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设计
瑞士平面设计史

瑞士平面设计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平面设计经历了一段时间不长的停滞。
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一种崭新的平面设计风格终于在联邦德国与瑞士形成,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
以下是有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瑞士平面设计史,希望能帮到你。
瑞士平面设计史由于这种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因此很快流行全世界,成为二战后影响最大、国际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因此又被称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The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
国际主义风格的根源应该说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与包豪斯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等有密切的关系。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运动和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两个关键人物,西奥·巴尔莫(1902-1965)和马克斯·比尔(1908-),都是毕业于包豪斯的瑞士平面设计家。
巴尔莫是最早采用完全的、绝对的数学方式从事平面设计构造的设计家之一。
马克斯·比尔则重视设计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1950年,比尔担任联邦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theHochschulefurGestaltunginUlm)的第一任校长。
乌尔姆学院与战前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是一脉相承的,最大的要点就是要把设计作为社会工程的组成部分,而避免美国设计简单赤裸的商业倾向。
乌尔姆设计学院对于奠定国际主义设计风格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50年代形成的国际主义风格的核心部分是无饰线字体的发展及广泛采用。
新一代的平面设计家采用一种直接了当的新无饰线体,达到高度的、毫无掩饰的视觉传达目的。
1954年,在巴黎工作的瑞士平面设计家阿德里安·弗鲁提格(1928-),创造了一套共有21个不同大小字号的新无饰线体,称为“通用体”(Univers)50年代初期,阿明·霍夫曼和另外一个瑞士设计家马克斯·梅丁格合作创造出“新哈斯-格罗特斯克体”。
1961年,新哈斯体在联邦德国正式出品,新名称是“赫尔维提加体”(Helvetica)。
瑞士园林景观设计的崛起

瑞士园林景观设计的崛起瑞士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美丽国家,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精致的园林景观。
近年来,瑞士园林景观设计行业正在迅速崛起,成为了国际范围内备受瞩目的领域。
本文将探讨瑞士园林景观设计的崛起,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特点。
瑞士园林景观设计的崛起与瑞士自然环境的独特优势密不可分。
瑞士地处欧洲中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地形地貌。
高山峻岭、湖泊草原、风景如画的乡村风光构成了瑞士独特的自然风景。
这些自然优势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使得设计师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创造出独特而具有瑞士特色的园林景观作品。
与此瑞士丰富的文化遗产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瑞士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各种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传承。
设计师们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使得瑞士的园林景观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更融合了多元文化的魅力,引领着世界园林景观设计的潮流。
瑞士政府和社会对园林景观设计的支持也是其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瑞士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设计作为环境美化和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全面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园林景观设计创新和发展。
社会各界也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积极参与园林景观设计项目,使得瑞士的园林景观设计事业得以蓬勃发展。
