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框格护坡施工方案

锚杆框格护坡施工方案
锚杆框格护坡施工方案

六景至钦州港公路No3合同段

(K27+100~K28+000)

挖方边坡防护施工技术方案(锚杆、混凝土格梁、泄水孔)

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六景至钦州港公路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O一一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计划、方案及组织管理

第四章:施工技术方案

第五章: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第六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第七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附件:1、主要施工管理人员一览表

2、主要施工机械一览表

3、主要测量、试验设备一览表

4、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5、锚杆施工工艺框图

6、混凝土格梁施工工艺框图

7、泄水孔施工工艺框图

8、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9、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10、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框图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编制说明

根据本工程项目特点、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结合本标段的实际情况,参照本标段“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按照本合同段分部分项工程划分的要求,编制本段挖方边坡防护(锚杆、砼格梁、三维植被网)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50086-2001。

5、六景至钦州港公路No3(K27+100~K41+100)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

三、编制范围

六景至钦州港高速公路NO3合同段挖方边坡(锚杆、格梁、三维植被网)防护工程,里程桩号为K27+100~K41+100,全长14km。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本段挖方边坡地质覆盖层多为粉质粘土、含砂低液限粘土,厚度为2~10m,以下为白垩系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砂岩,各段岩层产状角度为同,为切层坡。

2、锚杆格梁护坡设计简图:

3、锚杆工程概况及要求

锚杆杆件采用Ⅱ级螺纹钢加工;锚杆设6m、9m、12m三种规格,其主筋分别取Φ25mm、Φ28mm、Φ32mm,钻孔直径均取110mm;入射角为θ=20°;单锚设计抗拔力分别为80KN、100KN和140KN;砂浆采用M30水泥砂浆,水泥采用P.O32.5水泥。锚杆打设于格梁节点处,锚杆进行整段锚固。

4、泄水孔工程概况及要求

每级边坡下部设深层导水管一排,间距为4m,长10m,仰角为10°,孔径不小于7.5cm,内置入半壁开孔排水盲沟管,开孔半壁向上。

5、混凝土格梁工程概况及要求

纵横格梁材料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断面规格为30cm×35cm,横向中心距取3m,垂向中心距取3m(沿斜坡面距离H1进行计算),纵梁外伸至平台边缘,横梁一般外挑。横梁每隔12m~18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3cm,填塞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土质边坡地段格梁置入土体内10~15cm,硬质岩边坡地段,格梁应尽量与坡面贴紧,局部悬空处用片石进行填充。混凝土强度要求达到C25以上。

6、混凝土格梁框内坡面防护工程概况及要求

本段挖方边坡格梁框内全部进行三维网防护,三维网型号EM4,培土厚度不小于15cm,框架内进行草灌喷播。

锚杆框架梁高边坡施工方案7、主要工程数量表

页脚内容

第三章施工计划、方案及组织管理

一、总体施工计划

本合同段锚杆、格梁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11年5月,计划完工日期为2011年10月,总工期为5个月。

二、施工总体方案

1、挖方边坡采取挖掘机刷坡,人工进行修整的方法进行施工。

2、锚杆工程采用搭设钢管支架及平台,人工钻孔、安装锚杆、人工灌浆的

方法进行施工。

3、格梁工程采取人工挖基槽、安装钢筋、模板、人工浇筑混凝土的方法进

行施工。

三、施工总体组织

1、人员组织

项目经理部将委派专职施工员、质检工程师、专职安全员负责本合同段锚杆、格梁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同时,邀请信誉较好、有一定施工经验的劳务队伍参与本合同段锚杆、格梁工程的施工。

2、材料组织

锚杆、格梁工程所用的一切材料由项目经理部统一采购及管理,由项目经理部试验室进行各种材料的检测工作。

第四章锚杆、格梁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施工准备

1、试验准备

1)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对所采用的锚杆材料进行钢筋各种性能试验;

2)对施工中所采用的粗、细集料进行材料性能试验;

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砂浆、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2、施工测量放样

1)按照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对需挖方边坡防护处用挖掘机进行刷坡处理。2)根据路堑设计开挖坡面,放出边坡平台位置。

