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秭归地区地层简介

001秭归地区地层简介
001秭归地区地层简介

秭归地区地层简介

它主要含页岩和薄层石灰岩。在下部主要为页岩,……含有盘状黑色燧石的硬质页岩是这个地层下部的突出特征。……顺次地向上追索,页岩渐渐变得富于钙质。它们先后顺序是:最初为泥质的层纹状蓝色硬石灰岩,其次局部呈鲕状的纯石灰岩层,最后是薄层状白云岩局部被砂质页岩盖覆。”

现在指整合在灯影组之下,平行不整合于南沱组之上,以灰、褐灰、灰白色白云岩为主,下部为灰-褐灰色白云岩,含泥质和硅质磷质结核;中部为灰黑色页片状含粉砂质白云岩;上部为灰、灰白色中-厚层状白云岩夹硅质层或燧石团块组成。顶部以黑色碳质页,岩与上覆灯影组分界;底以一层含砾白云岩的底面与下伏南沱组分界。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内,本组由板岩、千枚岩、片岩、变质砂岩与粉砂岩组成,夹大理岩、白云岩与砂质灰岩。上与灯影组白云岩呈整合接触;下与耀岭河组变基性火山岩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正层型为宜昌田家园子陡山沱组剖面(111°05′28″,30°50′01″)。

上覆地层:灯影组

15.厚层状凝块石微晶一细晶白云岩

―――――――整合――――――

陡山沱组总厚度231.50 m

14.黑色碳质粉砂质页岩夹透镜状白云岩和燧石结核,下部以碳质页岩为主。

向上燧石层逐渐增加,顶部碳质页岩风化后呈粉红色叶片状,含银特高26.05 m 13-11.灰黑、灰白色中厚层状凝块石白云岩,微晶白云岩夹球粒状白云岩,

局部夹燧石层,下部含磷及粉砂质62.46 m 10-6.灰黑色薄层状微晶白云岩,粉砂质微晶白云岩夹含磷微晶白云岩,

中部有含磷结核,水平纹层发育,风化后呈叶片状,含微古植物:Aspe-

ratopsophosphaera aff. umishanensis,Monotrematosphaeridium asperum,

Trachysphaeridium sp. ,T. planum,Zonosphaeridium sp. ,Leiominuscula sp.,

Laiophosphosphaer a cf.densa等17 m 5-2.深灰色薄一中厚层状含燧结核微晶白云岩,含硅质结核微晶白云岩,

水平层理发育,含粉砂质21.5 m

1.灰色厚层状含砾微晶白云岩,岩石中石英细脉及簇状石英晶体发育,并

偶见有板状石膏。角砾大小不一;大者大于4 cm,小者2.5 cm以下,其成

分有砂岩、绿泥片岩、燧石结核及白云岩等。本层底部有很大而不规则的硅

质及壳,顶部有一层厚约30 cm的细晶白云岩,局部含燧石透镜体 4.32 m ―――――――平行不整合――――――

下伏地层:南沱组

0.灰绿色冰碛砾岩

地质特征及区域变化本组在省境出露广泛。在南部扬子区内,其除随南沱组分布外,还广布于南沱组未及的房县东-西蒿坪以南、黄陵穹隆北部、神农架-梨花坪背斜东翼、耿集以南、谷城南部、钟祥冷水铺-襄阳观音阁及宜城板桥等地。在北部南秦岭-大别山区内,本组分布于郧西、郧县、丹江、应山北部、随州南部、枣阳南部、京山岔河、安陆白兆山等地,广济、蕲春也有零星分布。

灰绿色、紫红色冰碛泥砾岩(杂砾岩),上部夹薄层状砂岩透镜体,冰碛砾岩(杂砾岩)中的砾石分选性差,表面具擦痕。与上覆陡山沱组白云岩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下伏莲沱组凝灰质细砂岩或大塘坡组碳质粉砂质页岩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层型选层型为莲沱王丰岗南沱组一陡山沱组剖面(111°09′08″,30°51′04″)。

上覆地层:陡山沱组

6.皮壳状含砾细晶白云岩.

―――――――平行不整合―――――――

南沱组总厚度52.95 m

5.灰绿色冰碛含砾砂质泥岩,成层性较好,具微层理,含砾少,砾径2~3 cm,

砾石长轴略具定向排列,泥质物中含微古植物:Trcmatosphaeridium cf.holtedahlii0.45 m

4.紫红色冰碛泥。砾岩,含砾较少,砾径一般5~10 cm,个别达43 cm,泥质物中含微

古植物:Laminarites antiquissimus,Trematosphaeridium cf.holtedahlii,T.sp.,Tr-chysphaerdium sp.等 3.1 m 3-1.灰绿色冰碛砾岩夹紫红色冰碛砂质泥砾岩,冰碛粉砂质泥砾岩,冰碛砂质粉砂质砾

岩等,砾石成分复杂,有花岗岩、片岩、火山岩、灰岩、大理岩、千枚岩、基性岩、含

叠层石灰岩,.砂岩及脉石英等。砾石形状复杂,大小混杂,排列无序,大者O.5 m以

上,表面具有擦痕、刻槽、压坑等,基质为砂泥质。基质中含微古植物:Laminarites

antiquissimus,L.sp.,Trachyspnaoridium sp.,Taeniatum crassum,Polypmporata obsorata49.4 m ――――――――平行不整合―――――――

下伏地层:莲沱组

昌莲沱大桥莲沱组下部剖面及宜昌王丰岗莲沱组上部剖面(111°09′01″,30°51′35″)。

上覆地层:南沱组

34.灰绿色冰碛砾岩。块状,不显层次,砾石成分复杂,有花岗岩、片岩、火山岩等

――――――――平行不整合―――――――

莲沱组总厚度71.14 m

33.浅灰绿,暗紫色凝灰质岩屑砂岩,暗紫色由浅灰绿色风化而来 2.10m

32-27.暗紫色细-粗粒岩屑砂屑岩,显微层状构造,下部具有平行微层理,偶见小砾岩石9.12 m 26-25.暗紫色含砾中一粗粒岩属砂岩,砾石直径最大的超过2era,成分比较复杂,绝大

部分是岩屑,分布不均匀 4.94m

24.紫红色凝灰岩,新鲜面灰绿色7.64 m

23.灰绿色凝灰质细砂岩 3.58 m

22-20.紫红色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灰白色凝灰质粘土岩,具小型楔状交错层比较明显 4..31 m 19-16.灰绿色薄层状凝灰岩与紫红色含砾凝灰质岩屑砂岩不等厚互层 1.8 m

