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简介
钢琴艺术第06讲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艺术肖邦李斯特

生平(续)
• 1835年,与波兰一贵族的女儿玛丽亚恋爱,次年 求婚遭拒。
• 1836年底,结识法国作家乔治·桑,约一年后同 居。期间肖邦创作了许多最优秀的作品,如《24 首前奏曲》。1847年两人关系破裂,给了他致命 的打击,此后便是他一生中最阴暗的日子,生活 没有保障,肖邦的灵感和健康日益衰退。
bb小调谐谑曲
• 由小步舞曲发展而来,肖邦对此体裁作了重大发 展,将谐谑曲写成了独立、较大型的钢琴曲。
• 此曲有一定的幻想性和戏剧性,也有抒情、歌唱 性的优美段落。
• 第一主题是建立在谐谑性与英雄性的对比之上, 第二主题是抒情性旋律。中间段落是在结构上相 对独立的段落,包括三个互相对比的形象:
– 庄严、柔和的;婉转如歌的;轻盈流畅的形象。
• 采用三段结构
– 第一段:活泼的民间舞蹈; – 第二段:情绪激烈,起伏增强; – 第三段:回到第一主题。
“军队”波兰舞曲
• 波兰舞曲是16世纪以来流传在波兰民间的舞曲。 但它不像玛祖卡那样富有民俗性,而常有庄重华 丽的波兰贵族气息。
• 全曲分为三部分
– A大调,开始便显出庄严、雄伟的气魄,好似一 队威武的骑兵,正列队行进,给人以英雄凯旋的 形象;
bD大调摇篮曲
• 唯一的一首摇篮曲,曲中的和声旋律及伴奏都极 其简单。共只用了两个和弦,不断重复同一伴奏 音型模仿摇篮摇动的节奏。
• 虽然主题变化重复多达16次,但并不像变奏曲那 样段落分明,而是将其织成一支自始至终连成一 体的抒情旋律。
• 主题旋律朴素而深沉,充满了温柔圆润的女性气 息,表达着母亲对孩子的爱。
爱之梦—之三
• 前段
– 婉转,热情洋溢。起始在中音区出现一个轻声吟 颂,情意绵绵的旋律。含有爱的柔情和愉悦。
影响世界的50位经济学家简介

影响世界的50位经济学家简介1.亚当·斯密(1723~1790年)出生于苏格兰伐夫郡。
号称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在古典经济学、现代自由市场、劳动分工等领域有重大学术贡献。
2.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
生于犹太人家庭,父亲为证券交易所经纪人。
12岁到荷兰商业学校学习,14岁随父从事证券交易。
1793年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25岁时拥有200万英镑财产,随后钻研数学、物理学。
1799年,读亚当·斯密《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参加了当时关于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讨论,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3.马尔萨斯(1766~1834年)出生于英格兰一个土地贵族家庭。
1784年,入剑桥大学;1798年,加入英国教会的僧籍,任牧师;1799年,到欧洲一些国家调查人口问题;1805年,任黑利伯里学院历史和政治经济学教授;1819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798年,出版了一本颇具影响的小书,题目是《人口原理》(Principle of Population)。
4.圣西门(1760~1825年)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
圣西门出身贵族,曾参加法国大革命,还参加过北美独立战争。
他抨击资本主义社会,致力于设计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并花掉了他的全部家产。
在他所设想的社会中,人人劳动,没有不劳而获,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5.萨伊(1767~1832年)生于里昂一个商人家庭。
少年时代即开始经商。
曾在英国伦敦附近一所商业学校学习,在此期间了解到英国工业革命进程并接触到斯密的学说。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时,他正在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任职,拥护当时大资产阶级的执政,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并一度从军。
雅各宾派上台后转而反对革命。
1794~1799年任《哲学、文艺和政治旬刊》主编,于该刊发表经济文章,批评国民大会活动,后受拿破仑一世重视被委任为法官,又被派往财政委员会工作。
作曲家李斯特是谁

