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锰超标水处理方案

合集下载

水中铁锰的去除方法

水中铁锰的去除方法

水中铁锰的去除方法随着工业和人类活动不断发展,水环境变得越来越受到污染。

其中,水中的铁锰污染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污染。

铁锰污染对水体造成的影响极大,不仅会影响水的口感和透明度,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因此,去除水中铁锰污染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水中铁锰的去除方法。

一、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一种常见的去除水中铁锰污染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依靠化学反应,将铁和锰沉淀下来,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的效果。

化学沉淀法一般需要将水中的铁锰离子与沉淀剂混合,形成难溶的沉淀物。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钙、氧化铝、氧化镁等。

化学沉淀法具有操作简单、投资低、去除效果好等优点。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沉淀剂对水质有影响、生成的沉淀物难以处理等。

因此,在使用化学沉淀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二、生物滤池法生物滤池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水中铁锰离子去除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在滤池中加入特定的微生物,使微生物吸附铁锰离子,从而去除污染。

生物滤池法一般需要通过控制滤池的操作条件来使微生物得以生存和繁殖,增加去除铁锰离子的效果。

生物滤池法具有去除效果好、操作简单、投资节约等优点。

但同时也存在着微生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滤池清洗困难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生物滤池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三、反渗透除铁锰法反渗透除铁锰法是一种利用反渗透技术将水中铁锰离子去除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水推向反渗透膜,使铁锰离子无法通过反渗透膜,从而达到除铁锰的效果。

该方法可以除去微小的铁锰离子,且无需使用化学药剂,对水质无影响。

反渗透除铁锰法具有除污效果好、无化学药剂、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但同时也存在着成本高、膜容易堵塞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反渗透除铁锰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四、其他方法除了上述三种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也可以用于去除水中的铁锰污染。

例如氧化法、电化学法等。

这些方法在去除铁锰污染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这些方法往往需要加入化学药剂,对水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注意控制化学药剂的投放量。

铁锰超标水处理方案

铁锰超标水处理方案

铁锰超标水处理方案【摘要】铁锰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内所需要的铁锰主要来源于食物和饮水。

然而,水中含铁量过多,也会造成危害。

据测定,当水中含铁锰的浓度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产生红褐色的沉淀物,生活上,能在白色织物或用水器皿,卫生器具上留下黄斑,同时还容易使铁细菌繁殖堵塞管道。

饮用水铁锰过多,会引起身体身体不适。

据美国,芬兰科学家研究证明,人体中铁过多对心脏有影响,甚至比胆固醇更危险。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规定,铁含量≤0.3㎎/L,锰含量≤0.1㎎/L,超过标准的原水须经除铁除锰处理。

长时间饮用含铁含锰量过高的水还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高铁高锰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才能饮用。

1.铁锰超标及对人体和生产的危害1.1 铁、锰都属于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岩石和土壤中都很常见,它们往往是一对伴生元素同时存在于天然水中,含铁的地表中或多或少含有一定量的锰。

铁锰含量如果超标管网水中会出现黑色颗粒,并伴有水黑或水黄现象。

1.2 饮用水含高浓度的铁、锰,可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胃肠道紊乱,大便失常。

长期饮用会出现慢性中毒症状,诱发肝硬化、骨质疏松、行走困难,严重者甚至出现肌肉震颤等症状。

1.3 在工业用水中,铁锰含量过高会使印染、造纸行业的产品质量下降。

在城市供水行业中,高浓度的铁锰的水源不但要增加净水设施,而且还会使制水成本升高,缩短输送管道的使用年限,降低出厂和管网水质,造成了一定程度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负面影响。

国家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对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的铁、锰指标进行限制:Fe≤0.3mg/L、Mn≤0.1mg/L,《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规定,铁含量≤0.3㎎/L,锰含量≤0.1㎎/L。

