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秤

合集下载

杆称的使用方法有哪些原理是什么

杆称的使用方法有哪些原理是什么

杆称的使用方法有哪些原理是什么杆秤是秤的一种,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质量的简易衡器,那么我们要如何使用杆秤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杆称的用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杆秤的用法根据被称物的轻重,使砣与砣绳在秤杆上缓慢移动,找出能使秤杆保持平衡的平衡点。

秤杆平衡时,由砣绳所对应的秤杆上的星点,即可读出被称物的质量值。

杆秤(gǎnchèng)是秤的一种,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重量的衡器,由木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锤、提绳等组成。

以带有星点和锥度的木杆或金属杆为主体,并配有砣(砝码)、砣绳和秤盘(或秤钩)的小型衡器。

按使用范围和秤量的大小分为戥子、盘称和钩秤3种。

杆秤原理:杆秤由第一类杠杆组成,其重心在支点外端。

称重时根据被称物的轻重,使砣与砣绳在秤杆上移动以保持平衡。

根据平衡时砣绳所对应的秤杆上的星点,即可读出被称物的质量值。

杆秤的原理杆秤由第一类杠杆组成,其重心在支点外端。

称重时根据被称物的轻重,使砣与砣绳在秤杆上移动以保持平衡。

根据平衡时砣绳所对应的秤杆上的星点,即可读出被称物的质量示值。

精确的杆秤必须满足秤砣的质量×每增加1千克的刻度间的距离=提纽与秤盘悬挂点的距离。

杆秤的结构和制作工单,轻小,携带使用方便,造价低廉,但准确度较低。

按照中国国家标准的规定,允许误差最大为满量程的10%。

杆秤的主要价值⒈作为中国独立发明的传统衡器,杆秤并不比电子秤“科学”性差,它在中国应用了数千年,其社会价值可以说是无所不在、难以语言描述清的----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杆秤携带方便,山里的农户也会为了防止买卖被骗而携带一根杆秤。

这证明杆秤还是存在其应用价值,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还是保留着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的衡量工具。

⒉ 杆秤比起电子秤更具人情味,买卖中,卖家满脸笑容喊一声“您看,秤高高的”,买家看着那高高翘起的秤杆也觉得确实得了很大实惠,更是满心欢喜的付钱。

它具有人文性格,用杆秤做出的生意也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中国人讲究的是一定原则下的往来人情,不同于外国硬性原则下的精准计算,于是在生意中也不为硬邦邦的金钱来往,更像是一次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

杆秤的发展历史

杆秤的发展历史

杆秤的发展历史杆秤,也被称为悬臂秤或者悬臂天平,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分量的工具。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和改进。

本文将详细介绍杆秤的发展历史,从古代到现代,展示了这一测量工具的进步和演变。

1. 古代杆秤最早的杆秤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文明。

这些早期的杆秤由一根悬臂杆和一个悬挂物组成,用于测量物体的分量。

古埃及人使用这些杆秤来进行贸易和商业交易,确保公平和准确的交易。

2. 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杆秤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杆秤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这些文明国家的工匠们改良了杆秤的设计,使其更加精确和可靠。

他们使用了更坚固的材料,如铁和铜,来制作杆秤的悬臂杆和悬挂物。

古希腊和罗马人广泛使用杆秤来测量物体的分量,包括货物、粮食和金属。

3. 中世纪的杆秤在中世纪,杆秤的设计和创造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

工匠们开始使用更精确的测量方法和材料,如铁和黄铜。

他们还增加了一些刻度和标记,使杆秤更易于读数和使用。

这些改进使得杆秤在商业和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4. 工业革命时期的杆秤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杆秤的设计和创造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

工业化生产使得创造杆秤的成本大大降低,使其更加普及和可负担。

工匠们开始使用更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如钢铁和机械创造,来创造更准确和可靠的杆秤。

这些改进使得杆秤在工业生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测量原材料的分量和监控产品的质量。

5. 现代杆秤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杆秤已经越来越精确和高效。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杆秤能够自动记录和计算测量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现代杆秤还具有更多的功能和特性,如内置的传感器和自动校准功能,使其更加智能和便捷。

