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养殖场记录档案
养蜂实践教学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蜜蜂养殖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蜜蜂养殖的原理、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组织了本次养蜂实践教学活动。
二、活动目的1. 使学生了解蜜蜂的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以及蜂群结构;2. 掌握蜜蜂养殖的基本技术,如蜂群饲养、病虫害防治、蜜源选择等;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4. 提高学生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和关注。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10月20日活动地点:我校农业实践基地蜜蜂养殖区四、活动内容1. 蜜蜂生物学知识讲解2. 蜂群饲养技术操作3. 病虫害防治实践4. 蜜源选择与利用5. 蜂产品加工与利用五、活动过程1. 蜜蜂生物学知识讲解在活动开始的第一天,我们邀请了蜜蜂养殖专家为同学们讲解蜜蜂的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和蜂群结构。
专家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使同学们对蜜蜂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2. 蜂群饲养技术操作在第二天,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蜂群饲养技术操作。
首先,同学们学习了如何搭建蜂箱、安装巢础,然后进行了蜂群转移、蜂群调整等操作。
通过实践,同学们掌握了蜂群饲养的基本技能。
3. 病虫害防治实践在第三天,我们组织同学们进行了病虫害防治实践。
同学们学习了如何识别病虫害,掌握了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
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亲自操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4. 蜜源选择与利用第四天,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附近的蜜源植物。
通过实地考察,同学们了解了蜜源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以及蜜蜂采集蜜源的过程。
此外,同学们还学习了如何根据蜜源植物的生长周期调整蜂群饲养策略。
5. 蜂产品加工与利用在活动的最后一天,同学们参观了蜂产品加工车间,了解了蜂产品的加工流程。
随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了蜂蜜、蜂花粉等产品。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对蜂产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表 畜禽养殖代码: 名称 养殖品种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表畜禽养殖代码:蜜蜂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表畜禽养殖代码:畜禽(蜜蜂)养殖场(小区)备案汇总表注:蜜蜂养殖场(小区)不填写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编号。
畜禽养殖场(小区)养殖档案单位名称:畜禽养殖代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编号:畜禽种类:(一)畜禽养殖场(小区)平面图(由畜禽养殖场自行绘制)(二)畜禽养殖场(小区)免疫程序(由畜禽养殖场填写)(三)生产记录(按日或变动记录)注:1.栏舍号:填写畜禽饲养的圈、舍、栏的编号或名称。
不分圈、舍、栏的的此栏不填。
2.时间:填写出生、调入、调出和死淘的时间。
3.变动情况(数量):填写出生、调入、调出和死淘的数量。
调入的需要在备注栏注明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编号,并将检疫证明原件粘贴在记录背面。
调出的需要在备注栏注明详细的去向。
死亡的需要在备注栏注明死亡和淘汰的原因。
4.存栏数:填写存栏总数,为上次存栏数和变动数量之和。
(四)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记录注:1.养殖场外购的饲料应在备注栏注明原料组成。
2.养殖场自加工的饲料在生产厂家栏填写自加工,并在备注栏写明使用的药物饲料添加剂的详细成分。
(五)兽药使用记录(六)消毒记录注:1.时间:填写实施消毒的时间。
2.消毒场所:填写圈舍、人员出入通道和附属设施等场所。
3.消毒药名称:填写消毒药的化学名称。
