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账单1
四川省乐山市四小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组 20妈妈的账单教案1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20妈妈的

作
业
设
计
小灵通练习
板
书
设
20.妈妈的账单
?“0>60"
一份账单 万分羞愧 无价亲情
计
教
学
后
记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讨论交流)
【备课资料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2.大胆想象,鼓励大胆地创编,写一个想象故事。
3。通过自读、互读、互赏、互改,完成习作修改.
4。开辟“想象岛"专栏,分享习作。
▶教学重难点
鼓励大胆地创编,写一个想象故事;通过自读、互读、互赏、互改,完成习作修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回顾所学内容,感受想象的奇妙,有意识地创编想象故事。
“唉!”一声幽幽的叹息响起,小土豆自言自语地说,“我得给自己换个地方,这里太贫瘠了。”
说完,它奋力挣脱开和同伴们绑在一起的根.可是,它没有脚,根本走不了,所以它只好在土地里滚来滚去。由于它的根部有伤口,这坚硬的泥巴硌得它生疼.
“疼!”它忍不住叫出了声。
“谁?”它的叫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土豆爷爷,“咦,小土豆,你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
可是,小土豆根本听不进土豆爷爷的话,它从这个地方滚到那个地方,又从那个地方滚到其他地方,总也找不到满意的住所。
有一天,农夫在挖土时,发现一个皱巴巴的、失去了水分的小土豆。
“嘿!这个土豆还有什么用!”说完,他拾起这个小土豆,一下子扔到了田埂上。
【设计意图】筛选出较难的题目,学生先阅读和思考,教师再示范并引导他们打开想象之门和写作思路,消除畏难情绪,激发其写作兴趣,同时强调想象的奇妙和主题的新颖。
小学三年级语文《妈妈的账单》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妈妈的账单》原文及教案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
有时他得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
商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账单要经办,彼得经常被派去把这些账单送往邮局寄走。
他逐步觉得自己似乎也成了一个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账单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
一天,妈妈发现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账单,上面写着: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在花园协助大人干活20芬尼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共计:60芬尼彼得的母亲仔细地读了一遍,然后收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想要的报酬。
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口袋里时,突然发现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
他把账单展开读了起来:彼得欠她的母亲如下款项: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共计:0芬尼。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上衣口袋。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妈妈的账单》教案【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和质疑的水平,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1、板书“060”2、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3、(在算式下方打一个问号)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
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设计意图:利用特殊算式设下悬念,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循导自学,整体感受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平时你是怎么学习这类课文的?2、结合学生的发言梳理引导(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议一议)。
《妈妈的账单》作文

《妈妈的账单》作文
今天放学回来,注意到桌上有一张纸,上面写着几个大字,让我很纳闷。
我凑近一看,原来是妈妈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好长,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很多东西,什么菜钱、水费、电费……还有一个是爸爸的加油钱。
我侧着脑袋,费了好大力气才看懂,那些
数字好像在跳现代舞一样,眼花缭乱。
妈妈说,这些钱都是为了我们家,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不过,我总觉得,妈妈的账单上没有写我的玩具钱!
我悄悄地把账单藏起来,奔回房间里玩我的玩具。
我有一辆小汽车,一辆紫色的跑车,还有一个毛绒小熊。
它们陪伴着我,给我带来很多快乐。
只可惜,我突然又想起,我的玩具也是妈妈用她辛苦赚来的钱买的。
妈妈的账单上没有写玩具钱,难道她只是把我的快乐埋在心里了吗?
