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行业战略集团分析
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分析

完成33.95万辆,比上月增长4.82%,累计完成207.66
万辆,同比增长34.13%;销售完成34.98万辆,比上月
增长10.05%.
汽车技术共享,吉利抓重点
汽车发动机技术、汽车新能源、汽车自动变速器、 现代汽车转向技术、汽车驱动防滑技术、汽车新型悬架、汽 车新材料、汽车安全技术、智能车辆与交通运输技术,以及 汽车现代设计方法等在全球汽车产业范围内应用广泛,共享 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汽车制造业行业管理的逐渐规范,也限 制了吉利。精益求精,步步为营
吉利公司外部分析EFE矩阵
(定位、竞争均衡、外部环境匹配)
外部关键因素
权重 评分 权数
油价走高,购买力下降
近期,国际市场的油价虽有所回落,但 是国内油价由于政策管控仍处于低位,价格与 成本存在倒挂现象。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恒一 透露,国际油价每涨1美元,中国就要多付58亿 人民币,因此国内油价上涨的压力仍然很大。
汽车制造业管理新要求,吉利需谨慎
质量管理体系-汽车行业生产件和相关 服 务件的组织实施ISO 9001:2000的特殊要求 1.汽车液压制动装置压力测试连接器技术 2.汽车及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 3.汽车号牌视频自动识别系统
钢铁的原料上涨, 吉利成本提高
今年以来,铁矿石、钢材、橡胶等原材料 价格都大幅上涨,给汽车厂家带来了巨大的成本 压力,其结果就是厂家的赢利能力下降,越来越 无力降价,所以尽管今年车市销售欠佳,但车价 降幅远低于去年。
财富效应下降,车市受动荡
今年上半年,股市上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值蒸发, 大量股民赔得一踏糊涂,他们不得不放弃了买新车或换车的 计划。房地产市场也是成交量锐减,价格下跌。经济学家贺 强指出:由于受到今年和明年的宏观经济持续下滑影响,股 市2-3年内仍会下滑,楼市短期内也难以回暖,这都会导致 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
江淮汽车集团的战略态势的 综合分析1

•
•
•
人 分 其 才 企 技 引 业 术 进 缺 研 和 乏 发 资 技 的 金 术 基 投 研 础 入 发 很 的 差 平 , 台 并 、 且 技 大 术 部 ,
单 规 大 、 模 部 对 的 分 员 投 属 工 资 于 的 、 进 素 占 入 质 地 壁 要 少 垒 求 、 较 不 设 低 高 备 、 等 相 只 状 对 需 况 简 小
2.国外汽车状况频出 国外汽车状况频出
2009年6月,百年老字号通用汽车宣告申请破产保护,即 便后来成立了新通用,东山再起尚需时日。 今年新春伊始,丰田因“踏板门”事件在全球召回850万辆车。 随后不久,本田汽车因安全气囊问题全球召回43.7万辆隐患车 辆,车型涉及2001年和2002年间生产的雅阁、思域、奥德赛、 CR-V以及2002年款的部分本田讴歌车型。日本汽车制造业陷 入空前的信任危机。 这些汽车 展 面 加 临 激 前 烈 所 , 未 更 将
争 汽 车 市 场 国
国 服 务 贸 易
是 关 税 壁
非 是 入
但 都 将
工 措
筹
车 加
化 , 激 烈 化
WTO , 使 竞 ; 争 更 国
谢谢观赏
3.售后服务网络不健全 ; 售后服务网络不健全
• 我国大部分汽车出口企业尚未建立 售后网点和体系,很多企业根本就谈不 上售后服务,而出口量较大的企业在海 外所谓售后体系离方便、快捷、多网点、 高标准等要求还相差甚远。以丰田公司 为例,他们开发市场,先以售后服务开 始,前期运行的是配件和服务的准备工 作。 而我国相当多的汽车企业抱着售出一辆 是一辆的心态,根本不考虑售后服务问 题,结果造成了只管“生”不管“养” 的局面,一旦车子出现问题,消费者根 本找不到相应的维修站。这样不仅损害 了公司的声誉和品牌。
汽车行业企业管理:汽车企业竞争战略分析

