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原材料报告

合集下载

沥青混凝土实验报告范文

沥青混凝土实验报告范文

沥青混凝土实验报告范文简介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道路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剥落性。

本实验旨在研究沥青混凝土的基本性能以及对不同因素的响应。

实验目的1. 掌握沥青混凝土的基本性质测试方法;2. 研究沥青混凝土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变形特性;3. 探讨沥青混凝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和设备材料:1. 沥青:按照标准要求配制的沥青;2. 石子:经过筛网分级的粗石子;3. 砂:经过筛网分级的细砂;4. 水泥:用于加固试验样品。

设备:1. 沥青混合料试验机;2. 加热器;3. 砂浆钢模;4. 电子天平;5. 振动台。

实验步骤1. 将沥青加热至熔点以上,使其变为液态状态;2. 在试验机上加热石子和砂,并加入适量的沥青进行搅拌,保持试验温度;3. 将搅拌好的沥青混凝土倒入砂浆钢模中,在振动台上振动一定时间,使混凝土均匀分布;4. 将制作好的试验样品放入恒温恒湿室中养护,使其达到稳定状态;5. 使用沥青混合料试验机进行试验,记录试验数据,并计算相应的性能参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测试样品的密度随着沥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沥青含量超过一定比例后,密度将不再明显增加。

2. 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沥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但超过一定比例后,抗压强度将不再明显增加。

3. 沥青含量对沥青混凝土的抗剪强度也有明显影响,含沥青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抗剪强度下降。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沥青混凝土的密度和抗压强度与沥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但存在一个最佳含量;2. 沥青含量直接影响沥青混凝土的抗剪强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抗剪强度下降。

改进建议1. 继续研究不同制备工艺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寻找最佳的制备方法;2. 考虑添加适量的添加剂,改善沥青混凝土在低温或高温条件下的性能。

参考文献1. 道路工程沥青材料规程;2. 沥青混凝土试验方法手册。

AC-20沥青路面生产配合比验证报告

AC-20沥青路面生产配合比验证报告

AC-20沥青混凝土
沥青路面生产配合比验证
一、概述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结合规范及生产配合比,对我项目使用的AC-20沥青混凝土进行生产配合比进行验证。

二、生产配合比验证
2019年10月20日在洛川沥青混凝土拌合站进行了拌和楼试拌工作。

试拌采用4.6%的油石比进行拌合,并对所拌制沥青混合料取样检测级配、油石比,试验结果见表-1;室内马歇尔试验体积指标见表-2。

表-1 沥青混合料的筛分试验结果
表-2 试拌混合料马歇尔体积指标汇总
室内马歇尔试验结果表明,试拌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体积指标均能满足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

五、生产配合比设计结论
工地试验室以目标配合比设计与生产配合比设计的结论为基础,监理工程师全过程参与和指导了327国道洛川县土基至黄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A2标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验证工作;通过室内马歇尔试验验证了生产配合比和最佳油石比,并对拌和楼试拌混合料进行了取样检验,同时对拌和楼运转情况进行了考察,通过上述工作,得出了以下结论:1)本次生产配合比设计流程完整,生产配合比验证马歇尔各项体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2)试拌结果马歇尔体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级配能满足生产控制范围;分析与试拌结果计量稳定。

3)根据生产配合比试拌检测结果,确定以4.6%的油石比进行试验段铺筑。

试验段铺筑可采用以下矿料比例。

AC-20生产配合比设计矿料比例
附:1、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报告
2、压实度检测报告。

沥青配合比验证报告

沥青配合比验证报告

第一篇、沥青,配合比试验沥青配合比验证报告集料常规性能试验根据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四种碎石粗、细集料原材料常规性能试验结果:1碎石采用宝腾碎石厂沥青试验配合比优化与混合料性能试验结果宝腾碎石场AC-25宝腾碎石AC-25级配原材料组成为:宝腾碎石粗、细集料、矿粉、改性沥青,掺%的3#沥青抗剥离剂。

碎石AC-25筛分结果与矿料合成情况见下表2矿料级配合成曲线图如下图所示。

碎石AC-25合成级配曲线矿料级配优选根据各档集料的密度、吸水率及相应的用量比例,可计算出各合成集料的性质,并由Superpave集料结构设计软件获得各初试级配推荐的初试油石比,如表:矿料合成级配混合集料的密度及初试油石比最佳油石比优选在矿料级配优化的基础上,以程序软件推荐的最佳油石比为起点,增加+%、+%三个油石比进行马歇尔击实试验,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进行最佳油石比的优选,AC-25的马歇尔击实试验结果见下表所示3从图中可以得出:击实密度最大时油石比a1=;稳定度最大时油石比4a2=;设计空隙率%时油石比a3=;设计饱和度范围中值a4=; OAC1=(a1+a2+a3+a4)/4=;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设计空隙率最大值6%时取得OACmin=;设计饱和度取上限70%时取得OACmax=;OAC2= (OACmin+OACmax)/2=计算得:最佳油石比为 OAC=(OAC1 +OAC2)=;取整得OAC=%;换算成沥青用量为%。

