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合集下载

2024最新-《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优秀7篇】

2024最新-《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优秀7篇】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优秀7篇】闲读《种树郭橐驼传》,心下甚是感慨。

颇为柳宗元能以橐驼种树为文,警示后人的深意所动。

下面是美丽的编辑给大伙儿收集的《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优秀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的讽喻性特点,理解作者的“养人术”。

2、掌握“术”等18个文言实词,归纳“虽”、“因”、“且”、“焉”四个文言虚词的法。

3.类比的写法,对比的手法[教学重点]文言基础知识及本文寓意[教学难点]理解郭橐驼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时数]2课时[课型]散文鉴赏[教学方法]诵读、质疑、探究法[教具]多媒体设备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

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

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门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

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溪”就是生动的写照。

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州沿岸种了很多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

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对指导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还有极强的讽喻意义。

二、写作背景介绍ppt了解作者:简介作者及有关内容【作者】看注解,补充柳宗元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位领袖人物。

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柳宗元的诗文俱佳,就散文说,形式多样化,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论文八书)、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寓言(《三戒》、《传》、《罴说》等)、山水游记(《永州八记》)都很出色。

文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

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刘并作了序。

【体裁与背景】本文名“传”,实际上时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精选5篇)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精选5篇)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种树郭橐驼传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篇1三维目标1、了解封建统治者实行烦令造成扰民的社会弊端。

2、学习运用对比、类比这两种比较手法进行说理。

教学重点烦令造成扰民的社会弊端。

教学难点运用比较方法进行说理。

教学准备 CAI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1、作家作品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南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

曾贬为永州司马,后任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并称“韩柳”,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宋代的“三苏”、欧、王、曾都以写散文著称,并称“唐宋八大家”。

有《柳河东集》。

本文一篇寓言性传记文,借“传”立“说”,用种树之道,说治民之理。

人物形象郭橐驼是寓言中的虚构人物。

为什么作者将他设计成生理上畸形的驼背人呢?可能受庄子的影响,《庄子达生》中承蜩的佝偻丈人,就是生理驼背与技艺精巧集中于一身的人物。

一个身躯“拳曲”的人对生物自然生长受到扭曲、伤害有切肤之痛,因而更能体会顺应生物自然规律生长的可贵。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意三、分析课文,学习比较(对比、类比)第一自然段紧扣了题目中“郭橐驼”三个字,介绍主人公名字由来、形象特征。

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第二自然段写主人公的籍贯、职业、身份和技艺,紧扣题目“种树”两字,然后分三方面写他精于种树。

首先,侧面烘托:“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然后,正面描叙主人公精于种树:“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藩。

” 前半句强调种树或移栽树没有不成活的,隐含一个“寿”字;后半句强调种的树高大茂盛,且果实结得早、多,隐含一个“孳”。

这句直叙主人公种树技艺之高明。

又说明了“争迎取养”的原因。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种树郭橐驼传》。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运用文言文表达思想和感情。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2)文言文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作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把握。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理解。

(2)句子结构和语法的分析。

(3)作者寓意和思想的深刻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课文。

(2)让学生自主查找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

5. 练习与反馈:(1)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运用文言文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4.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的培养。

5. 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种树郭橐驼传》。

2. 相关注释和解释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PPT、视频等。

4. 相关环保和生态的图片或素材。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方式,营造情境,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和种树的重要性。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优秀4篇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优秀4篇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优秀4篇高二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篇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作者及文章的思想内涵。

2、掌握“类、固、致、易”等实词的多义性和“且、而”等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点1、学习本文设事明理的写法。

2、掌握文章运用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

(三)德育渗透点本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而作,启发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它们修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

(四)美育渗透点赏析文中“史笔”与“文辞”兼美的语言表现力。

二、学法引导1、学生先阅读注释①,了解作者以及文章的主旨。

2、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疏通课文,尤其要注意一些文言现象,可以采用讨论方法,合作学习。

3、学生对照课后题目,通过读课文,初步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掌握多义词的用法。

2、学习文章运用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

3、学习文中设事明理的写法。

难点:1、“史笔”与“文辞”兼美的语言表现力。

2、《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深刻的思想意义。

解决方法:1、师生合作研讨,尤其注意学生间的合作,教书做好点拨。

2、熟读全文,以读来促进理解。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师生互动设计1、教书补充作者生平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增进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2、教师合理设置讨论题,启发学生读书思考。