汽车行业企业管理:汽车企业竞争战略分析
汽车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需要制定合适的竞争战略,以下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1. 差异化战略
汽车企业可以采取差异化战略,通过产品、品牌、服务等多个方面与其他竞争对手进行差异化,从而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产品体验,吸引消费者。
2. 成本领先战略
汽车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手段实现成本领先,从而在价格方面占有优势,引领市场。
3. 创新战略
汽车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渠道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变革,保持竞争优势。
4. 国际化战略
汽车企业可以通过进军国际市场、建立海外品牌、增加海外投资等手段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 合作共赢战略
汽车企业可以与其他行业领导企业、相关企业以及研究机构合作,进行联合研发、共享资源、提高行业水平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汽车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市场环境,设计合适的竞争战略,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上汽集团战略SWOT分析

上汽集团战略SWOT分析一.上汽集团的优势(S)1.上海国资委控股的汽车企业.作为一个国有企业,特别是汽车这样受政策导向明显的产业来说.上汽集团可以第一时间捕捉到政策动向,摸透政策导向,及时调整公司战略,把握市场先机。
2.完全继承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的衣钵,技术积累较为深厚。
追溯上汽历史,堪称辉煌,曾连续二十多年领导国内轿车市场。
从一个汽车修理和零配件企业发展到今天拥有汽车全系列产品以及核心零部件在内,产业链完整的国内销量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上汽经过了六十多年的发展,技术储备丰厚.3.较早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且后续投资巨大。
早在2005年,上汽集团就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与高校及其他同类型企业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截止2012年,上汽在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建设方面已投入20亿元,后续还将投入60亿元,以保证新能源投入的持续性.二.上汽集团的劣势(W)1.在发动机等核心技术上缺乏自主研发能力。
截止到2013年11月,上汽集团才推出3款新能源汽车,分别为荣威旗下的750,E50,550 Plug in。
2.品牌美誉度不够,受累自主品牌低端定位的思维定式。
因为国内汽车起步较晚,且发展受限,国有自主品牌美誉度在消费者中普遍偏低.三.上汽集团的机遇(O)1.受惠政策倾斜。
随着“863”计划的深入开展,中国政府在“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中的资金投入巨大,上汽集团等汽车企业都获得了政府的政策扶持。
这对于上汽集团来说是重大机遇,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拥有长三角为中心辐射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巨大市场。
上汽集团位于中国经济中心,倚靠长三角经济圈,辐射长江流域,市场巨大,潜力无限.且非洲,南美,东南亚等新兴市场需求活跃。
四.上汽集团面临的威胁(T)1.来自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优秀代表的巨大挑战。
比亚迪从发展初期开始迅速控制了动力电池核心技术,并拥有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技术和条件。
而上汽集团目前只推出了3款新能源汽车,与比亚迪差距巨大。
中国汽车市场战国形势分析——上汽集团篇

和服务品质的汽车服务品牌“ c c r 大 Te h a e
众 关 爱” 显 示 出这 家 中 国最大 的 轿车 生产 , 企 业 正 通过 变 革 向 服务 品 牌 营销 转 型 。今 年 7月 的广 1 展上 ,上 海大 众 服 务 品牌 I ' 车 “ e h a e 众 关爱 ”下的 一个 全新 汽车 T ccr大 金 融 服务 产 品— —上 海大 众 龙卡 , 以其 “ 我
一
。
定位世界六强,力做世界汔车 巨头
围绕 ” 立足 上海 、 射全 国 、 向世界 ” 辐 走 的基 本框 架 , 上汽 集团 这几 年获 得 了长 足的 发展 。 0 6 7 美 国 《 20年 月 财富》杂志公 布 的最 新世界 50 0 强排名 ,上 汽集 团以在 2 0 年 销售 整 车超过 15 辆 ,同 比增 长 2 % , 05 0万 4 其中 乘用 车销量 超过 7 万辆 , 4 同比增 长近 2%, O 营业 收入 1 36 亿 美元 , 4 .5 名列世 界 50 第 45 。 0强 7位 1S I0核 心价 值现 .AC 9 纵观 国际大 企业 , 有 一个不 拥有 自 己独 特 的企业 文化 。 没 颇有 战略眼 光的上 汽集 团 , 20 年 1 月正 式确 立 了 S C(S C” 时也是 上汽 在 00 2 AI “ AI 同
一
着国内外众多竞争对手的挑战。在此情形之下 ,上汽集团决定改变过去
“ 单腿跳 ”的发 展模 式 , 出 “ 提 两条 腿”走路 的发展 战略 ,决心 成为 一个
Co c n r t n o e pe n e ta i n p o l,崇 尚人本 管理 。 同时 还提 出 o 观相 匹配 的集 团 ” 四大 工程 ”( 用户 满意 工程 、全 面创新 工程 、 j 工程 、人本 管理 工程 )作 为操作 平台 。 2 全 方 位提升 综 合竞 争力 . 随 着中 国汽 车产 业的 发展 变化 ,竞争 日益加 剧 , 品生 命层 产 短以 及全球 经 济 一体化 的加 强 ,企业 的成 功不再 归 功于 短暂 的勇 产品 开发 及灵 机 一动 的市场 战略 ,而 是企 业综 合 竞争 力的 外在 今汽 车行 业的 竞争 实 际上是 汽车 集 团综合 竞 争力 的对抗 。作 为运 发展 的需要 ,近几 年上 汽集 团通 过实 施 三大 举措 、布 局四大 板与 五大 战略 获得 了快 速发 展 ,使其 综合 竞争 力得 到 迅速提 升 。
吉利汽车SWOT战略分析

