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置钢筋笼原土挤压灌注桩施工工法
后置钢筋笼灌注桩施工工法

后置钢筋笼灌注桩施工工法后置钢筋笼灌注桩施工工法一、前言后置钢筋笼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适用于各类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施工效率。
本文将介绍后置钢筋笼灌注桩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等关键内容。
二、工法特点后置钢筋笼灌注桩的工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抗弯刚度大:后置钢筋笼灌注桩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具有较强的抗弯能力,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和垂直荷载。
2.适应性强:后置钢筋笼灌注桩可根据具体工程要求进行调整,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抗震要求。
3. 施工速度快:后置钢筋笼灌注桩采用了预制钢筋笼,施工过程简单快速,能够大幅度缩短工期。
4. 节约材料:后置钢筋笼灌注桩采用了预埋锚杆技术,能够减少土方开挖量和钢筋使用量,节约工程材料。
三、适应范围后置钢筋笼灌注桩适用于各种土质和岩石地层,尤其适用于地基处理、桥梁基础和高层建筑物的基础加固。
它能够有效解决地基沉降、变形和抗震要求等问题。
四、工艺原理后置钢筋笼灌注桩的工艺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后置钢筋笼灌注桩通过预埋锚杆与地基土层紧密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提高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2. 采取的技术措施:后置钢筋笼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如钢筋笼制作、孔洞凿挖、锚杆预埋等,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五、施工工艺后置钢筋笼灌注桩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钢筋笼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包括预埋锚杆。
2. 孔洞凿挖: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中挖掘孔洞,孔径和深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锚杆预埋:将制作好的钢筋笼预埋到孔洞中,确保和地基紧密连接。
4. 灌注混凝土:将混凝土搅拌好后,倒入孔洞中,确保填充整个钢筋笼。
5.固化与养护:灌注后的混凝土需经过固化与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六、劳动组织后置钢筋笼灌注桩的劳动组织主要包括经理、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协调各个岗位之间的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后置入钢筋笼施工工法

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后置入钢筋笼施工工法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后置入钢筋笼施工工法一、前言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地下工程建设方法,它具有承载力强、施工速度快、成本较低等优点。
然而,在某些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单纯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桩难以满足工程需求。
因此,引入了后置入钢筋笼施工工法,以进一步增强该工法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二、工法特点后置入钢筋笼施工工法是在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成后,将钢筋笼垂直放入桩内,并利用灌注混泥土填充桩内空隙,以实现桩身与钢筋笼的紧密连接。
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增强桩身的承载能力:通过后置入钢筋笼,有效提高了桩身的强度和稳定性,增强了桩的承载能力。
2. 提高桩的抗震性能:钢筋笼的垂直置于桩内,可以有效提升桩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对桩基的损害。