3、学生自读课文,发现问题。

与同学商讨研究,做好质疑准备。

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同“素质教育目标”)(二)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是到了唐代中期,已是危机四伏,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

我们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可以看出封建朝廷苛征重税,人民不堪重负,“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作者柳宗元不但揭示了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这一社会现象,还指出了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

那就是清肃吏治,顺应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修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精选16篇)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精选16篇)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精选16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篇1●备课资料一、课文补注柳宗元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郡解县(今山西永济县),世称“柳河东”。

他诞生于长安,少精敏而有文名,出入经史百子。

21岁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

26岁第博学鸿词科,任集贤殿正字,博览群书,通观古今。

贞元十七年(801)调任蓝田尉,得以了解世风民情。

贞元十九年(803)任监察御史里行。

顺宗即位,他参加王伾、王叔文等人的永贞改革,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

改革失败后,被贬为邵州刺史,途中,改永州(今湖南零陵县)司马,前后长达十年之久。

他寄情山水,交往佛释以遣苦闷,并关怀现实,写了大量文章驳难政敌。

元和十年(815),被召入京,他满心以为可一展才志,不料又远放柳州刺史。

在柳州任上,他关怀民瘼,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解民倒悬,深得民心。

元和十四年卒于任所,故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是中唐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闻名的文学家。

他具有进步的历史观和朴实的唯物思想,反对天命论。

他和韩愈一起领导古文运动,认为文章应辅物准时,其文学主见与韩愈大同小异。

他的散文创作立意新奇,章法严谨,以杂文、寓言、山水游记等成就最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歌清爽峻洁,似淡实浓,自成一家。

有《柳河东集》行世。

(选自《中国历代散文精品》,时代文艺出版社XX年1月版)二、课文析读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虽名为“传”,但并不是一般的人物传记,从内容上看,它是一篇借“传”立说的讽喻性寓言。

文章由事及理,以小见大,极富哲理,通过贴切的比方,鲜亮的对比和恰当的类比,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详细化,从而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我们阅读时应仔细借鉴。

所谓寓言,即寓意于言。

也就是通过讲故事来阐明道理。

《种树郭橐驼传》是通过谈论种树之理,来阐明治国之道的。

即文章以郭橐驼种树为喻进一步阐明为政要顺应民心,要使人民疗养生息的政治观点。

这反映了柳宗元期望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使老百姓能各务其业而不受烦扰的改革愿望。

《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7篇

《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7篇

《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心得体会、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申请书、读后感、作文大全、合同范本、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nsights, work repor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application forms, post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7篇本文主要介绍了《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7篇。

《种树郭橐驼传》语文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语文教案
主,老师点拨为辅。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着重解决重点字词, 疏通文意;其次课时,分析课文,理解寓意,体会注意现实问题 的风格。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同学们知道“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是 韩愈和柳宗元。他们两位共同倡议了“古文运动”,在古文理论
第1页 共26页
上有着一样的见解,但韩愈在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 面奉献较大,我们刚学过他的《师说》,还知道他的《谏迎佛骨表》; 而柳宗元那么注意反响社会现实问题,如我们初中学过他的《捕 蛇者说》,就反响了“苛税给人民带来重压”这一社会问题,今日 我们来学他的《种树郭橐驼传》,看他又针对什么社会问题,表达 什么政治观点。
二、作者简介 柳宗元〔公元 773 一 819 年〕,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 济市虞乡镇〕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 柳州”。是唐代闻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自小喜 爱读书,当其四岁就熟读了十几篇深邃的古代辞赋,十岁便能写 出一手好文章。二十一岁考取进士。曾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 顺宗时,和刘禹锡一同参与了太子侍奉王叔文领导的主见革新的 政治集团。“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 多年的贬谪生活,使他的身心倍受损害,四年后病逝于任所。 柳宗元的政论文和哲理性散文都具有朴实的唯物主义思想和 无神论的观点。如《封建论》、《夭对》等。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 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 《童区寄传》等,都写得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品德, 寄予了他的政治主见,反映了社会现实,可以说是继司马迁《史 记》之后的一个新开展。柳宗元的诗,数量较多的是抒写个人抑
第4页 共26页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连词,而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况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连词,尚且〕 〔5〕以下句子中划线词语古今义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D〕 A家乡人号之“驼”B既然已 C不抑耗其实而已D驼业种树 E假设不过焉那么不及F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G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6〕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B〕 A既然已,勿动勿虑B官命促尔耕 C早缫而绪D字而幼孩 〔7〕翻译以下句子 1、假设是,那么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像这样,〔其中的道 理〕那么和我所从事的〔种树行当〕莫非也有类似吗? 2、吾又何能为哉:我又能做〔别的〕什么呢? 五、探讨仍不懂的字词句意义,师个别答疑 六、集体诵读全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教案《种树郭 橐驼传》学习指导与检测惨。从这些诗篇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 有志向的正直的人在不合理的黑暗社会里遭遇到怎样残酷的迫害! 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通用6篇)