我想,妈妈一定很爱我们,她赚这么多钱都是为了我们。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我也能赚钱,给妈妈买很多很多礼物,让她开心快乐!。
《妈妈的账单》教案及反思

《妈妈的账单》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幼儿学会理财,懂得珍惜金钱。
二、教学内容:1. 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照顾幼儿、做饭、打扫家务等。
2. 幼儿观察妈妈的一天,记录下妈妈的付出。
3. 制作妈妈的账单,幼儿进行表达和创作。
4. 学习理财知识,懂得节约和珍惜金钱。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了解妈妈的付出。
2. 记录法:让幼儿用绘画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妈妈的付出。
3. 创作法:让幼儿制作妈妈的账单,培养幼儿的表达力和创造力。
4. 讨论法: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准备:1. 纸张、画笔、剪刀、胶水等绘画材料。
2. 妈妈的账单模板。
3. 理财知识相关素材。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让幼儿意识到妈妈的辛苦。
2. 观察妈妈的一天:让幼儿观察妈妈的一举一动,了解妈妈的付出。
3. 记录妈妈的付出:让幼儿用绘画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妈妈的付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制作妈妈的账单:让幼儿根据记录的内容,制作一份妈妈的账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5. 交流分享:引导幼儿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6. 学习理财知识:让幼儿了解理财的重要性,学会节约和珍惜金钱。
7. 总结反思: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妈妈的感激之情,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和帮助妈妈。
8. 作品展示:将幼儿制作的妈妈的账单进行展示,让大家共同欣赏和交流。
9.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爸爸或其他家人介绍妈妈的账单,分享自己的收获。
10.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妈妈账单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对妈妈付出内容的记录和表达是否准确、完整。
精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20课《妈妈的账单》

2.小组赛读: 索取报酬 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 蹑手蹑脚 小心翼翼 怦怦直跳 3.借助动作表演理解以上词语。
4.默读课文,说说默读课文时要注 意什么。
不出声,集中注意 力读, 边读边思考 问题。
5.用 “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 万分”几个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 么事。
小彼得写了一份账单,向妈妈索 取报酬,妈妈看了小彼得的账单, 什么也没说,并按照小彼得写的账 单,给他准备了他索要的报酬。小 彼得看到妈妈给的60分尼,如愿以 偿。但是,当看完妈妈给他的列的 账单,小彼得羞愧万分。
从小到大, 妈妈一直用汗水和 心血为彼得营造了幸福舒适的生活; 十年了,就为这吃吃喝喝, 妈妈 又该做多少繁琐的家务活; 十年 里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是那样干净、 舒适;十年里,妈妈的怀抱是那样 的温暖;他想起了很多很多成长中 的故事……
6.读到这儿, 你一定明白了, 在这两份账单中,大于60的 “0”其实代表着什么?
返回
妈妈的爱是无私 的,是伟大的。通 过这篇文章的学习, 相信同学们对母亲 的爱会有更深的理 解。
返回
妈妈的账单
无声 无私 无价
母爱
返回
间
1.自读《母亲的账单》。 2.鼓励学生写一写母 亲的爱。
例文:
妈妈的爱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
像块宝……”每当耳边传来这催人泪
下的歌声时,总使我想起妈妈对我的
彼得的母亲仔细地读了一遍, 然后收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 也没有说。
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已经不能 用金钱来衡量了。妈妈只是全 身心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 计报酬,妈妈的爱是无私的。
4.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 单后又有什么反应呢?
小彼得读着读着, 感到羞愧万分。
5.小彼得为什么会羞愧万分, 他可能想到了什么?
《妈妈的账单》作文

《妈妈的账单》作文
今天放学回家,我一眼就注意到餐桌上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几个大字,还有许多我不认识的符号。
妈妈在厨房忙碌着,她似乎还没注意到我。
我走上前去,偷偷地瞄了一眼。
“妈妈,这是什么呀?”我诧异地问道。
“这是账单,宝贝。
”妈妈回身笑笑说,“你再仔细看下,这张纸上记录了我们这个月花了多少钱,都买了些什么。
”
我凑上前一步仔细看,上面写着“牛奶”、“米饭”、“玩具”、“书”……有很多我不认识的东西。
我指了指“玩具”那一栏,问:“妈妈,为什么玩具要花这么多钱?”
妈妈笑笑说:“因为你比较喜欢玩玩具啊,你隔一段时间就会哀求我买你喜欢的玩具,你说说看是不是?”
