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噪音及振动分析
电机噪音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背景随着工业和民用领域的不断发展,电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然而,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还严重干扰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为了解电机噪音产生的原因及规律,本实验对电机噪音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电机噪音产生的原因及规律;2. 分析不同工况下电机噪音的变化;3. 为降低电机噪音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备:声级计、电机、实验架、测试架、频谱分析仪等;2. 实验步骤:(1)将电机固定在实验架上,并确保电机稳定运行;(2)使用声级计测量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噪音值;(3)使用频谱分析仪分析电机噪音的频谱特性;(4)对比不同工况下电机噪音的变化规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机噪音产生的原因(1)电机本身的结构特点:电机内部存在大量的转动部件,如转子、定子、轴承等,这些部件在高速旋转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从而产生噪音;(2)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电流和磁场的变化会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进而产生噪音;(3)电机冷却系统:电机冷却系统中的风扇和散热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4)电机周围环境:电机周围环境的振动、噪声等因素也会对电机噪音产生影响。
2. 不同工况下电机噪音的变化规律(1)电机转速:随着电机转速的增加,噪音值也随之增大。
这是因为转速越高,转动部件的振动越剧烈,从而产生更大的噪音;(2)负载:电机负载越大,噪音值越高。
这是因为负载增加导致电机内部温度升高,转动部件的振动加剧;(3)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越高,电机噪音值越大。
这是因为高温环境下,电机内部部件的膨胀和老化程度加剧,导致振动加剧;(4)电机冷却系统:电机冷却系统中的风扇和散热器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与转速、负载等因素有关。
3. 电机噪音频谱特性分析通过频谱分析仪对电机噪音进行频谱分析,发现电机噪音主要集中在低频段,频率范围在几十赫兹到几百赫兹之间。
对电机振动噪音的分析与控制

对电机振动噪音的分析与控制
刘效 刚
【 佳木斯 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 佳木斯 1 5 4 0 0 2)
声的重要 因素之一 。因此 ,进一步提高转子 的转动平衡精确度 ,能 够在 一定程 度上有效解决 电 机 振动,从而将振动噪声控制在可被接 能进行 生产、传输、使用的重要机械 ,在 电能的发展 中始终 占据着 受的范围之内。主要可 从以下 几个方面入手 : 举足轻重的重要位置 。然而 ,随着 电机在 日常生 活的广泛 的应 用, 首先 ,尽可能使转子各部位 的平衡量分布 更为 均匀。也就是说 电机振 动噪声也俨 然成为环境污染 的一 大公 害。 因此 ,为 了创造更 在实际旋 转时,为 了尽 可能减 小离心力,我 们应 该至少选择 2个校 为舒 适的工作 生活环境 , 提 高生产率 的同时 , 保证A . 4 1 " 1 的身・ 健康 , 正面。同时 ,为 了获得更好的平衡效果 ,其所选择 的支点应尽量靠 就必须对电机振动噪音采取一定的措施 ,以便将其控制在 可到 允许 近轴承挡 。而校正面 内平衡配重量 的所在位置 半径 ,则应 该尽可能 的范 围之 内。所 以,本文笔者 结合 个人 实践 工作 经验 ,对电机振动 偏大 ; 噪声进行粗浅的分析 , 并提 出几点解决与控 制电机 噪声的个人建议 , 其次 ,尽可 能提高平衡机 的转速 。随着转 速与径的不同,风扇 鼓风时的不平衡径 向力也有所变化 。