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动物资源的现状及其完善

合集下载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第2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其保护
一、我国的动物资源
据统计,我国有脊椎动物6400种,占世界 动物种类总数的13.7%,其中哺乳类450多 种,鸟类1300种,爬行类有300种,两栖类200 种,鱼类3000种,
我国有许多闻名世界的特产珍稀动物,
有哪些珍稀动物呢
一、我国的动物资源
中国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哺乳动 物,主要生活在四川、陕西的 少数地区,目前仅有 1000 只 左右,杂食性,作为中国人民 的友好使者,大熊猫受到全世 界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属于国 家一级保护动物,称为国宝,
二、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
我国的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其中,长 江特有的白鳍豚已经成为我国最稀少的濒 危动物之一,新疆虎和野马在我国境内已经 绝迹,
二、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
野 马
二、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
新 疆 虎
二、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
白 鳍 豚
二、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
野 骆 驼
二、动物资源面临严重威胁
一、我国的动物资源
食盐兽——扭角羚
扭角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 量不足 1 万头,主要分布在四川、 甘肃、西藏、陕西等地,雌雄均 具角,成年期角形呈扭曲状,因此 得名,雌牛在孕期有个特点,爱到 有盐碱的岩洞舔食天然盐碱,嗜 盐,所以也叫它食盐兽,
一、我国的动物资源
鸟中斗士——褐马鸡
褐马鸡为我国特产珍稀 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 护动物山西省省鸟,目前 约有 2000 只,褐马鸡性 情粗暴、健勇善斗,有鸟 中斗士之美誉,主要分布 在山西吕梁山脉和河北 部山地,
一、我国的动物资源
长江特产——扬子鳄
扬子鳄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爬 行动物,有 7 千万年的历史, 生活在我国长江下游一些地 区,目前已不到 500 条,扬子 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 物的兴衰、研究古地质学和 生物进化,都有重要意义,被 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 禁捕杀,

我国动物栖息地的现状及其保护措施

我国动物栖息地的现状及其保护措施

我国动物栖息地的现状及其保护措施(1)资源数量有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比较突出我国人多地少,现有的野生动物资源十分有限,可利用资源更是不多。

而近几年来,由于野生动物在药用、食用、保健、工业用等方面的价值被不断地发掘和利用,越来越多的保健食品和药物需以野生动物作原料,宾馆酒楼野生动物的菜肴也越来越受到顾客的青睐,社会消耗对野生动物需求量的猛增,对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群众的保护意识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和保护管理力度不足够强大的情况下,其结果往往是野生动物遭到过量的猎捕,导致资源本底的持续下降,资源的下降反过来又影响到经营业的可持续发展。

(2)乱捕滥猎现象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狩猎方面,成群结队上山、非法使用吊杠等工具歼灭性进行狩猎,另外由于利用野生动物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野生无主,谁猎谁有”的习惯思想一直比较严重,再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对蛇类、湿地鸟类和冬季兽类的乱捕滥猎情况尤为突出,严重破坏了陆生野生动物的生息环境。

乱捕滥猎其实质就是对野生动物资源的掠夺式利用,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捕捉量一旦超过了动物种群的繁殖能力,种群就失去了增长的动力,就会日趋衰落。

乱捕滥猎对野生动物资源带来的危害是毁灭性的,最终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3)对栖息地环境的人为干扰。

对野生动物栖息地产生较大干扰的人为活动是海涂围垦、环境污染和森林植被破坏,大型水利工程、城市化和集镇化建设等,也使许多野生动物失去了栖息地或将栖息地人为割离。

各种地质灾害对栖息地的破坏也十分严重,引起一些动物当场死亡或失去栖息地后被迫迁徙。

(4)资源浪费严重,人工培育替代资源少。

例如爬行动物繁殖周期长,人工养殖技术尚未得到解决,蛇类养殖技术不成熟,利用水平粗放,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水平较低,大多数的蛇类资源通过直接食用被消耗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一直较低,不管是取胆弃蛇或取肉弃胆,都存在着严重的浪费。