2.含铁锰废水分布及特点2.1含铁废水分布及特点:溶解于天然淡水中的铁含量变化很大,从每升几微克到几百微克,甚至超过1毫克。

煤矿废水除铁和锰的方法

煤矿废水除铁和锰的方法

煤矿废水除铁和锰的方法
煤矿废水是一种含有大量铁和锰的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煤矿废水除铁和锰的方法成为了煤矿废水处理的重要环节。

目前,煤矿废水除铁和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将化学药剂加入废水中,使废水中的铁和锰形成沉淀,从而达到除铁和锰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铁等。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效果稳定,但是需要大量的药剂,处理成本较高。

2. 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法是将废水通过活性炭床,利用活性炭对铁和锰的吸附作用,将铁和锰从废水中去除。

这种方法不需要化学药剂,处理成本较低,但是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处理效果受水质影响较大。

3. 氧化还原法
氧化还原法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废水中的铁和锰转化为可沉淀的物质,从而达到除铁和锰的目的。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化铁、过氧化氢等。

这种方法处理效果较好,但是需要控制氧化剂的用量,否则会对环境
造成二次污染。

4. 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的膜将废水中的铁和锰分离出来,从而达到除铁
和锰的目的。

常用的膜有反渗透膜、超滤膜等。

这种方法处理效果稳定,但是需要较高的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

总的来说,煤矿废水除铁和锰的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也可以采用多种
方法的组合,进行综合处理。

如何去除水中的铁和锰

如何去除水中的铁和锰

如何去除水中的铁和锰?
水中含有过量的铁和锰,不宜于生活饮用和工业生产。

这种水质
情况大都发生在地下水源。

去除水中铁的工艺,是由曝气、氧化反应和过滤等三部分组成。

水的pH值对二价铁的氧化反应速度影响很大,曝气充氧去除部分CO2,pH可提高到7.0以上,能获得二价铁良好的氧化反应和三价铁的絮
凝沉淀,然后经过滤予以去除。

但往往水中普遍含有少量的溶解性硅酸,这样水中的SiO(OH)-3离子强烈地吸附在三价铁的氢氧化物胶体表面,从而使三价铁的氢氧化物胶体凝聚困难,导致穿透滤层而影响除铁效果。

因此,广泛采用接触氧化法除铁。

此法是水经过曝气充氧后,通过滤料吸附除铁和接触氧化,并在滤料表面逐步生成具有催化活性的铁质滤膜,铁质活性滤膜又进一步起到除铁的作用。

接触氧化除铁利用了铁质活性滤膜的催化作用,从而大大加快了二价铁的氧化速度,更有效地除去水中的铁。

去除水中的锰,广泛采用接触氧化除锰工艺,使含有锰的水经曝
气后,通过滤层过滤,高价锰的氢氧化物便逐步吸附在滤料表面上,形成锰质滤膜,具有接触催化作用,从而大大加快氧化速度,水中二价锰也氧化为三价锰而被吸附去除。

但是水中铁、锰往往同时存在,而铁的氧化还原电位比锰要低,
这样二价铁对高价锰便成了还原剂,因此,大大阻碍了二价锰的氧化,只有水中基本上不存在二价铁的情况下,二价锰才能被氧化,所以在
水中铁、锰共存时,应先除铁后除锰。

当水中铁、锰含量较高时,需采用两级过滤处理。

工艺流程示图如下。

井水铁锰超标最简单处理

井水铁锰超标最简单处理

井水铁锰超标最简单处理1. 背景介绍在农村地区,许多居民依赖井水作为日常生活用水。

然而,由于农业活动、工业污染和人类活动等原因,井水中的铁和锰含量可能会超标。

铁和锰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种简单的处理方法,以降低井水中的铁和锰含量。

2. 铁和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铁和锰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摄入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1 铁的影响•铁超标可能导致水的颜色变红或棕色。

•过量铁摄入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和腹泻。

•长期摄入过量铁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2 锰的影响•锰超标可能导致水的颜色变黑或棕色。

•过量锰摄入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引发头痛、失眠和抑郁等症状。

•长期摄入过量锰可能导致锰中毒,严重时可能损害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

3. 最简单的处理方法针对井水中铁和锰超标的问题,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使用活性炭和沉淀剂。

