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综合生产计划

合集下载

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

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

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综合计划是企业的长期规划,通常为1-5年的时间跨度。

它涵盖了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包括市场调研、竞争分析、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方面。

综合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市场的变化、技术的发展、政策的变化等外部环境因素,同时也需要考虑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力、人员等因素。

综合计划的目标是确保企业在未来能够有效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发展。

主生产计划是综合计划的具体执行方案,通常为一个月或一个季度的时间跨度。

主生产计划主要是针对产品生产而制定的,其目标是确定生产计划、协调生产资源、安排生产任务,以确保产品的按时交付。

主生产计划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库存情况、产能能力等因素来确定生产数量和生产时间,同时也需要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资源的调配和协调。

主生产计划是确保企业在短期内能够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生产效率和交付效果。

综合计划和主生产计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和互动。

综合计划确定了企业的长期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主生产计划则是根据综合计划制定的具体执行方案,是综合计划的具体体现。

综合计划提供了主生产计划制定的基础和依据,而主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也会反馈到综合计划中,为综合计划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

总之,综合计划和主生产计划是企业管理中两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相互配合,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和生产运营提供支持和指导。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综合计划和主生产计划,以实现生产优化和持续发展。

综合计划和主生产计划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两者之间的密切关联和互动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运营水平,更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

综合计划的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为主生产计划提供了方向和目标,而主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则是综合计划的具体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企业取得成功。

综合计划是企业长期规划的基础,它涵盖了市场、产品、技术、人力资源、财务等多个方面。

在综合计划中,企业会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来确定产品开发和推广策略,同时会考虑技术发展、政策变化等外部环境因素,以及企业内部的资源、能力、人员等因素。

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

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

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概述综合计划和主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计划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综合计划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资源供给等因素制定的总体规划,包括生产计划、销售计划、人力计划等内容,是企业战略规划的具体体现;主生产计划是综合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是通过对需求预测进行调整,明确生产的具体安排,确保生产计划的实施。

本文将重点讨论综合计划和主生产计划的概念、作用、编制步骤等内容。

综合计划的作用1.资源合理利用:综合计划可以帮助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提前预知风险:通过综合计划的编制,企业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或应对。

3.确保生产需求:综合计划可以确保企业生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避免供需失衡带来的损失。

4.指导生产调度:综合计划为主生产计划的制定提供指导,有利于生产计划的有效实施。

综合计划的编制步骤1.需求预测:基于市场需求、销售情况等因素进行需求预测,为综合计划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2.资源分析:对企业的生产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分析,评估资源供给情况。

3.制定生产计划: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包括生产目标、生产时间表等内容。

4.编制销售计划:根据需求预测等数据,制定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相互协调。

5.人力规划:根据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确保有足够的人员支持生产。

6.审核和调整:对综合计划进行综合审查,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主生产计划的作用1.明确生产目标:主生产计划可以明确生产的具体目标,包括产量、产能等方面的指标。

2.协调资源配置:主生产计划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3.生产调度:主生产计划可以作为生产调度的依据,指导生产的具体安排和执行。

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步骤1.需求调整:对需求预测进行调整,明确实际的生产需求。

2.生产排程:根据生产需求,制定生产排程,明确生产的时间和顺序。

3.资源分配:根据生产排程,对生产所需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生产运作管理_第八章_综合生产计划

生产运作管理_第八章_综合生产计划

80 ×20/8 =200人
(242008720) /(252-109) = 108.25件/日 〔 108.25×20/ 8〕=271人 271×8/20 =108.4件/日
21300
14200
总费用= 143775+ 35500=179275元
143775
35500
第三步:方案的比较选择
(1)改变工人数量:总费用=200000元 (2)利用库存调节:总费用= 209253元 (3)采用混合策略:总费用 =179275元
库存下降 时间
利用库存调节方式应对需求波动的计划策略
产 量 ( 千 件 )
40 37.5 32.5 30 27.5 25 22.5 20 17.5 15 12.5 10 7.5 5 2.5
需求量累计线 累计需求量>累计生产量
生产量累计线
累计生产量>累计需求量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月份
需求波动情况下保持生产率不变的计划策略
二、综合生产计划的编制程序
市场需求预测 确定经营目标 利润、市场占有率… 线性规划法 销售收入利润分析法 量本利分析法 …… 制定初步候选方案 •企业生产的外部条件 •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 方案比较 利润、成本、生产 均衡性、库存… 处理非均匀需 求的策略
初步计划
生产能力 外部协作 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销售及利润指标 ……
产 量 ( 千 件 )
40 37.5 32.5 30 27.5 25 22.5 20 17.5 15 12.5 10 7.5 5 2.5
需求量累计线 生产量累计线
0
1