现代杆秤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商业、工业、医疗和科学研究等。

总结:杆秤作为一种测量工具,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改进。

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科技,杆秤的设计和创造技术不断进步,使其更加精确、可靠和高效。

杆秤在商业、工业和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匡助人们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计量。

杆秤

杆秤

杆秤:以带有星点和锥度的木杆或金属杆为主体,并配有砣(砝码)、砣绳和秤盘(或秤钩)的小型衡器。

按使用范围和秤量的大小分为戥子、盘秤和钩秤3种。

杆秤是一个一等臂杠杆,是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来称重量的简易衡器,由木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锤、提绳等组成。

杆秤由第一类杠杆组成,其重点在支点外端。

称重时根据被称物的轻重,使砣与砣绳在秤杆上移动以保持平衡。

根据平衡时砣绳所对应的秤杆上的星点,即可读出被称物的质量示值。

杆秤的结构和制作工艺简单,轻小,携带使用方便,造价低廉,但准确度低。

杆秤是人类发明的各种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

在中国湖南长沙东郊楚墓出土的公元前7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种精制的砝码、秤杆、秤盘、系秤盘的丝线和提绳等。

中国汉墓出土的公元前2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种规格的杆秤砣。

1984年,在中国陕西眉县常兴镇尧上村的一座汉代单窑砖墓中,发现完整的木质杆秤遗物,其制作时间约在公元前1~公元1世纪。

机械台秤:利用不等臂杠杆原理工作。

由承重装置、读数装置、基层杠杆和秤体等部分组成。

读数装置包括增砣、砣挂、计量杠杆等。

基层杠杆由长杠杆和短杠杆并列连接。

称量时力的传递系统是:在承重板上放置被称物时的4个分力作用在长、短杠杆的重点刀上,由长杠杆的力点刀和连接钩将力传到计量杠杆重点刀上。

通过手动加、减增砣和移动游砣,使计量杠杆达到平衡,即可得出被称物质量示值。

机械台秤结构简单,计量较准确,只要有一个平整坚实的秤架或地面就能放置使用。

中国台秤产品的型号由TGT3个汉语拼音字母和一组阿拉伯数字组成,其中字母T、G、T分别表示台秤、杠杆结构、增砣式,阿拉伯数字表示最大称量(kg)。

普通案秤:由底座、支架、连杆、刀架、调整砣、承重盘、游砣、刻度片和增砣等组成。

结构较简单。

普通案秤是利用不等臂杠杆原理和半侧罗伯威尔机构设计和制造的。

其承重盘位于计量杠杆上方,因重心高于支承而产生不稳定现象,故采用连杆、拉板和调整板组成罗伯威尔机构,并利用双支点、双重点的复合杠杆以增大支承面积,从而保证承重盘在称重时只作上、下摆动,不向前、后、左、右方向倾倒。

杆秤的发展历史

杆秤的发展历史

杆秤的发展历史
杆秤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分量的传统工具,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杆秤的发展历史。

一、古代杆秤的起源
1.1 古代人类使用简单的秤杆和石块来进行称重。

1.2 中国古代的秤杆称重技术在商业贸易中得到广泛应用。

1.3 古代埃及、希腊和罗马等文明也有自己的杆秤称重系统。

二、中世纪的杆秤发展
2.1 中世纪欧洲的商业贸易促进了杆秤的发展和改进。

2.2 杆秤在中世纪的医学和科学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

2.3 中世纪的阿拉伯世界也有独特的杆秤称重技术。

三、近代杆秤的革新
3.1 工业革命时期,杆秤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和标准化。

3.2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电子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电子秤的浮现。

3.3 近代杆秤在科学实验、医疗、食品加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四、现代杆秤的应用
4.1 现代商业中,杆秤仍然是重要的称重工具,用于超市、市场等场所。

4.2 医疗领域使用高精度的电子杆秤来测量患者的体重。

4.3 工业生产中的杆秤称重系统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五、未来杆秤的发展趋势
5.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杆秤将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