3. 提高工作效率:采用后置入钢筋笼施工工法,可以节省钢筋笼组装的时间,减少施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三、适应范围后置入钢筋笼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工程项目:1. 地质条件复杂的土质或岩石地层。
2. 需要增加桩身承载力的建筑工程,如高层建筑、大型工业设施等。
3. 抗震要求较高的工程项目。
四、工艺原理采用后置入钢筋笼施工工法的原理是,在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制作与桩身相匹配的钢筋笼。
然后,在桩身顶部预留适当的空间,将钢筋笼垂直放入桩内,并利用搅拌机将混泥土灌注到钢筋笼周围的空隙中。
混泥土灌注完成后,等待其充分凝固,形成桩身与钢筋笼之间的紧密连接。
五、施工工艺后置入钢筋笼施工工法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钢筋笼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在桩身顶部预留足够的空间,制作与桩身相匹配的钢筋笼。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钢筋的正确布置和焊接质量。
2. 钢筋笼的垂直放入:将制作完成的钢筋笼垂直放入桩内,保证其与桩身之间的间隙均匀分布。
3. 混泥土灌注:利用搅拌机将混泥土灌注到钢筋笼周围的空隙中,确保灌注均匀且充分填充。
4. 混泥土凝固:等待灌注完成后,保持施工区域相对稳定,让混泥土充分凝固,形成牢固的桩基。
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灌注桩施工中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技巧有哪些

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灌注桩施工中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技巧有哪些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技巧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灌注桩施工的详细工艺流程,并探讨一些施工工艺和操作技巧。
一、工艺流程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剖开地面在施工现场,首先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现场勘察,在确定桩位之后,开始进行剖开地面工作。
这个过程主要是用挖掘机或人工进行土方开挖,开挖的尺寸和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2. 安装钢筋笼钢筋笼是灌注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桩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在开挖完成后,需要将预制好的钢筋笼安装到挖掘好的坑内。
钢筋笼的布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保证钢筋笼在桩内的位置正确。
3. 灌注混凝土灌注桩的核心是灌注混凝土,确定了桩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
在钢筋笼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混凝土的灌注。
灌注混凝土时需要注意控制浆液的流动性和坍落度,使得混凝土能够充分填满钢筋笼,避免空洞和漏浆的情况发生。
4. 震桩和挤土在灌注混凝土之后,需要进行震桩和挤土工作,以提高桩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震桩是指通过振动器对混凝土进行振动,达到桩身加密的效果。
挤土工作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将土壤逐层填入振动桩孔中,使桩孔内的土壤得到挤压,提高桩的密实度。
5. 进行桩头处理桩头处理是灌注桩施工的最后一个步骤。
桩头处理包括修整桩顶平整,确保桩的高程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同时也包括对桩顶进行加固,以提供更好的受力性能。
二、施工工艺和操作技巧灌注桩施工中,还有一些工艺和操作技巧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技巧:1. 土方开挖时要保持坑壁的稳定,避免坍塌事故的发生。
需要根据土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措施,并注意对周边建筑物和管线的保护。
2. 钢筋笼的制作要精确,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笼安装时要垂直放置,保证钢筋笼的位置正确,避免钢筋笼的错位和变形。
后注浆灌注桩施工流程

后注浆灌注桩施工流程一、钻孔。
这可是施工的第一步呢。
就像在土地里打个洞一样,不过这个洞可不能乱打。
得用专门的钻孔设备,那机器轰隆隆的就开始工作啦。
工人师傅得特别小心,要确保这个孔打得直直的,要是歪了呀,后面的灌注桩可就不好弄了。