因此,为了提高转子动平衡实 以供参考。 验 中的精确度 ,则应该在 可能 的情况 下,提 高平衡机的转速, 已获 【 关键词 】电机 ;振动噪音 ;控制 得更为准确 的数据 ; 前 言 再次 ,在转子 结构 设计 中加 强对 对称性与同轴度的设计 ,从而 近些年来 ,工业噪音 、污水 、废气早 已成 为污 染环 境的三大公 保证转子动平衡 。尤其 是实际加工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风 害 ,严重影响着人们 的身 心健康 。尤其 是伴 随着 电能的广泛应 用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与绕组支 承的圆周、平 面应 进行加工,而非加工平面也应该保持 快速发展 ,电机振动 噪音俨然 已经 成为 工业早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滑平整 ,从而进 一步保证 同轴度 ; 因此 ,如何 降低 电机 的振动 噪音 ,早已成 为电机 行业 普遍 面临的共 最后 ,在钢 片冲制与铁芯叠压过程中 ,应严格遵守工艺规程 , 同问题 。以下笔者 即结合个人 实践工作 经验 ,对 引发电机振动噪音 尽可能的减 小由于硅钢 片的厚薄不均匀与毛刺过大所 引起 的不平衡 的原 因进行粗浅 的探 讨,并提出几点解 决并控制电机 振动噪音的个 量 。 人建议 ,以期将 电机 振动噪音控制在可允许范围之内 ,为人们提供 2 . 2从 电机 自身结构入 手防止振动噪音 更为舒适 的工作 、生活环境 。 为了更好的解决与控制 电机振动噪音 ,就应该 从电机 自身问题 1引发电机振动噪音的原因 找起,进 而实施 全面控 制。 1 . 1 由于电机轴承与 电机转子 不平衡所 引发 的振动 噪音 首先 ,从 电机 的设计上入手 。选择适 当的槽数 进行 组合;采用 通过分析我们可 以得知 , 电机主要 由电气与机械两个部分构成 特殊槽;斜槽化 ;选择合适的线圈节距 ;正 弦波绕线 ;采 用分数槽 因此 ,电机 在分析电机故障时应该对其一分为二 。一般情况下 ,电 绕线;齿、气隙 、轭铁部 的磁通密度应适 当;转子槽部极 和厚度均 机的振 动噪音主要是 由转动部分不平衡 、机械故障或者 电磁方面 的 等 ;采用磁性楔 ,扩大气隙 ;其次 ,从 电机机械 设计上入 手。在 电 原因造成的 。所 以,对 电机轴承及 电机转子不平衡所 引发 电机振动 机 的机械设计上 ,应该采用全 闭槽 ,来消 除齿尖 厚度的不 同,从而 噪音进行分析尤为重要。 目前 ,我们常见的转动不平衡 ,主要表现 提高制造技术 。同时 ,为 了避 免和 电动机 的装置机 构发生共振 ,在 在转子、联轴器、耦合器、传动轮 ( 制动轮) 的不平衡 。其 中,由轴 定子铁心或者轴承的支持部位 ,应设计支持 防振 ,提高振 动弹性 。 承所引起的不平衡,通常会伴有异常声响 , 而 由转子 引起 的不平衡 , 并且在 电动机的外部 ,则因该设置遮音或者防音的机械构造。 则需要测量单转 电机 的振动值 。此外 ,由于转动部分 的机械松动 也 最后 ,从 电机 的使 用上入手。在实际使用中 ,我们 以电磁 电机 会造成转动部分的不平衡 例如 :铁心支架 的松动 ,斜键 、销钉 的 为例 。而通过研 究,我们可 以得知 并不是所 有电动机的电机振动噪 失效松动,转子绑扎的不紧等。 音 问题 ,都是 由电磁 力波所 引起的。有些则是由定子或者转子 的自 1 . 2 由于机械部分故障所引发的振动噪音 然 电机振动数 一致或 者接近 ,而形成的共振 。因此 ,在分析引发 电 机械部分故障所 引发的振动噪音 ,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机振动 噪音因素时,应多了解 电动机各部分 电机振动体 的自然振动 第一 ,由于与 电机相连 的齿轮和联轴器存 在问题 ,以至于在 实 频 率 。 际作业 中极 易出现 以下几种故 障,造成 一定程度 的振 动噪音。如: 3 结 束 语 齿轮 的咬合不 良;轮齿磨损严 重;联轴 器歪斜 、错 位;齿式联轴器 综上所述 ,本文笔者对 引发 电机振动噪音 的原 因进行粗浅 的探 的齿形 、齿距不对 、间 隙过大 、磨损严重等 问题 讨,使 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 ,随着 电能成为现代化 的重 要能源 之 第二 ,在 电机 的安装过程 中,由于安装不当、对中不 良,造成 电机振 动也俨然 成为工业噪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严重影响 到人 联动部分 的轴系 不对 中,中心线不重合 ,定心不正确 ,进而引发振 们的工作与生活 。