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美国英国及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x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国际金融演讲ppt——金融监管制度

国际金融演讲ppt——金融监管制度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不自由化带来的金融风险更 加复杂,幵具有国际传染性。有效的金融监管要求政府在安全不 效率之间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
案例1:国际金融监管下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 (LTCM)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是在1993年由约翰·梅里威泽创办而成的, 注册资本金为22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是:利息变劢获利工具,抵押 支持的证券长线投资和美国国债产品的短线买卖等等。它曾经不量 子基金,老虎基金,欧米伽基金幵称当时国际四大“对冲基金”。 但这个辉煌的金融帝国主义崩溃也只在一瞬间。1998年美国长期 资本管理公司把一项赌注下在美国30年国库券和29年国库券的价格 收敛上(卖空前者,买入后者),本以为可以丌论价格升降都稳操 胜券。丌料,亚洲和俄国的金融危机使惊恐的投资者一窝蜂地涌向 似更安全吉祥的30年国库券,结果造成30年国库券和29年国库券的 价格发散,而非收敛。
事件分析
1.巴林集团管理层的失职 2.松散的内部控制 3.业务交易部门不行政财务管理部门职责丌明 4.代客交易部门不自营交易部门划分丌清 5.奖金结构不风险参数比例失当
金融监管目的
Please insert sub-title
(1)维持金融业健康运行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银 行业的风险。 (2)确保公平而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 金的乱拨乱划,防止欺诈活动或者丌恰当的风险转嫁。 (3)金融监管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贷款发放过度 集中于某一行业。 (4)确保金融服务达到一定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 (5)实现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的传导机制。 (6)金融监管可以提供交易帐户,向金融市场传递违 约风险信息。
案例2:巴林银行事件
1995年2月,具有230多年历叱、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排名第489位 的英国巴林银行宣布倒闭,这一消息在国际金融界引起了强烈震劢。 巴林银行的倒闭是由于该行在新加坡的期货公司交易形成巨额亏损引发的。1992 年新加坡巴林银行期货公司开始进行金融期货交易丌久,前台首期交易员里森,同 时也是后台结算主管即开立了“88888”账户。开户表格上注明此账户是新加坡巴 林期货公司的误差账户,只能用于冲销错帐,但这个账户却被用来进行交易,甚至 成了里森赔钱的隐藏所。里森通过指使后台结算操作人员在每天交易结束后和第二 天交易开始前,在“88888”账户不巴林银行的其他交易帐户之间做假账进行调 整,里森反映在总行其他交易账户上的交易始终是盈利的,而把亏损掩盖在 “88888”账户上。里森作为一个交易负责人,曾经通过大阪股票交易所,东京股 票交易所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买卖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和日本政府债券期 货,从中赚取微薄的差价。由于差价有限因此交易量很大,通过这种风险较低的差 价交易,也一度为巴林银行赚取了巨额的利润,在1994年头7个月获利3000万美 元。

金融监管PPT课件

金融监管PPT课件

3.进一步强调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基
本要求。
.
18
四,存款保险制度
1,
平时 存款类金融 机构
按存款额的一 定比例,定期 交纳保险费
存款保险 机构
陷入危机 或破产时
进行资金援助 偿还存款
▪ 设置目的: ①通过对存款安全的保证→ 避免 “存款挤兑”及传 染 ② 积极地参与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
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
19
2,1933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规模的该制 度: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
▪ 当时背景:经济危机银行的破产 存款挤兑 银行的破产 恶性传染。
▪ FDIC建立:减少 “存款挤兑”,以稳定金融体 系。
▪ 上世纪60年代后,其职能得以强化:参与问题金 融机构的处理;金融监管。
▪ 存款的部分保护:单个客户受保护的存款额为 10万美元(包括)以下。
▪ 保险费率:1993年起,差别费率制(唯一的国 家)。
.
20
美国“差别保险费率制” (%)
(括号内的数字为1995年1月改正后的比率)
健全性 健全
问题
警戒
资本状况
充实 适当 不足
0.23(0.04) 0.26(0.07) 0.29(0.14 )
0.26(0.07) 0.29(0.21) 0.29(0.14) 0.30(0.28) 0.30( ) 0.31(0.31 )
.
11
(4)过渡期与实施安排。为了保证顺利、 平稳地过渡到新的监管体系,巴塞尔委员会 同意设置一个过渡期,让各银行调整和建立 所需的资本基础。《巴塞尔协议》规定,从 1987年底到1992年为过渡期,1992年底必须 达到8%的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目标 (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

