治四世接见)。

1823-1835年住在巴黎,与柏辽兹和肖邦以及文学界、绘画界名流交往。

他享有风格趣味华丽非凡的钢琴炫技大师的声名,盛极一时。

1833年起与玛丽·达古伯爵夫人同居,生子女三人,女儿科西玛先嫁比洛,后嫁瓦格纳。

1840-1847年,在欧洲、俄国等地巡回演出,与卡洛琳·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同居。

1848-1859年,任魏玛宫廷乐长,在此十年中指挥演出大量作品,特别是柏辽兹和瓦格纳的作品,使魏玛一跃而为显赫的音乐中心。

1850年指挥《罗恩格林》的首演。

这十年也是李斯特自己的创作丰收的年代:作有《浮士德》和《但丁》2首交响曲、12首交响诗和其他许多作品。

1860年起住在罗马艾斯特庄园,1865年接受低品神职而成为李斯特神父,这一时期创作许多宗教音乐,包括《圣伊丽莎白轶事》和《基督》。

1869年起,往返于罗马、魏玛和布达佩斯三地之间,其风流韵事仍为全欧洲的话柄。

最后5年致力于教学工作,门生中有西洛蒂、拉蒙德和魏因加特纳等人;同时,创作进入重要的新阶段,每首作品的和声都有重要创新,如《愁云》和《死神恰尔达什》,预示了德彪西的“印象主义”。

1886年75岁生日巡回演出,重访巴黎和伦敦,同年在德国拜罗伊特因肺炎发作,在女婿瓦格纳家中去世。

李斯特是19世纪最辉煌的钢琴演奏家。

他受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名家帕格尼尼的启发,决心在钢琴上创造出同样的奇迹。

李斯特简介

李斯特简介
李斯特
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是匈牙 利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他6岁跟父亲 学习钢琴,9岁能演奏难度很大的作品。1821年 在维也纳从萨里奇和车尔尼学习。1823年到巴黎 结交各界名流,获得炫技大师盛极一时的名声, 紧随帕格尼尼之后在巴黎掀起狂潮。1848年任魏 玛乐正,10年中使魏玛成为显赫的音乐中心,在 创作、音乐评论、指挥和教学上成绩突出。1865 年成为神父,辗转在罗马,魏玛和布达佩斯之间, 1886年巡演中在拜罗伊特去世。是浪漫主义怪杰, 主要作有钢琴曲、标题管弦乐及宗教音乐。
创作风格
李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另一位在钢琴创作上做出较 大贡献的作曲家,他的钢琴音乐,以其抒情性的诗情画 意、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和交响性的宏伟气派而著称。李 斯特的钢琴音乐创作,受到了小提琴家帕格尼尼、钢琴 家肖邦及作曲家贝里尼、威尔第的歌剧,贝多芬、柏辽 兹的交响曲和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强烈影响。1831年,李 斯特在听了帕格尼尼的小提琴音乐会后,深为其华丽的 演奏风格、高难度的技巧所激动。自此后发誓要把钢琴 的演奏技巧提高到相同的表现程度。而肖邦在音乐中大 跨度的表现手法、歌唱性的旋律风格、丰富细腻的情感 表现也被融化到李斯特的钢琴音乐的创作中。李斯特在 其旅行演出的年代,曾将贝里尼、威尔第的歌剧、贝多 芬、柏辽兹的交响曲改编成钢琴曲进行演奏,这种在钢 琴音乐中追求丰富的声乐与器乐各自特色的做法,无疑 丰富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
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
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是这19首《匈牙利 狂想曲》中较为著名的一部,虽然也是由“拉苏 舞”和活跃的“弗利士舞”两部分组成,但他前 面有一个庄严而强有力地八小节的引子,在两个 庄严的和弦后,带有装饰音的匈牙利民间音乐风 格,浓郁的旋律即把我们带到了一种民间舞曲生 活的气氛中。这段音乐在节奏上较为自由,以缓 慢的速度展开。这是一部炫技性钢琴作品,比较 注重外在的演奏效果,给人以无比的快乐之感。