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践中,瑞士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设计师们在各种设计作品中,坚持以生态环保为出发点,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水景设计,实现了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景观的有机结合,为城市和乡村带来了清新宜人的环境。
瑞士秉承了瑞士传统的工匠精神,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落地实践中,注重细节的处理和素材的选用,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作品,赢得了国内外客户和市场的认可和青睐。
瑞士园林景观设计的崛起得益于瑞士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遗产、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以及设计师们的努力和创新。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瑞士园林景观设计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成为了国际园林景观设计领域的新宠儿,为世界带来了更多美丽和惊喜。
栅格设计

栅格设计系统(又称网格设计系统、标准尺寸系统、程序版面设计、瑞士平面设计风格、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是一种平面设计的方法与风格。
运用固定的格子设计版面布局,其风格工整简洁,在二战后大受欢迎,已成为今日出版物设计的主流风格之一。
【栅格设计的历史】栅格设计系统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6世纪。
1692年,新登基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感到法国的印刷水平强差人意,因此命令成立一个管理印刷的皇家特别委员会,由一批学者组成。
这个委员会的首要任务是设计出新的字体,设计原则是科学的、合理的,重视功能性的。
委员会由数学家尼古拉斯加宗(Nicolas Jaugeon)担任领导,通过对于以往的各种字体进行科学的分析,并仔细研究了字体的比例、尺寸、装饰细节与传达功能之间的关系之后,委员会提出了新字体设计的建议。
他们以罗马体为基础,采用方格为设计依据,每个字体方格分为64个基本方各单位,每个方各单位再分成36个小格,这样,一个印刷版面就有2304个小格组成,在这个严谨的几何网格网络中设计字体的形状,版面的编排,试验传达功能的效能,这是是世界上最早对字体和版面进行科学实验的活动,也是栅格最早的雏形。
其实,早在1529年就有字体设计专家乔佛雷托利(Geoffroy Tory)采用类似的方法设计字体。
1919年由德国著名的建筑家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在德国魏玛市建立的”国立包豪斯学院”(Das Staatliches Bauhaus),是欧洲现代主义设计集大成的核心。
欧洲整整半个世纪对于现代设计的探索和试验,在这所学院中终于得以完善,形成体系,影响世界。
包豪斯的平面设计基本是在荷兰”风格派”和俄国的”构成主义”双方影响之下形成的,因此,具有高度理性化、功能化、简单化、减少主义化和几何形式化的特点。
1928年,格罗佩斯离开学院去从事自己的设计事务,新毕业生朱斯特史密斯(Joost Schmidt,1893-1948)成为平面设计的负责人,主持印刷、版面、字体设计和展览设计课程,他把包豪斯的平面设计传统继承下来,并且加以进一步的发展。
招贴设计——瑞士风格

左图《四重奏》——1958 右图《Tannhauser Bluthochzeit》 – 1966
招贴设计
Poster Design
9
约瑟夫•穆勒•布洛克曼( 苏黎世学派)
Josef Müller-Brockmann
倡导将图形、照片、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构筑在 数学网格上,并使之出现秩序、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招贴设计
Poster Design
8
约瑟夫•穆勒•布洛克曼( 苏黎世学派)
Josef Müller-Brockmann
风格特点
约瑟夫•穆勒•布洛克曼是20世纪50年代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的奠基人。
德国的包豪斯学院解体后,瑞士的设计 师继承了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发展出一种网 格结构系统,在数理逻辑的基础上将版面分 割出一系列分界线和骨格点,在版面的结构 中寻找图片与文字的相互联系以及图形与文 字的位置。
左图为《Les Noces》(婚礼)——1988 右图为Botta/ter Design
18
安东•斯坦科夫斯基
Anton stankowski
风格特点
在表现科技和现代工业题材方面具 有卓越贡献。
他把科学和工程的观念、物质的运 动和特征及其内在的概念,成功地转化 为抽象的形态,并运用构成主义等设计 语言,创造出了很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简 洁图形,有效地传递了信息。
注重视觉设计元素的强度和明晰度,使之适 合功能性传播的要求,强调抽象、具象图形的高 度概括、简洁,使之具有一定的象征性。
在数学比例、几何空间分割、无衬线字体运 用等方面具有独到的创新意识。
注重形式和功能的统一、字体的易读性和信息传达
瑞士联邦设计奖

删 , { I ∞
E
■ c f t “§#
u口 BI m & Ⅲ s l m m ∞ t & 一Ⅱ 龇 ■ 考- 口 自E 目 ± ^ ^ ¨* j # 1 ■
月T 7 №u
I自 £ {
十
*
*w
"“^
自日
维普资讯
嘲 唰 嘲 嘲 戮 戮 蕊 蚋 盈 盈 盈 盈 蕊 翻
毫 瓯 莺_ 鞋 .
.