这个钻孔的深度也是有要求的,要根据工程的设计来,可不能想钻多深就钻多深。
而且在钻孔的过程中,还得注意把钻出来的土和石头给清理出去,就像打扫卫生一样,不能让这些东西在洞里捣乱。
二、下放钢筋笼。
钻好孔之后呢,就要把钢筋笼放进去啦。
钢筋笼就像是灌注桩的骨架一样,非常重要。
它是由一根根钢筋绑扎或者焊接而成的,看起来就像个大笼子。
把这个钢筋笼慢慢地下放到钻孔里的时候,就感觉像是给这个洞穿上了一件特制的衣服。
工人们得小心翼翼的,可不能让钢筋笼碰到孔壁给碰坏了。
要是钢筋笼坏了,那灌注桩的强度就会受到影响,就像人的骨头要是断了,人就站不起来了一样。
三、灌注混凝土。
钢筋笼放好之后,就该灌注混凝土了。
这混凝土就像是给灌注桩注入灵魂一样。
混凝土通过导管缓缓地流进钻孔里,把钢筋笼周围的空间都填满。
这时候,混凝土得保证质量好,要是质量不好,就像做饭的时候食材不新鲜一样,做出来的灌注桩肯定也不行。
而且灌注的速度也得控制好,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太快了可能会把钢筋笼给冲歪了,太慢了混凝土可能会在导管里凝固,那就麻烦大了。
四、后注浆。
等混凝土灌注好了,就到后注浆这个环节啦。
后注浆是为了让灌注桩更加牢固。
就像给刚种好的树再浇点水施点肥一样。
通过预先埋好的注浆管,把浆液注入到灌注桩的底部或者周围。
这个浆液可以填充混凝土和周围土壤之间的空隙,让灌注桩和土壤结合得更紧密。
注浆的时候呢,压力得控制好,压力太大了可能会把灌注桩给撑坏了,压力太小了又达不到注浆的效果。
而且注浆的量也得合适,就像给人吃饭一样,吃太多会撑着,吃太少又会饿着。
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施工工法

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施工工法一、前言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施工工法是一种常见的桩基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土质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该工法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等特点,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工法特点1. 施工速度快: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的施工过程简单,不需要挖掘大型巨木,因此施工速度快。
2. 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小:该工法不会产生大量的土方运输,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3. 施工质量可靠:底部的钢筋笼更加牢固,可以有效地支撑结构的荷载。
三、适应范围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适用于各类土质,特别是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它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包括居民楼、工业厂房、桥梁、码头等。
四、工艺原理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原理是:先将钢筋笼按设计要求分段制作好,然后将钢筋笼从桩孔顶部插入,接着用钢丝绑扎,最后在桩孔内压入混凝土。
该工法的理论依据是通过钢筋笼的加固,使桩身能够更好地承担荷载。
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预埋连接件的使用,以提高钢筋笼与混凝土的连接强度;通过导管灌注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
五、施工工艺1. 钢筋笼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筋按照一定长度和间距制作成笼状结构。
2. 桩孔准备:在设计位置上预埋连接件,然后按照设计要求挖掘桩孔。
3. 钢筋笼插入:将制作好的钢筋笼分段插入桩孔,并通过连接件将各段钢筋笼连接起来。
4. 钢筋笼绑扎:使用钢丝将钢筋笼进行固定绑扎,确保钢筋笼的稳定性。
5. 灌注混凝土:通过导管将混凝土从桩孔顶部倒入,直至桩身充实。
灌注过程中需保持适当的挤压力。
6. 抽管和处理桩顶:待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进行抽管和桩顶处理。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需要具备工地现场操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包括项目经理、工长、技术员、操作人员等。
他们将根据施工计划和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工艺的实施和现场指挥。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主要包括挖掘机、起重机、钢筋加工机具、导管、输送车辆等。