15.灰绿、紫红色流纹质玻屑凝灰岩,夹灰绿色含砾凝灰质砂岩,砾石成分主要是石英,

滚圆度均为中等,砾径1~2 mm,砾石含量约占5%~10% 5.5 m 8-7.紫红色中一细粒凝灰岩,细层凝灰岩,具楔形交错层0.55 m

6.紫红色厚层状粗粒石英岩,含少量斜长石,含微古植物:Trematosphaeridum holtedahlii、Polyporata microporosa、Taeniatum cf.crassum 15.90 m 5-4.紫红色厚层含砾砂岩,粗砾石英砂岩 5.5 m 3-2.紫红色厚层不等粒长石石英砂岩,下部夹薄层状凝灰质砂岩透镜体。含微古植物:

Trematosphaeridium holtedahlii,T.minutum,Polyporata obsoleta,Taenitum sp.8.75 m

1.灰绿,略呈微肉红色含砾粗砂岩,含有较多的砾石,砾石成分单一,为脉石英,砾径

大小不等,数毫米至数厘米 1.45 m ――――――――不整合―――――――

下伏地层:黄陵花岗岩

地质特征及区域变化莲沱组主要分布于省境扬子地层区前寒武纪地层组成的背斜核

缘地带。在层型剖面的峡东地区,本组岩性可分为两部分:下部为紫红、棕黄色中厚层一厚层状砂砾岩、含砾粗砂岩、长石质砂岩、凝灰质砂岩、凝灰岩等,底部有时具砾岩;上部为红、灰绿色中厚层状细粒岩屑砂岩、长石质砂岩夹凝灰质岩屑砂岩、晶屑、玻屑凝灰岩等。从下至上碎屑岩粒度由粗变细。本组在区域上的变化是由北往南,砾石成分、岩屑成分由复杂到较简单,如北部大洪山地区最为复杂,据统计达18种之多,而到峡东、神农架一带仅有;四五种,到南部大幕山地区(通山一崇阳一带)更为简单,除石英砾石外,主要是下伏地层中的板岩和变质砂岩砾石。另外在大洪山、峡东地区的砂岩中较普遍发育了斜层理、交错层理及粒序层等沉积构造,并可见平缓的波痕构造,在砾岩中还可见局部冲刷构造,而在鹤峰;走马坪、大幕山地区却未见及这些沉积构造,同时岩石中的长石、凝灰质成分与凝灰质夹层也显著减少。

信息材料-基因芯片简介

基因芯片 Gene Chip 羽【内容摘要】 基因芯片技术是生物芯片的一种,它是生命科学领域里兴起的一项高新技术,它集成了微电子制造技术、激光扫描技术、分子生物学、物理和化学等先进技术。本文简要阐述了基因芯片的定义、特点、分类、工作原理及应用,并提出了基因芯片进一步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Gene chip technology is a kind of biological chip which is a new technology integrating the micro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molecular biology, physics and chemistry and other advanced technology. Gene chip used a large number of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fragment or gene fragment as a probe, and fixed wafer, glass sheet, plastic sheet or nylon substrate fixed on the support which combined with the device for photoelectric measurement regularly form a two-dimensional array, and the probe will hybridize with the gene in labeled sample lead to the change electrical signal.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ene chip as well as the classification, working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briefly. And put forward some existing problem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gene chip in the end. 【关键词】 Gene Chip DNA mRNA蛋白质遗传疾病核苷酸序列蚀刻打印【正文】 一、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是指将成千上万的靶分子(比如DNA、RNA或蛋白质等)经过一定的方法有序地固化在面积较小的支持物(如玻璃片、硅片、尼龙膜等)上,组成密集分子排列,然后将已经标记的样品与支持物上的靶分子进行杂交,经洗脱、激光扫描后,运用计算机将所得的信号进行自动化分析。 这种方法不仅节约了试剂与样品,而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时间,使检测更为快速、准确、敏感,是目前生物检测中效率高、最为敏感和最具前途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年秭归实习报告

2013年秭归实习报告 目录: 前言 2013年8月22日早上七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出发前往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历经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向往已久的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 我们信息工程专业两个班的几十号学生在黄鹰、陈占龙等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秭归实习的脚步。沿着兰陵溪木材检查站——杉木溪大桥东700米——九曲脑中桥东西各100米——九曲脑中桥后700米——泗溪公园外——银杏沱混装码头——湖锦天城采石场——三峡大坝——链子崖——泗溪公园这条线路进行学习,原本是一次别样的野外实习,中途却有几天以天气原因草草了事,使得这次实习存在太多的遗憾!但是从这次实习中,对于我这个未来从事测绘工作的人,是一种难得的经历与体验。 第一章绪论 走进秭归,走进基地 一,实习基地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西部边缘,北瞰三峡库区库首部分。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宜昌市,距离湖北省省会武汉市约400公里,武汉至秭归交通十分便利,每天有数班客车直达武汉,到宜昌的班车每15分钟一班。 实习区处于我国三个梯度带的第二个梯度带的大巴山山系的东端。属长江上游下段的三峡河谷地带的鄂西南山区。山脉走向为北东—南西或北西—南东向。气候为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8℃。 水力资源丰富,长江横贯县境,8大溪河水系水电开发潜力巨大,水能理论蕴藏量17.2万千瓦,中小型水电站星罗棋布,秭归已成为全国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建设县,是全国农村水电中级电气化建设试点县。 新中国建立后至1975年,先后有数十个单位或部门进入测区,进行比较深入的地质调查矿产普查或勘探工作,分别对黄陵背斜岩浆岩、变质岩均做过较详细的研究;对鄂西的铁、煤、汞、金、铬铁矿、黄铁矿等做了不同程度的普查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资料;对峡东震旦纪至二叠纪地层做了详细的研究,其研究程度较高。近年来,特别是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省煤炭局、江汉石油管理局均在区内进行许多专题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是加深了区内的地质研究工作。上述研究工作为教学实习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为实习基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二,秭归县概况 1,行政区划与经济 秭归全县辖7镇5乡,全县总人口约39.5万人(2005),面积2427平方公里(图1-1)。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以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秭归县是我国柑桔生产的最重要产地,本县的脐橙尤其是“长红”目前在我国已享有盛名,此外,本县生产的香菇、木耳、核桃、茶叶、中药等,也在省内占有一定市场。 近年来,伴随大坝水库蓄水的递增,网箱养鱼业已悄然兴起,从发展的角度看,其前景将十分看好。