最佳油石比验证通过不同油石比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性能,确定最佳油石比为%,在该油混合料性能验证志宏AC-25配合比设计根据取样的集料、矿粉、沥青等原材料,按照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和沥青混合料评价标准进行室内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其最佳油石比为%(沥青用量%);各档集料的比例为:经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验证,各项指标试验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可用于工地目标配合比设计,并为生产配合比提供设计依据。

S202K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S202K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省道202线------------路面改造工程公路工程施工总结--------------二○一○年十二月公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省道202线------路面改造工程位于秀屿区笏石镇四新村桩号为----(工业大道与省道202线交叉口的南侧),经月塘乡联星村、坂尾村、月埔村、西园村、双靠山村,忠门镇的柳厝、卓厝、忠门新街、西埭、吾田、张厝、琼山村,西埔村,终点桩号为----,路线全长15.950公里。

本段公路是通往妈祖圣地——湄洲岛国家级旅游渡假区的必经之路,随着湄洲湾开发进程的加快和湄洲岛朝圣旅游事业的发展,每年上岛朝圣旅游的游人达百万人次。

道路等级:公路二级兼城市主干道Ⅱ级(交通性道路),双向六车道,行车道宽24.5m。

计算行车速度:计算行车速度80km/h。

道路横坡:车行道横坡1.5%。

道路平面设计:道路全线平面线形有12处交点,设11个曲线,其中9处设置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最小70米,半径最小300米。

道路路面结构:挖25cm厚土质路槽(加宽部分)+25cm厚级配碎石垫低基层(加宽部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作为底基层+18cm 厚5%水泥碎石稳定基层 +6cm厚Am-20中粒式沥青混合料路面+4cm 厚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

弯沉设计:设计弯沉32.5(0.01mm)。

本工程开工时间为2010年5月28日,完工时间为2010年10月18日。

主要工程内容:⑴路基工程:击碎旧混凝土路面304427.5 m2,路基挖方(挖土方) 23879.19 m3,路基填筑5052m3,砖砌集水井892.3 m3,M7.5级砂浆砌片石边沟1593.5 m3,PVC管 10673.2 m;⑵路面工程:厚250mm碎石垫层119231.8 m2,5%水泥稳定土基层410870m2,乳化沥青透层414542m2,中粒式沥青混合料路面414542m 2,乳化沥青粘层414542m 2,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414542 m 2,机切路缘石1643.8 m 3;⑶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B 级波形护栏30030m ,单柱式交通标志145个,单悬臂式交通标志71个,热熔型涂料路面标线20163.53m 2,预埋110镀锌管(5管)700m ,黄闪灯48套。

AC-13C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AC-13C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AC-13C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施工单位试验室二零 年 月合同号分项工程沥青路面上面层混合料种类AC-13C沥青砼AC-13C配合比设计说明一、 配合比设计依据:1、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JTJ 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3、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4、相关设计图.二、 原材料的试验与确定:1、沥青:采用AH-70#重交通石油沥青,其针入度、延度、软化点三大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见表2-1-1)2、集料:1#、2#、3#料采用南京泉水采石场的石灰岩集料,采用各项指标经试验检测符合规范要求。

(见表2-2-1、2-2-2)4、填料:采用泉水生产的矿粉,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见表2-3-1)三、目标配合比设计1、矿料配合比设计从料场的料堆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用装载车取样,并进行干拌后,取代表性样品,进行矿料配合比设计。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设计级配范围内计算1~3组粗细不同的配合比,绘制设计级配曲线,分别位于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上方、中值及下方。

0.075 0.15 0.3 0.6 1.18 2.36 4.75 9.5 13.2 163、马歇尔试验根据级配,制作沥青砼试件并进行马歇尔试验的各项体积性能指标的测试,采用油石比分别为4.0%、4.5%、5.0%、5.5%、6.0%制作试件,分别测定其厚度、密度、空隙率、饱和度、稳定度、流值(见附表)。

按各项实测值绘制各技术指标与沥青用量关系图,得出油石比为5.19%符合规范的各项要求。

根据经验油石比取5.2%。

冷料其密度,并重新配比使之符合设计的级配。

生产配合比设计1、 首先根据料场原材料的情况进行流量调试,确定冷料仓开度,转速.使之基本符合目标配合比。

混合集料进入拌和楼后进行重新分级筛分后成为4种规格的集料.分别为1#仓,2#仓,3#仓,4#仓.最后取样进行筛分检测2、马歇尔试验根据生产级配,制作沥青砼试件并进行马歇尔试验的各项体积性能指标的测试,采用油石比分别为5.2%±0.3%制作试件,分别测定其厚度、密度、空隙率、饱和度、稳定度、流值(见附表)。