维普资讯
5
维普资讯
家 具 与 室 内 设 计 新 人 设计师 艾 蔓 纽 尔
Ce t r 2 0 年发 起成 立的关项 ,这一装项重在向世界展现 个传达设计项 目 8 ne 0 3 J 个产品设计项 目 9 阻 与纺蛆品设计 个且装 瑞士设计师的才华和潜力 它的主要评判标堆 以经济价值和文 项目和4 个研 究性项目。 究性项目悬一个新粪S 研 9是 为了支 化意义展开 让设计 1跨 瓴域创作可 帮助设计 师们更好的与 持营造设计的研兜,【 币 l围 否则设计师们会越来越教形式 的和 企业台怍创造新的产品 在设计奖的作品征集中 评委会还特 技 术的内窖所引导 本来应有 的零售与展示设计 粪别 由于参 意将一些与市场相关的设计研究也纳人 了评选 范畴 期望这样 赛 项 目过少缺少比较而空靛 了.但也正欲借此表现这一关项 可以让那些设计师们通过研究而取 得突破性的创新 。 瑞士国家 的 严格性, 设计契最大 的特点是无论是学生的设计尝试还是 已经上市的产 品 只要 评委 1可 看到 这些设计 的市场价值 就当之无愧地 n 设 计奖的全部 奖盍为1 0 0 瑞 士法郎 其  ̄ o o 瑞 郎蛤市 0 00 oo
计△ 最戢奖
舞 鳇蛔 c o F : a m Rftlu J #b l 对 计的离度t现瞧* 一 耸 十佥韭扣 . 费 雏蛔的创Ⅱ思想 丑于文 罗
瑞士经典设计师及作品

可照明音响
Hannes Wettstei n
Hannes Wettstein
Hannes Wettstein生于1958年,瑞士人。在成为 一名设计师以前,以一位自由作家的身份开始了自己的职 业生涯。而后转为做设计,1994年他任教于卡尔斯鲁厄的 设计学院,并取得了教授职位。转行的Hannes Wettstein 在设计领域表现出了另人羡慕的天赋,奖项和委任设计接 踵而至,例如设计瑞士在德黑兰的大使馆,柏林的Grand Hyatt Hotel等。 除了设计家具、灯饰以及附件以外,还专业设计音 响设备和表。
1980年,他增加了这样的观点:“我认为当今建 筑的精华来源于比较的程度:它只承认人为因素和自然环 境之间的平衡,而这样的因素又来自当地生境。” 作为提契诺学派的主要代表,其作品根植于意大利 理性主义和欧洲现代主义,将欧洲严谨的手工艺传统、历 史文化的底蕴、提契诺的地域特征不时代精神完美地表现 在建筑上。40多年来,博塔已设计项目600多项,涵盖了 私人住宅、教堂、办公、银行、博物馆、学校等建筑类型。 博塔关于建筑原型的重新诠释、重塑场所的理念、形式原 则和建筑语汇的运用、有机统一的城市体系、历史传统的 延续性以及建筑的隐喻性和象征性等等建筑思想和设计手 法,都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和独特性,已引起世界建筑界的 广泛关注。
1928年设计的躺椅
朗香教堂
马赛公寓
法国萨瓦别墅
“新精神”馆
马 里 奥 博 塔
·
马里奥·博塔
1943年,马里奥·博塔(MARIOBOTTA)出生在瑞士门 德里西奥(Mendrisio)。博塔中学辍学,15岁起就从事建 筑设计工作,后在卢加诺(Lugano)跟随Cnenisch和 Carloni进行建筑设计等斱面的学习。1964 年,他通过了艺 术学院的入学考试,当年秋,他开始在威尼斯大学建筑学院 学习。1969年,他遇到了几位在建筑行业有重大影响的著 名设计师,包括:路易·艾瑟铎·康(Louis I.Kahn)、卡 洛·斯卡派(Carlo Scarpa)和Giuseppe Mazzariol 。同年, 他结束了学业幵在瑞士卢加诺创建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说道:“每一项建筑作品都有它相对应的环境,在设 计建筑时,其关键是考虑建筑所辖的利别墅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大师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大师艾米尔·鲁德是瑞士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同时他也是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主要代表人物。
艾米尔·鲁德的字体设计是对无衬线字体的实验性探索研究,他强调文字设计的传达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双重统一,对平面空间的功能性布局是对整体构图近乎标准化的网格版式的科学运用。
他的文字设计理念及其版式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时盛行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以及后来的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标签:艾米尔·鲁德文字设计方格网格无衬线字体一、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平面设计步入了一段停滞期。
然而作为二战时中立国的瑞士,凭借着和平的环境,利用这段时间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二战后整个世界平面设计的中心。