【Selected】秭归实习报告.docx

一、绪论 1、实习基地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秭归产学研基地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开展野外实践教学与科研而建成的,属于国家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实践教学基地,以基地为核心的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是教育部直接领导下的以地质灾害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开放平台。 基地概况 基地总规划面积90.84亩,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以教学为主,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20RR年建成,20RR年正式投入使用,包括综合楼一栋,学生公寓两栋,食堂一栋,澡堂一栋,运动场一块。二期工程以科研为主,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于20RR年建成,20RR 年正式投入使用,包括专家楼一栋,实验楼一栋,试验场一块。 基地功能以保障性服务为主,主要服务于教学、科研与会务,建有丰富齐全的教学、科研、生活、娱乐设施,集食、住、行、学、研于一体,服务内容涉及到餐饮、住宿、运输、实习、科研、会务等多个领域。 教学资源 基地实践教学区内,地层出露连续完整,三大岩类发育完全,褶皱与断裂等构造现象丰富,闻名遐迩的黄陵花岗岩体(三峡大坝坝基)与原震旦系国际标准剖面成为秭归基地最具特色的基础地质实践教学内容。 此外,世界闻名的三峡工程师现代工程科考上佳选择;以屈原祠为核心的古建筑群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理想处所;九畹溪国家级户外体育基地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健身圣地;以悬棺群为核心的神秘文化更是中华名族悠久历史的真实再现。 人文环境 基地所在地秭归,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乡,也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中国龙舟之乡”,集名人(屈原),名峡(西陵峡),名坝(三峡大坝)于一体,融美丽的自然山水、丰富的人文景观、优秀的明见文化于一炉。 硬件条件 基地的后勤保障设施齐全,配置到位,包括:标准化食堂1座,可提供刷卡式流水用餐、自助式用餐、宴席包间;学生公寓2栋,设有教室备课用房及学生宿舍,可同时供1100余人入住;三星级标准客房52间,专家公寓套房30间;大中小教室6间;多媒体教室2间;中型会议室2间;小型机房1间;陈列室1间;水化学实验室1间,野外渗流试验场1座;篮球场2块;排球场1块;羽毛球场2块。 交通情况 基地位于秭归县城文教区,地处长江之滨、西陵峡畔,与三峡大坝相连。高速公路直达县城,基地于武汉相距300公里,与三峡机场相距50公里,与宜昌火车站相距40公里,与秭归港相距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基地独特的教学科研体系、齐全的硬件设施、完善的后勤服务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相关院校的到来,迄今为止,基地接待的实习师生、科研人员、会议团队已逾万人,教学实习涉及的专业包括地质学、资源勘查、土地资源管理、石油工程、工程地质、环境工程、水文地质、水利水电、物探、信息工程、行政管理、法学、艺术传媒等等,部分高校已与基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二、秭归县概况 1、行政区划与经济 秭归全县7镇5乡,全县总人口约39.5万人(20RR),面积2427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2.39万公顷,多为荒山林地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尤以脐橙盛名,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 秭归县是我国柑橘生产的重要产地,本县的脐橙尤其是“长红”目前在我国已享有盛名,此外,本县生产的香菇、木耳、核桃、中药等,也在省内占有一定市场。 近年来,伴随大坝水库蓄水的递增,网箱养鱼业已悄然兴起,从发展的角度看,其前景将十分看好。 此外,本县尚盛产各种奇石。 秭归县的成矿条件差,矿产资源较少,具有工业价值、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资源矿产主要为煤

生物芯片及应用简介

生物芯片及应用简介 简介 生物芯片(biochip)是指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微量点样等方法,将大量生物大分子比如核酸片段、多肽分子甚至组织切片、细胞等等生物样品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如玻片、硅片、聚丙烯酰胺凝胶、尼龙膜等载体)的表面,组成密集二维分子排列,然后与已标记的待测生物样品中靶分子杂交,通过特定的仪器比如激光共聚焦扫描或电荷偶联摄影像机(CCD)对杂交信号的强度进行快速、并行、高效地检测分析,从而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数量。由于常用玻片/硅片作为固相支持物,且在制备过程模拟计算机芯片的制备技术,所以称之为生物芯片技术。根据芯片上的固定的探针不同,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细胞芯片、组织芯片,另外根据原理还有元件型微阵列芯片、通道型微阵列芯片、生物传感芯片等新型生物芯片。如果芯片上固定的是肽或蛋白,则称为肽芯片或蛋白芯片;如果芯片上固定的分子是寡核苷酸探针或DNA,就是DNA芯片。由于基因芯片(Genechip)这一专有名词已经被业界的领头羊Affymetrix公司注册专利,因而其他厂家的同类产品通常称为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这类产品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有寡核苷酸芯片、cDNA芯片和Genomic芯片之分,包括二种模式:一是将靶DNA固定于支持物上,适合于大量不同靶DNA的分析,二是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适合于对同一靶DNA进行不同探针序列的分析。 生物芯片技术是9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最深远的重大科技进展之一,是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高度交叉的新技术,具有重大的基础研究价值,又具有明显的产业化前景。由于用该技术可以将极其大量