因此, 电机企业在生产 中,更应该针对 电机振 动 动 噪音 。此 外,在 实际作 业中,往往有些联动部分的 中心线在冷却 噪音这一重要 问题,进行必要 的研 究与分析 ,制 定更为完 善的设计 时是重合 一致 的,但经过 一段 时间的运 行以后, 由于转子支点 、基 以及工艺生产流程,从而将 电机噪音控制在可允 许范围之 内,为人 准等发生变形 ,导致 中心线被破坏 ,从而产生振动噪音。 们提供更为舒适的工作 、生 活环境 。 第三 ,由于 电机拖动的负载产生的振动, 所 引发 的传 导性振动 。 参考文献 : 如:水泵 、风机振动 ,所 引发 的电机振动 。 f 1 1 郭 少英. 电机噪声的分析和控制Ⅱ 1 . 中小型 电机. 1 9 9 9 ( 0 1 ) 第四,由于电机本身结构存在缺陷或者在基础安装过程 中存在 f 2 1 齐辉, 李永辉, 段 建刚. 电机噪声的类 别、分析 方法以及 防治措施的 问题,以至于引发振动噪音。主要表现为:转轴弯 曲,轴颈椭 圆, 研 究进展 f I ] . 微特 电机 . 2 0 0 7 ( 0 3 ) 轴与轴瓦间的间隙过大或者过小;整个 电机安装基础 的刚度不够 ; [ 3 】 王 爱玲 , 王 军华 . 电机 噪 声分 析 与 降噪措 施 Ⅱ ] . 平 顶 山工 学 院 学 电机和基础板间固定不牢 ,底脚 的螺栓松动 ,轴承座和基础板之 间 报, 2 0 0 5 ( 0 3 ) 松动。 而特别值 得我们 注意的是, 由于轴与轴 瓦间的间隙过大或者过 【 4 】 王春潮, 周宏志- 电机噪声 问题的探讨卟 纺 织机械, 2 0 0 3 ( 0 6 ) 小,不仅会引起 电机振动 ,还会使轴瓦 的润滑与温度产生异常 ,带 【 5 】 吴卫华, 陈吉芳. 浅谈 电机噪 声的形成及 实际控制 方法卟 机 电产品 来 电气故障。 开 发 与创 新, 2 0 0 3 ( 0 3 ) 2解 决并控 制电机振动噪音的几点个人建议 作 者简 介 : 2 . 1进一步提高转子的转动平衡精确度 刘效刚 ,出生于 1 9 7 3年 6月,毕业于黑龙江矿业学院机械设计与制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 以看 出,转动不平 衡是 引发电机 振动噪 造专业 ,现就职 于佳木斯 电机股份有 限公司 ,从事 电机工艺工作
电动机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巧

电动机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巧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电动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然而,电动机在运行中常常会产生噪音和振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因此,掌握电动机的噪音与振动控制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动机噪音与振动控制的各种方法和技术。
一、降低电动机噪音的技巧1. 优化设计:良好的电动机设计是降低噪音的首要因素。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选择适当的材料,可以减少摩擦、冲击和空气动力学噪音的产生。
同时,也要合理安排设备的布局,尽量减少共振的可能性。
2. 减少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是电动机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
利用合适的减振装置,可以有效减少机械振动的传递和辐射。
常用的减振装置包括橡胶垫、减震脚等。
为了降低振动,还可以使用均布质量、加厚转子、提高轴承精度等方法。
3. 降低电磁噪音:电磁噪音主要由电磁场的变化引起。
通过合理的线圈设计和电磁屏蔽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电磁噪音的产生。
另外,注意降低电流的谐波含量和频率,也可以减少电磁噪音。
4. 隔声与吸声:采用隔声与吸声材料,可以有效减少电动机噪音的传播和反射。
常见的隔声材料有吸声板、隔音棉等。
通过布置隔声罩、吸声垫片等,可以进一步降低噪音。
二、控制电动机振动的技巧1. 动平衡处理:电动机的转子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难免存在不平衡。
采用动平衡处理,可以有效减少转子振动。
