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圣才出品】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答案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答案【篇一: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txt>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方法助人的专业活动,它首先发端于西方社会,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利。
工作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第一:整个社会日益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告诉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力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的扩张第四:社会问题大量的出现(饥饿、贫穷、失业、堕落)综上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对于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带来的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试图消灭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的途径方面,基本上分为改良和革命两种思路。
改良主义者认为,可以采用补救和协调的方法,可以通过修改社会政策来调整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其具体措施包括实施社会救济、提倡人道主义和博爱互助等等。
总之,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要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去解决自身的问题。
革命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运行规律出发,论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对之进行革命的改造。
这不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批判,而且是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打碎旧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种公平的、没有阶级压迫的、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社会。
西方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
受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它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一~五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社会工作(广州大学2019年研;内蒙古大学2019年研;西南大学2010年研;华中农大2010年研)答: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
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
具体说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者(安徽大学2019年研;武大2010年研)答:社会工作者是指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是帮助和服务的提供者。
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
在有些国家,社会工作者的身份比较容易确定。
这些人一般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并获得社会工作的硕士或学士学位,他们在社会福利机构或设施中专门从事社会服务,并被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所认可,被雇主认为是社会工作者。
3.案主(西南大学2019、2010年研)答:案主又称受助者,是指遇有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人。
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采取行动与社会工作者互动。
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必要性。
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案主的利益高于社会工作者的利益,社会工作者应为实现案主的利益、满足案主的需要而开展工作。
绝不允许社会工作者因自身的利益或需要而损害案主的利益。
这和一般人际关系强调互惠明显不同。
4.助人自助(西南大学2019年研;中山大学2012年研;西南大学2010年研)答:助人自助是指社会工作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在帮助他人的活动过程中贯穿的一种核心价值理念。
在这个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作为行动者,依自己的助人价值观去设计和实施助人活动,并积极吸引受助者主动参与这一行动过程,通过相互配合与协调,从而达到助人目的。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三章 社会工作价值)【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工作价值1.什么是价值?什么是社会工作价值?答:(1)不同学科对价值有不同的定义。
概括不同领域对价值的界定,价值是指人们对社会中一切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或评价。
(2)社会工作价值不是别的,它是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工作者基于社会公平、平等、和谐、公正的理想和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等而奉行的一套基本理念、态度及行为准则的总称。
社会工作所奉行的价值与其他领域所奉行的价值以及社会一般价值既有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区别。
2.如何理解价值对社会工作的存在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答:价值对社会工作的存在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于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或对社会工作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1)从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社会工作是与价值密切相连的一种职业或事业。
社会工作一开始就是社会福利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福利制度是和价值须臾不可分离的。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把对社会弱者的支持和救助视为社会特别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视为促进社会和谐、公正的必然要求。
(2)从价值与社会工作的总体关系看,价值是社会工作存在和定义的重要基础。
在社会工作的结构中,价值被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
它不仅是做事情的一种方式,而且是关于做什么事情是有价值的和它应该如何去做的准则。
(3)从价值与社会工作者的关系看,价值构成一个理想的社会工作者生命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全部。
作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工作者,无论在意识还是在潜意识里,都充满着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无论在精神还是在行为上,都受到社会工作价值的支配和导引。
(4)从价值与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的关系看,价值对社会工作方法、技术、技巧的选择与运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方法、技术等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价值对社会工作方法和技术具有方向性的指引作用。
同时,价值和社会工作的方法、技术之间又是互动的。