吉利汽车SWOT战略分析吉利汽车是中国知名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拥有较长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吉利汽车的SWOT战略分析。
优势:1.品牌知名度:吉利汽车在中国市场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
其品牌形象稳定,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购买吉利汽车产品。
2.成本控制能力:吉利汽车在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具有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
通过降低成本,可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吸引消费者购买。
3.技术实力:吉利汽车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能够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汽车产品。
技术实力是吉利汽车发展的核心优势之一劣势:1.品质问题:吉利汽车在过去曾有一些质量问题的曝光,这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品质问题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需要吉利汽车加强品质控制和改进。
2.品牌国际化程度低:与一些全球知名汽车品牌相比,吉利汽车的品牌国际化程度较低。
这可能影响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扩张能力,需要加强品牌的国际化建设。
机会:1.国内汽车市场增长: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增长,对各类车型的需求不断增加。
作为中国本土品牌,吉利汽车有机会在这一市场中获得更大的份额。
2.新能源汽车需求增加: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
吉利汽车可以依托其技术实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寻找机会,推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3.国际市场拓展:吉利汽车已经在一些海外市场上市,但国际市场仍然存在巨大的空间。
吉利汽车可以利用其品牌优势和技术实力,进一步扩大在国际市场的份额。
威胁:1.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有许多知名的国内和国际汽车品牌在市场上竞争。
吉利汽车需要应对来自竞争对手的价格竞争和市场份额争夺。
2.政策和法规变化: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行业也面临着更严格的排放和能效要求。
吉利汽车需要及时调整其产品结构和技术路线,以满足政策和法规的要求。
3.全球经济不稳定: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国际市场需求可能受到不可预测的影响。
东风汽车公司企业战略分析