动平衡的方法有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2. 谐振频率的避开:在电动机的运行过程中,避免接近或触发谐振频率。
通过合理的频率分析和调整运行参数,可以减少振动的发生。
3. 引入减振器:对于振动较大的电动机,可以考虑引入减振器。
减振器一般是通过吸收和分散振动能量来减少振动的传递。
常见的减振器包括弹簧减振器、液压减振器等。
4. 加强维护与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动机,及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保持电动机良好的工作状态。
定期对电动机进行润滑和冷却,也有助于控制振动的产生。
总结:通过优化设计、减少振动、降低噪音、引入减振器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电动机的噪音和振动。
无刷电机电磁噪音振动的最主要原因分析和有效解决途径

这个板块中关于噪音的问题非常多。
在此我总结了1下,只从最常见发生机率最大也是刚刚开始做无刷最容易忽视的情况做1个分析和有效解决方案,我看好多的噪音求助就属于我下面要说的噪音种类了。
先说这种情况下的原因,解决方案相信大家看完了就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所有的电动机均呈现某种形式的齿槽效应。
齿槽效应越低电动机转动越平稳。
在电动机和电动机的铁芯结构中的磁体所产生的非均匀磁场形成了齿槽效应:当转子中的磁体切割定子齿时产生磁力。
当磁力从1个齿转到另外1个齿时,磁力帮助或阻止转动,使转子有规律的加速或者减速。
不均匀的磁拉力产生的齿槽效应。
电动机转动不平稳会引起速度脉动和转矩脉动、效率损耗、振动和噪音。
速度脉动是指全过程内的速度变化或者速度波动;而转矩脉动则描述了全过程内的转矩变化,槽中绕铜导线将增加这一效果。
而从1个齿到另外1个齿的不平衡拉力也在转子中产生了径向偏差,根据这一个产生的齿槽效应的强弱,相应幅度的电磁振动和电磁噪音将随之出现。
这种情况在无刷电机中表现最为明显。
根据这个基础在保证满足基本性能要求情况下,调整相关参数或气隙或磁钢磁场强度或者其他,只要是减弱齿槽效应的就可以,相对来说已经做好的电机调气隙是最方便的,直接降低了气隙磁密,这样可以解决或者削弱90%(这里不是说噪音的幅度是说电磁噪音的种类)以上的电磁噪音,只不过需要牺牲其他方面的性能。
具体调整矛盾的程度自己把握控制。
至于为什么,因为不管是电枢结构或者是电磁参数不当或者材料共振频率或者其他原因所形成的电磁振动噪音最终要表现于外时,必须得通过1个途径,那就是气隙。
控制了气隙也就可以直接影响电磁振动。
这里要说明一下电磁振动是电磁噪音的声源,他们本为1体,只不过因为其他相关原因表现出来的幅度不同而已。
这里我有点疑惑,这个相对于做过成熟的无刷设计者来说应该是众所周知了的问题吧?为什么没人把它明白的说出来,这个论坛上我没见到人说,只看见到处的噪音求助和讨论。
震动噪音分析报告模板

震动噪音分析报告模板震动噪音分析报告一、目的和范围本次震动噪音分析报告旨在评估某一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震动噪音,并对其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
本分析范围包括设备的振动产生机制、噪音传播路径、噪音特性以及评估其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设备振动产生机制该设备主要通过电机带动转子和各种机械连接件进行旋转或振动运动,产生一定的机械振动。
振动源主要包括电机、转子、齿轮和传动带等。
三、噪音传播路径设备振动以机械波的形式传播,主要通过设备的底座和连接件传输到周围结构和基础上,然后通过周围结构的固有特性传播到室内或室外环境。
此外,设备振动也可能通过空气传导传播成空气噪音,但在本报告范围内主要以结构传播为主。
四、噪音特性噪音主要包括频率和振幅两个方面。
频率分析结果显示,该设备产生的振动频率分布范围在20Hz到1000Hz之间,主要集中在200Hz到500Hz区间。
振幅分析结果显示,该设备的振动振幅相对较小,主要在0.1mm到1mm之间。
五、噪音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的限值要求,该设备产生的振动噪音在距离设备一定距离之后,对周围环境噪声水平的影响较小,不会超过环境噪声限值。
