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精密车削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的标准
(整理)表面粗糙度Rz于Ra区别

表面粗糙度Rz于Ra区别表面粗糙度Rz于Ra区别Ra:评定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arithmetical mean deviation of the assessed profile)评定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是指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Z 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记为Ra。
Ra值的大小能客观地反映被测表面微观几何特性,Ra越小,说明被测表面微小峰谷的幅度越小,表面越光滑;反之,说明被测表面越粗糙。
Ra 值是用触针式电感轮廓仪测得的,受触针半径和仪器测量原理的限制,适用于Ra值在0.025~6.3μm的表面。
Rz:轮廓的最大高度(maximum height of profile)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5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只值之和。
Ra、Rz、Ry等表面粗糙度(也称表面光洁度)主要参数及定义点击次数:1160 发布时间:2009-10-22 21:24:44Ra、Rz、Ry等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参数及定义:表面粗糙度也称表面光洁度,通过表面粗糙度仪测量得到数据,一般在国内通用的为Ra 值粗糙度的单位为:微米(um)测量Ra、Rz、Ry等表面粗糙度的仪器链接如下:1、SRT-1(F)便携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2、SRM-1(D)大型台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表面光洁度测量仪)3、SRM-1(A)小型台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表面光洁度测量仪)4、SRT-2便携式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具体请查看以下资料:7.3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定义7.3.1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的算术平均值。
11niiRayn==Σ7.3.2 轮廓均方根偏差Rq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偏距的均方根值。
211nqiiRyn==Σ7.3.3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在取样长度内5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的平均值与5个最大的轮廓谷深的平均值之和。
55115piviiiyyRz==+=ΣΣ式中:piy是第I个最大的轮廓峰高;viy是第I个最大的轮廓谷深。
(完整版)表面粗糙度参数Rz、Rmax、Rt、R3z、RPc等的测量

表面粗糙度参数Rz、Rmax、Rt、R3z、RPc等的测量在GB/T3505-200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结构术语、定义及参数》中定义了表面粗糙度幅度参数(纵坐标平均值)R a、R q、R sk、R ku和间距参数、混合参数等,虽然该标准等效采用了ISO4287:1997《几何产品规范(GPS)表面特征:轮廓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但这些参数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目前工业生产的需要,特别是在涉外产品中常常会提出一些非标的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技术要求,例如R max(DIN EN ISO 4287)、RP c(prEN 10049)、R3z(Daimler Benz Standard 31007)等。
这些参数的正确测量直接影响产品符合性的判断,因此生产部门对这些参数的准确测量都有迫切的需求。
同时,对这些参数的正确认识及理解能有效地指导生产过程,在使产品技术指标满足要求的同时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为一些厂家测量这样的参数,如发动机冷凝管内表面的R max、R t等参数、轴类零件的RP c参数。
现结合实例对这些参数的定义和测量方法作一些说明,以供参考。
一、参数的定义1.参数R z(GB/T3505-2000)在一个取样长度lr内,最大轮廓峰高和最大轮廓谷深之和的高度如图1所示。
<CTSM>图1参数R z示意图</CTSM>这里R z的定义和GB/T3505-1983《表面粗糙度术语表面及其参数》中的定义已经完全不同。
GB/T3505-1983中R z符号曾用于指示“不平度的十点高度”。
正在使用中的一些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器大多只能测量以前的参数R z。
因此,采用现行的技术文件和图样时必须小心慎重,因为用不同类型的仪器按不同的规定计算所取得的结果之间的差别,并不都是非常微小而可忽略的。
2.参数R max(DIN EN ISO 4287)参数R max与参数R zi之间有些关系,因此首先介绍R zi的定义。
粗糙度ra和rz的区别 新标准

一、概述随着现代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对产品表面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粗糙度是对产品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在对表面粗糙度进行评定时,常常会用到ra和rz这两个参数。
本文将对ra和rz的区别进行详细介绍,并针对新标准进行分析。
二、ra的定义和特点1. ra是表面粗糙度的平均值,即表面所有符合条件的高度值的平均高度。
2. ra的计算方式是将表面所有高度值的绝对值相加,然后除以采样长度。
3. ra能够反映出表面整体的粗糙程度,更适用于对表面整体质量的评定。
三、rz的定义和特点1. rz是表面粗糙度的最大毛均方根值,即在采样长度内的一组连续采样长度内最大的高度差值。
2. rz的计算方式是取出表面高度的最大和最小值,然后再取几组这些值的平方和的均值的平方根。
3. rz能够反映出表面的峰谷数量和深度,更适用于对表面局部质量的评定。
四、ra和rz之间的关系1. ra和rz是两种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它们各自强调的是表面质量的不同方面。
2. ra主要关注表面的整体情况,而rz更关注表面的局部细节。
3.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ra和rz,以全面评定表面的质量。
五、新标准对ra和rz的影响1. 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对表面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ra和rz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
2. 新标准可能会对ra和rz的计算方法、采样长度等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制造业的需求。
3. 制定新标准将会对相关行业的生产、检测和质量控制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及时做好准备。
六、总结ra和rz作为表面粗糙度评定的重要参数,在现代制造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ra和rz的区别和通联,对于正确评定和控制产品表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而随着新标准的出台,我们也需要及时了解并适应新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七、参考文献[1] 陈XX, 等. 粗糙度参数的计算方法研究[J]. 机械加工, 2010(2): 10-15.[2] 李XX, 等. 新标准对粗糙度参数的影响分析[J]. 制造工程, 2015(3): 20-25.以上是对ra和rz的区别及新标准相关内容的阐述,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精铸件粗糙度标准