企业生产工作计划3篇

企业生产工作计划3篇

企业生产工作计划3篇企业生产工作计划篇1时间就象流水一样,转眼间三百六十五天就悄悄地从我们指甲缝里流走了,伴着圣诞欢快的节日气氛,我们将送走五福享受的猪年,即将迎来新的又一年。

在此,我得感谢苏总对我的信任和这一年来所寄予的期望,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生产部门将深刻地对本部门一年来的工作及不足之处作出细致的总结,同时祝愿我们石头记有限公司明年会更好,事业蒸蒸日上,鸿图大展。

一、产品产量方面在过去的一年里,生产部门力挑重担,进行了一些工艺上的新摸索试验,从五月份起,我们陆续对制造车间研磨组、打孔组、冲胚组、整形组的一此机器以及装配车间项链组的烧焊区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增加了一系列的抽风、防尘、防噪设备,实践证明效果非常显著。

二00七年七月九日我们筹建已久的银链车间正式投入生产,直今一切正常。

从整体上看我们生产部基本完成了公司年度生产任务的各项指标,满足公司销售部门的产品销售要求。

共生产1、圆珠类:无孔珠2939kg全孔珠3434kg半孔珠321427个t孔珠24404个大孔珠217697碎片132kg。

2、单一造型类:2981盒1657192个3、复式造型类:98004个4、手环类:18164个5、项链类:29176盒15232条6、手链类:80925盒4073497、吊坠类:256170盒549936条8、耳环类:233220付9、珠串类:93738条10、礼品套装:10059盒19784条11、同心玉坠:12219对12、扁珠:288条。

二、产品质量方面在完成上述产量的同时,我们生产制造部门也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严把生产工序的每一个质量控制关,做到全年成品入库合格率在95%以上,只有紫莹石和粉晶类产品由于原石材料原因在报废率上偏高,其它类产品都不超出目标值。

我们始终坚信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只要生产部的每一个员工都有高度的质量意识,并付诸于生产操作的每一环节中,产品质量将会稳步提高,从而实现成品质量检验不良率0.1%以下/月的目标。

综合生产计划概述

综合生产计划概述

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又称为经验曲线,是指在大量生产周期 中,随着生产产量的增加,单件产品的制造工 时逐渐减少的一种变化曲线
1936年美国康乃尔(Cornell)大学的莱特博士首先 在航空科学期刊上发表了有关学习曲线的文章
学习曲线
单件产品的加工时间 (hr)
0.30 – 0.25 – 0.20 – 0.15 – 0.10 – 0.05 –
A)以主要生产单位的生产能力作为企业生产能力的依据-价值最高; B)以最小车间生产能力来确定企业生产能力-主要制约因素。
②基本生产车间与福辅助生产车间及生产服务部门之间的能力平衡。
能力与负荷的平衡
长期 短期 能力>需求
能力≈需求 能力<需求
能力>需求
Ⅰ Ⅳ Ⅶ
能力≈需求 Ⅱ Ⅴ Ⅷ
能力<需求
Ⅲ Ⅵ Ⅸ
扩大生产能力时需注意的问题: ① 保持生产系统平衡的灵活性
能力平衡:本阶段的产出能恰好完全满足下一阶段的投入 要求。 解决不平衡问题的措施:
增大瓶颈的生产能力 预留缓冲库存 增加生产单元
② 生产能力扩容的频率。 ③ 利用外部生产能力。
四、 服务业生产能力计划 服务业生产能力计划的特点:
生产效率从两方面体现: 1. 单台设备或单位平方米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定额; 2. 单台设备或单位平方米生产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
(二)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是指机器设备的全部有效工作时间和生产面积的全部利用时间。 1.制度工作时间
(全部日历日数-节假日数) × 每日制度工作小时数 2.有效工作时间 T效=制度工作时间×(1-设备修理停工率) 3.生产面积的利用时间为制度工作时间
产品名称 A B C
计划产量/台 2000 1000 1200

第六章综合生产计划

第六章综合生产计划

主讲内容:第一节计划概述第二节生产能力第三节生产总体计划的编制第四节MTS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第五节MTO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第一节生产计划概述一、生产运作计划概念根据需求预测和企业生产运作能力的限制,对生产系统的产出品种、数量、速度、时间、劳动力和设备的配置以及库存水平等问题预先进行的考虑和安排。