3.1 活性炭的作用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吸附剂,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3.2 沉淀剂的作用沉淀剂是一种能够将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聚集成较大颗粒并沉淀下来的物质。

4. 处理步骤以下是使用活性炭和沉淀剂处理井水中铁和锰超标的步骤:4.1 准备材料和设备•活性炭:一定量的活性炭用于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沉淀剂:一定量的沉淀剂用于将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聚集成较大颗粒并沉淀下来。

•过滤器:用于过滤处理后的井水,去除沉淀剂和其他杂质。

4.2 混合活性炭和沉淀剂将适量的活性炭和沉淀剂混合均匀,以便在处理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吸附和沉淀的作用。

4.3 加入混合物到水中将混合好的活性炭和沉淀剂加入井水中,搅拌均匀,确保混合物与水充分接触。

4.4 静置和沉淀让水和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使沉淀剂能够将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聚集成较大颗粒并沉淀下来。

4.5 过滤处理后的水使用过滤器过滤处理后的井水,去除沉淀剂和其他杂质,确保水质更清洁。

5. 注意事项在进行井水铁锰超标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使用适量的活性炭和沉淀剂,避免过量使用。

地下水除铁锰方案

地下水除铁锰方案

除铁锰的水处理方案进水流量Q=50m³/h,工作压力为2-3公斤,PH=6.5处理后的出水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规定,铁含量≤0.3㎎/L,锰含量≤0.1㎎/L,处理后的水用于日常家用,采用锰砂过滤器对水中的铁离子和锰离子进水处理,处理工艺流程为曝气→接触氧化→吸附过滤→反洗。

一、工作原理除铁锰装置的工作原理:利用氧化方法将水中低价铁离子和低价锰离子氧化成高价铁离子和高价锰离子,再经过吸咐过滤去除,达到降低水中铁锰含量的目地。

滤料采用精制石英砂和精制锰砂。

精制锰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MnO2)它是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良好的催化剂。

精制锰砂中的MnO2的含量很高,其除铁效果非常理想,含铁锰地下水的PH值大于5.5与精制锰砂接触即可将Fe2+氧化成Fe3+,最后生成Fe(OH)3沉淀物经精制锰砂滤层后被去除。

所以精制锰砂层起着催化和过滤双层作用。

锰砂除铁机理,除了依靠它自身的催化作用外,还有在过滤时在精制锰砂滤料表面逐渐形成一层铁质滤膜作为活性滤膜,使能起催化作用。

活性滤膜是由R 型羟氢化铁R―FeO(OH)所构成,它能与Fe2+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并置换出等当量的氢离子。

Fe2+ +FeO(OH)=FeO(OFe) + +2H+结合到化合物中二价铁,能讯速地进行氧化和水解反应,又重新生成羟其氧化铁,使催化物质得到再生。

Fe0(OFe)+ +O2 +H2O=2FeO(OH)+H+新生成的羟基氧化铁作为活性滤膜物质又参与新催化除铁过程所以活性滤膜除铁过程是一个自动催化过程。

二、运行过程①.曝气根据水质情况采用深井水余压射流曝气或压缩空气曝气等方式,管道混合溶氧,稳定可靠。

曝气法一方面是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二是驱除CO2,以提高水的PH值,使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沉淀,然后再经过滤。

②.接触氧化滤料采用天然锰砂滤料,其具有催化和过滤双层作用。

天然锰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Mno2)它是将Fe2+氧化成Fe3+的良好催化剂。

井水铁锰超标怎么处理

井水铁锰超标怎么处理

井水铁锰超标怎么处理铁锰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内所需要的铁锰主要来源于食物和饮水。

然而,水中含铁量过多,也会造成危害。

据测定,当水中含铁锰的浓度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产生红褐色的沉淀物,生活上,能在白色织物或用水器皿,卫生器具上留下黄斑,同时还容易使铁细菌繁殖堵塞管道。

