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国际人权法 国际法 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国际法ppt

国际法ppt

• (三)性质——国际法是不是法
• 1、国际法的法律性 • 软法——国际道德(international morality ) • 奥斯汀
国际法是法吗
以法的定义来看国际法
违反国际法 有社会有法 外来强制 违法者承认国际法
国际法是法
实践角度:
(1)各国均承认有拘束力;
(2)各国均承认有必要遵守;
国际法
一、国际法的概念 二、国际法的效力根据 三、国际法的历史发展 四、国际法的渊源 五、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六、国际法的编纂
(一)定义和名称
1、名称: (1)万民法(jus gentium ): 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 荷兰学者格劳秀斯在 1625 年出 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中使用。 (2)万国法(law of nations): 牛 津 大 学 教 授 苏 支 采 用,1650年《国际法与法院》。
A、造法性条约:指多数国家参加的以制定共同遵 守的行为规则为目的并载有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条 约,具体来讲是指缔约国缔结的一创设国际法新规则 或修改旧规则的条约,构成直接的国际法渊源。
B、契约性条约:两个或少数缔约国缔结的用来规
定缔约国之间特定事项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条约,多为 双边条约,不具有普遍性质,不直接成为国际法渊源。
观点:国际法的效力根据是现实国家的同意或共同意 志,每个国家的意志是决定因素。 (1)权利政治学派:势力均衡是国际法存在的基础, 是国际法的效力根据; (2)政策定向学派:国际法的效力根据取决于国家对 外政策; 3、格老秀斯学派:折中法学派,德国沃尔夫和瑞士的 瓦特尔 国际法的效力根据是自然人和国家意志的合一,一部 分是依据自然法和理性,另一部分是依据各国的同意。
• 2006年: • 1月21日 伊拉克什叶派政 党联盟赢得大选 • 2月22日 什叶派圣地阿里 -哈迪清真寺被炸 伊拉克 开始滑向“内战” • 12月30日 萨达姆被执行 绞刑 • 2007年: • 2月21日 布莱尔表示,英 国将从伊拉克撤军 • 2009年6月30日 • 驻伊美军从伊城镇全部撤 出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并且把王权神圣化,给自己冠以“太阳王”的称号。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①国王即国家
腓特烈三世(1439-1493)1439年被选为德意志国王,是德意志最后 一个由教皇加冕的皇帝。
1477年,其子马克西米连和与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的女儿玛丽结婚, 奥地利由此获取了勃艮第在尼德兰的大片领地,一举成为欧洲强国,哈 布斯堡王朝此后通过联姻几乎统一了整个西欧,由此诞生了一句名言: “让其他人去发动战争吧,你只需和奥地利一起,享受婚姻。”
(俗材要地位工料权3)上具三力升的:思,。民通想国族过:家语马文和言丁艺民得·复到族路兴普德认及翻、同译,宗观拉使教念丁得改日文宗益革教《显打共圣同现经击体》。了的等教地方会位式势下,力降作为,,民民强族族化共凝各同聚国体力世的重
(一)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2.过程
(1)代表国家
英王亨利八世因离婚案与罗马教廷闹翻,在议会的支持
②版图因为国王的婚姻或者继承关系发生改变
当堂检测:
(2017年全国乙卷)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
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
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使社会各阶层有
了共同目标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1880年7月14日定为法国的国庆节, 直至今日。以纪念在1789年7月14 日,巴黎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 治的巴士底狱,从而揭开法国大 革命序幕。在法国,每年国庆节 的阅兵式是庆典活动的重头戏。
二1、)专民制族王国国家家的的形产成生
3.特征
英国民族组成
民族国家的起源和早期历史有争议。一个重要的理论问 题是“先有民族国家,还是先有民族?”民族主义者认为 民族首先形成。民族主义是民族要求其合法主权而形成的, 而民族国家则符合了这个要求。大多数理论认为民族国家 是一个19世纪的欧洲现象,它是大众文学和早期的大众媒 体的结果。但是历史学家也注意到较早出现的比较统一的、 拥有一个共识特征的国家,比如英国、葡萄牙和荷兰。而 欧洲民族国家的成型,大多认为始自1648年欧洲各国达成 《威斯特伐里亚公约》。