油气井地层测试

1准确度可以定义为测量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或接近程度。 2分辨率是指仪器能够在输入信号中检测到的最小变化量,也就是仪器反映的被测物理量的最小变化。 3灵敏度用来表示一台仪器或一个仪器系统某一部分的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即灵敏度=(输出信号的变化量)/(输入信号的变化量)。 4测量误差是实际的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5测量仪器的校检是用相对标准来确定测量仪表或测量系统测值读数(有时是电输出量)与机械输出量之间的过程。 6绝对压力指液体,气体或蒸汽垂直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全部压力,包括流体本身的压力和大气压力。表压力等于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是相对压力。 7试油(气)是指探井钻井中和完井后,为取得油气储层压力、产量、液性等参数,提交要求的整套资料的全部过程,是最终确定一个构造或一个圈闭是否有油气藏存在和油气藏是否具备开采价值的依据。 8流动压力是在自喷求产过程中特定的工作制度下所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简称流压)。 9当自喷井试油求产结束后在正常生产状态下将压力计下至油层中部深度,停放30~120min 然后关井,测出地层压力由生产状态到静止状态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压力随关井时间的变化关系可以形成一条曲线,通常称压力恢复曲线。 0正压射孔是射孔时,静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射孔时,静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称为负压射孔。 1喉道是指两个颗粒间联通的狭窄部分,是易受损害的敏感部位。 2 DST是钻杆地层测试是指在钻井过程中或完井之后对油气层进行测试,获得在动态条件下地层和流体的各种特性参数,从而及时准确的对产层做出评价。 3测试半径是在测试过程中由于地层流体发生物理位移,对一定距离的地层将产生作用,这个距离为测试半径又为调查半径。 4油、气田生产所部署的井统称为开发井,包括滚动井、投产井、注水井、观察井等。 5堵塞比DR是指实测生产压差与理论生产压差之比。 6流动效率FE表示地层在受到污染的产量与未受到污染情况下产量之比。 7抽汲诱喷发就是利用带有密封胶皮及单流阀的抽子,通过钢丝绳下入井中,进行上、下高速运动。 8提捞诱喷发就是用一个钢制的捞筒,通过钢丝身下入井内,一筒一筒的将井内液体捞出地面,从而降低井中液柱的高度,达到渗流的目的。 9注水泥塞上返试油计划是在很短时间内,从地面将一定数量的水泥浆顶替到已试油层与待试油层之间的套管中,待水泥浆凝固后形成-水泥塞,封住已试油层,然后再射开上面试油层段,进行诱喷,求产等工作。 1测试仪器可分为(指示仪表)、(记录仪表)、(控制仪器)。 2测量仪器的组成(敏感元件)、(放大元件)、(指示和记录元件)。 3指示器分为两类(模拟式)和(数字式)。 4测量误差是(实际的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5测量误差分为(过失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6油层能量大小的标志是(油层压力的大小)。 7测量大气压的油表叫(气压表),测量表压力的仪表是(压力表或压力计),测量负压力的仪表叫(真空表)。 8压力计的种类很多,按工作原理分为(液柱压力计)、(弹性式压力计)、(电气式压力计)

三峡大学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三峡大学2013年夏季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某某某 学号:2011104400 学院:土木与建筑学院 带队老师:某某

实习时间:2013.6.27-2013.6.28

2013年夏季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摘要: 2013年6月26日至27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三个班的同学赴秭归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地质实习。实习过程中主要联系课堂所学内容对沿岸公路的地质构造以及岩溶现象、链子崖危岩体的治理情况和新滩滑坡进行了认知与了解,是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得以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实习概况: 2013年6月27日星期三阵雨转多云 线路概况:早上七点半从学校出发经过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链子崖景区的另一侧。在向链子崖行进的过程中,由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沿途看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在此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仪测定岩层的产状,同时也熟悉了长江两岸的地质地貌情况。在链子崖,则较为详细的了解了关于链子崖危岩体的治理、监测情况。同时,老师也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长江对岸新滩滑坡的有关情况。 地质现象:

从一开始,我们所接触到的大都是灰岩,由于道 路的修建,我们不用借助地质锤就可以看到岩石 的新鲜面。 从整体上看,该地区的的灰岩解理较 为发育,同时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明显的溶蚀现象。 灰岩成分:几乎由纯的方解石构成,其它成分的总 含量常在5%以下,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粘土矿物、石英粉砂、铁质微粒、海绿石、有机质等。其中有几处可以明显看到其硅质结核和风化作用后留下的黄色粘土。 资料:石灰岩简称灰岩,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有灰、灰白、灰黑、黄、浅红、 褐红等色,硬度一般不大,与稀盐酸反应剧烈。 结构较为复杂,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碎屑结构多由颗粒、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构成。颗粒又称粒屑,主要有内碎屑、生物碎屑和鲕粒等,泥晶基质是由碳酸钙细屑或晶体组成的灰泥,质点大多小于0.05毫米,亮晶胶结物是充填于岩石颗粒之间孔隙中的化学沉淀物,是直径大于0.01毫米的方解石晶体颗粒;晶粒结构是由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晶体颗粒。 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 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 生物骨架石灰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按结构 构造可细分为竹叶状灰岩、状灰岩、团块状灰岩等。 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易溶蚀,故在石 灰岩地区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称为喀斯特地形。有 生物化学作用生成的石灰岩,常含有丰富的有机物 地表灰岩风化作用较为严重 明显可见的硅质结核

湖北秭归地质学实习报告

目录 前言 (1) 路线一(兰陵溪) (1) 路线二(九畹溪) (3) 路线三(泗溪) (5) 路线四(链子崖) (7) 路线五(银杏沱) (9) 路线六(泗溪外) (11) 小结 (12)

前言 八月十九日吃完中饭之后,顶着如火的骄阳,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涌上了即将开往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的长途客车。一路上,大家有的热烈的讨论接下来的实习,有的由于前一晚太兴奋没有睡好觉在稳稳行驶的客车上闭目养神。经过气势宏伟的三峡大坝,走过白云缭绕的大山,在惊叹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同学们都暗自在心里对这一次的实习又增添了一丝期待。 秭归县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面积2427平方千米,人口42.3万人,汉族为主。矿藏资源有煤、铁、铜、磷、硅石、重晶石等,尤以煤炭质好。秭归为大巴山、巫山余脉和八面山坳合地带。长江流经巴东县破水峡入境,横贯县境中部,流长64千米,于茅坪河口出境,把秭归分为南北两部,构成独特的长江三峡山地地貌。境内地形起伏,层峦叠峰,地势为四面高,中间低,呈盆地形。东部边境扇子山海拔1920米;南部边境云台荒海拔2057米(县境最高峰),茅坪河口海拔40米(县境最低点)。 秭归县鸟瞰图: 这一次的实习,从十九号晚上到达开始,直到二十七号早晨离开实习基地才告一段落。真正的实习历时六天,在这六天里同学们跟随老师参观了兰陵溪、九畹溪、泗溪、链子崖、银杏沱、泗溪外等几处岩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在饱览湖光山色的同时,我们更是增长了自己对于岩层、地质等方面的了解,所以这一次的实习,大家的收获不可谓不大。下面我将以每一天的行走路线为主线,阐述这些天我在地质学上一些小小的收获。 路线一 时间:2011年8月21上午 天气:阴 地点:兰陵溪 一、黄陵岩体 首先我们来到了334省道7公里以西300米处,在这里,我们需要观察黄陵岩体、崆岭群岩体以及在此处的两种岩体之间的接触关系。