3.试比较西方社会工作学者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不同概括。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案主2.行为主义理论3.普惠主义模式4.人格结构5.社会行政6.家庭沟通7.矫正社会工作8.个案研究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方法论。
2.简述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及其所包含的大致内容。
3.简述社会个案工作的实践问题。
4.简述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
5.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特性。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述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
2.中国儿童社会工作有什么特点?应如何发展?3.社会工作实习模式。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案主答:案主又称受助者,是指那些遇有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人。
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采取行动与社会工作者互动。
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必要性。
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案主的利益高于社会工作者的利益,社会工作者应为实现案主的利益、满足案主的需要而开展工作。
绝不允许社会工作者因自身的利益或需要而损害案主的利益。
这和一般人际关系强调互惠明显不同。
2.行为主义理论答:行为主义理论是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它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但它不是应用心理分析或认知心理学而是应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如条件反射、条件运算、学习理论等)与方法(如实验等)来完成这一任务。
它认为心理分析及认知理论将关注的焦点放在难以观察、验证的内心世界上是一种不智之举,人们真正能观察到因而也能关心的只是个体的外显行为而已。
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的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
3.普惠主义模式答:普惠主义模式主要从以下方面理解:①福利分配采取涵盖所有公民的普惠主义原则,其目的主要是消除差别,建立公民之间的完全平等,从而促进社会正义和社会整合。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体系)【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三章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体系一、名词解释1.社会工作价值(华中农大2012年研)答:社会工作价值是指社会工作者在自己的实践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意义和价值规定。
在一定程度上,平等、信誉、独立、礼貌、孝顺、抱负、勤奋和竞争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
这八个方面可以成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
巴特利特认为,社会工作价值包括如下内容:①个人应受到社会的关怀;②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③个人对他人负有社会责任;④人们有共同的人类需求,但是,每个人则是独特而异于他人的个体;⑤民主社会的实质表现为使每一个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以及通过社会参与来尽到社会职责;⑥一个理想的社会应有其职责与能力,向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提供充分的机会来解决困难、预防问题,以及促进自我能力的发挥。
2.接纳(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研;贵州大学2019年研;内蒙古大学2019年研;中山大学2012年研;社科院2011;河北大学2011年研)答:接纳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之一,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接受、相信和尊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
接纳不仅拒绝判断,而且积极地追求理解。
作为一个积极的动词,接纳意味着接受、相信和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尊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我们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
3.自决答:自决即自我决定。
在社会工作中,自决更多的是针对社会工作者而言的。
由于其地位关系,社会工作者很容易替案主决定,犯越俎代庖的错误。
自决就是提醒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力。
4.个别化(中南大学2019年研;兰州大学2019年研)答:个别化是一种分别逐一对待的方法,体现了传统的社会工作价值。
它把每一个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
个别化原则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1-9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工作领域一、名词解释1.社会工作者(武大2010年研)答:社会工作者是指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
在有些国家,社会工作者的身份比较容易确定。
这些人一般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并获得社会工作的硕士或学士学位,他们在社会福利机构或设施中专门从事社会服务,并被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所认可,被雇主认为是社会工作者。
2.格林伍德答:格林伍德是美国社会福利领域学者,1957年发表了《专业的属性》一文,声称任何职业团体要具备以下5个特质才构成专业:①一套系统化的理论体系;②专业权威;③社区的认可;④一套规定的伦理守则;⑤一种专业的文化。
根据这一标准,格林伍德认为当时的社会工作已具备了专业的属性,成为一个专业。
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
答: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主要包括:约定、预估(诊断)、计划、干预与评价这5个阶段。
(1)约定约定,即确立专业关系。
这是社会工作过程的开始。
当当事人向社会工作机构求助时,社会工作机构就应当对求助的有关信息进行初步的评估。
根据评估的结论确定是否接受该当事人。
如果接受,该当事人即成为案主,接之而来便是安排相应的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专业协助关系。
(2)预估预估又称“诊断”。
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后,预估的工作便开始了。
社会工作者在这一阶段工作的关键是收集和分析与案主遇到的问题有关的各方面资料和数据,以了解案主的真实情况,为制定干预计划做准备。
(3)计划计划,又称“规划”。
它是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工作者为了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思考、计算、比较与抉择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可以归结为设定目标和选择方案两个方面。
(4)干预这一阶段是实际采取行动的阶段。
社会工作者通过在各种备选方案中反复比较而确定最佳方案后,即将其付诸实施,实际促使案主改变,解决案主问题。
这一阶段是整个社会工作服务过程的关键,能否取得预期的结果,就主要取决于这一阶段。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体系(复习笔记)【圣才出品】

3.1 复习笔记一、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1.社会工作产生和发展的哲学根源工业革命以前的人类各种哲学思想,是社会工作产生的肥沃土壤和深厚基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观念发生诸多变化,家庭照顾体系解体,社会支持系统产生,新教伦理、社会责任等观念出现,是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产生的直接原因。
