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

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
比较 满 意 , 且 副反 应发 生率很 小。
关键 词 : 针 灸方 法 ; 颈椎 病
中图 分类 号 : R 2 4 6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3 2 — 0 0 2 8 — 0 1
颈椎 疾病 通常 发生 于 中老年人 群 , 其是 临床 上一 种 多发 病 和 比较 常见 疾病 l 】 l 。 这种 疾病 是 因为颈 椎韧 带 、 间盘 以及关 节囊 结构 发生 退变 现象 等其 他病 变情 况 , 从 而对 颈神 经 、 神经 根 以及脊 髓 , 还有 交 感 神经 等 产生 刺 激或 压 迫作 用 ,进 而也 引发 一 系列 综合 征, 也 叫作颈椎 综合 征 。该疾 病特 点是 根治 比较 难 、 病情 反 复 , 而 临床 上 采用 针灸 帮助治 疗颈 椎病 , 获得 良好 疗效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临床 资料 : 5 2例 颈椎 疾 病病 例 均 是 自愿 在 我 院 接受 医治 , 其 中女 2 3 例, 男2 9 例, 年 龄为 2 7 ~ 7 5岁 , 平 均 年龄 为 ( 5 4 . 3 - . 8 . 5 ) 岁。 全 部病 例 中有 3 7 例 患者 属 于神 经根 型颈 椎 疾病 , 1 5 例 患者 属 于 椎 动脉 型颈 椎疾 病 , 病程 3 个月~ 1 2 年。 1 . 2 症状 表 现 : ① 神经 根 型颈 椎 疾病 类 型症 状 表现 为 : 颈 项部 位 、 上 胸臂 部位 等处 都 出现麻 木感 、 疼痛 , 疼痛 表 现为 刀割 痛或 钻 痛 , 有 些 患者也 表现 为酸 痛症 状或 是持 续性 隐隐 作痛 。 患 者在 出现 打 喷嚏 和咳嗽 情况 或是 伸展 上肢 、 转动 脖子 都 可能 加重 疼痛 感 。采 用 x线进 行检 查 发现 患者 椎体 前 后缘 上 下结 构 出现 唇 样 骨性 变 尖并 表 现为 继续 增 长 ,椎 间 隙 以及钩 椎 关节 间 隙均 出现变 窄 情 况, 并 且钩 突变 尖 。另外 , 韧带 出现 钙化情 况 , 颈椎 生 理 曲度 开始 退化 等情 况 。 ②椎 动 脉型 颈椎疾 病症 状主 表表 现为 : 眩晕 、 视 觉功 能障 碍等 。 患 者头 痛症状 表现 为 发作性 , 持续 时 间长 短不一 。 其疼 痛类 型属 于 灼 痛或 者 是跳 痛 , 并且 伴 随 出现 酸 胀等 不 适感 , 疼 痛 部位 局 限于枕 顶部位 或 者是 颈枕部 位 。患者 感觉 疼 痛时 , 疼 痛感 般 由颈 部快 速蔓延 至 枕顶部 位及 耳朵 后 面 , 或 者是 鼻根 部 位 以 及 眼眶部 位 。患 者发 病 过程 中还会 伴 随出现 听力 退 化 , 出现 耳呜 情况 。利用 x线进 行检查 发 现患 者椎 间孔缩 小 。 1 . 3 疾病 诊 断标 准分 析 : 根据 《 中医病 症诊 断疗 效标 准 中诊 断标 准: ① 颈椎 先天 性 畸形 、 具 有外 伤病 史或 是慢 性 劳损 病史 、 颈 椎退 行性 病变 史 ; ② 发病 人群 部分 为超 过 4 0岁 的 中年 人 群 ; ③ 肩 背部 位 以及 颈 项 部位 出现 疼 痛 、 头晕痛 , 上 肢 感 觉麻 木 , 颈 部 比 较僵 硬; ④病 变颈椎 表 现为棘 突现 象 , 颈部部 位 活动受 到 限制 , 患 病一 侧 的肩胛 骨 内上角 部位 通常 伴随 出现 压痛 现象 , 出现 肌 肉萎 缩情 况, 上肢 肌力 开始 变弱 ; 通过 给予臂 丛 牵拉 以及压 头 实验 , 均 表现 为 阳性 ; ⑤通 过 X线 检 查发 现 , 患者 张 口位 上 出现 齿 状突 偏 歪现 象, 并且 钩椎 关节 出现增 生 情况 , 椎 间 隙宽度 变小 等 。 1 . 4 方法 : 在对 患者进 行 针灸 治疗前 先要 做好 穴 位选 择 , 全部 患 者 针 灸 主要 穴 位 包 括 风府 穴 位 、 旁 夹 脊 穴位 以及 双 侧 风 ( 凤) 池 穴 位 。神 经根 型病例 中 , 对 于上 肢 酸痛 者配合 针灸 的穴位 是外 关 以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且较难治的颈椎病,常以眩晕、耳聋耳鸣、上肢乏力麻木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属传统医学中“眩晕”、“项痹”等病范畴,主要由于肝肾不足、外邪侵袭,导致脉络不通、脑神失养进而发为本病。