作曲家李斯特是谁

作曲家李斯特是谁

作曲家李斯特是谁李斯特作品开创了音乐演奏形式的先河,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前期代表之一。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作曲家李斯特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曲家李斯特的简介弗兰兹·李斯特(或李斯特·费伦茨)(德语:Franz Liszt,匈牙利语:Liszt Ferenc,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匈牙利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作曲家李斯特的生平李斯特出生于奥地利一个叫莱丁的村庄,当时匈牙利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他父亲是匈牙利人,母亲是奥地利的日耳曼族人,因此他有两个名字,分别是匈牙利和奥地利德语两种拼法,他从小随母亲说德语,直到晚年才学会用匈牙利文写作。

匈牙利人自诩为欧洲唯一的有色人种,他们的姓名排列也和其他欧洲人不同:姓在前,名在后。

李斯特的父亲是一位业余音乐家,他5岁时由父亲教会弹奏钢琴,8岁时开始作曲,9岁登台表演,获得匈牙利贵族资助赴维也纳学习,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卡尔·车尔尼,他曾说:“我的一切都是车尔尼教我的。

”贝多芬曾听其演奏,并亲吻其额头。

1823年全家迁居巴黎,1824年在巴黎首次公演获得成功。

1835年他和达尔古特伯爵夫人同居,1840年分手,伯爵夫人为他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女儿后来嫁给瓦格纳。

1843年担任魏玛大公的宫廷乐长,1848年他又和俄国亲王王妃莎茵-维特根斯坦同居,并成为贵族,改名为弗兰兹·冯·李斯特。

1861年赴罗马,为了不和王妃结婚,1865年李斯特出家成为天主教神职人员,但仍然身着神甫的黑袍在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和意大利各处奔走授课,并分文不取,扶助了许多年轻音乐家,如葛利格、德布西、鲍罗丁等,为普及音乐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匈牙利人为了争取独立,将李斯特看作是民族英雄,每次邀请他回匈牙利,都会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

1886年他在德国的拜罗伊特(巴伐利亚州靠近捷克边境)因肺炎不治去世,安葬于当地。

著名作曲家李斯特是哪国人

著名作曲家李斯特是哪国人

著名作曲家李斯特是哪国人李斯特,十九世纪前叶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

那么李斯特是哪国人?下面是本人为你收集整理的李斯特是哪国人,希望对你有帮助!音乐家李斯特是哪国人李斯特出生在匈牙利一个叫做莱丁的小村庄里,在当时匈牙利是属于奥匈帝国的一部分,李斯特的父亲是匈牙利人,而母亲则是奥匈帝国的日耳曼人,所以在李斯特的名字中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他有两个名字,分别是匈牙利和奥地利德语的拼写。

他从小跟着母亲学习德语,直到晚年的时候,李斯特才会简单的使用匈牙利文进行创作。

李斯特很小的时候就在匈牙利被人们所熟知,人们惊叹于这位天才少年的精彩演奏,李斯特也受到当时很多音乐大师的指点和教育,并且获得了匈牙利贵族的资助去维也纳学习音乐。

李斯特也开始自己的音乐生涯。

1923年李斯特全家迁居巴黎,第二年李斯特首次公演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美妙绝伦的演奏也赢得了贵族们的喜爱。

随后李斯特在感情和事业上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很多音乐人开始怀疑指责他音乐创造的形式,森严的等级制度也让他感情上受到挫折,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对音乐的追求和创新。

所以李斯特是哪国人并不那么重要,但是他对欧洲甚至可以说是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李斯特的重要作品李斯特六岁受到父亲的影响开始学习音乐,受到家庭的影响和依靠自身天赋,李斯特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供人们进行赏鉴。

李斯特作品同时也开创了音乐演奏形式的先河,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前期代表之一。