我不好意思地低着头,想起了自己最近要了一台新的游戏机。
我突然记起了之前学校组织的“爱心捐助”活动,我捐了一块钱,爸爸妈妈又说:“这点钱算什么,我再给你捐一百块!”
现在想一想,我以前总是要求爸爸妈妈买东西,却从来没有想过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我突然觉得,妈妈的账单上,不仅仅记录着钱,还有记录着我的快乐,我的成长。
“妈妈,以后我别再要玩具了。
”我说,“我要帮您一起赚钱,帮您把账单上的东西都买进来。
”
妈妈笑眯眯地揉揉我的头,说:“傻孩子,你会长大,你会赚钱,但是现在你只要好好学习,快乐成长就行了。
”
我攥紧了妈妈的手,心里感到一丝温暖。
妈妈的账单,是一张记录着我们生活的纸,也是一张透露出爱的纸。
我会努力学习,长大了以后我会为妈妈买很多东西,我会像她爱我一样去爱她。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的账单》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妈妈的账单》原文及教案原文:妈妈的账单妈妈说:“最近我一直忙着财务工作,今天晚上我将教你们管理财务。
”妈妈取来一张纸,逐项向孩子们解释账单。
账单上列有送外卖的花费、房租、网络费、汽车加油费、水电费和食品杂费。
孩子们很认真地听妈妈的讲解,认真地记下每一项。
妈妈告诉孩子们:“每个月的收入只有有限的一笔钱,我们要合理支配,注意节约。
”孩子们点点头,表示明白。
妈妈说:“长大后你们也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财务,不浪费、不乱花钱。
”孩子们用力地点头,表示答应。
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账单的概念和作用。
2.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意识。
3.提高学生节约使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账单的内容和意义。
2.学会合理支配有限的收入。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合理支配有限的收入的能力。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财务管理习惯。
教学准备:投影仪、黑板、教学PPT、纸张教学过程:Step 1:导入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学生对账单的了解程度。
引导学生思考账单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可以提问:1.你们知道什么是账单吗?2.为什么要有账单?账单有什么作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遇到过账单吗?Step 2:阅读教师让学生跟随课文内容阅读《妈妈的账单》,并一边阅读一边标记重要信息。
Step 3: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根据账单上的内容,你认为每一项收入和支出具体指的是什么?学生可以一起讨论每一项收入和支出的具体含义,并记录在纸上。
Step 4:合理支配收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支配收入。
可以列举一些日常开支项目,让学生讨论如何根据收入合理分配开支。
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你每个月只有100元的零用钱,你会如何分配这笔钱?Step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合理管理财务的重要性。
作业:设计一个家庭的账单,记录家庭的收入和支出,思考如何合理支配有限的收入。
《妈妈的账单》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妈妈的账单》教案及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体会母爱的伟大。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3. 引导学生学会理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理解妈妈的付出。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事情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2. 如何让学生将感恩化为具体的行动。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妈妈为自己做的一些事情,如做饭、洗衣服、接送上学等,让学生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2. 初步感知3. 深入探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妈妈要为我们付出这么多?我们应该如何回报妈妈的关爱?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妈妈的辛苦和付出。
4. 情感体验5. 实践操作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小事,如帮忙做饭、洗碗、整理房间等,让妈妈感受到自己的关爱。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妈妈的账单,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事情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教师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行动力,让他们将感恩化为具体的行动。
四、拓展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为父母做的一些事情,以及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通过交流,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父母,学会感恩。
五、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如帮忙做饭、洗碗、整理房间等,让父母感受到自己的关爱。
教师在下一节课上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并进行点评。
六、教学延伸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孝心行动计划”,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做起,如为父母倒一杯水、揉揉肩、说说心里话等,培养学生的孝心。
七、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情感态度、参与度和行动力三个方面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妈的账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助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1、板书“0>60”
2、质疑:看到这个不等式,你有什么疑问?