总之,经济变革是基础,它反映了社会工作必然要产生的历史趋势;哲学变革是先导,它决定社会工作产生的形式。
(1)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伦理影响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从起源上讲,这种新教哲学也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
新教赋予个体以直接与上帝对话的主体地位,这种哲学观念的变革,不仅刺激了资本主义精神,而且也为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案主”概念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化和专门化程度日益提高。
现实问题和福利哲学观念的转变推动着社会工作逐步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人们逐渐认识到政府在帮助穷人上负有主要责任。
政府、社会应该对个体负责的新观念悄然兴起。
这种新的福利观念导致了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一场革命。
2.社会工作与哲学(1)人生需要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作为人的高级认识,哲学首先是人生的指南,人的行为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①哲学为人们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提供了理念和方法。
哲学不仅有助于人们发现情景定义、发展情景身份和计划扮演角色,而且有助于人们改善人际关系、发展群体认同、促进群体团结和弘扬社会正义。
②哲学为人们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思想工具和锐利武器。
哲学在帮助人们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上,在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解决各种问题时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③哲学为人们提供了关于人生目的的答案,把人带进了信仰层次。
(2)社会工作需要哲学哲学对社会工作的意义,可以从一般哲学、社会工作专业哲学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三个层次来分析。
①一般哲学一般哲学为社会工作者及其服务对象提供了共享的哲学理念和价值观念,这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和合作的文化基础。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 95 页
第 96 页
第 97 页
第 98 页
第 99 页
第 100 页
第 101 页
第 102 页
第 103 页
第 104 页
第 105 页
第 106 页
第 107 页
第 108 页
第 109 页
第 110 页
第 111 页
第 112 页
第 113 页
第 114 页
第 134 页
第 135 页
第 136 页
第 137 页
第 138 页
第 139 页
第 140 页
第 141 页
第 142 页
第 143 页
第 144 页
第 145 页
第 146 页
第 147 页
第 148 页
第 149 页
第 150 页
第 151 页
第 152 页
第 210 页
第 211 页
第 212 页
第 213 页
第 214 页
第 215 页
第 216 页
第 217 页
第 218 页
第 219 页
第 220 页
第 221 页
第 222 页
第 223 页
第 224 页
第 225 页
第 226 页
第 227 页
第 228 页
第 172 页
第 173 页
第 174 页
第 175 页
第 176 页
第 177 页
第 178 页
第 179 页
第 180 页
第 181 页
第 182 页
第 183 页
第 184 页
第 185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1.试述价值观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答:价值对社会工作的界定不是部分的界定,而是总体的界定。
它不仅决定社会工作的性质、目标和意义,而且决定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关系、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和伦理原则以及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关系,等等。
(1)高登斯坦(H.Goldstein)是这样来说明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关系的:“价值被认为是社会工作定义的基础,同时被看作是社会工作的唯一基础或不可缺少的基础之一。
它还被认为是社会工作技术的源泉,是对某些人进入某种职业的动机和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互动的特征、关系的解释。
总之,在社会工作的结构中,价值被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2)列维(C.S.Levy)说:“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
它不仅是做事情的一种方式,而且是关于做什么事情是有价值的和它应该如何去做的准则。
对于人们,它充盈着理想主义的抱负和关于人们应该如何被对待的理想主义的理念……对普通凡人不能期待的实践和关照却都可以期待于他们(社会工作者)”。
2.试述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答:社会工作是工业化和都市化的产物,它是对工业化和都市文明的一种反应,其本身就是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
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工作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代表着西方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观。
(1)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植根于西方文化之中。
信仰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是西方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
这些核心的社会价值观念产生于新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
因此,新教伦理、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观念成为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深厚基础。
(2)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在西方社会工作发展中,关于价值体系影响最大的有三个范畴:①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美国社会工作实务的操作定义包括六条价值叙述:a.个人是社会首先要关心的对象;b.在社会和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c.它们具有相互的社会责任;d.尽管对每个人来说,他们都具有共同的人类需要,但是每一个人从本质上来说是唯一的,与其他人是不同的;e.民主社会的一个基本属性就是通过积极地参与社会,实现每一个人全部潜能和社会责任假设;f.社会有责任提供各种方式,克服或阻止在个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的自我实现的障碍。
②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a.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b.人在生理、智力、情感、社会、审美和精神方面具有天赋的潜能和权力;c.人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天生的驱动力和义务;d.人具有选择的能力,并且由于其有自我实现的义务,他具有自我决定的权力;e.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并且他有这样被考虑的权利和需要;f.为了其潜能的实现,人有要求合适的手段的权利;g.每一个人需要在其社会提供的权力和社会保证的机会方面和谐发展,以满足他在身体上、心理上、经济上、美学上和精神上的基本需要;h.人的社会活动在其自我实现的斗争中是重要的;i.社会有义务促进个人的自我实现;j.社会通过其个体成员的贡献有权利变富。
③泰彻的价值体系a.每一个人都有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b.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尊敬和得到周到的对待;c.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影响他的决策;d.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由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和天赋;e.每一个人都应该公平地分享对货物和服务的控制;f.对于为了理性行为所必需的信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完全和自由获得的权利。