针灸治疗本病颇有成效,本人通过查阅近5年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的相关文献,研究总结了以下几种特殊针法的技巧,为临床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病;针灸;穴位Abstract: Vertebral artery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is a common and difficult to treat cervical spondylosis, often with vertigo, deafness and tinnitus, upper limb fatigue and numbness as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The disease is a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vertigo", "bi" and other diseases, mainly due to the liver and kidney insufficiency, external evil invasion, leading to the obstruction of context, the brain spirit loss of nourishment and then hair for the disea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s quite effective in the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Through reviewing relevant literatures on clinical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b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recent 5 years, I have studied and summarized the following special acupuncture technique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vertebral artery type cervical spondylopathy; Cervical spondylosis; Acupuncture; Acupuncture points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逐渐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目的:对于近年来有关于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研究,总结有关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方法:对临床常用的几种治疗颈椎病的针灸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查阅相关文献,主要包括单纯针刺、电刺、针刀,穴位注射、温针灸、综合疗法以及针灸配合其它疗法等进行分类综述。

结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对临床资料的调查分析可知,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各种针灸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综合疗法整体来说疗效更好。

对于针灸疗法治疗颈椎病,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研究设计、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疗方法的规范化以及治疗机理的研究等方面。

标签: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颈椎综合征即我们所说的颈椎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颈椎间盘退化,进而导致椎体骨质增生硬化、边缘骨赘形成、黄韧带肥厚以及后纵韧带骨化等情况的出现,病情逐步发展,退行病变的颈椎会压迫神经根乃至脊髓,会引起颈肩部的疼痛,麻木的临床综合征[1]。

颈椎病的发生多见于老年人以及长期从事低头类工作的人群,发病率的逐年提升以及发病年轻化的趋势,这些使得人们对于颈椎病的治疗越来越重视[2]。

对于颈椎病的治療,有多种多样的方法,而我国传统的针灸疗法,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尤其独特的优势与疗效,为总结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查阅各类文献,具体报道如下:1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现状对于颈椎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办法,对症对因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方法。

中医针灸对于颈椎病的治疗依据颈椎病的不同分型,具体治疗方法也不同。

颈椎病的分型主要包括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和混合型。

在所有颈椎病的分型中颈型、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三种颈椎病的发病率最高,所占的比例达到所有颈椎病的70%[3]。

对于不同的颈椎病分型常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毫针疗法、水针疗法、温灸疗法、电针疗法、灸法等。

现将近年有关针灸治疗主要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文献综述如下。

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针灸疗法本病主要为颈推的钩椎关节或推间小关节的退变性增生物刺激或压迫颈脊神经根所致。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探讨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探讨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探讨摘要】进一步完善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方法。