4.用药剂量:填写消毒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浓度。
5.消毒方法:填写熏蒸、喷洒、浸泡、焚烧等。
(七)免疫记录栏舍号:动物批号:注:1.动物批号:指日龄相同(近)的同种动物,一般用动物出生日期或调入日期标示。
一张表只能记录同一批动物的免疫情况。
2.栏舍号:填写动物饲养的圈、舍、栏的编号或名称。
不分圈、舍、栏的的此栏不填。
3.批号:填写疫苗的批号。
4.数量:填写同批次免疫畜禽的数量,单位为头、只。
5.免疫方法:填写免疫的具体方法,如喷雾、饮水、滴鼻点眼、注射部位等方法。
6.免疫次数:指对同个动物用同种疫苗重复免疫的次数。
7.备注:记录本次免疫中未免疫动物的耳标号。
蜜蜂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蜜蜂养殖、运输、销售和利用行为,保护蜜蜂资源,维护蜜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蜜蜂养殖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蜜蜂养殖、运输、销售和利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蜜蜂养殖、运输、销售和利用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蜜蜂资源,防止蜜蜂病虫害,提高蜜蜂养殖效益。
第四条国家鼓励蜜蜂养殖业的科技创新,推广蜜蜂养殖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蜜蜂养殖水平。
第五条国家农业、林业、市场监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蜜蜂养殖、运输、销售和利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蜜蜂养殖第六条蜜蜂养殖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合法的身份证明;(二)了解蜜蜂养殖技术;(三)具备蜜蜂养殖所需的场地、设备和技术条件;(四)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第七条蜜蜂养殖者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一)合理选择蜜蜂品种,优先选择适应性强、抗病力好的品种;(二)科学饲养管理,保持蜂群健康;(三)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清除病弱蜂;(四)合理利用蜜蜂资源,提高蜜蜂养殖效益;(五)保护蜜蜂栖息环境,防止环境污染。
第八条蜜蜂养殖者应当建立蜜蜂养殖档案,记录以下信息:(一)蜂种、数量;(二)饲养管理措施;(三)病虫害防治情况;(四)产品销售情况。
第九条蜜蜂养殖者应当定期接受农业、林业等部门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三章蜜蜂运输第十条蜜蜂运输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运输工具应当符合卫生要求,保持清洁、干燥;(二)运输过程中应当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三)运输过程中应当防止蜜蜂逃逸、伤亡和病虫害传播;(四)运输距离较远的,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第十一条蜜蜂运输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合法的身份证明;(二)了解蜜蜂运输技术;(三)具备蜜蜂运输所需的场地、设备和技术条件;(四)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第十二条蜜蜂运输者应当建立蜜蜂运输档案,记录以下信息:(一)运输时间、地点、路线;(二)运输工具、装载量;(三)运输过程中采取的防护措施;(四)运输后蜜蜂健康状况。
养殖蜜蜂管理制度板本

养殖蜜蜂管理制度板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养殖蜜蜂行为,保护蜜蜂资源,促进蜜蜂产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类蜜蜂养殖单位及个人,包括养殖场、蜂农、养蜂专业合作社等。
第三条养殖蜜蜂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经营,保护蜜蜂资源,促进蜜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养殖蜜蜂单位及个人应当建立健全养殖蜜蜂管理制度,加强蜜蜂养殖技术创新,提高养殖效益。
第二章养殖蜜蜂登记管理第五条养殖蜜蜂单位及个人应当依法进行蜜蜂登记,按照要求填写蜜蜂登记表,实时更新蜜蜂信息。
第六条养殖蜜蜂单位应当建立蜜蜂档案,包括蜜蜂基本信息、养殖环境、疫病防控等内容,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七条养殖蜜蜂单位及个人应当定期对蜜蜂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蜜蜂疾病。