(3)三种价值体系的比较①操作定义与泰彻的价值体系的比较操作定义与泰彻的价值体系的价值体系是比较接近的。
但是,仔细比较起来,操作定义和泰彻的价值体系还有相当的差异。
a.前者更多的是从社会的立场上来说话,后者主要是站在个人立场上来说话;b.前者采用更加肯定的语气说话,多用“是”、“有”和“存在”等字眼;后者则多采用虚拟语气说话。
这也许是其基本立场的不同所致。
c.前者更加一般化,更加接近知识范畴;后者则比较具体化,更加接近价值范畴。
②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与其他两个价值体系的比较a.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居于二者之间,它兼有上述两个体系的特征。
它从个人的立场直接论述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它们是“至高无上”的,但所使用的语言则完全是肯定的;b.它比其他两个体系对人的价值的叙述更加详细和具体。
它认为人在生理、智力、情感、社会、审美和精神方面都具有天赋的潜能和权力;其表达形式更符合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在现代社会工作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
c.它的知识和理论基础比其他两个体系更加广阔和深厚。
因此,可以认为,与其他两个体系相比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更能代表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更能发挥持久性的影响。
3.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内部可能存在哪些矛盾?应该怎样看待这些矛盾?答:(1)在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争论。
概括起来,它们包括:①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长期受到西方社会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钳制和束缚。
以实施社会福利为目标的社会工作更容易被扣上“社会主义”的帽子而受到排斥。
这反映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价值观的矛盾与对立。
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社会虽然容忍了“慈善组织会社”运动的发展,但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一种意识形态,它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是密切关注的。
②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争论在社会工作内部,不同学派之间在价值观的内容、重点和取向上亦存在着争论,作为代表的是功能学派和治疗学派的矛盾和对立。
a.功能学派起源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社会工作学院,其代表人物罗宾逊的“A Changing Psychology in S0cial Casework”(社会个案工作中不断变化的心理)和泰弗特的“The Relation of Function to Process in Social Casework”(社会个案工作中功能与过程的关系)这两篇最重要的文献为功能学派奠定了基础。
功能学派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认为,社会个案工作的技巧并不是精神病学的附属物,而是基于帮助而不是治疗这一特殊过程概念之上的一项完全独立的技术。
b.治疗学派起源于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工作学院,它主要以精神分析的理论化、扩展的人格类型、心理—社会和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具有特色的防御机制和个人成熟水平等为方法论基础。
哥伦比亚大学的劳瑞(F.Lowry)概括出治疗的三种类型:操纵,目标在于环境的丰富或修正;环境治疗,集中改变环境以便影响个人关系;强化治疗,目标在于态度和关系的修正。
③社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三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西方社会的社会价值是受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影响的。
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运作方式,并不能保证社会都认同社会工作者所信奉的价值体系。
机构是政府社会福利项目的制定者和发放者,它需要雇用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福利项目的执行者和代理人。
机构的价值应该反映社会的价值。
在社会价值处于良好运作的情况下,有时候机构并不能忠实执行社会的价值。
④价值从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的矛盾专业的价值在执行过程中并不总是一致的。
在把抽象的叙述转变成针对具体情境中的运用时,在价值的操作化上可能出现问题。
在西方社会工作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道德问题,构成了所有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这就是自由和福祉。
但是有时候要把这二者统一起来是困难的。
在有些情况下,自由会威胁福祉,反之亦然。
(2)对于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内部可能存在的这些矛盾,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①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理论来看,社工也是普通人,经历着社会化的过程,有着自身对社会的认知和价值判断,想要彻底做到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
所以,有时候会不可避免的与社会的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发生冲突;②作为一门实务科学,绝对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或者社会价值观都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社会工作。
价值观的冲突必然会是困扰专业社工的问题,但是,也正是这种矛盾促使社会工作专业和社会工作者不断的反思,进步和完善,不同的学派之间对于价值观的不同意见和探讨正是最好的体现;③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来看,无论是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专业责任与个人责任还是个性化或者模式化,都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与冲突,因而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冲突归根结底集中在一个焦点上即个人与社会环境。
社会,社工机构以及社会工作者之间的矛盾正是作为个人的社会工作者与其所服务的社会与机构之间的矛盾;④最后,从社会工作实务的角度看,社工不应该隐藏社会工作价值观矛盾的存在而是应该勇敢的面对矛盾,并积极主动的根据社工的价值序列(保护生命--差别平等--自由自主--最小伤害--生活品质--隐私守密--真诚)等原则来做出回应。
当遇到自己无法应对的价值困境时,在当保证不泄漏案主隐私的前提下,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同事等进行讨论,如果自己在交流后仍然无法做到价值中立和不干预则应考虑移案给其他的同事或者社工机构。
4.试指出符合我国社会要求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答:符合我国社会要求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包括:(1)社会价值社会价值是整个大社会所崇尚的基本价值,它们是由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所决定的,是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基础层次。
在一定程度上,平等、信誉、独立、礼貌、孝顺、抱负、勤奋和竞争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
这八个方面可以成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
(2)专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