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动物资源的现状和展望
我国动物资源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动物资源的现状与展望摘要: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约占世界总种数的10%。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还具有特产珍稀动物多和经济动物多的两大特点。
我国有特产珍稀动物100多种;有经济动物400多种。
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是我国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
然而,我国野生动物濒危程度是严重的,已经绝迹的动物有麋鹿、野马和高鼻羚羊等。
另外,20 多种珍稀动物目前已濒临绝灭的边缘。
关键词:野生动物;动物保护;发展前景野生动物是指生存于自然状态下,非人工驯养的各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软体动物、昆虫及其他动物。
广义的野生动物泛指所有的动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狭义的野生动物仅指陆生的脊椎动物,通常人们所说的是狭义的野生动物○1。
全世界有794多种野生动物,它分为濒危野生动物、有益野生动物、经济野生动物和有害野生动物等四种。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我国野生动物的多样性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占世界的6.5%,陆生脊椎推动物种类达2100多种(哺乳类450多种、鸟类1180多种、爬行类320多种、两栖类210多种),占世界这类动物种数的10%以上,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还具有特产珍稀动物多和经济动物多的两大特点。
据有关数字统计:我国有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朱鳄、黑颈鹤、黄腹角雉、褐马鸡等特产珍稀动物100多种;有熊、猕猴、马鹿、麝、狍子、野猪、黄羊、环颈雉、雁鸭类经济动物400多种。
全世界鹤类共15种,我国就有9种;雁鸭类148种,我国就有46种;野生鸡类276种,我国有56种。
美国、原苏联、欧洲都没有灵长类动物,我国就有16种之多。
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是我国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
我国动物栖息地的现状及其保护措施

我国动物栖息地的现状及其保护措施(1)资源数量有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比较突出我国人多地少,现有的野生动物资源十分有限,可利用资源更是不多。
而近几年来,由于野生动物在药用、食用、保健、工业用等方面的价值被不断地发掘和利用,越来越多的保健食品和药物需以野生动物作原料,宾馆酒楼野生动物的菜肴也越来越受到顾客的青睐,社会消耗对野生动物需求量的猛增,对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群众的保护意识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和保护管理力度不足够强大的情况下,其结果往往是野生动物遭到过量的猎捕,导致资源本底的持续下降,资源的下降反过来又影响到经营业的可持续发展。
(2)乱捕滥猎现象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狩猎方面,成群结队上山、非法使用吊杠等工具歼灭性进行狩猎,另外由于利用野生动物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野生无主,谁猎谁有”的习惯思想一直比较严重,再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对蛇类、湿地鸟类和冬季兽类的乱捕滥猎情况尤为突出,严重破坏了陆生野生动物的生息环境。
乱捕滥猎其实质就是对野生动物资源的掠夺式利用,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捕捉量一旦超过了动物种群的繁殖能力,种群就失去了增长的动力,就会日趋衰落。
乱捕滥猎对野生动物资源带来的危害是毁灭性的,最终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3)对栖息地环境的人为干扰。
对野生动物栖息地产生较大干扰的人为活动是海涂围垦、环境污染和森林植被破坏,大型水利工程、城市化和集镇化建设等,也使许多野生动物失去了栖息地或将栖息地人为割离。
各种地质灾害对栖息地的破坏也十分严重,引起一些动物当场死亡或失去栖息地后被迫迁徙。
(4)资源浪费严重,人工培育替代资源少。
例如爬行动物繁殖周期长,人工养殖技术尚未得到解决,蛇类养殖技术不成熟,利用水平粗放,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水平较低,大多数的蛇类资源通过直接食用被消耗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一直较低,不管是取胆弃蛇或取肉弃胆,都存在着严重的浪费。
科技进步在资源利用和产品开发中的贡献率也低,产品的开发一直以传统的初级产品为主,缺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深层次产品开发,市场竞争力不高。
关于我国珍稀动物的资料

关于我国珍稀动物的资料1. 介绍珍稀动物是指那些在现有生态系统中数量极其稀少的物种,它们具有较高的生态、科学、教育和社会价值。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大国,拥有众多珍稀动物资源。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部分珍稀动物的特点、分布和保护现状。
2. 中华鲟2.1 特点中华鲟是我国重要的珍稀动物之一,被誉为”水中熊猫”。
它的身体长约为3-5米,外形酷似鲨鱼,鱼鳞金黄色,背部有5-7行不规则黑褐色斑纹。
中华鲟是个体发育极其缓慢的物种,一生中只能繁衍一次。
2.2 分布中华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和长江入海口的部分河段,特别是三峡库区。