方法针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辨证论治,采取针灸推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颈椎病是颈椎综合征的简称。

是指增生性颈椎炎、颈椎间盘脱出,以及颈椎间关节、韧带等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颈部交感神经等而出现的一组症候群。

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

以颈项、肩臂、肩胛上部、上胸壁及上肢疼痛或痛麻为主要特征。

多由劳损、外伤、年老体弱等因素,导致正气虚弱,筋脉失养;或外邪入侵肌体,络脉痹阻,迁延日久,损伤肝肾,骨痿筋伤而成。

本病的部分症状分别同中医的痹证、痿证、头痛、眩晕、项强、项筋急、颈项痛等病。

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12月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运用推拿手法并配合针灸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针灸、推拿结合具有活血化瘀、补肾通络的功能,可有效改善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内外兼治,疗效确切,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证相类似。

2 辨证本病以颈项、肩臂、肩胛上部、上胸壁及上肢疼痛或痛麻为主要临床表现。

轻者头晕,头痛,恶心,颈肩疼痛,上肢麻木无力;重者头摇身颤,步履蹒跚。

本病的辨证,应以六淫辨证和经络辨证为主,并结合脏腑辨证和气血辨证,以确定疾病的性质和部位。

经络辨证主要是确定病位属何经。

属风寒者兼有畏风寒,舌苔薄白,脉浮紧;风湿者兼有脘闷纳呆,大便溏薄或粘滞,肢体沉重无力,舌淡体胖,苔白腻,脉弦滑;偏于气滞者,头项胀痛,急躁易怒,脉弦数;偏于血瘀者,痛有定处,夜间尤甚,舌紫暗有瘀斑,脉弦细涩;病久伤及肝肾,可见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失眠多梦,头摇身颤,步履蹒跚,舌质红绛,少苔,脉细弱。

3 针灸治疗【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活血化瘀。

取颈夹脊穴为方,根据症状配合循经远道取穴。

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配电针,并可加灸。

【处方】风池、天柱、肩外俞、大椎、颈华佗夹脊、悬钟、昆仑。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结果。

首先介绍了针灸推拿的原理和颈椎病的病因及表现。

随后详细阐述了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并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设计。

通过对病人进行针灸推拿治疗,观察其症状变化和疗效评价,得出了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研究表明针灸推拿对颈椎病有一定的有效性,临床观察也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未来可进一步深入研究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机制和疗效评价方法。

通过本研究对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提高针灸推拿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针灸推拿,颈椎病,临床观察,治疗方法,病因,疗效,研究设计,结果分析,有效性,意义,建议,进一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以及头晕、头痛等症状。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颈椎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带来了严重影响。

目前对于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研究相对较少,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探讨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临床观察针对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探讨。

针对颈椎病这一常见病症,我们希望通过对患者进行针灸推拿治疗,观察其疗效以及对病情的改善情况。

我们的目的是验证针灸推拿治疗在颈椎病患者身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临床上提供针对颈椎病的新治疗方法。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为推广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通过明确的研究目的,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设计临床观察方案,获取可靠的数据结果,为进一步探索颈椎病治疗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可以全面了解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和安全性,为医生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摘要] 本文通过对近3年的有关针灸治疗颈椎病的部分文献进行整理,从针灸选穴、治疗方法及综合疗法等角度进行综述,认为针灸治疗颈椎病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费用低、副作用小等优点,但在临床疗效评定标准、针灸作用机理研究、治疗选穴的规范化及病人的远期随访等方面尚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主题词] 颈椎病/针灸疗法颈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据初步统计,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颈椎病的高达50%以上。

该病症状复杂,缠绵难愈。

它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多采用保守疗法。

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报道日益增多,均有较好的疗效,现将搜集到的近3年的部分文献资料整理如下。

1 选穴1 1 体穴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选取相应节段的颈夹脊穴是针灸治疗颈椎病较为常用的方法,同时又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并结合腧穴的主治特性进行选穴。