5.2 无人零售店和智能物流系统的发展将促进杆秤的应用和改进。

5.3 杆秤将继续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不可或者缺的称重工具。

总结:杆秤作为一种传统的称重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简单的秤杆到现代智能化的电子秤,其应用范围和精度不断提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杆秤在未来将继续发展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杆秤的发展历史

杆秤的发展历史

杆秤的发展历史引言概述:杆秤是一种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杆秤的发展历史,包括古代杆秤的起源、中世纪的改进、近代的技术革新以及现代杆秤的应用。

一、古代杆秤的起源1.1 早期的天平在古代,人们开始使用简单的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这种天平由一根横杆和两个悬挂的托盘组成,物体被放置在托盘上,通过调整横杆上的秤砣来平衡物体的质量。

1.2 古埃及的杆秤古埃及是杆秤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他们使用了更加精确的杆秤,通过将杆秤的托盘与杆的中心对齐,使得测量更加准确。

这种杆秤被广泛用于贸易和建造领域。

1.3 古希腊的贡献古希腊人在杆秤的发展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引入了刻度线,使得测量更加精确。

此外,他们还发明了一种称为“比例秤”的杆秤,可以通过挪移杆上的秤砣来实现不同质量物体之间的比较。

二、中世纪的改进2.1 静态杆秤的浮现中世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更加稳定的静态杆秤。

这种杆秤使用了支撑杆和固定的秤砣,使得测量更加准确和稳定。

2.2 机械杆秤的发展在中世纪晚期,机械杆秤开始浮现。

这种杆秤通过使用齿轮和其他机械装置,实现了更加精确和便捷的测量。

机械杆秤在商业和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3 杆秤的标准化中世纪后期,人们开始制定杆秤的标准化规范,以确保测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这些标准化规范为贸易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近代的技术革新3.1 电子杆秤的浮现近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杆秤开始被广泛应用。

电子杆秤利用传感器和电子设备,可以实现更加精确和快速的测量。

它们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3.2 数字化和自动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杆秤逐渐实现了数字化和自动化。

数字化杆秤可以直接输出测量结果,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错误。

自动化杆秤可以通过程序控制,实现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测量。

3.3 远程监测和数据分析现代杆秤还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实现远程监测和数据分析。

杆秤六年级知识点

杆秤六年级知识点

杆秤六年级知识点杆秤是一种古老的称重工具,它利用杠杆原理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在六年级的科学课程中,了解杆秤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以下是关于杆秤的知识点概述:杆秤的历史杆秤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

它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简单机械,通过平衡原理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杆秤的组成部分1. 秤杆:是杆秤的主要部分,通常由一根长而直的木棍或金属棒制成。

2. 秤砣:是用于调整秤杆平衡的重物,可以沿着秤杆滑动。

3. 秤钩:用于挂载需要称量的物体。

4. 刻度:在秤杆上标有的刻度,用于读取物体的重量。

杆秤的工作原理杆秤的工作原理基于杠杆原理。

当物体挂在秤钩上时,秤杆会倾斜。

通过移动秤砣,直到秤杆重新平衡,此时秤砣的位置对应于物体的重量。

秤杆上的刻度帮助我们读取重量。

使用杆秤的步骤1. 将秤砣放在秤杆的一端。

2. 将需要称量的物体挂在秤钩上。

3. 观察秤杆的倾斜情况,然后移动秤砣,直到秤杆达到平衡状态。

4. 读取秤砣所在位置的刻度,即为物体的重量。

杆秤的优缺点- 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和使用,不需要电力。

- 缺点:精度较低,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影响较大。

杆秤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尽管现代电子秤已经非常普及,但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如市场交易、传统手工艺等,杆秤仍然被广泛使用。

杆秤的科学意义学习杆秤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人的智慧,还能加深我们对杠杆原理和物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通过学习杆秤,六年级的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杠杆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希望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们在科学学习上取得进步。

杆秤的称量原理

杆秤的称量原理

杆秤的称量原理杆秤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物体质量测量的工具。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重力和力臂的原理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杆秤一般由杆子、秤钩、力臂和标尺等部分组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杆秤的基本构造。

杆秤的主体部分是一根杆子,杆子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它通常具有一定的刻度,用于读取被称量物体的质量。