饮用水铁锰过多,会引起身体身体不适。

那么井水铁锰超标怎么处理呢?1、自然氧化法自然氧化法除铁除锰就是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地下水经过充分的曝气充氧后,将Fe2+氧化为Fe3+,并以氢氧化物沉淀的形式析出,再通过沉淀、过滤得以去除,自然氧化除锰时,由于Mn2+的氧化还原电位高于Fe2+,所以在pH9.0时,氧化速率才明显加快,而一般地下水的pH值为6.O~7.5,仅靠曝气散除C02以提高pH值的常规方法很难将水的pH提高到9.O因此从60年代起逐步被接触氧化法所代替。

2、接触氧化法地下水经曝气后,直接进入滤池过滤,随着运行时间的加长,滤料上逐步被铁锰氧化物包覆而形成对地下水中Fe2+、M铲+的氧化有自催化作用的“活性滤膜”。

接触氧化法就是指通过活性滤膜的催化氧化作用将Fe2+、Mn2+氧化的工艺过程。

接触氧化法是对自然氧化法的一大改进。

简化了自然氧化法的工艺流程,提高了除铁除锰的效果和稳定性,但除铁效果较好,但除锰效果较差,除锰机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尤其是当水中有铁锰的络合物时。

地下水中铁锰共存时,一般先除铁后除锰,在铁锰含量都比较低的情况下(原水含铁浓度2mg/L,含锰浓度1.5mg/L),单级接触氧化除铁除锰工艺可以同时去除铁锰;当原水铁锰含量较高时(含铁浓度10mg/L,含锰浓度3mg/L),需要采用两级接触氧化除铁除锰工艺才能完成铁锰的去除。

3、物法生物法是我国八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地下水除铁除锰新方法,即利用铁细菌生物氧化作用,以期对难以氧化的锰获得良好去除效果,并迸一步降低工程投资及制水成本。

生物法的一些优势使其成为地下水除铁除锰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地下井水铁锰超标处理办法

地下井水铁锰超标处理办法

地下井水铁锰超标处理办法自然氧化法自然氧化法除铁除锰就是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地下水经过充分的曝气充氧后,将Fe2+氧化为Fe3+,并以氢氧化物沉淀的形式析出,再通过沉淀、过滤得以去除,自然氧化除锰时,由于Mn2+的氧化还原电位高于Fe2+,所以在pH>9.0时,氧化速率才明显加快,而一般地下水的pH值为6.O~7.5,仅靠曝气散除C02以提高pH值的常规方法很难将水的pH提高到9.O 以上,所以除锰必须另外投加碱。

自然氧化法工艺通常由曝气、反应沉淀、过滤组成,其特点是:工艺过程复杂,设备庞大,处理效果不稳定,工程投资高。

因此从60年代起逐步被接触氧化法所代替。

臭氧氧化法臭氧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可以在比较低的pH(6.5以下)和无催化的条件下,使水中的二价铁和锰完全氧化。

研究表明,当地下水中含有自然有机质(NOM)腐殖质和富里酸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臭氧氧化效果。

并且在用臭氧进行水处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臭氧的投加量,若臭氧过量,会使水中的二价锰被氧化为高锰酸根而使水呈现粉红色,还需要进行还原过滤,从而增加处理难度。

另外水源中的溴化物与臭氧生成溴酸盐是危险反应,大量资料已证明溴酸盐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

臭氧的主要特性是反应迅速,无持续性。

而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当含铁锰的地下水较为浑浊时,臭氧与水的混合如不充分,则会大大降低臭氧对铁锰的氧化作用。

另外目前臭氧发生装置昂贵、操作复杂,耗电量大,运行费用高。

二氧化氯氧化法二氧化氯氧化性远远大于氯气,对水中二价铁和二价锰能迅速氧化,形成不溶性沉淀。

一般与水接触反应5min以后,用孔径O.45um滤纸能把这些氧化物滤除99%以上。

二氧化氯在水处理过程中一般不与水中的有机物氯化形成氯代副产物(DBPs),也不与氨氮反应。

因此常用来作为水处理预氧化的首选氧化剂。

本研究也是在此基础上,以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来探讨去除水中铁锰的技术参数和控制条件。