历史上,瑞士有着悠久的民主和中立传统,使得瑞士社会平和而稳定,加上战时许多欧洲设计师和艺术家逃亡至瑞士,使瑞士成为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和创新的最佳温床。
另外,瑞士发达的小规模手工业也推动了平面设计的萌芽,在这块土地上的印刷师和平面设计师由于印刷工场不大,关系密不可分,通常相互熟知对方的知识和技术,这些因素都促成了瑞士平面设计工艺的成熟和制作的精湛。
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崭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在瑞士形成,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
这种风格采用方格网为设计基础,在这方格网上的各种平面造型元素的排版方式基本是采用非对称的,字体、插图、照片、标志等等,都规范地安排在这个网格框架中。
同时,设计师们开始大量地运用无衬线字体和对新无衬线字体的探索,他们认为衬线字体在形式上过于矫揉造作,希望采用一种直截了当的字体形式,达到毫无掩饰的视觉传达目的。
通过简单的网格结构、近乎标准化的版面样式和醒目的字体形式达到设计上的统一性,使得作品自然具有简明而准确的视觉特点。
于是瑞士平面设计风格很快流行全世界,成为二战后影响最大、国际上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因此又被称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在这期间,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平面设计师,艾米尔·鲁德就是对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起到发展和推动作用的领军人物之一。
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极少主义建筑设计研究共3篇

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极少主义建筑设计研究共3篇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极少主义建筑设计研究1彼得·卒姆托是一位以其主义化和极少主义设计而著名的瑞士建筑师。
他的设计风格强调简洁和清晰度,转化为为功能性和美学审美的一种过程。
以下是有关彼得·卒姆托的极少主义建筑设计研究。
首先,主义设计下的彼得·卒姆托极少主义建筑营造了一种宁静和安全感。
他的设计模式鼓励不动声色、流畅性和平静的美,并力图表达是用尽所有技巧在资讯的区域内以高效的空间分布技术来重新发现建筑的展示。
其次,卒姆托在极少主义上注重材料的纯净度和简洁优雅。
他倾向于使用单一材料,并尽可能降低其对环境和周围环境的视觉妨碍。
这种减少和改变的方法部分来源于材料的坚实和纯洁,也是对建筑空间中不必要材料与装饰的拒绝,卒姆托的设计目标是开发建筑物自身的实质,寻找自然与建筑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另外,极少主义设计中,卒姆托注重线条的极简主义表达方式,经常选用清晰的线条来描述建筑物内外之间的关系。
同时,他的建筑常常带有直线和几何造型的清晰形态。
这种单纯的线条和几何造型产生了平衡和稳定的视觉效果,人们的视线自然地被引导到空间上。
最后,卒姆托在瑞士国内的建筑项目中也注重对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他往往会针对周边自然和文化环境进行调研和分析,以此来确定最佳的建筑设计方案。
他的建筑作品在设计时非常注重他们身处的环境,方向和表面的纹理都考虑到由于自然光线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最终呈现出具有层次并且便于操作的强烈感受。
总的来说,彼得·卒姆托是一位以极少主义建筑设计著称的瑞士建筑师。
他的设计风格简洁、具有流畅性和平静的美,并关注材料纯洁度和线条的清晰性。
他的建筑作品注重细节和与环境的和谐,这对现代人们对宁静和安全感的追求有着重要启示和指引。
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极少主义建筑设计研究2彼得·卒姆托是一位瑞士建筑师,他以其简洁、现代和极少主义的设计风格而闻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士设计一向以其创意独到和便捷实用享誉全球,被公认为当代设计领域的典范。
瑞士的设计师们既善于奇思妙想,又能和各生产制造商协同合作,努力达臻产品的完美。
今日瑞士的设计风格,在沿袭形式和功能完美结合的经典美学原则基础上,不断组合变换精致、简约、实用、装饰等多种元素。
其中一些具前卫性的设计作品,更是创意迭出,引入丰富的趣味性,令人爱不释手。