【2018最新】秭归水文地质实习报告-范文word版 (2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 秭归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秭归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1]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在校内完成了《地质学与矿物学》课程的教学后,到矿山进行一次课程实践教学实习。 其目的是把《地质学与矿物学》课程的理论实与矿山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认识.判别、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 巩固、深化和扩大地质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并学会使用地质罗盘及地形地质图,为后续课程及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二、概述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广西西北部南丹县境内,交通较为便利。 大厂镇位于南丹县西南部,东与车河镇相连,南与河池市金城江区交界,西与吾隘镇相邻,北与城关镇、罗富乡接壤,为柳州华锡集团下属企事业单位所在地。 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1公里,全镇辖7个村民委、4个社区居委会,160个自然屯,165个村民小组。 201X年末总人口32862人(含华锡集团驻镇各单位人口),全镇总面积273.3平方公里,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后实有耕地面积9908.46亩,森林覆盖面积2.77万亩。

大厂镇地理位置优越,216国道过境并直达自治区首府南宁市。 境内已探明锡储量160.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2.7%、世界总量的6.2%;锑163.5万吨,占全国总量63.3%,世界总量的30.4%;铟6777吨,占世界总量的52.2%,被誉为中国新兴锡都和中国有色金属之乡。 我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有色金属产业,辖区内有广西华锡集团下属的生产企业铜坑矿、凤凰公司、再生资源公司、水电厂等和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区直企业,32家民营选矿企业、5家民营冶炼企业。 201X年财政收入5.1个亿,社会生产总值预计突破40亿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突破4800元。 三、矿区地层特征 矿带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泥盆系至三叠系(见图2-5、表2.1),属海相类复理石碳酸盐岩建造,沉积厚度约4325~7851m。 基底地层应属加里东构造层的一套下古生界至前寒武系,可与桂北地区的四堡群、丹州群(板溪群)、震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下统等对比。 陈毓川(1993)[2]对桂北地区各时代统、组地层单元中成矿元素与同类岩石中的背景含量比较,认为四堡群中富集的成矿元素有:W、Sn、V、Fe、Mn、Co[29];丹州群有:Th、Fe、Cr、Co;寒武系是:Th、P、Au、As、Sn、Pb的富集层位;下奥陶统是Cu、Ni、Mo、V的富集层位。 因此,基底地层具有为上覆地层中的矿床提供成矿物质的条件。 四、矿区地质构造特征 矿区的构造线沿北西向分布,主要构造包括大厂断裂和大厂背斜,长坡-铜坑、巴力和高峰等锡多金属矿床沿大厂断裂和大厂背斜自北西向南东呈串珠状排列。 大厂断裂:是丹池断裂派生的次一级断裂,呈压扭性,断裂面在走向和倾向上呈舒缓波状,走向3160-3400,总体倾向北东,倾角400-750,具多期活动的特点,大厂断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

三峡大坝中的地质问题

三峡大坝中的地质问题 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这是一个创举,不过一件事物不能单纯的说它是好的,或是坏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三峡大坝也一样,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获悉福之所倚”三峡大坝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南水北调等好处,但也引发一些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大方面。一、生态、人文安全以及水坝能引发一些问题 1.生态安全以及水质问题大坝阻挡了淤 泥流向下游,使包括上海地区在内的长江入海口收缩,海洋的咸水正在倒灌入内陆。据了解,三峡库区水质的好坏和变化,不仅取决于库区内的污染物排放和污染治理状况,同时也与上游来水的质量密切相关。三峡库区上游流域面积大,接纳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农村面源排放的氮磷污染物多,世界野生动物协会今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通过大坝的水流速度正在加快,对下游的防洪大堤造成破坏。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化肥残留物被不断排入大坝水库,导致巨型水藻生长泛滥,并威胁到下游的水供应。 2.人文安全古今中外,水库大坝一直都是军事对抗中的主要打击目标,也是恐怖分子破坏和要挟的主要目标。因为三峡大坝是静止不动在明处的固定目标,虽然这个坝的确很大,可能要五千万吨核弹正面摧毁,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他和世界上的许多混凝土重力大坝的结构不同,水轮发电机的26条进水管,以及众多的泄洪管,泄沙管都是安装在大坝中。此外,三峡大坝中还有三道深55米宽34米的横截大坝的槽(一道为升船机用,二道为船闸用),而这三道深槽都只用一层薄薄钢板控制,一旦这层钢板被炸毁,就可造成与溃坝一样的效应。三峡大坝若全溃时,百余亿立方米库水短时间内下泄,坝址至沙市间沿岸,受洪水波直接冲击,灾害损失严重,造成极大地损失。 3.水坝能一起的一些问题①泥石流其中在2010年7月15日晚12点,一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将长江三峡左畔的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掀翻了天”:集镇的农贸市场被泥石流整体掩埋;一幢5层楼房的1-3层被淤泥填满;大街上到处“飘”着冰箱、洗衣机……据统计,此次泥石流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663万余元,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②崩塌、滑坡与危岩体整个三峡库区移民区共有崩塌、滑坡与危岩体2490处,其中有千将坪滑坡。千将坪滑坡是135米蓄水后发生的,造成了13人死亡,11人失踪,19人受伤以及5736万元以上的经济损失。③水土流失在库区移民迁建过程中大量土石方开挖,造成大面积地表岩土体裸露以及人工弃渣无序倒放,致使长江沿岸水土流失的局面更加严峻。④浸没位于高程180到184米,长江边上的重庆市江北区洛碛镇以及拟围堤土开发、位于高程165到180米长江一级支流的开县河谷冲洪积平坝地区以及兴山县新址古夫镇部分地段 是三峡库区重点浸没地区。⑤塌岸在1999年8月28日下午4点30分巫峡镇聚鹤街、登龙街一带产生了长约330米,向城区宽160米,面积53000平方米,体积53万立方米滑坡变形,造成巨大的社会恐慌和经济损失。蓄水135米后,出现了云阳新县城等局部岸坡的塌岸事件。除了以上还有水库诱发地震,人工高边坡的变形与破坏,地基不均匀沉陷,膨胀土以及岩溶洞穴和矿坑的塌陷问题等。二、工程存在的弊端 1. 断裂构造问题坝区前震旦纪岩体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受了多期构造运动,留下了以断裂构造为主体的多种构造形迹。断裂构造是控制岩体工程地质条件最主要的因素,坝区的主要