李斯特的主要作品涵盖了很多音乐范围,其中歌剧代表作有:但丁交响曲,浮士德交响曲,山间所闻,塔所的悲欢与胜利,英雄哀歌,匈牙利,匈牙利之战,理想,从摇篮到坟墓。

管弦乐有:致敬进行曲,三首丧歌以及六首匈牙利狂想曲。

这些艺术作品都敲响了浪漫主义的钟声,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音乐时代。

李斯特虽然对音乐有着全面的涉猎和研究,但是最要的音乐形式还是以钢琴演奏为主,他为后来人铺垫了很多演奏借鉴经验。

他的钢琴曲主要代表作有:12段练习形式的练习曲,24首大练习曲,12首超级练习曲,巡礼之年,诗与宗教的和谐,诙谐曲与进行曲,大独奏协奏曲,致敬进行曲。

李斯特生平简介资料

李斯特生平简介资料

返回
2018/10/23
世界钢琴曲难度排名 排名第四李斯特 超技练习曲《鬼火》 排名第六李斯特超技练习曲《马捷帕》 排名第七李斯特超技练习曲《f小调热情》 排名第八李斯特超技练习曲 《狩猎》 排名第十李斯特超技练习曲《追雪》 排名第十二李斯特超技练习曲《夜之和谐》 排名第十四李斯特超级练习曲《英雄》

2018/10/23

李斯特将原来背朝听众的演奏位置变为 侧面,使演奏家的情感与听众更易沟通,而
且形成了辉煌浪漫的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
格,他与同在巴黎的肖邦一起将钢琴艺术推
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晚年的李斯特,开始收敛了他的炫目的
技巧,尤其在他的晚年小品中,看似简单的
音符,内中却暗藏了深不可测的玄机。

艺术生涯

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 利雷汀,幼年即为神童,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 琴独奏会。1821年去维也纳,随萨列里与车尔 尼学习。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伦敦演出 (受到英王乔治四世接见)。

1823——1835年住在巴黎,与柏辽兹和肖邦以及文
学界、绘画界名流交往。他享有风格趣味华丽非凡

返回
十二首超技练习曲
2018/10/23

1826年,十五岁的李斯特完成十二首练习曲,最后 成为著名“超技练习曲”最初的版本,亦称为“超 级练习曲”,或“超凡练习曲”,为高级音乐会练 习曲。自己的创作风格洒下第一颗种子,作品最后 由李斯特献给车尔尼(Czerney),以感念师恩,但 乐曲中惊人的技巧,大概只有李斯特本人来演奏才 会发挥它的效果。
李斯特主要作品
钢琴独奏曲《爱之梦》 《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 《十二首超技练习曲》 《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

李斯特 钢琴曲

李斯特 钢琴曲

李斯特钢琴曲摘要:一、李斯特的生平简介1.弗朗茨·李斯特的生平经历2.李斯特在音乐领域的贡献和影响二、李斯特的钢琴曲作品概述1.李斯特的钢琴曲创作特点2.代表作品的简介和赏析1) 匈牙利狂想曲2) 钟3) 安慰曲4) 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三、李斯特钢琴曲的艺术价值与影响1.对后世作曲家的启示和影响2.在钢琴音乐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正文: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是一位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他在音乐领域的贡献和影响至今仍然深远。

李斯特的钢琴曲作品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斯特的生平经历丰富多彩。

他出生于奥地利一个匈牙利裔家庭,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音乐天赋。

在他的音乐生涯中,他曾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同时,他还致力于音乐教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

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为钢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斯特的钢琴曲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作品以技巧高超、表现力强烈著称,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斯特的代表作品包括:1.匈牙利狂想曲:这是李斯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以浓厚的匈牙利民族风格为特点,展现了丰富的音乐形象和激情四溢的情感。

2.钟:这部作品以精湛的技巧和宏大的音乐氛围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钢琴音乐的珠穆朗玛峰”。

3.安慰曲:这部作品情感深沉,以柔美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展现出李斯特细腻的情感世界。

4.帕格尼尼大练习曲:这是李斯特根据尼科洛·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改编的钢琴曲,充满了技巧挑战和音乐创意。

李斯特的钢琴曲作品对后世作曲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创作方法和技巧被许多作曲家所借鉴,推动了音乐创作的发展。