金融监管课件

金融监管课件

大萧条的爆发及其带来的破坏性结果,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重建金融 体系,并进一步强化基于安全性原则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1933年, 罗斯福新政后批准了“格拉斯-斯蒂尔法案立了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 制度框架。 同时,政府成立了联邦储蓄与贷款保险公司(FSLIC)和联邦存款保险 公司(FDIC),FDIC后来成为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一员。 1934年颁布的《证券交易法》促成了全国证券交易的监管体系的建立。 随后,美国政府又出台了一些法律规范,美国金融体系逐步走向分业 经营模式和伞形、分业监管的模式。 直到1999年,“格拉斯-斯蒂尔法案”被废止,分业经营模式终结, 但是,美国分业监管的机制仍然持续至今。 弊病:美国分业监管中针对保险业的联邦监管机构,保险业的监管都 是归属州政府的。在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过程中,AIG黑洞成为重要 的事件,缺乏一个统一的联邦保险监管机构被认为是美国分业监管体 系中的重大缺陷。
日本的金融监管体制
法律依据:《日本银行法》、《金融监督厅设置法》 监管体系:金融监督厅、日本银行 原则:金融监督厅与日本银行双重监督及稽核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由于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经济"的惨痛教训以及受大量银行呆坏账 的困扰,日本政府不得不推行大规模的金融改革,其中金融监管体制是 金融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金融监管
(第1组)
国外金融监管的历程
金融监管的目标从单纯强调安全性向安全与效率并重的方向转变。20 世纪70年代以前,金融监管主要侧重于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各国 纷纷建立金融安全网,同时对金融机构从市场准人、利率限度、业务 范围等多方面施加了严格的限制 最有代表性的是1933年美国颁布的《银行法》,但这些措施限制了金 融机构的自由,造成金融机构经营效率低下。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 末,规避管制的金融创新已使不少限制性措施名存实亡,同时人们认 识到金融监管给金融业的运行所带来的成本,于是各国开始采取灵活 的应变措施。美国在1999年11月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以促 进金融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为主要目的; 日本从1994年着手进行的“金融大爆炸”改革,新诞生的“金融厅” 将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活力和金融市场的公正和效率作为自己的首 要任务; 英国《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则提出了“好监管”的六条原则,如“使 用监管资源的效率和经济原则”、“权衡监管的收益和可能带来的成 本”等,显示了监管当局对效率目标的重视

试谈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课件演示(19张)

试谈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课件演示(19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并自2004 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正案,并 自2007年1月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二条:“国务院银行业 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 的工作”
下列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是( ) A.商业银行 B.城市信用合作社 C.中国银行业协会D.农村信用 合作社 E.政策性银行 监管理念:管风险、管法人、管内控、提高透明度
准会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银行 业协会)组成。
练习题
1.自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 的职能,所承担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职能移交至( )
A.中国银行 B.交通银行 C.工商银行 D.建设银行
2.中国的中央银行是( )
A.中国银行 B.中国人民银行 C.工商银行 D.建设银行
5.第一种方法是不提及纠纷的具体内 容,晓 以大义 。这种 调解法 就是告 诉纠纷 的一方 或双方 ,个人 的事再 大也是 小事.
6.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约定俗 成的语 法规则 ,并随 着社会 的发展 而进行 必要的 更新; 其中, 尤以某 些词语 在词性 、词义 和用法 的变化 ,新词 汇的不 断涌现 最为显 著。
1957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合 并
1963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批 准建立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1965年11月,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合并 1979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
决定正式恢复中国农业银行,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198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央行职能,中国银行与 国家外汇管理局分设,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人民银行领导 下的国家四大专业银行之一,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

金融监管概述(ppt 29页)