作曲家李斯特是谁李斯特作品开创了音乐演奏形式的先河,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前期代表之一。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作曲家李斯特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曲家李斯特的简介弗兰兹·李斯特(或李斯特·费伦茨)(德语:Franz Liszt,匈牙利语:Liszt Ferenc,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匈牙利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作曲家李斯特的生平李斯特出生于奥地利一个叫莱丁的村庄,当时匈牙利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他父亲是匈牙利人,母亲是奥地利的日耳曼族人,因此他有两个名字,分别是匈牙利和奥地利德语两种拼法,他从小随母亲说德语,直到晚年才学会用匈牙利文写作。
匈牙利人自诩为欧洲唯一的有色人种,他们的姓名排列也和其他欧洲人不同:姓在前,名在后。
李斯特的父亲是一位业余音乐家,他5岁时由父亲教会弹奏钢琴,8岁时开始作曲,9岁登台表演,获得匈牙利贵族资助赴维也纳学习,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卡尔·车尔尼,他曾说:“我的一切都是车尔尼教我的。
”贝多芬曾听其演奏,并亲吻其额头。
1823年全家迁居巴黎,1824年在巴黎首次公演获得成功。
1835年他和达尔古特伯爵夫人同居,1840年分手,伯爵夫人为他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女儿后来嫁给瓦格纳。
1843年担任魏玛大公的宫廷乐长,1848年他又和俄国亲王王妃莎茵-维特根斯坦同居,并成为贵族,改名为弗兰兹·冯·李斯特。
1861年赴罗马,为了不和王妃结婚,1865年李斯特出家成为天主教神职人员,但仍然身着神甫的黑袍在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和意大利各处奔走授课,并分文不取,扶助了许多年轻音乐家,如葛利格、德布西、鲍罗丁等,为普及音乐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匈牙利人为了争取独立,将李斯特看作是民族英雄,每次邀请他回匈牙利,都会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
1886年他在德国的拜罗伊特(巴伐利亚州靠近捷克边境)因肺炎不治去世,安葬于当地。
李斯特简介及作品

李斯特简介及作品嘿,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李斯特。
李斯特啊,那可是音乐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呢。
他就像是音乐世界里的超级明星,光芒万丈。
你要是把音乐比作一片浩瀚的星空,李斯特就是其中最璀璨的几颗星之一。
李斯特全名叫弗朗茨·李斯特,这名字念起来就很有那种欧洲古典音乐家的范儿。
他出生在匈牙利,那可是个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地方。
就像匈牙利的舞蹈一样,李斯特的音乐也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他的一生丰富多彩,在音乐领域的贡献那可太大了。
李斯特的演奏技术简直神了。
他的手指在琴键上跳动的时候,就像一群灵动的小精灵在欢快地舞蹈。
他的演奏风格华丽无比,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杂技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最惊险刺激的节目,每一个音符都像是精心编排的动作,让人目不暇接。
你要是听他演奏,就感觉自己像是坐在一艘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的船上,一会儿被高高抛起,一会儿又被温柔地接住,情绪完全被他的音乐带着走。
他的作品也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得很。
比如说他的《钟》,这首曲子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钟表匠用音符打造出的一个精美绝伦的钟表。
每一个音符就像钟表里的小零件,精准地组合在一起,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曲子里有那种轻快跳跃的感觉,就像钟表的指针在滴答滴答不停地转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还有他的《匈牙利狂想曲》,这可不得了。
你要是没听过,那可真是太遗憾了。
这曲子就像是一幅描绘匈牙利人民生活的巨大画卷。
开头可能是宁静的村庄,就像一幅田园风光画,慢慢地,情绪开始高涨,就像村庄里的人们开始举行盛大的庆典。
音乐里有那种浓郁的民族风格,各种独特的节奏和旋律,就像匈牙利独特的服饰和美食一样,充满了地方特色。
你仿佛能看到匈牙利的小伙子们在欢快地跳舞,姑娘们穿着漂亮的裙子在旁边拍手欢笑。
李斯特的音乐创作对后来的音乐发展影响深远。
他就像是一个音乐界的开拓者,在他走过的地方,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他的创新精神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音乐创作的新大门。
后来很多音乐家都受到他的启发,就像一群小蜜蜂在他这朵巨大的花朵上采蜜一样,从他的作品里汲取灵感。
李斯特生平简介资料

返回
2018/10/23
世界钢琴曲难度排名 排名第四李斯特 超技练习曲《鬼火》 排名第六李斯特超技练习曲《马捷帕》 排名第七李斯特超技练习曲《f小调热情》 排名第八李斯特超技练习曲 《狩猎》 排名第十李斯特超技练习曲《追雪》 排名第十二李斯特超技练习曲《夜之和谐》 排名第十四李斯特超级练习曲《英雄》
2018/10/23
李斯特将原来背朝听众的演奏位置变为 侧面,使演奏家的情感与听众更易沟通,而
且形成了辉煌浪漫的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
格,他与同在巴黎的肖邦一起将钢琴艺术推
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晚年的李斯特,开始收敛了他的炫目的
技巧,尤其在他的晚年小品中,看似简单的
音符,内中却暗藏了深不可测的玄机。
艺术生涯
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 利雷汀,幼年即为神童,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 琴独奏会。1821年去维也纳,随萨列里与车尔 尼学习。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伦敦演出 (受到英王乔治四世接见)。
1823——1835年住在巴黎,与柏辽兹和肖邦以及文
学界、绘画界名流交往。他享有风格趣味华丽非凡
返回
十二首超技练习曲
2018/10/23
1826年,十五岁的李斯特完成十二首练习曲,最后 成为著名“超技练习曲”最初的版本,亦称为“超 级练习曲”,或“超凡练习曲”,为高级音乐会练 习曲。自己的创作风格洒下第一颗种子,作品最后 由李斯特献给车尔尼(Czerney),以感念师恩,但 乐曲中惊人的技巧,大概只有李斯特本人来演奏才 会发挥它的效果。
李斯特主要作品
钢琴独奏曲《爱之梦》 《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 《十二首超技练习曲》 《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
风格迥异的诉说——李斯特《爱之梦》三种演奏版本分析