同时,李斯特的钢琴曲作品也在钢琴音乐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钢琴音乐的经典之作。

总之,李斯特作为一位杰出的作曲家,他的钢琴曲作品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技巧,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

李斯特生平介绍

李斯特生平介绍

李斯特生平介绍1811年10月22日出生于雷汀。

1820年拜贝多芬的学生车尔尼为师学习钢琴演奏。

1826-1851年创作了《十二首超技练习曲》1828年在巴黎定居,在住处教授音乐。

1831年帕格尼尼来到巴黎,他极大地启发了李斯特的想像世界和音乐世界。

1830年出席聆听了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首演,并将其改编成钢琴曲。

1833年在肖邦的巴黎寓所中邂逅了玛丽·达古伯爵夫人。

俩人去日内瓦同居。

1837年创作《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玛丽在意大利科摩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女儿科西玛。

1840年结识罗伯特·舒曼和理查德·瓦格纳。

1842年与玛丽的关系终止。

1847年到基辅演出时,邂逅卡洛琳·冯·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

1848年创作《前奏曲》。

1851年创作《玛捷帕》。

1852年创作b小调钢琴奏鸣曲。

1855年创作《但丁》交响曲。

1865年加入圣方济修会,并取得了神父的头衔。

1869年他的学生奥尔加成为他的新情人,这段恋情很快便结束。

1875年匈牙利李斯特学院创立。

1886年7月31日深夜在拜罗伊特去世。

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雷汀,幼年即为神童,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琴独奏会。

1821年去维也纳,随萨列里与车尔尼学习。

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伦敦演出(受到英王乔治四世接见)。

1823-1835年住在巴黎,与柏辽兹和肖邦以及文学界、绘画界名流交往。

他享有风格趣味华丽非凡的钢琴炫技大师的声名,盛极一时。

1833年起与玛丽·达古伯爵夫人同居,生子女三人,女儿科西玛先嫁比洛,后嫁瓦格纳。

1840-1847年,在欧洲、俄国等地巡回演出,与卡洛琳·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同居。

1848-1859年,任魏玛宫廷乐长,在此十年中指挥演出大量作品,特别是柏辽兹和瓦格纳的作品,使魏玛一跃而为显赫的音乐中心。

1850年指挥《罗恩格林》的首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生涯

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 利雷汀,幼年即为神童,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 琴独奏会。1821年去维也纳,随萨列里与车尔 尼学习。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伦敦演出 (受到英王乔治四世接见)。

1823——1835年住在巴黎,与柏辽兹和肖邦以及文
学界、绘画界名流交往。他享有风格趣味华丽非凡
Franz Liszt
弗朗茨•李斯特
2016/5/15
李斯特生平简介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著名的匈牙利作曲
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 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 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 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
格纳家中去世。


个人风格
李斯特是19世纪最辉煌的钢琴演奏家。他受意大利小提琴演
奏名家帕格尼尼的启发,决心在钢琴上创造出同样的奇迹。他的 演奏风格继承了克列门蒂、贝多芬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发展 了一种19世纪音乐会的炫技性演奏风格。

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 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 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

2016/5/15

李斯特将原来背朝听众的演奏位置变为 侧面,使演奏家的情感与听众更易沟通,而
且形成了辉煌浪漫的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
格,他与同在巴黎的肖邦一起将钢琴艺术推
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晚年的李斯特,开始收敛了他的炫目的
技巧,尤其在他的晚年小品中,看似简单的
音符,内中却暗藏了深不可测的玄机。

6、作为魏玛乐派的带头人,他和柏辽兹、瓦格 纳等倡导标题音乐,强调音乐与情感的联系,并与 以勃拉姆斯为代表的莱比锡乐派展开激烈的学术之 争,掀起了新的艺术潮流。
2016/5/15
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
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 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中文名:弗朗茨•李斯特 外文名:Franz Liszt 别 名:钢琴之王 国 籍:匈牙利 出生地:匈牙利 出生日期:1811年10月22日 逝世日期:1886年7月31日 职 业: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信 仰:基督教 主要成就:被誉为“钢琴之王”、首创交响诗体裁 代表作品:交响曲《浮士德》、《但丁》;钢琴曲 《匈牙利狂想曲》 《钟》 师 从:车尔尼,萨列里,雷哈
突出贡献

