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2
国际风格

•
•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是现代主义的倒退,违 背了功能第一的基本原则
小组成员
周 玲 旋 阳 婷 红 丽 周 邱 婷 彩 丽 莉 李 秦 明 佳 花 刘 吕
柯布希耶1952英国洪斯坦顿hunstanton高级中学19491954朗香教堂国际主义建筑特征采用新的工业化材料玻璃幕墙钢材和钢筋混凝土反对虚伪的装饰强调形式服务于功能以矩形体为主平顶多窗少装饰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国际主义风格的招贴画19271961年减少噪音招贴画设计
international style
“国际风格”——概念来源 • 菲利普· 约翰逊 菲利普·
威森霍夫现代住宅建筑展Weissenhof Housing Project ( 1927 ) 威森霍夫现代住宅建筑展
单纯、理性、冷漠、 机械式的风格为 “国际风格”
国际主义的形成发展过程
开端国际主义
国际主义典范(一) • 代表: 代表:
英国洪斯坦顿(Hunstanton)高级中学1949-1954
朗香教堂
国际主义——建筑特征
反对虚伪的装饰,强调形式服务于功能 采用新的工业化材料(玻璃幕墙,钢 材和钢筋混凝土) 以矩形体为主,平顶、多窗、少装饰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国际主义风格的招贴画 1927-1961年
减少噪音招贴画 设计: 约瑟.穆斯.布鲁克曼 1960年
“少即多”“皮包骨”精细建筑
西格拉姆大厦
设计者: 设计者: · · ·罗 .约 逊 19541954-1958
佩莱利大厦
奥·庞
通用汽车公司的技术中心
设计: 诺. 1949-1956
国际主义典范(二)
反映混凝土自然、原始的质感和建筑构件之间粗鲁的碰撞
平面设计的流派风格

达达主义的表 现对象广泛,经常 出现于服装的版面 设计,和蒙太奇照 片的电脑合成。
六、超现实主义风格
超现实主义风格是指凌驾于线饰主义至上的一种反美学的风格。他们认为社会 的所谓真实的表象是虚伪的,他们的创作目的是要找寻比真还真,找寻实质,而在 了解社会的实质上,只有艺术家的自我感觉可以相信,艺术核心就是表现了艺术家. 当时自己的的心理状态。
优秀平面面作品欣赏
总结:
总之,在设计形式,设计风格上,多元化、百花齐放的格局已经形 成,没有哪一种流派或是哪一种风格能够一统天下,也没有什么权威去 剥夺某些流派存在的权力。理性与感性是天平的两端,它们谁也不能压 倒谁而趋向于某种平衡。只有恰当的将他们合理的运用其中, 各有所长 所短,取之长处补其之短“中庸之道”才是王道。
构成主义最大的特点: 就是具有构成式的版面编排 效果。
八、风格派风格
荷兰风格派风格形成于1917年的夏天。它的形式特点是简单、理性以及数学 统计的、纵横直线的形式和单纯的原色计划。
九、国际平面设计风格
20世纪50年代期间,国际平面设计风格在西德与瑞士形成。国际主义风格的特 点是:力图通过简单的网络结构和近乎标准的饿化的版面公式,达到设计的统一性。 但国际平面设计风格比较刻板,流于程式,缺乏个性等特点。
平面设计的风格流派
一、维多利亚风格
维多利亚风格 形成于18世纪。这 个时期是富裕的的 发展时期. 它的特点是: 造型庞大、饱满、 装潢不拘一格。
二、工艺美术风格
工艺美术运动发源于19世纪60年代,到1878年左右成为了 一个名符其实的运动,并形成该时期的设计风格。 它的特点是:利用自然风格、日本装饰风格作为元素,广泛地利用意大 利文艺复兴的设计风格。
三、新艺术风格
简析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127鉴 赏简析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李 娜国际主义风格的根源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与包豪斯和荷兰“风格派”运动密切相关。
它以简单明快的排版和无饰线字体为中心,形成高度功能化、理性化的平面设计方式,影响了世界各国。
虽然它的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但它也有弊端,如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和缺乏情调的设计特征。
另外,国际主义风格对中国的影响也很大,它简明扼要的设计风格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同时使得中国的平面设计不断向前发展。
本文针对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进行分析,梳理国际主义风格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存在的弊端,同时阐述其对中国平面设计带来的影响。