此外,根据人体振动暴露标准,该设备振动对人体的影响也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六、建议措施为了进一步降低设备振动噪音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对设备的部件进行优化设计,降低机械振动源的振动幅值;2. 在设备的底座和连接件上添加减振材料,减少振动的传输;3. 通过结构改造或添加隔音材料,降低振动的传播路径;4.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七、结论根据本次震动噪音分析,该设备产生的振动噪音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小,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噪音降低和振动控制,以进一步优化设备的运行状况。
永磁同步电机的振动与噪音解析

理想次数
二、定位力矩
啸叫
大电机噪音与电流波形 噪音频率为电流频率的18倍 机械转速的180次
第16页/共31页
理想次数
三、方波无刷直流电机力矩波动与噪音
波动力矩 波动力矩—指令一定下不同转角对应的电磁力矩波动分量 引起的原因:电动势e和电流 i 的波形偏离了理想波形
Tr
1
ei
T
第17页/共31页
❖存在幅值偏差Δi
Tr
2 i sin 2
3
--υ=2P
❖ 存在相位偏差Δθ
Tr
2 i cos 2
3
--υ=2P
❖ 存在恒定成分ΔI
Tr I sin --υ=P
存在 次谐波成分i
Tr icos( 1)
第23页/共31页
五、抑制措施
电机本体
定位力矩 优化电机系统固有频率
控制器
力矩波动
方波驱动器 正弦波驱动器
第6页/共31页
一、振动与噪音机理
合成磁动势:
F (,t) Fs cos[p(1 ) 1t] Frk cos[kp(0 t)]
k
气隙磁密: B (,t) F / S
单位面积力: B2 (,t) 20
N, cos( t) ,
第7页/共31页
一、振动与噪音机理
一、不随时间变化的恒定力波,即零次力波。恒定力波只是对定 子铁心产生静压力时铁心产生静变形,不产生振动和噪音; 二、定子磁动势同次谐波,力波角频率为2ηω1; 三、转子磁动势同次谐波,力波角频率为2kω1; 四、定子磁动势不同次谐波,力波角频率为(ηi±ηj)ω1 ; 五、转子磁动势不同次谐波力波,角频率为(ki±kj)ω1 ; 六、定、转子磁动势不同次谐波力波,角频率为(ηi±kj)ω1; 七、定、转子磁动势同次谐波力波,角频率为2ηiω1;
电机噪声与振动分析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电机噪声的主要来源是()
A.电磁噪声
B.机械噪声
C.流体噪声
12. ABCD
13. ABCD
1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B
15. ABC
16. ABCD
17. ABCD
18. ABC
19. ABCD
20. ABCD
三、填空题
1.电磁
2.压电式
3.隔音材料
4.傅里叶
5.合适
6.能量
7.波动
8.冷却风扇
9.时域
10.吸声/隔音/消声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5. B
6. A
7. B
8. D
9. A
10. C
11. A
12. A
13. A
14. B
15. A
16. A
17. A
18. C
19. A
20. A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
3. ABCD
4. ABC
5. ABCD
6. ABCD
7. ABC
8. ABCD
9. ABCD
10. ABCD
11. ABCD
D.环境噪声
2.减小电机振动的方法不包括()
A.改善电机结构设计
B.增加负载
C.减小电机转速
D.选用合适的轴承
电动机转速对振动与噪声的影响分析

电动机转速对振动与噪声的影响分析绪论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电动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制造业、交通运输、家用电器等。
然而,电动机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与噪声问题也随之而来。
振动与噪声不仅对设备性能和寿命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因此,了解电动机转速对振动与噪声的影响是重要的。
1. 振动与噪声的来源振动与噪声的产生源自电动机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电动机内部机械部件的运动不平衡、轴承故障、电机定位不当等。