朱氏等[1]以大杼、天柱、百劳、颈4~7夹脊为主穴,配合局部阿是穴,采用1 5寸毫针直刺进针。

张氏[2]选用颈4~6夹脊穴进行毫针直刺。

刘氏[3]用颈2~7夹脊穴,配合风池及患侧的肩井、肩 、曲池等穴。

胡氏[4]取病变颈椎处的夹脊穴,配用风池、肩井、秉风、天宗、肩 、外关诸穴。

龚氏[5]取病变部位的夹脊穴配合“纳络取穴法”取值时经和对称经上的络穴。

田氏[6]取大椎、平大椎及向上3个椎间盘水平线与小关节外缘连线的交叉点6穴为主治疗颈椎病。

张氏[7]轮流针刺①率谷、上星、内关;②风池、百会、太阳两组穴位。

董氏[8]单取外关穴针刺,并配合患者缓慢旋转头颈部。

吴氏[9]取颈三针(大椎、双侧百劳)为主,随症配穴。

于氏[10]选取相应病变颈椎的夹脊穴及阿是穴。

滕氏[11]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穴以颈夹脊为主,随症配用肩 、曲池、外关、合谷或肩 、小海、外关、中渚等穴。

黄氏[12]以风池、颈2~7夹脊穴为主,配合患侧肩井、肩 、曲池、合谷等穴。

钟氏[13]治疗颈椎病,以颈夹脊、天柱、大椎、天宗等为主穴,随症配用他穴。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床推广应用 。
【 关键 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 ; 针灸 临床疗效
Ac pu c u e t e t r i a s n y l t c r d c l p t ln c l e e r h u n t r r a s Ce v c l po d - o i a i u o a h c i i a s a c r
(< . ) P 0 5。 0 3 讨 论
对于急诊输液室患儿来讲 , 其病情 变化多为非预见性 , 不仅 因其年龄小 、 起病急 、 病变快 , 而且家长也普遍存在求 治心切的特点。 作为一名急诊输液室 的护士 , 日常的护理 在 工作中不仅要具备扎实 、 娴熟的操作技术 , 还要具有善 于沟 通的沟通技巧及语言表达能力【 。作 为一名急诊输液 室护 2 】 士要有严谨 的工作作风 , 面提高 自身素质 , 全 努力 学习业务 知识和操作技术 , 狠抓基本功 , 以牢 固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 操作技术为患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 加强巡视 , 急诊输 液室 不仅为患儿“ 输液打针”更应注意患儿的病情观察 , , 做到勤 观察 、 勤发现 , 时发现病情变化 , 及 作出准确的判断 , 取有 采 效 的救治 措施 , 如观察不仔细 , 对病情 变化掌握不及时 , 很 可能延误治疗[ , 3 绝不容许护理人员 的失误 , 】 造成对患者的 任何 伤害 , 确保 患儿的安全 , 发现异常情况立 即通知 医生 , 避免发生不 良后果 而引发 医疗纠纷。而且还要在巡视过程 中加强患儿的心理疏导 , 同时做好对家长的指导工作 , 提高 家长在输液时看护患儿的能力 。 通过全方位 的优质服务 , 用 流 的工 作作风及 精湛 的业 务素质赢 得患者 的认可 与赞 同, 从而保持和巩 固医院的社会 形象 , 为医院注入生机与活 力。 本文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 , 包括环境安全 、 用药安全 、 静 脉穿刺及有效沟通等方面 , 提高护理工作 的安全性 , 降低输 液护理工作的差错事故 , 提高急诊患儿对输液的依从性 。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理初探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理初探