精铸件的粗糙度标准通常是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确定的,不同的应用对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不同。
一般来说,精铸件的表面粗糙度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精铸件粗糙度标准:
1. Ra粗糙度标准:Ra是表面粗糙度的一个参数,表示表面上最大峰高度和最小波长的比值。
一般来说,Ra粗糙度标准在0.2~0.8μm之间。
2. Rz粗糙度标准:Rz是另一个表面粗糙度参数,表示在表面上沿着一个方向测量得到的平均高度差。
一般来说,Rz粗糙度标准在0.3~1.2μm之间。
3. 表面形貌标准:除了Ra和Rz之外,还有一些表面形貌标准,如表面轮廓、表面平整度等,这些标准也可以用来评估精铸件的表面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精铸件的表面粗糙度标准应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确定,并且应该在制造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的标准。
加工方法与表面粗糙度Ra值

不同加工方法可能达到的表面粗糙度Ra值(图3-加工方法与表面粗糙度-1美标)加工方法最高光洁度至最低光洁度砂模铸造 6.3 ~ 100壳型铸造 6.3 ~ 100金属模铸造 1.6 ~ 50离心铸造 1.6 ~ 25精密铸造 0.8 ~ 12.5蜡模铸造 0.4 ~ 12.5压力铸造 0.4 ~ 6.3热轧 6.3 ~ 100模锻 1.6 ~ 100冷轧 0.2 ~ 12.5挤压 0.4 ~ 12.5冷拉 0.2 ~ 6.3锉 0.4 ~ 25刮削 0.4 ~ 12.5刨削粗 6.3 ~ 25半精 1.6 ~ 6.3精 0.4 ~ 1.6插削 1.6 ~ 25钻孔 0.8 ~ 25扩孔粗 6.3 ~ 25精 1.6 ~ 6.3金刚镗孔 0.05 ~ 0.4镗孔粗 6.3 ~ 50半精 0.8 ~ 6.3精 0.4 ~ 1.8铰孔粗 1.6 ~ 12.5半精 0.4 ~ 3.2精 0.1 ~ 1.6拉削半精 0.4 ~ 3.2精 0.1 ~ 0.4滚铣粗 3.2 ~ 25半精 0.8 ~ 6.3精 0.4 ~ 1.6端面铣粗 3.2 ~ 12.5半精 0.4 ~ 6.3精 0.2 ~ 1.6车外圆粗 6.3 ~ 25半精 1.6 ~ 12.5精 0.2 ~ 1.6金刚车 0.025 ~ 0.2车端面粗 6.3 ~ 25半精 1.6 ~ 12.5精 0.4 ~ 1.6磨外圆粗 0.8 ~ 6.3半精 0.2 ~ 1.6精 0.025 ~ 0.4磨平面粗 1.6 ~ 3.2半精 0.4 ~ 1.6精 0.025 ~ 0.4珩磨平面 0.025 ~ 1.6圆柱 0.012 ~ 0.4研磨粗 0.2 ~ 1.6半精 0.05 ~ 0.4精 0.012 ~ 0.1抛光一般 0.1 ~ 1.6精 0.012 ~ 0.1滚压抛光 0.05 ~ 3.2超精加工平面 0.012 ~ 0.4 圆柱 0.012 ~ 0.4化学磨 0.8 ~ 25电解磨 0.012 ~ 1.6电火花加工 0.8 ~ 25切割气割 6.3 ~ 100锯 3.2 ~ 100车 3.2 ~ 25铣 12.5 ~ 50磨 1.6 ~ 6.3螺纹加工丝椎板牙 0.8 ~ 6.3 梳铣 0.8 ~ 6.3滚 0.2 ~ 0.8车 0.4 ~ 12.5搓丝 0.8 ~ 6.3滚压 0.4 ~ 3.2磨 0.2 ~ 1.6研磨 0.05 ~ 1.6齿轮及花键加工刨 0.8 ~ 6.3 滚 0.8 ~ 6.3插 0.8 ~ 6.3磨 0.1 ~ 0.8剃 0.2 ~ 1.6。
表面粗糙度等级对照表