3、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
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把课文读懂,明白这个不等式是怎么一回事的。
4、板书课题“妈妈的帐单”(读题,质疑)强调“账”和“帐”的区别。
二、明确要求,整体感知
(一)明确阅读要求。
1、题目边上加星号表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平时你是怎么学习这类课文的?(汇报:自主学习,交流阅读收获)
2、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汇报)
⑴读懂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⑵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
⑶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可以轻轻地读,也可以大声地诵读,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反复地读,读到自己认为满意了,有收获了,再停下来。
2、出示难读的词: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蹑手蹑脚小心翼翼怦怦直跳
指名读,结合动作理解“怦怦直跳、小心翼翼、蹑手蹑脚”
3、默读课文,说说默读课文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汇报:不出声,集中注意力读,边读边思考问题)
用“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几个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汇报)
三、对比学习,领悟母爱
过渡:老师从大家的回答中听到了两份账单,到底是两份怎样的账单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1、默读两份账单,比较两份账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同桌互说,)
(内容不同,时间不同,报酬不同)
(随机落实“款项”,认识:100芬尼=1马克20芬尼=1元)。
2、思考:(生自读账单,同桌互说)
(1)妈妈的付出这么多,却只索要“0芬尼”,为什么?
(2)妈妈收到账单后有什么表示?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3、汇报归纳:
(1)她期待小彼得能够自己醒悟,而且她相信小彼得看了她的账单会象她期待的那样,明白事理,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
(2)①彼得的母亲仔细地读了一遍,然后收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
(板书:无声)
②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
妈妈只是全身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计报酬,妈妈的爱是无私的。
(板书:无私)
4、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后又有什么反应呢?(指名汇报: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
)
为什么会羞愧万分,他可能想到了什么?
(师引导:从小到大,妈妈一直用汗水和心血为彼得营造了幸福舒适的生活;十年了,就为这吃吃喝喝,妈妈又该忍受多少繁琐的家务活;十年里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是那样干净,舒适;十年里,妈妈的怀抱是那样的温暖;他想起了很多很多成长中的故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妈妈来谈)
让我们带着小彼得的心情,再来感情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吧!(生齐读)
5、同学们的回答真精彩!对啊!十年中,妈妈付出的心血、汗水,还有她宝贵的青春年华,这笔钱怎么能算得清、算得完?何况妈妈的爱远没有停止,还在继续。
这笔钱如果让小彼得付,他一辈子也付不起,妈妈的账单是一份无价的账单。
(板书:无价)
6、读到这儿,你一定明白了,在这两份账单中,大于60的“0”其实代表着什么?(汇报,板书:母爱)
7、请再次读读两张账单,感受妈妈深沉的爱吧!(自由读)
8、感情读题
(1)十年了,妈妈全心付出,任劳任怨,她给了彼得一笔多么宝贵的爱的财富啊!让我们好好读读题目,感受妈妈无价的爱吧!(齐读课题)
(2)妈妈的账单仿佛在说:“孩子,妈妈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任何报酬。
让我们深情地读读题目,感受妈妈无私的爱吧!(齐读课题)
小结:此时此刻,母子俩虽然都没有说话,但是小彼得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
我们相信,妈妈这一份充满宽容、挚爱的亲情,会像缓缓流淌的小溪,永不停息地陪伴着一天天长大。
(板书:=)
四、表达感受,抒发情感
此时的你,一定被彼得妈妈无私的母爱和伟大的人格深深打动,也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妈妈,也许从彼得身上,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请你写出自己心中最想说的话,可以对彼得说,可以对彼得的妈妈说,可以对自己说,也可以对自己的妈妈说。
孩子们自由书写,教师巡回指点,指名学生交流。
五、总结深化
1、课文没有一句话是描述妈妈对小彼得的爱,但我们读着却感觉被妈妈浓浓的爱所包围,这就是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的特点的写法的魅力所在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恰当的运用这种写法。
2、同样的,我们在妈妈的爱里天天长大,妈妈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爱,我们也应该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我想不仅是在节日里为她送上一份小礼物,为她朗诵一首小诗,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这也是今天的作业。
板书设计:
妈妈的账单
0>60
母爱=无声无私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