东风汽车公司战略分析课程名称:企业战略管理任课教师:罗青兰班级:人力资源0741姓名:廖小龙学号:12号东风汽车公司公司简介:东风汽车公司始建于1969年,是中国汽车行业骨干企业之一。
公司主要业务分布在十堰、襄樊、武汉、广州四大基地,形成了“立足湖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事业布局。
公司总部设在“九省通衢”的武汉。
主营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水平事业。
经过40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构建起行业领先的产品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与市场营销能力,东风品牌早已家喻户晓。
近年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公司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质量快速提升,公司也相应确立了建设“永续发展的百年东风,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东风,在开放中自主发展的东风”的发展愿景,提出了“打造国内最强、国际一流的汽车制造商,创造国际居前、中国领先的盈利率,实现可持续成长,为股东、客户、员工和社会长期创造价值”的事业梦想。
如今,公司12万多员工正在为这一愿景和事业梦想而努力奋斗。
展望未来,东风公司一定会在新的发展阶段,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为社会、为国家、为中国汽车工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外部环境1、宏观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汽车消费需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保持较快增长。
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中国汽车工业融入了世界汽车工业的大家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更严峻的挑战。
东风汽车公司自60年代末进入汽车行业以来,采取滚动发展的方式,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己经由当初的区域性汽车制造企业成长为全国性的汽车研发、生产、销售企业。
在当前中国汽车市场飞速发展、国际汽车巨头大举进军中国、国内汽车厂商纷纷与跨国巨头联姻、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局面下,东风汽车公司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实现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发展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2、微观外部环境在国内,东风产品家喻户晓,“东风”牌商标,在汽车行业中率先被国家工商局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质量体系也较早通过ISO9000评审,其庞大的销售服务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县市。
上海汽车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DOC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国外设立多种形式的组织,对全球生产要素进行配置,从国内经营走向国际化经营。
上海汽车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它的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成功将对其他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研究它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就显得十分必要。
上海汽车集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企业实力逐渐壮大,积极的开展国际化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国际化经营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其国际化之路依然存在缺乏海外营销渠道、经销商选择不合理、品牌定位不清晰、本土化优势难以发挥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上海汽车集团国际化经营的步伐。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分析上汽集团国际化经营的宏观、微观环境、经营优势和不足,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期对上海汽车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上汽集团;国际化;经营战略;自主品牌The strategic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AIC Abstract:As the degre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deepens, more and more foreign companies set up in various forms of organization of global production configuration elements, from domestic t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s. Shanghai Automotive Group, China's largest auto groups, success of it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y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other companies will play a very good role in guiding operations, and therefore the study of it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y, it is very necessary. Shanghai Automotive Group after several years of development, enterprise strength gradually grow, and actively carry ou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sales,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the international road still exists a lack of overseas marketing channels, select dealers unreasonable, brand positioning is not clear, it is difficult to play the advantages of localization, which seriously hindered the Shanghai Automotive Group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pace. Aiming at the above problems, the analysis of macro and micro environment, busines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SAIC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to find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in order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Automotive Group'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y.Keywords: SAIC, Internationalization, Business strategy, Independent brand目录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内部结构——战略集团分析
一、前面的五力模型的分析,这些力量决定了汽车产业中竞争的性质和该行业中所具有的潜在利润,而产业内部结构分析则是解释在整个汽车行业中,企业之间在经营战略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与它们战略地位的关系,为此按照产业内各企业战略地位的差别,将企业划分成不同的战略集团,分析产业内各个战略集团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产业及其竞争的状况。
战略集团是指一个内执行同样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征的一组企业。
根据国内汽车行业的特点,下面用战略集团图进行该产业内部竞争的分析。
宽 产
品
线
窄
高度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 装配
国内汽车产业战略集团划分
二、战略集团间的竞争
一般来说,下列四个因素决定着国内汽车产业中战略集团之间的竞争的激烈程度。
(一)战略集团之间的市场相互牵连程度
战略集团之间的市场相互牵连程度是指战略集团对同一顾客群体进行争夺的程度,或者说他们为争取不同细分市场中的顾客进行竞争的程度。
比如为了满足低收入人群的购车愿望,赢得该消费群体,奇瑞推出了QQ 系列,而BYD 则推出了F0车型。
(二)战略集团数量以及它们的相对规模
在同一产业中,战略集团数量越多且各个战略集团的市场份额余额接近,它们之间的竞争越激烈。
吉利和奇瑞的市场份额相接近,两家企业总是采取相似的竞争手段来牵制对方,如广告、价格、服务等。
(三)战略集团建立产品差异化
这样做的目的是将顾客区分开来,如BYD 通过生产不同档次的汽车,来满足各种消费水平群体的需求,极大了增加了市场占有率。
(四)各战略集团战略的差异
这些差异通常包括商标荣誉、销售渠道、产品质量、技术领先程度、成本状况、服务水平等,集团间的战略差异越大,集团间的摩擦程度就越小。
像红旗汽车,将自身定位于中高档汽车,所有对于那些低档车和代步车来说,基本对它构不成竞争。
A 集团(奇瑞) 全线产品,纵向联合,低成本生产 D 集团(吉利) 窄产品线 高度自动化生产 低价格低服务 C 集团 (BYD ) 中等生产规模 中等价格水平 中等服务水平 中等质量 B 集团(红旗) 很窄产品线, 高价,高技术,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