04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案例分 析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年龄:45岁
01
患者性别:男
02
症状:颈部疼痛、僵硬,肩部
酸痛,手臂发麻
03
诊断: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 经根
04
治疗过程:采用针灸治疗,每
周3次,治疗8周
05
治疗效果:颈部疼痛明显减轻
,僵硬感消失,肩部酸痛缓解
,手臂发麻减少
06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实际效果分析
无效
颈椎病症状无改善或加重,颈椎活动 度和影像学检查无改善或加重。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影响因素
01
02
03
针灸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包 括体针、耳针、腹针等, 不同方法的疗效存在差异 。
针灸师的技术水平
针灸师的技术水平对针灸 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技术水平高的针灸师治疗 效果更佳。
患者的病情和病程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 临床疗效观察及机 理初探
2023-11-11
目 录
• 引言 •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机理初探 •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案例分析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生率逐年 上升。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在颈椎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针灸的 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03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机理初探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中医机理
疏通经络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 以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畅通 ,从而缓解颈椎疼痛和僵硬等
症状。
调和气血
针灸可以调和气血,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促进炎症物质的代谢和吸收 ,从而减轻颈椎炎症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01-23T14:19:50.32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6期作者:欧阳波张衡生纪雄英
[导读] 本文以针灸治疗为切入点分析颈椎病针灸治疗的要点,就提出具体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探究。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康复科衡阳 421002
【摘要】作为临床常见骨科疾病,颈椎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以超过50岁中老年人为好发人群,而针灸治疗是临床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具有治疗效果确切及治疗费用低廉等应用优势,涵盖电针、温针及毫针等治疗方法,适用于对于西药治疗存在抵抗情绪的老年患者。

,旨在为骨科医务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提供临床依据。

【关键词】针灸治疗;颈椎病;研究进展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指以退行性病理变化为典型临床症状的疾病,是颈椎间盘脱出症、颈神经根综合征、增生性颈椎炎及颈椎骨关节炎的统称,其诱发机制与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骨质增生及颈椎神经劳损存在着密切联系,促使脊髓、椎动脉及颈椎神经根受压造成骨质增生破坏局部神经及血管,甚至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焦虑犹豫情绪,阻碍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1]。

同时,作为临床常见骨科疾病,颈椎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以超过50岁中老年人为好发人群。

从中医角度来看,颈椎病属于“项强”、“眩晕”、“头痛”、“萎证”及“痹症”等症范畴。

鉴于此,本文针对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进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颈椎病针灸治疗要点
针灸治疗是临床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具有治疗效果确切及治疗费用低廉等应用优势,可分为电针、温针及毫针等治疗方法[2]。

作为针灸治疗的主要方法,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确切,具有活血止痛及舒脉通络等功效,并且经大量实践证明,毫针治疗颈椎病有效率高达90%,以少阳经穴、手足太阳经穴及颈夹脊穴为主穴,以外关穴、合谷穴、曲池穴、颈夹脊穴、颈阿是穴、昆仑穴、京骨穴、风池穴、后溪穴、列缺穴及大椎穴为辅穴。

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结合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表现遵循辨证取穴规律,发现针对气血亏虚型患者以健脾益气补血为切入点取血海穴、脾俞穴、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及足三里穴。

针对风阳上扰型患者取大椎穴、阳陵泉穴、太冲穴、合谷穴、曲池穴及风池穴;针对痰浊上蒙患者取三阴交穴、足三里穴、脾俞穴、中脘穴及丰隆穴;针对肝肾阴虚患者取阴陵泉穴、太溪穴、三阴交穴、肝俞穴及肾俞穴[3]。

有研究资料表明,临床针灸治疗遵循辨证取穴规律选择手太阳小肠经济手阳明大肠经,以合谷穴、曲池穴、外关穴、风池穴及夹脊穴为常用取穴位置,并且发现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遵循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原则,以阿是穴、天柱穴、风池穴及颈夹脊穴为主,配穴遵循辨证取穴原则确保所取穴位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济经外奇穴。

温针治疗指以针刺穴位为基础针柄辅以燃烧艾条以达到发挥热力作用的目标,属于针灸治疗常用方法。

温针治疗能显著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风寒湿型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治疗效果确切及治疗周期短等鲜明特点。