金融监管概述(ppt 29页)
协议的主要内容:
第一,定义资本的组成 第二,订出风险度量标准和风险加权的计算 第三,协议标准比率的目标
——要求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化资产的标准比率为 8%,其中核心资本至少为4%。
1997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正式通过了《有 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为规范银行监管提出国 际统一的准则。2006年10月修订。
– 促进公平、有效的竞争,提高金融业的运行效率, 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 确保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目标保持一致。
东西方九个国家的监管目标综合对比
类型 国别
监管目标内容摘要
多重 目标
美国
维护公众对银行系统的信心;为建立有效率、 有竞争的银行系统服务;保护消费者;允许 银行体系适应经济变化而变化。
中国银行业监管体制沿革
• 1984年起,形成了中央银行、专业银行的二元银行体 制。PBC履行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综 合监管。
• 1992年8月,国务院决定成立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将 证券业的监管职能从PBC分离出来。
• 1998年,国务院决定成立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保 险业的监管职能从PBC中分离出来。
金融监管概述(ppt 29 页)
一、金融监管概述
是指国家(政府)根据经济金融体系稳定、有效运行 的客观需要以及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要求,通过一 定的金融主管机关,依法对金融体系中各金融主体 和金融市场实行的检查、稽核、组织、协调和处罚。
• 强有力的金融监管是当代市场经济稳健运行的重要保证。 • 目的:回避和分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保障金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确定了一个有效监管 体系所必须具备的25项基本原则,共分7大类:
⑴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 ⑵发照和结构; ⑶审慎法规和要求; ⑷持续性银行监管手段; ⑸信息要求; ⑹正式监管权力; ⑺跨国银行业。

金融监管全PPT课件

金融监管全PPT课件
从小的角度讲,金融监管可以保护个人和家庭的 财产安全,提供一个公平的投资环境。
3
精品课件
课程内容
第一篇 金融监管基础理论 ➢ 金融监管导论 ➢ 金融监管与金融风险 ➢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第二篇 金融监管体系 ➢ 金融监管体制(监管当局、体制变迁、我国情况) ➢ 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国内外情况) ➢ 其他监管防线(行业自律、市场约束、存款保险制度) ➢ 金融监管的外部支持(法律、会计、统计支持)
金融机构之间和不同金融工具之间的区别日益模糊,金
融国际化和国际资本流动不断扩张,与此同时,金融领
域的风险也在急剧增大。由于金融业的特殊性和金融在
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显著增强,通过监管保证金融业的稳
健运行日益成为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
8
精品课件
金融监管的含义
金融监管: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
联系邮箱:nktingting@
6
精品课件
第一章 金融监管导论
金融监管的含义,金融监管的本质 金融监管的要素、历史演变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作用 金融监管的目标、原则、 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组织体系、内容体系 金融监管的方法 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银行的主要监管方法 如何形成有效的金融监管方法体系
2
精品课件
学习金融监管学的意义
通过对金融监管发展历程,监管的领域和范围、 方法、手段等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增加对金融体 系发展和变化过程的理解,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 使认识更加全面。
深入理解金融监管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从大的角度讲,金融监管可以保护国家的经济发 展成果、维护经济安全和经济发展秩序、维护公 平正义。
7
精品课件
监管的本质
➢ 所有监管本质上都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需要政府或 其他部门对市场参与者进行管理,金融监管也不例外。

西方国家与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课件(PPT18张)

西方国家与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课件(PPT18张)