一、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一)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基本概述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和瑞士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因其通过瑞士的平面设计杂志影响世界各国,所以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
这种风格简单明确,具有准确的传达功能,因而快速传遍全世界,成为二战后国际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因此,人们又叫它“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国际主义风格的特点是通过纵横交错的网格结构和标准化的版面方式,以展现设计上的统一。
得到的画面效果非常标准化与公式化,具有简单明确的视觉特点,易于实现国际化时代信息的传达。
为追求版面规整,字体通常采用无装饰的形式,这也是国际主义风格的一大特色。
国际主义风格是建立在数学比例和几何比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强调对称、比例、平衡等表现方法,作为内容决定形式的典型代表,其代表人物为西奥·巴尔莫和马克斯·比尔。
(二)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中的网格设计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网格设计是国际主义风格发展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排版方式,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以理性化的思想,以高效的传播效率为目标的表达方式。
网格设计从简单的横纵网格线到完整的网格设计系统的形成,已经影响了诸多国家的版面设计方法。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2

The End
小组成员:
时间:20世纪40年代探索日渐成熟;50年代形成风格 ;影响直到90年代
地点:在西德和瑞士形成
人物: 主要是瑞士苏黎世和巴塞尔两个城市的设计家以西奥.巴尔莫和马克斯.比尔 为代表。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平面设计经历了一段时间不长的停滞。 经济的逐渐恢复 和市场的日趋国际化又对于设计的国际化面貌和特点提出了新的要求。到20世纪50年代期 间,一种崭新的平面设计风格终于在西德与瑞士形成,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 Swiss Design)。由于这种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很快流行全世界,成为二战后 影响最大、国际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因此又被称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the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
以方格网为设计基础,在方格网上进行版面设计。无论是字体,还是插图,照片, 标志等都规范地安排在这个框架中,因而排版常出现简单的纵横结构。
采用非对称式的排版↓ 方式。
字体常采用简单明确的无饰线体(特别是1957年的Helvetica体采用后)
平面效果非常地公式化和标准化,因此具有简明而准确的视觉特点,有利于国际 化的传播。
背景小链接:
瑞士是国际法中承认的唯一一个永久中立国,在近200年内没有发生 战争。瑞士永久中立国的地位始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 并在一战 后为1919 年凡尔赛和约再次确认。回顾历史,“中立”为瑞士人带来 了巨大的好处,它是瑞士能够长期和平并发展成为世界最富裕国家之 一的重要基础。这也为当时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孕育了良好 的环境。