外部因素包括与电动机相连的设备结构、供电系统不稳定、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会导致电动机的振动与噪声水平的增加。
2. 电动机转速与振动的影响关系电动机转速是影响振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电动机转速越高,振动水平也会相应增加。
这是由于高速旋转的部件会引起机械不平衡,从而导致振动的增加。
此外,电动机转速还会影响电机的动力学特性,进一步增大振动的程度。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电动机时,需考虑其转速范围以控制振动的水平。
3. 电动机转速与噪声的关系电动机转速对噪声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电动机运行过程中,机械部件的高速旋转会引起空气的湍流和流体动力学噪声。
这种噪声源自电动机周围的气体和液体,并随着电动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加。
此外,电动机转速还会导致电机内部电磁噪声的变化,进一步影响噪声的水平。
因此,控制电动机转速可以有效降低噪音水平。
4. 电动机振动与噪声的控制措施为了降低电动机振动与噪声水平,可以采取一些控制措施。
首先,通过精确制造和装配电动机件,减小机械部件的不平衡和磨损,可以有效减少振动与噪声的产生。
其次,采用合适的轴承和减震装置,可以降低振动的传递与辐射。
此外,通过优化电动机结构和控制算法,可以降低电机内部的振动与噪声水平。
最后,对电机及其周围环境进行隔音与隔振处理,可进一步减小振动与噪声的影响范围。
5. 实例分析为了进一步验证电动机转速对振动与噪声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机的噪声和振动电机类2007-06-18 22:02:51 阅读14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通常电动机的噪声和振动是同时发生的。
电动机噪声包括通风噪声、电磁噪声和机械振动噪声。
由于电动机修理操作不当。
造成电机修理后的噪声和振动增大。
原因如下:电机修理后的噪声和振动增大引起原因一、机械方面引起:1、转子固定键未拧紧,有松动现象。
2、未做风扇静平衡,或做的精度不够。
3、转子不平蘅,未做静、动平衡检查。
4、定、转子铁心变形。
5、转轴弯曲,定、转子相擦。
6、地脚固定不稳,安装不正,不牢固。
7、铁心及铁心齿压板松动。
8、零部件加工不同心,装配公差不合理。
9、电动机组装和安装质量不好。
10、端盖、轴承盖螺丝未拧紧,或装偏。
二、电磁方面引起的:1、三相绕组不平蘅。
2、绕组有短路或断路故障。
3、电刷接触不好,压力过大、过小。
刷质不合要求。
4、断笼或端环开裂,松动。
5、改极时,定、转子槽数配合不适合。
6、集电环的短接片与短路环接触不稳定。
7、电源供电质量不好,三相不平蘅,有高次谐波等等。
三、风方面引起:1、风扇有缺陷或损坏,如掉叶、变形、风扇不平衡产生噪声合振动。
2、风扇在轴上固定不牢固。
3、风罩与风叶之间的间隙不合适,过小或偏斜。
4、风路局部堵塞。
三种噪声简易鉴别方法一、通风噪声鉴别法:1、去掉风扇或堵住风口,让电机在无通风气流情况下运转,这时如果电动机噪声消失或显著减弱,则说明是通风噪声引起的。
2、变测量噪声的位置进行鉴别,因为以通风噪声为主的电动机,在电动机进口处和风扇附近处噪声最强。
3、磁噪声和机械噪声有时不稳定,时高时低,而通风噪声通常是稳定的。
4、用外径和型式不同的风扇,在不同转速下试运转,如果电动机噪声有明显差别,则说明电动机噪声主要是通风噪声引起的。
5、械噪声或电磁噪声较大的电动机,往往振动也大,但通风噪声与电动机振动关系不大。
二、机械噪声鉴别法:1、机械噪声与外施电压大小和负载电流无关。
2、如果噪声不稳定,时高时低,那就是机械噪声,因为通风噪声是稳定的。
四、电磁噪声鉴别法:电磁噪声大小随磁场强弱、负载电流大小以及转速高低而变,利用这个特征,可采取下面办法进行鉴别。
1、突然断电法:由于机械惯性比电磁过渡过程慢得多,突然断电,无电磁因素影响,这是电动机转速几乎不变。
如果这是电动机噪声突然消失或显著降低,可断定是电磁原因产生得噪声。
2、改变电压法:由于异步电动机转速随电压变化不大,当改变电压时,机械噪声和通风噪声基本不变,但电磁噪声随电压变化很大。
3、对拖法:用一台低噪声电动机拖动有噪声得被试电动机,这是噪声降低消失,则说明被拖动得电动机噪声是电磁噪声。
4、如果电磁噪声是因绕组不对称,匝间短路等缺陷引起,则三相电流不平蘅,如因转子断笼或绕线转子三相绕组不对称引起,则定子电流有波动。