《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通用6篇)

《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通用6篇)《种树郭橐驼传》优质教案篇1【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在充分预习、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认真研读导学案。

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探讨,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2、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3、掌握“偻”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

阅读初体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想一想,自己从课文中能学到什么?用红笔在课文中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预习案】——再读课文,高效预习【知识链接知人论世】柳宗元(773--819)唐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河东解人(今山东运城县解州镇),世称柳河东。

在长期的谪贬生活中,柳宗元接近了人民,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

后任柳州刺史,故后人也称之为柳柳州。

文学上与韩愈一起提倡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并称“韩柳”。

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强调创作态度必须严肃认真,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柳宗元的诗文具佳,就散文说,形式多样化,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他的创作以山水游记、寓言和传记的文学成就最高。

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他的寓言短小精悍,含义深远,《三戒》(《黔之驴》)是很有影响的代表作。

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也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渔翁》、《江雪》)的创作上。

他的诗不同于其他人的山水田园诗,而是借诗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自身不幸的感叹。

他寓文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

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刘并作了序。

《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当时作者正在长安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

在天宝十四载(755)爆发了安史之乱,成为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上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唐代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以种树之道移之官理。

那么,在讲解上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下面学习啦了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以供大家阅读。

一、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习本文设事明理的写法。

2、积累文言词句,翻译时重点词句落实,掌握个别实词虚词的用法。

3、掌握文章运用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

二、知识链接
1、关于柳宗元其人:
柳宗元(773~819)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2.关于柳宗元的文
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

笔锋犀利,论证精确。

代表作《封建论》。

寓言:继承传统,并加以发展。

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

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

如《黔之驴》。

传记:继承传统,又有所创新。

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种树郭橐驼传》。

3.柳宗元的诗:幽峭疏淡,用功精细,苏轼认为柳诗在韦应物之上,说他的诗“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也就是杨万里所说“句淡雅而味深长”。

代表作有《江雪》、《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等。

4、《新学案》95页背景探寻。

三、自主学习与检测
完成《新学案》第95-96基础积累练习题。

四、合作探究——问题的生成与解决
1、翻译并研读课文:
①阅读1-2节,说说郭橐驼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是一个平凡、朴实、而具有丰富经验的植树能手。

)
②阅读第3节,讨论描写郭橐驼这一形象的手法。

(本节文字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来写郭橐驼具有丰富的植树经验。

郭橐驼的种树经验在于种树“不害其长”,不做“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的事。

而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与之截然相反。

)
③第4节,将郭橐驼种树之道“移之官理”,仍借郭橐驼之口,写出做官的道理,那么如何做官呢?(做官之人,要像种树那样,要顺应民众生活的要求,不要妨碍他们的生长,使他们得以“蕃生”,“安性”。

)
2、讨论此文的写作特点:
(1)、文章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答:文章运用了对比与映衬的表现手法,先谈养树,后论养人,以“种树”喻“治民”,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观点。

叙事语言简洁生动,是本文的一个突出特点。

如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仅用“甚善。

名我固当”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个性,这种“史笔”与“文辞”的兼美,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
(2)、文章都用了那些对比?
( 答案:(1)郭橐驼与其他种树者的对比; (2)其他种树者中过于疏懒者与过勤勉者之间的对比; (3)用种树之理与为官之理做对比。

)
3、小结(从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手法上进行总结)
(这是一篇传记,也是一篇寓言式的说理文。

文章通过记述郭橐驼的两段话,反映了当时官吏政乱令繁、骚扰百姓、使之不能安生的现实。

并且提出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即像郭橐驼种树那样,不妨碍
它们自然生长; ___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

)
(本文兼有传记文和寓言的特点,将两种文体熔为一炉。

就其历叙人物姓名、籍里、职业及对人物作正写反衬等笔法来看,是传记文格局;就其借种树之道以喻为官治民之道来看,则又是寓言性质。

这种融合,有助于叙议契合、事理相生。

请细加体会。

)
五、拓展延伸——延伸巩固看了高二上册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案的人还看:
1.
2.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