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判断题复习
公共关系学判断改错

《公共关系学》综合练习三、判断改错题B 13.“把关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于某些信息不予以流通或暂时予以搁置的“抑制”行为上。
13.错。
“把关人”的作用包括“疏导”和“抑制”两方面。
B 6.不是所有组织都有必要设置公共关系部门的。
6.对C 5.CIS体现了一种由外向内的思维方式,反映了现代营销理念的思想核心。
5.错。
CS活动C 12.CIS是企业理念、企业行为和视觉标志三者的有机统一体。
12.对C 7.策划媒介事件的关键是寻找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7.对。
C 1.参加座谈会的人数应尽量多,从而充分发挥民主性。
1.错。
参加座谈会的人数不宜太多。
C 5.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说,非公众不构成组织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
5.对。
C 2.从实现关系的缘由来看,公共关系主要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泛缘关系。
2.错。
从实现关系的缘由来看,公共关系主要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业缘关系。
C 14.传播沟通不仅是组织处理公众关系的方式,也是公共关系实施的基本过程。
14.对。
D 10.对于社区公众,大众传播媒介是组织开展宣传活动时的最佳选择。
10.错。
对于社区公众,户外媒介是组织开展宣传活动时的最佳选择。
D 8.对于公共关系活动的评估,评估主体是外部专家。
8.错。
评估主体是多方面的,除专家评估外,还包括管理者评估和自我评估。
D 11.对于组织来说,名人是“受欢迎的公众”。
11.错。
是“被追求的公众”。
D12.大众传播具有“枪弹效应”或“皮下注射效应”。
12.错。
媒介的刺激往往不能直接带来受众的意志反应。
(有限效果论)D 7.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是互不联系的,并且具有匿名性。
7.对。
D 15.电子类传播媒介具有线性播出的特点,受众受到节目顺序的限制。
15.对。
F 7.凡是身份低的人士会见身份高的人士,或是客人会见主人,这种会见则被称为拜见。
7.对。
F 15.凡是身份高的人士会见身份低的,或是主人会见客人,这种会见一般被称为接见或召见。
15.对。
公共关系学复习题

公共关系学复习题一、填空题(50题)1、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社会公众。
1092、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是采集信息、咨询建议、传播沟通、联络协调。
393、公共关系的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平等互惠原则、整体一致性原则、和全员公关原则。
654、社会组织一般可以分为: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群众组织和宗教组织。
1125、按公众与组织之间的归属关系,可以将公众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两类。
1266、人际传播可以分为:亲身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
1417、公共关系活动的程序包括:公共关系状态分析、公关活动计划的制定、公共关系活动实施、公关活动效果评价四个步骤。
1778、公共关系活动的模式按组织面向公众的类型可以分为宣传型公关、交际型公关、服务型公关、社会型公关和征询型公关。
1969、社会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主要有:内部组织关系、内部员工关系和股东关系。
22710“CIS”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企业理念识别、企业行为识别和企业视觉识别三个部分。
25911、公共关系学的相关学科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背景学科、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技术学科。
1612、公共关系中的采集信息主要采集的是:组织形象信息、政策信息、立法信息和市场信息。
4113、公共关系的主要目标是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表现为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7814、公众的特点主要有共同性、多样性、相关性和变化性。
12315、按照公众与组织的密切程度对公众进行分类,可以把公众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
12416、信息传播效果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信息层次、情感层次态度层次和行为层次。
15517、公共关系状态调查的方法主要有新闻调查、民意调查和和重点调查。
18318、社会组织的内部公共关系主要包括员工关系、股东关系和内部组织关系。
22719、公关突发事件的特征是:不可预测性、严重危害性和舆论关注性。
24720当代公共关系工作的创始人是美国的艾维.李。
公共关系学31判断题答案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7. 礼仪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8. 采集信息是公关工作的必要前提。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9. 任何公关方面出现的问题、对问题的解决程度等,不需要受到一定时间和条件的制约。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5. 公共关系主要用于对组织内外环境的监测与调试,在这一过程中,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必然会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6. 公共关系的基础学科包括管理学、传播学以及与管理学相关的市场学、企业文化等,与传播学相关的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舆论学等。