解决噪声和振动的修理措施一、降低机械方面引起的噪声的措施:1、紧固所有装配件上的紧固螺栓,保证端盖,轴承盖,定、转子铁心,固定键,齿端板,风扇座,集流装置等配合不松动。
2、选用的轴承和润滑油,选用超精研磨、波纹度小于.2μM的电动机专用轴承,可降低轴承噪声。
3、装配轴承时要采用合理工具,最好热套。
装配轴承时严禁猛打猛敲,使轴承受力不均。
4、增强修配零部件的机械强度的精度。
5、校正转子平衡。
6、提高电动机组装质量,保证同心度,与机械设备联接要正确,做好确定中心工作。
7、电刷硬度适当降低,刷压要合适,电刷在刷盒内间隙要合适(一般0.1MM左右)8、检查铁心的偏心情况,必要时可适当当车圆转子表面(控制切削量0.10-0.20MM)。
9、检查电动机轴伸盒集电环的偏摆,时之合格。
降低电磁方面引起噪声盒振动的措施1、三相绕组在设计盒按排上要三相对称。
2、检查绕组故障,要及时处理好,比如绕组存在匝间短路,或举刷装置的短路元件的接触不良,转子断笼端环开焊等故障。
3、选择先进的绕组型式和合理的跨距以降低高次谐波,欲使高次谐波中ν次谐波消除,可使ν次谐波的短距系数为零,从而计算出合适的线圈跨距。
4、采用磁性槽楔或磁性槽泥降低齿槽效应。
5、提高气隙均匀度,按工艺规程要求正确组装和安装电动机。
6、改极数时,要校核定、转子槽数是否适应新极数的要求。
降低通风方面引起噪声和振动的措施1、当电动机容量有余时,比如负载率在30%以下,可适当减小风扇外径,以降低风扇噪声核振动。
2、调整风扇罩之间的间隙,使通风噪声降低。
3、电动机组装时,要使定、转子铁心径向通风沟对齐,否则会引起通风噪声和振动。
4、只需单方向旋转的电动机,可考虑改用高效轴流风扇。
5、提高定、转子绕组端部表面的平滑程度。
6、将大刀式风扇改为盆式风扇,可降低电动机噪声。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振动浅析(2010-07-06 22:07:25)转载标签:杂谈一、前言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是煤矿生产中最常见的电气设备,其作用是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其中用得最多的是鼠笼型异步电动机,其结构简单,起步方便,体积较小,工作可靠,坚固耐用,便于维护和检修。
为了保证异步电动机的安全运行,电气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有关异步电动机的安全运行的基本知识,了解对异步电动机的安全评估,做到尽可能地及时发现和消除电动机的事故隐患,保证电动机安全运行。
而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在使用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其中电机振动是日常生产生活中较容易碰到的。
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定子三相对称绕组,接通三相对称电源,流过三相对称电流,产生旋转磁场(电生磁),切割转子导体,感应电势和电流(磁变生电),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形成电磁转矩(电磁生力),使转子朝着旋转磁场旋转的方向旋转。
三、电动机振动的原因电动机正常运行时,机身应平稳、声音低而均匀。
当电动机产生振动时,原因不外乎机械和电磁两方面的原因。
1、机械振动主要存在地脚紧固不牢,基础台面倾斜,不平;轴承损坏,转轴弯曲变形,电动机轴线中心与其所拖动机械轴线中心不一致;定、转子铁心磁中心不一致,转子动平衡不良等。
2、电磁振动是由于电动机气隙、磁场相互作用,产生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径向力,使定子铁心和机座做周期性变形,即定子发生振动,另外,因气隙、磁场中含有各种谐波磁场,因而产生谐波转矩,也使电动机振动。
电磁振动主要存在于三相电压不平衡,电动机单相运行;三相电流不平衡,各相电阻电抗不平衡,电动机不对称运行;电动机重绕后绕组接线错误,定子绕组短路或接地,转子鼠笼断条、开焊,短路环开裂;具有举刷装置的绕线式转子异步电动机,集电环的短接片与短路环的触头接触不稳定等。
四、电动机振动的危害电动机振动会加速电动机轴承磨损,使轴承的正常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同时,电动机振动将使绕组绝缘下降。
由于振动使电机端部绑线松动,造成端部绕组产生相互摩擦,绝缘电阻降低,绝缘寿命缩短,严重时造成绝缘击穿,以至烧毁电动机。