二、生产计划体系在一定规模的企业中,生产计划工作由一系列不同类别的计划所组成,构成生产计划体系。

(一)按照时间分:按照计划期的长短,生产计划可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

1、长期计划长期计划又称远景规划。

计划期跨度:一般为3-5年,也可长达10年或更久。

内容:是企业在生产、技术、市场和财务等领域重大问题的规划,提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及其战略计划。

要求:进行环境分析。

2、中期计划中期计划也称年度生产计划。

中期计划包括两种:生产计划大纲和产品出产进度计划。

计划期:1-2年。

内容:规定企业在品种、质量、产值和产量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

生产计划大纲的指标体系1、产品品种2、产品产量3、产品质量4、产值指标产值指标:用货币表示的产量指标。

①商品产值:企业计划期内生产的可供外销的产品,半成品以及工业性劳务的价值。

包括:请选择。

用自备原材料生产的成品价值;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来料价值;用订货者来料生产的产品的加工价值;在制品期未期初差额的价值;预定外销的半成品、备品的价值;自制工具、模具及其在制品期未期初差额的价值。

预计完成的工业性劳务的价值;√√√√②总产值: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完成的工业生产工作总量的价值。

(即企业在计划期内全部工业性生产成果的价值)包括:用自备原材料生产的成品价值;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来料价值;用订货者来料生产的产品的加工价值;在制品期未期初差额的价值;预定外销的半成品、备品的价值;自制工具、模具及其在制品期未期初差额的价值。

预计完成的工业性劳务的价值;√√√√√√√2004年,长虹工业总产值增速1月下降6.1%,2月增长3.2%,3月下降20.3%。

第7章 综合生产计划

第7章  综合生产计划

企业在计划期内依据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实际能 达到的生产能力。
3.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
指计划期内企业所拥有的全部
影 响 生 产 能 力 的 因 素
(1)生产性固 定资产的数量 (2)生产性固定资产 的有效工作时间
能够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厂
房和其他生产用建筑物的数量。 按照企业现行工作制度计算的 机器设备的全部有效工作时间 和生产面积的全部利用时间 指机器设备单位台时的产量定 额,或者是单位产品的台时定
实践中,通常有三种基本的综合生产计划编制策略:

均衡策略:改变库存水平满足生产,维持生产率和工 人数量不变。 对于需求波动幅度较大的市场环境不适合

追踪策略:改变生产速率,使生产速率与需求速率相
匹配
优点:根据需求的变化调整生产率,每期期末只维持 最低限度的库存; 缺点:要对生产率进行频繁调整

混合策略
发生
2.大致平衡原则:即根据预测结果,通过控制存货水平
及服务水平来求得大致的平衡。
3.能力小于需求原则:即永远保持供不应求的状况,使 生产能力利用率达到最大
就扩充的数量而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规模经济, 即产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 在缩减生产能力方面,传统的做法是出售现有的
设备和解雇相关人员 。
§7.3 综合生产计划的编制
某期可用工人数=前期末 工人数+期初新工人数 -期初辞退工人数 某期期末库存量=前期期 末库存量+本期产出量 -本期满足需求使用量 某期平均库存量=(期初 库存量+期末库存量) ÷2 某期费用=(正常费用+ 加班费用+外包费用) +招或辞费用+库存或 延迟交货费用
费用类型 产出 正常时间 加班时间 外包 招/辞 招录 辞退 库存/延迟交货 库存 延迟交货 单位库存费用×平均库存量 单位延迟费用×延迟交货量 单位招录费用×招录数 单位辞退费用×辞退数 单位正常费用×正常产出量 单位加班费用×加班产出量 单位外包费用×外包量 计算

企业生产工作计划范本(5篇)

企业生产工作计划范本(5篇)

企业生产工作计划范本为了____“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结合工厂实际,特制定-____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一、全年目标全年实现无死亡、无重伤、无重大生产设备事故,无重大事故隐患,工伤事故发生率低于厂规定指标,综合粉尘浓度合格率达____%以上(如下表)。

二、指导思想要以公司对-____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为指导,以工厂安全工作管理制度为标准,以安全工作总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为原则,以车间、班组安全管理为基础,以预防重点单位、重点岗位重大事故为重点,以纠正岗位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员工劳动保护穿戴为突破口,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开创安全工作新局面,实现安全生产根本好转。

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各单位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认真____“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出实招、使真劲,把“安全第一”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通过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解决领导意识问题,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到“第一”的位置上,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安全,责任意识才能到位,才能管到位、抓到位,才能深入落实安全责任,整改事故隐患,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力保安全生产。