三、判断题(共 19 道试题,共 38 分。) 得分:38V
1. 公众是公共关系的主要研究对象,一切工作均围绕公众展开。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2. 对组织负责和对公众负责这是每个员工的神圣职责。
A. 错误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3. 公关需要借助广告形式作为一种工具,而广告业务也需要公关思想作指导。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4.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基本能力不包括敏锐的观察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7. 感情疏通法就是通过协商的方式来避免或减轻组织与员工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以及由此造成的损失。
公共关系学(判断题)

四、判断题1.伯内斯被称为公共关学之父(×)2.不受欢迎的公众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唯一目标(×)3.内部公关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和控制内部公众的行为(√)4.公关状态是无形的,却是主观的,不以社会组织的主观设想为转移(×)5.满足公众的物质需求目的是以联络组织与公众的感情(×)6.公关部的组建是由组织自身状况和公众特点以及组织与公众之间联系的状况决定的(√)7.公关人员活动中的主要方面,就是权衡和处理好特殊公众和其他公众的关系(√)8.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中间环节越多,保真率越高,其它有时最后一个信息与原来的信息相比已面目全非(×)9.只有员工们个别的需求在组织内部得到满足,才能促使他们努力工作(×)10.学校公关工作的重要任务是争取特殊招生指标,开辟新的专业方向和新的办学方向(×)1.自信是对公关人员职业心理素质最基本要求(√)2.访谈调查是公关调查的唯一方法(×)3.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科学的现代公关早在人类开始组成家庭、部落和国家时就产生了(×)4.公共关系百分之十靠自己做的好,百分之九十靠宣传(×)5.公共关系公司通过为社会提供无偿服务,满足客户需要,并取得一定盈利(×)6.技术人员的劳动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声誉和形象(×)7公众舆论是自发产生的、并处于不断扩大和缩小的动态中,它是公众对组织的一种浮动的表层认识(√)8.相同的礼节习俗常常造成沟通中的误解,以致使沟通受阻(×)9.物质鼓励能发挥职工工作能力的40%。
60%的潜在能力要靠精神奖励来激发(×)10.银行、军队、新闻机构属非营利组织(√)1.不同的组织有相同的公众(×)2.伯内斯先生对公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人们誉为“公共关系之父”(×)3艾维李时期进入到公共关系的科学化时期伯内斯时期进入到公共关系职业化时期(×)4.公共关系对提高个人素质,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5.公关社团具有严格的组织结构,但不具备强制性(×)6.媒介与公众的合一,决定了新闻界是一种传播性质最强、公关操作意义最大的关系(√)7.定期进行公众舆论调查没必要(×)8.公关计划的制定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公关计划的实施是研究问题的过程(×)9.正确、明确、具体的计划目标是实施人员行动的依据,也是对计划实施进行控制监督和评估的础(√)10研究社会沟通的障碍并排除之,是有效开展公关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1.媒介关系应摆在对外公关实务工作的最显著的位置(×)2.50年代以后,公关的面貌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才真正走上了科学化和职业道德规范化的发展道路(√)3.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是公众(×)4.只有树立起良好的组织形象,才能促进组织与社会的共同发展(√)5.从一种较窄的范围来理解,公关从业人员,就是业余的或兼职的公关人员(×)6.公关人员面对各类公众的要求,要有所侧重和选择,而不必面面俱到(√)7.访谈调查法的主要优点在于标准化和成本低(×)8.部门公关是各类组织有效开展全方位公关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9.只有正式团体才具备完成组织下达的任务和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两个功能(×)10.邮电企业业务活动的结果是实现货物位置的转移 ( × )1.在公关传播环境中,座位可随意设置(×)2.发展公关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3.公关与庸俗关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4.开创我国当代公关事业的先头兵是国内一批具有较高管理和经营水平的宾馆和饭店(√)5.一切公关工作的成败得失、有效程度和创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6.