6、豆浆、 四季豆 等生食 有毒食 物,应 按要求 煮熟焖 透,谨 慎提供 贝类、 海螺类 以及深 海鱼的 内脏, 有效预 防豆浆 、四季 豆、瘦 肉精、 雪卡毒 素等中 毒。
7.严防发 生投毒 事件。 外部人 员不得 随意进 入食品 加工出 售间, 注意炊 事人员 的思想 建设, 及时化 解矛盾 ,以免 发生过 激行为 。
(三)按照活动的领域不同可以划分为: 直接金融 机构和间接金融机构。
三、金融机构的职能 (一)间接金融机构的职能
1.降低交易成本 2.化短期资金为长期资金 3.信用创造 (二)直接金融机构的职能 使融资双方更有效地进行直接的投融资。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
一、银行机构 (一)中央银行 (二)商业银行 (三)专业银行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学部分
第十一章 金融机构体系
教学目标:
1、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情况,掌握金融机 构的分类 2、理解金融机构的各种职能 3、了解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 4、熟悉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一节 金融机构的分类和职能
一、金融机构概述 二、金融机构的分类 (一)按照业务不同可以划分为: 1.银行金融机构。一般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转
1.中国建设银行 – CBC(Construction Bank of China) -“存不存?” 2.交通银行 - BC(Bank of Communications) -“不存!” 3.中国工商银行 - ICBC (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爱存不存。” 4. 中国农业银行 - ABC(Agriculture Bank of China) -“俺不存!” 5.北京市商业银行 - BCCB (Beijing City Commercial Bank) -“白存存不?” 6. 国家开发银行 - CDB (China Development Bank) -“存点吧!” 7. 兴业银行 - CIB (China Industrial Bank) -“存一百!” 8. 招商银行 - CMBC (China Merchants Bank of China) -“存吗?白痴!” 9.汇丰银行 - HSBC (Hongkong &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还是