第八条养殖蜜蜂单位应当建立蜜蜂损亡报告制度,对蜜蜂损亡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和报告。
第三章养蜜蜂环境管理第九条养殖蜜蜂单位应当建立合理的蜜蜂养殖场地,保障蜜蜂的生存和生长环境。
第十条养殖蜜蜂单位应当加强蜂箱、蜂架等设施的维护,保持蜜蜂居住环境的整洁和舒适。
第十一条养殖蜜蜂单位应当加强蜜蜂蜂食品质量管理,确保蜜蜂得到充足、优质的蜂蜜和花粉。
第十二条养殖蜜蜂单位应当建立蜜蜂环境监测系统,定期监测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及时调整养殖措施。
第四章蜂群健康管理第十三条养殖蜜蜂单位及个人应当加强蜜蜂疾病防控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蜜蜂疾病,防止疾病扩散。
第十四条养殖蜜蜂单位应当建立蜜蜂疫情报告制度,对蜜蜂疫情情况进行严格监测和报告。
第十五条养殖蜜蜂单位应当定期进行蜜蜂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蜜蜂疾病隐患,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第十六条养殖蜜蜂单位应当加强对蜂蜜的质量检测,杜绝假冒伪劣蜂蜜的出现。
第五章养蜜蜂食品安全管理第十七条养殖蜜蜂单位应当做好蜜蜂产品的安全卫生管理,保障蜜蜂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八条养殖蜜蜂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得生产或销售假冒伪劣蜜蜂产品。
解读动物产地检规程疫2

产地检疫规程讲义一、动物产地检疫规程、法定主体、法定人员1. 动物产地检疫规程:目前,农业部先后制定并发布了生猪、反刍动物、家禽、马属动物、跨省调运种禽、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蜜蜂、犬、猫、兔等10个产地检疫规程。
2. 法定主体:2.1 产地检疫的概念:是指动物及其产品在离开饲养、生产地之前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派官方兽医所进行的到现场或指定地点实施的检疫。
2.2 动物产地检疫的法定主体:《动物防疫法》第八条和第四十一条明确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实施检疫,因此,动物卫生监督所属于法定授权组织,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3. 动物产地检疫的法定人员:《动物防疫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具体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
所谓官方兽医,是指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并经兽医主管部门任命的,负责出具检疫等证明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
目前我市具有出证资格的检疫人员403人,(其中出具A证40人、B证363人),2014年底因调动、退休、死亡注销8人(其中A证1人、B证7人),现在我市实际有出证人员395人。
2015年2月,省兽医局公示我市新增官方兽医193人。
下一步,对新增人员进行申请登记,上报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备案公示,依法取得出证资格,全市动物检疫人员队伍进一步充实。
二、产地检疫规程(一)适用范围10个《产地检疫规程》适用范围1.《生猪产地检疫规程》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猪(含人工饲养的野猪)的产地检疫及省内调运种猪的产地检疫。
合法捕获的野猪的产地检疫参照本规程执行。
2. 《反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适用范围:牛、羊、鹿、骆驼。
3. 《家禽产地检疫规程》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家禽(含人工饲养的同种野禽)的产地检疫及省内调运种禽或种蛋的产地检疫。
合法捕获的同种野禽的产地检疫参照本规程执行。
4. 《马属动物产地检疫规程》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马属动物(含人工饲养的同种野生马属动物)的产地检疫。
蜜蜂动物实验报告单(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蜜蜂的行为特点,了解其生活习性。
2. 探究蜜蜂的社交行为,分析其群体合作机制。
3. 学习实验动物饲养与管理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蜜蜂(Apis mellifera)2. 实验仪器:实验箱、放大镜、量杯、温度计、湿度计、饲料等3. 实验试剂:蜂蜜、糖水、盐水等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蜜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 实验步骤:(1)观察蜜蜂的生活习性:观察蜜蜂在实验箱内的活动规律,记录其觅食、筑巢、繁殖等行为。