3)根据设计要求,定出钻孔孔位,并做好标记。

4)根据现场测量放样情况,绘制钻孔布置图,并报总监办审批,审批后再进行钻孔施工。

3、施工现场准备

1)采用就近取水或采用洒水车运水的方法提供施工用水。

2)采用搭设临时工棚的方法解决工人住房及小型工具堆放场地。

3)施工现场采用配备柴油发电机解决施工用电。

4)人工开挖坡顶截水沟,组成坡体排水系统,避免水流冲刷边坡。

4、施工员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的基础上,对现场进行核对和调

查。

5、按要求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及施工

技术交底工作。

二、工程具体情况

1、地质情况

1)挖方边坡覆盖层多为粉质砂土、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粉土质砂,厚度为3~10m不等,以下为白垩系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砂岩。

2)锚杆、格梁施工处的路堑边坡坡率为1:0.75~1:1.5不等,分别有2级、3级、4级边坡。

2、锚杆、格梁、泄水孔工程具体要求

1)锚杆杆件采用Ⅱ级螺纹钢进行加工。

2)锚杆设6m、9m、12m三种规格,其主筋分别取Φ25mm、Φ28mm和Φ32mm 三种型号,锚杆入射角视具体情况取10°~20°。

3)钻孔直径取110mm,单锚设计抗拔力分别为80KN、100KN和140KN,施工前试做3%锚杆抗拔试验。

4)采用M30水泥砂浆进行锚杆灌浆处理。

5)纵横格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断面规格为30cm×35cm,横向中心距取3m,垂向中心距取3m(根据路堑边坡不同的坡率进行换算)。

6)纵梁外伸至平台边缘,横梁一般外挑1m。

7)横梁每隔12~18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3cm,填塞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

8)土质边坡及软质岩边坡地段混凝土格梁应入岩土体内10~15cm,硬质岩边坡地段,混凝土格梁应尽量与坡面贴紧,局部悬空处以片石填充。

9)混凝土格梁采用C25混凝土进行浇筑。

10)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地下水丰富地段,于每级

边坡下部设深层导水管一排,间距4m,长10m,仰角10°,孔径不小于7.5cm,内置入半壁开孔排不盲沟管,开孔半壁向上。

11)视边坡坡比及边坡岩土体性质情况,混凝土格梁内作培土植草或挂网喷播处理,培土厚土不应小于15cm。

三、锚杆施工方案

1、锚杆施工工艺

边坡修整→测量放样→锚杆点定位→搭设钢管支架及平台→钻孔→清孔→安装锚杆→再次清孔数→灌(注)浆→锚固、封锚(格梁施工完成)

2、混凝土格梁施工工艺

测量放样→边坡清理、修整→安装钢筋→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锚杆锚固(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90%)3、泄水孔施工工艺

测量放样→泄水孔定位→钻孔→清孔→安装导水管→导水管固定

4、锚杆施工方法

1)用挖掘机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对路堑边坡进行刷坡,人工配合进行修整。2)用全站仪放样出钻孔点位,用木桩、钉子或油漆进行标记。

3)按照安全要求进行坡面钢管支架和平台的搭设,平台搭设的宽度满足施工作业面的要求,应不小于3m。

4)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钢管支架和平台的搭设采取此段路堑边坡半幅搭设的办法进行,从上至下进行钻孔施工,此半幅完成后再进行下半幅

施工。

5)钻孔采用潜孔钻进行打眼,锚杆轴线于岩体主体结构面或滑移面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成20°相交,钻孔圆而直,钻孔孔径不小于110mm。钻孔深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6)钻孔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测验收后,再用高压风管将孔内粉尘和杂物吹出。

7)钻孔的同时,在钢筋石进行锚杆的加工,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的下料工作,钢筋下料长度应增长20cm,以便与锚具连接。

8)进行锚杆头的螺纹加工工作,螺纹加工长度不小于8cm。

9)钢筋的焊接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焊接,确保两段钢筋在同一轴线上,焊接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d。同时对生锈的钢筋进行除锈工作。

