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角子宫
残角子宫妊娠2例误诊临床分析

5中外医疗IN FOR IGN M DI L TR TM NT 中外医疗2008NO.25C HI NA FORE I GN ME DI C AL T REATME NT 交流园地参考文献[1]杨菊贤,张熙明.实用身心疾病学[M ].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2:308.[2]张明园.精神科量表判定手册[M ].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4.[3]徐斌.身心医学[M ].北京:中国医疗科技出版社,46~48.[4]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 ].第10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46.[5]林爱娣,柴正杰.对5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2003,6(5):427.[6]陈晓蓓,杨丽华,龚作炯病毒性肝炎患者S L 的相关调查[]中国行为医学科学,,()6.[7]张雷,靳士立,韩道国.慢性乙肝患者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3):294.[8]苏亚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3):170.[9]阎克东,张月娟,张文彩,等.心理神经免疫学[J ].心理科学,1997,20(4):357.[10]肖莉,黄海英,左虹.心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护士,2008,1:87.【收稿日期】2008-07-051病例报告例1患者28岁,住院号1847。
已停经28+4周,胎动消失4d 入院。
查体:T 36.8℃,P 84次/min ,BP 110/70m mH g,无贫血貌,心肺正常,肝脾未及,宫底脐上二指,胎位不清,胎心音无。
B 超提示:胎死宫内,臀位,双顶径68m m ,羊水指数80m m 。
实验室检查:Hb 120g/L,W BC 11.4×109/L 。
内诊:宫颈未消,宫口未开。
诊断:妊娠28+4周、孕1产0臀位、胎死宫内。
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

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郁卫群【摘要】目的:尝试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声像特征.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3例不同时期的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例残角子宫妊娠完全破裂,盆腔内见两个子宫样回声,孕囊位于腹腔内且周边无肌层包绕.1例残角子宫妊娠不完全破裂,孕囊紧靠腹壁,部分未见明显肌层覆盖,盆腔内另见子宫声像且与宫颈相通.1例为残角子宫妊娠早孕期,与宫颈相通的正常子宫腔内未见孕囊,子宫外见孕囊,孕囊周边见肌层包绕.结论:不同时期的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虽各不相同但有共同的特征声像,盆腔内均有一个近似正常的子宫图像,与宫颈相通,孕囊与此宫腔无关联,孕囊所在宫腔与宫颈不相通.【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年(卷),期】2012(023)006【总页数】2页(P432-433)【关键词】妊娠,异位;超声检查,产前【作者】郁卫群【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江苏南通226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24;R445.1残角子宫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的先天性畸形,残角子宫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和发育于残角子宫的一种异位妊娠,发生率极低,约占妊娠的1/10万[1],但一旦发生极易在中晚期造成子宫破裂,危及孕妇的生命,所以及早诊断相当重要。
目前术前诊断主要依赖超声检查,本文就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3例不同时期的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尝试探讨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诊断要点。
1 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的3位患者,1例孕妇28岁,G1P0孕13.6周,1例孕妇30岁,G2P0孕17.2周,有人流史,这两例均突发下腹剧痛伴晕厥,血压下降,急诊入院检查。
1例孕妇33岁,G3P1孕10.1周,稽留流产、足月自然分娩各一次,无不适,常规产前检查就诊。
3例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无明显痛经。
残角子宫妊娠1例分析