科技进步在资源利用和产品开发中的贡献率也低,产品的开发一直以传统的初级产品为主,缺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深层次产品开发,市场竞争力不高。

关于我国珍稀动物的资料

关于我国珍稀动物的资料

关于我国珍稀动物的资料1. 介绍珍稀动物是指那些在现有生态系统中数量极其稀少的物种,它们具有较高的生态、科学、教育和社会价值。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大国,拥有众多珍稀动物资源。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部分珍稀动物的特点、分布和保护现状。

2. 中华鲟2.1 特点中华鲟是我国重要的珍稀动物之一,被誉为”水中熊猫”。

它的身体长约为3-5米,外形酷似鲨鱼,鱼鳞金黄色,背部有5-7行不规则黑褐色斑纹。

中华鲟是个体发育极其缓慢的物种,一生中只能繁衍一次。

2.2 分布中华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和长江入海口的部分河段,特别是三峡库区。

由于三峡大坝的修建和过度捕捞,中华鲟的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2.3 保护现状为了保护中华鲟这一珍稀动物,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实施禁捕政策,严禁在中华鲟分布区进行捕捞。

其次,加强保护区建设,设立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确保其栖息环境得到保护。

此外,还积极开展中华鲟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希望能通过人工繁育的方式增加中华鲟的数量。

3. 大熊猫3.1 特点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珍稀的动物之一。

大熊猫体型庞大,大约1.5米长,体重100-150公斤,以竹子为主食。

它们通常黑白相间,圆圆的脸上有黑色的眼圈,非常可爱。

3.2 分布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山脉中,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和云南等省份的山区。

它们喜欢生活在海拔1500-3300米的竹林中,是典型的受威胁物种。

3.3 保护现状为了保护大熊猫这一国宝级动物,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一直致力于大熊猫的保护工作。

首先,设立大熊猫保护区,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

其次,加强监测与研究,掌握大熊猫的分布、习性和数量等重要信息。

此外,推广大熊猫保护知识,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

4. 金丝猴4.1 特点金丝猴是我国珍稀的特有物种之一,被誉为”山地明珠”。

它们体型较小,体长约40-60厘米,毛色以金黄色为主,尾巴比身体还长。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第2 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北 京 南 海 子 麋 鹿 苑 动 物 灭 绝 墓 地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动物资源
对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畜禽、特种动物、 农业昆虫与天敌、陆地野生动物、水生动 物等。
我国动物资源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的脊椎动物有6400多种,占世界脊椎动物总数 的13.7%,其中哺乳类有4500多种,鸟类1300多种, 爬行类300多种,两栖类200多种,鱼类3000多种。
动物资源的保护取决于人类 (重点)
1、动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 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 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动物物种之间的差异是由 于各自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3、保护动物多样性需要在遗 传物质、物种、生态环境三个 层次上制定措施。
动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1、物种多样性
2、遗传多样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
我国闻名世界的特产珍稀动物
• 哺乳类: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 白唇鹿、藏羚羊、 • 鸟类:褐马鸡、黑颈鹤 • 爬行类:扬子鳄、大鲵 • 鱼类:白鲟、中华鲟
我国珍稀动物
1、哺乳类,国家一级保
护动物。分布于我国四川、甘 肃、陕西等省 2、两耳、眼周及四肢全黑色, 界线分明。 3、主要以竹类的竹笋、竹叶 及嫩竹尖为食。
大熊猫
1、哺乳类,国家一级保 护动物
2、以各种树枝,竹叶、 青草为食,也有嗜盐的 习性。
1、鸟类,国家一级 保护动物。 2、主要以植物的幼 根、嫩茎、叶、种子 为食也食部分昆虫。
1、爬行类,国家一级 保护动物。 2、栖息在水塘、沼泽 等淡水区域 3、被称为“中生代” 的活化石。
我国珍稀动物
大鲵(娃娃鱼,两栖纲, 世界最大的两栖类,我 国特有,栖息于山地溪 流,昼伏夜出,捕食鱼 虾昆虫,体外受精,广 布我国,以华中和华南 多;叫声类婴儿)