天然锰砂滤料锰砂滤料是选用块状锰矿和天然锰砂作原料,经破碎筛选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锰超标水处理方案【摘要】铁锰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内所需要的铁锰主要来源于食物和饮水。

然而,水中含铁量过多,也会造成危害。

据测定,当水中含铁锰的浓度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产生红褐色的沉淀物,生活上,能在白色织物或用水器皿,卫生器具上留下黄斑,同时还容易使铁细菌繁殖堵塞管道。

饮用水铁锰过多,会引起身体身体不适。

据美国,芬兰科学家研究证明,人体中铁过多对心脏有影响,甚至比胆固醇更危险。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规定,铁含量≤0.3㎎/L,锰含量≤0.1㎎/L,超过标准的原水须经除铁除锰处理。

长时间饮用含铁含锰量过高的水还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高铁高锰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才能饮用。

1.铁锰超标及对人体和生产的危害1.1 铁、锰都属于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岩石和土壤中都很常见,它们往往是一对伴生元素同时存在于天然水中,含铁的地表中或多或少含有一定量的锰。

铁锰含量如果超标管网水中会出现黑色颗粒,并伴有水黑或水黄现象。

1.2 饮用水含高浓度的铁、锰,可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胃肠道紊乱,大便失常。

长期饮用会出现慢性中毒症状,诱发肝硬化、骨质疏松、行走困难,严重者甚至出现肌肉震颤等症状。

1.3 在工业用水中,铁锰含量过高会使印染、造纸行业的产品质量下降。

在城市供水行业中,高浓度的铁锰的水源不但要增加净水设施,而且还会使制水成本升高,缩短输送管道的使用年限,降低出厂和管网水质,造成了一定程度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负面影响。

国家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对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的铁、锰指标进行限制:Fe≤0.3mg/L、Mn≤0.1mg/L,《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规定,铁含量≤0.3㎎/L,锰含量≤0.1㎎/L。

2.含铁锰废水分布及特点2.1含铁废水分布及特点:溶解于天然淡水中的铁含量变化很大,从每升几微克到几百微克,甚至超过1毫克。

这主要取决于水的氧化还原性质和pH值。

在还原性条件下,二价铁占优势;在氧化性条件下,三价铁占优势。

二价铁的化合物溶解度大。

二价铁进入中性的氧化性条件的水中,就逐渐氧化为三价铁。

三价铁的化合物溶解度小,可水解为不溶的氢氧化铁沉淀。

三价铁只有在酸性水中溶解度才会增大,或者在碱性较强而部分地生成络离子如Fe(OH)宮时,溶解度才有增加的趋势。

因此,在pH值约为6~9的天然水中,铁的含量不高。

只有在地下水中,在主要由地下水补给的河段中,以及在湖泊底层水中才有高含量的铁。

海洋中铁的平均值为2微克/升。

工厂排放的含铁废水酸性很强时,铁含量很高;含铁废水排入天然水体,往往由于酸性降低,产生三价的氢氧化铁沉淀。

新生成的胶体氢氧化铁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河流中能吸附多种其他污染物,而被水流带到流速减慢的地方,如湖泊、河口等处,逐渐沉降到水体底部。

在水体底部的缺氧条件下,由于生物作用,三价铁又被还原为易溶的二价铁,其他污染物随铁的溶解而重新进入水中。

2.1含锰废水分布及特点:钢铁企业的外排废水中锰浓度相对较高,必须进行深度处理。

锰代镍生产不锈钢工艺突破后,电解金属锰的需求量猛增。

95%以上的电解锰生产企业是用碳酸锰矿为原料,采用酸浸、复盐电解制锰工艺,在电解锰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主要废水污染源是钝化废水、洗板废水、车间地面冲洗废水、滤布清洗废水、板框清洗废水、清槽废水、渣库渗滤液、厂区地表径流和电解槽冷却水等。