29 3第6第 期 0年 月 1 5 0 卷
残角子宫妊娠 1 分析 例
孙 素 芳
( 宁省 营 口市经 济技术 开 发 区中心 医院 , 宁 营 1 15 0 ) 辽 辽 : 3 10 7
【 关键词】 角子 宫 ; 位妊 娠 ; 裂 残 异 破
【 中图分类号】R 1 . 7 1 1
残 角 子 宫妊 娠 一旦 发 生破 裂 , 腔 内 出血 严重 。 及 患 腹 危
后果 。
2 . 腔镜 5腹
在胚 胎 发育 过 程 中 , 中 肾管 中段 融 合 不 良 , 侧 副 中 副 一
肾管 发育 功能 正常 形成单 角子宫 , 而另一 侧 副 中肾管发 育 不 全而 形成 一个 无峡 部 , 无宫 颈 的残角 子宫 。 按 残 角子 宫 有无 宫 腔 及 是否 与 正 常 子宫 相 通 ,分 为 三 型 : 型 , 角子 宫 腔 与 正 常宫 腔 相 通 ; I 残 I , 相 通 ;I 型 , I型 不 II 残角 子宫 无 官腔 。 以 I 型最 多见 . I 本文 两例 患 者均 属 I 型 。 I 如果 残角 子宫 内膜 有功 能 , 则受 精卵 在单 角子 宫输 卵管 受精
1 2月 9日。检 查 : 底 脐上 二 横 指 . 1 未 开 , 宫 宫 : 3 阴道 未 见 流
血 。入 院当时 B超 示子 宫增 大 , 见一 死胎 儿 位 , 顶径 内 头 双 61e 羊水 过 多 。因 患者 腹痛 消 失 , 2 0 . m, 于 0 5年 7月 1 0日行 利 凡诺 羊 膜腔 内穿 刺 引产 。因无 宫缩 , 20 于 0 5年 7月 1 2日 予 米索 前 列醇 引产 。 0 5年 7月 1 20 3日患 者 仍 无官 缩 , 2 用 % 的催 产 素 引 产 , 药 后仍 无 规律 宫 缩 . 体 区 压 痛 . 次 B 用 宫 再 超 检 查示 : 胱后 方 见 一 子宫 影 像 , 膀 体长 59c l厚 46c . n ; . m; 宽 60c 内膜 厚 约 09 e 子 宫体 与 宫颈 相延 续 , . m, . m, 子宫 右 侧 方 见 一 死胎 儿 , 位 , 头 双顶 径 62c 胎 盘附 着 处 向 下 未 见 . m, 明确 与宫 颈相延 续 影像 。考虑 为异 位妊 娠 . 即 在连 续 硬膜 立 外 麻 醉下 行剖 腹 探查 术 ,术 中见子 宫 正 常 大小 ,右侧 附 件
子宫发育异常有八个类型 四个方法检查诊断(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子宫发育异常有八个类型四个方法检查诊断(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子宫是女性身体当中重要的部位,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平时我们也要注意子宫的保养,不过子宫也会有不正常的情况,其中子宫发育异常就是一种。
子宫发育异常的症状
1、月经异常:先天性无子宫或始基子宫患者无月经。
幼稚型子宫患者可无月经,亦可有月经过少、迟发、痛经、经期不规则等表现;双子宫、双角子宫患者常可出现月经量过多及经期持续时间延长。
2、不孕:无子宫、始基子宫、幼稚型子宫等子宫发育不良者,常为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
3、病理妊娠:妊娠后往往引起流产、早产或胎位异常。
偶可发生妊娠期自发性子宫破裂。
残角子宫如输卵管通畅,则孕卵可着床于残角子宫内,但由于其子宫肌层发育不良,常于孕期破裂,症状同宫外孕。
4、产时、产后病理:常并存子宫肌层发育不良。
分娩时可因产力异常、宫颈扩张困难,而造成难产甚至子宫破裂。
经阴道分娩可能发生胎盘滞留、产后出血或产后感染。
双子宫患者妊娠后,妊娠之子宫发育成长,非妊娠之子宫如位于子宫直肠窝,分娩时可造成阻塞性难产。
双子宫、双角子宫或纵隔子宫患者,于产后可因非妊娠侧宫腔排出蜕膜而发生出血。
子宫发育异常的8种类型
1、先天性无子宫:两侧副中肾管向中线横行伸延而会合,如未到中线前即停止发育,。
残角子宫妊娠五例诊治体会

残角子宫妊娠五例诊治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残角子宫妊娠胎死宫内假临产征象残角子宫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残角内着床并生长发育,多发生于初产妇。
临床上较为少见,而且由于误漏诊率很高,术前确诊率很低,往往延误治疗,导致残角子宫妊娠破裂,腹腔内出血,严重者休克,甚至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现将我院1997年至2006年间的残角子宫妊娠5例诊治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便能早发现、早诊断并及时做出相应处理提供借鉴。
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5例孕妇为本院住院病人,年龄21~30岁,孕周16~39周,均为初产妇。
术前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仅1例,4例发生残角子宫破裂,其中3例考虑为宫外孕破裂,1例中孕诊断为双子宫左侧子宫妊娠并子宫破裂,入院后行手术治疗证实为残角子宫妊娠。
5例中均没有1例胎儿存活。
临床表现在孕早期均有“早孕”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随妊娠月份而增大,孕4月余始有自觉胎动;发生破裂者腹部剧痛为撕裂状疼痛,伴头昏眼花、肛门坠胀感。
实验室检测血常规WBC 7.7×109~14.7×109/L,RBC 1.67×1012~2.94×1012/L,HGB 54~87 g/L,B超仅示胎死宫内,母体腹水。
心电图示心动过速2例,余正常。
1例晚孕39周临产入院,入院后检查发现胎心音消失,给予常规催产素静滴催产,虽能发动有效宫缩,但2天后宫颈管仍未消失,宫口无开大,胎儿未能娩出,方考虑残角子宫妊娠,遂给予行剖腹探查术,并取出死胎,术中见妊娠的左侧残角子宫与阴道及右侧子宫均不相通,故胎儿无法经过阴道娩出。
2.治疗方法及结果1例剖宫取出胎儿后切除残角子宫,4例残角子宫破裂,手术取出死胎后切除残角子宫,贫血者予纠正贫血,住院7~8天伤口愈合出院,无孕产妇死亡,而胎儿均为死胎。
讨论残角子宫为先天性发育畸形,是由于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所致[1]。
残角子宫妊娠手术一例