由于三峡大坝的修建和过度捕捞,中华鲟的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2.3 保护现状为了保护中华鲟这一珍稀动物,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实施禁捕政策,严禁在中华鲟分布区进行捕捞。
其次,加强保护区建设,设立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确保其栖息环境得到保护。
此外,还积极开展中华鲟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希望能通过人工繁育的方式增加中华鲟的数量。
3. 大熊猫3.1 特点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珍稀的动物之一。
大熊猫体型庞大,大约1.5米长,体重100-150公斤,以竹子为主食。
它们通常黑白相间,圆圆的脸上有黑色的眼圈,非常可爱。
3.2 分布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山脉中,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和云南等省份的山区。
它们喜欢生活在海拔1500-3300米的竹林中,是典型的受威胁物种。
3.3 保护现状为了保护大熊猫这一国宝级动物,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一直致力于大熊猫的保护工作。
首先,设立大熊猫保护区,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
其次,加强监测与研究,掌握大熊猫的分布、习性和数量等重要信息。
此外,推广大熊猫保护知识,增强公众的保护意识。
4. 金丝猴4.1 特点金丝猴是我国珍稀的特有物种之一,被誉为”山地明珠”。
它们体型较小,体长约40-60厘米,毛色以金黄色为主,尾巴比身体还长。
动物行业市场动物市场和需求分析

动物行业市场动物市场和需求分析动物行业市场是指以动物及与动物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市场。
随着人们对宠物的需求增加,动物市场逐渐兴起,并涵盖了宠物养殖、宠物用品、宠物医疗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动物行业市场的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需求的特点和趋势。
一、动物市场的现状分析动物市场目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宠物需求旺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空闲时间的增加,宠物已成为很多家庭的一部分。
狗、猫、鱼、鸟等宠物种类的市场需求逐年增长。
2. 宠物用品市场繁荣:随着宠物市场的发展,宠物用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猫砂、宠物食品、玩具等产品成为宠物主人们必不可少的购买品。
3. 宠物医疗服务需求增长:人们对宠物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宠物医疗服务需求大幅增长。
宠物医院、宠物保险等服务成为宠物主人们的重要选择。
二、动物市场需求的特点和趋势动物市场需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趋势:1. 多元化需求:宠物市场的发展带动了对宠物用品、宠物食品、宠物保健品等的需求增加。
人们对宠物的抚养和护理需求多样化,推动了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2. 品质需求提升:宠物主人们对宠物产品的品质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对于宠物食品来说,主人们更倾向选择天然、营养丰富且无添加的产品。
这一趋势推动了市场中优质产品的销售。
3. 个性化定制需求:宠物主人们希望为自己的宠物打造独特的生活方式。
因此,个性化定制的宠物用品和服务逐渐受到追捧。
比如定制款项链、个性化照片墙等产品深受宠物主人喜爱。
4. 健康养生需求增加:随着人们对健康理念的关注,宠物主人们对宠物的健康养生也越来越重视。
因此,宠物保健品、健身器材等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5. 科技应用促进市场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为动物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智能宠物用品、宠物监控设备等高科技产品受到人们的青睐。
三、动物市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动物市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1. 缺乏规范管理:动物市场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存在一些不法商贩和不合理竞争现象,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强监管。
分析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

分析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是保护我国珍稀物种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但目前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目前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面临的现状是:野生动植物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大量的自然资源被破坏,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非法猎捕和盗猎的问题也十分严重,许多珍稀物种面临灭绝的风险。
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执行不力也影响了保护工作的效果。