第2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第2节 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类 3862
两栖类 爬行类 鸟 总 哺乳类
类 1244 计 6347
110 18.93 667 10.05
我国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


案例:
藏羚羊的恶运起因于一种叫做“沙图什” (SHAHTOOSH) 的披肩,由于这种披肩异常柔软和轻薄,甚至可以从指环 中穿过,所以也叫指环披肩。“沙图什”在波斯语中有 “羊绒之王”的意思,指的便是藏羚羊外层皮毛下的绒毛。
练习题

1、下列哪一项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A、大熊猫、猕猴
B、美洲狮、藏羚羊 C、褐马鸡、中华鲟 D、扭角羚、树袋熊
C

2、保护动物多样性就是在遗传物质、
物种
和 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生态系统 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
、 措施是 保护 。 易地保护
就地 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为有效的 就地保护
白头鹳
我国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
数据显示:
随着人类无节制地对大自然的开发, 已经使世界上 300 多种鸟类、 100 多种 两栖、爬行类和近200种兽类灭绝。濒 临灭绝的鸟类有6000多种,兽类有 4000 多种,两栖、爬行类有 3000 多种, 比自然淘汰的速度快2000倍。
我国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 我国脊椎动物特有和受威胁种数统计表
保护:中国I级重点保护动物。
我国特有珍稀动物
嗜盐兽——扭角羚
扭角羚 (Budorcas taxicolor)
生境:中、高山森林、草甸。 食物:各种树叶、青草。 体型:体高1.2~1.3米,尾长体重雌兽200千克,雄兽300~ 330千克。 习性:结群活动。看似笨拙,但善于在陡坡和峭壁上攀爬。 行动时一只接一只依序而行。经常行走的地方会形成明显的 通道。雄性扭角羚多单独活动。有舔食盐碱等矿物质的习惯。 发情交配期在6~8月,翌年2~3月产仔。3岁性成熟。有4个 亚种。生活在陕西秦岭的亚种毛色浅黄 或金黄,栖息在西藏东南和云南西部的 指名亚种毛色深褐。 分类:哺乳纲偶蹄目牛科。 分布:云南西部。中国西南横断山系和 西北秦岭。 保护:中国I级重点保护动物。

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挑战

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挑战

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与挑战引言野生动物是地球上珍贵的自然资源,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传播种子和保护自然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野生动物正面临着许多威胁和挑战,包括栖息地破坏、非法捕猎、非法贸易以及气候变化等。

本文将探讨当前野生动物保护面临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1. 栖息地破坏栖息地破坏是威胁野生动物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扩张和土地利用变化,大量的森林、湿地和草原等栖息地受到了严重影响。

野生动物失去了原有的栖息环境,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甚至灭绝。

解决方法: - 制定更加严格的土地使用政策,确保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 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来保护关键栖息地; -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栖息地保护的意识。

2. 非法捕猎和盗猎非法捕猎和盗猎对许多野生动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象牙、犀牛角、虎骨等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非法贸易仍然存在,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此外,采用不可持续的捕猎方法也会损害到整个生态系统。

解决方法: - 建立更加严格的法律和执法机构来打击非法贸易; -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国性的非法贸易; - 提供替代收入来源给那些依靠捕猎为生的人们。

3. 非法贸易除了非法捕猎之外,非法贸易也是触犯野生动物保护的严重问题。

一些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被走私出售给收藏家或作为奢侈品销售,导致这些物种面临消失的风险。

解决方法:- 提高关税和罚款力度,增加违规交易的风险;- 加强监管和执法,打击非法贸易链条的各个环节; - 提供更多合法产品的替代选择,减少对非法贸易的需求。

4.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野生动物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温度升高、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以及海平面上升等现象威胁着许多物种的生存和繁殖。

解决方法: - 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 增强生态系统的韧性,通过恢复或保护栖息地来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压力; - 开展科学研究,为决策者提供关于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建议。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与对策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与对策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与对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由此也导致了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出现。

而在这些问题当中,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也尤为突出。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野生动物种类多样,但近年来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其保护现状非常严峻。