发育差, 妊娠后多于孕中期破裂, 至足月者临床少
( 下接 6 页 ) 4
残角子宫妊娠杂 志 2 0年 1 0l 0月 第 l 7卷 第 5期 5 7
生 妊 娠 ,是 为 少见 的异 位 妊 娠 。 由于 残 角子 宫肌 层
m, 未闻及胎心,肛查,宫 口未开 ,胎头高浮。 B超
检 查 : 胎 ,胎 儿水 肿 ,双 子 宫 ( 侧子 宫妊 娠 、左 死 右 侧 子 宫增 大 ,内膜 增 厚 ) 在 B 超 引导 下 经 阴道 行宫 腔 探 查时 见 探 针 经 宫 颈 进 入 左 侧 宫 腔 , 右 侧 宫 腔 无
图4残 角子宫切 除后恢 复正常解剖结构的正常子宫
宫妊娠患者临床资料 总结如下 : 1 临床资料
患者 2 5岁 , 孕 4产 2 因停经 2 + 周 , 。 0 发现 死
下行剖宫取胎 术 、残 角子 宫切除术 、右输 卵管切 除 术、右 卵巢悬 吊术 ( 详见照片) 。术中见大小两个子
宫 , 残 角妊 娠 子宫 位 于 盆 腔正 中稍 偏右 侧 ,与正 常 子 宫 峡 部 相连 。 下 段 未 探 及 宫 颈 内 口 ,亦 未 与 正 常 子宫 内 有通 道 。正 常子 宫如 2 + 月妊娠 大 。纵 行切 开 妊 娠 子 宫肌 壁 , 出一 死 男婴 。 行右 侧 残 角子 宫及 娩
种 , 在 腹 腔 妊 娠 中 更 为 少 见 。 异 位 妊 娠 部 位 最
多 见 于 输 管 ,少 数 也 可 见 于 卵 巢 、 宫 颈 、 阔 韧 p
带 、腹 腔 脏 器 等 处 ¨ 。 极 少 数 病 人 的 腹 腔 妊 娠 为 ,
残角子宫妊娠三例报告

回声 及无 回声 暗 区, 侧 附件无 异 常 。考虑 子 宫腺 肌 病 , 右
左侧 附件 区异 位妊娠 可能 , 收入 院。查体 : 体温3 . ̄ 脉 6 6C, 搏 7 / n 呼 吸 1/ n 血 压 10 6 mH 。腹 软 , 下 6 mi, 9 mi, 0/0m g 左 腹轻 压痛 , 反跳痛 , 部移动性 浊音 阴性 。专 科检查 : 无 腹 外 阴、 阴道无异 常 , 阴道 内有 少量 暗 红 色血 液 , 宫颈 , 痛 单 举
符合 4个月妊 娠大 小 , 左侧残角 子宫切 除术 。术 后病 理 行
报告 : 角子宫妊 娠破裂 、 残 胎盘 植入 。术后痊 愈 出院 。
提 示双 子宫 畸形 。停经 3 9 d超声 检 查示 双 子宫 , 右侧 子
宫 妊娠 。停 经 4个 月 自觉 胎 动 。2周前 无 明显 原 因胎 动
2 讨论
【 2 2 岁 , 产。 因停 经 1 周 , 痛 1 h 例 】 8 孕 。 5 下腹 1
急诊入 院 。 素月经 规律 , 末次 月经 4个半 月前 。1 h前 1 无 明显 诱 因突发 下 腹 部 撕 裂样 疼 痛 , 肛 门排 便感 及头 伴
残角子 宫是 指一 侧 副 中 肾 管 中下 段 发 育 缺 陷 , 另 与
【 3 4 岁, 产 例 】 2 孕 。因停经 4 , 8d 阴道流血 1 d 7
入 院。平素 月经规 律 , 次月经 1个半月前 。1 末 7d前无 明 显诱 因 阴道 流血 , 少 、 量 暗红 , 恶 心 、 伴 胃部疼 痛 , 下 腹 无
痛, 自服调经 药物 , 阴道流血淋 漓不止 , 但 就诊 我院 。门诊 查血人 绒 毛膜 促 性 腺 激 素 ( — G)4 8U L, 超检 查 B HC 6 6 / 彩 示子宫体 积增 大 , 层 回声欠 均匀 , 肌 内膜 线规整 居中 , 左侧 附件有 一 7 5c . m×5 2 c 大小 不均 质 区 , . m 内见条 索 状强
残角子宫足月妊娠1例