沥青混凝土标准实验报告(3篇)

沥青混凝土标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标准实验方法,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检测,包括其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某品牌沥青,集料为碎石、砂、矿粉等。

2. 实验仪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马歇尔试验仪、车辙试验仪、冻融劈裂试验仪、孔隙率测试仪等。

3. 其他材料:标准砂、矿粉、水、油石比等。

三、实验方法1. 马歇尔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马歇尔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等指标。

2. 车辙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车辙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

3. 冻融劈裂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冻融劈裂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4. 孔隙率测试: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孔隙率测试,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

四、实验步骤1. 拌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沥青、集料、矿粉等材料进行拌和,确保混合料均匀。

2. 马歇尔试验:a. 取一定量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马歇尔试验。

b. 测试混合料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等指标。

3. 车辙试验:a. 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铺设。

b. 在规定温度下,用车辙试验仪进行车辙试验。

c. 测试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

4. 冻融劈裂试验:a. 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铺设。

b. 将铺设好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冻融处理。

c. 进行冻融劈裂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5. 孔隙率测试:a. 取一定量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孔隙率测试。

b. 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马歇尔试验结果:- 密度:2.41g/cm³- 稳定度:6.5kN- 流值:28mm结果分析: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均符合规范要求。

路基路面试验报告沥青混合料

路基路面试验报告沥青混合料

路基路面试验报告沥青混合料以下是一份关于沥青混合料试验的路基路面试验报告:一、引言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路面材料,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抗风化性能。

为了评估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

本报告旨在介绍这些试验的过程和结果。

二、试验目的1.评估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2.测试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性能和膨胀性。

3.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

三、试验方法1.抗剪强度:使用剪切试验机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抗剪强度测试。

记录力学性能指标。

2.稳定性:进行稳定性试验,记录最大稳定度和流动值。

3.抗水性能和膨胀性:进行湿浸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记录试验前后的性能变化。

4.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通过孔隙度试验和密度试验,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

四、试验结果1.抗剪强度试验结果显示,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为XXX,满足道路设计要求。

2.稳定性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稳定度为XXX,流动值为XXX。

3.抗水性能和膨胀性湿浸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性良好,性能变化很小。

冻融循环试验结果显示,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变化率为XXX,满足冻融循环要求。

4.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经过孔隙度试验,沥青混合料的总孔隙度为XXX,开放孔隙度为XXX,密实度为XXX。

密度试验结果显示,沥青混合料的实际密度为XXX,骨料密度为XXX。

五、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2.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水性能和膨胀性。

3.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符合设计要求。

六、建议在路面施工中,可以根据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沥青混合料,确保路面的耐久性和抗风化性能。

[1]XXX.路基路面试验规范[R].中国交通出版社,XXXX年。

以上是沥青混合料试验的路基路面试验报告,总字数超过1200字。

沥青混凝土的工作总结报告

沥青混凝土的工作总结报告

沥青混凝土的工作总结报告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致力于研究和应用沥青混凝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经过不懈努力和团队合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现在我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报告。

首先,我们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我们对不同种类的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实验室测试,包括抗压强度、耐久性、抗老化性能等。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沥青混凝土的特性,从而为工程项目选择最合适的材料提供了依据。

其次,我们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应用了沥青混凝土,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跟踪和监测。

我们发现,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材料选择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不断改进施工工艺和技术,我们成功地提高了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沥青混凝土的环保研究。

我们尝试使用再生沥青和其他环保材料来替代传统的沥青混凝土材料,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的研究表明,环保材料在提高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同时,也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和创新,为沥青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道212线南充至武胜(川渝界)高速公路项目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四川攀峰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中宇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合同号:
LM2 南渝试工-2008-XJLSF-S- 001 -1

号:
细集料试验报告
工程名称 试样描述 报告日期 试验规程
路面工程 洁净、无杂质 2008年7月12日 JTG E42-2005
试验单位 试 验 人 复 核 人 审 核 人
南渝高速公路LM2合同段工地试验室
试 验 检 测 结 果
产 地 K52+600沥青热拌场 规 格 0~2.36mm 机制砂 集料表观相对 密度
水洗法<0.075颗粒含量(%)
9.8
砂当量(%)
68
2.693
颗 粒 级 配
筛孔尺寸(mm)
31.5 26.5
19.00.075源自#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0.15
0.3
0.6
1.18 2.36 4.75
筛孔尺寸(mm)
9.5 13.2 19
31.5
备注 监理工程师意见
该项试验检测所用主要仪器编号为:PF-030、PF-117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14.6
0.075 9.8
通过质量百分率(%)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72.2 50.8 33.2 21.0
通 过 质 量 百 分 率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