后插钢筋笼压入混凝土成桩施工工法(2)

后插钢筋笼压入混凝土成桩施工工法后插钢筋笼压入混凝土成桩施工工法一、前言在土建工程中,桩基施工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传统的成桩方法中,施工过程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时间和材料投入。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后插钢筋笼压入混凝土成桩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这种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后插钢筋笼压入混凝土成桩工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桩基施工工法。
它以钢筋笼为主体,通过将钢筋笼插入预先挖好的桩孔中,再进行混凝土浇注,通过压力将钢筋笼压入土中,形成牢固的桩基。
与传统的施工工法相比,后插钢筋笼压入混凝土成桩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施工速度快:采用机械化操作,可以大大提高施工速度,节省时间。
2) 钢筋笼填充均匀:钢筋笼在插入桩孔后,通过混凝土的浇注和压力,钢筋笼的位置和填充度可以得到保证,提高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 施工质量可靠:后插钢筋笼压入混凝土成桩工法能够有效地避免因桩身振动造成的土体塌陷和损坏,桩基质量可靠。
4) 环保节能:该工法使用的材料较少,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采用机械施工方式,减少了人力投入。
三、适应范围后插钢筋笼压入混凝土成桩工法适用于各种土质地层,包括砂土、粘土和岩石等。
它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领域。
四、工艺原理后插钢筋笼压入混凝土成桩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钢筋笼的插入和混凝土的浇注,将桩基牢固地固定在土中。
钢筋笼负责承担桩基的荷载和抗震承力,而混凝土起到填充和固定钢筋笼的作用。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1) 确保桩孔的准确定位和尺寸,避免因孔洞大小不一致造成的钢筋笼浇筑不均匀。
2) 钢筋笼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在插入桩孔时造成钢筋笼变形或断裂。
3) 混凝土的配制要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浇筑质量。
五、施工工艺1) 桩孔预制:根据设计要求,通过机械设备挖掘需要的桩孔。
后插钢筋笼压入混凝土成桩施工工法

后插钢筋笼压入混凝土成桩施工工法后插钢筋笼压入混凝土成桩施工工法一、前言后插钢筋笼压入混凝土成桩施工工法,是在桩基础工程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该工法通过将钢筋笼插入已浇筑一定深度的混凝土桩身内,并进行振动及压实,以确保桩与土体之间的良好连接,提高桩基的承载力与稳定性。
二、工法特点1. 提高桩基承载能力:通过后插钢筋笼并通过振动压实混凝土,确保桩与土体之间紧密连接,有效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
2. 施工效率高:工法操作简便,施工周期短,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施工。
3. 节约资源:工法中的钢筋笼可以重复使用,减少了钢筋的消耗,并降低了成本。
4. 适应性广:工法适用于各种桩径和桩长的施工。
三、适应范围后插钢筋笼压入混凝土成桩施工工法适用于建筑、桥梁、港口、码头、道路、地铁等各类土木工程中的桩基施工。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施工原理是在工程施工中,通过将预制的钢筋笼插入混凝土桩身内,并通过振动及压实混凝土,使钢筋笼与混凝土形成良好的粘结,达到增加承载力的目的。
该工法基于砂浆的黏结性原理,使桩身与土体形成一体化结构,提高桩基的稳定性和抗拔能力。
五、施工工艺1. 钢筋笼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预制的钢筋笼。
2. 桩孔准备:按照设计要求预先挖除桩身,然后进行清理,确保底座稳定。
3. 钢筋笼安装:将预制的钢筋笼插入桩孔,确保笼身与桩孔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4. 振动压实:使用振动器对钢筋笼进行振动,使其与混凝土紧密接触,并压实混凝土。
5. 确保质量:在振动压实过程中,需保持钢筋笼的垂直度和位置准确,并查看桩身各部位的浆砂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补浆。
六、劳动组织劳动组织方面,需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组织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有关管理人员。