这种切实照顾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并演绎成为优雅的文化传统和富有情趣的生活美学经验的设计趋向,反映出瑞士设计师在当代设计创新与经济领域的杰出表现。
来自瑞士洛桑艺术设计学院的Pierre-Keller教授,精心策划组织一批年轻而富天赋的新一代设计师群体的最新创作,携同享誉盛名的“瑞士制造”知名设计品牌的系列成品,汇聚成“今日瑞士设计”特展,务求体现当代瑞士设计界突破传统、追求卓越创新的开放性设计理念。
参观展览的观众将会欣喜地看到,所有展品都兼具巧妙的创意和实用的功能,方便在日常生活中随意使用。
这些卓越独特的设计佳作,将通过友好互动的多媒体展示方式一一呈现,倘若能启迪人们的思维,提升对美好生活细节的观察和体验,那便是对广东美术馆和瑞士驻华领事馆联合举办此次展览的美好初衷与愿望,有了一个积极而有效的反馈。
今日瑞士设计之旅瑞士设计一向以创意独到和便捷实用享誉世界,被公认为当代设计领域的典范。
瑞士的设计师们既善于奇巧妙思,又能和各生产制造商协同合作,努力达臻产品的完美。
今日瑞士的设计风格,在沿袭形式和功能完美结合的经典美学原则基础上,不断组合变换精致、简约、实用、装饰等多种元素。
其中的一些具前卫性的设计作品,更是创意迭出,引入丰富的趣味性,令人爱不释手。
这种切实照顾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居,并演绎成为优雅的文化传统和富有情趣的生活美学经验的设计趋向,反映出瑞士设计师在当代设计创新与经济领域的杰出表现。
来自瑞士洛桑艺术设计学院的皮埃尔·科勒教授,精心策划组织一批年轻而富有天赋的新一代设计师群体的最新创作,携同享誉盛名的“瑞士制造”知名设计品牌的系列成品,汇聚成“今日瑞士设计之旅”特展,务求体现当代瑞士设计界突破传统、追求卓越创新的开放性设计理念。
参观展览的观众将会欣喜地看到,“今日瑞士设计之旅”的所有展品,都兼具巧妙的创意和实用的功能,方便在日常生活中随意使用。
这些卓越独特的设计佳作,将通过友好互动的多媒体展示方式一一呈现,倘若能启迪人们的思维,提升对美好生活细节的观察和体验,那便是对广东美术馆和瑞士驻广州领事馆联合举办此次展览的美好初衷与愿望,有了一个积极而有效的反馈。
愿大家在“今日瑞士设计之旅”的行途中收益良多!Nicole AebischerNicole Aebischer1980年出生于弗里堡,2004年获得瑞士洛桑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位证书。
在学习期间,她和Atelier Oï一起设计了名为“Pyllon”的凳子。
该设计分别在2004年的Designers Saturday,2003年米兰的Salon international du Meuble 和洛桑的Mus6e de Design et d’Arts Appliqués Contemporains展出。
现在这款凳子由意大利B&B公司生产。
另外作为自由设计师,Nicole A6bischer还为Baechler,Fidanza&Lehmann Architecture 做设计工作,并曾在伦敦的jonesknowlesritchie和苏黎世的SuP6rieurl作过。
目前,她在Norwsy Says in Oslo任职,直到2006年。
网址:www.ecal.ch这家设计事务所由Aurel Aebi(1966年生于Oberdiessbach)、Armand Louis(1966年生于Bienne)和Patrick Reymond(1962年生于Bienne)在1991年成立。
1997年IKEA 委托他们做一些产品设计(比如报架.灯具等),从此,这个集建筑师和设计师于一体的队伍开始享誉国际。
接下来这样的设计委托源源不断。
值得一提的是,在EXPO 02博览会上;他们为Musée d’Archéologie Latenium de Neuchâtel做布展设计(该展览在2003年获得了欧洲展览馆奖章)。
另外,他们还为各类私人住宅或精品店做建筑和室内设计,包括为Ribag设计灯光效果。
该事务所坐落于苏黎世和日内瓦之间,其地理优势使它的客户群不但覆盖包括Swatch 和Wogg在内的整个瑞士、而且还延伸到国外,比如Rosenthal和B&B Italia。
网址:WWW.Atelier-oi.chRuedi BaurRuedi Baur 1956年出生在巴黎,曾跟着Michael Baviera学习平面设计。
1979年他获得了苏黎世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颁发的平面设计学位。
1983年他成立了88V(里昂一米兰一苏黎世)工作室,1989年和Michael Baviera、Peter Vetter一起,成立了Intégral Concept工作室,建立起了一个多学科的网络,涉及更多的设计领域,如平面、建筑、版面、产品、摄影和印刷。
1989年在巴黎以及2002年在苏黎世,他的工作室开发了二维和三维的视觉艺术项目(可应用于识别系统、信息系统、展览和城市设计等)。
从1989年到1994年,他成为里昂Ecole des Beaux-Arts设计学院的负责人,从1993年到1996年他获得了“城市空间和设计”的博士学位。
1995年他成为Leipzig的Hochschule für Grsfik und Buchkunst设计学教授,1997年到2000年任院长。