本文将围绕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以及针对其保护所制订的对策,以及每项对策背后所回应的资源属性、技术属性以及制度属性等方面展开深入的探讨。

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1、野生动物数量急剧下降虽然中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但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动物数量急剧下降。

特别是一些珍稀濒危物种,其数量更是不容乐观。

例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极危物种、濒危物种和易危物种分别占据了其总数的49.8%、37.8%和12.4%。

其中,中国外来物种造成的伤害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们在中国本土物种面前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加剧了野生动物数量锐减的问题。

2、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不断恶化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野生动物生存的栖息地和食物等自然资源持续被破坏,甚至面临着被大面积毁灭的危险。

一些野生动物生存的自然环境也被不断地改变和破坏,如森林、湿地、草原等等,这些环境破坏使得或许相当一部分的野生动物不能维持他们原有的生存环境,甚至是导致它们的死亡。

3、非法捕杀活动严重影响野生动物数量除了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以外,非法捕杀活动也是造成野生动物数量锐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一些人以非法捕杀或交易野生动物来谋取暴利,使得一部分野生动物面临着极大的威胁,甚至是面临着走向灭绝的危险。

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对策1、加强法律保护由于野生动物数量锐减是由于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和非法捕杀活动所造成的,要保护野生动物必须立政府地制定法律,并加强其实施。

这些法律规定了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准则,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规范捕杀和销售野生动物行为,落实对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的惩罚措施等等,从而保障其生存机会。

中国珍稀动物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珍稀动物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珍稀动物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概述中国的珍稀动物资源十分丰富,但当前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保护形势。

如何更好地保护珍稀动物资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包括珍稀动物资源的现状、保护对策、有效保护策略以及开展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二、中国珍稀动物资源的现状中国地处东亚大陆,地理位置优越,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但受到城市化、工业化和自然因素、人类破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量的珍稀动物物种逐渐走向灭绝。

据统计,中国境内的珍稀动物物种数量占全球珍稀动物物种数量的12%,其中包括大熊猫、华南虎、东北虎、金丝猴、中华鲟等珍稀物种。

这些珍稀动物不仅代表了中国的生态文化,也是中国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中国政府大力加强珍稀动物保护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珍稀动物资源保护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有必要制定一系列保护对策,以提高珍稀动物资源的保护水平。

三、中国珍稀动物资源的保护对策1、法律法规保护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珍稀动物的法律法规,如《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于加强珍稀动物资源保护、规范利用珍稀动物资源、打击非法贸易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政策引导政策引导是指通过财政和经济手段,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珍稀动物保护工作。

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设立珍稀动物保护基金、提高珍稀动物保护工作者的报酬、建立珍稀动物保护志愿者制度等,以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保护珍稀动物。

3、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保护珍稀动物资源的基础。

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对珍稀动物生态学、行为学、遗传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保护和管理珍稀动物资源提供参考和依据。

4、公众教育公众教育是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手段。

通过影视宣传、电视直播、网站建设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对珍稀动物保护知识的普及,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强化对保护珍稀动物资源的认识和意识。

四、有效保护珍稀动物资源的策略1、加强管理珍稀动物资源的保护需要加强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保护学》课程论文
姓名:XXXX
学号:XXXXXXX
学院:XXXXXX学院专业名称:XXXX班
指导老师:XXX
我国动物资源的现状及其完善
[摘要]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心与人类的紧密相关的动物的状况。

动物福利概念也传播开来。

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虐待动物法》(专家建议稿)已经面向社会公众征集意见。

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本文就我国的动物保护现状、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动物保护;动物福利;制度完善
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是当前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精
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并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状况怎样?我国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又是怎样?
一、我国动物资源的现状
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占世界的6.5%,陆生脊椎推动物种类达2100多种(哺乳类450多种、鸟类1180多种、爬行类320多种、两栖类210多种),占世界这类动物种数的10%以上,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还具有特产珍稀动物多和经济动物多的两大特点。

据有关数字统计:我国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朱鳄、黑颈鹤、黄腹角雉、褐马鸡等特产珍稀动物100多种;有熊、猕猴、马鹿、麝、狍子、野猪、黄羊、环颈雉、雁鸭类经济动物400多种。