公关计划实施的过程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照章办事的过程,而是一个由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实施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7.公共关系同外界关系可以划等号(×)8.现代公关首先是开展各种与外界的有意活动,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起美好形象,然后才是做好自身的工作(×)9.在选择传播媒介时无须考虑传播对象的特点、传播信息的内容以及企业的经济条(×)10.公关评估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使组织的领导人看到开展公关工作的明显效果,从而使他能更加自觉地重视公关工作(√)1.公共关系仅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2.C S I是衡量顾客满意程度的量化指标(√)3.公关评估就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总结(×)4.展览活动不可以一次展出许多行业的不同产品(×)5.危机公关就是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的处理(√)6.公共关系部的优势,往往就是公共关系公司的劣势(√)7.内部公共关系是塑造组织形象的起点(√)8.“顾客总是正确的”这句话不正确(×)9.多血质的气质类型情绪不易兴奋(×)10.在国际交往中,最常用的称呼是“先生、小姐、同志”(×)1.伯内斯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2.不受欢迎的公众是公关工作的唯一目标(×)3.内部公关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和控制内部公众的行为(×)4.满足公众的物质需求可以联络组织与公众的感情(×)5.在交际中,遵守一定的民族风俗习惯不重要(×)6.点烟时,西方人较忌讳的数字是4(×)7.公关案例分析是纸上公共关系到实地公共关系的“中介桥梁”(√)8.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中间环节越多,保真率越高。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关系学》判断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89)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公共关系学》判断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89)(×)2.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
(×)3.公众与组织之间不一定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4.社会交往过程中,不必考虑参加人员的身份、人数、接待规格等方面的对等原则。
(√)5.在企业CI识别系统中,Ml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与灵魂。
(√)7.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第一本公共关系著作——《公众舆论之形成》。
(√)8.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
(×)9.公共关系宣传要尽量选用赞语,尽可能不选用中性的词语。
(×)10.媒介关系也称新闻界关系,是指组织与新闻传媒机构的关系。
(√)11.整合营销传播就是要优化一切可以利用的传媒资源。
(×)12.在为他人介绍时,要遵循“尊者优先”的原则,即先把职位高的人介绍给职位低的人。
(×)13.公众与组织之间不一定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14.经过加强教育、建立危机防范机制,公关危机完全可能不发生。
(√)15.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相比,大众传播的信息不再具有保密性。
(×)16.2022年11月初,重庆出租车停运风波,既是公关危机,又是危机公关。
(√)17.人际传播的情感影响力往往要超过大众传播,这主要得益于说话人的表情和目光。
(√)18.社区关系也称区域关系、地方关系、邻里关系。
(×)19.长期的公关活动适宜选用电子媒介,短期公关活动适宜选用印刷媒介。
(√)21.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22.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
(×)23.行动公众是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
行动公众不仅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而且准备或者已经采取解决问题的某种行动。
(√)24.公众与组织之间一定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公共关系学判断题

1.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2.全员公关管理3.形象: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4.“把关人”: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
制造新闻:是组织争取新闻宣称的一种技巧。
即在真实的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策划举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活动。
吸引新闻界和公众的注意力,制造新闻热点,争取被报道的机会,使本组织成为新闻的主角,以达到提高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的目的。