加之,公众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意识和关注度不足,导致保护工作的推进缓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工作,恢复和改善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加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执法和监管工作。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严厉打击非法猎捕、盗猎、走私等违法行为,增加违法成本,提高违法者的打击力度。
加大各级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门和执法人员的力量,提高执法效果和执行力度。
加强公众的宣传教育和意识提高。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并倡导公众对野生动植物的关注和保护。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主题活动,增加公众对保护工作的了解和参与。
加大科研力量和资源投入。
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开展野生动植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高科研水平和技术力量。
增加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者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保护工作的专业性和效果。
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但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执法监管、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和加大科研力量等对策,可以推动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进行和取得更好的成果。
中国保护动物的组织

中国保护动物的组织摘要:一、引言二、中国保护动物的现状三、中国保护动物的主要组织1.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2.世界自然基金会(WWF)3.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4.中华环保基金会四、各组织的职责与工作内容五、合作与倡议六、保护动物的行动与成果七、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动物资源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如栖息地破坏、非法捕猎、买卖濒危物种等。
为了保护我国的动物资源,减少濒危物种,我国成立了许多保护动物的组织,积极开展动物保护工作。
二、中国保护动物的现状在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形势。
许多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锐减,部分物种濒临灭绝。
为了应对这一现状,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纷纷投入动物保护工作,积极参与国际保护动物的行动。
三、中国保护动物的主要组织1.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是我国最早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社会组织。
其主要职责是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教育、科研和交流合作,提高公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此外,还协助政府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政策,参与野生动物救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2.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是全球最大的环保组织之一,致力于保护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在我国,WWF积极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保护项目,如大熊猫、藏羚羊、东北虎等。
同时,还推动政府制定和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加强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
3.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是全球知名的动物保护组织,其主要任务是消除动物遭受的痛苦和虐待。
在中国,IFAW关注野生动物保护、宠物福利、马戏团动物福利等问题,并通过立法、教育和救援等方式推动动物保护事业。
4.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华环保基金会是我国环保领域的公募基金会,致力于支持环保公益事业。
在动物保护方面,基金会支持各类保护项目,如野生动物救护、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补偿等。
同时,还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野生动物保护现状

野生动物保护现状近年来,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环境的恶化,许多野生动物正面临着生存的威胁。
保护野生动物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是导致其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大量的森林、湿地和草原被开发成工业区和城市,野生动物失去了生存的场所。