杆子的一端通常有一个秤钩,用于悬挂被称量物体。

杆秤的杆子上通常还有一根固定的力臂,臂长可以调节,以便根据被称量物体的质量进行调整。

杆秤的重要原理之一是重力原理。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即质量较大的物体产生的引力也较大。

因此,当一个物体被悬挂在秤钩上时,它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从而产生一个向下的力。

在杆秤中,重力的作用是通过力臂传递给一个可拖曳的物体(通常称为称盘),该物体与秤钩相连。

力臂是指从秤钩到秤杆上的固定点之间的距离。

重力产生一个力矩,这个力矩等于重力乘以力臂的长度。

力矩(或力矩)是物理量,表示在力作用下物体的旋转效果。

当物体的重力作用在杆秤的秤杆上时,力矩会使杆秤产生一个倾斜的状态。

这个倾斜状态使得秤盘相对于垂直位置发生位移。

为了使秤杆恢复到平衡状态,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连接秤钩和杆秤的秤杆长度来达到。

通过增加或减少力臂的长度,我们可以改变重力产生的力矩的大小。

杆秤上的刻度是根据质量和力矩之间的关系而设定的。

当杆秤达到平衡状态时,我们可以通过杆秤上的标尺来读取物体的质量值。

实际上,刻度标尺上的数字是根据试验和校准来确定的,以确保刻度的准确性。

当我们称量一个物体时,我们必须将它悬挂在秤钩上。

物体与秤钩相连后,杆秤就会处于不平衡状态,因为重力会使杆秤倾斜。

然后,我们通过增加或减少杆秤上的力臂长度,使得杆秤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当杆秤恢复到平衡状态时,我们可以通过标尺上的刻度读取被称量物体的质量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杆秤时,我们必须确保秤钩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否则重力产生的力矩将随着物体的运动而改变。

杆秤的发展历史

杆秤的发展历史

杆秤的发展历史杆秤,又称杆秤称重器,是一种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称重工具之一,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杆秤的发展历史,从古代到现代,逐步揭示杆秤的演进过程和技术变革。

1. 古代杆秤古代杆秤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

最早的杆秤由一根横放的杆子和两个悬挂在杆子两端的物体组成。

物体的质量通过杆子的弯曲程度来判断,这种杆秤被称为弹性杆秤。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使用不同材质的杆子和吊钩,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在古代,杆秤主要用于商业交易和农业生产,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2. 中世纪杆秤在中世纪,杆秤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有了一定的改进。

杆秤的杆子和吊钩开始使用金属材料,如铜和铁,以增加强度和耐用性。

此外,杆秤的秤盘也得到了改进,采用了更精确的刻度,使测量更加准确。

中世纪的杆秤在商业和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工业革命时期的杆秤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杆秤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迎来了重大突破。

18世纪末,英国工程师詹姆斯·沃特发明了弹簧秤,这是一种基于弹簧原理的新型杆秤。

弹簧秤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成为当时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此外,工业革命时期的杆秤还开始广泛应用于矿产、航运等领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4. 现代杆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杆秤在设计和制造方面得到了巨大的改进。

现代杆秤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准确性。

电子杆秤通过传感器和数字显示屏,可以直观地显示物体的质量,并且具有自动校准和数据记录等功能。

此外,现代杆秤还具备便携性和多功能性,可以满足不同行业和场景的需求。

总结:杆秤作为一种测量工具,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从古代到现代,经历了从简单的弹性杆秤到电子杆秤的演变过程。

古代的杆秤主要用于商业交易和农业生产,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杆秤
杆秤是秤的一种,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质量的简易衡器,由木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锤、提纽等组成。

戥子则是一种专门用来称金银珠宝及贵重中药材的微型杆秤。

一、杆秤发展历史
杆秤是人类发明的各种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

在中国湖南长沙东郊楚墓出土的公元前7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种精制的砝码、秤杆、秤盘、系秤盘的丝线和提绳等。