10)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的钻孔,按照设计规范要求把加工好的钢筋插入孔内,并再次按照要求进行清孔处理。

11)灌(注)浆:

a)在施工现场,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按照试验室提供的砂浆配合比进行搅拌,砂浆强度为M30。

b)现场砂浆拌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和的砂浆要在初凝前用完。c)注浆开始或中途暂停超过30分钟时,要用水润滑注浆罐及其管路。d)注浆孔口压力控制在0.4~0.6Mpa之间,砂浆稠度控制在18S~22S之间,水泥砂浆水灰比控制在0.38~0.45之间。

e)注浆管要插至距离孔底5~10cm处,随水泥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直到注满为止。

12)锚杆的锚固待混凝土格梁施工完成后施工,采用锚垫板、垫片、螺母进行锚固,锚固后再用M30砂浆进行封锚。

5、混凝土格梁施工方法

1)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混凝土格梁的施工放样工作,确保格梁顺直。2)根据现场路堑边坡土质情况,如土质边坡及软质岩边坡地段混凝土格梁应入岩土体内10~15cm,硬质岩边坡地段,混凝土格梁应尽量与坡面贴紧,局部悬空处以片石填充。

3)清理并修整混凝土格梁范围内的松散土及石,确保坡面平整。

4)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在钢筋加工厂进行格梁钢筋的下料及加工,把半成品钢筋运至施工现场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安装。

5)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安装模板,模板采用竹夹板。

6)钢筋、模板安装好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再进行格梁混凝土的浇筑。

7)格梁所用混凝土材料由混凝土搅拌站统一搅拌,由混凝土缺罐车运至施工现场,再采用卷扬机把混凝土运至格梁内进行浇筑,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

8)浇筑后的混凝土待初凝前进行抹面处理,确保混凝土格梁表面平整、光滑。

9)格梁混凝土的养护在砼浇筑12小时后进行,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同时也要根据气温适当调整养护时间。

6、泄水孔施工方法

1)用挖掘机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对路堑边坡进行刷坡,人工配合进行修整。2)用全站仪放样出钻孔点位,用木桩、钉子或油漆进行标记,于每级边坡下部设深层导水管一排,间距4m,长10m。

3)钻孔采用潜孔钻进行打眼,锚杆轴线于岩体主体结构面或滑移面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成10°仰角相交,钻孔圆而直,钻孔孔径不小于90mm。钻孔深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4)钻孔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测验收后,再用高压风管将孔内粉尘和杂物吹出。

5)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安装PVC管,导管直径不小于75mm,PVC管半圆面进行打孔处理,孔位排列整齐,安装时有孔面朝上,并用砂浆进行固定。

7、锚杆、混凝土格梁质量评定标准

边坡锚杆施工质量标准

混凝土格梁施工质量标准

第五章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保证体系

1、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健全规章制度

1)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①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必须有项目经理部、项目总工程师、安全员、监理工程

师等的签字。

②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必须在工程实施前15天报监理工程师,由监理工程师

审核后报总监工程师审批。并且按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方可进行施工。

2、工程量复核、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1)分项工程开工前,要对此段进行工程量复核,明确复核内容、部位、复核人员及复核方法。

2)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前,均应进行隐藏工程验收。

隐蔽验收的结果必须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

3、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采用书面确认形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熟悉施工图纸,掌握施工中重要部位及本分项工程工程特点,特别是对一些隐蔽工程,要

做到每个现场施工员心中有数。

2)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送交监理工程师和总监审批确认后,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

技术、质量、安全、环保书面交底,列出分项工程关键地段的施工要点

和施工特点。

3)本着谁负责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环保工作的原则,各分项工程负责

人在安排施工任务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环

保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4、工程交接制度

为了保证工程按计划进行,保证工程的高标准、高质量,现制定如下制度:

1)工程队请验报告

对于分项工程的施工,负责人及现场施工员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和人员,同时,实施过程中按照《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严格把关、严格控制,做到准确无误。

2)工程的自检

质检工程师接到工区的请验报告后,根据该工程的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逐次进行检查,包括协调驻地监理共同检查。