功能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风格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创造了一 种高度功能化、理性化的国际视 觉传达语言,清晰明确,主题突 出,为人们理解不同国家和不同 民族的信息提供了便利。作为一 种国际性的视觉语言,平面设计 的国际风格今天仍然被设计师所 重视,以尽量减少信息传达过程 中因为文化背景所组成的障碍。
41
大口水罐 设计:Henning Koppel 1952年
61
Boalum灯 设计:利维奥·卡斯提琉尼 和 Gian Faranco Frattini 1969年
62
Bocca 唇形沙发 设计:65工作室 1971年
Sit Down 沙发 设计:盖当诺·佩西 1970年
63
Tizio 台灯
设计:理查德·萨伯 1972年
64
Cifla 3的数字钟 设计:吉诺·瓦勒 1965年
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的阿尔法·罗密 欧车 1913年
49
菲亚特Zero车
设计:卡罗·卡维利
1911年
50
菲亚特500(小老鼠)车 设计:但丁·加科萨 1936年
51
Genni 躺椅 设计:波瑞勒·莫吉 1935年
52
Incalmo玻璃瓶 设计:保罗·维尼尼 1950年
53
“女士”沙发 设计:马可·扎努索 1951年
8
现代设计的发展
功能主义设计与国际主义风格
勒·柯布西耶和Pierre Jeanneret设计的建筑 1929-1931年
9
现代设计的发展
功能主义设计与国际主义风格
Model No.B301椅 设计:勒·柯布西耶 1928年
10
米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70)
平面设计的12种风格赏析

平面设计的12种风格赏析班级:计算机(卓越)101班姓名:孟红波学号:6100410179一、维多利亚风格维多利亚风格形成于18世纪。
维多利亚时期是富裕的发展时期,它的风格的特点是:造型庞大、饱满、装潢不拘一格。
从各种复古风格中衍生的母题,如:洛可可涡旋纹、哥德风格的尖塔纹、文艺复兴式的绞缠纹等等,常常混用。
装潢中的走兽、飞禽、花卉果实以写实风格呈现。
18世纪的维多利亚风格是国际设计史上重要的一笔,对于中世纪歌德风格的推崇和流行,使得设计表现上更多的体现了皇室的艺术需要。
二、工艺美术风格工艺美术运动发源于19世纪60年代,到1878年左右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运动了。
它的特点是:利用自然风格、日本装饰风格和中世纪装饰风格作为元素,广泛地利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设计风格,揉入日本的传统设计和主要来自植物纹样的自然风格。
“新艺术”认为传统风格不过是历史的遗留,对于发展新的设计没有参考价值。
因此,这个设计基本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的借鉴,以自然风格作为本身发展的依据,自然主义倾向是它的最主要形式特征,它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
因此,作为它的基本形式特征,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
装饰原本出自自然形态,特别是植物的纹样、部分动物的形态。
大量曲线的运用,使该风格具有非常鲜明的形式特点。
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
装饰原本出自自然形态,大量曲线的运用四、立体主义风格立体派是在塞尚的绘画思想以及原始艺术的影响下,在20世纪初以几何学的立方体来表现所表达的对象。
随后又放弃学院派的透视法,加上多视点的方法来创作。
其特点是完全不模仿客观对象,重视艺术家的自我理解和表现。
画家们将不同状态及不同视点所观察到的对象,集中地表现于单一的平面上,造成一个总体经验的效果。
综合的立体主义不再从解剖﹑分析一定的对象着手,而是利用多种不同素材的组合去创造一个新的母题,并且采用实物拼贴的手法,试图使艺术家接近生活中平凡的真实。
世界设计艺术史包豪斯及新的国际平面设计风格

最为突出的研究是以光、空间和运动为对 象。他曾以透明塑料和反光金属为实验材料, 创作“光调节器”雕塑。
1933年,包豪斯艺术学院被纳粹关闭,莫 霍利-纳吉在英国作了短暂逗留后,于1937 年移居美国并把包豪斯的理论和教学观念带 到了美国,他在芝加哥创办了一个“新包豪 斯”,这就是以后的“芝加哥设计学院”。
包豪斯(Bauhaus)—由德国著名的建筑家沃尔特. 格洛佩斯于 1919年组织建立的“国立包豪斯学院”而得名,它创立了人类历史上 第一所设计教育的专门学校,以对现代设计人才的培养和杰出的设计 成果,对全世界的所有设计艺术领域产生了最重大、最深刻的影响。