Ruedi Baur从1992年起即为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AGI)的成员,他于2004年在苏黎世的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und Kunst(HGKZ)创立了design2context研究所,并一直担任其负责人。
网址:www.Integral.ruedi-Yves BéharYves Béhar1967年生于洛桑,他的父亲是土耳其人,母亲是德国人。
他先在Tour-de-Peilz的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学习,然后转到位于加利福尼亚的总校学习。
他1991年获得学位证书,然后在旧主山落脚,在那里他为一些知名公司(如Lunar Design和Frogdesig)工作,直至最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Fuseproject。
随着Fuseproject的发展,他在美国获得了很多好评,尤其是公司在2005年被美国著名杂志Business Week列为“国际设计公司”第三名。
同时,他还参加国际性展馆的展览活动,这些展馆包括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New York MoMA和Musée de Design et e’Arts Appliques Contemporains(mudac)at Lausanne。
他的客户中不乏响当当的名字,如Herman Miller,Nike,MINI-BMW,Birkenstock,Hewlett Packard,Swarovski,Sony,T8rget,Microsoft,Alcatel,Toshiba等。
网址:www.Fuseproject.cornFabio BiancanielloFabio Biancaniello1977年出生在瑞士洛桑一个意大利后裔家庭。
他先在Ecole d’Arts Appliqués de Vevey实习,然后在瑞士洛桑艺术学院学习,2005年获得了工业设计的学位证书。
在学习期间,他参加了2002年在Langenthal举办的the Desioners’Saturday展览;设在巴黎的瑞士文化中心的展览以及2005年米兰的Salon International du Meuble,在那里他展示了他为B&B Italia和Nanoo by Faserplast设计的作品。
2004年,他获得了Concours International des Lunettiers du Jura第二名2005年他被列人“瑞士设计奖”的名单中。
网址:www.ecal.chJÖrg BonerJÖrg Boner1968年生于Uster,作和生活在苏黎世。
他曾在巴塞尔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 und Kunst学习室内设计和制造。
1999年他和伙伴一起成立了N2 Design作主,并从此以他的名字命名设计了许多家具和附属用品,被很多大公司采用,如ClassiCon,Nils Holger Moorrnann,Team by Wellis,Nanoo by Faserplast和velo.com。
他在许多国内外的设计比赛中拔得头筹,同时也著有Stafan Zwicky, Exhibition Architecture一书(由Frame/Birkhäuser, Amstedam/Basel出版)。
他的一些作品已被一些展馆永久收藏,如伦敦的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和巴黎的Fonds National d’Art Contemporain。
2002年起,他在洛桑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任教。
网址:www.Joergboner.chThilo BrunnerThilo Brunner1977年生于Bienne;2002年起在FHA Nordwestschweiz学习并获得了工业设计的学位证书。
2001年他在SAWI作为市场工程师实习,并于同年获得了硕士学位。
他在伯尔尼的Dactis AG公司做了两年的项目负责人,之后成为Swatch的产品经理。
2001年他离开Swatch而专心投入到学习中,2004年又回到Swatch担任产品设计师。
现在,Thilo Brunner负责Swatch专卖店的艺术设计师。
现在,Thilo Brunner负责Swatch专卖店的艺术设计。
Antoine Cahen,1Antoine Cahen950年出生在洛桑,1970年之前一直在此学习。
1975年他获得了瑞士洛桑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位证书,同年他成立自己的工作室ID5。
目前他也在瑞士洛桑艺术学院任教。
1983年他和Claude Frossard 以及平面设计师Werner Jeker共同在洛桑创办了Ateliersdu Nord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