国际法(第六版)课件完整版

国际法(第六版)课件完整版
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国际组织一般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开展活动,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国际组织的职能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推动全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提供国际公共服务与援助
联合国体系与国际组织法的发展
联合国体系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其体系包括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 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等六个主要机关。
边界与边境制度
边界的概念
边界是确定一国领土范围的界线, 也是一国主权行使的地理空间范
围。
边境制度
边境制度是一国为维护边境安全、 促进边境地区发展而制定的一系
列法律、政策和措施的总和。
边界争端与解决
边界争端是指相邻国家在边界划 分上存在的分歧和争议。解决边 界争端的方式包括谈判协商、国
际仲裁和司法解决等。
04
国际法上的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的概念与分类
国际组织的概念
按成员质分
国际组织是指两个以上国家或其政府、人民、 民间团体基于特定目的,以一定协议形式而 建立的各种机构。
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按地域范围分
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按职能范围分
综合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与职能
国籍的取得与丧失
国籍的取得方式包括出生、继有和归化。国籍的丧失原因包括自愿 放弃、被剥夺和因婚姻等原因。
外国人的地位与权利
外国人在国际法上享有基本的权利和地位,包括人身安全、财产权、 言论自由等。同时,外国人也有义务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和规定。
外交保护与人权保护
外交保护的概念与条件

《国际法教材》课件

《国际法教材》课件

国际法维护国际秩序和稳 定
国际法促进国际合作与发 展
国际法保障国际公平与正 义
国际法在国际争端解决中的作用
国际法在国际争端解决中的重要性 国际法在国际争端解决中的主要手段 国际法在国际争端解决中的实践案例 国际法在国际争端解决中的未来展望
国际法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促进国际合作:国际法为各国提供了在国际事务中遵守的规范和准则,有助于促进国际间 的合作与交流。
不干涉内政原则
定义:不干涉内政原则是指在国际关系中,任何国家不得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不得利用其自身的影响力强制其他国家采取某种政 策或行动。
重要性:不干涉内政原则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维护国际秩序和稳定的重要保障。它有助于防止国际冲突和战争的发生,促 进各国之间的和平与合作。
违反后果:如果某个国家违反了不干涉内政原则,采取了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行为,那么这种行为可能会引起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 裁。
国际法与国内 法的关系:国 际法与国内法 相互补充、相
互促进
国际法在国际 社会中的作用: 维护国际秩序、 促进和平与发

国际法的历史发展
国际法的起源
国际法的发展阶段
国际法的形成要件
国际法的发展趋势
国际法的渊源和编纂
国际法的渊源: 习惯、条约、国 际法一般原则等
国际法的编纂: 编纂国际法条约、 公约等,促进国 际法的统一和协 调
海洋法规则
海洋法的基本原则: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等 海洋法的历史发展: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到其他国际条约和国内法 海洋法的主要规则:划界、航行、捕鱼、资源利用等 海洋法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际秩序、解决争端等
航空法规则
航空器的登记和国籍

《国际法上的人权》课件

《国际法上的人权》课件

具体的国际人权公约
国际人权公约包括但不限于《世界人权宣言》、《妇女权利公约》和《防止 酷刑公约》等,致力于保障人们在各个领域的权利。
国际人权法的落实与监督
1
国家履行责任
国家有责任通过立法、机构和政策来保护和促进人权。
2
国际机构监督
联合国及其各专门机构负责监督国家人权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
3
公民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力
公民社会组织通过舆论监督、维权行动等方式推动人权的落实和改善。
国际人权法的挑战与前景
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全球化的影响使国际人权法面临新的挑战, 如跨国公司责任、难民保护等问题。
发展中的前景
国际社会对人权的意识提高以及国际合作的 推动有望为人权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 前景。
结论和总结
国际人权法是保护人们基本权利的关键机制,其落实和监督需要全球各方的 合作和共同努力。
《国际法上的人权》PPT 课件
本课件将详细介绍国际法中的人权问题,并探讨国际人权法的定义、基本原 则、具体公约以及落实与监督情况、挑战与前景等内容。
人权的定义
人权是指个人因其作为人类而享有的普遍、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这些权利保障了个体的自由、 尊严和公平待遇,如言论自由、平等权利等。
国际人权法的概述
国际人权法是一套规范国际社会行为的法律规则,旨在保护人们的基本权利。它由一系列国际公 约和法律文件组成,涵盖各个方面的人权保护。
国际人权法的基本原则
1 普遍性和不可分割性
人权适用于所有人,无论其国籍、种族、性别或其他身份特征。
2 平等和非歧视性
所有人享有相同的权利,不受歧视。
3 自由和尊严
个人有权自由行使其权利,并受到尊重和保护。