它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世界 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 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1945年同他人合作创办协 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 务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界 所推崇。
格罗皮乌斯认为设计: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既是设 计的又是实用的,同时还能够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大批量 生产制造。与传统学校不同,在格罗皮乌斯的学校里,学生
36
包
豪
斯
时
期
← 上为约翰·奥巴赫1919年
部
设计的第一个包豪斯标志。
分
的
← 下为1922年奥斯卡·施莱
作
莫设计的第二个、也是最后
确定使用的包豪斯标志。
品
37
包 豪 斯 时 期 ← 图为费宁格1919年设计的木 的 刻作品《大教堂》,利于《包斯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在版面设计教学中强调学生注意版面上的空白区域,训练学生不仅要注 意实在的形式,而且要注意衬托实在形式的虚部,这是设计教学中一个 重要的发展
在设计上主张采用规整的方格网络作为平面设计的基本系统结构,注意 设计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功能鲜明的特征 最早认识到“通用体”这种新字体的重要性。反复利用这种字体做各种 放大、缩小、正负、变形等的试验,并且把试验的7年出版的著作《版面设计:设计 手册》(Typography:A Manual of Design)
艾米尔路德作品
Typographie – Emil Ruder (1967)
艾米尔· 路德作品
1967年出版的《版面设计:设计手册》 中关于达达主义的页面
艾米尔· 路德作品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平面设计经历了一段停滞期 20世纪50年代瑞士平面设计风格形成 这种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很快流行全世界 成为二战后影响最大、国际最流行的设计风格 又称“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影响平面设计长达20年之久
艾米尔· 路德
其他作品展示(1954-1970)
1959
1963
1964
艾米尔· 路德作品
1954
1962
1970 为展览所作海报
艾米尔· 路德对现代版面设计的影响
国外报纸版式设计
THE END~
艾米尔· 路德(Emil Ruder,1914-1970) 瑞士平面设计家 很早就开始在苏黎世艺术与工艺学校学习设 计,发展出自己对平面设计的技术和立场 1947年,路德成为巴塞尔设计学院的教员, 担任版面设计教学,一直到1970年他去世 为止
艾米尔· 路德主张
在设计中强调可读性(readability)和易读性(legibilit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乌尔姆学院时期 弗洛绍:从1957到1961年在这所学院教授平面设计,并且建立了平面设计工作室,他 负责乌尔姆设计学院校刊前五期的设计,从校刊的平面设计来看,完全是与比尔等人 的探索方式一致的,高度理性化,方格网络为模数单位和编排依据纵横编排方式,全 部采用无饰线体字体,色彩简单明了等等,可以说国际主义风格已经开始形成。这一 时期乌尔姆学院大量引进了哲学、符号学等,引导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走向高度理 性、科学性、和技术性的发展方向
马克斯.比尔
(Max Bill,1908~)
画家/ 建筑师 /雕塑家 /设计家
包豪斯学习阶段(1927—1929年) 他的学业非常优秀,这期间他跟随格罗佩斯,康定斯基,纳吉, 迈耶和阿尔伯斯等大师级的老师学习,努力了解他们的设计思想 和设计方法,掌握包豪斯的精神核心,对包豪斯系统非常了解。 到苏黎世开始了设计生涯 1931年发展出自己的艺术和设计思想,同时对风格派奠基人杜 斯博格的“坚实艺术”思想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他对于自己的设 计发展目的已经非常明确。 二战期间 发展出高度次序化,理性化和功能化的平面编排风格。 1950~1956任职乌尔姆学院 他衷于继承包豪斯的设计思想,把功能置于有秩序的美学中。他 的理性设计逐步通过学院影响到更多设计师,为理性风格成为国 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奠定了重要基础。