雾状镜面
镜状光泽面
亮光泽面
暗光泽面
不可见加工痕迹的方向
可见加工痕迹方向
微见加工痕迹方向
看不清加工痕迹方向
微见加工痕迹方向
可见加工痕迹方向
微见刀痕
可见刀痕 25
明显可见刀痕 50
表面粗糙度级别对照及应用
国际标注
Rz
Ra
表面形状特征
加工方法举例
N12
200
50
粗糙面
明显可见刀痕
锯断、粗车、粗铣、粗刨、
N3
最光面
暗光泽面
精磨、研磨、抛光、超精磨、
镜面磨削等
N2
亮光泽面
N1
镜状光泽面
雾状镜面
镜面
加工方法举例
明显可见刀痕
Ra100、Ra50、Ra25、
粗车、粗刨、粗铣、钻孔
微见刀痕
、、、
精车、精刨、精铣、粗铰、粗磨
看不见加工痕迹,微辩加工方向
、、、
精车、精磨、精铰、研磨
暗光泽面
钻孔以及用粗纹锉刀、粗砂
轮等加工
N11
100
25
可见刀痕
N10
50
微见刀痕
N9
25
半光面
可见加工痕迹
冷拉、精车、精绞、粗绞、粗磨、刮削、粗拉刀加工等
N8
微见加工痕迹
N7
看不见加工痕迹
N6
光面
可辨加工痕迹的方向
研磨、金刚石车刀的精车、精绞、冷拉、拉刀加工、抛光等
N5
微辨加工痕迹的方向
N4
不可辨加工痕迹的方向
、、、
研磨、珩磨、超精磨、抛光
表面粗糙度等级对照表