四、深入开展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根据工厂现状,确定出-____年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单位、重点部位,完善各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加大重大隐患的监控和整改力度,认真开展厂级月度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车间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班组坚持班中的三次安全检查,并要求生产科、车间领导及管理人员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按照“三定四不推”原则,及时组织整改,暂不能整改的,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尤其要突出对煤气炉、锅炉、硫酸罐、液氨罐等重要部位的安全防范,做好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强化专项整治,加强对岗位现场的安全管理,及时查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现象,最大限度降低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工厂生产工作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综合生产计划
8.1生产计划系统
生产计划系统框架
综合生产计划(aggregate production planning),被 扩展为产销计划(sale & operations planning, S $ OP)
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应当积极影响顾客需求的变化模式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MPS ) 主生产计划是生产计划系统的核心, 是生产制造系统与市场 营销系统的界面。
计划 4加班加点——在正常工作时间内用固定人数的工 人进行生产,满足所有预测需求量加班完成其余生产需求 量。该计划中工人人数难以确定。但其目标是使 6 月份的 期末库存与安全库存尽可能接近。
应用举例:方案 3 、 4
方案 1 增、解聘的工人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总和
生产需求量(根据表)
constant production rate plan)曲线,与累积生产要求曲 线相切,然后检查其是否可行 选择介于最低恒定生产率曲线与累积生产要求曲线之间的更 好的计划方案,使总成本水平尽可能低
图解法的例子
生产计划图解法基础数据
生产期间 需求预测 累计需求 累积生产 恒定计划 最低库存 初始库存 最优计划 MCP计划
综合生产计划的图解法
累积生产要求(Cumulative requirement)
累积生产要求 = 最低限度期末库存水平 + 累积的顾客需求
t
CRt MIt Di
图解法的步骤:i1
作出累积需求曲线 加上适当的安全库存,作出累积生产要求曲线 以初始库存为起点,作最低恒定生产率(Minimum
方案 2库存调节——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用固定人数的工 人进行生产,以满足最小的预测需求量就是通过库存来调 节生产,而维持生产率和工人数量不变。当需求不足时, 由于生产率不变,库存就会积累起来。当需求过大时,将 利用库存来满足需求,库存就会减少。。
应用举例:方案 1 、 2
计划 3外包——维持正常工人不变,需求不能满足部分 采用外包解决,风险是:客户有可能被别人拿走。
加班成本:加班工资; 改变生产率成本:雇佣、培训与解雇人员的成
本。 库存成本:主要组成部分是库存占用资金的成
本。 缺货成本:包括由延期交货引起的赶工生产成
本、失去企业信誉和销售收入的损失。
生产计划的核心问题:生产能力与需求不均衡怎么办?
策略1:调整生产率 策略2:调节需求
调整供给(调整生产能力)
能力计划编制与管理技术
相应的生产计划 综合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车间作业管理
负责人 上层管理人员 上层管理人员
生产计划员 车间计划员
计划期 长期
中长期 中期 短期
计划范围
公司、厂级 厂、车间 车间
车间
能力计划编制与管理技术
8.2综合生产计划概述
综合生产计划的计划期为 6-18 个月
综合生产计划是主生产计划前制定的
( 1 )改变库存水平 ( 2 )新聘,解聘来改变劳动力的数量 ( 3 )超时或减时来改变生产率 ( 4 )转包:更高的工资,失去顾客的可
能 ( 5 )聘用非工作日的工人:超市、餐馆。
需求的调节
方法 1、提供价格诱导刺激需求 2、高峰需求时期的延期交货 这种策略仅在顾客愿意等待且不减少其效用
或不取消其订货条件下适用 3、导入互补产品 设法使不同产品的需求“峰”和“谷“错开
综合生产计划采取的策略
1)追逐策略 ( Chase strategy)(实质是改变生产率) 当订货变动时,雇佣或解雇工人,使产量与订货相一致。 稳定的劳动力水平——变化的工作时间 通过柔性的工作计划或加班改变工作时间,进而改变产量
(生产时间÷每人每月工时)