以方格网为设计基础,在方格网上进行版面设计。无论是字体,还是插图,照片, 标志等都规范地安排在这个框架中,因而排版常出现简单的纵横结构。
采用非对称式的排版↓ 方式。
字体常采用简单明确的无饰线体(特别是1957年的Helvetica体采用后)
平面效果非常地公式化和标准化,因此具有简明而准确的视觉特点,有利于国际 化的传播。
4 20世纪初由于科学出版物的增多,为这类出版物发展的科学性设计方法也发展起来 斯坦科夫斯基:他在科学出版物的功能主义设计风格上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把 这种方式运用到一般平面设计上,完成了自己以技术、数学比例为基础的平面设计风 格,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设计将隐形的看不到的过程通 过简单、明快的版面、图形排列,达到强烈、清晰的视觉效。
小组成员:
时间:20世纪40年代探索日渐成熟;50年代形成风格 ;影响直到90年代
地点:在西德和和马克斯.比尔 为代表。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平面设计经历了一段时间不长的停滞。 经济的逐渐恢复 和市场的日趋国际化又对于设计的国际化面貌和特点提出了新的要求。到20世纪50年代期 间,一种崭新的平面设计风格终于在西德与瑞士形成,被称为“瑞士平面设计风格”( Swiss Design)。由于这种风格简单明确,传达功能准确,很快流行全世界,成为二战后 影响最大、国际最流行的设计风格。因此又被称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the International Typographic Style)。
背景小链接:
瑞士是国际法中承认的唯一一个永久中立国,在近200年内没有发生 战争。瑞士永久中立国的地位始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 并在一战 后为1919 年凡尔赛和约再次确认。回顾历史,“中立”为瑞士人带来 了巨大的好处,它是瑞士能够长期和平并发展成为世界最富裕国家之 一的重要基础。这也为当时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形成孕育了良好 的环境。
马克斯比尔1945年为美国建筑设计展览所设计的 海报,具有早期的国际主义理性风格特征。
马克斯.比尔作品
1976
1980
1980
1989
1944
1960
1961
1974
国际主义标准化进程
1 1928年,巴尔莫的设计首先使用横向和竖向的网格结构,把风格派的原理应用到 视觉传达设计中,其招贴设计应用有秩序的网格组织使视觉造型达到高度和谐的效 果。他的字体设计更加精致,优美。虽然用来建立造型的网格是不可见的,但网格 却是支撑和制约图形的内在架构。图形的布局与变化都是在的方形网格上精心编排 设计的. 巴尔莫是最早采用完全的、绝对的数学方式从事平面设计构造的设计家之一。
由以上可以看出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发展过程始终都体现了其自身系统化,规范 化的特征。追求几何学的严谨、简洁明快的版面编排、无饰线字体的运用、完整的 造型,从而形成高度功能化,理性化的设计风格。设计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传达功 能。
The End
5 后来经历了路德、霍夫曼、布鲁克的发展,国际主义风格不断丰富。国际主义 风格表现不再单一化,增加了摄影因素等,文字编排更加活泼。
6 美国由贾桂琳·凯西担任主任,设计成员包括有拉尔夫·科朋、迪特玛·温克尔等人 的设计小组。他们坚持运用方格网络作为设计的基本结构,把复杂的图形、文字、 插图统统规范在这个网络中,因而达到高度的次序性和严谨性。
1928
西奥.巴尔莫
(Theo Ballmer,1902~1965)
年 建 筑 展 览 海 报
←
1928年巴尔莫首先用横和竖的直
线构成的网络。把风格派的设计原 理引入到平面设计中。运用有秩序 的网络组织视觉造型,虽然用来建 立造型的网络是不可见的,但网络 却是支撑和制约图形的内在架构。 图形的布局与变化都是在底下的网 格上细心发展的,以求得图形的更 精致和优美。他的设计具有荷兰风 格派代表人物杜斯伯格的形式特征 表明他深受荷兰风格派的影响。
2 马克斯比尔:A.以纵横结构为中心,他平面空间划为简单的几个功能区域; B.足以简单方格组成方格网底,将每个方格作为基本模数单位; C.采用数学比例和几何比例进行版面编排; D经常地广泛地采用无饰线体 E设计上强调排列和顺序的方法,把平衡、对称、比例、对比互补关系这些视觉内 容表现清晰; 马克斯·比尔重视设计的一致性和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