试油技术术语

1 主题内容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井测试工艺 常用术语。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井测试领域 2 油气井测试 2.1油气井测试Well test 包括常规试油、中途测试及试井三个方面。 2.2稳定试井Static well test 即通过改变油气井工作制度,取得每个工作制度下稳定的压力、产量等数据,用以建立油气井产能曲线,预测给定流压下的生产能力,确定油井合理工作制度的试井方法。 同义词:系统试井 2.3不稳定试井Non—stablized well tesl 通过开关油气井或改变其流量,引起地层压力重新分布,在这个不稳定过程中录取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压力恢复或压力降落)的资料,从而求得油气藏的各种参数的试井方法。 2.4压力降落试井 Pressure breakdown wellrest 对新射孔的油气井或关井压力稳定的油气井,开井以常流量生产,连续测量井底压力作为时间的函数资料,以求取地层参数及与井连通的油气藏体。 2.5压力恢复试井pressure build-up well test 使井以稳定流量生产一定时间后关井,测量关井期间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资料,从而求得油气藏的各种参数的试井方法。 2.6干扰试井Interference well test 一口井长时间生产或改变其量引起压力降,产生对观察井的压力干扰,利用这种井间压力干扰,研究井与井之间的连通性和油气藏特性的试井方法。 同义词;多井试井: 2.7脉冲测试pulse test 是干扰试井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一口激动井<生产井或注水井)用很短时间的流量脉冲或关井间隔,向观察井发送规则的脉冲信号,研究井与井之间的连通性朴油气藏特征的方法。 2.8探边测试Limit testing 在地层测试过程中,通过较长时间开井,达到拟稳态流动,测的压力降落数据;或者较长时间关井,测得压力恢复数据;根据录取的资料,可以计算出该井到封闭边界距离。 2.9 等时测试lsochronal flow test 是产能试井的一种形式多用于气井。使井以一定流量生产一段时间,关井使压力恢复到稳定(或几乎稳定)P值止,然后再用二至三个不同流量,以相同于第一个流动期生产和相对应的关井时间,重复这一过程,以建立气井产能曲线,预测给定流压下的产能,确定合理工作制度的试井方法。 2.10完井试井Completion well test 在已探明的构造上,一口井完钻以后.用油管与派克及堵塞器相连接,送入预定深度,进行压力降落或压力恢复(开关井由地面控制)测试.并可直接转入生产的测试方法。 2.11钻杆测试Drill stem test 在钻井过程中或完井以后,利用钻杆或油管将地层测试器送入预定深度,进行压力降落或压力恢复测试。从而录取油气层压力、产量等数据,用于计算地层和流体参数。 同义词:地层测试 2.11.1裸眼测试Open hole test 是探井或油气井完井前为获得地层流体样品和确定有无工业性生产能力,估计地层参数

基因芯片数据处理流程与分析介绍

基因芯片数据处理流程与分析介绍 关键词:基因芯片数据处理 当人类基因体定序计划的重要里程碑完成之后,生命科学正式迈入了一个后基因体时代,基因芯片(microarray) 的出现让研究人员得以宏观的视野来探讨分子机转。不过分析是相当复杂的学问,正因为基因芯片成千上万的信息使得分析数据量庞大,更需要应用到生物统计与生物信息相关软件的协助。要取得一完整的数据结果,除了前端的实验设计与操作的无暇外,如何以精确的分析取得可信数据,运筹帷幄于方寸之间,更是画龙点睛的关键。 基因芯片的应用 基因芯片可以同时针对生物体内数以千计的基因进行表现量分析,对于科学研究者而言,不论是细胞的生命周期、生化调控路径、蛋白质交互作用关系等等研究,或是药物研发中对于药物作用目标基因的筛选,到临床的疾病诊断预测,都为基因芯片可以发挥功用的范畴。 基因表现图谱抓取了时间点当下所有的动态基因表现情形,将所有的探针所代表的基因与荧光强度转换成基本数据(raw data) 后,仿如尚未解密前的达文西密码,隐藏的奥秘由丝丝的线索串联绵延,有待专家抽丝剥茧,如剥洋葱般从外而内层层解析出数千数万数据下的隐晦含义。 要获得有意义的分析结果,恐怕不能如泼墨画般洒脱随兴所致。从raw data 取得后,需要一连贯的分析流程(图一),经过许多统计方法,才能条清理明的将raw data 整理出一初步的分析数据,当处理到取得实验组除以对照组的对数值后(log2 ratio),大约完成初步的统计工作,可进展到下一步的进阶分析阶段。

图一、整体分析流程。基本上raw data 取得后,将经过从最上到下的一连串分析流程。(1) Rosetta 软件会透过统计的model,给予不同的权重来评估数据的可信度,譬如一些实验操作的误差或是样品制备与处理上的瑕疵等,可已经过Rosetta error model 的修正而提高数据的可信值;(2) 移除重复出现的探针数据;(3) 移除flagged 数据,并以中位数对荧光强度的数据进行标准化(Normalized) 的校正;(4)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得到R 值) 目的在比较技术性重复下的相似性,R 值越高表示两芯片结果越近似。当R 值超过0.975,我们才将此次的实验结果视为可信,才继续后面的分析流程;(5) 将技术性重复芯片间的数据进行平均,取得一平均之后的数据;(6) 将实验组除以对照组的荧光表现强度差异数据,取对数值(log2 ratio) 进行计算。 找寻差异表现基因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后的数据,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出显著的差异表现基因,因为这些正是条件改变后而受到调控的目标基因,透过差异表现基因的加以分析,背后所隐藏的生物意义才能如拨云见日般的被发掘出来。 一般根据以下两种条件来筛选出差异表现基因:(i) 荧光表现强度差异达2 倍变化(fold change 增加2 倍或减少2倍) 的基因。而我们通常会取对数(log2) 来做fold change 数值的转换,所以看的是log2 ≧1 或≦-1 的差异表现基因;(ii) 显著值低于0.05 (p 值< 0.05) 的基因。当这两种条件都符合的情况下所交集出来的基因群,才是显著性高且稳定的差异表现基因。

基因芯片相关图像技术的简单介绍

本科课程论文 基因芯片相关图像技术的简单介绍 张大力 201330200125 指导教师邓继忠 学院名称生命科学学院专业名称14生物科学2班论文提交日期2017年6月9日

摘要 生物芯片是一种高效快速地生物学检测手段,以探针和底物的特异性结合为基本原理。其反应结果常常显示为荧光点阵列,往往具有信息量大,信息密度大的特点,人工难以识别和处理,因此多采用自动化手段进行处理,包括图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本文简单介绍现有的几天芯片图像处理过程中所用到的图像技术。 关键词:图像技术、生物芯片、基因芯片。