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纳入椎动脉型颈椎病风寒湿型患者,实行温针灸治疗取肾俞穴、身柱穴、天宗穴、神道穴、陶道穴、络却学及百会穴、每日2次、每次留针30分钟后出针发现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4]。

电针治疗指选择常规毫针刺入穴位后得气再连接电针治疗设备利用人体生物电微量电流波进行电流作用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纳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行电针治疗取颈夹脊穴、天柱穴、完骨穴及风池穴,发现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客观上消除患者治疗紧张感。

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纳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行益气聪明汤治疗观察组实行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TCD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电针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益气聪明汤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镇痛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5]。

总而言之,针灸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且不存在毒副作用,但是仍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忽视远端取穴侧重局部取穴、颈椎病针灸治疗辨证归经丧失特异性指导作用及缺乏统一的治疗效果判定标准等,尤其是忽视远端取穴侧重局部取穴,古代医学以后溪穴为常用穴位而现代医学以颈夹脊穴为常用穴位存在更为侧重局部取穴的情况,并且随机对照试验条件不足无法系统评估治疗效果。

2.颈椎病针灸治疗研究方向
一般说来,以艾灸为主以针刺为辅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目标,充分体现《内经》中“一针二灸胜服药”理念。

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纳入颈椎病患者实行以艾灸为主以针刺为辅治疗,即端正坐位分别使用双手大拇指按压斜方肌及胸锁乳突肌间凹陷处,取风池穴及大椎穴进行常规消毒分别斜向刺进侧鼻间方向0.5寸至1.2寸及向上斜刺0.5寸至1.0寸,针对神经根型患者取外关穴、曲池穴及肩骨穴,针对交感型患者取百会穴、太冲穴及合谷穴,针对脊椎型患者取身柱穴,针对椎动脉型患者取夹脊穴及内关穴,均采取捻转手法处于中等刺激留针保持20分钟至30分钟,待启针后取炙阴谷穴实行温针灸治疗20分钟至30分钟、每日1次、左右交替、每10次为1疗程,结果显示能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

有学者经研究表明,纳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单一性针灸治疗观察组实行针灸及推拿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分别取天宗穴、肩井穴、风府学、风池穴及颈夹脊穴再实行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椎动脉血流量、基底动脉改善情况,结果显示针灸及推拿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大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有研究资料表明,纳入颈椎病患者86例实行针灸及闪罐联合治疗,提前确定压痛点划分大致疼痛范围,使用双手托住患者枕部及下颚部促使其颈椎被动完成左右旋转及前后屈伸活动诱发疼痛,结合颈椎活动受限方向及与活动相关肌肉韧带位置,于预计区域内逐步进行探索性按压确认按压痛点进行针灸治疗。

同时,以探索性按压过程中患者存在明显痛感及回避性动作为压痛区域,取阿是穴、肺俞穴、大椎风门学及颈椎棘突5、6及7处,指导患者保持侧卧位采取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左手拇指按压痛点右手浅斜刺进针,待患者出现酸胀麻感后向颈部肩部背部或上肢处反射时留针,每次留针30分钟、每10次1个疗程。

3.结论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针灸治疗颈椎病具有治疗效果确切及治疗费用低廉等应用优势,涵盖电针、温针及毫针等治疗方法,属于临床常用治疗方法。

受针灸治疗颈椎病技术的限制,相关技术人员加大对于治疗方法及治疗技术研究的重视程度。

同时,由于颈椎病证型较为复杂,必须深入明确各种针灸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禁忌证及适应证进行严格的RCT研究,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基础开展多学科实验研
究,以达到揭示针灸治疗有效性及可操作性的目标,保证针灸技术处于可持续性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周燕飞,何飞,薛君平.针刺配合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10(26):01.
[2]殷寅春.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5,21(21):103-106.
[3]柳东生.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8):3683.
[4]马驰.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06):890-892.
[5]郭新荣.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02):60-61.
[6]洪华,杨帆.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08):872-8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