确保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七、机具设备主要机具设备有桩机、钢筋笼、振动器、钢筋连接器、电焊机等,其中振动器是重要的施工设备,用于对钢筋笼进行振动压实。
八、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检查钢筋笼的制作质量;检查桩孔的准备情况;振动压实过程中,保持钢筋笼的垂直度和位置准确;定期查看桩身各部位的浆砂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补浆等。
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施工工法(2)

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施工工法一、前言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于土建工程中的施工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混凝土压灌和钢筋笼灌注技术,可以提高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本文将对该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结构稳定:通过混凝土压灌和钢筋笼灌注相结合的方式,增强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施工效率高:该工法施工简便,不受季节和地理条件限制,施工速度快,可大幅度缩短工期。
3. 抗震性能好: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能够提高桩身的抗震性能,增加桩基的承载能力,适用于抗震要求较高的工程。
4. 环境友好:施工过程中无振动和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能够减少对周边建筑物和土壤的干扰。
三、适应范围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适用于以下工程:1. 高层建筑物:适用于高层建筑的基础设施,能够提供较大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桥梁工程:适用于大型桥梁、高速公路桥梁等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对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的要求。
3. 堤坝工程:适用于水利工程、海洋工程等的基础设施,能够提供较高的防护性能和稳定性。
4. 工业建筑:适用于工业建筑、厂房等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对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
四、工艺原理压灌混凝土后插钢筋笼灌注桩的工艺原理主要包括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以及采取的技术措施。
1. 工法联系:该工法主要通过将混凝土压力直接加在钢筋笼上,使其同混凝土形成整体,能够提高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技术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制作钢筋笼,然后将其插入预先打好的孔洞中,钢筋笼与孔洞之间需要使用支撑材料固定。
接下来,将混凝土通过压力泵或喷射机注入孔洞中,混凝土压力使得钢筋笼处于紧密状态。
最后,待混凝土凝固后,完成桩基施工。
五、施工工艺 1. 钢筋笼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包括横纵向钢筋的布置和连接点的焊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置钢筋笼原土挤压灌注桩施工工法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正宏 刘 钟 邹科华 冒小玲 杨 坚1.前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的大量兴建,以高科技为支撑,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大量新型桩基的出现也极大的促进了施工技术的发展。
现代桩基础根据成桩方法对土层的影响可以分为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完全挤土桩三大类,由于非挤土桩存在着诸多的技术、成本和环保方面的问题,我们在承建的桩基工程施工中,在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指导下,以发明专利《双向螺旋挤扩桩施工方法及双向螺旋封闭挤扩钻头》为基础,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后置钢筋笼原土挤压灌注桩施工技术,该挤压灌注桩钻机具有机械扭矩潜能大,穿透能力强等特点,最大钻孔深度已达33m ,最大桩径达到600mm,单桩承载力达到3000KN,使双向螺旋封闭挤扩钻头在国内施工领域,钻孔深度达到最深、桩径达到最大、单桩承载力达到最强,与挤土预制桩相比,对不同土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成桩工效高。