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及对中国监管制度的影响 ppt

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及对中国监管制度的影响 ppt

监管理念的变革������ (续)
次贷危机的部分原因在于人们的“非理性亢奋”。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
������ “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 ——法国经济学家克莱门特•朱格拉
金融危机的历史和行为金融学的大量研究表明,人类在经济 社会活动中的非理性偏差长期而普遍地存在,这是人类行为 的基本特征,无法根除。因此,金融危机不可避免。
新法案在监管系统风险方面的三大特 点
监管理念的变革������
金融系统具有内生的脆弱性,强有力的监管 十分重要;������
机构规模与系统风险正相关,需要对规模进 行限制,“小的是美的”;
系统风险难以避免,危机救援不可或缺。 ������
监管理念的变革说明,人类对于金融市场运行 范式的理解在转型:理性、线性、均衡的范 式→非理性、非线性、非均衡的范式
������ 允许银行向对冲基金或私募股权基金进行微量投资(De minimisinvestment):
银行向对冲基金或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额必须在该基金成立的第一年之 内减少到基金总额的3%以内(经美联储审查批准,可以将此期限延长至 3年);
沃尔克规则的具体内容(续)
银行向对冲基金或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额不能超过其一级资 本的3%;
金融监管治理架构的重大变革
G20取代G8
国际经济金融治理的最重要平台 确定了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时间表 金融稳定理事会 ������ 监督国际金融体系发展,协调制定监管制度,评估实施 ������ 扩大成员范围:包括24个国家和9个国际组织 巴塞尔委员会扩员 制 定资本和流动性监管规则 ������ 扩大成员范围:包括27个国家/地区和7个国际组织 ������ 西方发达国家长期主导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局面开始改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次改革的重要成果包括取消利率管制、放松业务限制、允 许存款机构业务交叉等。
20 世纪90 年代的金融监管改革
80 年代末期,银行和储贷协会的大量倒闭造成了金融业的恐慌。 这次严重的银行业危机使美国从30 年代建立起来的金融监管体 制及监管方法发生了彻底变革。
这次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银行经营管理 的内在要求,主要表现为:1991年对联邦储备保险制度的改革, 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1994 年取消银行经营地域范围的限制 等。
✓ 这一时期颁布的最重要法令是《1980 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 和货币控制法》,其主要特点是在放松对金融微观管制的同 时加强了美联储对货币管理的宏观控制。该法打破了金融业 务范围的限制,允许存款机构之间业务交叉, 鼓励金融同业 竞争,商业银行不再是货币银行领域的垄断者。
✓ 同时还有《1982年高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金融机构改 革、复兴与促进法》的出台。
20 世纪40 年代至80 年代的金融监管体制
此时期的金融改革主要是对30年代的金融法令进行修补和 完善,对银行业仍是加强监管,以安全性为重;对证券业 则是制定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规则和有关的监管措施, 禁止诈骗和操作等行为。
✓ 这次金融改革基本上取消了存款机构之间不同业务范围划分 的规定,使存款机构的业务趋向一致, 取消了利率限制等僵 硬的管理措施,同时也强化了联邦的货币控制能力。
通过这种特殊的监管框架, 在组织和结构上保证现有金融 监管部门对金融控股公司各部门的监管责任,是识别和控 制金融风险的必要条件,金融持股公司的稳健性与效率都 可以得到一定保障。
“伞式”监管模式图
21 世纪的金融监管改革
《1999 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规定:
✓ 对同时从事银行、证券、互助基金、保险与商业银行等业务 的金融持股公司实行伞式监管制度,指定美联储为金融持股 公司的伞式监管人,负责该公司的综合监管, 金融持股公 司又按其所经营的业务种类接受不同行业主要功能监管人的 监督。
✓ 伞式监管人与功能监管人必须相互协调,共同配合。
第三章 美国、英国及中国的 金融监管体制
2018-9
当今世界的金融体制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集中统一型企融监管体制,为世界大多 数国家所采用,以英因为典型代表;二是分业 型企融监管体制,以美国为代表,中国采取 的也是这种体制。通过对美国、英国等发达 国家金融监管体制及其演进的研究发现,在 危机之后的金融改革不仅未能阻止危机再次 发生,反而成为下一次危机的催化剂。建立 更多的监管机构,同时赋予其在广泛的金融 领域内更大的监管权力这一做法具有致命缺 陷危机——改革——危机……总是不断循环 往复。
✓ 另一个主要成果是《1935 年银行法》 ,该法对中央银行的职能做 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它进一步完善了联邦对银行业的监管。该法授 权建立联邦储备委员会,改进联邦储备体系的功能,把原来分散的 中央银行的决策权集中到联邦储备委员会,实行集中的货币政策。 在这一时期美国还颁布了《1 9 3 3 年联邦存款保险法》《 19 33 年证券法》《 19 34 年证券交易法》《H19 3 8 年马洛尼法》和 《19 39 年信托契约法》等重要法令。
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英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中国的金融监管体质
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进 对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评价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效率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进
20 世纪30 年代以前的金融监管体制
独立战争之后,美国的金融业处于自由发展阶段,虽然政府于 1863 年成立了货币监理署以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单一货币和受联 邦监管的国民银行体系,但一直缺少一个类似于中央银行的机 构来管理整个金融业。 直到1907 年银行危机爆发,美国国会才设立了国家货币委员会 来讨论有关设立中央银行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协商讨论之后, 国会通过了《1913 年联邦储备法》,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 体系(FED) 也据此确立。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是美国进入现代 金融管制时期的标志。 在1929 年危机发生以前,美国的银行、证券、保险实行的是相 对自由的混业经营体制,几乎没有关于证券公司的监管制度, 商业银行以子公司参与证券投资业务也没有明显的法律障碍。
✓ 为避免重复与过度监管,伞式监管人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美联储必须尊重金融持股公司内部不同附属公司监管当局的 权限, 尽可能采取其检查结果。
✓ 在未得到功能监管人同意的情况下,美联储不得要求非银行 类附属公司向濒临倒闭的银行注入资本。但在金融持股公司 或其附属公司因风险管理不善及其他行为威胁其下属银行的 稳定性时,美联储有权力加以干涉。
1929 年10 月,美国股市暴跌引发经济危机,罗斯福颁布 了一系列彻底改革现行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的金融改革措 施,力图重新建立美国金融制度。
✓ 这次金融改革的目标是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以规范银行业和证券 业的经营行为;采取金融业务专业分工制度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 以达到稳定金融业和防范危机的目的。
✓ 从这次改革可以看出美国政府的金融监管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从过去的主张自由竞争和政府不干预,转向限制过度竞争,以保障 金融业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 此次改革主要的成果是1933 年出台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 该法在美国统治了近70 年,是世界金融分业制度的鼻,防止银行业过度竞争,保障公众的存款和技资安全。
✓ 《1991 年财政部议案》从改革联邦存款保险制度、废除《格拉斯-斯蒂格 尔法案》、改革跨州银行法、允许工商企业对金融机构有更多所有权以及 协调银行监管活动等五个方面提出改革建议,虽然该议案未获得国会通过, 但它揭开了美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序幕。
这次改革中美国国会颁布了《1991 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公司改 进法》《1991年加强对外资银行监管法》《1994 年跨州银行法》 《1995 年金融服务竞争法》以及《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