中国汉墓出土的公元前2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种规格的杆秤砣。

1989年,在中国陕西眉县常兴镇尧上村的一座汉代单窑砖墓中,发现完整的木质杆秤遗物,其制作时间约在公元前1~公元1世纪。

古代杆秤的发展,长期停留在采用绳纽、非定量砣和木、竹、骨秤杆的基础上,并由手工制作。

直到20世纪,杆秤才由传统的绳纽结构,逐渐改变为外刀纽与刀承或内刀纽与刀承结构。

1949年后,中国为了加强计量法制管理,先后制订了杆秤检定规程和国家标准。

1985~1987年,中国对杆秤结构作了一次重大改革,将原来的木质杆改为金属杆,从而解决了木质杆的计量准确度受地区及天气影响的弊病,并适应了半机械化、标准化、通用化和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但杆秤因其计量准确度低,已渐趋淘汰。

二、杆秤基本特征
⒈杆秤是中国最古老也是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的衡量工具,他是根据杠杆原理所制造出来以方便人们买卖,映射出中国古代劳人民的聪明才智,具有悠久的历史特征。

⒉杆秤最主要的特征就在于携带方便,他只由秤杆、秤砣、秤盘三个部分组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小生意人带上一杆杆秤或别在腰间或放于笼篓之间、货物之上,待买卖来时随手一握秤杆,挂好秤砣,栓好秤盘,架势搭上之后生意也就做成了。

⒊秤杆最上的选择为楠木,楠木制成的秤杆完成后无需上色会自然泛出木质本身的深棕色;大量普及使用的为“红枸子”,取其材质坚强不屈,所有工艺完成后能更清晰地看出深色秤杆衬托下星花泛出的金光。

民间更有对秤上星花的说法,无论做什么生意若少给一两就少一颗星,星被认为影响人的寿命,所以就有“秤上亏心不得好,秤平斗满是好人”的说法,这更体现了杆秤在民间深厚的情感基础。

⒋中国传统杆秤业能够与时俱进、自我更新,如1956年合作化后汉中衡器厂曾独立进行案秤的开发研究、学习制作生产磅秤和对省内外用户开展维修服务。

三、杆秤文化
千百年来,手杆秤也可算作华夏“国粹”。

它制作轻巧、经典,使用也极为便利,作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活跃在大江南北,代代相传。

天地间有杆秤,人们不断赋予秤的文化内涵,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一桩桩交易就在秤砣与秤盘的此起彼伏间完成。

随着时代发展,一些事物也将退出我们的日常生活,而电子秤的普及,则预示着杆秤将退出历史的舞台,成为民族的符号。

杆秤匠制作杆秤技术是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

做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从选材,刨圆,到用碱水浸泡,打磨,钉秤花等多道程序,道道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

杆秤匠对职业极为神圣虔诚,从不因操作失误而让秤短斤少两。

如今,懂这行与做这行的人越来越少,这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打磨杆秤,岁月也在打磨中逝去,手艺也在打磨中消失。

四、自制简易杆秤
(一)材料与工具
1.做秤杆用的细棍(硬的,30----50cm)
2.做秤盘用的塑料盘(方便穿孔的)
3.做秤砣用的重物(如小铁锁之类的物品)
4.白纸(用来贴在杆上标刻度)
5.透明胶带、剪刀、笔等工具,砝码实验室准备
(二)自制简易杆秤过程
1.如果所带来的细棍不便于标示刻度,先用白纸和塑料胶布贴好,便于标示杆秤刻度。

2.准备好秤盘,用工具在盘子周围均匀地戳3个孔,用细线穿过孔,然后将三根细线打结后系在秤杆的一段。

3.在距离秤盘那端合适的位置用细线做一个提手,并将其固定好。

4.用细线穿过小重物(即称砣),放在秤杆上可以移动。

5.标示刻度。

具体操作是放一定质量的砝码于秤盘中,移动称砣
的位置,待秤杆水平平衡时标出系秤砣的细线所在位置,记录此时的砝码上的质量。

6.改变砝码的质量,按照同样的操作标出多个质量刻度处。

7.如果想要标出更加多的刻度,可以按照已经标示出的刻度均匀地分成若干份,标出相应的质量刻度。

任务:用自己的自制杆秤测量身边小物品的质量
思考问题:如何让杆秤的测量更精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