1级Ra值不大于\μm=100概况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应用举例=粗加工的概况,如粗车、粗刨、切断等概况,用粗镗刀和粗砂轮等加工的概况,一般很少采取2级Ra值不大于\μm=25、50 概况状况=明显可见的刀痕加工方法=粗车、镗、刨、钻应用举例=粗加工后的概况,焊接前的焊缝、粗钻孔壁等3级概况状况=可见刀痕加工方法=粗车、刨、铣、钻应用举例=一般非结合概况,如轴的端面、倒角、齿轮及皮带轮的正面、键槽的非工作概况,减重孔眼概况4级概况状况=可见加工痕迹加工方法=车、镗、刨、钻、铣、锉、磨、粗铰、铣齿应用举例=不重要零件的配合概况,如支柱、支架、外壳、衬套、轴、盖等的端面。
紧固件的自由概况,紧固件通孔的概况,内、外花键的非定心概况,不作为计量基准的齿轮顶圈圆概况等5级概况状况=微见加工痕迹加工方法=车、镗、刨、铣、刮1~2点/cm^2、拉、磨、锉、滚压、铣齿应用举例=和其他零件连接不形成配合的概况,如箱体、外壳、端盖等零件的端面。
要求有定心及配合特性的固定支承面如定心的轴间,键和键槽的工作概况。
不重要的紧固螺纹的概况。
需要滚花或氧化处理的概况6级概况状况=看不清加工痕迹加工方法=车、镗、刨、铣、铰、拉、磨、滚压、刮1~2点/cm^2铣齿应用举例=装置直径超出80mm的G级轴承的外壳孔,普通精度齿轮的齿面,定位销孔,V型带轮的概况,外径定心的内花键外径,轴承盖的定中心凸肩概况7级概况状况=可辨加工痕迹的方向加工方法=车、镗、拉、磨、立铣、刮3~10点/cm^2、滚压应用举例=要求包管定心及配合特性的概况,如锥销与圆柱销的概况,与G级精度滚动轴承相配合的轴径和外壳孔,中速转动的轴径,直径超出80mm的E、D级滚动轴承配合的轴径及外壳孔,内、外花键的定心内径,外花键键侧及定心外径,过盈配合IT7级的孔(H7),间隙配合IT8~IT9级的孔(H8,H9),磨削的齿轮概况等8级概况状况=微辨加工痕迹的方向加工方法=铰、磨、镗、拉、刮3~10点/cm^2、滚压应用举例=要求长期坚持配合性质稳定的配合概况,IT7级的轴、孔配合概况,精度较高的齿轮概况,受变应力作用的重要零件,与直径小于80mm的E、D级轴承配合的轴径概况、与橡胶密封件接触的轴的概况,尺寸大于120mm的IT13~IT16级孔和轴用量规的丈量概况9级概况状况=不成辨加工痕迹的方向加工方法=布轮磨、磨、研磨、超等加工应用举例=工作时受变应力作用的重要零件的概况。
粗糙度对比Ra Rz RMS 国内外标准对照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有3种: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
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
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
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一般的有:RMS*25.4/1000=RA举例:RMS64 = 64*25.4/1000= RA 1.6几个常用的如下:RMS250 = RA6.4RMS125 = RA3.2RMS64 = RA1.6RMS32 = RA0.8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N1--0.025um;N2--0.05um;N3--0.1um;N4--0.2um;N5--0.4um;N6--0.8um;N7--1.6um;N8--3.2um;N9--6.3um;N10--12.5um;N11--25um;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
超精密车削镍层模仁光学表面的RA和RZ指标是评价工件表面质量的重要参数。
超精密车削技术是一种能够达到微纳级精度的高精密加工技术,镍层模仁则是一种常用的光学元件材料。
研究超精密车削对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标准的影响对于提高镍层模仁的加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超精密车削技术的原理
超精密车削是一种利用车床进行极其精密加工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使用高速旋转的刀具,将工件表面经过数次切削,使其表面得到极高精度和光洁度的加工方法。
三、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的概念
RA值是表面粗糙度的平均值,用于表征加工后的表面光洁度;RZ 值是表面最大高度和最大谷深之间的垂直距离的平均值,更能反映表面的不平整程度。
四、超精密车削对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的影响
1. 优势:超精密车削技术能够显著降低镍层模仁的表面粗糙度,对提高光学元件的光学性能是非常有利的;
2. 挑战:在超精密车削过程中,镍层模仁的表面质量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对RA和RZ值产生一定的波动。
五、超精密车削下的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的标准
1. 国际标准:国际上对于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的标准设立了一定的要求,主要是为了确保工件的核心光学指标得到满足;
2. 制定标准的影响因素:超精密车削对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 标准的影响主要受到刀具材料、车削参数的选取以及切削润滑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六、未来工作展望
超精密车削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标准的研究对于提高镍层模仁的加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工作可以从优化车削工艺、探索更合适的刀具材料以及研究新型的切削润滑方式等方面展开,以进一步提高镍层模仁光学表面的RA和RZ值,并为其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七、结论
总体而言,超精密车削对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标准的研究,对于提高镍层模仁的加工质量和扩大其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的加工生产中,需要充分考虑超精密车削技术对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值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工艺控制方法,以确保工件表面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八、超精密车削技术对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的影响机制探究
1. 刀具材料的选择
超精密车削过程中刀具材料的选择对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 的影响至关重要。
优质的刀具材料能够有效地提高切削质量,减少切
削过程中的磨损,减小刀具磨损引起的振动和切屑产生,进而提高表面质量。
寻找更合适的刀具材料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2. 车削参数的优化
在超精密车削过程中,车削参数的优化对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 和RZ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参数的选择都会直接影响到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
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实验和模拟等方法,寻找最佳的车削参数组合,以获得更加稳定和一致的表面质量。
3. 切削润滑方式的创新
切削润滑方式对于超精密车削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创新性地研究新型的切削润滑方式,如微量润滑、超高速切削润滑等,可以有效地减小表面加工过程中的摩擦和热变形,从而提高表面质量和一致性。
九、超精密车削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标准的意义
1. 工业应用
对超精密车削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标准进行研究,可以为光学元件的加工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光学元件包括光学透镜、反射镜等,而镍层模仁是这些光学元件的重要材料之一。
超精密车削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提高光学元件的制造水平,满足制造高精密光学仪器和设备的需求。
2. 科研探索
通过对超精密车削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标准的研究,可以
揭示材料表面加工过程中的微观变化规律,有助于深入理解超精密车削技术的工艺机理,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 提升国家制造水平
镍层模仁光学表面的RA和RZ标准的研究,也是提升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一环。
随着国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高精密、高效率的加工技术需求日益增长。
超精密车削技术在提高镍层模仁光学表面质量方面的作用,将直接有益于国家制造业的发展。
十、未来工作展望
1. 多学科融合
未来的研究可以加强与材料科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等领域的合作,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出发,开展超精密车削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标准的研究。
2. 新技术引入
引入新技术,如人工智能辅助优化工艺参数、精密测量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等,有助于提高工件加工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的标准。
3. 高效加工实现
未来可以着重研究高效超精密车削技术,以提高镍层模仁光学表面的加工效率和精度,为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十一、结论
在超精密车削技术和光学工程领域的交叉研究中,超精密车削对镍
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有价值的课题。
深入探究超精密车削对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的影响机制,对于提高镍层模仁的加工质量、满足国家高精度光学元件制造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未来的研究应该在充分考虑工艺优化、创新材料和润滑方式、多学科融合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为超精密车削镍层模仁光学表面RA和RZ标准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为相关技术的应用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