栖息地的破坏不仅直接导致动物数量减少,还使得它们难以找到足够的食物和水源,生存条件更加艰难。
非法狩猎和盗猎活动对野生动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一些珍稀濒危的动物,如犀牛、大象和老虎等,由于它们的身上富含珍贵的皮毛、骨头和器官,在黑市上有很高的价值,因此成为盗猎者的追捧对象。
非法狩猎和盗猎不仅直接导致动物数量锐减,还破坏了生态平衡,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气候变化也对野生动物保护构成了威胁。
全球变暖导致冰雪融化,栖息在极地和高山地区的动物面临着丧失栖息地的风险。
同时,气候变化还会引发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对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进一步的破坏。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是最常见的保护手段之一。
通过划定保护区边界,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扰,保护动物的栖息地,为它们提供安全的生存环境。
此外,加强执法力度,打击非法狩猎和盗猎活动也是重要的举措之一。
各国采取了严厉的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狩猎和盗猎者的打击力度,以遏制这一破坏性行为。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也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尽管各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野生动物保护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资源有限是制约野生动物保护的主要问题之一。
保护野生动物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质资源,这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其次,保护野生动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只有人们增强保护意识,减少与野生动物的冲突,才能真正实现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与对策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与对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由此也导致了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出现。
而在这些问题当中,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也尤为突出。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野生动物种类多样,但近年来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其保护现状非常严峻。
本文将围绕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以及针对其保护所制订的对策,以及每项对策背后所回应的资源属性、技术属性以及制度属性等方面展开深入的探讨。
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1、野生动物数量急剧下降虽然中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但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动物数量急剧下降。
特别是一些珍稀濒危物种,其数量更是不容乐观。
例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极危物种、濒危物种和易危物种分别占据了其总数的49.8%、37.8%和12.4%。
其中,中国外来物种造成的伤害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们在中国本土物种面前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加剧了野生动物数量锐减的问题。
2、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不断恶化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野生动物生存的栖息地和食物等自然资源持续被破坏,甚至面临着被大面积毁灭的危险。
一些野生动物生存的自然环境也被不断地改变和破坏,如森林、湿地、草原等等,这些环境破坏使得或许相当一部分的野生动物不能维持他们原有的生存环境,甚至是导致它们的死亡。
3、非法捕杀活动严重影响野生动物数量除了破坏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以外,非法捕杀活动也是造成野生动物数量锐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一些人以非法捕杀或交易野生动物来谋取暴利,使得一部分野生动物面临着极大的威胁,甚至是面临着走向灭绝的危险。
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对策1、加强法律保护由于野生动物数量锐减是由于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和非法捕杀活动所造成的,要保护野生动物必须立政府地制定法律,并加强其实施。
这些法律规定了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准则,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规范捕杀和销售野生动物行为,落实对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的惩罚措施等等,从而保障其生存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动物资源的现状和展望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10精细化工2班