乐曲曲式分析图二、钢琴家简介卡蒂雅·布尼亚季什维莉,是1987年出生第比利斯的格鲁吉亚钢琴家。
三岁开始学钢琴,六岁就已经有和乐团合作的经历了。
她才华横溢、美丽大方,是世界上最受好评的美女钢琴家之一。
她从战争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独特经历,她无法不令人瞩目的美好外型,都令她成为音乐厅舞台上备受关注的焦点。
辻井伸行,是1988年出生在日本的钢琴家,出生后就全盲,好在辻井伸行的妈妈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发现了他对钢琴有特殊才能,于是四岁的时候,辻井伸行就开始了专业的钢琴学习。
学习的过程比一般人都要艰苦,他必须一手摸着点字谱一手弹奏,很多时候都是听着老师弹奏的录音反复听反复练习。
这些年的坚持与努力使他乐曲呈示部分析图从呈示部演奏的时间来看,三位钢琴家演奏的都是一分二十多秒,瓦伦提娜呈示部演奏的时长稍稍长些,就力度而言,瓦伦提娜演奏的力度振幅最弱,辻井伸行演奏的力度最强。
对于呈示部的乐段的处理,卡蒂雅的a乐段非常的安静优美,a旧安静,只是伴奏声部比a乐段丰富了起来;辻井a乐段并没有特别乐曲展开部分析图展开部的演奏时间都是一分三十秒左右,力度而言,从图中可29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19以看出卡蒂雅演奏的力度是由强到弱到更弱,辻井伸行弹得是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瓦伦提娜演奏的力度是由弱渐强再渐弱。
展开部包含着整个乐曲的高潮,从谱面上来看,乐曲的高潮点是b 2乐段的g 3音,接下来我们分析三位钢琴家对乐句高潮的各自的理解。
乐曲高潮分析图如图所示,选取的是三位钢琴家b 1b 2与连接乐段,划线处是乐曲的高潮点,卡蒂雅这里将高潮处处理的旋律线条向下,给听众一种神秘优雅的感觉,随后的消散弹的也非常的安静。
笔者对于卡蒂雅这里的理解是乐曲到达了另一种境界,所谓物极必反,这也是一种高潮的诠释。
辻井伸行这里处理的就是依照谱面上旋律线条上行作乐曲的高潮,高潮后乐曲有层次的消散,慢慢的到了连接处才消散安静了下来,而瓦伦提娜演奏的高潮点不是特别的明显,仿佛整个b2乐段都被她设置成了乐曲的高潮,由图示可以看出,瓦伦提娜高潮后的消散做的很明显。
李斯特及其著作