每生产1t电解锰,大约排放工业废水350t。

锰矿石矿井水的一大特点是锰离子含量高。

矿井水中的锰是由岩石和矿物中锰的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及硅酸盐等溶解于水所致。

氧化过程中锰迁移于水中生成Mn2﹢,因此矿井水中锰主要以Mn2﹢形式存在。

矿山开采过程中,从井下排出大量废水废石,污染了河流,占用了大量农田、山林、草场,破坏了生态平衡。

2.3.铁锰废水的处理难度:水中锰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然而Mn2﹢在中性条件下的氧化速率很慢,难以被溶解氧氧化为二氧化锰。

一般来说,在pH 值>7.0时,地下水中的Fe2﹢的氧化速率已较快,相同的pH值条件下,Mn2﹢的氧化要比Fe2﹢慢得多,因而水中锰的去除比铁要困难得多。

在pH值>9.0时,Mn2﹢的氧化速率才明显加快,溶解氧才能迅速地将Mn2﹢氧化成MnO2析出,因而最初常通过投加碱性物质提高水的pH值或投加强氧化剂等加快Mn2﹢氧化速率的化学方法除锰。

3.铁锰废水处理方案铁锰含量过高的水一般都利用在催化剂(如锰砂)的作用下将溶解状态的二价铁或二价锰分别氧化成不溶解的三价铁或四价锰的化合物,利用锰砂过滤器的反冲洗功能达到去除净化的目的。

3.1除铁工艺:地下水中的铁,一般是以二价铁离子状态(Fe2+)存在。

当加入氧气时,氧与水中二价铁反应,使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Fe3+),并呈深黄色胶体状态,当这些胶体状态的铁遇到细小的孔隙,便难于通过,即会累积于过虑物表面,并在滤料颗粒表面生成具有接触催化活性的铁质滤膜,这种滤膜可以充分吸附三价铁,最后去除水中过量的铁,使其满足用水要求。

其主要反应式如下:Fe2++FeO(OH)→FeO(OFe)++H+ FeO(OFe)++O2+H2O→FeO(OH)+H+滤料的成熟期,与地下水的水质,特别是水中含铁量、滤料的粒径、滤层的厚度、滤速等因素有关。

水中含铁量在≤10mg/L时,抽水过滤持续到2~3天;含铁量在10~20mg/L时,需持续抽水到7天左右。

滤料的滤速为10~15m/h时,可以达到除铁效果;如果需要除锰滤速为≤6m/h,才能达到除锰目的。

3.2除锰工艺:(1)碱化除锰法最初采用的除锰方法是将石灰、NaOH等碱性物质投加到含锰废水中,把待处理水的pH值提高到9.5以上,Mn2﹢在溶解氧的作用下迅速地氧化为MnO2析出,从而达到除锰的目的。

(2)强氧化剂除锰法采用氧化能力较强的氧化剂是欧洲和美国普遍使用的除锰方法。

一般常选用高锰酸钾、二氧化氯和氯气等强氧化剂。

(3)接触氧化除锰法20世纪70年代,在接触氧化除铁的基础上发展了天然锰砂接触氧化除锰工艺。

天然锰砂接触氧化除锰工艺较为简单,锰砂相关内容: 原水经简单曝气后直接进入滤池,水中的Mn2﹢被锰砂吸附氧化去除,无需投加化学药剂,管理方便,处理效果稳定,4)生物除锰法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微生物对铁锰的氧化作用,但是把微生物引入到地下水除锰领域的历史并不长。

生物法除铁、除锰作为一种新的工艺也开始在一些国家研究推广,如法国、德国、保加利亚等国家都有应用,均取得良好效果。

4.地下水铁锰超标处理地下水中的铁和锰超标主要存在铁超标或铁锰同时超标两种形态,除铁一般采用接触氧化法或曝气氧化法,除锰一般采用接触氧化法,曝气氧化法除铁系指原水经曝气后充分溶氧和散除CO2,提高pH值,水中的Fe2 全部或大部分氧化为Fe3 ,进入滤池过滤;接触氧化法除铁(除锰)系指原水经曝气溶氧后未经完全氧化很快进入滤池,滤料经过一定的成熟期后在其表面形成铁质(或锰质)活性滤膜,利用活性滤膜的催化作用进行除铁(除锰)。