5.“礼仪”P3786.“名人”战略P4197.《有效的公共关系》:9年,美国著名学者斯科特*特里普和艾伦*森特合作出版了一本公共关系学方面的权威著作:《有效的公共关系》。
知名度:公众对组织知晓和了解的程度,是反映组织社会名气大小的客观指标。
8.《原则宣言》:906年,美国无烟煤矿业发生工人大罢工劳资双方尖锐对立,艾维。
李负责为煤矿主处理这起严重事故,他公布了一个《原则宣言》。
9.44C’S理论它主张研究消费者欲望与需求;研究消费者为此而付出的成本;考虑给予消费者方便;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
10.CS战略:是关系营销的基础与前提。
它包括研究消费者欲望与需求(consumerwantsandneeds);研究消费者为此而付出的成本(cost);考虑给予消费者方便(consumer);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communication)四方面的内容。
11.艾维·李:是一位在美国企业界有影响的新闻记者,1904年在美国正式开办了一家公共关系事务所,它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的问世。
他的思想在著名的《共同原则宣言》中体现出来。
他认为:他的工作是公开的、实事求是的,即说真话。
他为科学公共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
公共关系学单选多选填空判断题

《公共关系学》考试复习题二——单项选择1.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伦敦成立的时间是1955年2。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3。
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公共关系状态。
4。
利用新闻媒介揭露垄断企业“愚弄公众”的现象,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运动是揭丑运动。
5. 被誉为公共关系学之父的是伯尼斯。
6. 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是《有效的公共关系》。
7。
1906年,艾维李发表的著名文件是《原则宣言》8. 树立交往合作的观念,提高社交能力属于公共关系的提高素质功能。
9. 分析组织的自我形象与实际形象之间的现实距离时使用形象要素差距图。
10。
企业“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不缺斤少两,不以次充好,不欺诈,属于企业“CS战略”中的行为满意。
11. 公关谈判的第三个阶段是交锋阶段。
12。
服装的样式非常多,我们只能简将其分成西装、社交装和便装三种.13. 对组织持赞赏、支持、合作和信任态度的公众是顺意公众。
14. 策划“海斯事件”为企业进行宣传的是巴纳姆。
15. 组织形象处于最佳状态的是高知名度、高美誉度.16. 印刷精美、表现力强的传播媒介是杂志.17. 把重点事实和主要结论放在文章的最前边,然后按事实重要性排列事件的新闻公报结构是倒金字塔结构。
18. 成员之间联系少,群体气氛不一定和谐,很难产生激励效应的人际传播线路是辐射式.19. 在人际效的过程中,距离也是一种传达态度的信息,社交距离是指约0。
45~1.22米. 20。
谈判者制定价格政策的出发点是起点。
21. 在国内开展公共关系工作,一般不需要提高知名度的是政府公共关系.22。
我们通常所说的攀比心理是指同步心理.23. 公共关系的英文是Public Relations。
24。
直接影响着组织其他各方面的关系,如员工家属关系、本地顾客关系等的是社区关系。
25。
民主参与法是用来协调内部公众关系。
26. 在部门所属型的公共关系部中,把公共关系职能定位于传播功能,主要是因为将公共关系部归属于广告宣传部门。
公共关系学(判断题)

四、判断题1.伯内斯被称为公共关学之父(×)2.不受欢迎的公众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唯一目标(×)3.内部公关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和控制内部公众的行为(√)4.公关状态是无形的,却是主观的,不以社会组织的主观设想为转移(×)5.满足公众的物质需求目的是以联络组织与公众的感情(×)6.公关部的组建是由组织自身状况和公众特点以及组织与公众之间联系的状况决定的(√)7.公关人员活动中的主要方面,就是权衡和处理好特殊公众和其他公众的关系(√)8.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中间环节越多,保真率越高,其它有时最后一个信息与原来的信息相比已面目全非(×)9.只有员工们个别的需求在组织内部得到满足,才能促使他们努力工作(×)10.学校公关工作的重要任务是争取特殊招生指标,开辟新的专业方向和新的办学方向(×)1.自信是对公关人员职业心理素质最基本要求(√)2.访谈调查是公关调查的唯一方法(×)3.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科学的现代公关早在人类开始组成家庭、部落和国家时就产生了(×)4.公共关系百分之十靠自己做的好,百分之九十靠宣传(×)5.公共关系公司通过为社会提供无偿服务,满足客户需要,并取得一定盈利(×)6.技术人员的劳动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声誉和形象(×)7公众舆论是自发产生的、并处于不断扩大和缩小的动态中,它是公众对组织的一种浮动的表层认识(√)8.相同的礼节习俗常常造成沟通中的误解,以致使沟通受阻(×)9.物质鼓励能发挥职工工作能力的40%。