1、他首创了交响诗,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表现融化在交响音乐之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 标题交响音乐的内涵,为管弦乐创立了新的艺术 形式,采用单乐章结构和主题变形手法,对后世 的音乐创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他创作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渗透了匈
牙利民族特点,是钢琴音乐的典范作品,为后来
的民族乐派的先声;
返回
评价 《牛津音乐大词典》评说 根据所有可靠记载,李斯特即使不是唯一最伟大 的、也堪称是顶尖的钢琴家之一。其创作当时未受 人赏识。然而今天已被公认为上乘之作,不仅因作 品本身的价值,也因它们对瓦格纳、理查·施特劳 斯以及后世作曲家们不可磨灭的影响。他的钢琴曲 独树一帜,交响诗则开拓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交 响曲光彩逼人、想像丰富,宗教作品动人心弦且具 前瞻性,歌曲也格调甚高。李斯特一直是音乐界一 位浪漫的谜一样人物,是天才而不乏狡黠机智,是 炫技家同时也具表演天份。为人慷慨,提携同僚兴 后进。魏玛时期对瓦格纳的支持,以及后来对勃拉 姆斯和舒曼的大力提倡,导致十九世纪音乐的派系 分裂,对艺术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返回
2016/5/15
世界钢琴曲难度排名 排名第四李斯特 超技练习曲《鬼火》 排名第六李斯特超技练习曲《马捷帕》 排名第七李斯特超技练习曲《f小调热情》 排名第八李斯特超技练习曲 《狩猎》 排名第十李斯特超技练习曲《追雪》 排名第十二李斯特超技练习曲《夜之和谐》 排名第十四李斯特超级练习曲《英雄》

返回
帕格尼尼大练习共六首,作于1838年,呈现 给舒曼的夫人克拉拉。除最有名的《钟》取自小提 琴协奏曲外,其余五首均取材自帕格尼尼的《24首 随想曲》。
返回
《钟》
2016/5/15

升G小调 ,小快板(Allegretto),改编自帕格尼尼 《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模仿钟声的回 旋曲》中的中庸快板。此曲极负盛名,李斯特“炫 技之王”的称号也大多出于此。曲子开头左右手奏 出类似钟声的八度,接着在左手轻柔的和弦伴奏之 下,右手弹出主旋律。其后在主旋律的多次变奏以 及右手大范围跑动下,全曲达到高潮,最后在激烈 的和弦中结束。
返回
马捷帕
2016/5/15

刚开始浓厚的气氛,后期的辉煌的双音富有几句的 表现力,也被誉为“辉煌的双音练习曲”开始有标 准的李斯特风格,演奏者也必须开始炫技,因为难 度加大。有大量的装饰音。一共有七分多钟中段旋 律有些高雅的伤感,平静而又忧伤。最后复转入激 烈。
返回
夜之和谐
2016/5/15
超技练习曲11号,又名“黄昏的和谐”。李斯特超 技练习曲中最有名的一首。 一开始比较慢,象要诉说一件事。然后却突然沉默 不语,只是用最激烈最高级的音乐来倾诉。这是整 个超级练习曲的最高潮,是听觉上的最高享受。一 层层的推进,又一层层的返回,不同的感受接踵而 来,让人不忍离开这一段音乐。 这首练习曲是李斯特音乐的极致。

返回
十二首超技练习曲
2016/5/15

1826年,十五岁的李斯特完成十二首练习曲,最后 成为著名“超技练习曲”最初的版本,亦称为“超 级练习曲”,或“超凡练习曲”,为高级音乐会练 习曲。自己的创作风格洒下第一颗种子,作品最后 由李斯特献给车尔尼(Czerney),以感念师恩,但 乐曲中惊人的技巧,大概只有李斯特本人来演奏才 会发挥它的效果。