国际人权法

国际人权法

国际人权法1948 年12 月10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人权宣言》(UDHR),至此国际人权运动得到了加强。

为所有的人民和国家实现社会标准而起草的《宣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详细阐明了所有人都应该享有的基本公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一个基本准则它已经被广泛接受。

每个人都应当尊重和保护它。

人权宣言与公民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一起及其它的两个任择议定书,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组成了这样一个文件,称为国际人权法案。

自1945 年以来一系列国际人权条约和其他指令性文书都已被采纳,并赋予了固有人权的法律形式和发展了国际人权机构。

另一些关系到提供地方特别保护机制的文书也已被采用,这些文书反映了区域一级的特殊人权问题。

大多数国家还通过了宪法和其他法律程序,正式地保护基本人权。

当国际协议和现行法律组成了国际人权法主干时,它表现了正在被人们所认识、贯彻并且在发展。

比如一些宣言、指导性条文和另一些原则都已被国际范围的宪法采纳,尊重人权要求在国家范围和国际层面上同时有法律条文。

国际人权法规定“国家”有尊重人权法义务的含义。

在国际法含盖下,形成了国际条约组织成员国被假设为具有尊重、保护和履行人权的义务和责任。

尊重人权的义务就是国家必须制止干涉或限制享有人权。

保护人权的义务要求国家保护个人和团体抵制侵犯人权的行为。

履行人权的义务就是各国必须采取积极的行动,以利于享有基本人权。

通过签署国际人权条约,政府就应承诺在本国设置与人权责任和义务相谐调的国内措施与立法。

如果那个地方的本地执法过程未受理人权伤害,或不执行个人投诉和交流的机制及程序。

为了保证国际人权准则在当地确实得到尊重、贯彻,将可以在地区和国际范围内采取协助措施,或者在当地实施强制执行。

傅明伟译自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际人权法”UNHRC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 Law”2011.3.5。

2024年度《国际法学》ppt课件

2024年度《国际法学》ppt课件
比较研究法
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进行 比较分析,找出异同点及其原因。
2024/3/23
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国际 法规范在实践中的运用和解释。
实证研究法
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国际 法实践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其内在 规律和影响因素。
6
02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2024/3/23
7
国家主权原则
包括国家的作为和不作为,如立法、司 法、行政等行为。
因果关系
国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需存在直接的 因果关系。
2024/3/23
损害结果
指国家行为对国际社会或他国造成的实 际损害或潜在威胁。
违反国际义务
国家行为需违反国际法律义务或国际道 德义务。
17
国家责任的免除
01
同意免责
受害国同意加害国的行为,从 而免除其国家责任。
国际条约
指国际法主体之间就权利义务关系缔结的一种书面协议。它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之一,对 缔约国有拘束力。
14
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的权利
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这些权利是国家主权的体现,也是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基本权利。
2024/3/23
国家的义务
包括尊重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履行国际条约等。这些义务是国家在国际法上 必须承担的责任。
跨学科性
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个领 域。
2024/3/2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既研究国际法理论,也关注国际实践中 的法律问题。
国际性
研究对象和内容具有广泛的国际性,涉 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
4
国际法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法学》课件