60%的潜在能力要靠精神奖励来激发(×)10.银行、军队、新闻机构属非营利组织(√)1.不同的组织有相同的公众(×)2.伯内斯先生对公关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人们誉为“公共关系之父”(×)3艾维李时期进入到公共关系的科学化时期伯内斯时期进入到公共关系职业化时期(×)4.公共关系对提高个人素质,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5.公关社团具有严格的组织结构,但不具备强制性(×)6.媒介与公众的合一,决定了新闻界是一种传播性质最强、公关操作意义最大的关系(√)7.定期进行公众舆论调查没必要(×)8.公关计划的制定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公关计划的实施是研究问题的过程(×)9.正确、明确、具体的计划目标是实施人员行动的依据,也是对计划实施进行控制监督和评估的础(√)10研究社会沟通的障碍并排除之,是有效开展公关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1.媒介关系应摆在对外公关实务工作的最显著的位置(×)2.50年代以后,公关的面貌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才真正走上了科学化和职业道德规范化的发展道路(√)3.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是公众(×)4.只有树立起良好的组织形象,才能促进组织与社会的共同发展(√)5.从一种较窄的范围来理解,公关从业人员,就是业余的或兼职的公关人员(×)6.公关人员面对各类公众的要求,要有所侧重和选择,而不必面面俱到(√)7.访谈调查法的主要优点在于标准化和成本低(×)8.部门公关是各类组织有效开展全方位公关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9.只有正式团体才具备完成组织下达的任务和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两个功能(×)10.邮电企业业务活动的结果是实现货物位置的转移 ( × )1.在公关传播环境中,座位可随意设置(×)2.发展公关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3.公关与庸俗关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4.开创我国当代公关事业的先头兵是国内一批具有较高管理和经营水平的宾馆和饭店(√)5.一切公关工作的成败得失、有效程度和创造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关人员的心理素质(×)6.公关计划实施的过程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照章办事的过程,而是一个由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实施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7.公共关系同外界关系可以划等号(×)8.现代公关首先是开展各种与外界的有意活动,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起美好形象,然后才是做好自身的工作(×)9.在选择传播媒介时无须考虑传播对象的特点、传播信息的内容以及企业的经济条(×)10.公关评估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使组织的领导人看到开展公关工作的明显效果,从而使他能更加自觉地重视公关工作(√)1.公共关系仅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2.C S I是衡量顾客满意程度的量化指标(√)3.公关评估就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总结(×)4.展览活动不可以一次展出许多行业的不同产品(×)5.危机公关就是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的处理(√)6.公共关系部的优势,往往就是公共关系公司的劣势(√)7.内部公共关系是塑造组织形象的起点(√)8.“顾客总是正确的”这句话不正确(×)9.多血质的气质类型情绪不易兴奋(×)10.在国际交往中,最常用的称呼是“先生、小姐、同志”(×)1.伯内斯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2.不受欢迎的公众是公关工作的唯一目标(×)3.内部公关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和控制内部公众的行为(×)4.满足公众的物质需求可以联络组织与公众的感情(×)5.在交际中,遵守一定的民族风俗习惯不重要(×)6.点烟时,西方人较忌讳的数字是4(×)7.公关案例分析是纸上公共关系到实地公共关系的“中介桥梁”(√)8.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中间环节越多,保真率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关系判断题复习
说明:括号上加灰色为正确,其余为错误;括号后带页码的请到相应页码查找正确答案。
下同
公共关系学练习一
三、判断题
1.公共关系不具有公共性。
(V)
2.从实现关系的缘由来看,公共关系主要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泛缘关系。
(错,“泛”改“业”)3.公众主要指的是社会公众。
(X)P8第二段中公众概念
4.通常意义上的公共关系指的是自然的公共关系状态。
(X)P15第三行
5.公共关系追求的是组织的经济效益。
(X)P13第三段
6.公共关系的参谋职能就是帮助组织拟定公共关系的对策方案。
()P27第二段
7.优化内外环境、塑造组织形象,是组织公共关系的根本目标。
(V)
8.告知公众是形成舆论的关键。
()
9.组织形象具有主客观两重性。
()
10.公共关系主体是企业与公司。
()P6最后一段
11.公共关系工作的开展,必须依靠组织各部门、各个成员的配合和协作。
()
12.公众总是相对于特定的社会组织而存在的。
()
13.公共关系处理的是个人的关系和事务。
()P11(个人改为组织与公众)
14.传播沟通不仅是组织处理公众关系的方式,也是公共关系实施的基本过程。
()
15.公共关系的控制职能渗透在组织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之中。
()
16.公共关系在组织中处于参谋机构的职能地位。
()
17.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管理职能,是对组织信息传播资源的管理。