2.工法特点图1-1 原土挤压灌注桩桩机1-连接杆;2-动密封挤扩体;3-封闭挤扩体;4-下螺旋挤扩体;5-钻尖;6-连接法兰盘;9-副螺旋叶片;10-合金钻齿;11-动密封螺旋挤扩叶片;12 -下螺旋挤扩叶片。
图1-2 双向螺旋封闭挤扩钻头2.1是一种承载力更高,沉降量更小、质量更好、成本更低、能耗更少、工效更高、图2-1模拟试验-挤土效应研究图2-2模拟试验-数字近景摄影变形量测图2-3模型试验-数字近景摄影变形量测结果图2-4螺旋挤扩钻头钻进挤扩土体响应-挤密效应数值仿真更加环保的施工方法。
2.2与非挤土桩相比,具有无泥浆、无渣土、振动小、噪声低、不扰民、钻进速度快、施工方便等明显的技术和成本优势。
2.3该挤压灌注桩钻机具有机械扭矩潜能大,穿透能力强等特点,最大钻孔深度已图2-5 双向螺旋挤扩钻头可钻性理论分析的试验验证达33m,与挤土预制桩相比,对不同土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成桩工效高、节约人力。
2.4通过模型试验及新天地公寓楼、万锦世嘉商住楼等近三十项工程实践应用证明,原土挤压灌注桩在较小范围内改变了土体的承载力,4D桩径内承载力提高,4D桩径外土体几乎没有变形,克服了挤土桩的施工挤土效应的不利影响。
2.5该技术施工工艺简单,无泥浆污染、无渣土外运,无建筑扬尘,不需要弃土场地,桩材充盈系数低,节约混凝土原材料,成桩无噪声无振动,环保效果极佳,是质量可靠,成本低廉、高效环保的先进绿色桩基技术。
3.适用范围后置钢筋笼原土挤压灌注桩主要桩径范围为400mm-600mm,属于中型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3000KN,特别适用于SPT<35或CPT<15Mpa的填土、粘土、粉土、黄土、砂土、砂砾土、残积土和强风化岩层等地层,但应慎用于饱和软黏土地层,对于中风化和大卵石等坚硬、密实地层不适用。
4.工艺原理后置钢筋笼原土挤压灌注桩施工工法成桩工艺使得桩周土体产生物理压缩挤密、土体力学指标c和φ值提高。
成桩挤土效应使原有桩土界面产生较大的径向水平位移,引发原有土中应力状态从Ko 状态变换为Kp 状态,最后表现为初始水平应力从σo 增长为σp。
桩周土体抗剪强度会随着土体力学参数和有效水平应力增加而增大。
这些正面因素导致桩周土体抗剪强度大幅度提高,桩土界面接触更为紧密,桩侧摩阻力显著增大,具有优越承载变形性状。
后置钢筋笼原土挤压灌注桩利用双向螺旋封闭挤扩钻头在进钻和提钻时双向将原桩孔中的土体挤扩到桩孔的侧壁中,使得桩周土和桩端土被挤密的程度远远超过了现有的非挤土桩和挤土桩施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程度,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桩侧土摩阻力和桩端土承载力。
钻成孔到达预定设计深度后,在一边用混凝土泵通过钻杆中心将混凝土压入桩孔的同时一边提钻杆,直至灌满已成的桩孔为止,再在混凝土初凝前将钢筋笼振动沉入混凝土桩体中成桩,大大提高桩体混凝土的密实性,增强了桩的承载能力。
由于双向螺旋封闭挤扩钻头能够在进钻和提钻时双向将桩孔中的土体挤压到桩孔的侧壁中,故能够在成桩过程中避免在非挤土桩工法中所出现的桩孔坍塌、泥浆护壁、桩底沉渣过厚和桩孔排土所引起的桩周土体应力释放所导致的向孔内的位移与强度衰减。
先灌注混凝土后插钢筋笼能确保成桩的质量,避免桩产生缩颈、夹渣等质量通病,质量可控可靠。
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桩机就位→制作钢筋笼→下钻→提钻及灌浆→振动沉入钢筋笼→移机至下一个桩位→施工监测。
5.2操作要点5.2.1施工准备1 施工场地和桩机应作以下检查1)要测量场地的标高,并注意测点应有足够的数量和代表性。
打桩过程中则要随时测量地面是否发生沉降。
2)对三点支撑自行式螺旋挤土灌注桩机进行试运转,通过人机界面检查每个机电系统的运转是否正常。
3)平整施工场地,对影响机械行走施工的松软场地作处理和作好排水措施。
4)清除现场内妨碍施工的障碍物和地下隐蔽埋设物。
5)做好施工用水、电、道路及临时设施。
6)检查钻具,对磨损部分进行修补。
7) 根据施工的要求,做好图纸会审和交底工作。
8)调垂直钻杆,检查出浆口的阀门是否正常,关好阀门,预紧钢丝绳。
2 检查混凝土中压泵装置与管路系统;中压泵的泵送压力应≥6Mpa3 混凝土的制备应符合《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 1-桩机就位; 2-下钻; 3-到达设计标高停止钻进; 4-提钻及灌浆;5-振动沉入钢筋笼;6-成桩。
图5.1 施工工艺流程1)粗骨料可选用卵石或碎石,最大粒径5—20mm 。
针片桩颗粒状含量不大于10%。
2)混凝土的塌落度在180-220mm 之间。
4 钢筋笼的制作,应符合《混凝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有关规定。
5试钻1)为准确地探明钻具进入持力层时动力头的工作电流,原土挤压灌注桩施工前应进行试钻。