《国际法学》课件
国际法的法律文件和法律程序
国际法制定和适用的相关法律文件和法律程序。
四、国际法的实施与适用
国际法的适用和实施方 式
国际法如何在国际社会中得 到适用和实施。
国际法的争端解决机制
国际法中用于解决争端的相 关机制和程序。
国际刑事法律制度和国 际人权保障机制
国际刑事法律制度和国际人 权保障机制在国际法中的作 用。
《国际法学》PPT课件
本课件介绍了国际法学的概念、定义及其重要性和作用。通过对国际法的形 成和发展、主要内容、实施与适用、面临的挑战与前景的讨论,帮助读者更 好地理解和应用国际法。
一、引言
国际法学的概念和定义,以及国际法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
1
国际法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从古代国际关系演变而来的国际法
国际法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2
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国际法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阶段和其所具备的特点。 Nhomakorabea3
国际法基本原则和规则
国际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为国际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提供保障。
三、国际法的主要内容
主权和国际关系
国际法中关于主权和国际关系的相关原则和规定。
国际法的法律主体和法律关系
国际法所涉及的法律主体和法律关系的类型和特点。
五、国际法的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1
国际法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全球化对国际法的影响和国际法在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2
国际法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国际法的未来发展前景和需要关注的发展方向。
结尾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希望读者能够对国际法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展望国际法的未来发展,并 留下时间回答疑问和进行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经社理事会第1235号决议。授权人权委 员会“审议所有国家与大规模侵犯人权和 基本自由有关的情况”。人权委员会得在 合适的情况下对“一贯的大规模侵犯人权 有关的局势做出深入地研究后,向经社理 事会提交报告并提出建议。
• 2、经社理事会第1503号决议。该决议规定,
防止歧视及保护少数小组委员会不用依据 条约,在经证明确系一贯和严重地侵害基 本人权的情形下即有权受理个人的来文。 小组委员会可决定将具有一贯侵犯人权特 点的情况提交人权委员会审议。
学家的论述
四、国际人权保护的实施制度
(一)缔约国定期报告制度
• 各国应按公约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向有关
机关提交报告。国际社会据此可以判断 报告国家的人权状况,并建文及和解制度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缔约 国得随时声明承认人权事务委员会有权接受 并审议一缔约国指称另一缔约国不履行本公 约义务的来文。受请国应向递送来文的国家 书面提出解释或声明。如双方未能满意解决 有关事件,当事国任何一方有权将事件提交 委员会。委员会在认定用尽了国际救济措施 之后,依照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处理。
五、国际人权法评述
• 1、国际人权法发展现状的基本评述 • 2、国际人权法是否已经形成,或者说
国际上是否存在着一个具有普遍拘束 力的人权法律体系。
• 3、如何理解国际人权保护与尊重国家主
权之间的关系。
• 4、国际人权法是否直接赋予公民个人基
本人权,或者说个人在国际人权法中处 于怎样的法律地位。
• 1、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公民权
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 2、《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简称“人权两公约”,这两个人权公约 是国际人权法当中的基本文件。
三、国际人权法的渊源
(一)国际条约 1、普遍性国际人权公约 (1)《联合国宪章》中有关人权保护的规定 (2)《世界人权宣言》 (3)《国际人权两公约》
2、专门性国际人权公约 (1)废除奴隶制和禁止强迫劳动的公约 (2)保护种族权利的国际公约(反对种
族灭绝、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公约) (3)保护妇女权利的国际公约 (4)保护儿童权利的国际公约
(5)保护难民和无国籍人权利的国际公 约
(6)禁止酷刑公约 (7)国际人道主义公约
(二)国际习惯 (三)一般的法律原则及权威国际法
(三)个人来文申诉制度
• 如《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任意
议定书》中明确规定缔约国承认人权事务 委员会有权接受并审查该国管辖之下的个 人声称为该缔约国侵害本公约所载人和权 利的受害人的来文。
•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个
人或个人联名都可以来文申诉。
(四)经社理事会处理大规模侵犯人权 的程序及制度
第十二章 国际人权法
关键词 人权 个人人权 集体人权 民族自决权 环境权
(四)国际法上人权的内容
1、个人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 生存权、自由权、人身保障权、平等权
2、个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 财产权、工作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
参加文化生活权。
3、民族、种族和人民的集体人权
• 民族自决权、发展权、和平权、人类共同
继承财产权(指人类对国家管辖范围以外 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外空及空间天体、 南极以及历史遗迹和遗址、珍稀动植物资 源、文化传统、科学进步等,享有共同占 有和继承的权利)、环境权。
二、国际人权法的主要内容
• 国际人权法指各国保证和促进人权
基本自由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法 律规范的总和。国际人权法是国际 法的一个新分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