()
18.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实质是利益关系。
()
19.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属性是信息关系。
()
20.通常意义上的公共关系指的是自觉的公共关系状态。
()
21.公共关系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P16第三段
22.公共关系观念是指导组织公共关系实务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
()P62最后一段到63第一段
23.现代公共关系观念的核心是形象观念。
()P65第三段
公共关系学练习二
三、判断题
1.民主政治的进步是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P54第三段
2.“类公共关系”在历史发展上与作为现代职业活动的公共关系并不一脉相承。
()
3.由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由组织导向到公众导向,这是传统公共关系观念与现代公共关系观念的根本区别。
()
4.公共关系最早出现在美国。
()
公共关系学练习三
三、判断
1.公共关系是企业的直线职能。
()P111第二段
2.按照一般的公关礼仪,出入电梯或进出房间,一般都是男士先行为女士开路。
()P95“女士优先原则中”
3.在见面介绍时,应先向男士介绍女士。
P98第四段
4.公众利益至上、社会利益至上是政府开展公共关系是时必须奉行的首要原则。
()5.CIS体现了一种由外向内的思维方式,反映了现代营销理念的思想核心。
()P118“CS 与CIS的比较中”
6.不是所有组织都有必要设置公共关系部门的。
()
7.凡是身份低的人士会见身份高的人士,或是客人会见主人,这种会见则被称为拜见。
()8.社会知觉是指对他人的知觉。
()改为“社会知觉是在社会情境中以人为对象的知觉。
9.公共关系人员理想的知识结构应该是“T”型的知识结构。
()P89倒数第四段
10.在社会交往中,宁可把“自尊”放在第二位,也不可随便无理待人。
()
11.企业公共关系并不直接参与产品销售。
()
12.CIS是企业理念、企业行为和视觉标志三者的有机统一体。
()
13.“报刊宣传运动”促成了公共关系由模糊的类公共关系向现代职业公共关系的转化。
()14.一般来说,参加签字仪式的双方或多方的人员应该是“对等、相当”的。
()
15.凡是身份高的人士会见身份低的,或是主人会见客人,这种会见一般被称为接见或召见。
()
公共关系学练习四
三、判断
1.开展“名人公关”,主要是运用了公众心理定势中的第一印象效应。
()P154最后一段2.行动公众是受欢迎的公众。
()P134第二段
3.公众的思维定势对组织公共关系传播工作来说只具有消极作用。
()P154倒数第四段4.公众的从众行为具有两重性。
()
5.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说,非公众不构成组织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
()
6.在表达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时,往往要向公众提供正面理由,这样才有助于提高说服的效果。
()P144最后一段
7.潜在公众是组织开展公共关系的最佳时期。
()
8.人的行为往往是由优势动机推动的。
()
练习五
三、判断
1.议题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能决定公众怎么想,却不能决定公众想什么。
P86最后一段
2.组织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常见的类型。
P191第二段
3.一种非语言形式往往能够传递多种不同的信息。
()
4.实物本身也是一种传播媒介。
()
5.媒介公众是指媒体机构。
P203倒数第四段
6.人际传播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传播。
P191第二段
7.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是互不联系的,并且具有匿名性。
()
8.《上海电大信息》属于大众传播媒介。
错,改为“属于组织内部传播媒介“
9.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对传播内容的解析性强于电子类大众媒介。
()
10.公共关系传播要尽量满足公众的各种需求。
P217第二段
11.公共关系传播的最高目标是引起注意。
P216第四段
练习六
三、判断
1.参加座谈会的人数应尽量多,从而充分发挥民主性。
P248第二段
2.公共关系运作过程的各个阶段是彼此独立的。
P230最后一段
3.宣传型公共关系的主要对象是组织的外部公众。
P259第一段
4.公共关系评估就是对公共关系效果的评估。
P262倒数第二段
5.公共关系运作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
6.为了便于对问卷调查资料的统计,问卷常常以开放性问题为主。
P244最后一段
7.公共关系运作的核心性工作是公共关系实施。
P252倒数第二段
8.公共关系的长期计划宜粗不宜细,宜繁不宜简。
P2253第四段
公共关系练习七
三、判断
1.危机管理就是组织对危机进行有效的处理。
P310倒数第二段
2.信息传递时,应该努力增加传递层次。
P283倒数第二段,(“增加”改为“减少”)3.所有的由头都可以制造新闻。
P300倒数第四段
4.制造媒介事件的前提是内容真实。
P299最后一段
5.企业开展赞助活动主要是对赞助对象提供资金赞助。
P307第二段
6.公共关系实务就是组织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而专门策划和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
P278正文第一段
7.策划媒介事件的关键是寻找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
8.媒介事件追求的是组织的传播效果。
P302倒数第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