3)施工质量签认

质检工程师通过自检,确认工程质量的合格与否,如不合格时,在自检通知单注明其不合格的情况及处理意见,及时反馈回工区。

4)工序交接

施工队根据自检通知单,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未按要求自检,一律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二、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打好质量管理基础,狠抓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1)熟悉合同条款中有关技术和质量的要求,做到了如指掌,严格遵照执行。

2)熟悉设计图纸并建立审核反馈制度,并与实地核对,做到准确无误,以免出现返工浪费。

3)熟悉并掌握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施工承包合同中的技术规范

和质量标准是提高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依据,该技术规范包括了工程项

目规范和范围、施工工艺和方法、材料及设备的性能与指标,对施工过

程起着指导和制约作用。

4)做好施工组织与技术设计工作,指导施工进度。同时选择有技术性专业的精兵强将,采用高、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的电脑管理手段,使人员的技

术水平相协调,发挥出自己的积极作用。

5)建立必要的技术规章制度,注意完善技术档案工作。严格执行工地现场的信息联络制度,工地会议制度、即时将有关合同文件、规范、图纸、

变更令、会议纪要、信息、财务专帐分门别类归档保管。

6)技术交底及时、全面、彻底,签认手续一律以书写形式,做到责任明确,由工程技术主要负责执行。根据工程特点设立测量组承担线型纵横轴线

测量放线工作,定位桩由施工技术人员负责保护。

7)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做到工序层层把关,试验室负责土工试验及现场检测、抽检,质检工程师、质检员除履行全面质检评定之外,还要配合驻地监理作好施工与监理程序的资料工作,分项工程开工报告、施工中设计变更的申报、工程质量现场把关、控制、逐项签认,以及对质量存在的不合格与质量隐患、事故等拿出处理方案,具体均按《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实施细则》执行。

2、强调工程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检查体系。

树立一切为用户服务的观点,强调工程质量的全面管理,围绕用户展开,建立行之有效的自我质量监督检查体系。

1)确立“防检结合、以防为主、重在提高”的观点,不仅对工程质量的结构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对原因的管理,对施工工艺方法及各施工环节进行

检查,检验采购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检查预防施工工序和方法是否

符合标准,对关键工种操作的技术工人事先培训并进行技术交底,合格

后才能上岗操作。

2)树立“一切用数据说话”的观点。对工程施工的全面质量进行预测、分析及判断。

3)严格执行施工操作细则,设专门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负责技术指导质量监督。

4)认真做到检查凭证的签证工作。

施工过程中的系统检查、签证工作,是工程质量的保证,签证前认真进行检查,合格后填写检查凭证并请监理工程师会同检查签证。

3、锚杆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锚杆材质检查:确保每批锚杆材料均附有生产厂商的质量证明书,并按施工图纸规定的材质标准以及监理人指示抽检锚杆性能。

2)注浆密实度试验:选取与现场锚杆的锚杆直径和长度、锚孔孔径和倾斜度相同的锚杆,采用与现场注浆相同的材料和配合比拌制的砂浆,并按

与现场施工相同的注浆工艺进行注浆,养护7天后剖管检查其密实度。

3)拉拔力试验:按设计要求对边坡支护锚杆,按作业分区在每300根锚杆中抽查3根进行拉拔力试验;如锚杆抗拔力达不到设计值,采用扩大钻

孔直径,增大早强砂浆与围岩接触面积加以解决。

4)施工过程中,对锚杆孔的钻孔规格(孔位、孔径、孔深和倾斜度)进行自检,作好记录。并配合监理人员进行抽验;

5)在监理人现场参加各项试验和检查,并将各项试验记录和成果以及验收报告经监理人验收,在签认合格后作为支护工程完工验收的资料。

详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第六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一、建立安全生产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主管安全生产的项目副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项目总工程师为安全生产的技术负责人。

2)本项目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即:一级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二级管理由专职安全员负责,三级管理由班组长负责,各作业点设安全监督岗。

3)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针对各工序及各工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由各级安全组织检查落实。

4)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自作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

5)严格执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