1 生物芯片简介 生物芯片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将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芯片结合的一项技术,根据性能可分为功能芯片和信息芯片两大类。 功能芯片是指在芯片上集成一系列反应所需的试剂和条件,在一块芯片生完成固定的,程序化的,复杂的反应,从而大大减少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使检测过程快速方便。 信息芯片又可以根据芯片探针和探测目标的不同分为基因芯片、蛋白芯片、细胞芯片、组织芯片等。[1]信息芯片是现在广泛使用的一类芯片,是在芯片基质材料上安装许多,基质可以是玻璃、金属、尼龙或者其他材料。基因芯片又是信息芯片中最常使用的。 生物芯片上探针可与样品液体中的目标的特异性结合,结合的产物可以经过处理,在激光的照射下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如果没有发生结合的探针或者目标不会发出荧光。 用特定的光照射反应后的芯片,使其上面发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发出荧光,再用技术手段取得此时芯片的图像。通过对芯片图像中荧光的位置,颜色、强弱进行分析可以推测基因芯片上探针发生反应的情况。进而得知样品中待测目标的情况,包括样品中某同可以和探针特异性结合的目标是否存在,含量、浓度是多少等,这些信息可以作为进一步判断的依据。 2 生物芯片图像信息的采集 反应后经光源照射发出荧光的芯片包含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所谓基因芯片的扫描就是指将含有大量的以微阵列方式排列的生物杂交反应样点的基因芯片以图像的方式读取出来,且在保证样点信息的能够准确描述前提下,扫描图像转变成可供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图像[2]。基因芯片以外的生物芯片的与基因芯片类似。 常见的生物芯片扫描仪有两种分别是:CCD 系统扫描仪和激光共聚焦扫描仪,中CCD 扫描仪的应用较为广泛。[3]

秭归野外地质教学实习报告

秭归野外地质教学实习报告 目录 第一章绪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地层.. (4) 第一节上元古界 (4) 第二节下古生界 (4) 第三节上古生界及第四系 (4) 第三章岩石 (4) 第一节岩浆岩 (4) 第二节变质岩 (4) 第四章构造 (4) 第一节褶皱 (4) 第二节断裂 (4) 第五章矿产 (4) 结束语 (22) 附图Ⅰ秭归县泗溪日月坪南华系莲沱组实测地层剖面图(1∶1000) (22) 附图Ⅱ秭归县泗溪日月坪南华系莲沱组实测地层柱状图(1∶1000) (22) 附图Ⅲ秭归县冀家湾-横墩岩地层构造信手剖面图(1∶5000) (22) 附图Ⅳ秭归县雾河填图区地形地质图(1∶5000) (22)

第一章绪言 实习区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交通(图1-1 实习区交通位置图)、地貌特征、水系、气候概况、工农业概况 实习的目的和任务、实习范围及内容、起止时间、组队情况、指导老师、完成工作量(表1-1 实习工作量一览表) (分段叙述,不列小标题) 第二章地层 概况:实习区主要发育地层简单综述 (实习未见到的地层不描述) 由老 新依次描述 第一节上元古界 小叙(总体描述) 一、南华系 1.莲沱组(Nh1l) 2.南沱组(Nh2n) 二、震旦系 1.陡山沱组(Z1d) 2.灯影组(Z2dn) 第二节下古生界 小叙(总体描述) 一、寒武系 1.岩家河组(Z2∈1y) 2.水井沱组(∈1s) 3.石牌组(∈1sp) 4.天河板组(∈1t) 5.石龙洞组(∈1sl) 6.覃家庙组(∈2q) 7.三游洞组(∈3sy) 二、奥陶系 三、志留系 第三节上古生界及第四系 小叙(总体描述) 一、泥盆系 二、石炭系 三、二叠系 1.梁山组(P1l) 2.栖霞组(P1q)

试油工艺流程

常规试油工艺流程 **************工艺研究所 2007-10-26

一、试油的概念 试油是钻井完井之后,对油气层进行定性评价的一种手段。试油的目的是将钻井、综合录井、测井所认识和评价的含油气层,通过射孔、替喷、诱喷等多种方式,使地层中的流体(包括油、气和水)进入井筒,流出地面。这一整套的工艺过程,将取得产层流体的性质、产量、地层、地层压力及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相处理获得地层的各种参数,对地层进行评价。 二、常规试油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见附图 1、施工前的开工准备 (1)安装试油井架。认真检查、紧固井架各部位,不得开焊、缺螺栓及严重变形。天车滑轮转动灵活并打好黄油,确认合格方可安装。 (2)井架底座必须垫水泥基础垫。 (3)井架安装必须按照设计和相关要求、标准进行安装。井架安装要符合安全技术,校正后才能使用。其它要求执行立井架标准。 (4)认真检查钻井井口,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5)安装井口四通及防喷器,都必须按照要求安装。 (6)井口地面管线要按照井控和安全的要求进行安装和连接,风向标、逃生路线指示牌和套管闸门指示牌都要按照要求悬挂和安装。 2、通、洗井 (1)用油管底部连接通井规进行通井、洗井。当下至距人工井底50m时,下放速度要缓慢,每分钟不得超过5m。司钻要认真观察拉

力表,发现遇阻加压不得超过20KN,连续实探人工井底三次,确定人工井底深度。 (2)探到人工井底后,上提油管1-5m,安装好井口,连接好进出口管线。进行洗井时,洗井液上返速度应大于2m/s,达进出口液性一致为合格。 (3)如果井筒内为高密度的钻井泥浆,或者设计要求需要分段洗井,则采取分段洗井的方式,油管下到预定位置后,安装好井口,连接好进出口管线。进行洗井时,洗井液上返速度应大于2m/s,达进出口液性一致为合格。然后再加深油管到指定位置,安装井口进行洗井,直到人工井底。 3、试压 (1)装好井口采油树,全井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试压,一般油水井要求试压15MPa,气井要求试压20MPa,经30分钟下降小于0.5 MPa 为合格。装好防喷器、旋塞阀,防喷器处于半封状态时进行试压(半封闸板与油管尺寸相匹配)15MPa,经10分钟压力下降小于0.7MPa 为合格。然后对全封闸板进行试压15MPa,经10分钟压力下降小于0.7MPa为合格。若试压不合格严禁进行施工,并及时向试油监督和试油测试公司工艺研究所汇报。 生产套管管柱试压符合表(见表1):