人物简介李斯特,全名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也称F·李斯特,1789年8月6日生于德国符腾堡鲁特林根市,其父是制革匠,同时担任多个公职,虽不富裕但深受尊重。
李斯特从小反感父亲的职业,决心为自己的事业奋斗。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
年轻时十分得志,在德国多地的书记员办公室供过职,尔后进入符腾堡政府市民服务部工作,1817年就升任到了大臣副秘书长职位,当时有位大臣很欣赏他,在这位大臣的促使下,李斯特出版了一本小册子,首次向官僚主义和官僚作风公开宣战。
并由于这本小册子,被任命为大学教授。
1819年,由于组织旨在统一德国经济的全德工商联盟受到迫害,被迫辞去蒂宾根大学教授职务,并被解除其他政府公职。
1822年,担任市议员期间,由于提出激进的民主改革主张,被以“煽动闹事,阴谋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判处10个月监禁。
李斯特潜逃到了法国和瑞士。
两年后回国,随即被关押。
为了彻底摆脱这个危险分子,政府同意他移居美国。
1825年李斯特一家到了美国。
他开始经营农场,还担任过报社编辑,并开办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煤矿,是李斯特达到了富足的程度。
1832年,李斯特回到欧洲参与莱比锡—德累斯顿铁路建设工程,他希望通过建立全国铁路系统推动德国经济的统一。
1834年,德国关税同盟建立。
但他的全国铁路系统计划由于封建割据和资产阶级的狭隘的惟利是图本性失败。
1837年,李斯特在美国的矿山在美国的银行危机中破产了,李斯特陷入生活困境中。
其间,李斯特一直受到政府的监视,并受到再次被监禁的威胁。
尽管他不断努力,仍然不能在他的祖国找到一份固定职业。
李斯特被迫流亡法国。
法国梯也尔政府曾邀请他担任铁路建设和贸易政策方面的要职,但由于法国对德国的侵略性态度,李斯特拒绝了,主要靠给报社撰稿牟取微薄的收入。
李斯特简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
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是这19首《匈牙利 狂想曲》中较为著名的一部,虽然也是由“拉苏 舞”和活跃的“弗利士舞”两部分组成,但他前 面有一个庄严而强有力地八小节的引子,在两个 庄严的和弦后,带有装饰音的匈牙利民间音乐风 格,浓郁的旋律即把我们带到了一种民间舞曲生 活的气氛中。这段音乐在节奏上较为自由,以缓 慢的速度展开。这是一部炫技性钢琴作品,比较 注重外在的演奏效果,给人以无比的快乐之感。
李斯特
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是匈牙 利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他6岁跟父亲 学习钢琴,9岁能演奏难度很大的作品。1821年 在维也纳从萨里奇和车尔尼学习。1823年到巴黎 结交各界名流,获得炫技大师盛极一时的名声, 紧随帕格尼尼之后在巴黎掀起狂潮。1848年任魏 玛乐正,10年中使魏玛成为显赫的音乐中心,在 创作、音乐评论、指挥和教学上成绩突出。1865 年成为神父,辗转在罗马,魏玛和布达佩斯之间, 1886年巡演中在拜罗伊特去世。是浪漫主义怪杰, 主要作有钢琴曲、标题管弦乐及宗教音乐。
李斯特的钢琴音乐
李斯特的钢琴作品主要有:1)标题性,《旅 行年代》(1835-1890)共3集,《梅菲斯特圆 舞曲》(1881-1885)。2)练习曲,12首《超 级练习曲》(1826-1852);从随想曲改编的6 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1854),其中有“钟”、 “音乐会练习曲”。3)舞曲20首《匈牙利狂想 曲》。4)《降b小调奏鸣曲》(1854)。5)改 编曲
《匈牙利狂想曲》
狂想曲这一概念在希腊文中有“民族史诗” 的含义,到了19世纪专指以史诗和民族叙事诗为 题材而创作的器乐曲。李斯特为这一器乐题材写 过19首钢琴音乐作品,他们都是根据匈牙利的吉 普赛民歌和民间舞曲的旋律创作而成的。这19首 匈牙利舞曲鲜明地反映出李斯特与匈牙利民间音 乐及居住在匈牙利境内的吉普赛人的血肉关系。 匈牙利音乐中的调式、音调、演奏方式,以及有 缓慢的“拉苏舞”和活跃的“弗利士舞”组成的 民族舞蹈“恰尔达什” 被李斯特贯穿使用在这 些舞曲中,它们反映出这个民族及豪迈奔放又郁 郁寡欢的双重性格。
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这是一部带有沉思、哲理性的钢琴作品,主要反映
李斯特对人生、社会的哲学思索,对人类前途的忧患意 识。这部作品1830年构思,1849年完成它的全部创作, 1853年进行了重大修改,1855年2月17日首演,柏辽兹 指挥,李斯特担任独奏。这部作品中李斯特用了“标题 交响诗”(将多乐章的套曲结构压缩为单乐章,然后通 过单一主体的变化将它们统一起来,并通过这单一主体 的变形发展,获得表现情节上的内在展开。)的创作原 则,它打破了传统钢琴协奏曲的三个乐章的结构,并通 过几个主题的变化发展将它结合为一体,形成独立的单 乐章结构。《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分为四个部分:第 一部分是按奏鸣曲的框架写成的;第二部分是个“近乎 柔版”段落,用较为自由的三部曲式写成;第三部分 “三角特是浪漫主义时期另一位在钢琴创作上做出较 大贡献的作曲家,他的钢琴音乐,以其抒情性的诗情画 意、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和交响性的宏伟气派而著称。李 斯特的钢琴音乐创作,受到了小提琴家帕格尼尼、钢琴 家肖邦及作曲家贝里尼、威尔第的歌剧,贝多芬、柏辽 兹的交响曲和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强烈影响。1831年,李 斯特在听了帕格尼尼的小提琴音乐会后,深为其华丽的 演奏风格、高难度的技巧所激动。自此后发誓要把钢琴 的演奏技巧提高到相同的表现程度。而肖邦在音乐中大 跨度的表现手法、歌唱性的旋律风格、丰富细腻的情感 表现也被融化到李斯特的钢琴音乐的创作中。李斯特在 其旅行演出的年代,曾将贝里尼、威尔第的歌剧、贝多 芬、柏辽兹的交响曲改编成钢琴曲进行演奏,这种在钢 琴音乐中追求丰富的声乐与器乐各自特色的做法,无疑 丰富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