姓名:夏思冬
学号:201024102219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国家,环境优美,故动物资源也相当的丰富,但由于人们长期的捕杀,目前我国的野生动物数量已经开始变少,并有多种物种灭绝和濒临灭绝。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措施对野生动物加以保护,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信只要我们坚决去实行,我们国家的动物资源一定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变得越来越丰富的。
正文:
1我国现有野生动物资源
我国具有多种气候条件,从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到热带,以及西部高原的东原带,植被随气候条件相应变化,动物生活的外界环境极为多样,因而,动物种类非常丰富,特产种类也比较多。
世界现有哺乳动物20个目,4010种,而我国有14目,430种,约占全球种类的10.72%,其中有些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下面是对我国哺乳动物资源的简单描述:注:(当代全球陆生哺乳动物的分布,依据其亲缘关系以及动物扩散的主要阻限划分为六个区域:古北界(欧亚大陆)、新北界(北美洲)、旧热带界(非洲),新热带界(中/南美)、东洋界(东南亚)和澳洲界(澳洲)。
而中国主要属于古北界。
吉林、辽宁以及阿尔泰山一带的典型种类有驯鹿、驼鹿,狼獾,雪兔,马鹿,白鼬、伶鼬、猞猁、棕熊、狼、狐及仅见于新疆阿尔泰山地的河狸。
还有林旅鼠、普通田鼠、蝙蝠、飞鼠、松鼠、狍、艾鼬、狗獾,小型兽如须鼠耳蝠,大棕蝠、褐家鼠等。
我国东北邻近的苏联、朝鲜、日本附近分布的种类有鼠兔科的鼠兔、紫貂、原唇、花鼠、大林姬鼠、狭颅田鼠,长尾黄鼠。
以及缺鼠鼹、东北兔、东北鼢鼠,沼地田鼠等。
南抵秦岭、淮河、西起西倾山,东临黄、渤海的华北区包括西部黄土高原,北部的冀热山地及东部的黄淮平原。
气候属温带,冬寒夏热。
属本区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本区的种类为大仓鼠、棕色田鼠、林猬和麝鼹等少数种类。
本地区的主要特点是南北耐湿动物在本区互相渗透。
主要
有猕猴和果子狸、黄喉貂等。
横贯欧亚大陆湿润地带的种类如狍、班羚、花鼠、北方田鼠、大仓鼠、长尾仓鼠等在本区也有分布。
黄淮平原为开阔的农耕区,动物种类贫乏,主要为几种仓鼠、中华鼢鼠、刺猬、麝鼹等。
内蒙和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河西走廊、塔里木、紫达木、准噶尔等盆地和天山山地等地区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属荒漠和草原地带,主要有黄羊、达乌尔鼠兔、达乌尔黄鼠、小毛足鼠、草原鼢鼠、长爪沙鼠、草原田鼠、草原旱獭等动物。
西部荒漠地区属于典型的荒漠种类,与蒙古接壤的砾质和砂质戈壁地带分布了如栓柳沙鼠、短耳沙鼠,红尾沙鼠,大沙鼠、子午沙鼠、五趾心颅跳鼠、三趾心颅跳鼠、肥尾心颅跳鼠、长耳跳鼠、五趾跳鼠、小五跳鼠、巨泡五趾跳鼠、羽尾跳鼠、三趾跳鼠、小耳跳鼠等典型荒漠种类,食肉类广布种中有虎鼬、漠猫、兔狲和沙狐。
有蹄类有野生双峰驼、野驴以及几种羚羊,为本区代表件种类。
天山山地森林种类有马鹿、狍等。
青海、西藏和西川西部,东由横断山脉的北端,南由喜马拉雅山脉,北由昆仓、阿尔金和祁连山各山脉所围绕的青藏高原,海拔平均在4500m 以上。
气候属长冬无夏的高寒地带。
植被包括高山草甸,高山草原和高寒荒漠。
羌塘高原动物贫乏,主要种类为野牦牛、藏羚、野驴等,青海西藏地区,自然条件垂直变化比较明显,气候随海拔降低而较温暖。
高山带以下主要是草原环境。
东南部有高山针叶林,动物区系中包括出现于针叶林或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的种类,如自唇鹿、马踌、松田鼠、马鹿。
其中狭颅鼠兔,川西鼠兔,木里鼠兔只在本区出现。
其它的种类如大耳鼠兔,藏鼠兔,间颅鼠兔,红耳鼠兔、黑唇鼠兔和灰鼠兔等在其它区域有一定程度的扩展。
这个地带为现代鼠兔最繁盛的中心。
雪豹、白鹿鹿、藏狐、藏原羚、岩羊、盘羊、喜马拉雅旱獭、藏苍鼠等为广泛分布的种类。
西南区包括四川两部,昌都地区东部;北起疗海、甘肃南缘,南抵云南北部,即横断山脉部分,西至喜马拉雅的南坡针叶林带以下的山地。
境内布满高峡谷,地形起伏大,自然条件的垂直差异显著。
因而本地区动物也以明显垂直变化为特征。
大熊猫和小熊猫为本地区的典型代表,特别是大熊猫科为我国特有,大熊猫分布于横断山脉的中部和北部,并向东延伸至秦岭南坡,小熊猫分布于整个横断山脉,并向西伸至喜马拉雅山,以及缅甸等国。
食虫目的(鼠句)鼹、多齿(鼠句)鼹、长尾(鼠句)鼹、甘肃鼹、川(鼠句)、蹼麝(鼠句)等单型属种类和非单型属中的背纹(鼠句)(鼠青)、四川水麝(鼠句)和几种长尾(鼠句)等,种类的分布范围,与大熊猫分布范围大致相同,均从横断山脉为分布中心,故横断山脉是较古老的动物保存得最多的地区。
因而可能是物种保存中心或形成中心。
类似于大熊猫分布范围的还有白臀鹿,啮齿类中包括鼯鼠、灰鼯鼠、掠足鼯鼠、侧纹岩松鼠、四川田鼠、沟牙田鼠以及多
种绒鼠。
类似于小熊猫分布范围的有羚牛、林麝、在啮齿类有丽鼯鼠,黑白鼯鼠。
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南坡有塔尔羊、锡金松田鼠、锡金长尾(鼠句)和印度长尾(鼠句)。
此外还有长尾叶猴、红斑羚和菲氏鹿。
以上种类中,大多为我国所特有。
四川盆地以东的长江流域:西半部北起秦岭,南至西江上游,除四川盆地外,主要是山地和高原。
东半部为长江中下游流域,并包括东南沿海丘陵的北部,主要是平原和丘陵。
北界自秦岭、伏牛山,大别山向东,大致沿淮河流域南部,而终于长江以北通扬运河一线。
本区特有的种类不多。
在东部丘陵平原区分布广泛的种类有穿山甲、短尾猴、小灵猫、食蟹檬、金猫、黄鹿、毛冠鹿、水鹿、鬣羚、赤腹松鼠、中华竹鼠、大鼯鼠、红白鼯鼠以及多种家鼠。
限于本区特有种类有黑鹿、樟、白鳍豚,此外只分布于西部山地高原地区的种类尚有金丝猴、羚牛和扫尾豪猪。
华南区:包括云南、与两广南部、福建省东南合海一带,以及台湾、海南岛和南海各群岛。
在我国范围内动物中,主要代表性动物有:几种长臂猿、懒猴、熊猴、几种叶猴、亚洲象、熊狸、大斑灵猫、椰于猫。
广布科中的毛猥、背纹鼬、豚鹿、鼷鹿、野牛、兰腹松鼠、巨松鼠,笔尾树鼠、长尾攀鼠等等,其中有许多只限于云南最南部。
在亚南热带地区代表性科中有树(鼠句)、棕果蝠、银星竹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