另外,电动机振动会造成所拖动机械的损坏,影响周围设备的正常工作,发出很大的噪声。
五、检查及消除电动机的振动电动机振动较平时大时,应采用振动表沿水平和垂直方向测量各部分振动值,并作相应记录。
倾听电动机定子腔内和轴承转动声音,检查地脚,如无明显异常现象,则采用脱开所拖动机械,单独空转电动机,以判断是电动机本身振动还是拖动机械引起的振动。
在生产中会发现电动机修理后因种种原因致三相绕组磁势不对称,电动机在空载或低负荷时,表现出来的振动并不十分明显,而一旦接带的负荷加重,电动机振动也就逐渐加剧。
在生产中我们经常采用断电法来检查区分是由于电磁还是机械原因引起的振动。
断电法即对运行在额定转速下的电动机采取突然断电,若振动突然减小,则可判断是由电磁原因引起的,若振动值变化不是很大,则可能是机械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1、针对机械方面造成的振动,若是由于轴承磨损,则应立即更换同型号轴承;若是由于转轴变形弯曲,则必须进行校轴或更换转轴;若因地角紧固不牢,则重新紧牢即可。
基础强度不够,台板高低不平看似小问题,但往往是导致振动的最直接原因。
2、针对电磁方面造成的振动:①从电源入手开始检查.检查三相电压是否平衡,有没有存在单相运行,生产中因电动机接线盒内端头接线紧固不牢,经常烧断,或长期使用,接线盒内受潮锈蚀严重,造成电源缺相运行,是产生振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案例二如图1所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为△接法:当电机不论何原因,缺相后(如图1b)电动机虽然尚能继续运行,但转速下降,滑差变大,其中B、C两相变为串联关系后与A相并联,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A相电流过大,长时间运行,将导致电动机部件松动,发出声响。
如图所示:图1 △接法电动机缺相运行示意图案例三如图2所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为Y接法的情况:电源缺相后(如图2b),电动机尚可继续运行,但同样转速明显下降,转差变大,磁场切割导体的速率加大,这时B相绕组被开路,A、C亮相绕组变为串联关系且通过电流过大,长时间运行,将导致电动机振动发出声响。
如图所示:图2 Y接法电动机缺相运行示意图这里需要特别指出,如果停止的电动机缺一相电源合闸时,一般只会发生嗡嗡声而不能启动,这是因为电动机通入对称的三相交流电会在定子铁心中产生圆形旋转磁场,但当缺一相电源后,定子铁心中产生的是单相脉动磁场,它不能使电机产生启动转矩。
因此,电源缺相时,电动机不能启动,但是在运行中,电动机气隙中产生的是三相谐波成分较高的椭圆形旋转磁场,所以,正在运行中的电动机缺相后仍能运转,只是磁场发生畸变,有害电流成分急剧增大,最终导致绕组烧坏,应加强此处检查并进行消除。
②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流,若发现三相电流不平衡,且表针摆动时高时低,说明转子有笼条断裂现象。
此时应立即停止电动机运行,切断电源,抽出转子进行检查,修复。
另外,还应检查三相定子绕组是否对称、短路或接地。
若绕组电阻值不平衡,则说明有开焊部位,也应抽出转子后进行检查,重新焊接修复。
六、结束语综上所述,只要我们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电动机的故障修理,就能节省故障处理时间,尽快恢复电动机的正常运转。
为了保证电动机的安全运行,并延长使用寿命,除了做好运行中的维护监视外,还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异步电动机产生不正常的振动和异常音响主要原因有机械和电磁两方面的原因。
机械方面的原因:①、电机风叶损坏或紧固风叶的螺丝松动,造成风叶与风叶盖相碰,它所产生的声音随着碰击声的轻重,时大时小;②、由于轴承磨损或轴不当,造成电动机转子偏心严重时将使定、转子相擦,使电动机产生剧烈的振动和不均匀的碰擦声;③、电动机因长期使用致使地脚螺丝松动或基础不牢,因而电动机在电磁转矩作用下产生不正常的振动;④、长期使用的电动机因轴承内缺乏润滑油形成于磨运行或轴承中钢珠损坏,因而使电动机轴承室内发出异常的咝咝声或咕噜声。
电磁方面原因:①、正常运行的电动机突然出现异常音响,在带负载运行时转速明显下降,发出低沿的吼声,可能是三相电流不平衡,负载过重或单相运行;②、正常运行的电动机,如果定子、转子绕组发生短路故障或鼠笼转子断条则电动机会发出时高时低的翁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