铁、锰超标的地下水水质千差万别,因此除铁、除锰工艺流程的选择,应掌握水处理较详细的原水水质资料,有条件的应进行除铁除锰试验,无条件试验时应参照原水水质相似水厂的经验进行选择。

铁锰共存时,原水含铁量低于 2.0~5.0mg/L(由于水质的不同,北方可采用2.0、南方可采用5.0)、含锰量低于1.5mg/L,单级过滤一般可同时去除铁和锰,当水中铁锰含量超过上述值时,铁将明显干扰除锰,应采取先除铁后除锰的工艺,并严格控制一级除铁效果。

地下水中除铁、锰的工艺流程及设计方案因地下水中含铁、含锰、及其pH值的高低、处理水量的大小不同而不同。

当水中含铁量<10mg/L,pH=5.5时,设计为一次曝气、一级过滤;当水中含铁量10~20mg/L、pH=5.5时,设计为一次曝气、二级串联过滤;当水中含铁锰均要去除时,原则上先除铁后除锰;当水中含铁、锰量比较低、pH值较高时,可以采用加大罐体直径,减慢滤速,用单级过滤予以去除。

当被除铁、除锰的原水pH值<6.8时,需向原水加碱或石灰拌搅成碱化溶液,提高pH值后,才能把水中的锰离子去除。

当水中含二氧化碳时,应首先将原水进行一次或二次曝气,去除水中的侵蚀性二氧化碳,再除铁、锰。

目前针对铁锰超标的地下水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专业的除铁除锰装置进行除铁锰经过广东省内特别是湛江地区1000多个事业单位、工矿企业、学校、医院、部队、宾馆等的应用实践,处理后的地下水水质完全达到了饮用或生产要求,受到了应用单位的好评。

5. 除铁除锰装置使用注意事项除铁除锰装置对滤料和承托层的选择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滤料化学成份稳定性、机械强度、颗粒级配、厚度等,如果设计不合理,会直接关系到处理效果。

5.1、滤料的选择地下水除铁锰最常用的滤料有天然锰砂。

锰砂呈黑色,要求二氧化锰含量一般在40~50%,粒径0.6~2.0mm,磨损率<0.54%,破碎率<0.23%,堆比重1.8g/cm3,孔隙率>50%。

除此之外,还常用天然石英砂、砂砾石,分别作滤料和承托层。

石英砂要求粒径0.5~1.2mm,二氧化硅含量>98.5%,盐酸可溶率<1.5%,含泥量<0.04%,比重>2.55g/cm3,磨损率<0.4%,孔隙率>43%,破碎率<0.8%,堆比重1.75g/cm3。

以上两种滤料具有机械强度高、吸附能力强、化学成份稳定、不含对人体健康有害和有毒的物质成份。

5.2、滤料和承托层的厚度滤料和承托层的厚度根据原水中水质和目标水质要求而确定。

后者尚需按不同颗粒级配设置多层。

5.3、滤层的反冲洗及时间控制滤层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会渐被铁泥堵塞,滤层的水头损失随之不断增长。

这时如果不及时对滤层反冲洗,会使罐体压力加大,流量变小,直接影响过滤效果。

一般对滤层的反冲洗,用反向水流自下而上进行冲洗。

通常用滤后水塔水或原井水反冲。

每次反冲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完成。

如果反冲洗超过一定限度,便有可能使滤料表面的活性滤膜受到破坏,从而降低滤层的除铁能力,所以滤层的反冲洗时间不宜过长。

滤层反冲洗间隔的长短视原水中被处理铁、锰含量高低而定。

当水中含铁量较高时,滤层过滤持续24小时/天,间隔1~2天,反冲一次;当水中含铁量较低时,滤层过滤间歇、不连续,间隔可延到5~7天,反冲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