全世界鹤类共15种,我国就有9种;雁鸭类148种,我国就有46种;野生鸡类276种,我国有56种。

美国、原苏联、欧洲都没有灵长类动物,我国就有16种之多。

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是我国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

二、我国动物保护现状的原因
l、文化传统方面的因素。

在人们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动物保护观念淡薄。

俗语说,吃什么补什么。

吃胆补胆,吃肾补肾,吃血补血,吃骨头汤补钙。

所以大量动物被人们视为食物。

许多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并不作为食用种类的动物,目前在国内某些地区都被驯养繁殖为肉食动物。

2、经济利益方面的因素
一些养殖场为了获取动物皮毛大肆繁殖动物甚至从社会上收购
流浪动物,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取皮过程中大量采用残忍的活体取皮手段,许多药用动物的活体取药、取角和胆汁等等。

3、体制上的缺陷
既然动物保护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需要,是有益于所有人的公益事业。

我国的公共部门就应该尽可能的负起职责,但现实中却事与愿违。

4、法制上的因素
首先动物保护法律不健全,我国的动物保护的立法工作起步较早,如195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关于稀有生物保护办法》及后来陆续颁布的《森林国反虐待动物法》(专家建议稿)、《草原法》、《渔业法》、《环境保护法(试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但是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动物保护法。

5、观念上的原因
与西方发达国家不一样,较之我国大部分公众,动物福利观念的启蒙还相当晚。

同时基于我国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对偏低,一直以来动物被视为人的依附物,这早已经成了大多数国人的根深蒂固的认同定势,动物福利根本不能被他们接受。

三、我国动物保护现状的完善
我国政府把保护野生动物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为保护世界濒危物种作出了巨大努力。

l、有关法规建设方面
我国早在196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1973年外贸部发出的《关于停止珍贵野生动物收购和出口的通知》;同年,林业部草拟了《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条例》; 1979年国务院颁布了《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1981年国务院批转了林业部《关于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 1983年国务院发出《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通令》;
1985年国务院公布施行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88年11月8日全国人大通过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总方针是:“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同年12月,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该名录规定保护的动物达335种(其中一级保护野生动物97种、二级238种);另外,各省、市自治区和北京、四川、福建、新疆等已规定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2、多次进行执法检查
据近几年报道,自1986年以来,仅林业公安机关查处的破坏野生动的违法案件就达35235起,查处犯罪分子62500人。

仅对猎杀、倒卖熊猫的罪犯就判刑数百人。

1993年全国人大、国务院组织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执法大检查,就出动4万多人,检查了3000多个集贸市场和3万多个饭店、宾馆和部分林区、自然保护区,查出违法案件4304起。

3、重视经济投入
国家为保护濒危物种,林业部门先后投资近3亿元,建立4600公顷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451处,使3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种群明显增加。

4、建立濒危动物拯救中心
国家另外投资建立了濒危动物拯球中心和大熊猫,海南坡鹿、扬子鳄、麋鹿、野马等国家保护工程14处,仅大熊猫保护工程即计划投资3亿元。

目前,我国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已达60多种,多种濒危动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扬子鳄因人工繁养数量增多,已被批准商业注册,参与国际贸易。

5、积极参加并认真履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有关国际公约和协定
中国保护自然资源的成就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1987年第四届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会授予中国林业部“自然资源保护领导奖”,成为此奖设立后的唯一获得者。

6、建立动物保护专项基金
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资金一般有政府出资,也有国外的某些基金会支持。

例如大熊猫的保护,就是在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的帮助下,现在已在结出硕果。

对驯养动物的保护国内基本上没有资金支持,我国应尽快建立动物保护专项基金。

[参考文献]
[1]孙江.动物福利立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汪劲.环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刘国信.世界各国的动物福利立法[J].肉品卫生.2005.(3).
[4]马纲.张敏.试论加快我国动物福利立法的必要性.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5).
[5]陈琰.我国动物保护现状及其完善[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