残角子宫足月妊娠1例(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残角子宫妊娠;误诊;诊治残角子宫又称为遗迹性双角子宫,受精卵种植在残角子宫内称为残角子宫妊娠,1994年法国Star报道发病率是1/40 000~1/10 000,也有报道为0.001%~0.0082%,而残角子宫残角部并发症则更为罕见。
且诊断极为困难,术前诊断者更少,低于5%受精卵附着在输卵管口近宫腔内处或在输卵管间质部,并向宫腔侧发育,称为宫角妊娠。
宫角妊娠仅占所有异位妊娠的1.5%~4.2%,但病死率却占异位妊娠的20%,严格讲宫角妊娠不应属于异位妊娠。
1 病历摘要孕妇,27岁,G1P0,既往月经规律,现停经38+3周,无下腹痛,未见红,无阴道流液及流血,于2009年7月23日9∶20入院。
入院查体:T 36.8 ℃,P 80次/min,R 20次/min,BP 150/100 mm Hg。
头颅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无肿大,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胸廓对称,无畸形,心脏听诊未闻及明显异常,心率规整,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肝脾肋下未触及,乳房丰满,乳头凸,腹部隆起,呈纵椭圆形,四肢活动自如,双下肢水肿Ⅰ度,膝反射存在,无静脉曲张,脊柱无畸形。
产科检查:腹围106 cm,子宫底高度33 cm,估计胎儿4 000 g,骨盆外测量未见明显异常,胎位RSA,胎心150次/min,胎先露臀,衔接浮,无规律性宫缩,产妇拒绝阴道检查。
辅助检查:血型B型,Rh(+);血常规:WBC 9.5×109/L,RBC 4.21×1012/L,Hb 120 g/L,HCT 37.8%,PCT 144×109/L;尿常规:蛋白(++),余未见异常。
超声示:双顶径9.3 cm,腹围36 cm,股骨长7.4 cm,羊水深度5.1 cm,诊断:单胎、臀位、晚孕。
初步诊断:38+3周妊娠G1P0,RSA,轻度子痫前期处理经过:孕妇婚后2年,第一胎,孕妇及家属要求剖宫产结束分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临床表现
若有内膜功能,且宫腔与单角子宫腔不相 通,往往因经血倒流或宫腔积血出现痛经, 也可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 若残角子宫宫腔积血时可扪及肿块,并有 触痛。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残角子宫治疗 I型残角子宫,无症状可不予处理 II型残角子宫,常伴有痛经,需手术切除宫 体,同时切除同侧输卵管,避免发生输卵 管妊娠 III型残角子宫,无症状,无需处理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李以盛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 又称子宫发育异常,是一种先天性疾患, 也是生殖器官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正常发育的子宫 两个阶段:性未分化阶段 性分化阶段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病因
在女性生殖器官形成、分化过程中,由于 某些内源性因素(如生殖细胞染色体不分 离、嵌合体、核型异常等),或外源性因 素(性激素药物的使用等)影响,原始性 腺的分化、发育、内生殖器始基的融合、 管道腔化和发育可能发生改变,导致各种 发育异常。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根据残角子宫与单角子宫的解剖关系,可 分三种类型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I型残角子宫(少见) 有宫腔,无宫颈,并与单角子宫宫腔相通;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II型残角子宫(多见)
有宫腔,无宫颈,但与单角子宫宫腔不相 通;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III型残角子宫
为实体始基子宫,无宫腔,无宫颈,仅以 纤维带相连于单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诊断 超声检查:最常用 磁共振成像:检查子宫畸形的最佳方法 子宫输卵管造影 腹腔镜检查:直观的对子宫输卵管检查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Fra bibliotek
临床表现 无任何自觉症状 月经异常 不孕 病理妊娠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残角子宫如输卵管通畅,则孕卵可着床于 残角子宫内,由于子宫肌层发育不良,不 能承受胎儿生长发育,常于妊娠中期时发 生残角破裂,症状同宫外孕。(可发生妊 娠,发生率1/10万,10%妊娠可达足月)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子宫畸形(残角子宫)
残角子宫病因
一侧副中肾管中下段发育缺陷,形成残角 子宫。
残角子宫侧有正常的卵巢及输卵管,常伴 有同侧的泌尿系器官发育异常。 常与单角子宫同时存在,约65%,一侧副中 肾管发育为单角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