(2)探究蜜蜂的社交行为:观察实验组蜜蜂在实验箱内的群体合作现象,如分工、信息传递等。
(3)分析蜜蜂的群体合作机制: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如调整温度、湿度、饲料等,观察蜜蜂的行为变化,分析其群体合作机制。
(4)饲养与管理:记录实验过程中蜜蜂的存活率、繁殖情况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蜜蜂的生活习性实验结果显示,蜜蜂在实验箱内表现出明显的觅食、筑巢、繁殖等行为。
觅食时,蜜蜂会飞出实验箱,寻找食物源;筑巢时,蜜蜂会将花粉和蜜等物质带回实验箱,共同筑巢;繁殖时,蜜蜂会进行交配,产生后代。
2. 探究蜜蜂的社交行为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蜜蜂在实验箱内表现出明显的群体合作现象。
蜜蜂分工明确,有的负责觅食,有的负责筑巢,有的负责照顾幼虫。
此外,蜜蜂之间通过触角接触进行信息传递,共同完成群体任务。
3. 分析蜜蜂的群体合作机制实验结果显示,温度、湿度、饲料等条件对蜜蜂的群体合作机制有一定影响。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蜜蜂的群体合作效果较好;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下,蜜蜂的群体合作效果较差。
此外,饲料种类也对蜜蜂的群体合作产生影响。
在含有丰富营养的饲料条件下,蜜蜂的群体合作效果较好。
4. 饲养与管理实验过程中,实验组蜜蜂的存活率为90%,对照组蜜蜂的存活率为80%。
实验组蜜蜂的繁殖情况较好,幼虫成活率较高。
五、实验结论1. 蜜蜂在实验箱内表现出明显的觅食、筑巢、繁殖等行为。
蜜蜂的成长自然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蜜蜂的成长过程1. 受精卵蜜蜂的成长过程始于受精卵。
受精卵是由蜂王与雄蜂交配后,在蜂王体内结合形成的。
蜂王产卵时,受精卵会从蜂王体内排出,落入蜂巢。
2. 蜜蜂幼虫受精卵落入蜂巢后,会经过数小时的孵化,变成幼虫。
蜜蜂幼虫生活在蜂巢的幼虫室中,幼虫室由蜂蜡构成,为幼虫提供温暖、湿润的生活环境。
3. 蜜蜂幼虫的饮食蜜蜂幼虫的饮食由蜂王浆和蜂蜜组成。
蜂王浆是蜂王分泌的一种特殊物质,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幼虫成长发育的重要食物。
蜂蜜则是由工蜂采集花蜜、花汁等物质,经过加工而成的甜性物质。
4. 蜜蜂幼虫的发育阶段蜜蜂幼虫在蜂巢中度过大约7-10天的时间,经历3个发育阶段:卵、幼虫和蛹。
在幼虫阶段,幼虫通过不断进食蜂王浆和蜂蜜,逐渐成长。
5. 蜜蜂幼虫的变态在幼虫阶段后期,幼虫会进行变态。
变态是指昆虫从幼虫阶段发育成成虫的过程。
蜜蜂幼虫在变态过程中,会经历一个短暂的蛹期。
6. 蜜蜂蛹蜜蜂蛹是蜜蜂幼虫变态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在蛹期,蜜蜂幼虫会分泌出一种叫做蜂蜡的物质,用蜂蜡包裹自己,形成蛹。
蛹在蜂巢中度过大约8-12天的时间。
7. 蜜蜂成虫蜜蜂蛹经过一段时间后,会羽化成成虫。
成虫蜜蜂分为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
蜂王是蜂群的核心,负责产卵;工蜂负责采集花蜜、花汁等物质,加工成蜂蜜,并承担蜂巢的清洁、防御等任务;雄蜂负责与蜂王交配。
二、蜜蜂的生活习性1. 蜜蜂的巢穴蜜蜂的巢穴由蜂蜡构成,称为蜂巢。
蜂巢具有多个功能:幼虫室、蜂王产卵室、仓库等。
蜂巢的位置一般选择在树洞、墙壁裂缝等隐蔽、温暖的地方。
2. 蜜蜂的采集蜜蜂采集花蜜、花汁等物质是蜂群生存的基础。
工蜂在采集过程中,会分泌出一种叫做信息素的物质,传递给其他工蜂,告知它们花蜜的位置。
3. 蜜蜂的防御蜜蜂具有强烈的防御意识。
当蜂巢受到攻击时,工蜂会立即发起攻击,用螫针蜇伤入侵者。
蜂王和雄蜂在交配季节也会表现出强烈的防御行为。
4. 蜜蜂的繁殖蜜蜂的繁殖主要依靠蜂王。
云田镇蜜蜂养殖调研报告

为了了解我镇蜜蜂养殖发展现状,掌握我镇蜜蜂养殖业发展状况,现对许瑞岐蜜蜂养殖户的养殖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养殖户基本情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该养殖户在云田镇李家门村老庄社,养殖场地占地300平方米,现有蜜蜂65箱(其中洋蜂40箱,土蜂25箱),摇蜜器两套,办公室一间,面积 30平方米,工作间两间,面积50平方米。
2、养殖资金投入情况
该养殖户蜜蜂养殖一年需要白砂糖为1500斤,折合人民币约6000元。
3、养殖收入情况
该养殖户蜂蜜年产量达到4000斤,折合人民币约95000元(土蜂蜂蜜30元/斤,洋蜂蜂蜜20元/斤)。
二、我镇发展蜜蜂养殖的有利条件
1、气候适宜
我镇海拔1700----2200米,年平均气温7.7℃,日照时数2292小时,降雨量400毫米左右,属黄土高原沟壑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小,适宜蜜蜂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