新增工人数
0
0
0
0
8
21
(假定期初工人数等于 1 月份
的 53 人)
招聘费(新增工人数×$200 ) $0
$0
$0 $0 $1600 $4200 $5800
解聘人数
0
6
17 5
0
0
解聘费(解聘人数×$250 ) $0
$1500 $4250 $1250 $0 $0
$7000
正常人工成本(所需生产
i 1
i 1
综合生产计划的主要任务:
满足顾客需求(对综合生产计划来说主要是预测的需求) 维持期末库存的合理水平 (Make-to-stock) 使总成本尽量低(通过合理确定生产率水平和期末库存水平) 尽量使生产率保持恒定
综合生产计划问题的规范表述:
对于计划期 T 的每个期间 t ,给出需求预测 Ft,然后依次 确定各个期间 t=1,2,…,T 的生产水平 Pt,库存水平 It,和雇 工水平 Wt,使整个计划期的相关成本最小化。
主要目的:明确生产率、劳动力人数和当前 库存的最优组合
描述:在已知计划期内,每一时段 t 的需 求预测量为 Ft,以最小化生产计划期内的成本 为目标,确定时段 t=1,2,… T 的产量 P , 库存量,劳动力水平Wt
综合生产计划考虑的成本项目
正常生产成本:是计划期内生产某一产品的固 定与变动成本;
正常人工成本(每天 8 小时) 加班人工成本( 1.5 倍正常人工费用)
4.00$/小时 6.00$/小时
应用举例:费用
总生产计划需要数据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期初库存
400 450 375 275 225 275
需求预测量
1800 1500 1100 900 1100 1600
安全库存(.25* 需求预测量) 450 375 275 225 275 400
长期
预 测
中期
短期
3.分销计划
6.成品 装配计划
2.需求管理
4.订货合同
长期资源计划 1.综合生产计划
(S&OP) 5.主生产计划
7.物料需求计划
9.详细作业计划
11.生产控制及反馈
生产计划 系统框架
8.能力计划 10.能力控制
MRP
工业生产计划体系
需求预测
综合生产计划 (合计)
资源计划
主生产计划
产品或零件族 ( Families ),具有相似特征和 相似制造工艺的产品或零件品目的组合;level 2:综合生产计划Aggregate Planning ,主生 产计划 MPS的对象。
产品类 ( Types ),又称为产品系列,归入产品 类的产品属于不同的产品族,但都具有相似的需 求特征和近似的单位工时定额;level 1:综合生 产计划 Aggregate Planning
2)平准策略 ( Level strategy ) (实质是稳定生产率) • 可以用浮动的库存量、订单积压和减少销售来消化缺货与
剩余产品,保持稳定的劳动力数量与产出率。 3)混合策略 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策略组合。
•8.3 综合生产计划的图解法
综合生产计划的主要任务
生产计划的恒等式:
t
t
It I0 Pi Di
$2816 $2432 $2688 $2688 $2816 $1560 $16000
物料需求计划 能力计划
只有不超出瓶颈环节生产能力约束的主生产计划才是可行 的
生产控制 生产计划系统必须形成一个“闭环”
•生产计划系统
生产计划的三类对象
单个品目 ( Individual items ) ,可以是指单 个产品、单个零件或单个原材料品种;是生产计 划的最细微、最基本的对象,也是MPS、MRP 和详细作业计划的对象。 level 3:
生产需求量(需求预测量 +安全库存-期初库存)
1850 1425 1000 850 1150 1725
期末库存(期初库存+生 产需求量-需求预测量)
450 375 275 225 275 400
应用举例:生产需求
方案 1增、解聘工人——在需求量大时应多雇佣工人, 在需求小时可以裁减工人这种做法不一定永远可行,如对 技术要求高的工种一般不能采取这种策略,因技术工人不 是随时可以雇佣到的。另外,工人队伍不稳定也会引起产 品质量下降和一系列的管理问题。
22 19 21 21 22 20 125
期初库存 安全库存
库存
400 件 月需求预测量的 25%
费用
材料成本 库存成本 缺货损失 分包边际成本
100.00$/件 1.50$/件·月 5.00$/件·月 20.00$/件(分包费用-材料费用)
招聘与培训成本 解聘费用 单位产品加工时间
200.00$/人 250.00$/人 5 小时/件
1~2
30 30 60 90 30 30 60 70
3~4
30 60 120 180 60
70 70
5~6
120 180 240 270 60
80 70
7~8
90 270 300 360 30
60 70
9~10
60 330 360 450 30
60 70
11~12 30 360 390 540 30
30 70
累积生产要求 CRt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23456
累计需求 累积生产 恒定计划
综合生产计划的图解法示例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23456
系列1 系列2 系列3 系列4
8.4 综合生产计划的表上作业法 mm表上作业法的例子
量)
缺货损失(缺货件数×$5 ) 安全库存(根据表) (正数)多余库存 (期末库存-期初库存)
$0
$1380 $160 $0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