返回
鬼火
2016/5/15

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 的高难曲目。从技巧上看,李斯特的这12首作品难 度过分艰深,仿佛是钢琴演奏艺术的象牙塔尖,即 使在20世纪钢琴大师如过江之鲫的年代,也很少有 演奏家敢于挑战。 超技练习曲《鬼火》拥有高难的 双音技术,12超技当中最难的一首,拉赫说它是最 难的练习曲,技术刁钻不说,还必须弹得轻灵有趣 方能服人。
李斯特主要作品
钢琴独奏曲《爱之梦》 《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 《十二首超技练习曲》 《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

2016/5/15
next
爱之梦
2016/5/15

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写为三首钢琴曲,题作 《爱之梦》(Liebestraum,S541)。原来的歌词,分 别作为钢琴曲的题诗。第一、二首的题诗是德国诗 人乌兰德(Ludwig Uhland,1788-1862)的《崇高的 爱》(Hohe Liede)和《幸福的死》(Seliger Tod);第 三首的题诗是弗莱里格拉特的《爱吧》(Olieb so lang dulieben kannst)。三首《爱之梦》都是夜曲 体裁,特别著名的是其中的第三首,原来的歌曲作 于1845年,是一首用钢琴“演唱”的抒情歌曲,音 乐深情婉转,抒写弗莱里格拉特诗中的意境。
返回
匈牙利狂想曲
2016/5/15
《匈牙利狂想曲》(匈牙利语:Hungarian Rhapsody)是一组由弗兰兹李斯特所写的钢琴曲目。 全组19首曲目都是以当时匈牙利民歌音调为主题, 并于1846-1853年、1882年以及1885年期间所编写。 其中第2、5、6、9、12及14首其后由奥地利音乐家 法兰兹· 达普勒(Franz Doppler)改编以交响乐方式来 演奏。 《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最为著名,它的旋律要么 缓慢庄严,表现了匈牙利人民对民族不幸的哀痛和 控诉,要么富有速度感,展现出匈牙利人豪放、乐 观、热情的民族性格。
的钢琴炫技大师的声名,盛极一时。

1833年起与玛丽•达古伯爵夫人同居,生子女三人, 女儿科西玛先嫁比洛,后嫁瓦格纳。 1840——1847年,在欧洲、俄国等地巡回演出,与

卡洛琳•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同居。

1848——1859年,任魏玛宫廷乐长,在此十年中指 挥演出大量作品,特别是柏辽兹和瓦格纳的作品, 使魏玛一跃而为显赫的音乐中心。

1850年指挥《罗恩格林》的首演。这十年也是李斯 特自己的创作丰收的年代:作有《浮士德》和《但 丁》2首交响曲、12首交响诗和其他许多作品。

1860年起住在罗马艾斯特庄园。 1865年接受低品神职而成为李斯特神父,这一时期

创作许多宗教音乐,包括《圣伊丽莎白轶事》和
《基督》。
1869年起,往返于罗马、魏玛和布达佩斯三
地之间,其风流韵事仍为全欧洲的话柄。最
后5年致力于教学工作,门生中有西洛蒂、拉
蒙德和魏因加特纳等人;同时,创作进入重
要的新阶段,每首作品的和声都有重要创新,
如《愁云》和《死神恰尔达什》,预示了德 彪西的“印象主义”。
1886年75岁生日巡回演出,重访巴黎和伦敦,
同年在德国拜罗伊特因肺炎发作,在女婿瓦

3、他的超技练习曲创造了钢琴演奏领域的辉煌
技巧,极大的丰富了钢琴教学与演奏;

4、他强调钢琴的音乐效果,突破了前人的模式,
使钢琴音乐具有交响性的管弦乐队的效果和史诗般的
宏伟气势;

5、在晚期作品中,致力于探索新的技法,如运 用全音音阶、五音音阶等,和声常用不准备和不解 决的九和弦增三和弦,调性扩张到极限,这些探索 对瓦格纳和印象派式声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