试钻应按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但不灌注混凝土和放置钢筋笼。
2)钻具提出地面后,根据钻具的螺牙段中带出的土和动力头的工作电流,判断持力层的土层情况。
结合工程要求制定出收钻电流。
3)试钻的地质条件应有代表性,试钻应选在地质勘探孔附近。
5.2.2测量放线依据《灌注桩平面布置图》及甲方提供控制点,由技术部专职人员按监理批准的测量放线方案,用全站仪结合图中尺寸进行放线定位。
对轴线控制点埋设标志,且四周用混凝土固化30cm 深。
对桩位采用竹签作为标志,绘制测量复核签证单。
经甲方或监理工程师认可无误后方可进行钻机就位。
图5.2.1-2超长钢筋笼底部 图5.2.1-1超长钢筋笼制作定位放样误差:轴线≤5mm;桩位≤10mm。
5.2.3桩机就位桩机就位必须铺垫平稳,立柱垂直稳定牢固,钻杆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1%,钻头尖对准桩中心,其水平位置允许偏差±20mm,将高程引到可靠且便于施工和检查的位置处,将钻机垂直偏差,钻尖位置偏差和高程填写到施工记录中。
开孔前必须检查钻头上的契型出料活门是否闭合,校核桩位孔口标高及桩孔编号,准确无误后,方可开钻。
5.2.4制作钢筋笼钢筋笼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主筋间图5.2.3 桩机就位距允许偏差±100mm,螺旋箍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钢筋笼直径允许偏差±10mm,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5mm,为了确保钢筋笼顺利压入,钢筋笼底部要求缩颈,使底部形成圆锥形,锥形底部直径小于振动导管,保证底部钢筋笼的振动力,底部收口焊接要牢固,防止下笼过程中被打穿。
图5.2.4-1 制作钢筋笼图5.2.4-2 钢筋笼底部5.2.5 下钻1钻头对准桩位点后启动钻机,启动桩工钻机施加顺时针方向的扭矩和向下的轴向压力,利用双向螺旋封闭挤扩钻头进行钻进挤扩成孔,在向下旋钻挤扩成孔过程中,被旋钻出来的土体,会做自下而上的螺旋运动并逐步被挤入桩孔侧壁,使挤扩后的桩孔直径符合设计要求。
当动力头工作电流值小于140A时,桩机自动螺旋钻进,钻进到达设计深度或达到收钻电流时收钻。
2当动力头工作电流值大于140A(如进入到密实性粘土、密实性的沙层、砂砾石层、卵石层、岩层等)时,钻机不能实现自动螺旋钻进,此时应采用不同步钻进的方式:图5.2.5-1 下钻-1 图5.2.5-2 下钻-2 1)放松主卷扬的上提钢缆;2)设定旋转速度为3转/分钟,同时手动加压,即通过拉紧下拉钢缆使桩机的前支撑或前步履离开地面(最大不高于100mm)。
不同步钻进至设计深度或达到收钻电流收钻。
3)当下钻过程动力头工作电流值大于140A,通过采用不同步钻进的方式仍下钻困难,表示可能碰到块石、漂石。
应停止钻进,报告工程甲方、设计单位和监理,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4)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注意查看主卷扬钢缆松紧情况,不得过松或过紧。
3施工过程中不得反转或提升钻杆,如因特殊情况要提升钻杆或反转,应将钻杆提至表面,对钻头活门重新冲洗、疏通、闭合。
4开始钻进或穿过软硬互层交界处时,应保证钻杆垂直,缓慢进入;在含有砖头、瓦块的杂填土层或含水量较大的软塑粘性土层中钻进时,应尽量减少钻杆晃动,以免扩大孔径。
5钻进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密切注意钻进情况,如遇卡钻,钻杆剧烈抖动,钻机偏斜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钻,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6钻进至设计桩底标高后方可停钻。
5.2.6提钻及灌浆1钻到设计标高或达到收钻电流时收钻,启动桩工钻机施加顺时针方向的扭矩和向上的轴向提拉力,使双向螺旋封闭挤扩钻头向上运动并再次旋转挤扩桩孔,在向上旋转挤扩提升过程中,桩孔内上部坍落的土体会做自上而下的螺旋运动,并逐步被挤入桩孔侧壁中,以确保再次挤扩后的桩孔直径符合设计要求。
2在双向螺旋封闭挤扩钻头开始向上旋转挤扩提升的同时,启动混凝土泵,向已完成挤扩的桩孔进行细石混凝土的压灌,通过混凝土的压力挤扩,使已完成桩材压灌的桩段成桩直径符合设计要求,这一桩孔挤扩过程将持续到桩材压灌至桩顶设计标高为止。
混凝土泵压应符合《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
混凝土配合比根据桩身混凝图5.2.6-2提钻及灌浆图5.2.6-1提钻及灌浆土的设计强度等级,通过试验确定。
混凝土坍落度以180-220mm为宜,水泥宜用P.042.5强度等级,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
宜加粉煤灰外加剂,采用I级粉煤灰,用量不少于75 kg/m3。
粗骨料可用卵石或碎石,当桩径为400-600mm时,最大粒经不宜大于16mm。
3混凝土泵应根据桩径选型,安放位置应与钻机的施工顺序相配合,泵管布置尽量减少弯道。
混凝土的泵送宜连续进行,当钻机移位时,混凝土泵料斗内的混凝土应连续搅拌,泵送混凝土时,料斗内混凝土的高度不得低于400mm,以防吸进空气造成堵管。
混凝土输送泵送尽可能保持水平,长距离泵送时,泵管下面应垫实。