三峡地质实习报告

前言 三峡地区号称天然的地质和地貌博物馆,地层、、古生物、岩石、地质构造和地质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现象比较集中,是一个理想的地质实习基地。 三峡地区各种类型岩石非常丰富,从碎屑岩到石灰岩,从基性岩到酸性岩,从浅变质岩到深变质岩应有尽有,同时出露了扬子地台的结晶基底,由目前华南地区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 2010年7月30日,老师们率领着地科系09级的同学们踏上了三峡实习的旅程。怀着满腔热情和好奇心,寻觅惟妙惟肖的“黑锅”,登高俯瞰西陵峡美景,近距离接触随时崩塌的链子危崖,在三峡坝区,纪念园为我们展现了三峡工程曲折的历史;在观景台,三峡大坝,高峡平湖尽收眼底;一路披荆斩棘,横穿白果树瀑布。一路下来我们学到了许多课堂上无法获得的知识,养成野外考察的能力。第一次野外实习,第一份实习报告,笔力难免稚嫩,望老师多多指正。以下是实习区域地质图: 下幅是三峡坝区地图:

考察点具体特征 2009.8.1 星期日多云~晴 秭归县城、横墩岩隧道至棕岩头隧道口沿线 001 茅坪滚装船码头旁人工采石场,长江200О方向 30О50'N,110О57'E,204m 位于黄陵背斜核部的前震旦控岭群杂岩体。 节理: 70О∠70О 杂岩体形成于小于2亿年到几千万年前,由正长石、石英构成,黑云母角闪石较多, 呈碱性。 花岗岩形成于4.5亿年前,冷凝速度快致矿物晶体微小,侵入以斜长角闪石为主的围岩中,穿插暗色矿物造成表面显红色,为氧化铁质。边缘地带带状岩脉穿入,在围岩中有烘烤边。路边散落有风成球状花岗岩。 正断层:275О∠37О 属于小型断层,擦痕较小,具有正、反阶步,擦痕面,形成低温变质矿物叶腊石。又因为其上盘下移,属正断层。 该点为长江流域仅有的黄陵花岗岩地带,基本生成于8.4亿年前左右,属前寒武纪,具10多公里的侵入岩脉,均为黄陵背斜地段。 002 001点以西200m的采石场 30О51'N,110О57'E,199m 岩脉:332О∠84О,斜长石为主,少量正长石,宽约80cm,有烘烤边。 伟晶岩:岩石重融的标记,晶体比较出大,该地段看见的有云母伟晶岩和长石伟晶岩。 003 横墩岩隧道以西500m拐弯处 30О52'N,110О51'E,195m 水平层理:242О∠8О

基因芯片技术论文

生物技术导论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 摘要:基因芯片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高效、快速和多参量特点,使其进行基因研究、法医鉴定、疾病检测和药物筛选等方面远远超过了传统方式方法在不远的将来,用它制作的微缩分析仪将广泛地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医学基础研究、临床诊断治疗、新药开发、司法鉴定、食品卫生监督、生物武器战争等领域。 关键字:基因芯片简介、基因芯片的种类、基因芯片技术、基因芯片的应用技术举例及其应用领域 一、基因芯片简介 基因芯片(Gene Chip)通常指DNA芯片,其基本原理是将指大量寡核苷酸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与标记的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弱进而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数量,是在90年代中期发展出来的高科技产物。基因芯片大小如指甲盖一般,其基质一般是经过处理后的玻璃片。每个芯片的基面上都可划分出数万至数百万个小区。在指定的小区内,可固定大量具有特定功能、长约20个碱基序列的核酸分子(也叫分子探针)。 二、基因芯片的种类 基因芯片产生的基础则是分子生物学、微电子技术、高分子化学合成技术、激光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及其有机结合。根据基因芯片制造过程中主要技术的区别,以下是主要的三类基因芯片。 (1)光引导原位合成技术生产寡聚核苷酸微阵列 它采用了照相平板印刷技术技术结合光引导原位寡聚核苷酸合成技术制作DNA芯片,生产过程同电子芯片的生产过程十分相似。采用这种技术生产的基因芯片可以达到1×106/cm2的微探针排列密度,能够在一片1厘米多见方的片基上排列几百万个寡聚核苷酸探针。它不仅可用于寡聚核苷酸的合成,也可用于合成寡肽分子,为合成高密度核酸探针及短肽列阵提供了一条快捷的途径。 (2)微电子芯片 微电子基因芯片,其基质全部以硅、锗与基础的半导体材料,在其上构建25-400个微铂电极位点,各位点可由计算机独立或组合控制。它通过相似微电极的电场变化来使核酸结合,由于引入“电子严谨度”参数使芯片检测通过靶、探针序列特征和使用者要求来控制杂交过程中的严格性。 (3)微量点样技术 使用这种方法生产的芯片上探针不受探针分子大小种类的限制,能够灵活机动地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制作出符合目的的芯片。由于对检测仪的要求很高,其使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三峡大学土木工程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秭归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1年6月25日至6月27日 实习地点:国家地质公园 实习目的:通过在国家地质公园的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将课本上所学 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以及倾角.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 实习工具:罗盘仪,地质锤,背包等. 实习内容:围绕国家地质公园及其附近地质景点进行实地认识与考察,了解一些主要地质现 象,对国家地质公园内的断层现象及断层周围的附带地质现象经行深入了解. 实习流程:6月25日,郭家坝的两个采石场,一个侏罗纪时期的砂岩层,荒口坪的断层崖, 黑岩逆断层构造二叠纪的石灰岩压在白垩纪的砾岩上。 6月26日,二叠纪的平卧褶皱,背斜,利于修路,草图,白垩纪的砂岩,志留纪的泥页岩,杨家岭构造,奥陶纪的石灰岩压在志留纪的泥页岩上。 6月27日,链子崖构造成因,新滩滑坡,龙马溪现象。 实习详情:2011年6月25日星期六早晨八点整,阳光明媚,我们准时从学校出发,一路高 歌,三个半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我们的第一站:郭家坝的两个采石场在这里我们认真听老师讲解了如何使用罗盘仪测量岩层的产状,学习了如何测量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明白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区分岩层的产状和节理以及其测量方法. 由于倾向和走向是互相垂直的,但在野外我们测量一个地层产状一般是测量倾向和倾角,你要上的那个坐标不是x 轴为零度,一般地质上地形地质图件规定北为零度,顺时针方向递增…我们读读数据的时候是读取北针的数据,精确到0.5度.在这里我们测量了接近20组数据. 测量岩层走向 测量岩层倾向 测量岩层倾角 测量节理走向 测量节理倾向 测量节理倾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